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ꌚꂑ|綠的少女#
在書宅|𝒑𝒓𝒆𝒑. 𝑻𝑯𝑬 𝑩𝑶𝑶𝑲/在此噗回應關鍵字與數字或問題(或私訊)與轉噗(以及追蹤帳號)即是符合抽選條件。#張亦絢《永別書》[珍重重逢版](木馬:2025)與蕭詒徽✕陳景容《蘇菲旋轉》[文庫版](啟明:2025)抽選贈書活動。
ꌚꂑ|綠的少女#
李佳穎《進烤箱的好日子》|自轉星球:2024。「這種時候我覺得跟他聊天會到一個我沒去過的地方。(⋯⋯)過了很久我才了解,聊天時突然發現自己到了一個沒去過的地方不一定是好事。」「是那個將一刻活成一個宇宙的人。對,就是人。這些時刻在沒有記錄下來之前是人,寫出來之後就變成屍體了。(⋯⋯)記錄最可怕的是,他們會回頭吃掉那些時刻,覆去那些時刻,最後變成唯一的時刻。」 Chia-Lin Wu (@ashhgraphic)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美術設計|吳佳璘
ꌚꂑ|綠的少女#
#在書宅|日頁讀書會想想場 📗 帶一個和自己有關的問題來一起想想。五月讀物 💚 張亦絢《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到時單純來讀《永別書》,或是來交換讀《永別書》的心得,或是以《永別書》讀書會之名行張亦絢迷妹之實(?)都可以。只是想要在自已的家/店裡,小小的慶祝《永別書》初版至新版出版期間的我能夠珍重的所有重逢。願因這本書初見的彼此可以讓緣分只是緣分也可以下次再見。木馬文化 (@ecusbook) on Threads-書宅在這。
ꌚꂑ|綠的少女#
啟明出版 Chi Ming Publishing Co. (@chimingpublishing) • ...蘇菲旋轉也再版了!
ꌚꂑ|綠的少女#
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2025珍重重逢版)
ꌚꂑ|綠的少女#
我出書了!第一場新書活動在花蓮,和最愛的散文家張惠菁對談 | What's after read?-把痛苦寫下來的時候,寫作是個相對輕鬆的活動,真的嗎?以身體去參與的練習,和後來反覆提起筆,及持續閱讀不休,都是練習。影響那麼多人去閱讀和寫作的張惠菁,與楊若榆對談她們的新書:《與我平行的時間》與《降落練習》。
ꌚꂑ|綠的少女#
上星期有在彰化鹿港辦的第一場讀書會,還有初次以在書宅名義報名成功的閱讀市集。一切讓我由衷感謝與不得不慶幸自己是寫東西的人,是開書店的人,是想認識人的人,以及,至少自己還算是個被感興趣與被想認識的人。真好真好,好得讓我憂懼自己偏愛的文字無法承接。但願說下次見約好下次再聊的我們,不會讓緣分只是緣分。要是一再遇到讓我想到自己還好看過或是剛好還沒看過這本書的人,或是一直發生讓我覺得有一間店真的是太好了的事,我就會繼續將門打開,繼續讀下一本書,繼續把聊天當作我的志業(?)。願我們都能夠成為繼續閱讀與讓人想要繼續閱讀的人。+-在書宅|彰化縣鹿港鎮溝墘里溝墘巷70-23號。書宅在這。
ꌚꂑ|綠的少女#
服部說,你今天總是被甩出去。柯南說,是總是被接住。
ꌚꂑ|綠的少女#
海浪(吳爾芙經典書寫‧一部伴你時時下墜,又刻刻重返平靜的陰翳之書)
ꌚꂑ|綠的少女#
G-DRAGON - DRAMA (Official Video)「Burn, Burn, this love。」
ꌚꂑ|綠的少女#
20220204-20250225BIGBANG/Still Life#20250225-G-DRAGON/DRAMA
ꌚꂑ|綠的少女#
三月,想找人一起讀書聊天和玩遊戲了。「聊聊場」是各自帶與關鍵字有關的書來聊聊;「想想場」是一起讀關於女性與性別的書,一起聆聽與提問,一起感受與思考。(宅在書裡的女性主義者募集中!)二月,有權志龍的第三張專輯,有楊若榆的第一本書,有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書展。至於在書宅,收到第一筆應援書宅的入場費用。最重要的是,去了書展,見了為數不多的搭上話聊過天的書友。是說,住彰化當文青的成本就變多了。還好,三月有「好好生活閱讀市集」,趕快來無聊的彰化找有趣的我玩!+ +在書宅|彰化縣鹿港鎮溝墘里溝墘巷70-23號。
