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6 PM
108
31
讀嘛讀嘛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全新增訂版)
人在與他人互動中若能感受到連結存在,就能滿足自身的接納、歸屬感需求。而言語交流在互動中的所佔比例極大。
但我們常在表達與聆聽的過程中產生理解上的落差,以至於無法傳遞真心,甚至互相傷害。
「非暴力溝通」便是透過「觀察、感受、需求、請求」的技巧,幫助我們以不傷害、使彼此茁壯的方式溝通、交流。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6 PM
本書內容從自我表達的面向開始,逐步說明觀察、感受、需求、請求等技巧的核心,再練習用同理心和這些技巧來聽出他人表達背後的真義(ch7)。同理心不只幫助我們理解他人,對我們自己也有很多面向的助益(ch8、9)。最後深入談到特定情境中須留意到的面向,像是非暴力與表達怒氣的關係(ch10);作為調解者應掌握的技巧(ch11);如何用非暴力語言表達或接受讚賞、感激(ch14)等。
第十四章
〈以非暴力溝通表達讚賞與感激〉我覺得特別重要
。讚賞、感激的正面含義,讓人更難察覺自身表達中可能帶有的傷害,要求謙虛的文化也讓我們沒有太多練習機會。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8 PM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8 PM
[非暴力溝通的比喻]
非暴力溝通要求以
客觀
的方式描述觀察到的事實、感受、之所以形成該想法的原因。
這樣的表達方式比較能夠讓當事人理解,溝通的過程像是在玩第一人稱視角的遊戲,隊友們(溝通雙方)需要透過交換情報來了解發生什麼事、據以討論如何行動。
清楚認知到第一人稱視角的侷限,也能讓我們在對方提出相異想法的時候,不會感到自己的感受被忽視、反駁,只是對方從他的視角提出與自己視角不同的景象罷了。
對我來說,非暴力溝通的過程也像是在翻譯不同語言:將自身想法(A語言)翻譯為非暴力語言(Θ語言)再傳達出來,以減少誤解可能;將他人的言詞(ㄅ語言)翻譯為非暴力語言(Θ語言),好確實理解他人內心的想法。
翻譯的比喻讓我能在對話當下更有意識地暫停,不要急著說話與回應對方,因為雙方的話在翻譯以前,都還只是讓對方聽不懂的話。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8 PM
[書名問題]
個人比較喜歡把「A Language of Life」譯為「生命的語言」。
出版社將中文書名譯為「愛的語言」,或許是想用「愛」來加強行動的意識:「出於慈愛、悲憫,因此我們用不傷害他人、能豐富彼此的方式聆聽、溝通,而更能感受與彼此的連結」。
但「愛」就我的語感而言,通常是指一種主動投入的情感,這讓我在練習時容易產生「要比現在的說話方式更多費力氣」的消耗感,因而有些抗拒。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8 PM
翻為「生命」,則讓我聯想到「活出真實的自我」。慣常的溝通方式,使我們難以坦露脆弱,逐漸與自己的生命失去連結、感到疏離。言詞中不自覺的暴力,傷害了彼此的生命。
非暴力溝通是在教我們用不傷害、如實傳達心意的方式溝通,讓我們得以觸碰自己與他人的真心、建立連結。
第二章〈阻礙善意的溝通方式〉介紹了幾種悖離生命的溝通方式(如比較、推卸責任、罪有應得等),翻成「生命的語言」更能互相呼應。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9 PM
[非暴力溝通與正念]
書中提到很多概念跟正念接近,因此會拿來補充說明。
@wyc513 - #讀嘛讀嘛 《靜心冥想的練習:28天在家自修的正念課程》 英文書名〈Real Hap...
對我來說,正念和非暴力溝通的關係,像是序言裡提到的「『不害』的意識」和「『不害』的行動」P19。正念的三個技巧是「專注、正念、慈愛」,是「帶著悲憫心的覺察,讓我們聰明且寬容的運用注意力」。而非暴力溝通的技巧,就像是把正念運用在溝通上,但以更明確、具體的「觀察、感受、需求、請求」等步驟,幫助我們練習。
《正念溝通》是結合正念、非暴力溝通、體感治療三個流派統合成的溝通書。
正念溝通:在衝突、委屈、情緒勒索場景下說出真心話 (電子書)
由於結合三個流派,每個部分論及的內容勢必較少、概略,對我來說沒那麼適合。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9 PM
[非暴力溝通與信任]
非暴力溝通教我們如何讓心意能透過
適當的言語
有效地傳達。但我們在解讀言詞的時候,不會只單看言詞,也會將談話的場合、說話者的可信度等其他因素納入判斷之中。
如果說話者慣性說謊,即使他的言詞本身再怎麼符合非暴力溝通的要素,仍要對其言詞的真實度抱持懷疑(如何明智地不信任?)。如果一個人從沒有機會練習建立信任,或屢遭背叛,那麼其他人的話再懇切,該人也沒有能力接收(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在創傷後重建信任?)。
但信任並非與生俱來的本能,而是要在互動中練習的能力。
《信任的療癒力》帶領讀者認識「信任」,並練習讓信任平衡地流往四個面向(自己、他人、生命實相、靈性力量)、讓自我與靈性我合作,邁向完整。
@wyc513 - #讀嘛讀嘛 #正念 《信任的療癒力》 //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無法信任的「...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9 PM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49 PM
以下是隨章節的筆記,「→」後面接個人感想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0 PM
[觀察]
CH3〈觀察而不評論〉
-觀察vs評論
//我們希望能夠清楚而誠實地向他人表達我們的處境。加入自己主觀的評論時,對方比較不可能將我們所想要傳達的訊息聽進去,反而會認為我們在批評,因而產生抗拒的心理。//P54
→評論是附加在事實上的想法,根據個人的經驗、價值觀,可能對同一事實做出相反評論。推測他人內心活動也是一種評論。
觀察則是用客觀的方式來描述事實,通常是「某個時間、地點,某個人做了某件事」的敘述。
例如「約翰昨天
莫名其妙
地對我
生氣
」vs 「約翰昨天用拳頭槌桌子」P64
或參考:
@wyc513 - #靜心 #正念 正念強調的是區分「事實」跟「附加在事實上,而未經檢驗的想法、情緒」。...
-不代表不能評論,而是不可以混淆觀察與評論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1 PM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1 PM
[感受]
→我們在交流的時候,常會希望能夠建立情感上的連結。但慣常的溝通模式,往往要求我們以「中立理性」、不帶情緒的方式討論。
實際上,人作為主動的經驗者,摒除情緒是不可能的。這樣刻意壓抑情緒的方式,反而會讓抒發情緒的需求與其他的需求混雜在一起,讓人更難理解我們的想法,也就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
非暴力語言注意到此點,而要求明確的表達情緒。
但表達情緒,也要以描述事實的方式表達。
@wyc513 - #讀嘛讀嘛 《靜心冥想的練習:28天在家自修的正念課程》 英文書名〈Real Hap...
