川口月
讀嘛讀嘛
《一行禪師講《心經》》
一行禪師講《心經》
「修行佛法,就是善巧得過好生活。」
在禪師平易近人的講解下,《心經》對我而言,不再是寄託在玄妙力量下的機械式復誦,而是根植於生命、生活中的精神修習。

以下內容包括書的心得感想;對宗教、人生意義與「靈性」的理解;覺察情緒的練習
川口月
▶︎心經的易懂講解
禪師的說明,不止於破除我對經文望文生義的論斷、讓我理解經文的意義,更進一步提醒我不要落入二元對立的慣性,將理解又變成新的執著。

像是,單看「無我」一詞,總讓我連結「虛假」、「不存在」等說法,以為指的是「我的感受、存在都是假的,只是我誤以為真」,但這樣的說法與我的知覺感受太過不符,而有些抗拒理解。但「無我」不是指「我不存在」,而是「沒有單獨存在的我」。
川口月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事物命名,諸如「你」、「我」、「富士山」、「庇利牛斯山脈」等標籤。但標籤容易讓我們以為事物是單獨存在、各自獨立的,也常將標籤等同於事物本身。「無我」提醒我們沒有一個單獨存在、永恆不變的「我」,「我」的肉身由祖先而來,活著之所需與萬物相互依存,感受經驗受到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互動的形塑、改變。即使是思想、價值、情緒,也非有真正的「獨立」可言,而是交織在比「我」更大的社會群體中(語言、宗教、族群、性別、文化等)。
川口月
但這不代表標籤就是壞的。標籤也能方便我們溝通、辨識大略內容、理解相對位置,因此重點不在禁止標籤,而是記得標籤是為了何種方便而用,需用時用,不需用時放下。不執著於標籤,也不執著於不標籤。

//但實相非常簡單:如果你知道你所說的「我」並非不死的靈魂,而是因緣具足而成的顯現,那你就安全了。最重要的是覺知,而非名相。//P198
川口月
川口月
▶︎心經:儀式念誦→心的修煉
//覺悟,對我來說,即是對真實情況的深刻了解//P194

宗教信仰對之前的我來說,大概就是在深陷自我懷疑,也難以信任同為人類的他人之時,有個超越人類經驗限制的存在可供依賴、尋求庇護吧。
再多一點,就是作為精神權威,讓人崇敬膜拜、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此理解下,念誦宗教經典給我的印象較偏向祈求保佑、強調規範禁忌的儀式、咒語,而與俗世經驗分離。

但禪師的講解讓我明白經文的教導深植於日常生活中,關於為何會有煩惱與恐懼、為何陷入執著而難以自拔。解脫也非靠著神力去消除一切煩惱,而是因著時刻修煉身心、懷著深刻理解的行動,才達到不起煩惱的境界。
禪師對於覺悟、內在佛性的說明,讓我發現力量不用向外哀求、四處尋找,而是本來就在我之中。練習慈悲不再像是委屈、忍耐,而是去滋養豐盛溫暖的能量。
川口月
我對宗教信仰的理解,也從「敬畏神明的權威而無條件照做」改為「向佛、菩薩學習如何好好生活」。
川口月
川口月
▶︎宗教信仰不總是與現代價值觀、精神衝突,也可能相互映照、整合
原先我將宗教放在輔助位置,認為在人類尚未能掌握的領域、內容去尋求宗教的協助即可。
但《心經》是關於心的修煉,也就與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相互輝映。其他領域的發現與分析,也提供了可檢驗的例子、具體說明,幫助我領會《心經》的內容、落實到生活中。
川口月
1.擁抱不確定性
(1)《 一行禪師講《心經》》:
//如果我們視已有的知識為絕對真理,就會失去開放的心,從而無法接觸深層的真理。//p176

