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亞斯也有情緒,但不善運用 (1)亞斯當然也有情緒 ⋯⋯他們在衝突當下也會被情緒傳染(例如,你對他生氣,他也會反擊),差別在 AS 不太能辨識與運用情緒系統。 ⋯⋯對 AS 來說,許多細緻的情緒當下難以辨識,它以無以名狀的姿態存在,於是往往「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的 AS 會選擇「忽略」或「壓抑」那些難以體察的情緒。 →因此他們「失控」時,往往是情緒已經到達無法壓抑的界線了。 (2)亞斯人用「認知」拆解「情緒」 ⋯⋯他會用事實認知來行動,再來猜測感受。情緒線索並非在當下不能用,只是「喜歡」是事後解釋的,感受是推理而知的,他的行動選擇(常找特定業務買單)並非是併用感受得來的結果。
//3. 如何與亞斯人相處? (1)事前的理解:展現理解的誠意,袒露自己的想法 如果能明白 AS 及神經人好比來自 2 個不同星球的人,不妨暫時定義 AS 是「自我中心,但不自私的人」,這是比較好理解的比喻。 有了事前理解,並展現出願意理解 AS 的誠意,他們才肯分享心事。通常,袒露自己的「想法」是他們建立關係的指標,而神經人建立關係的指標則是袒露「情感」(例如喜歡、友善、軟弱),且這樣的情感往往需要被回應。
(2)給予轉喻:直來直往,交換不同的視角 神經人世界的人際技巧是指:「感受自己的情緒,也感受他人的情緒,考慮雙方並做出適切的表現。」但我們無法要求 AS 也要這麼做。神經人可以做的是,以自己的方式辨識 AS 當下情緒,並從認知角度切入,轉喻、傳達,確認時必須直來直往,才能對上話,交換不同的視角,最後提出因應之道,也就是「實際上可以怎麼做」。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天生變態》、《病態人格》、《那些沒有良知的人》、《非典型力量》
首先是《好人總是自以為是》裡面提到的「有理性、無感覺」的「病態人格者」。
說到「反社會人格」,多是以訴諸恐懼、辨識排除的方式去談。這種方式的危險之處在於「排除」、在於對信任的盲目接受或全然棄守,而未能明智地、真正地信任,與他人建立穩固、健康的關係。
這樣二分而排除、妖魔化「他者」的方式,不只是病態人格,說到其他精神疾病也是如此。
因此在進入主題之前,想先推薦一下衛福部心口司的《心理衛生專輯》:
心理衛生專輯-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文字平易近人,應該還滿能輕鬆閱讀的。
足夠好的診斷與檢查工具能夠將大腦功能發生病變之處呈現出來,現階段我們仍然得透過詳細評估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與病程來做判斷。」等原因,所以目前還只能用「描述症狀」而不是「病因」的方式來判斷。
還未能精確理解病因所產生的「未知」,讓人誤以為精神疾病的診斷是任意的、沒有嚴謹標準的,第三章簡要介紹醫師進行診斷的種種程序,讓我們理解即使目前僅能透過觀察來診斷,卻也不像影劇裡那般可以隨意假造病情而不被識破。
→
→像是
我們無法說服自己的困擾僅止於此,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患者而言,就是得努力說服自己看到、聽到的東西不存在,而他人還會不斷否認你的感受,甚至會說你就是不夠努力才會不肯看穿幻覺,彷彿「事後再辨認」跟「打從一開始就看/聽不見」一樣簡單。
>18.人格障礙症(personality disorders) :病人的人格(內在經驗與行為的持續模式)顯著偏離個人所處文化的期待,影響廣泛且沒有彈性,造成顯著痛苦與功能損害。所列的十種人格障礙症可以分為三群。⋯⋯ B 群人格障礙症的病人讓人覺得戲劇化、情緒化與不穩定。
「 怎麼會有這樣的人?﹗」--淺談人格違常心理衛生中心-專題文章
反社會人格障礙有著生物基礎,也就難以說其行為是全然地「明知故犯」。
//精神病態者十分清楚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但是他們一味追求自我滿足,根本顧不了其他人的感受。//——《沒有良知的人》
實際上真是如此嗎?當精神病態者的杏仁核較小、邊緣系統有缺陷,對負面情緒感受度較低,他們何以將心比心(畢竟他們沒感受過),並為了追求自我滿足而「顧不了他人感受」?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較少專有名詞、敘事較有銜接、連貫,因此對我而言比較輕鬆;《天生變態》的專有名詞多而雜,往事、個性的描寫又多是在提到相關功能異常時順勢帶出,因此我覺得比較難讀。
所以我個人推薦先看《反社會人格者》,再看《天生變態》。
但就書中描述行為的「反社會」程度而言,後者輕於前者,對於反社會行為接受度較低的人可能先從《天生變態》開始會比較好。
-《天生變態》:
1. 眼眶皮質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內的前顳葉皮質功能低下
2. 基因出現多處高風險突變
3. 童年早期受過精神,身體或性虐待
更何況,在我看來,要一個人假裝自己感到懊悔,說來也很奇怪。難怪反社會人格者會以善於撒謊著稱於世。畢竟,要是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情緒(或沒有情緒)和真正的想法,會害一個人多坐幾年牢、被貼上反社會的標籤,或遭受其他負面後果,只因為世界觀跟多數人不同,那麼,除了偽裝自己真正的情緒或想法而說謊,他們還有什麼選擇?