ꌚꂑ|綠的少女#
金知慧《家庭劇本:教育、婚姻、勞動⋯⋯思辨支配世代的家庭制度與不平等陷阱》;王品涵|台灣東販:2024。#家庭關係 #家庭結構作者認為,「家庭」是習以為常且理所當然地按照性別分配角色的劇本。在名為家庭的劇本中,被稱為性少數的角色登場與存在,引發更為本質的議題:因為「婚姻與生育是一體的」,所以理所當然地反對同性婚姻,所以無可奈何地歧視非婚生子──那麼,結婚到底是為了什麼?人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我很喜歡作者說的,社會大眾認知的家庭,其實只是僵化的家庭秩序,而非變化與多元的家庭關係。 #讀嘛讀嘛
ꌚꂑ|綠的少女#
三島由紀夫《夏子的冒險》;劉子倩|大牌:2024。「不過夏子的各種小小陰謀,似乎就像她不時做出的小小善行。由女人採取主動的戀情多半會讓男人厭煩,但是她巧妙地計算毅對熊的熱情,用等比的熱情企圖從毅的背後趁虛而入,她那種奇妙的詭計讓毅不斷產生興趣,如今毅已經開始覺得,自己被追的速度,和自己追她的速度,兩者如果不能保持同等速度,雙方恐怕都會變得不安。」從頭到尾都心情愉快地看完很不三島由紀夫的《夏子的冒險》。讀時就想,三谷幸喜一定可以將其導編成歡樂和華麗程度翻倍的喜劇。 #讀嘛讀嘛
ꌚꂑ|綠的少女#
Patricia Leavy《減愛的N個相遇》;姜敏君|萬卷樓:2024。是社會研究學者重組與改造學術訪談的「社會小說」。但我真的沒有讀出什麼所以然來。畢竟也是出版將近十五年的書。譯者在多重真實的分析方法中用這本書當作案例,與學生在課堂上討論皮特的渣、自戀與不避嫌,做出的結論都是,會說「愛只是一個人會對別人說的字」的皮特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結論沒有錯,可是我沒有看出皮特有什麼「不對」;與人戀愛時相信自己是對方的唯一,就像與人說話時相信對方會實話實話般的脆弱和荒謬。當然,不相信的話,話沒辦法繼續說下去,戀愛也沒辦法談。無法卻還要繼續的話,就是在小劇場裡折磨自己。真的就是很普通的故事,說不上特別的生命經驗。#讀嘛讀嘛
ꌚꂑ|綠的少女#
李周娟、李禎環《我只是想分手而已:親密殺人,被深愛的男人殺死的女人們》;簡郁璇|時報:2023。她們只是想分手而已,卻都死了。「她們不過是要對方別喝酒,或因為喝醉才被殺害;她們要對方省錢,或因為說對方太揮霍而被打死;還有女性只是表達對其他男性的好感就被毆打致死;也有女性因為先回家,或是甚至毫無理由就被打死。」「最少」十天就會發生一次唯有女性送命才能終結暴力的情況,被命名為「親密殺人」,而非被當作浪漫詞彙在使用而侷限於特定年齡層、被認為只是戀人在打打鬧鬧卻以殺人作結的「約會暴力」。所有判決書描述的被害者處境令人毛骨悚然,加害人的陳述令人髮指。 #讀嘛讀嘛
ꌚꂑ|綠的少女#
Stephen Law《深夜裡的哲學家:為什麼好人總會受苦?人生有意義嗎?讓蘇格拉底、笛卡兒、尼采等七十位大思想家回答四五則令人深夜睡不著的大哉問》;李斯毅|麥田:2024。#哲學思考「奧地利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提出一個問題:各種遊戲的共同點是什麼?有些遊戲是競賽,有些不是;有些遊戲與球類有關,有些不是;有些遊戲需要團體參加,有些不是。不是所有的遊戲都有共同的特徵。看看羽毛球、單人紙牌遊戲和西洋棋,我們會發現它們之間沒有一項共同的特徵,但有一系列部分重疊的相似處。然而,儘管沒有所謂的共同點存在,但是遊戲的概念既合理又有用。」──〈我的人生有意義嗎?〉#讀嘛讀嘛
ꌚꂑ|綠的少女#
一月,練習開門,練習介紹,練習準備好與還沒準備好都可以好好說話。門是開了,但話都沒有說到。在書宅裡看書總是會想,要是待會有人進來,我就要與她分享這頁,這段,這句。多好。二月,繼續練習,繼續與不再是正方形的哀居賭氣,繼續期待在書宅裡認識喜歡書的人與喜歡書宅的人。+🟩 現場提供千本讀物、計時選書服務與一期一會的遊戲。⬛ 入場收費,招待茶水。不限時,無折抵。🟥 有話想說,有問題要問,歡迎留言與傳送訊息。所有Q&A將在以下更新。+在書宅|彰化縣鹿港鎮溝墘里溝墘巷70-23號。進入「溝墘巷」➡️看到叉路左轉➡️左排房子「綠緣地」第二間➡️繞到前門。
