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喜歡
Fri, May 9, 2025 5:24 AM
Thu, Jun 19, 2025 2:29 AM
15
1
李佳穎《進烤箱的好日子》
|自轉星球:2024。
「這種時候我覺得跟他聊天會到一個我沒去過的地方。(⋯⋯)過了很久我才了解,聊天時突然發現自己到了一個沒去過的地方不一定是好事。」
「是那個將一刻活成一個宇宙的人。對,就是人。這些時刻在沒有記錄下來之前是人,寫出來之後就變成屍體了。(⋯⋯)記錄最可怕的是,他們會回頭吃掉那些時刻,覆去那些時刻,最後變成唯一的時刻。」
Chia-Lin Wu (@ashhgraphic)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
美術設計|吳佳璘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28 AM
寫回憶錄是一筆與惡魔的交易,它依賴個人魅力與天份。這裡的天份指的是你的命運,(⋯⋯)。但只要你不在乎有沒有讀者,任何人都可以寫回憶錄(其實不在乎有沒有讀者的話,寫什麼都可以)。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28 AM
我記得的是一個形狀,大概是「大概是這個意思」這個意思。
(⋯⋯)這也是為什麼我沒有用「」把那段話框起來的原因。這樣說來,回憶錄不是99%的對話都無法放在「」裡了嗎?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29 AM
或者我可以發明新動詞,選個已經存在的字,賦予它新的意義:
作者註:「訫」是用話來顯示一個大概的意思。不保證與實際說出的話一字不差,但重點與內容是相同的。適用於回憶錄等文體。
「訫」字讀「信」,是信的古字,我看到它又是「言」又是「心」,且意思是「誠實」,覺得真是太妙了,這不就是個一條龍也似將我賦予它在回憶錄裡的新義全包了的字嗎?結果一放進去怎麼看都像個「恥」字,好像我媽跟我兩人躲在棉被裡為我的人緣不好與她的沒錢抱頭痛哭一樣。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29 AM
我想我的問題是,無法一字不差地原音重現,在回憶錄裡是撒謊嗎?與其說這是撒謊,不如說是某種程度的失真。關於這點我決定以兩個原則分頭進行:一是只要我沒有隱匿或撒謊意圖,就不要再去思考這個會阻礙我前進的問題。
二是用各式各樣的技巧,繞過使用「」的時刻,或用各式各樣的技巧,合理化使用「」的時刻。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29 AM
「她的真正專長是說話。
我媽對我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決定是她的語言。(⋯⋯)這事對我影響為何我無法說,不過我懷疑『無內建寶寶語』在我到了十三歲開始嘗試與無血緣之人建立親密關係時,必須悲慘地從頭學習『裝可愛』這個重要技能一事脫不了干係。」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29 AM
那兩件事得擔負與「我們要離婚了」等重的悲劇平衡,如同糖果屋兄妹的父母在帶他們去森林裡丟掉之前吃的那頓早餐:「就要把小孩送去死了。」「吃完這頓小孩就要死了。」那頓早餐不會是隨機的,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0 AM
我覺得「說謊家」這名字取得太好了,尤其是那個「家」字。我在保單裡寫:說謊最好的方式,就是說實話。儘可能地說實話,然後把謊話夾在沒人注意的地方。誠實是小學四年級一個說謊學徒的抵押品。但後來讓我目眩神迷的總是那些不躲在實話裡的謊,不用時間差、人物錯置來迷亂的謊,那些橫空出世,在類型上開疆闢土,在背後看不見動機的謊。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0 AM
