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讀嘛讀嘛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天生變態》、《病態人格》、《那些沒有良知的人》、《非典型力量》

@wyc513 - #讀嘛讀嘛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探討道德判斷的來源、內容、運作方式,共分為三部。 第...
延續此噗,想介紹那些我們以為無法「矯治」、無法共存的「他者」。
首先是《好人總是自以為是》裡面提到的「有理性、無感覺」的「病態人格者」。

說到「反社會人格」,多是以訴諸恐懼、辨識排除的方式去談。這種方式的危險之處在於「排除」、在於對信任的盲目接受或全然棄守,而未能明智地、真正地信任,與他人建立穩固、健康的關係。
川口月
壞事壞人做的」,此邏輯未能看見壞事的其他成因(環境因素、社會問題),而將責任不成比例地全部放在行為人上,要求其負責,但這句話又弔詭地讓負責無法成真,畢竟原因被推導為「他本來就是這種人(隱含著天生性格、無法改變之意)」,而非「他做出這樣的行為」。

這樣二分而排除、妖魔化「他者」的方式,不只是病態人格,說到其他精神疾病也是如此。
因此在進入主題之前,想先推薦一下衛福部心口司的《心理衛生專輯》:
心理衛生專輯-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文字平易近人,應該還滿能輕鬆閱讀的。
川口月
在《01認識精神疾病》中,首先說明何謂「健康」與「精神疾病」,談到了雖然精神疾病是大腦的疾病,但因為「臨床上還沒有
足夠好的診斷與檢查工具能夠將大腦功能發生病變之處呈現出來,現階段我們仍然得透過詳細評估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與病程來做判斷。」等原因,所以目前還只能用「描述症狀」而不是「病因」的方式來判斷。

還未能精確理解病因所產生的「未知」,讓人誤以為精神疾病的診斷是任意的沒有嚴謹標準的,第三章簡要介紹醫師進行診斷的種種程序,讓我們理解即使目前僅能透過觀察來診斷,卻也不像影劇裡那般可以隨意假造病情而不被識破。
川口月
精神疾病既然是「大腦的疾病」,即有其病理基礎,第四章簡要介紹了目前醫療科學所發現的生物學病因,讓我們理解罹患精神疾病跟「懶惰、不負責任、沒有自制力」毫無關係。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次想介紹腦科學的科普書及相關書籍: 《大腦解密手冊》、《打破大腦偽科學...

→像是
棋盤陰影錯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棋盤陰影錯覺,我們先是透過無意識系統預測、知覺到兩個方塊不一樣黑,才用有意識系統去辨認出兩者其實是相同顏色。但就感覺而言,無論多努力說服自己是相同顏色,還是會認為兩個方塊顏色一深一淺。
我們無法說服自己的困擾僅止於此,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患者而言,就是得努力說服自己看到、聽到的東西不存在,而他人還會不斷否認你的感受,甚至會說你就是不夠努力才會不肯看穿幻覺,彷彿「事後再辨認」跟「打從一開始就看/聽不見」一樣簡單。
川口月
「我想忘了創傷,創傷卻不想忘了我」,這不只是文學語言,也是科學真實──七月選書《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凱西轉頭看著我說:「你知道的,貝塞爾,我知道當個好的治療師對你而言有多重要,所以當你說出這種愚蠢的言論時,我通常由衷感謝你。但經過這兩年,我對你已經有足夠的信任,我要告訴你,你的那些言論讓我很痛苦。沒錯,你說的都對,我下意識就把身邊人碰上的所有壞事都怪在自己身上,我知道這樣不理性,也覺得這種感覺真的很蠢,但我就是會這樣。你試圖叫我理性一些的時候,我只會覺得自己更孤單,更孤立,這會讓我更加覺得世上沒有任何人能了解我的感受。」
川口月
未知也使人難以將精神疾病與感冒、骨折等疾病、受傷等同視之,對「哪天就瘋了」的恐懼也加深了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在第七章〈關於精神疾病的迷思〉即破除此類常見迷思。
川口月
在第二章〈精神疾病的範疇與分類 〉中簡要介紹了精神疾病的分類,而「反社會人格違常」就屬於人格障礙症的B群人格障礙症。
>18.人格障礙症(personality disorders) :病人的人格(內在經驗與行為的持續模式)顯著偏離個人所處文化的期待,影響廣泛且沒有彈性,造成顯著痛苦與功能損害。所列的十種人格障礙症可以分為三群。⋯⋯ B 群人格障礙症的病人讓人覺得戲劇化、情緒化與不穩定。
「 怎麼會有這樣的人?﹗」--淺談人格違常心理衛生中心-專題文章
川口月
「偏離個人所處文化的期待」,也就是說問題出在「跟其他人相處不良」、落在光譜的極端,而非他「不是人類(不在光譜上)」。
反社會人格障礙有著生物基礎,也就難以說其行為是全然地「明知故犯」。
//精神病態者十分清楚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但是他們一味追求自我滿足,根本顧不了其他人的感受。//——《沒有良知的人》
實際上真是如此嗎?當精神病態者的杏仁核較小、邊緣系統有缺陷,對負面情緒感受度較低,他們何以將心比心(畢竟他們沒感受過),並為了追求自我滿足而「顧不了他人感受」?
川口月
因此推薦先以「第一視角」,除去對未知事物的恐懼。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較少專有名詞、敘事較有銜接、連貫,因此對我而言比較輕鬆;《天生變態》的專有名詞多而雜,往事、個性的描寫又多是在提到相關功能異常時順勢帶出,因此我覺得比較難讀。
所以我個人推薦先看《反社會人格者》,再看《天生變態》。
但就書中描述行為的「反社會」程度而言,後者輕於前者,對於反社會行為接受度較低的人可能先從《天生變態》開始會比較好。
川口月
▶︎生理因素:
-《天生變態》:
如果善惡能選擇---《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作者對心理變態,提出一個「三腳凳理論」,意思即是要完全滿足以下三種因素,方形成一個心理變態者:
1. 眼眶皮質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內的前顳葉皮質功能低下
2. 基因出現多處高風險突變
3. 童年早期受過精神,身體或性虐待

