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讀嘛讀嘛
以大腦運作方式的科普為基礎,來帶出「如何以不同方式觀看、跳脫慣性思考」和講解「情緒如何生成(情緒建構論)」。

《慣性思考大改造》
慣性思考大改造:教大腦走不一樣的路,再也不跟別人撞點子。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你是自己經驗的創建者。」你的確要為自己的行動負部分的責任,即使是對你經驗成所謂無法控制的情緒反應。
/
有時,責任意味著你是唯一能改變事物的人。P174、175《情》
-
如果我們在當下沒有自由意志⋯⋯因為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是源自意識史的反射動作,那麼自由意志完全與「現在」無關,自由意志得靠創造出新的「未來的過去」。你藉由選擇賦予過往的經歷新意義,改變過去的意義的統計數字,進而改變未來的反射性反應。你改變你能改變的事。P366《慣》
川口月
相較於之前介紹的腦科學科普書,我覺得這兩本書切入的面向、從研究延伸出的建議,是更為積極、更具主動性的。
川口月
//理解了大腦運作之後,看似會得到一個結論:「我們的行為、感覺都是由生理機制引發的,因此人毫無自由意志、能動性可言」。
但在接受這些結論以前,或許更要先問一個問題,也就是「怎樣算是能動性」?
自己沒有能力控制「本來就沒有控制權限的事情」,可以說是沒有能動性嗎?
如果能動性的真義,並非全面掌控,而是掌控「可以掌控的」。那麼在練習主導權以前,就得先理解什麼是自己無法掌控的。//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次想介紹腦科學的科普書及相關書籍: 《大腦解密手冊》、《打破大腦偽科學...
川口月
在之前的噗裡,我對於能動性的理解著眼於「接受某些事情自己無法掌控,才不會失去對於自我控制感的信心」。
但這兩本書告訴我的是,即使有些體驗(像是突然的憂鬱情緒、靈光一閃的創意湧現)感覺起來像是我無法掌控的,好像只能接受、被動等待,但實際上我對那些體驗的可控制程度比我感覺的高出很多。
這樣的觀點改變了我的行為動機,從「這個情緒我不喜歡,但我可以調節它」到「我選擇為這個感受建構不同的分類,它不一定是情緒;或我上台前心跳加速的感覺不是因為焦慮,而是興奮」,從「我等待靈感出現的剎那」到「我多去涉略新的觀點、以『跟我不同』的方式看,好改變我的可能性空間,讓創意有機會被我觸及」。
川口月
//有些科學家將控制系統稱為「情緒調節」網絡。他們假設,情緒調節是認知過程,獨立於情緒本身存在,好比說你被老闆惹毛,但忍住不揍他一拳。然而,從大腦的觀點來看,調節就是分類。當你有個經驗是感到像你所謂的理性面在安撫你的情感面時(現在你知道大腦串連不遵守這種神秘安排),其實是你正在建構「情緒調節」概念的一個實例。// P145《情》
川口月
// 大腦和演化本身一樣,只會小小朝未來邁進,依據「我」這個人以前做過的事,踏出最可能正確的下一步,也因此相較於聽起來激勵人心的「萬事皆有可能」,我會有什麼念頭,其實不會是一時的異想天開,而是一段期間內所有小步驟累積起來的函數。//P210《慣》
川口月
理解大腦的運作方式、知覺何以產生,我們才有可能改變。「相信什麼,看到什麼」、「相信的力量」不再有如神秘的咒語、全憑信念,而是立基於腦科學、生理機制,以活生生的方式實踐。
川口月
-
川口月
為了生存,大腦的功能不在「精確地感知事實」,而是「賦予接收到的資訊意義、預測,以便快速因應」。
川口月
《慣性思考大改造》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以視錯覺為例子,說明大腦建構意義的過程、破除「所見即真」的感覺迷思;第二部分以「大腦的感知機制是能以不同方式看」為基礎,說明如何改變觀看、思考方式,擺脫舊習、變得有創意。
川口月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提出情緒如何生成的新理論,主張情緒並非由外界觸發(情緒本質論),而是由大腦所建構(情緒建構論),並說明情緒建構論為各種議題帶來怎樣的新觀點,像是情商的重要性與如何提升;身心的緊密關聯及改善情緒的方法;情緒與刻板印象、法律判決的關係;動物是否有情緒與人類看法的問題。
//情緒是意義,情緒根據情境,解釋你的內感改變和相應的情感感受。它們是行動的處方籤。執行概念的大腦系統(像是內感網絡和控制網絡),則是製造意義的生物學。//P147、148
川口月
川口月
-
川口月
以下寫一些雜感:
川口月
1.我覺得一開始要理解「預測、建構」的意義還滿困難的。