以正念處理情緒時,即是要求用「向不知道的人解釋『什麼是某種情緒』」的態度來面對情緒,而不去評價。無論是負面的(生氣表示我是糟糕的人),還是正面的(生氣情有可原),都不要評價。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1 PM
CH4〈辨識並表達你的感受〉
//我便試著讓她明白類似「我覺得我好像在跟一堵牆過日子」這樣的話,不太可能讓她的丈夫注意到她的感受和需要。她的目的雖然是要和她的丈夫建立情感上的連結,但後者卻可能會認為她在批評他,更何況這類話語最後往往會真的應驗。舉例來說,當丈夫聽到太太批評他像一堵牆時,他會覺得委屈、氣餒,因而不想回應,最後就真的變成一堵牆了。//P71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2 PM
-對自己的想法 vs 感受:
「這次表演我失誤了三次(觀察),我覺得我是個不合格的吉他手(想法)」P75
→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只有評價自己的能力
vs
「這次表演我失誤了三次(觀察),作為一個吉他手,我對自己感到失望 (感受)」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3 PM
-對他人言行的想法 vs 感受:
「在聚會中沒有人找我說話(觀察),我覺得我受到了冷落(想法)」P76
→對他人行為的解讀,沒有說出感受。
vs
「在聚會中沒有人找我說話(觀察),我感到受傷/如釋重負的輕鬆感(感受)」
→對同一個事實,若當下心境不同,感受也會不同。若想要參與話題,則沒人搭話時會覺得受傷;但如果當下不想受到矚目,不被注意反而讓人感到放鬆。
與其用「對他人行為的解讀」來
間接表達
「自己的感受」,
直接說明感受比較不會被誤認為是批評,也較能建立連結
。
→還是可以解讀他人行為,但不能混淆感受與評論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4 PM
-擴充情緒用詞:
「好」、「不好」等模糊詞彙,相較於「開心、興奮、鬆一口氣」、「挫折、焦慮、憂鬱」等較為具體的形容,會讓人比較難理解自己的狀況究竟為何。
對於自己的情緒有更為精細的分類,也較能察覺自己有哪些潛在的期待、需要,較能有效因應自身狀況。
其他好處,可參《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wyc513 - #讀嘛讀嘛 以大腦運作方式的科普為基礎,來帶出「如何以不同方式觀看、跳脫慣性思考」和...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4 PM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5 PM
[認清自己的感受源自何處:需要]
CH5〈為自身感受負責〉
//他人的言語或行為或許會激發我們的感受,但絕非產生這些感受的原因。我們明白:我們的感受是源自我們
選擇
看待他人的語言與行為的方式,以及我們當時的需要與期望。因此,我們
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P83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5 PM
→從情緒建構論的角度來說:
@wyc513 - #讀嘛讀嘛 以大腦運作方式的科普為基礎,來帶出「如何以不同方式觀看、跳脫慣性思考」和...
➢上面引文的「選擇」不是指「有意識地挑選」,而是「我們的大腦以預測的方式來運作,
主動
建構氣到『失控』的經驗,並讓我們知覺到」。
「有選擇」代表的是「改變的可能性」,我們能透過練習,把基於過往經驗而導致的「他人言行」跟「感到生氣」的強大連結切斷,讓「對方有需求而感到寬容」成為大腦的最佳預測,使我們在觀察到他人言行的當下就知覺到寬容,而不是先知覺到怒火再刻意壓抑。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5 PM
➢「負責」://由於受到創傷,(虐待受害者)他們的大腦會持續塑造充滿敵意的世界,即使他們已經逃到更好的世界。他們的大腦會串連出這樣特定、有害的環境,並不是由他們自己造成。但能改變自己的概念系統讓事情好轉的人,唯有他們自己。這就是我所謂的責任。有時,
責任意味著你是唯一能改變事物的人
。//
「選擇」、「責任」都
不是
指「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與情緒是你
自作自受
、你
活該
」,而
是「只有自己有能力讓自己不再受苦」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6 PM
→對方{為了引起注意}而提高音量說話,對創傷者而言,會知覺成(動怒地)提高音量說話(並要打人),因此創傷者的反應是(對抗危險)而大聲吼叫,但被他人解讀為{不尊重地}大聲吼叫:
//這部紀錄片中一位老師說的話讓我很印象深刻,他說:「對於這些長期在毒性壓力中成長的孩子,『紙老虎』就和真的老虎一樣可怕。」這句話解釋了創傷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大腦和身體壓力系統,讓這些孩子把根本沒有威脅的東西視為危險。
於是我瞭解麥可了──對於麥可來說,他
無法分辨紙老虎和真的老虎
,老師一句嚴厲話語、
提高音量
、同學嘻笑聲,對他而言
都是「攸關生死」的危險
,讓他身體進入「攻擊─逃跑」反應,做出劇烈行為。//
@wyc513 - 情緒教育、身心容納之窗、創傷知情 情緒教育: -壞情緒是警報器,提醒人們「該注意的事...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6 PM
-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由於產生怎樣的感受與我們自身的經驗緊密相關,因此在表達之所以產生某個感受時,較符合事實的說法是「我感受到.....,因為我......」
這樣的句型,也讓我們清楚看到自己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7 PM
-覺察自己感受背後的需要:
→負面情緒常是提醒我們有某個需要未被滿足。試著找出感受背後隱藏的需要,有助於採取能夠滿足需要、抒發情緒的有效行動。
例如焦慮可能讓我們以情緒性暴食的方式因應,但要能真正舒解壓力,仍要面對、處理壓力源。
➢情緒性暴食:
明明就不餓,可是一直想吃?你的報復性進食 #壓力吃
➢壓力與情緒:
@wyc513 - 發現 兩個內容互相補充滿多的,所以整理了一下 非專業人士,所以用語可能有誤 ▲圖都有...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7 PM
-區分「由衷地付出」跟「因自覺內疚而付出」:
慣常的溝通方式將自身感受歸罪到他人的言行上。例如,「我感到傷心,因為你沒有回我訊息」。
宣稱對方應該為我們的感受負責,目的在讓對方感到內疚而照我們的方式做。
//我們很容易以為,為別人的感受負責乃是關心對方的一種表現。孩子因為父母親的痛苦而感到難過,似乎顯示他很在意父母,但孩子若負起這個責任,並依照父母的意思改變自己的行為,則他的所作所為並非出自真心,而是為了避免罪惡感。//P87
→這樣的溝通模式容易導致
情緒勒索
://你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而以威脅或利誘來企圖掌控對方、迫使他順從你,達到你的目的。//
【圖輯】15張圖讓你一次了解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 - The News L...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8 PM
→「要求他人
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和「請求他人
滿足自己的需求
」的差異:
➢前者認為他人
有責任做出行動
,以使自己的感受轉好;後者則是請求他人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他人
可以選擇滿足與否
。
➢前者他人的行動是為了
避免罪惡感
;後者他人的行動則是出自
真心
。
➢前者聚焦在
滿足感受
上,但感受是主觀且抽象的,會讓他人不知從何做起,又
難以在失敗時分析原因
(他人做錯行為?程度不夠?還是自己的問題?);
後者聚焦在請求的
具體行動
上,他人較容易達成,也方便自己在感受未能轉好的狀況下,