(2)《這才是心理學》:
//科學的知識都是暫時性的,但不代表被檢驗的理論在各方面都是錯誤的,而是說它還不完善//。P91,《這才是心理學》
//以前看過的書皆提到要友善看待不同看法、將他人指出自己觀點中的錯誤之處視為「完善自己的觀點」而非「敵方打擊我方」,而科學研究的過程更提供了實際的例證,承認錯誤、接受現有觀點有可能被推翻的不確定性,才能讓我們越來越了解世界、認識自己。//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才是心理學》 是否會覺得研究論文有些艱澀,但又害怕多數心理勵志文章流...
川口月
(3)《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慣性思考大改造》
//降低不確性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生存策略(也很有用),但這也讓我們難以接受新想法、不願意改變、以不再適用的方式應對問題而自溺其中。
要在這個不確定性都越來越高的當下生存,我們要先理解很多自己認定為堅不可摧的真實,不過是「以其中一種方式看」。
在遇上衝突,感到不開心時,檢視一下自己對這件事、這個情境有何原先未意識到的假設。
負面感知不一定是當下環境出錯,也可能是提醒自己學習新經驗的機會。
適度地放鬆當下情境與過往經驗的連結,讓其他的可能性有機會冒出,讓我們能在多種選擇之中,找到合適的對應方式、發現具創造力的可能。//
@wyc513 - #讀嘛讀嘛 以大腦運作方式的科普為基礎,來帶出「如何以不同方式觀看、跳脫慣性思考」和...
川口月
2.「五蘊皆空」與大腦運作機制
(1)《 一行禪師講《心經》》:
第十章〈名字之中有什麼〉闡述「無相」。禪師用人們向國旗敬禮的例子說明「不執著於表相」的道理。人們敬禮的對象不是旗子,而是他們的國家與人民,旗子只是作為象徵和代表。
第十一章〈星月是心識〉禪師用現代科學的發現為例,說明人的經驗(六根、六塵、六識)不獨立存在。
川口月
(2)《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慣性思考大改造》:
兩本書皆說明從知覺者的角度出發沒有「錯」覺。我們所謂的「錯覺」和「正確的知覺」,其實都來自相同的大腦賦予資訊意義的過程。當下的知覺很真,但只要不同的預測勝出,我們就會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經驗。
A《慣》:「相同的影像可能來自無限多個像源」:隨著色光不同,我們對同一方塊的顏色的知覺也會改變。方塊顏色不獨立於色光、其他環境資訊存在。
B《情》:錯把感冒症狀當成心動:大腦對於當下身體感覺、外在環境等資訊的解讀不同,便會有截然不同的情緒經驗。
@wyc513 - #讀嘛讀嘛 以大腦運作方式的科普為基礎,來帶出「如何以不同方式觀看、跳脫慣性思考」和...
川口月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的「虛妄」:
//對主體來說,「幻覺」或「此時此地的感知」都是經由相同的大腦運作過程產生,而無「錯誤的」感知。
以棋盤陰影錯覺為例,你就是看見A、B顏色不同,而不是明知AB顏色相同卻故意看錯。對於思覺失調患者來說,他就是感知到有人要殺他而反擊,而不是明知危險是幻覺還故意聽信。
「幻覺叫你殺人就殺人」是誤解了大腦的運作機制,對主體而言,是「我感知危險而行動」。//
@wyc513 - 「感知是主動建構的過程。」 「 如果幻覺是種無法控制的感知,那麼此時此地的感知也是某...

所謂「虛妄」,不是在指責知覺者明知道是一場騙局卻故意相信、執迷其中。
「虛妄」的提醒,在提供一個跳脫主觀經驗的視角,讓我們能補充資訊,據以給出不同解讀。如此,我們也有機會走出慣性思維的限制,讓當下的行動不再是反射性地回應過往負面經驗,而能真正對應當下狀況。
川口月
3.相即、苦與其發生的原因
(1)《 一行禪師講《心經》》:心經說明「人的經驗不獨立存在」。
(2)《見樹又見林》:
//社會體系跟人以一種互動的方式牽連。人使得社會體系發生,社會體系鋪陳阻力最小的路,決定了人參與體系的方式。兩者缺一不可,兩者也不能縮減成只代表對方。我的生活並非我身處的種種體系可以預測的必然產物,社會體系也不是我們這些身處其中的人的生命總和。//P24
//人們總是錯誤地自我設限,認為問題要不就出在「社會」,要不就出在某些人。但是社會生活並非如此運作,很少是非此即彼的狀況,……。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並不是非此則彼,而是都有關連。若非人們不時地做改變,社會體系也不會改變;而且若只靠個人式的改變,並無法撼動社會體系。//p38
川口月
→知道了經驗不獨立存在,還需知道人以怎樣的方式與他人互動、存於社會中,才能明白社會體系、角色框架如何影響了我們的感受、經驗、行動,而我們的選擇又如何影響了社會。
假如沒有社會學「見樹又見林、社會體系與人動態互動」的視野,便會得到「只要個人超脫角色就能免除苦」、「還會感到苦是因為個人不夠解脫」的片面理解。
但這種歸咎個人責任的方式無法改變有問題的社會制度、角色框架,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川口月
4.接受事實以尋求改變的健康心態
(1)《 一行禪師講《心經》》:禪師以環境保護為例,說明如果我們能接受持續現有生活型態會導致人類社會受到破壞、結束的事實,我們會感到平和。「否則,絕望、憤怒、恐懼將使我們恐慌,在氣候變遷帶來最惡劣的影響前,從而加速人類文明社會的終結。」P119

