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726回家罷
閱讀心得
《進烤箱的好日子》
看到讀書會書友提到這本後激情之下寫的心得文
果然我的分享欲在有特定對象時最容易被激發XD
讀嘛讀嘛
Alice🗳️726回家罷
過年回家時讀了《進烤箱的好日子》⋯⋯非常喜歡
推薦給對寫作、文學理論、書寫創傷、女性視角的前青春期回憶錄任一要素有興趣的人
就算自認都沒興趣,還是可以試閱一下前面的章節
作者的文筆像是在和讀者聊天一樣平易近人
讓我一開始讀就不知不覺看完了
進烤箱的好日子 - 李佳穎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Alice🗳️726回家罷
這本書的結構是我最想大書特書的部分
大致上是雙線並進
一條是主角自童年至國中的回憶錄 回憶錄線
另一條是現在寫著回憶錄的主角描述自己「寫回憶錄」的過程,以及下筆期間產生的種種思考 現在線
Alice🗳️726回家罷
現在和過去雙線並進並不罕見
這本特殊之處是
主角在 現在線 中非常誠實的告訴讀者:
受限於人類記憶的不可靠,他必然無法完全還原客觀現實,只能確保寫下自己認知中的「真實」
因此形成了 回憶錄線 是「作品」、 現在線 是「作品幕後」的映照
Alice🗳️726回家罷
現在線 不僅是對 回憶錄線 的補完(有時還有挑戰)
更容納了一套主角.作者對把記憶加工處理變成回憶錄的方法論述
可以說看這本簡直像被手把手教怎麼寫回憶錄一樣XD
作者的訪談中還說過如果能讓讀者讀完以後想寫自己的回憶錄就太好了
Alice🗳️726回家罷
先放下這本小說中的後設結構
主角的青春期回憶錄也很好看
用輕淺的語氣帶出一個女性的家庭和學生時代回憶
主角的筆法明快流暢
但能感覺到許多沈甸甸的情感在水面下等待冒出頭來
主角在寫回憶錄時
也像在幫年輕的自己釐清過去無法完全理解或轉化成語言的情緒
Alice🗳️726回家罷
雖然我和主角的生命軌跡相差甚遠
但卻能在一些很小或很幽微的地方感到會心一笑或獲得共鳴
比如國小女生聚在廁所講悄悄話排擠別人、班上調皮的學生喊出讓全班炸開的髒話禁語、家長有意識的選擇在小孩面前或背後起衝突等等
讀著讀著,自己塵封已久的回憶也開始慢慢解封
作者說想讓讀者去寫回憶錄不是開玩笑的!
Alice🗳️726回家罷
最後又回到本書的雙線結構
現在線 中主角邀請了在 回憶錄線 佔有一席之地的人來閱讀與他們有關的段落
在增加視角的情況下,主角和他的證人們用各自記憶中的「真實」展開正面對決
有些人和主角可能早已沒有交集,但藉由主角的回憶錄重新拾起以前一起經歷過的歲月
當然,有一些人現在依然在主角的生命中佔據份量
也有一些失聯的人,只能為他們在證人席擺上一張空椅子
Alice🗳️726回家罷
我最喜歡的段落,莫過於主角幾次請自己離婚的父母閱讀後所獲得的反饋
主角在 現在線 中的語氣大抵來說帶著讓人放鬆的閒聊感
但終究 回憶錄線 中的所有悲傷、質疑、痛苦也都屬於他
因此當父母帶著自己視角的記憶前來補述
回憶錄線 現在線 中的情感順理成章的融合在一起
完全引爆我的淚腺
我覺得隨著小說的進行,主角也在慢慢進行自己的療傷和和解之旅
因此閱讀完整本書後,心中充盈著情緒終於疏通的滿足感
以上,我非常喜歡和推薦這本小說!
Alice🗳️726回家罷
Memo一下在網路上搜到的作者訪談或文章
前青春期的成長掙扎——關於《進烤箱的好日子》 | 500輯
好喜歡這段話:「小說可能完全虛構嗎?如果可以不處理情感,那也許可以稍微接近完全虛構⋯⋯小說裡無法虛構的是互動,是人性,那些精巧細緻的招架,那是小說的終極真實,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另外和孩子玩說謊遊戲時女兒最後一次說的話超讓人捏一把冷汗
Alice🗳️726回家罷
「寫小說的李佳穎」去哪了?自轉星球總編黃俊隆ft.《進烤箱的好日子》作者李佳穎──台北波士頓越洋訪談
「寫這本小說的我,與決定寫回憶錄的成年人阿丹,以及十五歲前的阿丹,拉出了兩層距離,可以比較不受情感影響地去描述發生了什麼事——這在書寫傷害時至關重要。
「詩人王鷗行談寫作的目的時說:『我們要回去對過去的我們表示感謝,回去拯救那個人並真正邀請他們進入現在。』我以為這正是成年的阿丹寫回憶錄,追著記憶中人核實的原因。如果你讀了感覺喚起了什麼,不要停止去追你回到了哪一段過去,帶回了哪一個你。」
Alice🗳️726回家罷
【當月作家】假如生活騙了我,就用小說騙回去 ── 李佳穎|聯合文學unitas生活誌
這篇討論到小說觀、語源學和翻譯的部分超有趣
而且看這篇才知道作者有語源學背景
無怪乎 現在線 裡面對回憶錄的寫作法討論會如此警覺
不愧是有受過訓練的XD
Alice🗳️726回家罷
Facebook
Facebook
https://images.plurk.com/3J3aU0l7ZWK8Yjcbjzc4Vh.jpg
昨天《進烤箱的好日子》宣布售出英文版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