ꌚꂑ|綠的少女#
Magu《1%閱讀術:一日十五分鐘,開始你的知識儲蓄規劃!》;劉姍珊|楓書坊:2024。要是有人問我有什麼推薦關於「讀書法」的書,我不會特別推薦《1%閱讀術》,但我會一直順帶推薦給每人這本書。著實是本輕鬆愉快、簡單扼要、輕薄簡短的小書,在讀過的十幾本相關閱讀指導的書中,說不上厲害但最勵志(?)的工具書。內容一半不外乎是由閱讀的好處與提升閱讀效率的方法組成,另半則是作者覺得對人生最有幫助的、將學習化為結果的「1%閱讀術」,與其百分之百完整學習一本書,不如每天重複一百次1%的思考與成長。每天花1%的時間(約十五分鐘),先設定「為什麼要讀這本書」的目的,接著看目錄,略讀感興趣、吸引人的部分──重點在於產生「彩色浴效果」,將讀到的東西用自己的話來說,最後思考明天要如何運用獲得的知識。#讀嘛讀嘛
ꌚꂑ|綠的少女#
哀居改版真的讓我由衷感謝十年如一日的噗浪。
ꌚꂑ|綠的少女#
狐米坤《今天開始吃軟飯!完美伴侶的養成指南》;許郁文|墨刻:2024。我想,狐米坤的「詭辯」多多少少會讓人覺得他在為自己的「不勞而獲」、逃避或自私找藉口,然而,覺得別人是在找藉口,不就是因為無法按照自己的標準接納與理解嗎。(如果「知道」是自己的標準的話還好,討厭的是拿不知道在哪裡的大家的標準當自己的去觀察、評價與判斷別人的生活方式。)只是感覺很輕鬆不行嗎,只是覺得好像很開心又怎麼了嗎。從小就很討厭理所當然的「在同個時間去同個地方」的狐米坤,當然知道自己不適合當上班族,所以透過做家事讓自己過沒有行程的生活;因為跟不同的人住就可以住在不同的地方,就可以在雖然聽過名字但沒有去過的車站下車,對狐米坤來說,就是吃軟飯生活的魅力。(甚至,我覺得這就是澀谷直人說的,「為了不用努力而努力」。)#讀嘛讀嘛
ꌚꂑ|綠的少女#
Michael Norton《儀式效應:超越原子習慣的日常儀式,讓你的關係、人生與事業脫胎換骨!》;游卉庭|商周:2024。#習慣心理學看《儀式效應》只是想知道,當我們談論儀式感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想知道,用儀式談習慣心理學時在談什麼與如何談。整體而言,對我來說還是了無新意的書。作者提及,習慣與儀式的差別在於,習慣是「做什麼」,儀式是「如何做」,如何在特定時間、以特定方式或按特定順序完成古怪與隨機的「習慣動作」比自動自發地完成它重要。習慣是基本原色,儀式是讓其有全光譜的顏色;前者是在做什麼,後者是認為自己在做什麼──「任何動作都能從其無意識的部分、字面的動作,或者背後支配它的更高層次的渴望或身分認同來辨識。」例如,你會說你在畫十字符號,而非敲四個點。#讀嘛讀嘛
ꌚꂑ|綠的少女#
聆聽與提問。唯一的述說是書寫。不對自己也不對任何人說「反話」。紀錄,瑣碎的與不裝模作樣的。
ꌚꂑ|綠的少女#
二五年的第一個開心。 /@nace7777 - 綠每年都好棒喔
ꌚꂑ|綠的少女#
是說,彰化圖書館,終於可以,跨館取書了。
ꌚꂑ|綠的少女#
昨日,是我去年預想的第四個「在書宅」正式開放的日子。但顯然,書宅還是還沒開門。再過一個星期就會開了嗎;錯過一月七日,就是三月一日。(?)所以,還是先開門好了。至少,門是開的,書是有的,人會在的。第一個月,練習開門。練習介紹。練習準備好與還沒準備好都可以好好說話。+🟢 現場提供千本讀物、計時選書服務與一期一會的遊戲。⚫ 入場收費。招待熱茶。不限時。無折抵。🔴 有話想說,有問題要問,歡迎回應或傳送訊息。所有Q&A將在以下更新。+在書宅|彰化縣鹿港鎮溝墘里溝墘巷70-23號。進入「溝墘巷」➡️看到叉路左轉➡️左排房子「綠緣地」第二間➡️繞到前門。
ꌚꂑ|綠的少女#
權志龍的紅色蝴蝶結跟鞋好好好可愛~~~👠
ꌚꂑ|綠的少女#
G-DRAGON - POWER (Official Video)
ꌚꂑ|綠的少女#
藝術怪獸:女性主義藝術中那些張狂不羈的身體《漫遊女子》作者!!!!!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