檢討自己是否沒弄清楚自己的需求與欲請求的具體行動為何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2:59 PM
-如果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這些需求就比較有可能獲得滿足:
▶︎以評論、解讀、想像的方式
間接
表達自己的需求,別人更可能將我們的表達
解讀為批評
,而替自己反駁、辯護。我們的需求則更難被看見、滿足。
例如,「你這個禮拜每天都工作到三更半夜;我看你愛你的工作更勝於愛我」P87
▶︎若能
直接
表達感受與隱藏其後的需要,他人就越容易對我們做出善意的反應。
例如,「你這個禮拜每天都工作到三更半夜,我感到寂寞,因為我想跟你有更多的相處時間」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1 PM
-表明需要的痛苦 vs 不表明需要的痛苦:
▶︎表明需要而產生的痛苦:
>社會文化教導我們「察覺、表明自身的需要是自私的、應被譴責的」。尤其女性的形象被塑造成「充滿愛心,為了照顧他人,不惜犧牲自己、放棄自己的需要」,讓女性更容易認為自己有照顧他人的責任、更易忽視自己的需要。女性表明需要時,因違反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待,而更容易被指責。
>「這樣感覺好像是自己要來的,不是對方真心想做。」:
//在他們的腦海中,深信著一個人生的準則:「如果我不說,你就能做到,代表你真的很在乎我。」言下之意就是,
如果我說了你才做,表示你只是為了安慰我
。這樣求來的對待,會讓他們
覺得自己不夠體貼
,造成了別人的麻煩。更遑論開口說了,
對方依然無動於衷,就更傷人了
。//
「感覺好像自己要來的,不是對方真心想做」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總是在忍讓…-風傳媒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2 PM
▶︎不表明需要的痛苦:
// 舉例來說,她們可能不會直截了當地表示:「我忙了一整天,已經累了,晚上我想花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開始念叨:「你知道嗎?我今天一刻也不得閒。我把所有的襯衫都燙了,還洗了一個禮拜的衣服、⋯⋯,所以(以一種近乎哀求的語氣)你可不可以⋯⋯?」
這樣哀怨的語氣不但不能讓聽者心生同情,反而會使他們產生抗拒心理。這是因為他們既無法聽出她的請求背後所隱含的需要,也不喜歡她暗示她「應該」或「值得」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回報的心態。
而她因為遭到拒絕,便再度相信他們並不在意她的需要,卻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她表達需要的方式讓她不太可能得到正面回饋
。//
詳細可參:
「非暴力溝通」的技巧(下):說出感受,提出明確的「請求」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不該是「先犧牲自己的⋯⋯,才有權表明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本來就有權表明」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2 PM
-掙脫情感束縛三階段:
▶︎第一階段,感情的奴隸:我們認為自己應該為他人的感受負責
▶︎第二階段,張牙舞爪:我們開始生氣,不想再為他人的感受負責
>此時仍會感到罪惡感,而用更強硬的方式對抗(像是以不留情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需要、拒絕承認自己在意他人的感受與需要)
▶︎第三階段,掙脫情感的束縛:我們為自己的意向和行動負責,且不會為了自己的需要犧牲他人的福祉。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2 PM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3 PM
[請求]
CH6〈提出有益生命的請求〉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向彼此提出哪些請求,以便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盛。//P124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4 PM
-請求的要素:正向的行動語言、具體明確、有覺知地提出請求
▶︎正向的行動語言://請求別人
去做什麼
,而非
不要做什麼
//
>「不要做什麼」只讓人知道目前作法不可行,但沒有提供替代作法,會讓人不知如何行動,或採取仍無法滿足自己需求的行動:
//在一次研討班中,一位女士談道:「我請我先生少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3個星期後,他和我說,他已經報名參加高爾夫球比賽。」
這位女士說出了她不想要什麼──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時間在工作上,但沒有說清楚她想要什麼。於是,我們鼓勵她直接說出願望,她想了想,說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個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非暴力溝通」的技巧(下):說出感受,提出明確的「請求」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不要做什麼」容易讓人解讀為批評,激起對方的防衛心、較難釋出善意合作。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4 PM
▶︎具體明確:提出的請求須是他人有能力做到的具體行為,且避免使用抽象、籠統、模稜兩可的語言。
>請求越具體,越能有效達成目的:
→例如,「回收時,不要『亂丟』飲料杯」。「亂丟」是指「分類錯誤」,全句意指「不要把飲料杯丟進錯誤的回收分類裡」,還是「空間上的不整齊」,意指「在回收飲料杯時,請將它跟其他的飲料杯一起疊好,以節省空間」?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4 PM
>使用具體語言,才能看出我們的期待是否有操控他人的意圖:
//經過一番討論,他不好意思地說道:「呃,這聽起來不太對,但是當我說我
希望他展現一些責任感
時,我的意思其實是
要他完全照我的意思去做,我說跳,他就跳,而且還得面帶微笑
。」P108
//來訪者:我只是希望
有人愛我
。這樣的期待並不過分,對吧?
盧森堡:嗯,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現在請你說說看:你希望別人怎麼做才能滿足你對被愛的需要。比方說,我現在可以為你做什麼?
⋯⋯
來訪者:我認真地想了一下。老實說,我想我是
希望你在我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前,就猜到我要什麼,而且我希望你一直都這樣
。
盧森堡:謝謝你把它說清楚了。希望你能看出來,如果你有這樣的期待,恐怕任何人都無法滿足你對愛的需要。//P110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6 PM
▶︎有覺知地提出請求:說話時,對於自己想要表達的「事實、感受、需求、請求」皆有所理解。
>
只表達感受而無提出需求
:對方會不明白自己想要哪方面的回饋。
丈夫對妻子抱怨電車很慢,妻子回應電車速度是固定的,無法改變。妻子雖聽出丈夫的挫折感受,卻無法得知丈夫的需求是「他的痛苦能被理解」,而以「他的問題能否解決」來回應。對話的兩人皆不開心。
→常見的討論,如「抱怨」想要獲得的回應,是「同理」,還是「解決方案」:
洪雪珍/在關係中,重要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理解心情|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7 PM
>
未表達感受和需求,即提出請求
:對方容易將其解讀為批評或要求,而不願意配合:
→「門口的鞋子怎麼沒收好?」vs「門口的鞋子有點多,我覺得有點ak-tsak,因為我希望門口是動線通暢的,請你把鞋子收到鞋櫃裡。」
https://www.facebook.com/...
