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如今漫畫家這份工作不再遙不可及,但要全職投入還是有難度,除非連載火力全開,否則就是倚賴比賽獎金,或兼職接案才能維持生計」
kellerlin
「穀子認為,『當圖文作家或發表作品都會有人看,但變現率很低,每天花這麼多時間PO作品,累積一批粉絲,但不能夠真的給你做生活費。』」
kellerlin
「為了維持生計,不少漫畫家都會接其他委託案,從貼圖、插畫、政府標案、比賽評審到社團指導老師都有。」
kellerlin
「葉明軒則半開玩笑表示,『不一定是畫插畫,就算是要插秧,如果錢夠多,我也是會去做。』他也坦言,如果不是有金漫獎的獎金支撐,也許早就離開漫畫圈。」
kellerlin
「目前台灣漫畫家的主要收入還是稿費。穀子表示,全心投入、穩定連載,有機會拿到跟一般初入社會上班族的月薪,大約3、4萬元,但也會視產量起伏;至於版稅只能算是補充性來源」
kellerlin
「『賣書利潤就是沒有很高。一本漫畫250元定價,10%版稅,你賣一本就賺25塊,就是一口飯而已。』」
kellerlin
「《T子%%走》在日本一刷6,000本,即便在台灣已算暢銷,也要五刷才達到這個數字」
(按:日本人口1億2千5百多萬人,台灣人口2千3百多萬人,差不多就是五倍多...拖走)
kellerlin
「產業確實有點『畸形』,出版社如果不靠政府補助,連付漫畫家稿費都非常吃緊,不是合理商業出版該有的運作。」
kellerlin
「文策院副院長、漫畫產業小組召集人盧俊偉表示,提升作品品質、產量和題材多元性,養出更大群的台漫讀者,也是官方訂下的目標,『公部門的角色就是要解決市場失靈,用投資去補缺口。』」
kellerlin
「文化部提供國外出版社做台漫翻譯發行的補助,海外授權可替漫畫家帶來額外收入。盧俊偉提到,像韓國網路平台在製作條漫時,就已加入改編影劇和遊戲的思維,把產品當成大IP來開發經營。」
(按:這應該是出擺設(?)或經紀公司應該要做的事情吧......?)
kellerlin
「謝東霖:其實募資大概只占我收入的30%到40%...(接案)收入比例則真的難講,像去年案子爆多,接案大概占收入的60%,但是今年可能受到武漢肺炎的影響,發案量變小,接案就只占10%到15%。」
kellerlin
「HOM:我現在接案的比例還是比較高,收入模式很多元,最主要的金錢來源是接案,其次則是稿費、版稅、獎金、補助。」
kellerlin
炎上事件簿【職業漫畫家不應該參與同人創作?】摘錄
「台灣的出版業界並不足以讓漫畫家賺取足夠的收入,因此必須靠同人活動獲得營收。...在此必須說,台灣職業漫畫家的稿費並不豐厚,同人誌會場上的職業漫畫家,如果有商業意識的話,多半會選擇經營自己的IP,利用同人誌作品跟周邊來創造品牌效應。」
kellerlin
「也因為出版社的稿費不多,所以如果想要發大財,很少人會選擇職業漫畫家這條路的,要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想辦法去成為大手。」
kellerlin
[舊文]2003年左右(20年前),一頁5百
ಠ_ಠ - 老人來講古 在以前還有大然出版社的時代,台灣漫畫圈盛傳稿費最高的是一頁5000的林政德老師與...
「ಠ_ಠ
回歸到台灣
自從大然出版社玩太大導致破產之後(日本授權單行本後面集數還沒簽約就先偷跑惹到日本),大量來自大然的漫畫家蜂湧到各出版社,和大然同大那間,開始以500元一頁的稿費吸收作者,包括上面提到的連載中堅作者也是。
(補充:近期據說已回到當年稿費了,感恩seafood讚嘆seafood)」
kellerlin
[超級舊文]2009(約10年前)年一頁1千
合理的待遇
「(當時的東立總編輯長)陳清淵以自家出版社出版的本土漫畫月刊為例,認為一頁漫畫稿費只有一仟元,正代表了台 灣漫畫家生存困難,這絕對是誤解;不要說每頁稿費常常都超過一仟元了,事實上,每個月月刊連載的最低頁數為三十頁,即便是一頁一仟元好了,三十頁的稿費也 足以維持每個月三萬元,不輸給許多行業新鮮人的底薪。」
(按:不確定現況與平均是否如此)
kellerlin
[舊文]2016年左右30頁1萬五稿費倒算,一頁5百
網路平台興起,comico、LINE WEBTOON、大陸騰訊等外資免費平台多,出道容易,作家卻難被看到...