(2)《見樹又見林》:
//這對於那些身處優勢地位的人特別有幫助,要不然他們總是逃避去檢視特權的本質與影響。……他們……找不到一種方式,既可以認可社會確實存在著種族特權,然後又不會覺得個人受到攻擊而罪惡。//P31、32
個人主義式的世界觀,容易讓人陷入罪惡感引起的防衛反應,對於改善社會壓迫更為有害。社會學的洞見,幫助我們以一種「無關又有關」的、接受事實的態度來參與社會。
川口月
(3)《情》情緒與社會責任:對於世代仇恨,前人的錯不該完全歸責於子孫,但當代人有義務理解環境建構、改變「經驗」
//我在此提出大膽的假設:我認為這些族群的現存成員,沒有人要為他們對彼此感到的生氣負責,因為我們討論的這些衝突早在好幾代以前就開始。但今日所有個體確實都要為衝突持續負某些責任,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改變自己的概念,由此改變自己的行為。//
//有時,責任意味著你是唯一能改變事物的人。//
@wyc513 - #讀嘛讀嘛 以大腦運作方式的科普為基礎,來帶出「如何以不同方式觀看、跳脫慣性思考」和...
川口月
(4)「責備人們」與「要求負責」的區別:
指出人們「不是故意」的行為是「壓迫、支配」,往往激起人們的防備心理,甚至在指責下更不願意去改變自己的行為。
為了除去壓迫與支配,重點應放在「改變未來」而不是「咎責過去」。「要求負責」是前者,是希望「行為者從現在起要對自身行動、習慣、感覺、態度、圖像、聯想等無意識行為進行反思,並努力改變習慣和態度。」
@wyc513 - #讀嘛讀嘛 《正義與差異政治》 作者批判當代正義論的分配式典範,並提供對「正義」的理...
川口月
(5) //大家均無力跳脫屬於自己的被害意識,因此也就沒有餘力認清自己的暴力行為。弔詭的是,無力徹底認識自己的暴力行為,就無法徹底認識旁人加諸於己的暴力行為,因此也就無法徹底否定暴力,更遑論溝通與對話,共識與包容。//
@wyc513 - #讀嘛讀嘛 《「野蠻」的復權》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法律學者吳豪人,從哥倫布以來...
川口月
5.「萬物無記」:
(1)//萬物的本性是無記(不善不惡),未被善惡等概念所侷限。⋯⋯大地母親無有分別心。她知道無此即無彼。沒有污泥,長不了蓮花。⋯⋯//P114
禪師說明作為人類我們有自己的需求、慾望、分別心等,因此看待事物時才會用善惡、增減、垢淨等概念區分。
川口月
(2)《打破大腦偽科學》「快樂」賀爾蒙迷思:
〈迷思12:腦內啡讓人high〉說明神經傳導物質發揮的作用由受體決定。與不同受體結合,便會產生不同效果。
例如,腦內啡與腦中特定受體結合,可關掉抑制多巴胺分泌的機制,使我們感到開心;腦內啡與其他功能相反的受體結合,會導致我們感到情緒低落與不安。或是多巴胺與腦中特定區域的特定受體結合,會帶給我們興奮感;但在其他區域,多巴胺是用來調節動作或提升注意力。p155、156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次想介紹腦科學的科普書及相關書籍: 《大腦解密手冊》、《打破大腦偽科學...
川口月
(3)《人慈》
@wyc513 - #讀嘛讀嘛 《人慈》 一個更溫和且符合事實的人性觀。 //我的論點就只是如下:我們—...
A.關於「愛情」賀爾蒙的迷思:提到研究發現催產素的效果看起來僅局限於自己的團體,//激素不只增進對朋友的愛,也會強化對陌生人的反感。//P114
心得1.(4)C
川口月
→ // These findings call into question the view of oxytocin as an indiscriminate “love drug” or “cuddle chemical” and suggest that oxytocin has a role in the emergence of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violence.//
https://www.pnas.org/...
川口月
B. 人性「本善」或「本惡」:
書中檢視、質疑了為「人性本惡」增添可信度的事件與實驗,並提出一個更溫和的人性觀。在結尾,作者並沒有斷定人性便是「本善」,而是說明當我們以更為寬容、善意的態度來對待彼此,能促進善的循環,使社會的互信、共生基礎更加堅實。
川口月
川口月
▶︎心經的實踐:比較心與「自由」
比較心讓我產生很多焦慮與煩惱,因此閱讀到相關部分時,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正念鐘聲」敲響時的振動。
川口月
1.萬物無記、分別心
前面提到,因著人類的需求、慾望等,我們看待事物時用善惡、增減、垢淨等概念區分。p114
但這不表示評價、判斷、賦予意義都是錯的。時間、空間、資源、選擇的有限,我們只能依著自身的需求、經驗,篩選出最適合當下的方案。全然不做區分、不予行動也落入了「不區分」的執著。
清楚理解我們在行動時有哪些限制、哪些標準(需求、經驗),便能讓我們在出現問題時,回頭檢視哪裡出錯(觀察事實出錯或不全面;概念框架有誤;需求混淆),而不會過快下結論,無能採取有效的改善方式、一味羞辱自己或他人。
也需記得工具(區分)的功用與限制,在該用的時候用,不該用時放下。當沒有比較、評價、賦予意義的必要時,便不要去做,以免徒生煩惱。
川口月
2.執取形象
//我們執取實相的影子,希望能抓住我們的感覺、幸福的對象、所得和成功。⋯⋯我們不一定是因為渴求或貪愛而執取某些東西,有時是因為恐懼。我們執著於有一個獨立自我的想法,執著於我們的身份,害怕失去身份,這個「我」。//P169、170

