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08 PM
Sun, Sep 8, 2024 10:33 AM
15
3
[書單][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 作者:莊博安][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
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莊博安
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 - 莊博安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複雜型焦慮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焦慮與現實中的事件不成比例。
2. 有些人難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變化,較多時刻將情緒壓抑,不允許自己表達脆弱,無法適當地宣洩。內在創傷引發連續模糊的焦慮感。
3. 心智使用其他防衛機轉,加以扭曲變形,可能演變成其他情緒或精神症狀。
4. 當外在壓力減少後,焦慮並不會減緩,或是馬上轉移到另一種現實中的壓力。
慢性焦慮是沒有處理的複雜型焦慮,它逐漸變成一種性格,不會因為事件過了就好轉。//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08 PM
Sat, Jul 9, 2022 3:19 AM
Facebook
@linhannah - #日常 #慢性焦慮 #心理學 從複雜型焦慮到慢性焦慮 複雜型焦慮則是由複雜型創...
//心理師想跟你說
5月2日 ·
➤從複雜型焦慮到慢性焦慮
➤摘文 ➤慢性焦慮
複雜型焦慮則是由複雜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造成的焦慮,它的定義為:不是由「當下」「單一」的危險引發,而是由「過去到現在」「多重」的恐懼所啟動。//
訊息很多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09 PM
Sat, Jul 9, 2022 3:19 AM
@secretbox06 - 華人傳統陋習(恕我不能稱之為文化) 這段真的很真實、很血淋淋。 #慢性焦慮...
Facebook
//▍媽寶養成法
人一旦喪失熱情,從此變得不敢冒險,這反而讓他的人生停留在原地一輩子,動彈不得。
他雖然二、三十歲了,但思維仍停留在五歲到十歲,因為那時候爸媽強烈地告誡他這些規範。
小小的他,也就照著這條路走。一有自己的想法就被爸媽駁回,一有負面情緒就被責備,一有踰矩的行為就被懲罰。他沒有自己。
但「不去想」不等於「能放下」。「不去想」是盡可能壓抑內心的想法,並掩蓋現實的發生。
「能放下」是理解現實後,接受事情必然會有不好的一面。雖然失落,但體悟到失落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莊博安《慢性焦慮》//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09 PM
Facebook
//家庭如何傷人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內在世界只有自己,外在世界所迎面而來的,都是無可掌控之事,這會讓我們不曉得發生什麼事,能仰賴的就是爸媽的反應與解釋。
以從小貧困的家庭為例,孩子和爸媽對於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擔憂,是非常實際的,也會引發原初焦慮。
但是根據爸媽的反應,可以衍生底下五種狀況://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09 PM
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莊博安心理師談《慢性焦慮》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10 PM
EP121-【健心室】探索內在理解自我,療癒「慢性焦慮」!走出強迫/焦慮/憂鬱的長年黑色深淵 / 莊博安...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10 PM
我們該如何緩解焦慮?|莊博安心理師談《慢性焦慮》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10 PM
讀書|《慢性焦慮》 莊博安 | Veronical Li - vocus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11 PM
Fri, Jul 8, 2022 5:14 PM
Facebook
//【關於慢性焦慮】
我看完莊博安心理師最近的新書《慢性焦慮》了,當初會想看這本書是被博安心理師自序的其中一段所吸引:
『好轉的過程就是不斷釐清內心模糊的感受...這段歷程走了很久很久,漸漸的我逐漸忘記要焦慮,然後當我重新覺察之後,我發現我已不再焦慮了。』
//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12 PM
+
@ego_rain - [ ][恐慌症/焦慮症] 忘記整理的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13 PM
+
@ego_rain - [ ][強迫症] 隨意記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Fri, Jul 8, 2022 5:13 PM
Facebook
//你為什麼不正常一點?