「她告訴我們她沒有結婚,所以有很多錢可以拿去買書。」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0 AM
「現在我認為那是我最早的記錄嘗試。開心鬼穿過了我,我心領神受但無人知曉。『開心!』這麼大喊時那東西就現身了,定住了,被留了下來,(⋯⋯)。因此八歲的我心心念念把這事寫了下來,講白了也是抓到一隻鬼的關係。」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0 AM
「那些神祕的、親密的、傾刻就消失了的;那些還沒有被命名的,大於物的;那些等著被發現的,即將被發明的,我妄想用場景、人物、舉止、事件、聲音、味道的大集合把它留下來。這種執念為什麼?從何而來?我不了解。但顯然我從很小的時候就注定要進烤箱了。」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0 AM
「我第一次發現關於一樣東西,任何一樣洞悉,可說的事沒有盡頭。(⋯⋯)我所收集的關於任何一個微小之物的地老天荒。」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0 AM
「每個人在這裡都是全新的人,吐出的每個字都是自介。這跟小學下課同學聊天不一樣,穿著睡衣拖鞋剛洗完臉會讓你忘記身邊的人不是家人,於是穿著睡衣拖鞋剛洗完臉身邊的人就是家人。」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1 AM
「有時候我媽會突然對我說:不要裝可愛,用裝的可愛一點都不可愛。我對她為何這麼說是一頭霧水,現在想起來應該是我的模仿拙劣。更有甚者,我媽是個反可愛的基進派,裝或不裝,我的可愛註定是要失敗的。」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1 AM
她是死亡賓果之夜朋友籃第一顆滾出來的小圓珠。
(⋯⋯)但在我們認識的,她十五歲的那一年,我是完全感受不到她帶有死亡氣息的。十三歲的我又知道什麼呢?我只想像自己的死亡,說得更準確一點,我只能想像自己的死亡,我懷疑世界對我提不起興趣,我想像我也退,退到死亡後面,(⋯⋯)。
當時我很清楚,我太喜歡想像死亡,真死了就沒辦法做這麼有趣的活動了。(⋯⋯)我們花所有時間在給對方講述自己剛剛發生的事,或將要發生的事。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1 AM
沒有人可以跟我一起在底下拉著「」裡的句子,以至於那些段落快要飛上天去──我不願這麼想──讀起來竟像小說。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1 AM
對她來說,
可愛是一種選擇,真正的可愛則是背叛。
小學時每個禮拜三是便服日,我媽會鼓勵我穿裙子,但她不會說「我們女生要穿這個」。她說「穿這個可以變成女生。」
我大聲說:但我是女生。
我媽說,那只是一種說法。
什麼意思,女生只是一種說法。
(⋯⋯)我媽想說的是女生只是某種階段性的,有目的的,片面的措辭,用來表示⋯⋯什麼呢?那個躲在女生裡面最終的真正的合時合宜的我到底是什麼?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1 AM
穿這件,讓你的腿看起來更長;戴這個,你會看起來比較成熟。
我終於知道她為何這樣說話。我媽認為我們應該要隨時保持警覺,按照今日世界的敵意來調整自己的女性特質,幫助你達成人生的追求。有方向的具體動機比無靶可畫的「可愛」容易理解,
種種說法都是要預備我,
避免我不知所謂地追求那飄忽的可愛,而困惑,而迷失。不過她與我都沒料到,我的青春期竟是在困惑與迷失中,被可愛拾起的過程。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2 AM
「突然問我媽,我想跟神說話,要怎麼說呢?