人將細胞不斷代謝、想法思考不斷改變的身心狀態知覺成同一個「我」。這種統一的自我意識有助於連續性的行動(如長期計畫或建立信任),但也讓我們誤以為自我是永恆不變的,直到「無常」的事實顯現時才感到不確定與失控,如對於衰老、體態改變的恐懼。

「永恆不變的我」也讓我們執著於某個形象、身份位階,用僵化的模式行動,而無能對應當下的情境與需求。
川口月
例如執著於「聰明」的形象,在交談時總想要辯贏對方、提出更高明的見解,卻忽略了對方可能是想尋求情感支持或分享經驗,到頭來對方感受到的只有「這個人不在乎我的需求」而非「這個人好聰明」;執於「聰明」也可能在被指出錯誤時惱羞成怒,但對錯誤的防備心理使自己無能進步,反而離「聰明」更遠。
或是執著於人格測驗、心理測驗的結果,使得這些幫助認識自我與他人的工具,更像是自我設限、拒斥他人的絆腳石。

理解了「我」是不斷變化、不單獨存在的,讓我們放下預設、角色框架,在每個當下活得自由。
川口月
-
川口月
3.受人喜愛的需要;優劣競爭的框架;執於形象

(1)歸屬感需求:
人有受人喜愛的歸屬感需求。我們想要受到接納、被敬愛尊重、獲得讚賞與感激。但因著分別心、執取形象,我們的需求不只難以滿足,更可能在追求的過程中受到傷害。

→人的需求列表:
Needs Inventory | Center for Nonviolent Communicatio...

→幸福三元素:歸屬感、價值感、希望感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on Facebook
川口月
(2)分別心:優劣競爭的框架
處於一個信奉優勝劣敗、競爭比較的環境,人較可能認為「在評比中勝出的人有資格滿足需求」。
抱持此種想法,為了受人喜愛(歸屬感需求的滿足),人們也傾向與他人比較。
當他人受到的喜愛較多,我們會以各種標準質疑他人獲勝的資格,並爭論該標準是否合適,試圖讓其他人改變想法。但很多時候,喜愛非因比較、競爭產生,「拉踩」與質疑等手段更容易讓人厭煩,與「讓自己受到喜愛」的目的背道而馳。
川口月
→以追星為例,一個團體走紅、獲得更多喜愛的同時,也會受到更多的檢視與批評。即使粉絲說明入坑的理由,有心之人總能就那些原因提出自認更該受到喜愛的團體、歌曲,試圖讓粉絲改變想法,或嘲諷粉絲品味不佳。此舉只會造成粉絲大戰、讓自己的偶像背上惡名,使交流、推廣成功的機會降低。
e.g. A團唱跳能力又沒有比B團好,憑什麼比較紅;A長得比路人還難看,憑什麼當偶像;無腦迷妹只會跟風和看臉,優質好歌才會沒沒無聞;要不是幸運,A團憑他們自己怎麼可能會紅?
川口月
在此框架下,就算自己是受到較多喜愛的「勝者」,心也永無安寧之日。不是要時刻注意蠢蠢欲動的挑戰者,威嚇、打擊以維持自身地位,便是對自己成功的資格備感懷疑。如此,我們既無能欣賞他人的美好,像是害怕讚美他人便會導致自己「輸」,而對他人作品吹毛求疵、陰陽怪氣;也無能欣賞自己的美好,如覺得自己論畫技比不上A、論劇情比不上B、論創意比不上C等,受到再多喜愛也沒有自信、裹足不前。
川口月
從「受人喜愛」是歸屬感需求的角度來看,喜愛是因連結而生。
回到追星的例子,因為從他們的表演與日常獲得很多歡樂、因為長得合眼緣、因為歌曲與自身經驗共鳴、因為想要跟上朋友們討論的話題,都是與自己的感受、經驗連結,進而給予喜愛、成為粉絲的原因,無關對錯、優劣。
隨性的創作比煞費苦心的作品引起更多迴響,雖會讓人感到努力沒被看見,但也需理解獲得喜愛的重點在於讀者能否與作品連結,而非作者的期待。就算分析了目標客群的喜好與需求、投其所好,也無法保證絕對有效,畢竟人的感受與緣分都勉強不來。
川口月
(3)執於形象:「好人」、個人「品牌」
我們可能會為了受人喜愛而盡力符合社會推崇的價值,努力當個「好人」。
但「好人」的標準模糊,難有具體、合理的行動準則以供執行、檢驗;標準模糊也常出現不同人對同一行為有衝突評價的狀況,更讓人無所適從。「好人」是針對人格評價而非行為討論,也容易以偏概全、將討論能量浪費在人身攻擊而非行為改善上。
心經所說的不執著,即提醒我們放下固著、僵化的判斷方式,覺察當下的需求與條件、靈活對應。
川口月
另外,常看見自我成長文章鼓勵人把自己當成品牌來經營。有些著眼於職場、自媒體行銷,以企業的經營策略作為個人商業經營的參考;有些著眼於人際關係,用「品牌管理」來強調自我負責、謹言慎行的重要性。前者有共通的「獲利」目的而能當作參考,後者則讓我有些疑慮。
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的確重要,因公關災難而毀掉品牌名聲的種種例子也很值得警惕,但兩者都源於信任形成的機制,即「人們因己方的言行記錄而提升/降低信任」,與「品牌」關聯較小。把自己當成品牌來經營,還可能過度在意外人對自己的評價(畢竟企業為了獲利需重視客戶體驗、品牌認同),或是過於專注在維持對外形象,未能關注自身需求與療癒負面經驗。
心經提醒我們覺察內心與外界、理解因果脈絡,而得以如實、自由地行動。
川口月
(4)分別心+執於形象=尊重、愛、連結的匱乏
一個信奉優勝劣敗、競爭比較的社會,會崇尚具有優勢者,認為其所得特權是合理應當的(贏了的獎品);貶低弱勢者,認為其所受屈辱、歧視待遇是「活該」(輸了的後果)。
優勢的判斷,由於抽象價值、概念難以衡量,人們多半用與之相關的外在條件、能力來評價。而社會對優勢者的內隱偏好,也會對優勢者投射良好形象與價值,作為敬愛他們的檯面上理由;反之,社會也會在弱勢者身上尋求可貶低之處,以支持對他們的負面內隱信念。
川口月
→ 勤勞、聰明難以直接評估,出於「勤勞、聰明的人比較能累積財富」的假設,用「財富累積程度」來判斷、評價,也形成了「人家有錢是因為人家聰明、勤勞;那個人窮是因為他懶惰」的偏見。社會對於有錢人的內隱偏好,更為其增添了「貴族風範、氣質出眾、名媛/貴公子」等美好形象,加深需對其提供尊貴對待的理所應當;反之,對於貧困者的負面信念,亦使「懶惰、骯髒、不自律、庸俗」的社會污名難以去除。
從對「暴發戶」有錢卻沒相應氣質的嘲諷,亦可看出社會對於不符預設之人的反感。
川口月
在這樣的社會中,尊重不是人們相處時的原則,而是需要競逐的稀缺品。弱勢者沒有資格抱怨自己受到冷遇,因為這就是「輸了」的後果;優勢者也容易感到不公、委屈,因其付出努力「比贏了」卻未獲得想像中應獲得的獎品(未收到敬愛尊崇)。

