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na
@dowayoland on Plurk
存一下今年的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爭議討論
今年文學獎也太多紛擾XD
glenna
https://images.plurk.com/7B1QVF1CVuAJgaXBeQK7dW.png https://images.plurk.com/2jT0stdnmw27tRcqwVSrjp.png https://images.plurk.com/1sCnT9dawjya74eSisOuf9.png
https://images.plurk.com/pZUbh2XDQgO1RZnCOaOt5.png
https://images.plurk.com/7Lej42WLP6gp5XpapHUFRi.png
「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寫作者利用了大眾預設散文有較小說更高之真實性,進而為自己找到一個完全不可能被擊打的位置?」
glenna
https://images.plurk.com/2iu1q4BfB4vV0kYgEtnfqs.png https://images.plurk.com/FhFOvMjl9Qtaez7Z19So5.png
曾怡:「於是目前全台地位及獎金最高的文學獎,赤裸裸地出了個洋相:題材的殊異遠勝過抒情及技巧。經驗有輕重,誰以後還願意寫小寫深,寫無人知曉的遠洋暗流呢?」
glenna
哇,現在連被代言的人都出現了...
Facebook
glenna
Facebook
朱宥勳:任何寫作者都會自問:我拿著別人的經驗,假裝成是自己的,然後以第一人稱的煽情聲調寫出來,利用評審對散文先天的信任來獲取獎項,這難道是可以的嗎?生命的痛苦都是別人的,但獎金和榮銜是我自己的,這難道可以心安理得嗎?

>我覺得潘需要出來正式聲明
glenna
稍微讀完全文,我並不覺得這篇文字有到很好....
glenna
潘柏霖的回應:朱宥勳宣稱我違背「倫理問題」以致於我需要退回獎項、獎金,或者違反創作者寫作的倫理道德之類的狀況,李奕樵宣稱我使用當事人素材沒有取得同意是最低階的創作倫理錯誤,都不曾發生在我這篇創作之中。
Facebook
glenna
https://images.plurk.com/YPG5L9obGz8J6FDXrgfRU.png
glenna
露C on X
提到張懸改名那段我也是黑人問號^^
glenna
https://images.plurk.com/6t6QyOxNUKGMroEQCGfa7k.png
不過評審的給獎理由也確實很有事XDDD
glenna
Facebook
也轉個聲援文?XD
glenna
Facebook
https://images.plurk.com/pmrWhLZHVcco6ZLdoNYPY.png
這篇留言算是有說出我內心還不是很認同之處
glenna
Facebook
在羅毓嘉這篇才發現當年鬧很大的愛滋散文,實際上是作者親身經驗沒錯....
ApRiL AnNe
其實昨天看到以為是小說,結果仔細一看獎項才發現是散文,跟我認知的散文落差有大耶..難怪宋尚緯有提出疑問
咖拉拉
我想法跟你一樣 文筆的普通讓我驚掉下巴
咖拉拉
使用張懸/安溥來隱喻面對自我認同跟身分的拉扯,覺得不夠有力、很虛
咖拉拉
吳曉樂的發言使我感覺被情緒勒索。要求釋疑不等於強迫出櫃好嗎⋯⋯不然當初就別投散文麻。她兩都文學界老手了,不會不知道散文的寫作有個「基於真實個人經驗」的寫作/閱讀預設吧。
glenna
咖拉拉 : 剛看到評審陳宇航也對這樣的類比提出質疑,可惜孤掌難鳴,我懷疑其他評審不知道張懸安溥的事情,才會被繞進作者的敘述裡
glenna
ApRiL AnNe : 散文還用第一人稱,而且寫的是這麼私密的經驗,不是個人親身經歷真的很怪
glenna
no.38. 2015
黃錦樹這篇先存
ApRiL AnNe
glenna : 我昨天看到還想說我是不是中間有錯過什麼資訊,還去確認潘柏霖的臉書(被我自己笑死)
glenna
評論》黃麗群主編九歌109年散文選:普通,然而貴重 | Openbook閱讀誌
看到別人討論的噗裡面提到黃麗群這篇,之前就讀過但還是不禁覺得她的文字才是真正好的散文文字啊
glenna
可是散文的重大虛構完全沒有倫理問題嗎?或也未必。我認為畫在虛構與非虛構寫作中間的一線,在於處理材料時一道關鍵的工序:「關於現實感的說服」。「現實感的創造與說服」是虛構的技藝核心,非虛構的內容得以跳過這道工序。報導文學或新聞或紀錄片的現實感近乎先驗。
從這個理解上延伸,或許能部分說明為什麼散文中重大的身世或事件虛構會引起爭議,因為這可謂托庇在散文目前依然存在的、「被認為更接近非虛構」的閱讀慣性底下,意即,以虛構的內容,跳過「說服」與「建立現實感」的技藝,直接挪用散文文類的默契作為保護罩。
對我而言,散文中重大虛構的倫理問題並非來自道德,而來自一名工匠對工法的規避。
glenna
大推黃麗群這段
glenna
一篇好散文未必需要講究結構的無比穩定,修辭未必非要華麗也未必非要極簡,但它必然具備一種層層推進與自我翻新的韻律與意圖,推進的動力可能來自核心的事件、可能來自語言的表現、更關鍵的是來自寫作者一層一層的內在叩問與思想轉進,時高時低,時自信時自疑,這些能讓散文流動起來,有了發電的能量。