此篇文章中,郭葉珍老師提到「議題分離」,也就是確認該行為出自誰的需求。他人的需求,應由他人認定並自行負責,而非由自己決定哪個行為是他人的需求。
菜一煮好,女兒卻不馬上吃,若是基於女兒的健康需求,應讓女兒自行決定是否有此需求、為行為承擔後果(吃冷掉、黃掉的菜導致不健康);
若是基於「希望自己煮的菜能被立刻吃掉」的受肯定需求,就要明白該需求未被滿足不是他人的責任。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8 PM
>
未表達感受、需求、請求
:說話時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使得對方更混亂、更難以準確回應。
//他們可能會說:「我並沒有要你做什麼,純粹就是想說一說罷了。」但在我看來,我們每次對別人說話時,其實都有所求。//P113
可能希望對方同理我們,而只需要對方以口頭、非口頭的方式表示他明白我們的意思;可能希望對方給予我們坦承的回應;可能希望對方採取某種行動。
越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需求、請求,就越能使需求獲得滿足。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9 PM
-表達後衍生的需求:請求對方重述你的話語、如實提出請求
▶︎請求對方重述你的話語:對方不一定能完全接收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因此有時候需要更清楚地確認雙方理解一致。
我們通常是透過他人的回答來
間接得知
他人是否理解自己的意思,但如果不確定,就需要
直接請求對方採取一些行動來幫助自己確認
。
>「你明白了嗎?」,「是的,我明白了。」:有時候這樣的確認即足夠,但有時候仍有疑慮。
>請求對方重述你的話語:當上述語句仍無法確認時,可以請對方說說看他們聽到什麼,這樣才有機會釐清可能的誤解或疏漏。
例如,「請你告訴我,我剛才說了什麼?」。若對方沒有接收到自己想傳達的訊息時,如果表達「你聽錯了/誤會了」可能會讓對方以為自己在批評他,因此說「我發現我沒有表達得很清楚,所以讓我再說一遍。」來說明當中有理解上的落差比較好。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09 PM
>確認對方的理解是否與自己的想法一致時,有可能會引起對方「你把我當笨蛋嗎」的防衛反應。最好的做法是
事先說明此舉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把意思表達清楚」
,而不是「質疑對方的理解能力」
→「你懂我意思嗎?」的說教意味:
「你懂我意思嗎?」:這些職場常見對話,是讓人惱火的推託話術 ‧ A Day Magazine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1 PM
▶︎如實提出請求:表達自己的想法、確認對方理解後,通常會希望對方有所回饋。
希望對方有哪方面的回饋,自己也要提出明確的請求。
>感受:「希望你能告訴我,你聽了我的話以後,有什麼感覺,以及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想法:要明確表達希望收到
哪方面想法
的回饋,例如「希望你能告訴我,你認為我的計劃會不會成功。如果不會,你認為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接受請求:「希望你能告訴我,你是否願意將我們的會議往後延一個禮拜?」P115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1 PM
-對群體的請求:
在團體會議中,每個發言者都要明確表達自己的發言想要獲得怎樣的回饋,不然會讓對話焦點分散、浪費開會時間。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2 PM
-請求request vs 要求demand:
▶︎請求被拒絕時,自己可以理解、接受他人的選擇,不會因之改變對他人的態度;
要求被拒絕時,自己會開始責怪、處罰對方,或讓對方有罪惡感而不得不答應。
▶︎慣常的溝通方式讓我們經常提出實為
要求
的「請求」,他人的反應僅剩「
順從
」或「
反抗
」。此時就算提出真正的請求,仍容易讓人解讀成「要求」。
若要讓他人相信自己,可以明確表達「自己希望對方是出於自願而接受」,而「在對方拒絕請求時,同理對方」是最為關鍵的證明。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3 PM
-在提出請求時要說明目的: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在於「讓別人在心甘情願並充滿善意的情況下,自願做出改變」。若「請求」的目的是「改變他人」或「達到自己的目的」,非暴力溝通並非適當的工具。
→非暴力溝通不是萬用的,要看自己的目的為何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3 PM
→可以搭配第十二章〈採用保護性的強制手段〉來看。有些狀況(有立即危險、當事人不理解自己的行為後果等)並不適合非暴力溝通,而需採取強制手段。
但「出於保護的強制手段」和「出於懲罰的強制手段」仍有很多面向的差別。
也可參考《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說明不體罰不代表溺愛、投降,而是保持溫和態度的同時,仍要堅定地遵守規則。讓孩子正面理解行為的意義,而不是出於逃避懲罰、罪惡感才做。堅守原則也有助於孩子在試探中建立對照護者的信任、安全感。
@wyc513 - #讀嘛讀嘛 〈管教惡貓〉、《以動物為鏡》、《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教育現場生存遊...
「請求是可被拒絕的,不會事後怪罪、懲罰」與「要求是堅定的,不會隨意改變規則」兩者皆做到,才能讓自己說的話有相信的價值,減少猜測與澄清的成本。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3 PM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4 PM
[同理心]
CH7〈以同理心聆聽〉
//所謂的「同理心」就是以尊重的態度了解他人的體驗。//P133
-臨在:先別急著做什麼,停一下
→同理心讓我們能夠意識到他人的話語是尚未翻譯過的ㄅ語言,不能直接以自身A語言的邏輯、意義來解讀。
接收他人表達的第一步,是先停止解讀。
-聆聽他人的感受與需要:
→停止解讀後,讓我們全神聆聽,才能把對方的話從ㄅ語言翻譯成以「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構成的非暴力語言(Θ語言)。
此際,同理心能幫助我們將能量放在關注他人身上,而不是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勸告、比較、安慰、關閉感受、解釋等)。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5 PM
-復述:透過復述自己從他人的話聽到什麼,來確認自己的理解與對方的真意是否一致。
▶︎何時該復述:不確定自己是否確實理解時、對方的言語帶有強烈的情緒時
▶︎復述時要特別留意口氣,也要避免機械性的復述,才不會被他人解讀為批評、嘲諷,或不用心
例,「你從來不聽我講話」vs「你聽起來似乎很挫折,因為你希望在和我交談的時候,能感受到更多的連結。」P144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6 PM
-持續同理:要確認對方的感受、需要皆已充分表達,才可以進行回饋。
→翻譯要注意文章的脈絡,才能確切傳達原意。沒有讓對方充分表達,就像將原文抽離文意脈絡的翻譯一樣,會有失真意。
-同理自己:
嘗試同理他人卻做不到時,通常表示自身沒有獲得足夠的同理
。此時應
先同理自己
,關注自己有什麼感受、需求。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6 PM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6 PM
[調解人]
Ch11〈化解衝突、調解紛爭〉
調解人的角色在幫助雙方能以非暴力溝通的各自表達、理解對方,而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