如果一個孩子他在努力時沒有被讚賞,想要活出自己的時候被打壓,甚至在提出意見後就被掌嘴,那麼,他註定活得痛苦。
就算生活精彩,也會覺得自己平庸,因為他從來沒有被重視過。
在照顧者的眼裡,他是如此的無用。導致他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缺少了覺得替自己驕傲的部分。
也因此,他總是否定自己,覺得一事無成,他只想要「正常」就好。
但「正常」並不會讓人覺得值得活著。//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Sat, Jul 9, 2022 3:21 AM
Facebook
//▍你的害怕永遠值得被承接
如果你也是個焦慮的敏感人,那麼,每一段關係都會讓你小心翼翼,不敢真正的做自己。你的行為大都是被恐懼驅使,而非熱情。因為你好害怕重要的人事物會離開、自己變得孤單、生活轉而破碎。
但你要記得,你的害怕永遠值得被承接。你還是可以做些事情,避免想像中的災難發生,但同時,也要適當地告訴親密的重要他人,你對於關係的擔憂、對於衝突的恐懼,甚至有深入一些的對話,讓重要的人知道你容易因為害怕而自責與討好。
有了說出口的機會,也可以被溫暖的理解時,才能回過頭讓你的焦慮暫時安放。
事情本身就是事情,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事情。
──莊博安《慢性焦慮》//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Sat, Jul 9, 2022 3:22 AM
Facebook
//▍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
■ 影響我們最大的,是主要照顧者的態度
從小環境的影響,並不會在我們的意識中,覺得是造成焦慮的原因,但其實影響我們最大的,通常是主要照顧者的態度。
當照顧者的情緒受到波動而嚴重影響孩子時,孩子也會產生模糊的負面情緒。
這是一種更複雜的感受,因為難以描述。不光是身為小孩沒有語言描述,還有因著感受到照顧者的焦慮,讓孩子也對周遭環境的人事物都貼上一個危險的標籤,而在心中蒙上一層不安的感受。
而被蒙上的情緒,大多被冷落在一旁。
■ 被太多的社會價值觀綑綁,我們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Sat, Jul 9, 2022 3:22 AM
//
在成長的過程裡,我們被太多的社會價值觀綑綁,像是「賺很多錢才會快樂」、「符合爸媽期待才是孝順」、「不可以頂嘴」。
人原本擁有的自主性和求知欲被壓抑。在學校盡可能安靜,不提意見。工作選擇爸媽期待的公職。在伴侶相處中,不敢說出自己的需求。
他的生活了無熱情,因為那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正在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Sat, Jul 9, 2022 3:22 AM
Facebook
//▍當孩子心裡的避風港被破壞
在一個友善健康的家庭中,父母能夠在我們哭鬧時給予安慰,在我們做超過界限的事情時給予提醒,在我們真的受傷時,扶著我們重新站起來。
但相反地,當在一個不友善或不健康的家庭中,父母沒有這種能力。
父母甚至用指責的方式告訴你:「你應該要照著我的想法做,才是乖巧聽話,不然,我就丟掉你。」孩子也只能被迫將這個情緒的控制權交出去。
不論孩子做出的行為是順從,或是反抗。對於孩子的小小心靈來說,都是一個避風港被破壞的時候。
那對孩子很殘忍,因為他在真的受傷時,沒有地方能去,也就讓那份焦慮變得更巨大,得要花費更多的心力,才能扛起來。
而沒有辦法承受那些焦慮煩躁的結果,就是被壓得喘不過氣,壓得乾脆想要放棄人生,陷入無止境的憂鬱。//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Sat, Jul 9, 2022 3:29 AM
寶瓶文化 on Facebook
//▘#關係焦慮:「你會不會哪天不愛我了?」每段愛情,都需要伴侶不斷保證愛。
▘#金錢焦慮:「我不想變成下流老人!」勒緊褲帶買房、學投資理財。
▘#生存焦慮:「我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來自重男輕女家庭的她,戮力證明自己。
▘#職場焦慮:「若不拚命加班,我怕老闆覺得我沒價值就fire我……」
🌚 我們太擅長完美掩蓋焦慮 🌚
當焦慮狂潮來襲,我們除了壓抑、逃避、麻痺外,更擅長用社會所認可,例如吃大餐、大肆採買、不斷打電動,甚至被社會讚許的方式,例如工作狂,掩蓋我們的焦慮。
但當焦慮這隻怪獸被我們越豢養越壯大,焦慮會潛入、掌控、侵蝕我們的性格。焦慮會充斥在我們每一個想法與行為中,直到某個壓力爆表的時刻,引發成嚴重的精神病症。
//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Sun, Sep 8, 2024 10:31 AM
+
@ego_rain - [書單][慢性焦慮]
編織神話之手🐈麻雀每天閱讀
@ego_rain
Sun, Sep 8, 2024 10:36 AM
@ego_rain - [牌陣設計(?)][和焦慮共處] 我-我和焦慮的關係-焦慮 需要知道的事情三張 ...