>這段也推推~
glenna
https://images.plurk.com/6yMjIFUcPu8fvU82jrV2T1.png
glenna
如果散文是假的 - KM (@vsmile20)
如果不承認散文的真實必要,或是不限於散文,我們將討論放大到包括日常博客、臉書心情、IG即時狀態等,將他們皆視為容許虛構的短篇小說,許多文字會立刻顯得蹩腳與枯燥。我們作為活生生的個體,感受到另一位真實的對象,在述說著自身生命的成敗起伏與喜怒哀樂,而不是當成治理、玩賞與征服的對象,才讓文字的美超越技藝。
glenna
https://images.plurk.com/2Lq8xsM7jQfGlF6OTSs3gI.png
「而且許多虛構的散文是得不了小說獎的,那拿到小說的場域裡只是一篇難看的小說。」
沒錯XDDD
glenna
德州媽媽沒有崩潰
一開始散文作家很像是「初代KOL」,
寫散文的人是寫生活的人,
讀者們是想要看作者經歷了什麼事、怎麼面對,
由於很吃個人魅力,如果不是自己的經歷,會像是在欺騙讀者一樣。
有些人會問:「你要怎麼確保是真的?」

這個真,至少要是 人設為真
一定會有人說哪篇散文看起來很魔幻、哪些加油添醋、哪些無法求證,
很多散文中多多少少會有不是發生在作家本人身上的事,但它不會偏離人設,
大家去看市面上的散文作家們,
他們的人物設定(性別年齡、學歷、生活城市、已婚未婚)基本上是跟文章一致的。
glenna
散文寫作考驗的是對生活瑣碎事物的描寫、細膩的情感的刻劃,
以前散文課的題目,教授一定都是出一些雞毛蒜皮的東西,因為教授說散文是在考「小題大作」,不會是「自帶戲劇張力」的。

為什麼呢?
因為有 短篇小說 這個欄目啊。
它存在難度不同的問題,
你寫「我被囚禁的兩年」,放在散文比賽中絕對非常出眾,
但你放去小說類,要跟懸疑/推理/驚悚小說一較高下,可就難多了。

「比賽」就是會有「硬規矩」,不然太多漏洞可以鑽,我拿極端的例子來舉,是想指出它如果規則不這樣定,會產生的規範問題。
glenna
「從弱勢取材的寫作倫理」是一個很龐雜的議題,
但「當特定族群無法發聲時,是否能代為發聲」這件事如果不是在比賽中,我認為是可以鬆動的。

