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wyc513 - #讀嘛讀嘛 以大腦運作方式的科普為基礎,來帶出「如何以不同方式觀看、跳脫慣性思考」和...
//傳統人類天性觀點也談到個人責任。他認為,你的行為受制於你無法掌握的內在力量:你受到世界衝擊,一時衝動的情緒性反應,像是爆發的火山或一鍋滾水。根據這個觀點,有些時候你的情緒本質和認知本質相互爭奪控制你的行為,還有些時候這兩組本質攜手合作使你變得更聰明。此一觀點推論,無論是哪一種,既然你受到劫持你的強烈情緒擺佈,那你可能比較不該因你的行為受到譴責。⋯⋯此外,如果你徹底缺乏情緒,你就更可能做出殘忍的行為。有些人相信,不會感到懊悔的連環殺手,或多或少比對自己行為深感後悔的殺人犯更沒有人性。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道德就根植在你感到某些情緒的能力。//P183、184,《情》

這讓我想回頭檢視道德與情緒的關係。
川口月
@wyc513 - #讀嘛讀嘛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探討道德判斷的來源、內容、運作方式,共分為三部。 第...
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中,作者發現人們在做出道德判斷時,往往憑藉情緒快速做出道德判斷。道德推理只是在事後尋找理由,用以「證明人們做出的道德判斷是對的」,「直覺先來,推理後到」。
作者假設道德直覺是類似於蛇偵測模組的認知模組。(靈長類不是先天恐懼蛇,但先天對蛇會更有反應(蛇偵測模組),較易學會恐懼蛇)
//人類有先天備好的道德直覺,並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文化、社會經驗的不同,受到不同刺激而發展出不同樣貌//
作者提供證據,說明道德有群擇的可能:大轉變促成超級有機體出現;共同的意向促成道德群體產生;基因、文化共同演化;演化可以很快速
川口月
怕蛇是天生的嗎? | 科學Online
//回到人類,LoBue 與 DeLoache (2008) 研究發現,不管是成人或者小孩,對蛇圖樣的辨認速度極快,比辨認花、青蛙或毛蟲的圖樣都迅速。這提供了一項人類的視覺系統演化出特別偵測威脅刺激的證據。但是進一步對情緒的研究指出,蛇與大象的影片,在配合閃光與恐怖聲響等負面驚嚇刺激的情形下,嬰兒接受到兩種影片後所展現的情緒變化並沒有差異 (Thrasher and LoBue, 2015)。
綜合以上Isbell 與 LoBue 等的研究,我們現階段可以說,靈長類動物對蛇並沒有天生的恐懼,但靈長類對蛇圖像具有較強的視覺辨識,而這項能力促進了牠們能迅速學習對蛇的恐懼,或許可以避免蛇帶來的危險。//
川口月
但「道德根植在感受某些情緒當中」是基於傳統情緒本質論的觀點,那麼從情緒建構論的觀點而言,道德是如何發生?
川口月
//光是因為恐懼在你的文化中一代又一代地出現,並不能證明恐懼被編碼在人類的基因組裡,也無法證實恐懼是從數百萬年前,在非洲大草原上的人類祖先經由天則雕琢出來。這些單一原因的解釋,低估了集體意向性的龐大力量,更別說來自現代神經科學的大量證據。演化的確讓人類創造了文化,而文化的一部分是目標本位的概念系統,用來管理自己和彼此。我們的生物學讓我們創造了目標本位概念,但確切是哪些概念就跟文化演化有關。
⋯⋯生活在團體中的人類,全都有共同的問題必須解決,因此在不同文化中找到一些類似的概念也就不足為奇。⋯⋯
據我所知,沒有任何情緒概念是普世的,就算真有一個,普世性本身也不是自動地暗指獨立於知覺者的現實。//P164、165《情》

→即使道德概念在各處皆有,也不代表道德在人類的大腦裡有特定的模組,等待被激發。
川口月
//我們進入任何情境都有預期。大腦會獎勵你預測未來的能力(包括預測他人行為),方法是在皮質的不同區域,釋放帶來良好感受的化學物質。然而,萬一預測錯誤,你將心緒不寧:你感受到負面情緒,你的感知充滿隨之而來的感受。弄錯假設代表你的可能性空間裡不存在有用的預測感知。因此,你碰上衝突時(與自己、他人、世界發生衝突),你感受到的負面情緒,只不過是反映出現在發生的事不符合你認為事情「應該」要怎樣才對;也就是說,現在的意義,不符合過去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你進入一個情境時,如果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假設,就算最後的結果不符合假設,你的情緒反應不會那麼激烈,因為你一開始就知道,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你那樣看事情。//P272《慣》
川口月
→預測錯誤,大腦會產生負面情感,使人知覺到負面情緒。
既然如此,「違反道德而直覺先來,推理後到」就是「現在發生的道德違反事件,不符合基於過去道德概念而生的預測」的大腦運作過程,而不足以推論「大腦之中有『道德模組』,會特別容易經由學習而使人對違反道德感到憤怒、恐懼」。
川口月
這或許也能解釋我對《好》作者提到病態人格者有理性無道德之論述的存疑點。
詳見此噗:
@wyc513 - #讀嘛讀嘛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天生變態》、《病態人格》、《那些沒有良知的人》...
反社會人格障礙者除了先天的腦區受損,還要加上後天環境的養成。更何況,病態人格者也非沒有情緒,只是與一般人的感受不同。
//在情緒領域,紐曼教授認為,社會病態者可以感受與一般人相同的情緒,卻不會產生一般人的情緒反應,因此具有不同經驗。他發現,若社會病態者的注意力受到某種情緒的引導,就可以產生一般人的感受,但差別在於,這種感受不會自動產生,社會病態者必須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才能達成。因此社會病態者會造成「注意力瓶頸」,使他們將其他社會訊息排除在外,一次只能注意一個活動或思緒。//
川口月
以我目前的想法,我會覺得道德概念跟情緒一樣,透過集體意向、語言、純粹目標導向成為社會現實。
由於人類社群有相似的困境,也就會發展出相似的道德概念。
病態人格者對負面感受敏感度較低,也就很難建構與一般人同樣經驗的情緒。
如果我們不強調道德根植於感受某些情緒,而是強調道德做為社群互信互惠、互相依存的原則,是否較能解消「面對反社會人格者唯有排除、抹消」的「必要之惡」?
川口月
我們能不能認同人性之中變異才是常態,而不是「沒有情緒,沒有人性」?
我們能不能將信賴基礎建立在更具體的面向上,而非依賴虛無縹緲的「人本來就會懂、就該這麼做?」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