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寫寫
讀嘛讀嘛
我有個壞習慣,是有時會把小說分兩截看,有時前半部看了好順暢好喜歡,後面就覺得還好。倒也不是變差了,而是期待值被調高後,一瞬間很難適應,李佳穎《進烤箱的好日子》就是如此。我很喜歡裡面那些絮絮叨叨,很瑣碎的生活紀錄,猶如偏執狂那邊的精準紀錄,但隔了段時間後再續讀,卻有種,力道弱了下來,像是充氣氣球外觀可能沒有太大變化,但你就是知道它變了,氣小小地洩掉那樣。
進烤箱的好日子 - 李佳穎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小步寫寫
也可能我讀的後半部,寄宿學校、情感的探索沒有戳到我,又或者更根本的,我就是該重新從頭讀過一遍。

啊但我好喜歡裡面對於紀錄、書寫、回憶的辯證。在脆上看到有人把這本跟《永別書》相提並論(儘管那一篇偏向負評),覺得可以懂欸,裡面有些很細膩又彎彎勾勾的地方,讓我覺得跟《永別書》一樣很挑讀者,就是會有種「懂我」的感覺,有時會覺得,讀這類書不是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為了某個瞬間,某個心靈被擊中、某段寫得特別精巧的文字,為了那個靈光閃現的時刻而讀。而《進烤箱的好日子》本身也是一個探究「書寫、記憶的意義」的小說,其概念「記錄等同覆寫曾發生的事」也像是《永別書》有的悖論:「為了遺忘你必須先記憶」。
小步寫寫
小步寫寫
啊但我覺得《進烤箱的好日子》還是比《永別書》輕盈好入口些,可能篇幅也是吧,張亦絢的描述更宏大、更雄辯,也更容易彎繞曲折而迷路。
小步寫寫
別人的負評
@kaesoayasiraw on Threads

剛剛去查了下,電子書沒有這個詞彙,可能是改掉了。但我也不喜歡因為一個詞而否定整本書。發文者不見得沒有那個意思,但有些留言者有這個意思。
Harry Hsu (@harryhsu111rev) on Threads
小步寫寫
喜歡這兩篇心得
weirenzhou. (@z.a.o.u) on Threads
《進烤箱的好日子》也太好看⋯⋯內心好大一塊裡面所有相連的血肉都被無以名狀的重擊,想到很多記得與記不太得的大小事,啊原來我是這樣長大的一個人,又突然好想書寫即使不知道從何開始,時隔多年再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竟是在此刻,也是我沒料想到的事情。
鍾旻瑞 (@minruei) on Threads
宅女小紅寫純文學是什麼超吸引人的文案!
小步寫寫
時間斷成一線之後,越走遠就越能看見那些都是時刻的標本,在我用文字把他們釘在平面上時他們就死了,無論我讀到的東西多麼美麗,多麼擬真,多麼活,都是屍體,他們沒有生命。生命是什麼你知道嗎?是那個將一刻活成一個宇宙的人。對,就是人。這些時刻在沒有記錄下來之前是人,寫出來之後就變成屍體了。但這不是我所害怕的,記錄最可怕的是,他們會回頭吃掉那些時刻,覆去那些時刻,最後變成唯一的時刻。我注視那些屍體,他們長相是我愛的人,但不是。我卻不知道哪裡不是。
小步寫寫
我無法克制不去讀。我越讀便越忘記這些文字所要記錄的事,我以為我寫是為了記得,卻越寫越忘,到最後越寫越長,害怕遺漏了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任何一閃即逝的感覺。在剛寫出來,那些字與句剛被生下的時候,這些文字與它們欲再現的人間有一個共存的片刻,像渾沌的初始,逢魔的黃昏,我會突然看見記錄與人間的不同處,甚至可以一個一個指出來,我像抓住浮木一個一個修改,希望記錄可以再靠近人間一點,就這樣,一點一點,很快的,一切只剩下記錄。

——《進烤箱的好日子》
Readmoo讀墨電子書
小步寫寫
為了鋪天蓋地記得而寫,為了鮮靈活現記得而不寫。但到頭來,能讓你明白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的,不是記憶,而是語言。比例尺小於1時,地圖才會現出用處。你必須選擇,必須縮小,必須捨棄,必須創造,必須決定你的位置,必須有觀點。你懷疑世界對你提不起興趣,只好從所在之處出發尋找安頓自我的地方。你變成蜘蛛,變成毛蟲,想像死亡,變成神,俯瞰自己,終於明白人的凝視可貴在它的局限,如同你的地圖。

——《進烤箱的好日子》
Readmoo讀墨電子書
小步寫寫
我有一種感覺,這些故事在第一次出口時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取代了發生的事,之後每再說一次,都是當下再敘述上一段生命的嘗試,而發生過的,嘗試過的,都已經沈到這些重重堆疊的敘述底下,再也不會再出來了。

但無所謂,這些故事仍然好聽得要命,而且即將出現意義,他們支撐著我,我幾乎要相信,那將一刻活成一個宇宙的人如果存在,也會同意我的話。

——《進烤箱的好日子》
Readmoo讀墨電子書
glenna
我也聯想到往世書,這本我一口氣讀完很喜歡,不過我本來就很愛李佳穎XD
小步寫寫
glenna : 往世書?永別書? 我本來也喜歡李佳穎,《小碎肉末》要出新版了好開心。然後我剛剛重新翻了下,覺得《進烤箱的好日子》真的要一鼓作氣讀完啊!
glenna
小步寫寫 : 是永別書沒錯,老是搞錯X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