>我也覺得可以,但不能以第一人稱書寫,也最好不要投稿文學獎
glenna
glenna
【集散地】散文到底還是要誠實,這是一份很重要的、和讀者的契約──林俊頴《盛夏的事》
「散文到底還是要誠實。不論寫的是自己或朋友的經歷,當然會動一些手腳,移花接木、暗渡陳倉,但總有底限要遵守。」沒人會用「真誠」來稱讚一部小說,但我們期望在散文中讀見真誠。在林俊頴的定義裡,散文的核心終究要個「真」字。「我覺得這是一份很重要的、和讀者的契約。」
glenna
Q1. 您自己在散文寫作時,對真實與虛構的態度是?
林俊頴:一直以來,大家對散文的理解,議論文也好,抒情小品文也罷,都還是那句話:「修辭立其誠」。雖然不能稱之為規則,始終是個不成文的規定。很多人試著要打破它,可是到底可不可行,或者應不應該,總是一個爭議。但我覺得黃錦樹講得很好:「那樣寫散文的人,為什麼不堂堂正正的去寫小說呢?」他提出了一個更大的重點叫「倫理」。我是個老人類,我覺得寫作有些底限,是不可以去超越的。
glenna
【集散地】日常瑣碎轉化成的珠玉淨光──專訪柯裕棻《洪荒三疊》
Q1. 您自己在散文寫作時,對真實與虛構的態度是?

柯裕棻:每一個作家寫的東西,不管是小說還是散文,都是出於自己的腦子。小說似乎允許完全的捏造,但事實上,小說洩漏的作者本身,比散文更多。小說是完全無法假裝成另外一個人的。小說裡每一個角色、每一個為之生、為之死的信念,你認為什麼是愛恨、什麼是失落、什麼是道義,都是出於自己。小說是最能洩漏這些的。

散文可以剪裁,可以轉換。雖然還是無法憑空捏造,但我可以讓它摸不著邊際,因為我不需要讓它經過「一個事件」;小說不行,即使是科幻小說,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所有的細節與邏輯,都要能夠說服讀者,不管怎樣,都不可能沒有洩露自己。
glenna
@k112233y - 到昨天還是看笑話的心情,今天真的笑不出來欸。
原來潘還是中文系....其實我覺得他直接講明自己想模糊小說跟散文的界線的話,說不定還比較帥氣。現在不明講到底是不是個人經驗,然後把希望他說清楚的人變成在逼人出櫃,真的沒有比較好....
glenna
Facebook
潘的最新說法總算是比較清楚明白了,雖然我還是覺得朋友不希望被虛構就拿來投稿散文獎有點奇怪
glenna
Facebook
然後吳曉樂這篇留言大概暗示潘本人是男跨女嗎?
咖拉拉
荒謬的是她與他吧。別把自己當受害者了。明明就知道爭議的點是什麼但先前就偏偏不正面以對,暗物質呀白馬非馬我不說我是我也不說我不是。看這篇回文多麼清楚明白沒有副作用,可見之前都是故意迴避。
glenna
Facebook
曾怡:你們知道下一次跨性別者自我書寫出現在文學獎投稿裡,可能會被評審認為「這是假的」嗎?這可能比媽媽說我是假的還要更令人沮喪。
這非但是偷,而且是殺。

>確實可能會有這種情形....而且說不定政治正確的紅利(如果有的話)也會暫時有疑慮
咖拉拉
往好處(?)想,終於可以不看讓渡給身分政治保障弱勢潛規則的文章了。大家以文筆定輸贏也很好啊。
竹茗
可能我比較老派,看到現在戰場轉移到倫理問題,心裡有點沮喪耶,原來散文的真實性這麼不值一提?說穿了,如果該篇散文不是立基於真實際遇,那我根本不會想看,精彩的小說那麼多,何必花時間看一篇遊走於灰色地帶的四不像作品?
作為先看完文章才看到作者的讀者,我覺得上當被騙,那種憤怒非常明確,明確到讓我接受不了作者後續的任何澄清。
咖拉拉
哈哈哈哈 精彩的小說那麼多我幹嘛看一篇虛構的散文😂😂😂😂 竹茗 :
glenna
竹茗 : 我也確實滿沮喪的,然後看到吳曉樂這段也覺得,難道我們所堅持的終將會消失嗎?
https://images.plurk.com/7jH1KvhA8yztg4DLVffxK9.png
glenna
其實這次的爭議也勾起我一件往事,高中的時候投過校內文學獎,因為是編輯社的關係所以可以聽評審的討論,當時我投了散文跟新詩,新詩得了第一名,散文得了第二名,評審說我的散文文字比較好,但是第一名的題材更突出,大概從那時開始,我就覺得我平凡的人生經驗大概無法讓我寫出能夠得獎的散文了吧,這或許也是有些人提到文學獎公平性的原因?還有如果散文為真這個原則不必再遵守的話,那麼散文就會變得小說化、戲劇性,有些描繪日常吉光片羽的文章,大概就會變得更不容易入評審的眼了。
咖拉拉
真的越來越討厭1+2了。有人說她善用文字煽動似是而非的事還真的是中肯到爆。計畫個屁。聽到這種話講一半的就火。這次事件為什麼大炎上不就是因為她跟他喜歡話講一半嗎?