調解人要掌握進度、聚焦當下、讓對話有所進展。為了讓變得暴力的對話回歸非暴力溝通,或讓對話順利進行,調解人要適時打斷當事人發言。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6 PM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7 PM
[讚賞、感激]
Ch14〈以非暴力溝通表達讚賞與感激〉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7 PM
-以慣常的溝通方式
表達讚賞、感謝
的問題:
→未透露自身心境的表達方式,讓對方難以接收到此事對我們的意義與重要性,容易被解讀為
客套或敷衍
→常
隱含著對他人的操控
,例如為了讓員工上班更努力而刻意稱讚、為了得到對方的稱讚而刻意先讚美對方,更難讓對方相信他的作為是美好的、本身是有價值的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7 PM
-以慣常的溝通方式
接受讚賞、感謝
的問題:
→會讓我們收到讚賞與感謝時,容易
不當一回事
(讚賞是客套、敷衍),或
猜測別有他圖
而反感(讚美出自操控)。
→結合「應保持謙虛」的教誨,讓我們的心態從「不要高估自身能力」,滑向「
不要認為自己有被稱讚的價值」的自貶
。
→我們的因應(客套、稱讚回去、反感)或自貶,都會
讓對方困惑他的心意是否沒被我們接收到
,或是
解讀為他的心意被我們棄置,而感到難過、選擇切斷連結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18 PM
-
非暴力溝通來表達讚賞與感激
:
▶︎讚賞與感激的目的://純粹是要彰顯他人的作為,
而非獲取任何回報
。我們唯一的意圖就是要彰顯他人的作為如何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豐盛。//P268
→ 「給予(美好事物)應有回報」的慣常思維,使人對給予讚賞、感激(美好事物)更添上「對方會給予回饋」的期待,而在期待落空時怪罪他方。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0 PM
➢例,「我稱讚他,他卻沒回復我。我再也不會稱讚他了」:
應該要將「想要
彰顯他人作為的需要
」和「想要
獲得回饋的需要
」分開來看。
當自己
稱讚、感謝他人
時,
前者需要已經滿足
。若想
獲得回饋,應明確的表達請求
(對於我給你的讚賞/感激,你明白嗎?有何感受?有何想法?)。
區分開來,才能清楚理解
是哪個需要沒有被滿足
、接下來應採取何種行為,也能避免對方誤會讚美與感激是否別有他圖(我不回覆,他就不再稱讚,是否表示他稱讚我只是為了獲得回覆?)。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1 PM
➢例,「A常常需要別人的鼓勵,卻不常給人鼓勵,太自私了」:
「表明自己的需要」已常被批評是自私的,再加上「接受付出卻不給予回饋」就更容易被譴責。
但「自己的需要本來就有權提出」,而不該是「先付出、犧牲自己的⋯⋯,才有權表明需要」。
A提出請求並獲得滿足,是雙方基於自願的互動,A並無做出為了滿足自身需要而罔顧他人需要的自私行為。此事應與「A平時有否鼓勵他人」分別觀之。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1 PM
➢「不要把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是藏在「別人幫你的忙,應該要說謝謝」之社交規則後的理由。
但「別人對你好,應該要說謝謝」的天經地義,反而會讓道謝淪為機械式操作,變成「我說謝謝,是因為在這個情況下我必須說謝謝」。這種結果,不也跟「將他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一樣,忽略了他人行為的重要性嗎?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2 PM
▶︎表達讚賞與感激的三要素(順序不論):
>他人的何種行動增進了我們的福祉
>我們有什麼需要因此得到了滿足
>我們在那些需要被滿足後,產生了怎樣的愉悅感受
→要以這樣的方式表達,雖然要花更多時間、心力,但也讓我們在讓思緒變得明確的過程中,更深刻的體會對方作為對自己的意義,並在回想中再次喚起當初接受他人行動時所感受到的愉悅。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4 PM
-以非暴力溝通來
接受他人的讚賞與感謝
:
→表達讚賞或感激的目的既然是彰顯該人作為對自己的意義,受到讚賞與感激的我們,只要
確實收下心意就好
。
➢他人表達的,是自己的作為
對他人的意義
。如果以「自己的作為
對自己的意義
」來回覆,有可能會
讓他人誤解他的心意不被自己當一回事
。
➢如果用言語確實回覆的話,就更能讓對方確認自己的心意有傳達到。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4 PM
→前言引述《獲贈 》(Given To, 1978) 歌詞:「你接受我的付出,並明白我當下的喜悅,便是你給我的最好的禮物。你知道我無意對你施惠,只是要表現我心中的愛意。優雅地接受,或許是世上最佳的贈予。施與受並無二致。對你的付出,我以接受回報。你願接受我的心意,是對我的莫大贈予。」P29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5 PM
→舉我的經驗,我幫怕蟲的朋友清除蟑螂,對方送我蛋糕和請一頓飯作為感謝。我當下的回覆是「這件事對我來說還好,其實不用請這麼多」
後來想想,我會這麼說是將「他請客花的錢」,解讀為「他以為這件事給我添了很大的麻煩而作出相當的彌補」。
我因為擔心他下次遇到相同情形時會怕麻煩到我而不敢開口,所以想透過這樣的表達使其能安心求助。
但跟朋友確認,他請客就是
謝謝我做了一件對他來說很重大的事而已
。也表示他之後不會不敢開口。
我當初的表達反而會
讓他覺得我沒有理解他對蟲的恐懼程度
,尤其「這件事還好」又常是其他人叫他堅強一點的說詞。
說「謝謝請客,我吃得很開心」,不但能讓他確定他的謝意有確實的被收下了,也能讓他知道他的謝意帶給我的愉悅感受。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5 PM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5 PM
我看這篇還滿有感觸的:
ಠ_ಠ - 「別這樣,你過獎了」(O) 「別這樣,我不值得被稱讚」(X) 「在座的各位都是神仙」(O) ...
我覺得兩邊說的是不同東西,然後互相誤解引發大爆炸。
「有時看到真的很強的大手(商業程度)瘋狂自爛說畫的是垃圾我也會想那我是???比垃圾還不如???而且還有種所以我喜歡的是垃圾的不悅感」
兩方對於作品的感受很多時候會是不同的,那就先看見不同就好。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6 PM
對
讀者
來說,請理解
作者
有時候講的是「作品
對作者的意義
」,跟「作品
對讀者的意義
」無關。即使作者「自爛」,也
不代表喜歡這個作品的自己是爛的、沒品味的
。自己有把心意傳達出去就達成自己的目標了。
但我覺得作者說的,有時候並不是「自爛」。
作者對作品的感受是
混雜整個創作過程的經驗
:可能因想像與實行的落差感到失望;可能在完成當下滿懷感情,冷靜下來後又覺得沒那麼好,並為當初滿意的自己感到丟臉;可能拿自己與其他創作者比較,而感到自傲或自卑。
上述這些感受,是讀者單看完成品難以理解的,也就會引起反應上的落差。
但這樣的落差並
不表示任一方的經驗是錯的
,也
不用
因為他人提出相異的經驗就
覺得自己的經驗被否定了
。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6 PM
對
作者
來說,也要理解
讀者回饋
的是「作品
對讀者的意義
」,所以回饋「作品
對作者的意義
」有可能
會讓讀者誤解
。作者對於讀者的讚賞,收下反而是更能完全接收對方心意的表達。
「作品對作者的意義」若是以自卑的視角看出去的,讀者的回饋正是給你一個看到不同視角、不同景象的機會。
就像在第一人稱侷限視角的遊戲,能與夥伴合作搜集越多情報越好。
拚命用自己視角所見來否定其他視角的情報,會讓他人難以跟自己互動
。
作者可以利用其他人給的情報,校正自己的視角,使自己的視角能更貼近事實一點。