習於愛與連結有條件、資格審查的思維模式,人會活得很苦。既沒有可自在展現脆弱真實之處(因示弱就「輸了」、「認真就輸了」),也難以期待需要、請求被滿足(他人會有條件給予,且在不符條件時責難、求償),甚至連自己都會批判自己的需求(如「還有人比我的處境更困難,我憑什麼覺得痛苦、想要他人幫忙?」)。

但愛是無條件的、需求與情緒沒有對錯之分,匱乏與壓抑只會讓身心狀態更加失衡,使得可選擇的行動方案減少,也沒有能力保持清明、做出明智選擇。
川口月
-
川口月
4.生命的意義、價值;分別心、執於形象;尋求意義:心智理論、大腦運作機制

- 現代理性的思維:人的物化(執於形象)與效益計算(分別心)
@wyc513 - 「為了目的而活」vs「活著是活著本身」 「西方文化相信人類為了目的而活,去工作、賺錢...
在現代理性的思維下,「人」的意義便僅剩「生產力」可言,並在效益計算中獲得有用/無用的評價。執於此種看法,便容易陷於無止盡的經濟價值比較,感到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活著只是在浪費資源,走向極端之路。
當我們看清現代理性的效益計算不過是生命意義的觀看視角之一,不執於相、放下分別心,便能看見更多可能性、活得自在。
川口月
- 生命的意義感:
@wyc513 - 「為了目的而活」vs「活著是活著本身」 「西方文化相信人類為了目的而活,去工作、賺錢...
在此噗中,提及了將「體驗當下」放入「為了目的而活」框架中的困境,並舉「活著是活著本身」另一種生命觀點說明生命意義的多種可能性。

更前提的問題是,人類為何有尋求意義的傾向呢?假如沒有這種傾向,是否就不會有「尋求意義卻找不到意義」的迷惘、無意義感?

以下就「人尋求意義的傾向」提及兩種可能解釋:
川口月
(1)心智理論 :信息幻覺、目的幻覺、來生幻覺

A.在《信仰的本能》中,作者說明人類推測自己或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心智理論)使我們思考現象背後的心理動機、在苦難降臨時追究負責的對象:
//事實上,除了我們之外的其他動物都是這麼看的。也就是說,因為人類的腦袋有「心智理論」這種認知軟體,所以我們會去思考現象背後的心理動機,我們會覺得自然現象就像是人類行為一樣,除了表面之外,一定還隱含了什麼意義。//
川口月
//他們的主要論點是,因為人這個物種極具社會性,所以在遇上壞事時,我們會馬上開始追究誰該為此負責。而由於人在道德上極具有警覺性,也會自然而然地想找出搗蛋者,所以對於犯錯、反社會的人,會立即予以懲罰,好維護群體的團結及個體的基因利益。⋯⋯但在災害較為抽象(如癌症、海嘯、地震),連罪魁禍首是誰也不明顯的時候,我們就會轉向上帝。//
https://www.taaze.tw/...

