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6:58 AM
126
64
[囧]事由:中國影片扭曲地評論美國網紅社會實驗文婊美國宗教機構的奶粉慈善問題(好長,疊太多buff了)
ಠ_ಠ - 台灣這邊好像沒有關注到 美國有網紅打電話給基督教教會做測試 說自己沒有工作沒錢 有小孩然後奶...
台灣宮廟噗友的反應
@tainanbaoan - 作為少數(?)在噗浪潛伏的宮廟,也許能對此稍微談談。 無論教會宮廟寺院,但...
查證文
@gigiared01 - #時事 最近看到一個「美國某網紅假裝沒奶粉的可憐媽媽,打給一堆教會測試誰願意...
buff拆彈重點條列
(下收)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7:02 AM
1.莫因好惡就相信,應查證後再評論
偷偷說的噗友要是有查證,大概就不會在下面燒起來了......你可以討厭或不喜歡某個東西或群體,不等於造謠或是爭議就毫不猶豫地相信欸......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7:07 AM
2.小心利用你的喜好詐騙
@kellerlin - [心得]因為討厭某黨,所以就輕易相信對某黨不利的任何謠言...這位先生/小姐,...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7:08 AM
3.沒有「社會實驗」這個東西
什麼「人性實驗」、「揭穿諞局」、「心理測試」這種,現在已經式惡作劇騙流量的SOP了,沒有學術倫理跟同意都是OUT
@kellerlin - [時事]喔喔敢主張是「社會實驗」喔?林鄒罵正好社心雙主修出身~好喔,直接講結論...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7:19 AM
4.社工會去查,所以需要社工
專業社工被訓練接電話要夠敏感知道對發是不是在騙,同時要回覆得體,不讓對方抓到把柄亂抹黑,也不能讓求助者被誤認是騙的掛電話崩潰輕生,
社工需要高強度的情緒勞動
,
所以抽屜都有餅乾糧食來紓壓
建議每個慈善機構都應該要請社工,工讀生要有基本的社會福利服務訓練時數,
但現實是NO八低CARE
~~~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7:21 AM
5.慈善單位不一定有專業社工或良好的慈善制度
跟大小無關,純粹就是,慈善單位有沒有助人專業意識跟非營利管理的問題,但講這個可能需要發不自殺聲明
若夜is秋望靈光印海花
@lanceya
Wed, Nov 19, 2025 7:26 AM
Wed, Nov 19, 2025 7:26 AM
我只知道這人怎麼有辦法聯絡到毒蟲跟知道這麼多福利機構電話
有些福利機構甚至因為規模
只有所屬當地城鎮的人知道電話才對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7:38 AM
6.中國人價值觀跟世界不同,資訊請打對折
@kellerlin - [感慨]其實兩邊分開活得這麼久了,生活跟經歷都不同了,就要先承認對方跟自己可能...
補個清朝甲午戰爭贏日本的「傳統」,就知道有多扭曲(科氏力)
Facebook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7:46 AM
7.抹黑社福是老招了,稱為
社會福利烙印(stigma)
分為貧窮的汙名(stigma)與接受福利補助的烙印(stigma)以及歧視貧窮
有關「貧窮」的基本知識看這邊
@kellerlin - [心得]有關於貧窮...來寫些基本知識... 為了翻大學筆記手被紙割傷哭哭 別...
貧窮歧視看這邊
@kellerlin - [感慨]有時看到那種攻擊窮人的言論,就會膝蓋反射的想「他八成沒有窮過」,但田野...
歧視定義看這邊
@kellerlin - [時事]當你聽到刻板印象(stereotypes)、偏見(prejudice)...
@kellerlin - [囧]偏見是心理認知,歧視則是社會結構問題 這個事件的癥結是「你會不會因為你喜...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7:50 AM
社會福利知識看這邊
@kellerlin - [哭]心情不好來抄課本 看到「該不該救援/同情人民幣地區的太太」的討論,先來爆...
@kellerlin - [時事] 講得太好,感謝…… 然而,這樣的理論或概念為何不被一般台灣民眾接受,...
補償歧視看這邊
@kellerlin - [囧]對弱勢的「補償」政策並不是群體/個體的「優勢」,「補償政策是種優勢」的說...
社福力不從心看這邊
@kellerlin - [感慨] 這噗有社工或生輔員經歷的人認真解釋原因 噗內有現役社工精簡扼要的解說...