川口月
@wyc513
Tue, Oct 27, 2020 3:27 PM
川口月
@wyc513
Sun, Mar 24, 2024 3:32 AM
@wyc513 - 看到不同的想法,覺得滿有趣的。 想藉這個噗再來介紹一下我所理解的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
川口月
@wyc513
Mon, Oct 7, 2024 8:07 AM
@wyc513 - 我覺得這種看似「言行不一致」的行為,比較符合實際狀況。 即使覺得自己是冒牌者,患者通...
載入新的回覆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
人在與他人互動中若能感受到連結存在,就能滿足自身的接納、歸屬感需求。而言語交流在互動中的所佔比例極大。
但我們常在表達與聆聽的過程中產生理解上的落差,以至於無法傳遞真心,甚至互相傷害。
「非暴力溝通」便是透過「觀察、感受、需求、請求」的技巧,幫助我們以不傷害、使彼此茁壯的方式溝通、交流。
第十四章〈以非暴力溝通表達讚賞與感激〉我覺得特別重要。讚賞、感激的正面含義,讓人更難察覺自身表達中可能帶有的傷害,要求謙虛的文化也讓我們沒有太多練習機會。
非暴力溝通要求以客觀的方式描述觀察到的事實、感受、之所以形成該想法的原因。
這樣的表達方式比較能夠讓當事人理解,溝通的過程像是在玩第一人稱視角的遊戲,隊友們(溝通雙方)需要透過交換情報來了解發生什麼事、據以討論如何行動。
清楚認知到第一人稱視角的侷限,也能讓我們在對方提出相異想法的時候,不會感到自己的感受被忽視、反駁,只是對方從他的視角提出與自己視角不同的景象罷了。
對我來說,非暴力溝通的過程也像是在翻譯不同語言:將自身想法(A語言)翻譯為非暴力語言(Θ語言)再傳達出來,以減少誤解可能;將他人的言詞(ㄅ語言)翻譯為非暴力語言(Θ語言),好確實理解他人內心的想法。
翻譯的比喻讓我能在對話當下更有意識地暫停,不要急著說話與回應對方,因為雙方的話在翻譯以前,都還只是讓對方聽不懂的話。
個人比較喜歡把「A Language of Life」譯為「生命的語言」。
出版社將中文書名譯為「愛的語言」,或許是想用「愛」來加強行動的意識:「出於慈愛、悲憫,因此我們用不傷害他人、能豐富彼此的方式聆聽、溝通,而更能感受與彼此的連結」。
但「愛」就我的語感而言,通常是指一種主動投入的情感,這讓我在練習時容易產生「要比現在的說話方式更多費力氣」的消耗感,因而有些抗拒。
非暴力溝通是在教我們用不傷害、如實傳達心意的方式溝通,讓我們得以觸碰自己與他人的真心、建立連結。
第二章〈阻礙善意的溝通方式〉介紹了幾種悖離生命的溝通方式(如比較、推卸責任、罪有應得等),翻成「生命的語言」更能互相呼應。
書中提到很多概念跟正念接近,因此會拿來補充說明。
《正念溝通》是結合正念、非暴力溝通、體感治療三個流派統合成的溝通書。
非暴力溝通教我們如何讓心意能透過適當的言語有效地傳達。但我們在解讀言詞的時候,不會只單看言詞,也會將談話的場合、說話者的可信度等其他因素納入判斷之中。
如果說話者慣性說謊,即使他的言詞本身再怎麼符合非暴力溝通的要素,仍要對其言詞的真實度抱持懷疑(如何明智地不信任?)。如果一個人從沒有機會練習建立信任,或屢遭背叛,那麼其他人的話再懇切,該人也沒有能力接收(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在創傷後重建信任?)。
但信任並非與生俱來的本能,而是要在互動中練習的能力。
《信任的療癒力》帶領讀者認識「信任」,並練習讓信任平衡地流往四個面向(自己、他人、生命實相、靈性力量)、讓自我與靈性我合作,邁向完整。
CH3〈觀察而不評論〉
-觀察vs評論
//我們希望能夠清楚而誠實地向他人表達我們的處境。加入自己主觀的評論時,對方比較不可能將我們所想要傳達的訊息聽進去,反而會認為我們在批評,因而產生抗拒的心理。//P54
→評論是附加在事實上的想法,根據個人的經驗、價值觀,可能對同一事實做出相反評論。推測他人內心活動也是一種評論。
觀察則是用客觀的方式來描述事實,通常是「某個時間、地點,某個人做了某件事」的敘述。
例如「約翰昨天莫名其妙地對我生氣」vs 「約翰昨天用拳頭槌桌子」P64
或參考:
-不代表不能評論,而是不可以混淆觀察與評論
→我們在交流的時候,常會希望能夠建立情感上的連結。但慣常的溝通模式,往往要求我們以「中立理性」、不帶情緒的方式討論。
實際上,人作為主動的經驗者,摒除情緒是不可能的。這樣刻意壓抑情緒的方式,反而會讓抒發情緒的需求與其他的需求混雜在一起,讓人更難理解我們的想法,也就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
非暴力語言注意到此點,而要求明確的表達情緒。
但表達情緒,也要以描述事實的方式表達。
//我便試著讓她明白類似「我覺得我好像在跟一堵牆過日子」這樣的話,不太可能讓她的丈夫注意到她的感受和需要。她的目的雖然是要和她的丈夫建立情感上的連結,但後者卻可能會認為她在批評他,更何況這類話語最後往往會真的應驗。舉例來說,當丈夫聽到太太批評他像一堵牆時,他會覺得委屈、氣餒,因而不想回應,最後就真的變成一堵牆了。//P71
「這次表演我失誤了三次(觀察),我覺得我是個不合格的吉他手(想法)」P75
→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只有評價自己的能力
vs
「這次表演我失誤了三次(觀察),作為一個吉他手,我對自己感到失望 (感受)」
「在聚會中沒有人找我說話(觀察),我覺得我受到了冷落(想法)」P76
→對他人行為的解讀,沒有說出感受。
vs
「在聚會中沒有人找我說話(觀察),我感到受傷/如釋重負的輕鬆感(感受)」
→對同一個事實,若當下心境不同,感受也會不同。若想要參與話題,則沒人搭話時會覺得受傷;但如果當下不想受到矚目,不被注意反而讓人感到放鬆。
與其用「對他人行為的解讀」來間接表達「自己的感受」,直接說明感受比較不會被誤認為是批評,也較能建立連結。
→還是可以解讀他人行為,但不能混淆感受與評論
「好」、「不好」等模糊詞彙,相較於「開心、興奮、鬆一口氣」、「挫折、焦慮、憂鬱」等較為具體的形容,會讓人比較難理解自己的狀況究竟為何。
對於自己的情緒有更為精細的分類,也較能察覺自己有哪些潛在的期待、需要,較能有效因應自身狀況。
其他好處,可參《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CH5〈為自身感受負責〉
//他人的言語或行為或許會激發我們的感受,但絕非產生這些感受的原因。我們明白:我們的感受是源自我們選擇看待他人的語言與行為的方式,以及我們當時的需要與期望。因此,我們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P83
➢上面引文的「選擇」不是指「有意識地挑選」,而是「我們的大腦以預測的方式來運作,主動建構氣到『失控』的經驗,並讓我們知覺到」。
「有選擇」代表的是「改變的可能性」,我們能透過練習,把基於過往經驗而導致的「他人言行」跟「感到生氣」的強大連結切斷,讓「對方有需求而感到寬容」成為大腦的最佳預測,使我們在觀察到他人言行的當下就知覺到寬容,而不是先知覺到怒火再刻意壓抑。
「選擇」、「責任」都不是指「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與情緒是你自作自受、你活該」,而是「只有自己有能力讓自己不再受苦」
//這部紀錄片中一位老師說的話讓我很印象深刻,他說:「對於這些長期在毒性壓力中成長的孩子,『紙老虎』就和真的老虎一樣可怕。」這句話解釋了創傷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大腦和身體壓力系統,讓這些孩子把根本沒有威脅的東西視為危險。
於是我瞭解麥可了──對於麥可來說,他無法分辨紙老虎和真的老虎,老師一句嚴厲話語、提高音量、同學嘻笑聲,對他而言都是「攸關生死」的危險,讓他身體進入「攻擊─逃跑」反應,做出劇烈行為。//
由於產生怎樣的感受與我們自身的經驗緊密相關,因此在表達之所以產生某個感受時,較符合事實的說法是「我感受到.....,因為我......」
這樣的句型,也讓我們清楚看到自己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負面情緒常是提醒我們有某個需要未被滿足。試著找出感受背後隱藏的需要,有助於採取能夠滿足需要、抒發情緒的有效行動。
例如焦慮可能讓我們以情緒性暴食的方式因應,但要能真正舒解壓力,仍要面對、處理壓力源。
➢情緒性暴食:
➢壓力與情緒:
慣常的溝通方式將自身感受歸罪到他人的言行上。例如,「我感到傷心,因為你沒有回我訊息」。