看到「大腦利用過往經驗來預測,並從中選擇一個最有可能的反應,作為當下行動的指令。而這些過程、身體行動,早在你能意識到以前就開始了」的類似句子,加上一直以來的知覺體驗,會讓我將「大腦」與「我」分裂成兩個主體,感覺有個非我以外的東西在操縱「我」,而「我」只能被動體驗。

但這其實是將「意識的我」當成「全部的我」的誤解,「大腦」和「我」、「意識的我」和「無意識的我」都是我。

理解這一點後,我腦中想像出來的畫面變得很有趣。
川口月
拿打者揮棒來舉例,原先「打者看到球、揮棒」的畫面,將「大腦利用過往經驗來預測」的過程具象化以後,「揮棒」就好像大腦從數個重影(過去每個擊球的經驗)中選定一個影像執行,而打者能意識、知覺到的部分,只有全部畫面中的一部份而已。
「球來就打」說的容易,從科學看投手與打者間「毫秒」的決鬥!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我是多重經驗的複合體,不是「被困在身體裡、被動體驗」。
從此角度來說,練習越多,就會讓我的重影越多、越精細,越有可能成功擊球。練習是具現化的展現在我身上,而不是看不見就不存在。
川口月
=
川口月
2.要放棄二元論的理解方式:

「身心二元論」、「人是先天還是後天的產物」、「理性與感性的對抗」等。

//然而,這個問題問錯了,因為神經發展領域研究(尤其是表觀遺傳學)顯示,答案不是先天,不是後天,也不是先天和後天都有,而是先天與後天的持續互動。基因並未編碼特定特質,而是編碼「細胞、細胞環境、非細胞環境」三者之間的互動機制、互動過程、互動元素。遺傳與發展的本質是生態過程。//P189《慣》

→相關影片:
Are you a body with a mind or a mind with a body? - ...

把人腦比做電腦,讓意識永生?我們已經錯了半世紀 - INSIDE
川口月
=
川口月
3.「錯覺」

兩本書都強調其實沒有「錯覺」。
我剛開始還滿困惑的,如果知覺都是相對的、沒有錯,那麼我們要怎麼說患者的幻覺是錯的、實際上不存在?

後來發現,作者們說的「沒有錯覺」,是要從知覺者的立場出發,以「大腦賦予接收到的資訊意義、預測」的角度來說,「沒有錯覺」。
川口月
以《慣》作者的TED演講舉例:
Transcript of "包拉托: 錯覺中的視覺真相"
「相同的影像可能來自無限多個像源」
看8:14的方塊,我們所感知的是兩組皆為灰色的方塊,但給予其他資訊後(不同色光),大腦賦予的意義不同(「色光對物體顏色的影響」的概念),我們感知到這兩組方塊顏色不同(黃光下的藍方塊、藍光下的黃方塊)。
且我們是「真的看到藍方塊、黃方塊」,而非「錯把灰方塊看成藍方塊、黃方塊」。

我們所謂的「錯覺」和「正確的知覺」,其實都來自相同的大腦賦予資訊意義的過程。
川口月
《情》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把感冒症狀當成心動的經驗:

//我在咖啡館的經驗,也就是在我得到流感時感到的吸引力,傳統情緒觀點會稱之為誤差或錯誤歸因,但這跟從一大堆斑點中看到蜜蜂沒有什麼兩樣。我體內的流感病毒造成我發燒或臉紅,而我的大腦為這個午餐約會時出現的感覺添上意義,建構出真實的吸引感受——這是大腦建構任何其他心智的正常方式。如果當我躺在床上、用溫度計量體溫時有完全相同的身體感覺,我的大腦或許會利用相同的製造過程建構出「感到生病」的實例。(相較之下,傳統觀點需要吸引和不舒服兩種感受,好讓不同的大腦迴路觸發不同的身體指紋。)//P54

傳統觀點的情緒是「外在事件觸發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情緒建構論則是「大腦利用概念建構我們的經驗,包括情緒經驗」。
川口月
川口月
→〈你的大腦如何幻想出你意識到的現實〉:
Transcript of "你的大腦如何幻想出你意識到的現實"
 //如果幻覺是種無法控制的感知,那麼此時此地的感知也是某種幻覺,只是它是被控制的幻覺, 頭腦的預測被感受自外在世界的資訊所統御。 事實上,我們隨時都在產生幻覺, 包括現在。只是當我們對幻覺的看法一致時,就稱之為現實。 //
川口月
-
川口月
4.情緒有用嗎?

