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1.運動賽事的啟動團體感威力:
@wyc513 - #讀嘛讀嘛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探討道德判斷的來源、內容、運作方式,共分為三部。 第...
原本對於《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所說的「團體間的競爭會提升內團體的愛戴,提升程度遠超過其對外團體的厭惡」沒有太過深刻的感覺,直到這次東京奧運隨著「我國」選手的勝出而感到興奮雀躍、與有榮焉,隨著落敗而惋惜失落、同仇敵愾,才感受到運動賽事啟動團體感的威力。

與有榮焉、同仇敵愾,皆超越了對個別選手的喜愛、崇拜的個體層次,上升為團體層次的整體榮辱感。

不單是我喜歡的這個選手好厲害,而是「我們」好厲害、讓世界看見「我們」。
川口月
2.啟動團體感的機制與結果:
@wyc513 - #讀嘛讀嘛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探討道德判斷的來源、內容、運作方式,共分為三部。 第...
機制:一起做某件事(銳舞派對、慶典、一起喊口號)、參與團隊競賽,使個體感消失,融為大整體的小部分。

//第二套社群情感能夠把我連結到整體的社會實體,主要出現在某社群和其他社群(稱為「社群間」)的關係中。第一套(情緒)幾乎不會觸及我的自主與人格,雖是把我跟他者連結,我的獨立卻不會被奪走太多。相反的,我的行為若受到第二套社群情感影響,我就只是整體的一小部分,必須遵從整體的行動,臣服於整體的影響。//
//集體亢奮會暫時把人類拉進兩種領域當中較高的領域,亦即神聖領域,集體利益會佔主導地位;相反的,世俗領域是普通的日常世界,我們在此關心財富、健康、名聲,同時也感受到某個更高遠、更高貴的事物在呼喚我們。//
川口月
結果:提升內團體的向心力、凝聚愛戴;對抗外團體。
//為群體服務的行為有時會讓局外人付出慘痛的代價(如戰爭),不過一般而言,團體感的重點是改善群體內的福祉,而不是傷害外團體。//
川口月
3.以這次東奧為例
台灣觀眾一起為「我國」選手加油,共享選手的喜悅憂傷;獎牌累計以「國家別」統整;頒獎時放國旗、奏國歌,皆讓台灣觀眾在觀賞奧運比賽的過程中,凝聚共同體認同。

開心、雀躍不只是因自己喜歡的選手勝出,而是「我們」贏了、讓世界看見「我們」

對選手來說,以國家整體為名的助威、榮譽,也帶給選手有別於個體層次的鼓舞、助力。
如「台灣觀眾與選手同在」的歸屬感、安全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爭取團體榮譽感。
川口月
4.團體感與「敵人形象」
前面提到,對抗外團體不是團體感的重點。但凝聚內團體向心力、強調「我們」的過程中,仍會將「我們」與其他人畫清界線,若再搭配二元對立的簡單直覺,就容易產生「正義英雄/邪惡敵人」的對立敘事。

當然,這不表示敵人敘事就全是壞的。
@wyc513 - #讀嘛讀嘛 以大腦運作方式的科普為基礎,來帶出「如何以不同方式觀看、跳脫慣性思考」和...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說明培養怒意的正面例子,就提到選手在賽前會刻意醞釀怒氣,以振奮精神、使自己在比賽中能呈現最好的一面。
將對手放在「敵人形象」的敘事之下,能幫助選手更易進入這樣高強度的備戰狀態。
另一方面,賽事報導若採「英雄/敵人」敘事,也更容易激起民眾對於「自家」選手的支持與關心。
川口月
但若過於濫用此類敘事,「打倒敵人」就會從原先作為提升能量、爭取能見度的手段,取代「打贏比賽、關心選手」,成為最終目的。
此時,「敵人形象」就不再只是假想故事,而成為真正的敵人了。
川口月
5.不健康的團體感:妖魔化外團體
Log into Facebook
把其他比賽對手,乃至於他們所代表的國家當成敵人,便會導致此文中所謂「理所當然的仇恨」的嚴重問題。
抱持著「是你們先欺負我們的,我們的所有行動也只是剛好而已」的想法,對選手進行人身攻擊、嘲諷他國苦難,也就顯得順理成章、毫無罪惡感。