宣稱對方應該為我們的感受負責,目的在讓對方感到內疚而照我們的方式做。
//我們很容易以為,為別人的感受負責乃是關心對方的一種表現。孩子因為父母親的痛苦而感到難過,似乎顯示他很在意父母,但孩子若負起這個責任,並依照父母的意思改變自己的行為,則他的所作所為並非出自真心,而是為了避免罪惡感。//P87
→這樣的溝通模式容易導致情緒勒索://你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而以威脅或利誘來企圖掌控對方、迫使他順從你,達到你的目的。//
➢前者認為他人有責任做出行動,以使自己的感受轉好;後者則是請求他人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他人可以選擇滿足與否。
➢前者他人的行動是為了避免罪惡感;後者他人的行動則是出自真心。
➢前者聚焦在滿足感受上,但感受是主觀且抽象的,會讓他人不知從何做起,又難以在失敗時分析原因(他人做錯行為?程度不夠?還是自己的問題?);
後者聚焦在請求的具體行動上,他人較容易達成,也方便自己在感受未能轉好的狀況下,檢討自己是否沒弄清楚自己的需求與欲請求的具體行動為何。
▶︎以評論、解讀、想像的方式間接表達自己的需求,別人更可能將我們的表達解讀為批評,而替自己反駁、辯護。我們的需求則更難被看見、滿足。
例如,「你這個禮拜每天都工作到三更半夜;我看你愛你的工作更勝於愛我」P87
▶︎若能直接表達感受與隱藏其後的需要,他人就越容易對我們做出善意的反應。
例如,「你這個禮拜每天都工作到三更半夜,我感到寂寞,因為我想跟你有更多的相處時間」
▶︎表明需要而產生的痛苦:
>社會文化教導我們「察覺、表明自身的需要是自私的、應被譴責的」。尤其女性的形象被塑造成「充滿愛心,為了照顧他人,不惜犧牲自己、放棄自己的需要」,讓女性更容易認為自己有照顧他人的責任、更易忽視自己的需要。女性表明需要時,因違反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待,而更容易被指責。
>「這樣感覺好像是自己要來的,不是對方真心想做。」:
//在他們的腦海中,深信著一個人生的準則:「如果我不說,你就能做到,代表你真的很在乎我。」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說了你才做,表示你只是為了安慰我。這樣求來的對待,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夠體貼,造成了別人的麻煩。更遑論開口說了,對方依然無動於衷,就更傷人了。//
// 舉例來說,她們可能不會直截了當地表示:「我忙了一整天,已經累了,晚上我想花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開始念叨:「你知道嗎?我今天一刻也不得閒。我把所有的襯衫都燙了,還洗了一個禮拜的衣服、⋯⋯,所以(以一種近乎哀求的語氣)你可不可以⋯⋯?」
這樣哀怨的語氣不但不能讓聽者心生同情,反而會使他們產生抗拒心理。這是因為他們既無法聽出她的請求背後所隱含的需要,也不喜歡她暗示她「應該」或「值得」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回報的心態。而她因為遭到拒絕,便再度相信他們並不在意她的需要,卻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她表達需要的方式讓她不太可能得到正面回饋。//
詳細可參:
→不該是「先犧牲自己的⋯⋯,才有權表明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本來就有權表明」
▶︎第一階段,感情的奴隸:我們認為自己應該為他人的感受負責
▶︎第二階段,張牙舞爪:我們開始生氣,不想再為他人的感受負責
>此時仍會感到罪惡感,而用更強硬的方式對抗(像是以不留情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需要、拒絕承認自己在意他人的感受與需要)
▶︎第三階段,掙脫情感的束縛:我們為自己的意向和行動負責,且不會為了自己的需要犧牲他人的福祉。
CH6〈提出有益生命的請求〉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向彼此提出哪些請求,以便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盛。//P124
▶︎正向的行動語言://請求別人去做什麼,而非不要做什麼//
>「不要做什麼」只讓人知道目前作法不可行,但沒有提供替代作法,會讓人不知如何行動,或採取仍無法滿足自己需求的行動:
//在一次研討班中,一位女士談道:「我請我先生少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3個星期後,他和我說,他已經報名參加高爾夫球比賽。」
這位女士說出了她不想要什麼──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時間在工作上,但沒有說清楚她想要什麼。於是,我們鼓勵她直接說出願望,她想了想,說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個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不要做什麼」容易讓人解讀為批評,激起對方的防衛心、較難釋出善意合作。
>請求越具體,越能有效達成目的:
→例如,「回收時,不要『亂丟』飲料杯」。「亂丟」是指「分類錯誤」,全句意指「不要把飲料杯丟進錯誤的回收分類裡」,還是「空間上的不整齊」,意指「在回收飲料杯時,請將它跟其他的飲料杯一起疊好,以節省空間」?
//經過一番討論,他不好意思地說道:「呃,這聽起來不太對,但是當我說我希望他展現一些責任感時,我的意思其實是要他完全照我的意思去做,我說跳,他就跳,而且還得面帶微笑。」P108
//來訪者:我只是希望有人愛我。這樣的期待並不過分,對吧?
盧森堡:嗯,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現在請你說說看:你希望別人怎麼做才能滿足你對被愛的需要。比方說,我現在可以為你做什麼?
⋯⋯
來訪者:我認真地想了一下。老實說,我想我是希望你在我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前,就猜到我要什麼,而且我希望你一直都這樣。
盧森堡:謝謝你把它說清楚了。希望你能看出來,如果你有這樣的期待,恐怕任何人都無法滿足你對愛的需要。//P110
>只表達感受而無提出需求:對方會不明白自己想要哪方面的回饋。
丈夫對妻子抱怨電車很慢,妻子回應電車速度是固定的,無法改變。妻子雖聽出丈夫的挫折感受,卻無法得知丈夫的需求是「他的痛苦能被理解」,而以「他的問題能否解決」來回應。對話的兩人皆不開心。
→常見的討論,如「抱怨」想要獲得的回應,是「同理」,還是「解決方案」:
→「門口的鞋子怎麼沒收好?」vs「門口的鞋子有點多,我覺得有點ak-tsak,因為我希望門口是動線通暢的,請你把鞋子收到鞋櫃裡。」
https://www.facebook.com/...
此篇文章中,郭葉珍老師提到「議題分離」,也就是確認該行為出自誰的需求。他人的需求,應由他人認定並自行負責,而非由自己決定哪個行為是他人的需求。
菜一煮好,女兒卻不馬上吃,若是基於女兒的健康需求,應讓女兒自行決定是否有此需求、為行為承擔後果(吃冷掉、黃掉的菜導致不健康);
若是基於「希望自己煮的菜能被立刻吃掉」的受肯定需求,就要明白該需求未被滿足不是他人的責任。
//他們可能會說:「我並沒有要你做什麼,純粹就是想說一說罷了。」但在我看來,我們每次對別人說話時,其實都有所求。//P113
可能希望對方同理我們,而只需要對方以口頭、非口頭的方式表示他明白我們的意思;可能希望對方給予我們坦承的回應;可能希望對方採取某種行動。
越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需求、請求,就越能使需求獲得滿足。
▶︎請求對方重述你的話語:對方不一定能完全接收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因此有時候需要更清楚地確認雙方理解一致。
我們通常是透過他人的回答來間接得知他人是否理解自己的意思,但如果不確定,就需要直接請求對方採取一些行動來幫助自己確認。
>「你明白了嗎?」,「是的,我明白了。」:有時候這樣的確認即足夠,但有時候仍有疑慮。
