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噗~
說的真有道理 (p-wink)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與其他協約國飛行員一樣,布雷克非常尊敬里希特霍芬,並為他舉行了一場軍人式葬禮。1918年4月22日,里希特霍芬的靈柩由6名上尉扶靈安葬於法國亞眠附近一個墓地,儀仗隊在旁鳴槍致敬。一些協約國飛行中隊亦有致送花圈。//

//1925年,里希特霍芬的弟弟取回其遺體並帶返家鄉。里希特霍芬的家人本來想把里希特霍芬的靈柩安葬於他的父親和弟弟的墓地旁。但德國當局提出希望將里希特霍芬安葬在柏林榮軍公墓(Invalidenfriedhof Cemetery)內,與其他德國軍事英雄和領袖長眠。里希特霍芬家人同意。//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安蘭德與麥卡錫 — — 冷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下) -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 ...
//問:
一戰消耗了歐洲大量真正的精英,能不能說這與後面三、四十年代的思潮以及五、六十年代的西方主流價值崩潰有一些聯繫?

劉仲敬:
是有很大聯繫。後來出來的都是本來應該靠邊站的二流人物。//

//問:
您怎麼看待一戰的開戰以及之後整個人類文明史的改向?

劉仲敬:
你得承認這個確實是體系內部蘊含的各種因素的合力體現,因為它是長期趨勢的結果,所以不是偶然事件所能輕易改變的。民族國家的產生、大眾民主的產生都一步步地把國家體系推向這個方向,你只能說它是內置於系統本身的東西。//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王立第二戰研所
//來點軍事常識教學好了,雖然應該不算常識,但我很認真的覺得,太習慣看戰史,學著看地圖推部隊,會忽略很多細節。
=====

進入熱兵器時代後,西方整體的戰爭演化非常快,其中關鍵是三樣,「義務役教育程度」、「武器技術層次」、「量變可否帶來質變」。其他沒了,真的不會去想一些什麼奇兵詭謀。//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雜談part62 近代國家擴張的極限 - 王立第二戰研所 - Medium
//恩,上次那篇隨手打的,有點迴響。然後想到一些應該要寫的,但又有夠長,而且會很發散,乾脆開雜談說。

筆者有時候會接到一些詢問,就是為何這場仗非打不可?外交折衝難道沒用?經濟繁榮依然照打不誤?大致上就是不解,明明有更好的選擇,國家卻走上戰爭之路,然後全部燒掉死傷無數。//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主義帶來無力感,也剝奪作為人類的「創造力」 - The News Lens 關鍵...
//給臺灣讀者的話(節錄)

我在二〇一七年寫作此書,基於三個原因。

首先,試圖理解在全球範圍內像流行病出現的精神疾病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約有三點五億人患有憂鬱症,令它成為世界上的主要病症,致使人們有身心障礙問題。我們怎樣才能瞭解這個情感痛苦的浩瀚之海?//

理性 左膠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講句不中聽的:要有這麼多精神病患的前提是要能養活這麼多人。

比較惡劣的國家當然不會看到這麼多病患。因為他們甚至不會活著。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CAPTAIN! LOOK!
//
Can we admire the fact that how the other person was able to remain in character. Instead of saying dude or something modern, he screams out

“CAPTAIN!!!” //
Leeroy Jenkins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AI 正讓人類的「智力債務」急速增加!如果還不了債,人類就要背負「控制權」的代價 | TechOrang...
知識分子的傲慢 理性 脆弱性 反脆弱 試誤法
AI學習人類偏見 出乎開發者意料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專攻電腦語言學的教授班德(Emily Bender)表示:「甚至連建立這些系統的人,都不了解它們的行為方式。」//
偏見 歧視鍊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THE WITCHER | MAIN TRAILER | NETFLIX
THE WITCHER | MAIN TRAILER | NETFLIX
《獵魔士》| 主要預告 | NETFLIX
//“Evil is evil. Lesser, greater, middling, it’s all the same. Proportions are negotiated, boundaries blurred. I’m not a pious hermit.

I haven’t done only good in my life. But if I’m to choose between one evil and another, then I prefer not to choose at all." //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Patato Hsieh
//德州和加州的區別全在這個笑話里,
達拉斯聯儲主席費希爾(Richard Fisher)對德州經濟十分自豪,他曾演講中講述了德州如何打造一個“企業友好並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環境”,而加州的所作所為恰好相反,加州的社會結構“過度臃腫”。//

// 我的朋友們,這就是為什麼加州會破產,而德州不會破產的原因。 //
@rx78 - (米國政治 噗) 加州 vs 德州 德州和加州的區別全在這個笑話里,達拉斯聯儲主席費希爾...
@ivanusto - 我的朋友們,這就是為什麼加州會破產,而德州不會破產的原因。 夭壽讚的諷刺
為什麼加州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在政教分離的德國,薪資單被扣8~9%「宗教稅」是理所當然的事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今(2019 )年一位在天主教醫院服務的主治醫師打了10年的官司,終於在歐洲法院解釋下,認定醫師工作並非直接與宗教所持的理念有直接關係,而打贏他因為再婚而被解職的官司。

長達10年的官司訴訟,還好有歐洲最高法院的解釋,不然他因違反宗教教義而被解職的工作權益就無法被討回。這也是歐盟以後,德國法院不能單獨就德國國內法或宗教有特別規範員工法令的優勢來判決。//