和你一起愛看書
//『心理變態者不易焦慮的特質還在其他方面給他們帶來好處。人體中主要的壓力賀爾蒙 – 皮質醇在體內流動,負責產生壓力反應,例如動員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以及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所以在長期的壓力下,人體很難抵抗疾病。而天生不怎麼感受到壓力的人,比方說心理變態者們,一生都可以抵禦大部分疾病,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一直處在高效的工作狀態。』
川口月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善於操控人心、剝削弱點的天才
//近來的研究顯示,情緒和本能反應在道德判斷上扮演了很關鍵的角色,而有了情緒,我們就一定會想辦法合理化。⋯⋯
更何況,在我看來,要一個人假裝自己感到懊悔,說來也很奇怪。難怪反社會人格者會以善於撒謊著稱於世。畢竟,要是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情緒(或沒有情緒)和真正的想法,會害一個人多坐幾年牢、被貼上反社會的標籤,或遭受其他負面後果,只因為世界觀跟多數人不同,那麼,除了偽裝自己真正的情緒或想法而說謊,他們還有什麼選擇?
川口月
▶︎生理因素的影響:
-對負面感受(如恐懼、罪惡感)感受度較低,因此熱愛冒險,甚至不顧自身與他人安危

-需要專注力才能產生一般人的感受,因此很容易錯過一般人自然就能感受到的肢體語言、社交或道德暗示

-由於情緒是道德判斷的核心,但社會病態者較難感受負面情緒而不受道德影響,因此會純粹就利益上的考量來做出選擇,而忽略「信任」也同樣重要
川口月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
//在情緒領域,紐曼教授認為,社會病態者可以感受與一般人相同的情緒,卻不會產生一般人的情緒反應,因此具有不同經驗。他發現,若社會病態者的注意力受到某種情緒的引導,就可以產生一般人的感受,但差別在於,這種感受不會自動產生,社會病態者必須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才能達成。因此社會病態者會造成「注意力瓶頸」,使他們將其他社會訊息排除在外,一次只能注意一個活動或思緒。

//我在某個社交狀況中,必須持續而主動地模擬各種頻道。大部分的人可以自動對準別人的某種情緒頻道,發現社交和道德方面的暗示,或是不自覺地接收到別人的肢體語言,而可以自然、直覺地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反應。⋯⋯對準頻到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我經常會發現自己錯失某些重要暗示,只好推託遮掩,閃避過去。
川口月
//人們總會錯認社會病態者沒有同理心,所以沒有感情。⋯⋯社會病態者的感情的確比較淺薄、遲鈍,有點像小孩,⋯⋯如果我沒有感情,我要怎麼玩弄別人的感情?
川口月
▶︎社會因素:
-《天生變態》:
如果善惡能選擇---《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作者對心理變態,提出一個「三腳凳理論」,意思即是要完全滿足以下三種因素,方形成一個心理變態者:
1. 眼眶皮質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內的前顳葉皮質功能低下
2. 基因出現多處高風險突變
3. 童年早期受過精神,身體或性虐待
川口月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善於操控人心、剝削弱點的天才
//我認為我社會病態的遺傳傾向之所以被引發,是由於我從來沒學會信任。特別是我父母陰晴不定的情緒,讓我學會不可依賴任何人的保護。我沒有從別人身上尋找穩定感,而是學會靠自己,因為人際互動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也不可避免地學會了控制人心,尤其擅長引導或誤導人們的注意力,以達成我想要的目的。例如經驗告訴我,對別人的愛或責任感不必有所反應,吸引我的反而是明顯的情緒變化,像恐懼或對愛的渴望。
川口月
▶︎有比「排除」更好的方法嗎?