我當然不記得這件事了,我第一次遇見那個想跟神說話的我,可以那個我只活了五秒。因為接下來我媽告訴我,她推測那個傍晚,睡飽完飽吃飽清潔乾淨被父母環繞的我第一次經歷一種感覺,『像萬花筒有沒有,』我媽說。
我想我媽的意思是,那些興奮、甜蜜、溫暖、饜足與不捨得,開合重組開合重組然後從我的身體滿了出來,擠進一句小小的祈求裡。我媽說完她的推測後,那個身體如炸開萬花筒吐了一小口的我隨即取代五秒前那個貌似想跟神說話的我。」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2 AM
但她有一些質地,像織物的針數,是洗過染過漂過剪裁過也無法改變的東西。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2 AM
順時空的過場在技術上讓回憶錄讀起來像小說,在本質上也容易掉進把回憶錄變成小說的兔子洞裡。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2 AM
「我的人與人關係都粗略依循這個譬喻:我與某人開了一整夜的車。(⋯⋯)在把交往過程濃縮進時速九十公里的車內,夜是毯子,不是譬喻。」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2 AM
「比較是在隔日傍晚洗澡時,對著鏡中的自己恍惚想起昨夜好像睡得頗淺,接著那個夢的景象、細節、味道、顏色,全部在我閉著眼睛時流進我的身體。(⋯⋯)我們還能如何變化形式來記錄熬過的童年與那些人生中橫空出世,在類型上開疆闢土,在背後看不見動機的時刻?」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2 AM
「『你在想什麼?』
你在想什麼?(⋯⋯)──那也正是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那句話取消了他『大人』的標記,將他從背景裡解放,而十三歲的我一定是真的告訴了他我在想的事情,那一刻也是我把頭放進烤箱的開始。
我把夢告訴了那人。儘管長大的我已經懂得對那句話充滿戒心,但還是無法克制地在每一次聽到時感到愛。」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3 AM
「生了小孩之後,你就會一直想到你自已這麼小的時候,你會想,我要怎麼可以他變成我,你知道嗎。」
(⋯⋯)
「但我不會有小孩。」我說。
「為什麼?」
「在還沒生小孩之前,你怎麼知道你
會
喜歡
有
小孩?」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3 AM
「為什麼可愛?為什麼敢?為什麼是我?你怎麼跟上帝說?」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3 AM
「他問我你快樂嗎?我告訴他我有時候會想到自殺,但我不是真的想死,我只是想如果我死了會怎麼樣。你為什麼不真的想死。他說。雖然聽起來是問問題,但他說出來卻不像問句。
這種時候我覺得跟他聊天會到一個我沒去過的地方。(⋯⋯)過了很久我才了解,聊天時突然發現自己到了一個沒去過的地方不一定是好事。
我以為進了大觀園,但在私語言的空間裡,大觀園與暗巷無異。在那裡霸凌毆打強暴經常被當成灌頂醍醐,混亂痛苦自厭則被看作存在的證明。」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33 AM
「在你們的世界裡,唯一的系統性存在是你自己,你們沒有串起其他東西的能力。(⋯⋯)你們感覺到強烈的喜歡,卻不知道要如何活在那個喜歡的狀態裡。(⋯⋯)你們的語言反映了你們的貧乏。
我不知道為什麼他要用『你們』,有時候我暗自認為我不屬於那個『你們』,但無論如何,我覺得他說的真是他媽的對極了。我把他的話寫進筆記本裡,
連『的』字也不願意遺漏。
」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45 AM
「自我有記憶來就知道月經是什麼,我媽從不浪費任何讓我懂事的機會。(⋯⋯)這麼說有點突兀,但長大後我發現近似的體驗是讀小說。生活裡那藏的轉折,小說把它們移到你眼前,給了它一個好位置。注視那些地方安慰了我,讓我回過頭來理解了生活。小說就像那跟我關一間廁所時陰道靜靜流著血的我媽與她的子宮內膜,(⋯⋯)。」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5:53 AM
「那是純度很高的記憶,從未和文字交配或與口語相染。經驗連結與想像力是我理解這世界最初的工具,」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00 AM
「比如說,我明白自己在本質上不是自殺的人,但那一晚不是好奇,不是不小心,」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03 AM
「生命是什麼你知道嗎?
是那個將一刻活成一個宇宙的人。對,就是人。這些時刻在沒有記錄下來之前是人,寫出來之後就變成屍體了。
但這不是我所害怕的,
記錄最可怕的是,他們會回頭吃掉那些時刻,覆去那些時刻,最後變成唯一的時刻。
我注視那些屍體,他們長相是我愛的人,但不是。我卻不知道哪裡不是。」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11 AM
「但到頭來,能讓你明白自己發生了什麽事的,不是記憶,而是語言。(⋯⋯)可有時候,故事裡的李子會變成桑椹,咒詛變成祝福,可愛正是字面上的意思,最後的謊成了開場白,毛蟲活了而蜘蛛必須死。我說可以不要死嗎,她說你可以自己編一個。」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13 AM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15 AM
@saomm - #讀嘛讀嘛 把路走成路口才是我的問題。
「把路走成路口才是我的問題。」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16 AM
@cyiwen16 - 讀《進烤箱的好日子》 李佳穎 「關於那片菠菜我可以寫一萬字。這樣的事讓我的心像一...