話說不清楚再來怪別人不體諒。好喔。
咖拉拉
還有什麼散文觀的轉淚點啦。想太多啦。散文觀後面的讀者與作者的閱讀契約怎麼會因為某友人堅持你在寫他的故事時一定要投散文獎而更動。只會變成身分政治紅利不再的轉淚點吧(btw, 是件好事?)

1+2的結尾寫的很楚楚可憐又很任重道遠。「我們做的就是完成作品、站好不動、等待發生。」可惜這篇作品完全沒有沒有達到某種社會意識的發生,只有看到投機取巧跟再怎樣都當受害者就對了的發生。
竹茗
glenna : 沒事的,作為一樣生活經驗貧乏的人,我懂你的心情。
不過今年二獎的作品很棒,讓我再次醒悟,原來人生閱歷的多寡,不必然與作品優秀與否相關。牙痛誰沒遇過?但能寫得這般有層次有見地,就是寫作者的能力。
【自由副刊.第十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二獎】 張馨潔/讓我們停留在口腔 - 自由藝文網
glenna
竹茗 : 謝謝~我也覺得這篇很棒!
glenna
睡前想提一下,為什麼潘柏霖最新的聲明我仍然難以買單,主要在於即使託付故事的人不希望成為虛構的角色,寫作者仍然有其他方式可以用「紀實」的第三者方式去書寫他人的經驗,而非直接用第一人稱書寫吧。例如我很喜歡的《滌這個不正常的人》這本散文書,就是作者以姐姐的角度去書寫弟弟這個繭居族的人生,依然很好看且觸動人心。
【自由副刊.書與人】我的弟弟不是怪物 - 廖瞇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 自由藝文網
glenna
glenna
glenna
https://images.plurk.com/1OblaHVK02UFO5EBczFpe4.png
推顏下面這個留言,另外從評審紀錄來看,有一位提到田調確實(認為這篇可能非親身經驗但仍然能夠拿到首獎),一位則認為不妥(甚至給了0分),其餘三位投給這篇的,並沒有特別針對這篇是否為虛構做表示
glenna
如果散文可以那樣玩,散文課不就該併入小說課、散文獎不就該併入小說獎嗎?脫去散文文類的保護傘後,一流的山寨散文往往不過是篇普普通通的小說。確實,那些文體練習似的「山寨抒情散文」如果當小說讀,無一不顯得單薄、簡單。原因之一,刻意裝得像抒情散文的小說,必須壓抑自身的小說衝動(太多小說的動作很可能讓評審生疑)。但也可能是這寫手的小說本來就寫得不怎麼樣(如果他也寫小說,就更好比較)。

抒情散文本性安份。而它的力量往往來自這份安份。

更嚴重的是:那樣的在文學獎裡越界,已經是個倫理問題了。

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壇」為什麼一直容忍這種現象?

甚至有的人還自以為是在越界、創新,是件多了不起的事。

(轉貼) 文心凋零?---抒情散文的倫理界限 by 黃錦樹 @ 經濟新潮社EcoTrend官方部落格 :...
梅子黃時雨 ❀ 亞
我寧可潘得獎後就直接在感言說這是朋友授權的,不過顯然這有悖他的「計畫」吧。也很難過有很多人跳出來說「誰規定散文一定要寫自己啊」、「誰在乎朱自清的爸爸有沒有買橘子啊」之類的話。
咖拉拉
計畫出版跟計劃影視化吧。他們的計畫應該都是這樣。有朋友授權故事出版方就不能直接只找作者了
glenna
廖玉蕙