情緒透過「集體意向(複數的人共同認同某概念存在)」、「語言(更有效地指稱概念)」、「純粹目標導向」成為社會現實。其他社會現實的例子像是貨幣、法律。

情緒的功能包括賦予感覺與動作意義、概念指定行動、調節身體預算、與他人溝通、影響他人身體預算。
川口月
但情緒是被賦予的意義,而不是身體預算本身,且一旦知覺為情緒,所採取的行動也會確實影響身體預算,那麼為什麼不直接用身體預算來描述就好,用情緒來賦予意義不是畫蛇添足嗎?

我這樣的想法剛好跟書裡提到「行為主義」如出一徹,作者寫道:
//行為主義宣稱,想法、感受和其他心智活動對行為都不重要,甚至根本不存在。⋯⋯到最後,多數科學家都否認了行為主義,因為它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每個人都有心智,在生命中每一個醒著的時刻,我們都有想法、感受和知覺。這些經驗,還有它們與行為的關係,都必須用科學詞彙加以解釋。//P191

也就是說,我上面想法的問題出在我雖然理解了身心非二元對立,卻又刻意取消「心」的存在而只看「身」。
川口月
-
川口月
5.掌控情緒、情緒與疾病
//⋯⋯你的身體和你的心智深深地相互連結。你的內感驅動你的行為。你的文化串連你的大腦。//P195
川口月
▶︎掌控情緒:

▷注意身體預算:生理狀況確實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反過來影響生理,畢竟感知的目的是為了調節包含腦、其他部位的同一個身體。
所以保持生理狀態良好,確實能改善心理狀況,而非推測。

-保持身體預算在良好的範圍內:健康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

-改變身體的舒適度:按摩、瑜伽、改善物理環境(去安靜、空曠、充滿綠意、有自然光的地方)、讀小說、定期跟朋友共進午餐、養寵物、散步、培養嗜好
川口月
▷增強概念,也就是提高情商:提高情緒粒度

-提高情緒粒度:將情緒分類得更精細,更能精準地掌握自己的狀態與可採取的應對方式。
相較於有著開心、興奮、幸福、驚喜、自豪、難過、憤怒、焦慮、憂鬱、煩躁等情緒分類的人,情緒分類只有正面/負面的人,無法區分憂鬱與焦慮的區別,而會對之採取相同反應。
大腦耗費在做出假設的身體預算少、所調節的預算也不會被浪費,便能讓身體預算維持在充足的狀態,心理也較有餘裕。

>增加新概念:旅行、閱讀、看電影、嘗試不熟悉的食物;盡可能收集各種經驗。學習新的語詞。

>打磨既有概念:確切掌握自己的感受為何,才能找出最有效的對應方式
不愉快的感受,是來自「對方的錯」,還是「自己的需求未能滿足」;對方的話,是「責備、不認同」,還是「表達關心」?
川口月
▷記錄正向事物:注意正向事物,就在微調自己的概念系統,增強正向事物的概念,使正向概念有機會成為日後的預測;關注負面事物,就會造成自己的身體預算波動、反覆增強負向概念。但有時候故意建構不愉快經驗能夠幫助表現,像是在比賽前培養憤怒的美式足球選手。
川口月
▶︎控制當下的感受:

-運動、改變位置或環境:能夠及時打斷原先的預測

-重新分類感受:將情感感受解構為身體感覺,重新分類為別的情緒,或將其建構為非情緒。
「心臟怦怦跳」不是「焦慮」,而是「興奮」。
「低落」不是「憂鬱」,而是「經前症候群」。
「不舒服」不是「筋疲力竭」,而是「正在超越臨界點」。
川口月
將疼痛分類為身體不舒服,而不是個人的苦難。正念冥想是不錯的練習。