B.《信仰的本能》中提到心智理論讓人類產生「相信生命有內在目的,相信有個偉大的心智(神),為了某個特殊目的,讓生命(包括自己)形成現在的樣貌」的目的幻覺。「人活著是為了成就目的」,便是出於此種「目的論式思考」。
http://www.lex.idv.tw/...
川口月
/
川口月
(2)不確定性、「賦予意義」:

A. 對抗不確定性的生存需求、「賦予意義/提出預測」的大腦運作機制
//確定代表活著,不確定代表死亡,要是不「知道」,就會丟掉性命。//P294
//克服不確定性,自看似無用的數據中,做出有用的預測,可說是演化讓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大腦做的最基本任務⋯⋯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演化成努力避免活在不確定之中。普遍來說,生命系統痛恨不確定。//P295,《慣性思考大改造》

→為了生存、克服不確定性,大腦無時無刻不在「賦予接收的資訊意義、提出預測」,我們有意識知覺到的感受、體驗也由此而來。為了生存,生命系統會盡力避免活在不確定中,而對不確定性有著本能的負面感受。
川口月
因此,恐懼的源頭並非「尋求意義卻找不到意義」,而是「對抗不確定性的求生本能」;解決方式也非「不去尋求意義」,而是「如何面對不確定性帶來的本能負面感受」。
川口月
B.生命對抗不確定性、失控感的直覺手段:

a. 當環境過於不確定時,大腦會釋放壓力荷爾蒙,進入「戰或逃」的生存機制:
根據Lazarus的認知評估理論,一個具有挑戰性或威脅的事件會否成為壓力,端看個人評估自己有否足夠的資源應付。假如大腦將該事件評估為有足夠資源因應(自我對該事件有足夠的控制力),便不會成為壓力;若否,則成為壓力。
@wyc513 - 發現 兩個內容互相補充滿多的,所以整理了一下 非專業人士,所以用語可能有誤 ▲圖都有...
《慣》提及接觸多元的生活方式能爆發創意,也可能因壓力過大而陷入極端保守(P278)。如去外國生活、接觸不同文化能讓人檢視自身有何預設,變得更開放、接納新想法,但若身處與自己文化相差過大的環境,因不確定性過高,大腦評估自我無足夠資源應付,便釋放壓力荷爾蒙,讓人進入「戰或逃」的生存機制,此時已無探索、開展創意的餘裕。
川口月
b. 憤怒作為增加確定性、控制感的手段:
為了生存,大腦以省力、能夠快速因應的直覺反應為主要處理模式(系統一)。強烈的情緒經驗,會讓人更難以鬆開「過往經驗」與「預測」的緊密連結,緊抓著舊經驗作為詮釋。
《慣》說明憤怒會影響感知,讓人覺得自己是對的,帶來強大的確定感。憤怒帶來的生理變化,會讓人精力充沛、專注對抗事件;持續的生理感覺,會讓人在刺激早已結束後,持續反芻該次事件的負面意義,強化由舊經驗詮釋的因果關係。P297
川口月
c. 低權力狀態會強化從無意義中獲得意義的能力,以增加控制感:
//看見我的色彩錯覺圖時,低權力控制組的反應,強過高權力狀態組,更「不分青紅皂白」就接受情境影響,也因此更容易被誘導。不過,這種感知上的容易被騙,其實源於想要增加確定性與權力。低權力受試者在看錯覺圖時風聲鶴唳,為的是調和處於不確定之中不舒服的生理狀態。//P298

當人感到自己無能左右結果的失控感時,會更容易在實無因果關係的情境中看到意義,以增加控制感。
川口月
→「增強控制感」與行為制約:
- 「鴿子的迷信」與人的控制錯覺:
//這些思維與行為(「每次我打開電視就掉分數」、「穿紅內褲就會贏」等控制錯覺)顯示了人們會對世間萬事萬物積極尋求「因果關係」,因此才會對於一些飄渺的事物產生奇妙的聯結。有了因果關係就能夠產生控制感,而對生活有控制感正是心理健康的條件之一⋯⋯//
為什麼我一開電視看球賽就掉分、關電視就得分? - PanSci 泛科學
川口月
- 「大白鼠壓桿實驗」與間歇性強化:
//有可能是生物需要「控制權」,牠需要知道因果關係,找到規則,進而「掌握」以在生活中運用。時好時壞(間歇性強化)容易讓人繼續留在局裡期待,瘋狂地按壓是收集資料以「控制」,結果卻陷入「被控制」的局,難以戒除。削弱「陷入局裡」的方式是儘量讓自己事先掌握更多資訊,比較不會無根據地亂賭一把。//
心理學實驗02 史金納箱(Skinner Box):執迷不悟是為了想掌握
川口月
d. 逃避不確定的感知天性,使得「不知道」的壓力大過「多少知道壞事會發生」:

《慣》提及家暴受害者通常需要很長時間的心理準備,才能選擇走向未知、離開家暴者;控制他人的不確定感作為關係中的控制手段。P299
川口月
→《他為什麼這麼做》說明家暴者的行為非出於「失控」,而是「過於控制」;創傷羈絆會導致受害人情感依附行為人、更離不開:

- 或許可以說家暴行為人的行為是基於「關係發展不按照他預期」的失控感,而做出「試圖增加控制感」的控制行為(「失手」打人),但行為人需覺察的是「控制對方是建立安全感的合理手段嗎?」、「如何健康處理對關係的不確定、脆弱感?」

- 離開關係後的未知恐懼+處在關係中偶爾會有的好事會讓受害者對離開關係感到遲疑:「這種斷斷續續(而且通常無法預測)的溫柔是造成創傷依附的關鍵。P209,《他》」與間歇性強化導致人陷入局中有相似之處
@wyc513 - #讀嘛讀嘛 《他為什麼這麼做?》 //本書是美國家暴領域的經典之作。作者朗迪.班克羅...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 關於台灣厭女現象的專書,上篇剖析台灣各種厭女現象...
川口月
e. 社會文化習慣作為對抗不確定性的手段:
→《慣》提及宗教、政治、憎恨、種族歧視等社會文化習慣,用強制規定與制式環境等手段,幫助我們減少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但也讓我們喪失自由。P24、25
→道德:
-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提出「道德模組」的理論,說明道德基本原則可能的生物基礎(模組)是因應人類生存適應難題而生。從確保後代生存、避免受騙、維持聯盟、避免未知食物的可能危害(雜食者的兩難)之道德模組可看出道德如何幫助我們減少不確定性。
川口月
- 《情》關於道德的論點:「演化的確讓人類創造了文化,而文化的一部分是目標本位的概念系統,用來管理自己和彼此。我們的生物學讓我們創造了目標本位概念,但確切是哪些概念就跟文化演化有關。⋯⋯生活在團體中的人類,全都有共同的問題必須解決,因此在不同文化中找到一些類似的概念也就不足為奇。⋯⋯//P164、165《情》
@wyc513 - #讀嘛讀嘛 《人慈》 一個更溫和且符合事實的人性觀。 //我的論點就只是如下:我們—...
詳見2.演化、大腦、道德概念
川口月
C. 對生命的無意義感、無價值感的重新分類與建構:

無意義感、無價值感、喪失目的感,是大腦對當下來自外界、內感資訊的總和,依據資料庫(過去所有經驗、概念、框架)所賦予的預測、意義。
相同的資訊總和可能來自不同的原因,預測也就可能出錯。因此,不需要急著認同該預測、草率行動,在沒有立即、明顯的危害時,停下來檢視、排查有否其他可能的原因,有助我們有效、精準使用我們的能量;即使在緊急情況,安穩的情緒狀態也能幫助我們判斷情勢、妥善應變。

負面感受,是「生命沒有意義、活著沒有必要」,還是「踏入未知、不確定性的本能負面感受」,或「工作忙碌、壓力過大,以致生理狀態失調、影響心理狀態,感到無意義、沒價值」?
川口月
得知當下的感受是「踏入未知、不確定性的本能負面感受」,也就為當下的資訊賦予了意義,而產生了控制感。
依據此理解,我們便能以「這是我增加概念、擴展資料庫的好機會」、「當人陷於不確定、有失控感時會更容易從無關的資訊中讀出意義,因此我現在要練習讓資訊停留在資訊、不去賦予意義」、「我需要的是擴展舒適圈、增加自己的適應性,而不是一下子跳出舒適圈,讓自己認知無法負荷、壓力過大」等對策因應。
川口月
(3)小結:無所謂「意義」,所以自在

既然生命有意義感、無意義感只是當下情況的其中一種詮釋,也就無需落入「有沒有符合人生劇本/目的/意義」的框架,去限制自己的選擇與行動、為此患得患失。

我們可以自由地制定各種未來計畫,定時檢視、調整(環境有無變動、執行有否落差、目標仍否合理、需求有無改變等),而免於過度執著已不實際的目標(e.g.如果我不堅持下去,我的人生就喪失意義了),或因暫時未見成效便心生懷疑(e.g.我沒有收穫、感到迷茫是否代表我在浪費時間追求不對的意義)的困境。

苦、樂亦僅是因著條件具足而顯現,無關「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或「來自上天的懲罰、報應」,不需要為苦、樂附加額外的意義(無論正面負面),以免受第二支毒箭的苦。
阿含經故事選
川口月
川口月
▶︎靈性的各種意思與我的理解