「讀得入迷有一部分是覺得李佳穎「頭腦好好」。在小說體裁下流暢地書寫一個人的成長記憶,變換的時空相互作證、互為彼此的問題和解答;在此同時,又能在其間哲學性地討論創作、寫作、記憶、真實為何,」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19 AM
@haruspring - 我睜開眼睛。 「嘿,」那人低頭看我: 「你在想什麼?」 那正是他對我說的第一...
「好會寫,好好看,好喜歡。
既輕巧又沉重,非常聰明又足夠坦承地令人感動。」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21 AM
@shosanna -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 哎真的是太好看。作者對書寫生命和自己這件事有很深很深的洞...
「作者是透過這條帶子滑回過去,慢慢把「」或──的記憶找出來的嗎?小時候莫比烏斯環不分正反,長大之後的她走在其中一面上,試圖從回憶裡窺探另一面是什麼,寫出來並且(小心翼翼的)定義它。」
「說到底,書寫回憶錄到底是不是包含對自己說謊的部分,而如果說了謊的話。回憶錄是不是就成了小說,而自己可以成為旁觀者?」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26 AM
@ScarlettYulia - 【書單】 #23號書單 ⌞⎽⎽ 李佳穎 ---------------...
「讀《進烤箱的好日子》的好日子給我一種少女睡衣派對熄燈後的感覺,並肩躺在黑暗的房間裡、原本歡快的情緒冷卻下來,那種共處於黑暗的孤獨和親密感,總是會鬼使神差地說出『我想跟你說件事喔』,唐突又自然地開始自白某些光天化日下不會說出口的晦暗情緒或回憶。」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27 AM
@lucywritewrite - #讀嘛讀嘛 我有個壞習慣,是有時會把小說分兩截看,有時前半部看了好順...
「裡面有些很細膩又彎彎勾勾的地方,讓我覺得跟《永別書》一樣很挑讀者,就是會有種「懂我」的感覺,有時會覺得,讀這類書不是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為了某個瞬間,某個心靈被擊中、某段寫得特別精巧的文字,為了那個靈光閃現的時刻而讀。而《進烤箱的好日子》本身也是一個探究「書寫、記憶的意義」的小說,其概念「記錄等同覆寫曾發生的事」也像是《永別書》有的悖論:「為了遺忘你必須先記憶」。」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29 AM
@rossikai - 《進烤箱的好日子》 by 李佳穎(自轉星球) keywords: 青春、女性、記...
「我覺得有些地方很有趣,像一塊清爽不膩口的小蛋糕,嚐起來很新鮮,只是裡面加了些吃不出來頭的香料。我對於主角的部分想法不是很明瞭,我不知道:那兩段曖昧對她的意義是什麼?我不知道:為什麼說記錄是對上帝的褻瀆?我不知道:為什麼「你在想什麼」這句話能夠瓦解「大人」的界線、又為何需要警戒、又為何能從中感受到愛?」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30 AM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39 AM
「寫小說的李佳穎」去哪了?自轉星球總編黃俊隆ft.《進烤箱的好日子》作者李佳穎──台北波士頓越洋訪談
【當月作家】假如生活騙了我,就用小說騙回去 ── 李佳穎|聯合文學unitas生活誌
你如果要認識自己,就不要再買勵志書了──專訪《進烤箱的好日子》作者李佳穎
前青春期的成長掙扎——關於《進烤箱的好日子》 | 500輯
翟翱/小說家的謀殺與創造之時──讀李佳穎小說《進烤箱的好日子》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Fri, May 9, 2025 6:40 AM
ꌚꂑ|綠的少女#
@sleepatease
Thu, Jun 19, 2025 1:44 AM
@VictorDark - 我為什麼覺得《進烤箱的好日子》很厲害: 後設作為一種質疑說故事本身的寫作方式...