→放下評斷://我們都曾有過宣稱自己是輸家,或是因為一閃而過的感覺或念頭,而預言自己下場會很淒慘的經驗。典型的思路是這樣:我彎腰繫鞋帶,無意中拉扯到背部的肌肉。完蛋了,我想,現在一切都沒輒了。(導師會說:「你是說你拉傷了背。」)
@wyc513 - #讀嘛讀嘛 《靜心冥想的練習:28天在家自修的正念課程》 英文書名〈Real Hap...
川口月
▶︎情緒與疾病
長久以來,憂鬱症被視為「心」的疾病,而與身體無關。
後來研究發現,憂鬱症不只是心理疾病,更是與大腦有關的生理疾病。

在《終結憂鬱症》裡即提到症患者的身體發炎,不只是從「因認知生病、覺得未來無望而越來越憂鬱」的心理層面影響患者心情,也是「發炎因子會滲透進大腦,造成神經損害,而影響認知、情緒」的生理層面影響。
終結憂鬱症:憂鬱症治療大突破
《終結憂鬱症》:我們談的是憂鬱症,和「發炎」有什麼關係?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天氣改變而導致情緒低落,也可能與發炎有關:
天氣改變,使環境中能誘發發炎的因素增加,因此導致生理不適,但被大腦分類為「莫名其妙感到情緒低潮」
川口月
-
川口月
6.情緒與刻板印象:
川口月
▶︎從臉部型態、文字訊息、聲音中知覺情緒:

傳統情緒觀點是「觸發、反應」,假設不同情緒在大腦中有特定的腦迴路,而被外在事物觸發。也因此,不同人對某情緒而產生的反應會是近似的,像是「笑」表示「快樂」,「橫眉」表示「生氣」。而我們也能從他人的臉部表情 偵測出情緒。
可參考「基本情緒方法」:
情绪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口月
情緒建構論則是「預測、修正」,由於大腦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運作,情緒不需要有特定的腦迴路才能產生,而是在當下經由概念來預測、建構。
情緒建構論認為變異才是常態,「笑」在不同背景、脈絡之下,可能是「快樂」、「尷尬」、「怒極反笑」,反過來說,「開心」的型態也有可能是「微笑」、「無表情但暗爽在心裡」、「跳起來」。我們根據他人的臉部型態、其他資訊(當時、當地、事件)來 知覺 他人的情緒。
川口月
▷臉部型態

天生臉臭被誤會為在生氣:
美研究:天生「臭臉」確實存在 | DQ 地球圖輯隊

抱持傳統觀點,會認為臭臉人天生的臉部型態是「在擺臉色」,「偵測到他在生氣」;
從情緒建構論的觀點來說,該臉部型態在過去經驗(文化、社會、生活)中,是被分類為「不開心」的,經由大腦預測,而我們知覺到「他在不開心」。

在文化、社會經驗中,我們形成的概念、刻板印象是「女性面露微笑是正常狀態」,因此即使女性只是「面無表情」,也會因為與常態不符,被大腦預測為「不開心、無禮」。
Watch these celebs poke fun at their resting b*tch f...
川口月
▷文字訊息
文字訊息,包含用字、標點符號、斷句、表達方式、回覆頻率等,都是大腦用以比較、判斷的資訊脈絡, 最後成為訊息接收者的知覺,「感覺你是不是在生氣/嘲諷/意有所指」?
如何解讀訊息中暗潮洶湧的情緒 — pinsoul
【最近紅什麼】line是真人?一堆長輩文跟解讀錯誤_還是當面講得好 《爆笑短劇》
川口月
▷聲調
I Hired A Speech Therapist To Fix My Boring Voice
因為沒有起伏的音調,讓他人知覺為「他沒興趣跟我講話」、「不友善」。
音調不往下收,而讓人難以判斷句子是否說完,難以接話,又反過來讓自己以為「對方認為自己很難聊、很尷尬」
川口月
▶︎情緒的傳統觀點也會對法律、判決產生影響:

在傳統觀點裡,是外在事物觸發我們的情緒。

情緒建構論則認為,大腦基於當下的感覺輸入,而預測、賦予意義,建構情緒。「某事物給我怎樣的感覺」,更精確點來說,是「在該時、該場景、該身體狀態下的該事物,這些資訊的總合讓我知覺到某感覺。」