@kellerlin - [囧]先來看台中市的安全網懶人包 安全網修訂(強化)的背景:2016小燈泡事件...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8:12 AM
8.美國是殘補式社會福利
我們都稱他為殘廢式社會福利,只有公司不提供福利或是市場買不到才提供,雖然項目很多,
這點也是有門路資訊的人一直嘲笑福利明明就很多都是窮人不知道運用的藉口,華麗忽視有人窮到不知申請項目跟去申請的交通費都沒有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政府覺得浪費錢,習慣將這個花錢單位民營化或丟給私人公司,於是
「巨型社會福利公司賺取政府資金與民眾的稅金,政治力與企業合作壟斷社會福利事業,在輸送福利服務過程產生貪污腐敗、偏袒不公、裙帶關係等弊端,也造成許多弱勢底層無法獲取社會福利資源,使得許多美國社會福利企業惡名昭彰」
社會福利管理掏金潮: 以美國社會福利民營化公司為例 | 台灣新社會智庫全球資訊網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8:23 AM
從社福角度來看就是擋了保險業者的路,歐巴馬想推的健康保險無論如何都要弄爛它。享受保險的人,無視保險業者對貧窮者的排除,因為他們根本繳不起保費,甚至繳得起保費但是不賺所以不受理(《超能特攻隊》主角一開頭就把這個道德難題演得很好,
幫助人是會丟工作的
),以及為了怕濫領,真的需要幫助的人來到政府基層,再被出現的《製造低收入戶》這樣的審核刁難
基層公務員有「病」:公家機關如何侵蝕道德能力?|兼談台灣的貧窮治理:「假性脱遊」與「製造低收入戶」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8:33 AM
9.美國對受助者的污名化
然後,政府不想出錢社福的錢就算了,
用少數的濫領者來抹黑所有受到幫助的人都是「福利女王(welfare queen)」
,這套包牌就是罵法就是「有工作就有錢繳保費了啊(無視有些人被保險公司排除)」、「這麼多福利怎麼不會申請(無視有些人沒有資訊跟交通能力)」、「福利這麼多一定都濫領賺飽飽報(以偏概全覺得所有人都濫領,無視重複的會被取消或是政府不給審過)」,導致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乾脆鋌而走險或自殺,所以治安變差,然後再抱怨「治安變差果然都是____的錯」,噗首偷偷說裡面很多偏見言論已經示範可以填多少名詞單字了
從「生小孩套利」到「福利女王」:當都市傳說凌駕數據時
Welfare queen - Wikipedia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8:44 AM
10.順便汙名化宗教
好吧,沒錢繳保費、無法靠政府的人,臨時需要資源(吃飯、水、毛毯、臨時避難所、就醫)時怎麼辦,根據殘補消去法,基本上靠宗教慈善跟有錢人的基金會在撐場,然後換少數不OK的宗教跟基金會被當全體酸,尤其是之前美國泛天主教或保守宗教勢力禁墮胎,卻缺乏母嬰福利,只有這點美國網紅的觀察正確,方法錯誤,應該當成詐騙抓起來
@kellerlin - [摘要] 「美國是海洋法系國家,其中一個大特色就是非常注重過去的判案...」 ...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8:53 AM
若夜is秋望靈光印海花
: 如果照他自介「成癮諮商師」那「聯絡到毒蟲」就有可能,但是會犯個資保密等問題,
前提是他真的是諮商師
,還沒搞清楚就有偷偷說文中一度想指涉他是使用者,毋當
第二我不太確定它如何取得地方社福單位的電話(網路搜尋會蒐的話),但我想這個東西應該還沒死透吧
黃頁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19, 2025 9:19 AM
11.最後是,留點口德
因為我們很容易以偏概全,一時誤會亂罵,讓無辜的人受傷不叫做善事,叫做破壞社會信賴,而且嘴巴不乾淨的人令人討厭,出事就沒有人想幫你了,很燒陰德啦......你永遠不知道哪個陌生人會在不知道的地方,偷偷幫你一把不是嗎?(老舊作文風格式結尾)
以偏概全的由來
@kellerlin - [哭]「社會群體」的觀點 「發生命案後指稱某些群體帶來高風險/應該負責任,這是...