「對我來說,一切都收在《進》最好的,也是最後的那句話,如果那句話擺在開頭,就是陳腔濫調台劇式金句廢文,但擺在收尾就是將死人的絕妙好棋。」
載入新的回覆
「這種時候我覺得跟他聊天會到一個我沒去過的地方。(⋯⋯)過了很久我才了解,聊天時突然發現自己到了一個沒去過的地方不一定是好事。」
「是那個將一刻活成一個宇宙的人。對,就是人。這些時刻在沒有記錄下來之前是人,寫出來之後就變成屍體了。(⋯⋯)記錄最可怕的是,他們會回頭吃掉那些時刻,覆去那些時刻,最後變成唯一的時刻。」
寫回憶錄是一筆與惡魔的交易,它依賴個人魅力與天份。這裡的天份指的是你的命運,(⋯⋯)。但只要你不在乎有沒有讀者,任何人都可以寫回憶錄(其實不在乎有沒有讀者的話,寫什麼都可以)。
我記得的是一個形狀,大概是「大概是這個意思」這個意思。(⋯⋯)這也是為什麼我沒有用「」把那段話框起來的原因。這樣說來,回憶錄不是99%的對話都無法放在「」裡了嗎?
或者我可以發明新動詞,選個已經存在的字,賦予它新的意義:
作者註:「訫」是用話來顯示一個大概的意思。不保證與實際說出的話一字不差,但重點與內容是相同的。適用於回憶錄等文體。
「訫」字讀「信」,是信的古字,我看到它又是「言」又是「心」,且意思是「誠實」,覺得真是太妙了,這不就是個一條龍也似將我賦予它在回憶錄裡的新義全包了的字嗎?結果一放進去怎麼看都像個「恥」字,好像我媽跟我兩人躲在棉被裡為我的人緣不好與她的沒錢抱頭痛哭一樣。
我想我的問題是,無法一字不差地原音重現,在回憶錄裡是撒謊嗎?與其說這是撒謊,不如說是某種程度的失真。關於這點我決定以兩個原則分頭進行:一是只要我沒有隱匿或撒謊意圖,就不要再去思考這個會阻礙我前進的問題。二是用各式各樣的技巧,繞過使用「」的時刻,或用各式各樣的技巧,合理化使用「」的時刻。
「她的真正專長是說話。
我媽對我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決定是她的語言。(⋯⋯)這事對我影響為何我無法說,不過我懷疑『無內建寶寶語』在我到了十三歲開始嘗試與無血緣之人建立親密關係時,必須悲慘地從頭學習『裝可愛』這個重要技能一事脫不了干係。」
那兩件事得擔負與「我們要離婚了」等重的悲劇平衡,如同糖果屋兄妹的父母在帶他們去森林裡丟掉之前吃的那頓早餐:「就要把小孩送去死了。」「吃完這頓小孩就要死了。」那頓早餐不會是隨機的,
我覺得「說謊家」這名字取得太好了,尤其是那個「家」字。我在保單裡寫:說謊最好的方式,就是說實話。儘可能地說實話,然後把謊話夾在沒人注意的地方。誠實是小學四年級一個說謊學徒的抵押品。但後來讓我目眩神迷的總是那些不躲在實話裡的謊,不用時間差、人物錯置來迷亂的謊,那些橫空出世,在類型上開疆闢土,在背後看不見動機的謊。