法官、陪審團個人生理狀態不佳的感覺輸入,可能會被他們誤判為因被告犯行過於可惡而「觸發」憤怒、難受的情緒,因此求刑更重。

證人的個人狀況有可能影響證言、判斷
川口月
法律中的情緒刻板印象:義憤殺人、「冷血無情」、「憤怒的女人」、理想受害者

-義憤殺人的刑度較低是法律採取傳統情緒觀點的結果。
什麼是「義憤殺人」 @ 威利律師的法學小教室 :: 痞客邦 ::

//因為義憤殺人或傷害可以減刑的理由,應當是認為行為人在特定情況下,因為情緒激動降低判斷能力,進而傷害或殺人的行為情有可原,並非惡性重大。//
因為個人創傷情境再現而殺人,算是「激於義憤」殺人嗎?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川口月
但生氣並無特定的型態,「氣到失控」或「按捺怒火」,個人對行為的控制程度其實相當,只是選擇建構何種實例。
→這讓我想到《他為什麼這麼做?》裡提到的,很多加害人都說自己失去理智、失去控制,實際上是他控制自己,選擇了一個能夠不被歸責與己的方式行動。他的問題不是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而是過於控制(他人,而選擇以「失控」的方式去達成目的)。
@wyc513 - #讀嘛讀嘛 《他為什麼這麼做?》 //本書是美國家暴領域的經典之作。作者朗迪.班克羅...
川口月
-如果被告在法庭上「面無表情」、「面露為笑」,滿常會被認為是「冷血無情」、「豪無悔改之意」而惡性重大。

-「憤怒的女人」、理想受害者:
經由社會、文化刻板印象形成的概念,會讓我們知覺「雙手揮舞、大叫的女人」是「歇斯底里」、「不可理喻」,而非「據理力爭」、「勇敢堅毅」,而對於女性不利。
「理想受害者」也是一例。傳統觀點讓我們以為受害人的情緒、反應有特定樣貌,而得以偵測,因此若是受害人表現與理想中的樣貌(不喜歡就要反抗)不符,便會認為受害者的「不動」是「默示同意」(沒有反抗就表示同意)。 但「不動」往往是出自「過於衝擊而僵住」。
詳見: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 關於台灣厭女現象的專書,上篇剖析台灣各種厭女現象...
川口月
-
川口月
7.情緒與社會責任:對於世代仇恨,前人的錯不該完全歸責於子孫,但當代人有義務理解環境建構、改變「經驗」。

//或許你還記得,你的控制網路不斷形塑你的預測和預測失誤的路線,幫助你從眾多行動中做出選擇—無論你是否經驗到自己處於控制之中。這個網路只能跟你既有的概念一起作用。因此,責任的問題變成:你是否能對自己的概念負責?當然不是負責全部。當你還是嬰兒時,你無法選擇別人把什麼概念放進你的腦袋,但是當你長大成人,你絕對能選擇自己要接觸什麼和因此學到什麼,從而創造最終驅動你的行動的概念—無論這些行動感覺起來是有意還是無意。既然如此,「責任」就意味著做出審慎的選擇,改變自己的概念。
川口月
⋯⋯我在此提出大膽的假設:我認為這些族群的現存成員,沒有人要為他們對彼此感到的生氣負責,因為我們討論的這些衝突早在好幾代以前就開始。但今日所有個體確實都要為衝突持續負某些責任,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改變自己的概念,由此改變自己的行為。演化沒有預先決定任何特定的衝突。衝突持續是由於社會環境,而環境串連了參與其中的個體大腦。某人必須負起責任改變這些環境和概念。如果不是人們自己,那要誰去做呢?
川口月
如果你成長的社會充滿憤怒與憎恨,那就不能責備你具有相關的概念,但作為一個成人,你可以選擇教育自己和學習額外的概念。這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但確實可行。這也奠定了我一貫的主張:「你是自己經驗的創建者。」你的確要為自己的行動負部分的責任,即使是對你經驗成所謂無法控制的情緒反應。透過預測,你有責任學習讓你避開有害行動的概念。你也部分承擔了別人的責任,因為你的行動會形塑他人的概念和行為。創造環境來打開和關上基因以串聯他們的大腦,包括下一代的大腦。社會現實隱含我們每一個人都對彼此的行為負有部份責任,負責並不是以全部都歸咎給社會的空洞方式,而是以非常真實的大腦串連方式
川口月
我還在當治療師的時候,曾面對從小一直被父母虐待的大學年紀女生。我通常會幫助我的個案了解,她們是雙重的受害者:一次是被虐待的當下,另一次是留下了深深的情緒痛苦,這種痛苦唯有自己才能解決。由於受到創傷,他們的大腦會持續塑造充滿敵意的世界,即使他們已經逃到更好的世界。他們的大腦會串連出這樣特定、有害的環境,並不是由他們自己造成。但能改變自己的概念系統讓事情好轉的人,唯有他們自己。這就是我所謂的責任。有時,責任意味著你是唯一能改變事物的人。//
P174、175,《情》
川口月
我很喜歡《情》作者提出來的觀點,她用了很實際、不偏倚的方式去說明「責任」。
我原本還滿害怕情緒建構論會被拿來解釋成「別人說什麼是一回事,但你有情緒是你自己的問題」,並忽視既有社會結構的確會讓我們擁有基於偏見、刻板印象、歧視的概念,而把責任全部放在聽者應該盡可能地不感受冒犯,不提及說者也有責任改變概念。
川口月
這也是我不太認同《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某些部份的原因,作者用一種對我來說顯得輕巧的方式去談論「微侵犯」、「歧視」等等的影響。當然因為篇幅關係,且該書著重要談「情緒推理」的負面影響,所以沒有著墨過多是合理的。