-對負面感受(如恐懼、罪惡感)感受度較低,因此熱愛冒險,甚至不顧自身與他人安危
-需要專注力才能產生一般人的感受,因此很容易錯過一般人自然就能感受到的肢體語言、社交或道德暗示
-由於情緒是道德判斷的核心,但社會病態者較難感受負面情緒而不受道德影響,因此會純粹就利益上的考量來做出選擇,而忽略「信任」也同樣重要
//在情緒領域,紐曼教授認為,社會病態者可以感受與一般人相同的情緒,卻不會產生一般人的情緒反應,因此具有不同經驗。他發現,若社會病態者的注意力受到某種情緒的引導,就可以產生一般人的感受,但差別在於,這種感受不會自動產生,社會病態者必須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才能達成。因此社會病態者會造成「注意力瓶頸」,使他們將其他社會訊息排除在外,一次只能注意一個活動或思緒。
//我在某個社交狀況中,必須持續而主動地模擬各種頻道。大部分的人可以自動對準別人的某種情緒頻道,發現社交和道德方面的暗示,或是不自覺地接收到別人的肢體語言,而可以自然、直覺地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反應。⋯⋯對準頻到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我經常會發現自己錯失某些重要暗示,只好推託遮掩,閃避過去。
-《天生變態》:
1. 眼眶皮質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內的前顳葉皮質功能低下
2. 基因出現多處高風險突變
3. 童年早期受過精神,身體或性虐待
-雖然社會病態者較難感受負面情緒、不在乎傷害他人以達成目的,但仍渴望歸屬,或受社交挫折困擾:
→兩個作者都有因為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特質(冒險而不顧他人安危、操控、),而被「有重要價值」的朋友疏遠。
→《反社會》作者曾因談得來的朋友深受喪父之苦而變得情緒不穩,而衡量與其繼續來往沒有價值即切斷聯繫,雖然她自認此舉的利益大過壞處,卻越來越覺得空虛。 後來又經歷導致其信任破產的種種事件,使其社交連結逐漸封閉,而開始觀察自己。
→《反社會》:
//這種「冷酷無情」的兒童,對於教育一般兒童的負面處罰方式,沒有什麼反應。紐奧良大學心理學學家保羅·弗里克表示:「他們不在乎別人生氣,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傷害別人感情,他們寧願不要殘酷對待別人,獲取想要的事物,但他們最後經常會選擇最有利的方式。」
這完全符合我的成長經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學習,我發現,只要我學會去符合別人的慾望,就能得到更多。⋯⋯在職場,與其挖洞給老闆跳,不如支持老闆,我更容易晉升。一個讀者這樣說:⋯⋯對別人有益,自己才會受益。
生一樣,我經常被迫進行類似的「角色取替」,透過多次為別人服務,漸漸發生改變。
『真正優良的教養可以戰勝先天不足的基因。我們可以透過行為因素、基因因素、後天因素、精神病學因素和社會因素去改善環境,再給予那些容易受到影響的孩子多一點愛。並不是說透過這些手段,孩子們就可以變得完美。像我這樣的人並不會變成天使 – 如果你已經讀到這裡,應該可以理解這一點,但至少不會使他們朝更壞的方向發展。』
會選這本書是因為反社會人格者的行為確實有危險性,沒有「明智地信任」後果會不堪設想。
尤其操控、「界定事實」對一個人的精神傷害非常嚴重,在保持著對人的關懷的同時,還是要先保護自己。