>請求對方重述你的話語:當上述語句仍無法確認時,可以請對方說說看他們聽到什麼,這樣才有機會釐清可能的誤解或疏漏。
例如,「請你告訴我,我剛才說了什麼?」。若對方沒有接收到自己想傳達的訊息時,如果表達「你聽錯了/誤會了」可能會讓對方以為自己在批評他,因此說「我發現我沒有表達得很清楚,所以讓我再說一遍。」來說明當中有理解上的落差比較好。
→「你懂我意思嗎?」的說教意味:
希望對方有哪方面的回饋,自己也要提出明確的請求。
>感受:「希望你能告訴我,你聽了我的話以後,有什麼感覺,以及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想法:要明確表達希望收到哪方面想法的回饋,例如「希望你能告訴我,你認為我的計劃會不會成功。如果不會,你認為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接受請求:「希望你能告訴我,你是否願意將我們的會議往後延一個禮拜?」P115
在團體會議中,每個發言者都要明確表達自己的發言想要獲得怎樣的回饋,不然會讓對話焦點分散、浪費開會時間。
▶︎請求被拒絕時,自己可以理解、接受他人的選擇,不會因之改變對他人的態度;
要求被拒絕時,自己會開始責怪、處罰對方,或讓對方有罪惡感而不得不答應。
▶︎慣常的溝通方式讓我們經常提出實為要求的「請求」,他人的反應僅剩「順從」或「反抗」。此時就算提出真正的請求,仍容易讓人解讀成「要求」。
若要讓他人相信自己,可以明確表達「自己希望對方是出於自願而接受」,而「在對方拒絕請求時,同理對方」是最為關鍵的證明。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在於「讓別人在心甘情願並充滿善意的情況下,自願做出改變」。若「請求」的目的是「改變他人」或「達到自己的目的」,非暴力溝通並非適當的工具。
→非暴力溝通不是萬用的,要看自己的目的為何
但「出於保護的強制手段」和「出於懲罰的強制手段」仍有很多面向的差別。
也可參考《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說明不體罰不代表溺愛、投降,而是保持溫和態度的同時,仍要堅定地遵守規則。讓孩子正面理解行為的意義,而不是出於逃避懲罰、罪惡感才做。堅守原則也有助於孩子在試探中建立對照護者的信任、安全感。
CH7〈以同理心聆聽〉
//所謂的「同理心」就是以尊重的態度了解他人的體驗。//P133
-臨在:先別急著做什麼,停一下
→同理心讓我們能夠意識到他人的話語是尚未翻譯過的ㄅ語言,不能直接以自身A語言的邏輯、意義來解讀。
接收他人表達的第一步,是先停止解讀。
-聆聽他人的感受與需要:
→停止解讀後,讓我們全神聆聽,才能把對方的話從ㄅ語言翻譯成以「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構成的非暴力語言(Θ語言)。
此際,同理心能幫助我們將能量放在關注他人身上,而不是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勸告、比較、安慰、關閉感受、解釋等)。
▶︎何時該復述:不確定自己是否確實理解時、對方的言語帶有強烈的情緒時
▶︎復述時要特別留意口氣,也要避免機械性的復述,才不會被他人解讀為批評、嘲諷,或不用心
例,「你從來不聽我講話」vs「你聽起來似乎很挫折,因為你希望在和我交談的時候,能感受到更多的連結。」P144
→翻譯要注意文章的脈絡,才能確切傳達原意。沒有讓對方充分表達,就像將原文抽離文意脈絡的翻譯一樣,會有失真意。
-同理自己:
嘗試同理他人卻做不到時,通常表示自身沒有獲得足夠的同理。此時應先同理自己,關注自己有什麼感受、需求。
Ch11〈化解衝突、調解紛爭〉
調解人的角色在幫助雙方能以非暴力溝通的各自表達、理解對方,而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
調解人要掌握進度、聚焦當下、讓對話有所進展。為了讓變得暴力的對話回歸非暴力溝通,或讓對話順利進行,調解人要適時打斷當事人發言。
Ch14〈以非暴力溝通表達讚賞與感激〉
→未透露自身心境的表達方式,讓對方難以接收到此事對我們的意義與重要性,容易被解讀為客套或敷衍
→常隱含著對他人的操控,例如為了讓員工上班更努力而刻意稱讚、為了得到對方的稱讚而刻意先讚美對方,更難讓對方相信他的作為是美好的、本身是有價值的
→會讓我們收到讚賞與感謝時,容易不當一回事(讚賞是客套、敷衍),或猜測別有他圖而反感(讚美出自操控)。
→結合「應保持謙虛」的教誨,讓我們的心態從「不要高估自身能力」,滑向「不要認為自己有被稱讚的價值」的自貶。
→我們的因應(客套、稱讚回去、反感)或自貶,都會讓對方困惑他的心意是否沒被我們接收到,或是解讀為他的心意被我們棄置,而感到難過、選擇切斷連結。
▶︎讚賞與感激的目的://純粹是要彰顯他人的作為,而非獲取任何回報。我們唯一的意圖就是要彰顯他人的作為如何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豐盛。//P268
→ 「給予(美好事物)應有回報」的慣常思維,使人對給予讚賞、感激(美好事物)更添上「對方會給予回饋」的期待,而在期待落空時怪罪他方。
應該要將「想要彰顯他人作為的需要」和「想要獲得回饋的需要」分開來看。
當自己稱讚、感謝他人時,前者需要已經滿足。若想獲得回饋,應明確的表達請求(對於我給你的讚賞/感激,你明白嗎?有何感受?有何想法?)。
區分開來,才能清楚理解是哪個需要沒有被滿足、接下來應採取何種行為,也能避免對方誤會讚美與感激是否別有他圖(我不回覆,他就不再稱讚,是否表示他稱讚我只是為了獲得回覆?)。
「表明自己的需要」已常被批評是自私的,再加上「接受付出卻不給予回饋」就更容易被譴責。
但「自己的需要本來就有權提出」,而不該是「先付出、犧牲自己的⋯⋯,才有權表明需要」。
A提出請求並獲得滿足,是雙方基於自願的互動,A並無做出為了滿足自身需要而罔顧他人需要的自私行為。此事應與「A平時有否鼓勵他人」分別觀之。
但「別人對你好,應該要說謝謝」的天經地義,反而會讓道謝淪為機械式操作,變成「我說謝謝,是因為在這個情況下我必須說謝謝」。這種結果,不也跟「將他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一樣,忽略了他人行為的重要性嗎?
>他人的何種行動增進了我們的福祉
>我們有什麼需要因此得到了滿足
>我們在那些需要被滿足後,產生了怎樣的愉悅感受
→要以這樣的方式表達,雖然要花更多時間、心力,但也讓我們在讓思緒變得明確的過程中,更深刻的體會對方作為對自己的意義,並在回想中再次喚起當初接受他人行動時所感受到的愉悅。
→表達讚賞或感激的目的既然是彰顯該人作為對自己的意義,受到讚賞與感激的我們,只要確實收下心意就好。
➢他人表達的,是自己的作為對他人的意義。如果以「自己的作為對自己的意義」來回覆,有可能會讓他人誤解他的心意不被自己當一回事。
➢如果用言語確實回覆的話,就更能讓對方確認自己的心意有傳達到。
後來想想,我會這麼說是將「他請客花的錢」,解讀為「他以為這件事給我添了很大的麻煩而作出相當的彌補」。
我因為擔心他下次遇到相同情形時會怕麻煩到我而不敢開口,所以想透過這樣的表達使其能安心求助。
但跟朋友確認,他請客就是謝謝我做了一件對他來說很重大的事而已。也表示他之後不會不敢開口。
我當初的表達反而會讓他覺得我沒有理解他對蟲的恐懼程度,尤其「這件事還好」又常是其他人叫他堅強一點的說詞。
說「謝謝請客,我吃得很開心」,不但能讓他確定他的謝意有確實的被收下了,也能讓他知道他的謝意帶給我的愉悅感受。
「有時看到真的很強的大手(商業程度)瘋狂自爛說畫的是垃圾我也會想那我是???比垃圾還不如???而且還有種所以我喜歡的是垃圾的不悅感」
兩方對於作品的感受很多時候會是不同的,那就先看見不同就好。
但我覺得作者說的,有時候並不是「自爛」。
作者對作品的感受是混雜整個創作過程的經驗:可能因想像與實行的落差感到失望;可能在完成當下滿懷感情,冷靜下來後又覺得沒那麼好,並為當初滿意的自己感到丟臉;可能拿自己與其他創作者比較,而感到自傲或自卑。
上述這些感受,是讀者單看完成品難以理解的,也就會引起反應上的落差。
但這樣的落差並不表示任一方的經驗是錯的,也不用因為他人提出相異的經驗就覺得自己的經驗被否定了。
「作品對作者的意義」若是以自卑的視角看出去的,讀者的回饋正是給你一個看到不同視角、不同景象的機會。
就像在第一人稱侷限視角的遊戲,能與夥伴合作搜集越多情報越好。拚命用自己視角所見來否定其他視角的情報,會讓他人難以跟自己互動。
作者可以利用其他人給的情報,校正自己的視角,使自己的視角能更貼近事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