但我覺得作者將「言語」抽離了整體行為的脈絡去談,所以會顯得「言語」被過度解讀、影響被過度放大。
川口月
拿catcall舉例,對於說者而言,他的意圖可能真的是稱讚,單從內容而言也確實沒有過多意思,像是「你笑一笑會更漂亮」、「你身材真好」。
但對聽者而言,話語不僅僅是一句說出來的話,而要被放在「在街上的陌生人說的,表達不開心會被認為大驚小怪、過度解讀;表達開心接受可能會引來更進一步的行動,被認作『你自己有同意的暗示,怎麼可以事後反悔或表達不舒服』;無視可能被視作不禮貌而被攻擊」的脈絡下來賦予意義。
川口月
那麼,把「聽到『你身材真好』就展現防衛反應」,說是「對於無歧視意圖的說者不公平」,對於聽者又何嘗公平?

另外,我覺得「微侵犯」最起先的用意,是在為一個「難以落入歧視範圍但又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事物命名,好方便溝通、交換共同經驗、引發討論及可能的改善方式。
沒有名字的事物、經驗還是會存在腦海裡,而命名有助於區分與辨識,有助於與他人交流,並因獲得同理或共感而較為紓解。

當然,微侵犯是否是個好的名字,仍有討論空間。

→超級延伸,命名:
In 2020, 'semi' is the new 'ex,' because not every r...

→延伸,《正義與差異政治》:能夠「中立理性不情緒化」是因為該人的概念被預設為「中立」、認可的標準,顯得「他做事中立理性」,而看不見「他也不過是用某個特定標準去行事而已」
川口月
但我大部分仍是認同該作者的論點的。

如果我們追求的是「安全」,把目標放在「移除可能危害安全之事」,我們會將自己視為脆弱的,恐懼不確定的事物。而建構的恐懼,反過來會讓我們更加害怕、更加看不清「恐懼是我們自己建構,並非現實」的窘境。

《恐懼如何被操弄》討論了「恐懼」如何成為常見的標題、如何影響我們行事、其他負面改變,及如何改善。
恐懼如何被操弄:不確定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為何形成21世紀的恐懼文化
川口月
-
川口月
8.擁抱不確定性:

降低不確性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生存策略(也很有用),但這也讓我們難以接受新想法、不願意改變、以不再適用的方式應對問題而自溺其中。

要在這個依存關係與不確定性都越來越高的當下生存,我們要先理解很多自己認定為堅不可摧的真實,不過是「以其中一種方式看」。

在遇上衝突,感到不開心時,檢視一下自己對這件事、這個情境有何原先未意識到的假設。

不確定性、預測不一定是未能掌控,而害自己陷入危險,也可以學習新概念的機會。

適度地放鬆當下情境與過往經驗的連結,讓其他的可能性有機會冒出,讓我們能在多種選擇之中,找到合適的對應方式、發現具創造力的可能。

在感到某些情緒時,退一步想想內在感覺是否有其他的解釋(臉紅心跳但其實是生病發燒;莫名低潮卻是經前症候群)
川口月
但擁抱不確定性,不代表「現有概念一定是錯的」、不代表「一定能找到其他觀看方式、能轉化情緒的解釋」。