@ego_rain - [ ][呼吸][焦慮情緒][拉回當下]
@ego_rain - [ ][分離焦慮][擔心盒子][敘事治療][情緒對話]
@ego_rain - [焦慮][塔羅牌陣][寫作檢視] 發現這也可以當牌陣抽W 焦慮原因 最糟情況 有...
載入新的回覆
1. 焦慮與現實中的事件不成比例。
2. 有些人難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變化,較多時刻將情緒壓抑,不允許自己表達脆弱,無法適當地宣洩。內在創傷引發連續模糊的焦慮感。
3. 心智使用其他防衛機轉,加以扭曲變形,可能演變成其他情緒或精神症狀。
4. 當外在壓力減少後,焦慮並不會減緩,或是馬上轉移到另一種現實中的壓力。
慢性焦慮是沒有處理的複雜型焦慮,它逐漸變成一種性格,不會因為事件過了就好轉。//
5月2日 ·
➤從複雜型焦慮到慢性焦慮
➤摘文 ➤慢性焦慮
複雜型焦慮則是由複雜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造成的焦慮,它的定義為:不是由「當下」「單一」的危險引發,而是由「過去到現在」「多重」的恐懼所啟動。//
訊息很多
人一旦喪失熱情,從此變得不敢冒險,這反而讓他的人生停留在原地一輩子,動彈不得。
他雖然二、三十歲了,但思維仍停留在五歲到十歲,因為那時候爸媽強烈地告誡他這些規範。
小小的他,也就照著這條路走。一有自己的想法就被爸媽駁回,一有負面情緒就被責備,一有踰矩的行為就被懲罰。他沒有自己。
但「不去想」不等於「能放下」。「不去想」是盡可能壓抑內心的想法,並掩蓋現實的發生。
「能放下」是理解現實後,接受事情必然會有不好的一面。雖然失落,但體悟到失落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莊博安《慢性焦慮》//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內在世界只有自己,外在世界所迎面而來的,都是無可掌控之事,這會讓我們不曉得發生什麼事,能仰賴的就是爸媽的反應與解釋。
以從小貧困的家庭為例,孩子和爸媽對於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擔憂,是非常實際的,也會引發原初焦慮。
但是根據爸媽的反應,可以衍生底下五種狀況://
我看完莊博安心理師最近的新書《慢性焦慮》了,當初會想看這本書是被博安心理師自序的其中一段所吸引:
『好轉的過程就是不斷釐清內心模糊的感受...這段歷程走了很久很久,漸漸的我逐漸忘記要焦慮,然後當我重新覺察之後,我發現我已不再焦慮了。』
//
如果一個孩子他在努力時沒有被讚賞,想要活出自己的時候被打壓,甚至在提出意見後就被掌嘴,那麼,他註定活得痛苦。
就算生活精彩,也會覺得自己平庸,因為他從來沒有被重視過。
在照顧者的眼裡,他是如此的無用。導致他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缺少了覺得替自己驕傲的部分。
也因此,他總是否定自己,覺得一事無成,他只想要「正常」就好。
但「正常」並不會讓人覺得值得活著。//
如果你也是個焦慮的敏感人,那麼,每一段關係都會讓你小心翼翼,不敢真正的做自己。你的行為大都是被恐懼驅使,而非熱情。因為你好害怕重要的人事物會離開、自己變得孤單、生活轉而破碎。