陳亭亘心理師在文中提及《惡人:普通人為何會變成惡魔》一書:
//它指出了十個要讓人「沒有罪惡感」的訓練方式,也就是軍隊用來訓練軍人的方式,如何一步一步地讓人無法看到另外一個人,好能馬上遂行傷害,迴避腦內的道德阻抗,殘暴地傷害另外一個人。//
我有寫過書噗,放一下:
@wyc513 - #讀嘛讀嘛 《惡人:普通人為何會變成惡魔》 作者訪問在二戰時參與血腥罪行的日本老兵,...
川口月
另外,在《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作者在第一部先分析仇恨從何而來,偏見、空泛的期待、將未經思考的感受包裝成「合理的憂慮」、將人的面孔模糊化,只剩下可隨意污衊的群體標籤
在第二部分析助長仇恨的三種概念:同質、自然、純粹
在最後一部說明如何對抗仇恨:擁抱人性的不純粹,重新實踐民主價值。
@wyc513 - #讀嘛讀嘛 《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從日常的藐視到平庸的邪惡,當仇恨斷開群體連結、造成...
川口月
在《滅頂與生還》中,作者在第五章討論了與「有用的暴力」有別的「無用的暴力」。
相較於前者(如飢餓是為了確保囚犯沒體力逃跑),「無用」的暴力(如強迫裸體、舔食、刺青、挖沙填沙此類無意義勞動)的目的只為了羞辱集中營囚犯,「在死之前,受害者必須先被貶黜污衊,好讓殺人者無須背負過重的罪惡感。」P146
滅頂與生還
川口月
6.不健康的團體感:對內團體成員的壓迫與勒索
啟動團體感的機制若不健康,除了上述提到的將外團體妖魔化的問題,還有對內團體成員的壓迫與勒索。

舉「東奧正名公投」為例。反對與贊成其實牽涉兩層次的問題:國家認同、價值取捨
川口月
(1) 國家認同的強迫一體
首先,台灣人的國家認同若做最粗略的區分,可分為統派(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獨派(兩岸屬不同國家)與其他。
即使在最大共識為「兩岸屬不同國家」的認同中,仍有華獨、台獨、其他國家認同(原住民族各族各部落的獨立國家認同、離島人的國家認同)的區別。

東奧正名公投進行時,皆能從各派別支持者中,看到對相對立場者的辱罵,彷彿不跟自己站在同一立場就是「賣國賊」、「數典忘祖/跪舔壓迫者」,要那些人「滾出台灣這塊土地」。

此即基於「我=大家=我」的團體感,將個人認同強行套用在內團體的其他人身上,並將「不同想法」扭曲成「敵人的惡言惡語」,忽視其他內團體成員的不同需要。
川口月
(2) 價值取捨的互相勒索
即使在「兩岸屬不同國家」的廣義獨派中,也可能因價值取捨而作出不同選擇。

在推行東奧正名公投時,有多位運動選手(亦包含此次奪牌選手)表態「不支持東奧正名」,因為「可能危及選手舞台」。有很多人出來拜託大家投下反對票,畢竟「不能讓選手們白白浪費青春、努力」
也有支持東奧正名公投的人,在公投反對作收後,對反對者大加辱罵「滾去中國」。

這也是基於「我=大家=我」的團體感,將某件事對某個人的結果,放大成對所有內團體成員的結果,而要求大家一併承擔。
川口月
實際上,一個人的公投表態,只能代表該人的想法。

我投贊成,是因為我認為國家認同很重要,需積極表態。
但這不代表我可以隨意污衊反對者,要他們為我的失望情緒負責。

投反對票者,或許是認為「積極表明國家認同」沒有比「參與比賽」重要,因此,若強調國家認同會犧牲選手參賽權利,則其認為國家認同可以退讓。
但這不代表他可以指責贊成者不為大局著想,將贊成者的「表明國家認同」說成是「自私犧牲選手權利」。
川口月
7.與有榮焉的危險處:有好事的時候才是「台灣之光」,其他時候就只是「加分仔」、「佔用國家資源」

這次出戰東奧的選手中,有不少來自原住民族的好手。然而,從媒體們對選手們的稱呼與報導中,仍可看見基因天性論、扁平標籤的「強迫視為一體」的問題:
Facebook

基於「我=大家=我」的團體感,所以對「我」有利的時候,來自原住民族的選手就是「我國」之光、「通婚以後多數台灣人都有原住民血統,『我們』跟中國人沒有關係」,擅自將原住民族劃分在「我們」之內,好讓「我」與有榮焉;
對「我」不利的時候,「原住民都是加分仔,搶了『我們』的名額」、「原住民才愛投國民黨,『我們』跟他們不一樣」,又將「我」的需求等同於「我們」的需求,並將有礙「我」需求的原住民族排除在外。
川口月
過於強調「我們」,便容易使自己看不見團體內的差異、看不見自己對他人抱有的忽略與歧視。
川口月
8.結論(?
雖然講團體感的負面影響篇幅較長,但我不會覺得團體感就是壞的、與有榮焉就是沾光。

