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The Reporter
國際讀者為什麼看「台漫」?
【專訪】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亞洲區藝術總監法舒婁:台漫缺乏一個現象級的作品 - 報導者 The Report...
​隨著台灣漫畫作品逐漸打開能見度,「台漫」又該怎麼思考自己在國際上的定位?

在漫畫界的國際大展法國 安古蘭漫畫節 上,亞洲作品愈來愈多,《 報導者 》專訪安古蘭漫畫節亞洲區總監法舒婁(Fausto Fasulo),他以多年的深入觀察和敏銳的嗅覺,分析台漫的機會和問題:

日本已是強勁的亞洲漫畫霸主,而韓國 條漫 則隨著K-pop影視文化的大力輸出而映入讀者眼簾,台漫尚且處於一種前工業化的模式,展現亞洲漫畫的另類面貌。​

「(台灣的創作)還是很手藝化,當然這也是台漫現在具備的魅力,」法舒婁認為台灣文化的「混雜」特性深具潛能,更有不同於其他亞洲大城的慢活風格,但要走向更廣大的讀者,尚未出現能夠跨界輸出的「大作」。​
報導者The Reporter
「現在漫畫愛好者或是懂漫畫的專家們或許知道台灣。但一般大眾還是很難清楚地去辨識台灣漫畫是什麼?」台漫與產業成熟的日漫、韓漫,甚至是中國漫畫有何不同?你心目中的「台漫大作」又會是什麼樣子?
掰噗~
我也不知道0.0
胃痛人生╬雪玄伊
個人心目中的代表是北投女巫,不會很刻意的強調台灣,但是又不會讓人覺得那是其他國家的作品
掰噗~ : 掰噗
旅人
台灣漫畫的ㄎㄧㄤ味我覺得蠻有潛力的
那個ㄎㄧㄤ的邏輯跟日本很不一樣
例如最近在FB很紅的神明便利商店
foxglove1109
台漫目前還是手工業,尚未進入商業量產模式吧XD
水波~守護者
無論是何種文創 背後都要有金援
江ノ鳥
神明便利商店+1
盼華 ☾漢吉小寶貝
胃痛人生╬雪玄伊 : 北投女巫+1 融入了文化但又不會很刻意
但整個氛圍就是有種台灣這個創作環境才會誕生的作品
❖MyLove✵
就沒有到國際品牌的程度吧?有些很文化的東西當地人才看得懂,就很難擴展出去
豪華王
雖然不是圈內人,但看人喊台漫二十年,以前是期待,現在看起來跟文創一詞變髒話似的
總覺得台灣模式有問題:喊要發展>聚成協會組織>占到資源>設定規矩、審查>生不出好內容>限制其他創作者>然後換其他人喊要發展...這樣循環
噗噗修特@起司餅乾成癮阿宅
幹嘛一定要強調「台灣」?七龍珠連人名都是西遊記然後加上宇宙荒野大亂鬥、海賊王西方海盜、時間拉近一點哥布林殺手完全是歐美DND 奇幻設定、進擊的巨人架空世界觀⋯真的搞不懂幹嘛一定要執著「台」味,你看當初宮崎駿和原著的魔女宅急便也沒說一定要拍出「日本」味吧?🤔
荒唐Trooper P
台灣在去OO化的過程中逐漸失去自我(?)
CATGIZI
river也不錯(作品有漫畫543、奇摩高校)
雨實☔️亡國女巫
同推river大
可能已經用光幸運扣打的大酸梅
其實定義台灣漫畫的困擾並不是只有漫畫會遇到,各種類型作品都會碰到,台灣推理作家協會辦的短篇徵文獎也直接乾脆囊括華文推理創作而不是直接講台灣推理(還有次入圍五篇有四個不同國家的人的奇妙處境),因此這種東西一定要滿足甚麼固定條件太困難了,前提應該還是身處在台灣的創作者是不是可以靠著漫畫創作活下去(無論是台灣自己的市場還是輸出的管道足夠多元與完整)
至於為甚麼會詬病台灣背景太多,看補助漫畫家的合作單位是誰就知道了,如果消費者可以撐起市場,創作者應該會更多元
lazyday
我覺得也不用太強求,日漫和韓漫之外,就算是中國也沒有真的很成功創造出市場的漫畫作品(尤其是相較小說-影視-動畫這個生產鏈),所以要比的話一下子就是比到了發展多年的日漫(真的能比嗎)和有完整影視資源的韓漫。台灣的市場如果只靠「漫畫」本身,甚至是只有一部現象級漫畫要創造出市場,我覺得是很難的。現在的手藝的部分我覺得發展方向還不錯,我在噗浪熱門很常看見各種漫畫,我覺得很有趣,有些也很意外的有文化部補助。
Xinevsky
CCC創作集

CCC可以先看一波
異ヽ(•̀ω•́ )ゝ✧
覺得穀子的漫畫也很棒,無能戀愛諮商中心和T子趴趴走都有很微妙的ㄎㄧㄤ感 後者好像也有被代理到日本去
阿飄抓可樂鯊鯊:D
希望將來有T子跟北投女巫的續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