1.現代用法
//現代用法傾向於指代神聖維度的主觀體驗和「人們賴以生存的最深層次的價值觀和意義」,通常與有組織的宗教機構分離。這可能涉及對超出通常可觀察世界的超自然領域的信仰、個人成長、對終極或神聖意義的追求、宗教體驗,或與自己的「內在維度」相遇。//
靈性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口月
2.詞意解釋
(1)台灣教育部:
靈性:聰慧的天性。
【例】這隻狗非常有靈性,所以很得大家的喜愛。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
川口月
(2)中國百度百科:
靈性:
A. 精神
南朝 宋顏延之《庭誥》之二:“未能體神,而不疑神無者,以為靈性密微,可以積理,知洪變歘怳,可以大順。”
B. 人所具有的聰明才智,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唐韓愈《芍藥歌》:“嬌痴婢子無靈性,競挽春衫來比並。”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一回:我看他相貌也還體面,靈性也還去得,為什麼不唸書?
C. 特指對宗教的悟性。
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自家叫做佛印 ,生來有些靈性,只為了悟一心,因此削光兩鬢。”
D. 靈魂。
元無名氏《硃砂擔》第四折:“我只道你靈性歸天上,卻元來幽魂沉井底。
鎶_百度百科
川口月
3.字義組合
有些對於靈性的說法,偏向「靈」+「性」的字義組合:靈魂的本質;靈魂的個性;關於超自然精神感應的天賦本質;與鬼神相關的天賦本質;聰明不呆板的特質

- 靈:
應驗;最精明能幹的;聰明、不呆板;鬼神;超自然的精神感應;死者棺材或與死者有關的;人的魂魄、精神;明曉事理。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

- 性:
天賦的本質;物體的特質、功用;生物或物體的種別、類別;脾氣;有關男女情愛交合的;方式、範圍;態度。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
川口月
4.我對靈性的理解

我對「靈性」的探索偏向現代用法中的「人們賴以生存的最深層次的價值觀」,並信仰佛教作為修養心性的指引。

至於其他面向的「靈性」,由於我是沒有感應的麻瓜,一來沒有修煉相關能力的需求,二來沒有經驗更難判斷各家說法的真假,因此我對超自然、鬼神相關的「靈性」沒有深入理解。

「靈性」涵蓋的意義很多,在閱讀相關文章、進行討論時,先去釐清各自所指內容為何,較能避免雞同鴨講或誤解。
像是想要修練「生命最深層次的價值觀」的人,可能在看著講「關於超自然精神感應的天賦本質」或「與鬼神相關的天賦本質」的文章時,因著用詞都是「靈性」,便誤以為得先學會通靈、獲得感應,自己的生活與修養才會改善,但兩者可能沒有太多影響。
川口月
川口月
▶︎覺察情緒的練習

雖然探討「靈性」有很多面向,但多數討論與靈性有關的內容都會強調覺察內在狀態、情緒的重要性。
在此想介紹對我而言幫助很大的覺察情緒方式:
川口月
1.覺察情緒的心態:用向不知道的人解釋「什麼是某種情緒」的態度來面對情緒
@wyc513 - #讀嘛讀嘛 《靜心冥想的練習:28天在家自修的正念課程》 英文書名〈Real Hap...
調查情緒時,先觀察當下身體有何感受(胸口悶悶的/好像胸口上有大石頭被拿下;心跳很快/和緩;四肢無力/下肢蓄力充盈感;頭部發脹/集中感),再說明現在應該處於何種情緒。
但不要附加評價,無論正面(生氣情有可原)或負面(生氣表示我是糟糕的人)。附加評價可能會導致我們落入確認偏誤的陷阱,使得觀察片面、無法提高情緒粒度。
川口月
2.情緒的分類方式:羅素(Russell,1980)情緒環狀模型 circumplex model
情之類型與程度

- 正負效價、喚起程度arousal的指標明確,有助我們一開始的分類練習

- 強烈的感受很多時候會被直接歸類為負面的,透過此模型,我們可以從(0, 高喚起)為起點左右挪動,仔細感受當下正經歷的究竟為正面或負面情緒

→擴展身心容納之窗,打造抗逆復原力:
//這樣一來,我們的孩子們就跟我們一樣,身心記得的就是無法容納內在這些如小蜜蜂般亂闖亂撞的高度身心能量。當身體的激發程度變高時,我們感受到的只剩下焦慮、生氣、恐懼,而不再是興奮、期待、好玩、刺激、爽快。//
@wyc513 - 情緒教育、身心容納之窗、創傷知情 情緒教育: -壞情緒是警報器,提醒人們「該注意的事...
川口月
3.情緒掌握:《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注意身體預算、提高情緒粒度(增加新概念、打磨既有概念)、改變當下位置以打斷原先預測、重新分類感受
@wyc513 - #讀嘛讀嘛 以大腦運作方式的科普為基礎,來帶出「如何以不同方式觀看、跳脫慣性思考」和...
https://opinion.cw.com.tw/...

4.表達感受:非暴力溝通
壓抑感受或身陷情緒暴風雨中,都會讓我們將情緒、想法、需求混雜在一起。無能區分的表達方式,容易造成情緒勒索或總是被拒絕的匱乏感。
非暴力溝通透過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四個技巧,幫助我們在表達彼此的感受與需要時,減少傷害、增加連結的可能。
@wyc513 - #讀嘛讀嘛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川口月
機器狼🎵AI翻唱試作
機器狼相信... 魔法、奇蹟都是存在的汪 (・∀・ˋ)
機器狼🎵AI翻唱試作
Lv. 最大喔喔喔喔汪汪 \\\\٩( 'ω' )و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