團體感也顯現著人類基本的歸屬感需求,在與他人的緊密連結中感到圓滿,在廣闊的「我們」之中使看似獨屬自身的苦厄顯得渺小、消融。

與有榮焉也說著「代表性representation」,讓「我」知道,「我們」有能力站上世界舞台、「我們」可以,而打破「看看那些得獎者跟我是多麽的不同啊,像我們這樣身材/性別/資源劣勢、國家備受打壓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的框限,去實踐那看似不可能的夢。

因為「我們」成功了、世界看到了「我們」。

只是,我們還是要小心團體感將帶領我們前往何方。
是互助、合作?還是壓迫與排斥?
川口月
9.國家認同、民族主義、運動:

Log In or Sign Up to View
//台灣人進步了,知道國家主義的愚蠢,互相提醒不要以完全的民族主義來包裹這些運動選手,尤其原住民運動員的處境,原住民地位在國內政治,仍有一段長路要走。但是當我們這樣說的同時,不也就是對國家整體有一份期待嗎?//
川口月
//我們不喜歡國家主義,但是國家還是可以作很多事:促成整體的運動風氣,給予弱勢扶助,製造有利的合作機制….。
尤其不要把台灣和中國並列,一律打成國家主義的弊端。這樣做其實是丟棄作為民主國家公民的責任。......但是,難道作為民主國家台灣的公民,我們對於國家應該做些什麼沒有什麼可以置喙的嗎?這不是放棄作為公民的責任嗎?放任個人闖蕩的結果,不是只看得到最能夠吸到資源的大戶過招,全世界只幫20個人在加油嗎?我猜想,就算是菁英運動員也不希望如此吧!誰不希望獲得自己家人、或是如家人一般的國人的加油聲呢?就算不一定可以拿到牌。//
川口月
林佳和/體育改革的抉擇:更多國家控制?更多社會支持?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我反對把體育推往國家控制的方向,但不代表我認為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國家應該用它有限的資源和能量,打造一個適合發展成金字塔的運動環境。我國的運動若要走向社會自主的方向,可能會歷經許多混亂跟陣痛,但我不會很在意,因為台灣還是必須往進步國家的方向走。//
川口月
-
川口月
「會長,這個世界怎麼了?」 on Twitter
「Pangcah no wawa!」我是阿美族的孩子!
川口月
韓射箭手「安山」勇奪雙金爆紅!韓網友卻稱「頭髮太短、念女校」怒不支持 | 網路人氣話題 | DailyV...
k-용산 on Twitter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一個默默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的人,而不是按照國家、人種、宗教、性別來定義的! 安山選手祝賀你!」
川口月
-
川口月
機器狼🎸吉他生活第1課
謝謝誇獎汪 d(・ω・d)
川口月
-
川口月
文化部

//然而,對一個族群的認識,絕對不能停留在大眾媒體上「某某族戰士」、「某某族公主」的簡單標籤,不能止步於「原住民都很有運動天份」的刻板形象再複製。一位運動選手的成功,不只是賽場上一時片刻,不會只是有天份,而是長期累積的訓練成果與一整個團隊的努力;一個族群的真實面貌,也不會只是媒體版面上隻字片語,而有更綿延、深遠的歷史與文化,還有一連串艱辛的正名歷程。//
川口月
Facebook

//任何「問題」都是督促我們更加思考「個人」「國家」和「社會文化」的關係,而不會是需要掩飾的「我們靠中國教練拿牌」這樣的單面向觀點。//
川口月
Facebook

//總的來說,對當前以漢人為主體視角來認識原住民的主流媒體,我們呼籲這些部落的名字、選手的名字都能夠完整而正確的呈現,對族群、個人都該保有更多的尊重。也呼籲媒體與閱聽者尊重與認識、理解這片土地上的各個族群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僅在特定賽事或活動時,才消費族群的標籤。//
川口月
世界走走seh seh on Facebook

//「別讓月經這種正常的(現象)阻礙妳的夢想,」辛度這麼告訴印度千千萬萬的年輕女孩。​//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