「她告訴我們她沒有結婚,所以有很多錢可以拿去買書。」
「現在我認為那是我最早的記錄嘗試。開心鬼穿過了我,我心領神受但無人知曉。『開心!』這麼大喊時那東西就現身了,定住了,被留了下來,(⋯⋯)。因此八歲的我心心念念把這事寫了下來,講白了也是抓到一隻鬼的關係。」
「那些神祕的、親密的、傾刻就消失了的;那些還沒有被命名的,大於物的;那些等著被發現的,即將被發明的,我妄想用場景、人物、舉止、事件、聲音、味道的大集合把它留下來。這種執念為什麼?從何而來?我不了解。但顯然我從很小的時候就注定要進烤箱了。」
「我第一次發現關於一樣東西,任何一樣洞悉,可說的事沒有盡頭。(⋯⋯)我所收集的關於任何一個微小之物的地老天荒。」
「每個人在這裡都是全新的人,吐出的每個字都是自介。這跟小學下課同學聊天不一樣,穿著睡衣拖鞋剛洗完臉會讓你忘記身邊的人不是家人,於是穿著睡衣拖鞋剛洗完臉身邊的人就是家人。」
「有時候我媽會突然對我說:不要裝可愛,用裝的可愛一點都不可愛。我對她為何這麼說是一頭霧水,現在想起來應該是我的模仿拙劣。更有甚者,我媽是個反可愛的基進派,裝或不裝,我的可愛註定是要失敗的。」
她是死亡賓果之夜朋友籃第一顆滾出來的小圓珠。
(⋯⋯)但在我們認識的,她十五歲的那一年,我是完全感受不到她帶有死亡氣息的。十三歲的我又知道什麼呢?我只想像自己的死亡,說得更準確一點,我只能想像自己的死亡,我懷疑世界對我提不起興趣,我想像我也退,退到死亡後面,(⋯⋯)。
當時我很清楚,我太喜歡想像死亡,真死了就沒辦法做這麼有趣的活動了。(⋯⋯)我們花所有時間在給對方講述自己剛剛發生的事,或將要發生的事。
沒有人可以跟我一起在底下拉著「」裡的句子,以至於那些段落快要飛上天去──我不願這麼想──讀起來竟像小說。
對她來說,可愛是一種選擇,真正的可愛則是背叛。
小學時每個禮拜三是便服日,我媽會鼓勵我穿裙子,但她不會說「我們女生要穿這個」。她說「穿這個可以變成女生。」
我大聲說:但我是女生。
我媽說,那只是一種說法。
什麼意思,女生只是一種說法。(⋯⋯)我媽想說的是女生只是某種階段性的,有目的的,片面的措辭,用來表示⋯⋯什麼呢?那個躲在女生裡面最終的真正的合時合宜的我到底是什麼?
穿這件,讓你的腿看起來更長;戴這個,你會看起來比較成熟。
我終於知道她為何這樣說話。我媽認為我們應該要隨時保持警覺,按照今日世界的敵意來調整自己的女性特質,幫助你達成人生的追求。有方向的具體動機比無靶可畫的「可愛」容易理解,種種說法都是要預備我,避免我不知所謂地追求那飄忽的可愛,而困惑,而迷失。不過她與我都沒料到,我的青春期竟是在困惑與迷失中,被可愛拾起的過程。
「突然問我媽,我想跟神說話,要怎麼說呢?