--
英國國王的既視感...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德國的宗教企業機構早已普遍地用其信仰來選擇員工。個人因為是護理人員,在德國找工作時,常常會暗踩這樣的地雷,經常在應徵時莫名其妙地不被任用。

他們應徵時的招聘,會註明要前來應徵者必須有對基督或天主教信仰持正面的觀感。但當你被邀請去應徵時,這些宗教設立的醫院、安養院或幼稚園會特別詢問個人宗教屬別。應徵者若非屬於同一個宗教屬別,通常是被剔除在任用名單上。即使是基督教,也有不同教派,他們不會對同信基督但不同教派者更仁慈,而是視同沒有宗教者般地對待。//

--
不同教派之間果然是涇渭分明的。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還有,這篇文章的作者果然偏費拉 (吐舌
對宗教享有的優待感到眼紅,覺得不平。

卻沒有理解到,若宗教長久以來都享有這樣的待遇,那麼問題就不該是「為什麼非教徒不能享受好處?」而是「為什麼宗教能夠享受好處?」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必會跟你問「為什麼手指沒有比腦子重要?」類似。因為就是如此,既然你沒有組織度,那麼就不該給你這樣的待遇。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這些機構不論個人的資歷,在乎的是應徵者宗教信仰是否符合。但在去(2018)年這個成規漸漸被打破了。柏林的一個社會教育工作者對法院提出告訴,認為這些機構歧視她,損害她的工作權益而求償。此案從德國最高法院轉歐洲法院,經過歐洲法院解釋而勝訴。

由此可以見,德國的宗教力量在社會上雖盤踞非常大的力量,但已漸漸式微。他們擁有德國政府徵收的大量稅款,獲准經營社福機構,卻不讓人民有同等的工作權益,從人權角度來說,這是宗教歧視。多元的社會與法院的判定,正讓德國宗教回歸到神愛世人,而不用宗教屬別區隔人民的初衷。//

--
歐盟將會虛化。
正如聖經說的,巴別塔必將傾頹。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你玩了《信任的演化》嗎?「模仿貓」和合作的故事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除了「友善」、「寬容」、「迅速回應背叛」三項特質外,艾瑟羅德認為「以牙還牙」的另一個有助其成功的特質是「清晰」。

因為任何試圖利用它的程式,下一步就會被背叛,「以牙還牙」不為人所利用,而且這一點很容易辨認到,所以其清晰是一大優勢。//
@Nick0656 - #Nicky_Case #博弈論 #賽局理論 #信任的演化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memo
神琦
root之農家樂食物引擎
ohol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 [轉] //安全是你的責任──沒有告示與䕶欄的懸崖// -- 讓我個人聯想到我過...
Re: [新聞] 2歲童墜奧萬大吊橋慘死!疑從圍網橋面縫
//研究所做過休閒遊憩規劃的風險知覺研究

這類的研究主要是針對一般民眾

對某項遊憩活動或設施 心理知覺的風險 與 統計風險上的差異

如果心理認知的風險與實際風險有較大的落差 就會產生問題

尤其是在 覺得很安全 但其實很危險 的情況

這種情況 民眾就有可能因為認知錯誤 降低警覺和準備 而承擔超乎預期的風險

另外在國外 有些景點或設施 會反向操作

讓當下民眾覺得看起來很危險 提高警惕 結果反而能降低事故發生的機率//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Quotes (Author of The So...
//“There is nothing more frightful than ignorance in action.”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Collected Works//
MPlus|云閱讀
//「沒有什麼比目擊無知活生生的正在動更可怕了。」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Maxims and Reflections》,1833。//
理性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yanao - #不讀會死 其實這本的電子版,我已經買了快半年了吧,但因為kindle書庫的書不斷增加...
//然後跟日本政治社會結構比較有關的是,作者也提到了近20多年來,日本開始吹起一股所謂的「自我責任」論述:「你遇到壞事、受到傷害、你的人生失敗,都是因為在某個環節你自己沒有做好,這都是你個人的責任,這個社會或國家沒有必要替你負責處理」

近年最具代表性的,大概就是2015年兩個日本人,被伊斯蘭國綁架甚至殺害的後藤健二、湯川遙菜事件

……但說真的,不只我自己非常討厭這種論述,作者也認為就是這種接近自掃門前雪的論述,導致許多已經「站在懸崖邊」的人得不到援助,最後才會做出最糟糕的行為//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v.s.
@Nick0656 - //你需要有另外一種選擇,這種選擇需要另外一種近乎基督教原罪論的世俗版的道德觀,...
//你需要有另外一種選擇,這種選擇需要另外一種近乎基督教原罪論的世俗版的道德觀,就是說,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錯。

無論你現在處在什麼情況下,對全世界或者你周圍的環境有多少不滿,全都是你自己的錯。

如果你輸了,不是你的敵人的錯,而是你居然會把自己放在很容易被敵人所傷害的位置上。你按照這種方式去理解世界,世界立刻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香港16歲少女慘遭港警輪姦懷孕逼墮胎 急診室醫生今證實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I HUNG CHEN 陳易宏 on Twitter
//劉仲敬曾說過:強姦是最無產階級的犯行。

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實實在在感受到生理的厭惡。如果有任何「台灣人」看到這種新聞還不恨中國人,那我們不是同胞!//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