理解大腦的感知方式不是萬靈丹,而是提供工具,讓我們能在不確定之中,善用工具安然處之。
川口月
//我們的社會可以考慮採取不那麼呵護備至的育兒方式。⋯⋯孩子從根本上需要慈愛,需要活在尖叫歡樂的氣氛之中。只不過對我來講,慈愛的意思,並非永遠不讓孩子滑下太刺激的溜滑梯,或是讓他們不會在人行道上摔倒或撞到柱子。正好相反,我們要給孩子空間做那些事(以及讓他們知道就算跌倒,大人會安慰他們),而且原因不只是建立堅毅性格而已。
這是一種神經學上的體驗,我們應該予以讚揚,尤其是我們現在知道,羅馬尼雅孤兒及全球其他各地不幸的孩童,是如何被剝奪四處探險所帶來的好處。
大腦也想要柔軟安全的泡綿玩具以外的東西,需要學著被擊倒後站起來,同時培養立即與長期的復原力。
我們努力替孩子減少眼前的危險,卻可能因此帶來常期的危險。如果不停止這樣的教養方式,我們將製造出「適應困難」的世代。//
P112《慣》
川口月
//你得放手讓孩子飛,但也得有紀律和智慧,知道何時該要他們停下。
叫孩子停下,不是因為他們不守規矩的行為引發你個人的恐懼,而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會傷到自己。
為人父母很像是游移在創意與效率之間,你得讓孩子學習有時飛,有時停,但方法是讓他們累積自己的試誤史,而不是接收父母的試誤史。//
P349《慣》
川口月
-
川口月
9.動物是否有情緒與人類如何待之

動物可能有某程度的情緒,但與人類所有的情緒概念不同

錯誤理解動物情緒的問題:將某些需改善的問題怪罪到動物上(建立領地、本能行為被理解為「討厭、復仇」;應給予安慰卻將之理解為「支配性太強」)

不用人類的眼光去解釋動物的情緒,自覺到自己不理解,才能放下概念去觀察、找到有效的對應方式,「真正的」感受。
@hotac520 - 【貓,就是鄙視人類?】 貓咪的表情肌肉天生就不發達,在野外也沒有作表情的需求,因...
川口月
-
川口月
10.「你來月經喔」和「莫名情緒低潮」:

-把生氣當成「你來月經喔」的問題:

生氣的目的常是保護自身不受侵犯、要求對方改變作為或道歉。
對方將自己的生氣解釋為「經前症候群」,也就不用應對「改變作為」的請求。
將「為了某事生氣」說成「經前症候群」,某事的嚴重性就不會被認真看待。
川口月
-把經前症候群的生理不舒服症狀建構為生氣、憂鬱、煩躁、焦慮等情緒實例:

當生理不舒服被解釋成「負面情緒」,我們會在錯誤的分類中連結錯誤的經驗,而開始負面循環。

「我為什麼又開始焦慮了?感覺像是之前為了工作煩惱一樣。一想到工作,又讓我想到⋯⋯。我怎麼會沒事就想這個?是不是想起負面事件的頻率越來越高了?我是不是只能這樣了?⋯⋯」

或將原本是出自生理狀態的不適,歸罪在某人某事「觸發」了我的生氣迴路,而無法適當理解情境。

但如果能將生理症狀正確分類到「經前症候群」,就能讓不舒服僅止於生理層面,而不會連帶心理不舒服、過度耗損能量。
川口月
川口月
先這樣好了,再加上以前的內容就太多ㄌ
川口月
大腦在我們真的力竭以前就會讓我們感到筋疲力盡、在真的脫水以前就讓我們感到渴,我們的感受是來自大腦的預測、模擬而隨後受到真實的感覺輸入校正。
面對令人焦慮、恐懼的事物時,可以先停下來想想,這是來自大腦的預測、模擬,以至於我感到恐懼、置身於危險之中,還是我真的置身於危險之中?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