散文是另一種真實,閱讀散文,固然不必對照生活文本,但我深信寫作是為生活尋找一個說法,藉由文字叩問人生,應該懷抱更深刻豐實的理想。創作時,唯有在態度上,著誠去偽;在手法上,秉持『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的信念,多方嘗試、鍛鍊;在學識上多多涵養;在情操上,不停提昇,才能言之有物,寫出越來越精彩動人的作品。為逐利而造假、欺騙,何情操之有!
年輕人在寫作初期也許會挖空心思炫奇,尤其在文學獎的鼓勵下,萌生出奇制勝的想頭;但從長遠來看,恐怕還得回歸誠懇的淑世心意或「對社會焦慮」的抗議初衷,不刻意為文造情才比較實在。
𓅿 鷗 𖤣𖥧𖥣𖡡𖥧𖤣
路過冒昧留言,很感謝噗主的整理,這幾天順著您的紀錄順序也獲得了很多,在這裡也想補充一篇今天讀到覺得寫出了我心中一直卡住的「什麼」的文章:
陳宥任
glenna
𓅿 鷗 𖤣𖥧𖥣𖡡𖥧𖤣 : 謝謝分享,這篇也是非常貼近我心中想法的一篇,尤其提到他明明有其他更好選擇那段....
glenna
批踢踢實業坊 - book
書版終於有人討論,推文提到雅量跟顏擇雅提到的尼采,我覺得比較像是議論文跟抒情文的差異,有些散文的確比較偏向寓言式或者論述某個概念,這時裡面舉的一些例子我們就不會特別認為要真實看待。然而如果是抒情或者描述個人人生經歷的文章,要讀者或評審不帶入自傳的預期心理很難吧
glenna
看推文提到去查了一下普立茲獎的獎項分類
普立茲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glenna
https://www.chinatimes.com/...
若試圖通過模糊虛實界限進而挑戰中國散文文類權威,則難以得到廣泛的認同。2017年,暢銷書《灣生回家》作者承認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而非「灣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作品涉及身世造假,引發讀者群體的憤怒。最後作者道歉,出版社停止售書並接受退書。2020年,楊雙子因虛構問題再次引發軒然大波。楊雙子聯合春山出版社,將《台灣漫遊錄》包裝成一部散文譯作,虛構出不存在的日本作家青山千鶴子,「翻譯」其1938年的來台遊記,再一次挑撥了讀者與作者、出版社之間的信任關係。不論作家創作的初衷是什麼,每當創作在虛實之間搖擺,一反讀者對散文文類的認同,都會引起爭議。在中國文學傳統的深厚背景裡,在現代散文文類的話語權力束縛下,散文的「真實」要求一直得到嚴格的保護。
glenna
吳鳴
親情、性別、弱勢、創傷和多元,成為臺灣近年散文書寫的政治正確,於是我們發現近二十年來的得獎作品反而單一化,為了政治正確和所謂多元,散文書寫像穿制服一般,欲成就多元,反成一元化 (這次的得獎作品剛好符合這些元素),即時文的單一化,於是親情、性別、弱勢、創傷和多元構成散文書寫的基本要素 (或者說得獎散文的基本要素)
glenna
https://images.plurk.com/4Dtjsg2CK0ijdzpHHjprXc.png
顏擇雅那篇的分類我也覺得怪怪的,而且外國的文類分類跟我們更不同,他們的prose比較像是相較於韻文的文體,跟我們文學獎的抒情散文完全不一樣,然後尼采那本應該是哲學小說無誤...
glenna
glenna
吳鳴
這篇好像沒貼到,然後今天才知道這個是彭明輝教師的文XD
㊣朵X2
這個彭明輝是政大歷史系的彭明輝,不是清大的那位喔
glenna
㊣朵X2 : 喔喔原來如此,謝謝釋疑
glenna
我想說清大那位好像都用本名?
㊣朵X2
政大這位使用「彭明輝」來發表史學相關論文(工作的名字),使用「吳鳴」的時候都是寫跟文學有關的文章。by彭老師本人。
㊣朵X2
(欸 他是我大學老師)
(一天到晚要澄清他不是清大的彭明輝)
(但我得要說他寫史學論文有夠難讀)
glenna
㊣朵X2 : 感謝說明~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