亂講話為什麼是破壞社會信賴
@kellerlin - [黑]人生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說服自己:「不管笑話多惡毒,它只是個笑話」 若不...
@kellerlin - [時事]撇除平權或父權等性別的結構批判層次,最簡單、表面的理解就是,這些(有部...
@kellerlin - [感想] 1.這是接近犯罪的「欺負」,只是被「嘲諷」掩蓋,而且沒人先關注到女性...
kellerlin
@kellerlin
Thu, Nov 20, 2025 1:26 AM
12.補個美國毒品簡史
@kellerlin - [memo]
載入新的回覆
buff拆彈重點條列
(下收)
偷偷說的噗友要是有查證,大概就不會在下面燒起來了......你可以討厭或不喜歡某個東西或群體,不等於造謠或是爭議就毫不猶豫地相信欸......
什麼「人性實驗」、「揭穿諞局」、「心理測試」這種,現在已經式惡作劇騙流量的SOP了,沒有學術倫理跟同意都是OUT
專業社工被訓練接電話要夠敏感知道對發是不是在騙,同時要回覆得體,不讓對方抓到把柄亂抹黑,也不能讓求助者被誤認是騙的掛電話崩潰輕生,社工需要高強度的情緒勞動,
所以抽屜都有餅乾糧食來紓壓建議每個慈善機構都應該要請社工,工讀生要有基本的社會福利服務訓練時數,但現實是NO八低CARE~~~跟大小無關,純粹就是,慈善單位有沒有助人專業意識跟非營利管理的問題,但講這個可能需要發不自殺聲明
有些福利機構甚至因為規模
只有所屬當地城鎮的人知道電話才對
分為貧窮的汙名(stigma)與接受福利補助的烙印(stigma)以及歧視貧窮
有關「貧窮」的基本知識看這邊
我們都稱他為殘廢式社會福利,只有公司不提供福利或是市場買不到才提供,雖然項目很多,這點也是有門路資訊的人一直嘲笑福利明明就很多都是窮人不知道運用的藉口,華麗忽視有人窮到不知申請項目跟去申請的交通費都沒有),雪上加霜的是美國政府覺得浪費錢,習慣將這個花錢單位民營化或丟給私人公司,於是
「巨型社會福利公司賺取政府資金與民眾的稅金,政治力與企業合作壟斷社會福利事業,在輸送福利服務過程產生貪污腐敗、偏袒不公、裙帶關係等弊端,也造成許多弱勢底層無法獲取社會福利資源,使得許多美國社會福利企業惡名昭彰」社會福利管理掏金潮: 以美國社會福利民營化公司為例 | 台灣新社會智庫全球資訊網
然後,政府不想出錢社福的錢就算了,用少數的濫領者來抹黑所有受到幫助的人都是「福利女王(welfare queen)」,這套包牌就是罵法就是「有工作就有錢繳保費了啊(無視有些人被保險公司排除)」、「這麼多福利怎麼不會申請(無視有些人沒有資訊跟交通能力)」、「福利這麼多一定都濫領賺飽飽報(以偏概全覺得所有人都濫領,無視重複的會被取消或是政府不給審過)」,導致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乾脆鋌而走險或自殺,所以治安變差,然後再抱怨「治安變差果然都是____的錯」,噗首偷偷說裡面很多偏見言論已經示範可以填多少名詞單字了
好吧,沒錢繳保費、無法靠政府的人,臨時需要資源(吃飯、水、毛毯、臨時避難所、就醫)時怎麼辦,根據殘補消去法,基本上靠宗教慈善跟有錢人的基金會在撐場,然後換少數不OK的宗教跟基金會被當全體酸,尤其是之前美國泛天主教或保守宗教勢力禁墮胎,卻缺乏母嬰福利,只有這點美國網紅的觀察正確,方法錯誤,應該當成詐騙抓起來
第二我不太確定它如何取得地方社福單位的電話(網路搜尋會蒐的話),但我想這個東西應該還沒死透吧
因為我們很容易以偏概全,一時誤會亂罵,讓無辜的人受傷不叫做善事,叫做破壞社會信賴,而且嘴巴不乾淨的人令人討厭,出事就沒有人想幫你了,很燒陰德啦......你永遠不知道哪個陌生人會在不知道的地方,偷偷幫你一把不是嗎?(老舊作文風格式結尾)
以偏概全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