我當然不記得這件事了,我第一次遇見那個想跟神說話的我,可以那個我只活了五秒。因為接下來我媽告訴我,她推測那個傍晚,睡飽完飽吃飽清潔乾淨被父母環繞的我第一次經歷一種感覺,『像萬花筒有沒有,』我媽說。
我想我媽的意思是,那些興奮、甜蜜、溫暖、饜足與不捨得,開合重組開合重組然後從我的身體滿了出來,擠進一句小小的祈求裡。我媽說完她的推測後,那個身體如炸開萬花筒吐了一小口的我隨即取代五秒前那個貌似想跟神說話的我。」
但她有一些質地,像織物的針數,是洗過染過漂過剪裁過也無法改變的東西。
順時空的過場在技術上讓回憶錄讀起來像小說,在本質上也容易掉進把回憶錄變成小說的兔子洞裡。
「我的人與人關係都粗略依循這個譬喻:我與某人開了一整夜的車。(⋯⋯)在把交往過程濃縮進時速九十公里的車內,夜是毯子,不是譬喻。」
「比較是在隔日傍晚洗澡時,對著鏡中的自己恍惚想起昨夜好像睡得頗淺,接著那個夢的景象、細節、味道、顏色,全部在我閉著眼睛時流進我的身體。(⋯⋯)我們還能如何變化形式來記錄熬過的童年與那些人生中橫空出世,在類型上開疆闢土,在背後看不見動機的時刻?」
「『你在想什麼?』
你在想什麼?(⋯⋯)──那也正是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那句話取消了他『大人』的標記,將他從背景裡解放,而十三歲的我一定是真的告訴了他我在想的事情,那一刻也是我把頭放進烤箱的開始。
我把夢告訴了那人。儘管長大的我已經懂得對那句話充滿戒心,但還是無法克制地在每一次聽到時感到愛。」
「生了小孩之後,你就會一直想到你自已這麼小的時候,你會想,我要怎麼可以他變成我,你知道嗎。」
(⋯⋯)
「但我不會有小孩。」我說。
「為什麼?」
「在還沒生小孩之前,你怎麼知道你會喜歡有小孩?」
「為什麼可愛?為什麼敢?為什麼是我?你怎麼跟上帝說?」
「他問我你快樂嗎?我告訴他我有時候會想到自殺,但我不是真的想死,我只是想如果我死了會怎麼樣。你為什麼不真的想死。他說。雖然聽起來是問問題,但他說出來卻不像問句。這種時候我覺得跟他聊天會到一個我沒去過的地方。(⋯⋯)過了很久我才了解,聊天時突然發現自己到了一個沒去過的地方不一定是好事。我以為進了大觀園,但在私語言的空間裡,大觀園與暗巷無異。在那裡霸凌毆打強暴經常被當成灌頂醍醐,混亂痛苦自厭則被看作存在的證明。」
「在你們的世界裡,唯一的系統性存在是你自己,你們沒有串起其他東西的能力。(⋯⋯)你們感覺到強烈的喜歡,卻不知道要如何活在那個喜歡的狀態裡。(⋯⋯)你們的語言反映了你們的貧乏。
我不知道為什麼他要用『你們』,有時候我暗自認為我不屬於那個『你們』,但無論如何,我覺得他說的真是他媽的對極了。我把他的話寫進筆記本裡,連『的』字也不願意遺漏。」
「自我有記憶來就知道月經是什麼,我媽從不浪費任何讓我懂事的機會。(⋯⋯)這麼說有點突兀,但長大後我發現近似的體驗是讀小說。生活裡那藏的轉折,小說把它們移到你眼前,給了它一個好位置。注視那些地方安慰了我,讓我回過頭來理解了生活。小說就像那跟我關一間廁所時陰道靜靜流著血的我媽與她的子宮內膜,(⋯⋯)。」
「那是純度很高的記憶,從未和文字交配或與口語相染。經驗連結與想像力是我理解這世界最初的工具,」
「比如說,我明白自己在本質上不是自殺的人,但那一晚不是好奇,不是不小心,」
「生命是什麼你知道嗎?是那個將一刻活成一個宇宙的人。對,就是人。這些時刻在沒有記錄下來之前是人,寫出來之後就變成屍體了。但這不是我所害怕的,記錄最可怕的是,他們會回頭吃掉那些時刻,覆去那些時刻,最後變成唯一的時刻。我注視那些屍體,他們長相是我愛的人,但不是。我卻不知道哪裡不是。」
「但到頭來,能讓你明白自己發生了什麽事的,不是記憶,而是語言。(⋯⋯)可有時候,故事裡的李子會變成桑椹,咒詛變成祝福,可愛正是字面上的意思,最後的謊成了開場白,毛蟲活了而蜘蛛必須死。我說可以不要死嗎,她說你可以自己編一個。」
既輕巧又沉重,非常聰明又足夠坦承地令人感動。」
「說到底,書寫回憶錄到底是不是包含對自己說謊的部分,而如果說了謊的話。回憶錄是不是就成了小說,而自己可以成為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