也可以說,唯有明智地不信任(要審慎考量反社會人格者的邀約,因為他會不顧生命安全以尋求刺激;理解其行為很多是出自操控、為了達成自身利益而對他人有利),才能真正的信任(在不信任對方的某些特質、行為下,對其想要維持穩定社交關係的意願給予信任。且理解「為了達成自身利益而對他人有利」並不是虛假背叛,而是在不同價值觀下的交集)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在第五章,作者親身透過實驗,來模擬反社會人格者的感受。
他形容自己感受到較為正向、衝勁十足、沒有負面感受,而行為變得較為大膽,不怕丟臉、失敗,而不像偏見中所呈現的「十惡不赦、視他人痛苦為樂」。
我覺得透過這樣的角色轉換,也更有說服力,畢竟由反社會人格者第一人稱書寫的角度,難免會有「他是不是又在操弄人」的懷疑。
本故事主角的媽媽,似乎也是個「反社會人格者」。
⋯⋯AS 就事實回答,而無法顧及「我,也就是煮菜的這個人,勞動辛苦的過程與分享給對方的心意等感受」。
⋯⋯AS 無法辨識非語言線索(如肢體語言),他們僅能參照語言本身的「字面意義」去做,客觀且具體。
(1)亞斯當然也有情緒
⋯⋯他們在衝突當下也會被情緒傳染(例如,你對他生氣,他也會反擊),差別在 AS 不太能辨識與運用情緒系統。
⋯⋯對 AS 來說,許多細緻的情緒當下難以辨識,它以無以名狀的姿態存在,於是往往「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的 AS 會選擇「忽略」或「壓抑」那些難以體察的情緒。
→因此他們「失控」時,往往是情緒已經到達無法壓抑的界線了。
(2)亞斯人用「認知」拆解「情緒」
⋯⋯他會用事實認知來行動,再來猜測感受。情緒線索並非在當下不能用,只是「喜歡」是事後解釋的,感受是推理而知的,他的行動選擇(常找特定業務買單)並非是併用感受得來的結果。
(1)事前的理解:展現理解的誠意,袒露自己的想法
如果能明白 AS 及神經人好比來自 2 個不同星球的人,不妨暫時定義 AS 是「自我中心,但不自私的人」,這是比較好理解的比喻。
有了事前理解,並展現出願意理解 AS 的誠意,他們才肯分享心事。通常,袒露自己的「想法」是他們建立關係的指標,而神經人建立關係的指標則是袒露「情感」(例如喜歡、友善、軟弱),且這樣的情感往往需要被回應。
神經人世界的人際技巧是指:「感受自己的情緒,也感受他人的情緒,考慮雙方並做出適切的表現。」但我們無法要求 AS 也要這麼做。神經人可以做的是,以自己的方式辨識 AS 當下情緒,並從認知角度切入,轉喻、傳達,確認時必須直來直往,才能對上話,交換不同的視角,最後提出因應之道,也就是「實際上可以怎麼做」。
再來,由於他們皆難以直接感知肢體語言、複雜情緒、超出字面意義的諷刺與暗示,因此「明確表達想法」較能讓雙方溝通順暢。
而「保持真實」也是建立穩固關係的較佳方式。
也就是說,即使在某些面向上「我們」與「他們」的差異很大,在建立關係的核心,也就是「信任」,「他們」就是我們之一。
這讓我想到在上心理學時,老師也提過一般人對「不正常」的恐懼。但其實「不正常」不一定需要治療,還要看所謂的「不正常」是不是對該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阻礙。
像是天才其實也是「不正常」,卻不會被認為需要治療。天才也不像其他的「不正常」被恐懼、厭惡,反而受到崇拜。
或許更要理解「正常」和「不正常」位處在連續的光譜上,只是被一個標準切割了而已,兩者的差距並沒有壁壘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