但你要記得,你的害怕永遠值得被承接。你還是可以做些事情,避免想像中的災難發生,但同時,也要適當地告訴親密的重要他人,你對於關係的擔憂、對於衝突的恐懼,甚至有深入一些的對話,讓重要的人知道你容易因為害怕而自責與討好。
有了說出口的機會,也可以被溫暖的理解時,才能回過頭讓你的焦慮暫時安放。
事情本身就是事情,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事情。
──莊博安《慢性焦慮》//
■ 影響我們最大的,是主要照顧者的態度
從小環境的影響,並不會在我們的意識中,覺得是造成焦慮的原因,但其實影響我們最大的,通常是主要照顧者的態度。
當照顧者的情緒受到波動而嚴重影響孩子時,孩子也會產生模糊的負面情緒。
這是一種更複雜的感受,因為難以描述。不光是身為小孩沒有語言描述,還有因著感受到照顧者的焦慮,讓孩子也對周遭環境的人事物都貼上一個危險的標籤,而在心中蒙上一層不安的感受。
而被蒙上的情緒,大多被冷落在一旁。
■ 被太多的社會價值觀綑綁,我們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
在成長的過程裡,我們被太多的社會價值觀綑綁,像是「賺很多錢才會快樂」、「符合爸媽期待才是孝順」、「不可以頂嘴」。
人原本擁有的自主性和求知欲被壓抑。在學校盡可能安靜,不提意見。工作選擇爸媽期待的公職。在伴侶相處中,不敢說出自己的需求。
他的生活了無熱情,因為那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正在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
在一個友善健康的家庭中,父母能夠在我們哭鬧時給予安慰,在我們做超過界限的事情時給予提醒,在我們真的受傷時,扶著我們重新站起來。
但相反地,當在一個不友善或不健康的家庭中,父母沒有這種能力。
父母甚至用指責的方式告訴你:「你應該要照著我的想法做,才是乖巧聽話,不然,我就丟掉你。」孩子也只能被迫將這個情緒的控制權交出去。
不論孩子做出的行為是順從,或是反抗。對於孩子的小小心靈來說,都是一個避風港被破壞的時候。
那對孩子很殘忍,因為他在真的受傷時,沒有地方能去,也就讓那份焦慮變得更巨大,得要花費更多的心力,才能扛起來。
而沒有辦法承受那些焦慮煩躁的結果,就是被壓得喘不過氣,壓得乾脆想要放棄人生,陷入無止境的憂鬱。//
▘#金錢焦慮:「我不想變成下流老人!」勒緊褲帶買房、學投資理財。
▘#生存焦慮:「我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來自重男輕女家庭的她,戮力證明自己。
▘#職場焦慮:「若不拚命加班,我怕老闆覺得我沒價值就fire我……」
🌚 我們太擅長完美掩蓋焦慮 🌚
當焦慮狂潮來襲,我們除了壓抑、逃避、麻痺外,更擅長用社會所認可,例如吃大餐、大肆採買、不斷打電動,甚至被社會讚許的方式,例如工作狂,掩蓋我們的焦慮。
但當焦慮這隻怪獸被我們越豢養越壯大,焦慮會潛入、掌控、侵蝕我們的性格。焦慮會充斥在我們每一個想法與行為中,直到某個壓力爆表的時刻,引發成嚴重的精神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