「資深漫畫家洪育府表示,10多年前他從日本學成返台,當時漫畫家一個月『純手工』畫30頁,收入才1萬5千元,且僅2、3間出版社願意出版。」
kellerlin
[漫畫]一個月1~2萬,倒算約低於一頁5百
【漫筆慢畫】 論漫畫家的版稅收入 - 巴哈姆特
https://imgs.plurk.com/QBo/4cn/bY72iLCT4B61DyFsawHVvIbx19G_lg.jpg
kellerlin
[舊文]國外的稿費
網路平台興起,comico、LINE WEBTOON、大陸騰訊等外資免費平台多,出道容易,作家卻難被看到...
「台灣漫畫家目前屬於大陸的漫畫廉價勞工,但稿費給得大方,比台灣高出2、3倍。」
「台灣缺少強勢的電子漫畫平台,反觀comico、LINE WEBTOON、大陸騰訊動漫等外資平台砸錢宣傳,自然吸引很多台灣作者加入。」
「韓國平台一周連載一次,領月薪,約3萬5至4萬。大陸平台作者不拿稿費,平均要畫100回,才有機會拿作品的IP去賣。」
kellerlin
kellerlin
「借鏡韓漫IP思維,文策院:先天體質不同,單打獨鬥不如國際結盟」
「文化內容策進院副院長、漫畫產業小組召集人盧俊偉回憶,更早任職台灣
經濟研究院時,他就看見韓漫帶來的機會和可能,想探討它到底怎麼崛起的,於是赴韓訪談各網漫平台及官方機構,提出建議報告。」
「事實上,台灣的文策院就是參考韓國內容振興院的模式,連名字都取得像,在晚起步20年之後,力求趕上內容產業推廣和IP開發的腳步。」
kellerlin
「但台灣漫畫產業環境和韓國還是有體質上的不同,最大落差,就是「產能」。韓漫產製如流水線,網漫平台與漫畫工作室合作,從企劃、編劇、繪製、上色都分工進行,甚至將部分工序委外給成本較便宜的國家。盧俊偉坦言,台灣目前的漫畫產製流程如『家庭手工業』,通常是漫畫家一個人畫、頂多找個助手,速度跟不上。」
kellerlin
「盧俊偉表示,要讓台灣作品出海、甚至長出世界級IP,對內,文策院要做的是國內結盟,以《CCC創作集》做為基礎,讓內容『長出來』,並與其他同時也在培育台灣漫畫家的國內平台進行共同行銷、開發,一起養出優秀的台灣IP、養出讀者。」
kellerlin
「盧俊偉說,在扶植漫畫產業的階段,還是鼓勵發展各式內容,無論頁漫或條漫,只要有好故事的潛力,政府一定支持,『但最後還是讀者和市場決定一切。』」
kellerlin
看下來毛遂自薦韓國條漫公司就好為什麼還需要給文策院媒合國內平台然後稿費是人家的一半...???
kellerlin
難怪被酸畫同人競標或當V還比較賺
kellerlin
文策院對IP產值真的謎之自信欸
kellerlin
作品沒問題,問題是沒作品
kellerlin
編輯沒問題,問題是沒編輯(還是文策院砍的)
kellerlin
kellerlin
其實一直很好奇到底是看到什麼台漫,會恨成這樣......
kellerlin
台漫對法國人來說就是外國漫畫啊,當然想要看有畫台灣元素的內容;反過來說,他們喜歡台灣元素內容的漫畫,如果要賣法國人/外國人要畫這個,這個會賣
kellerlin
如果聞側院(?)的目標是將IP賣到國外,那台灣元素不但是好選擇,而且是商業考量的結果......吧?只是產能上不來就是了
kellerlin
就像中國賣中國文化一樣,只是他們砸錢開血汗生產線然後再用掃黃跟舉報私印把作者抄掉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