-雖然社會病態者較難感受負面情緒、不在乎傷害他人以達成目的,但仍渴望歸屬,或受社交挫折困擾:

→兩個作者都有因為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特質(冒險而不顧他人安危、操控、),而被「有重要價值」的朋友疏遠。

→《反社會》作者曾因談得來的朋友深受喪父之苦而變得情緒不穩,而衡量與其繼續來往沒有價值即切斷聯繫,雖然她自認此舉的利益大過壞處,卻越來越覺得空虛。 後來又經歷導致其信任破產的種種事件,使其社交連結逐漸封閉,而開始觀察自己。
川口月
-即使未能感受到信任的重要性,也能透過後天的學習來讓社會病態者理解信任的價值、並願意遵守規則:

→《反社會》:
//這種「冷酷無情」的兒童,對於教育一般兒童的負面處罰方式,沒有什麼反應。紐奧良大學心理學學家保羅·弗里克表示:「他們不在乎別人生氣,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傷害別人感情,他們寧願不要殘酷對待別人,獲取想要的事物,但他們最後經常會選擇最有利的方式。」
這完全符合我的成長經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學習,我發現,只要我學會去符合別人的慾望,就能得到更多。⋯⋯在職場,與其挖洞給老闆跳,不如支持老闆,我更容易晉升。一個讀者這樣說:⋯⋯對別人有益,自己才會受益。
川口月
//雖然我的心智天生未能對別人的需求沒有感受和反應,但經過父母、教會領袖、老師等教化,就像前面學嬰兒趴著看世界的小學
生一樣,我經常被迫進行類似的「角色取替」,透過多次為別人服務,漸漸發生改變。
川口月
→《天生變態》:
和你一起愛看書
//此外,他在書籍最後,承認了他以前不會相信的事實,透過了解自己的族譜基因,了解身邊人對自己的觀點,回憶自己各個階段的行為及處事方式、心態,了解自己童年所受的教養與對待。他有了下列結論(p.311):
『真正優良的教養可以戰勝先天不足的基因。我們可以透過行為因素、基因因素、後天因素、精神病學因素和社會因素去改善環境,再給予那些容易受到影響的孩子多一點愛。並不是說透過這些手段,孩子們就可以變得完美。像我這樣的人並不會變成天使 – 如果你已經讀到這裡,應該可以理解這一點,但至少不會使他們朝更壞的方向發展。』
川口月
▶︎//根據精神科醫師黎頓所著《有其父必有其子》表示,一定要將社會病態孩童的需求視為正常的,並且轉移注意力,取得替代品,將他們的需求約束在社會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讓孩子學會「以積極建設而非消極破壞」來達成需求。—《反社會》
川口月
川口月
《病態人格》
病態人格:是藏著惡意的善良,還是富有魅力的瘋狂?
相較於其他談論反社會人格者的書,我覺得這本書的視角比較中立,將反社會人格者特徵而導致的行為模式正反並陳,也有介紹其大腦樣貌,最後也提供給病態人格者及其身邊的人一些建議。
川口月
川口月
《沒有良知的人》
沒有良知的人: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
相較來說比較偏向以「辨識出反社會人格者,並避免受其操控」的角度描寫。
會選這本書是因為反社會人格者的行為確實有危險性,沒有「明智地信任」後果會不堪設想。
尤其操控、「界定事實」對一個人的精神傷害非常嚴重,在保持著對人的關懷的同時,還是要先保護自己。
@wyc513 - #讀嘛讀嘛 《他為什麼這麼做?》 //本書是美國家暴領域的經典之作。作者朗迪.班克羅...

也可以說,唯有明智地不信任(要審慎考量反社會人格者的邀約,因為他會不顧生命安全以尋求刺激;理解其行為很多是出自操控、為了達成自身利益而對他人有利),才能真正的信任(在不信任對方的某些特質、行為下,對其想要維持穩定社交關係的意願給予信任。且理解「為了達成自身利益而對他人有利」並不是虛假背叛,而是在不同價值觀下的交集)
川口月
@wyc513 - #讀嘛讀嘛 #正念 《信任的療癒力》 //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無法信任的「...
//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無法信任的「絕望」;因為缺乏「信任」等同於全然放棄相信他人具備值得信賴或實踐承諾的可能性,也就是同樣身為人類,我們卻對其他同伴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川口月
川口月
《非典型力量:暗黑人格的正向發揮,不受束縛的心理超人》
非典型力量:暗黑人格的正向發揮,不受束縛的心理超人(二版)
裡面談了很多反社會人格障礙特質的正向面,像是不被情緒困擾,因此能冷靜面對險局、判斷風險等。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在第五章,作者親身透過實驗,來模擬反社會人格者的感受。
他形容自己感受到較為正向、衝勁十足、沒有負面感受,而行為變得較為大膽,不怕丟臉、失敗,而不像偏見中所呈現的「十惡不赦、視他人痛苦為樂」。
我覺得透過這樣的角色轉換,也更有說服力,畢竟由反社會人格者第一人稱書寫的角度,難免會有「他是不是又在操弄人」的懷疑。
川口月
川口月
Amber Cheng
Amber Cheng
〈越少人認識我們越好〉
本故事主角的媽媽,似乎也是個「反社會人格者」。
川口月
川口月
在《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中,作者提到反社會人格障礙與亞斯伯格症等泛自閉障礙,都有同樣的社交發展困難。
川口月
亞斯星球人 V.S. 神經人(上):亞斯伯格人也有情緒,只是「接線都搭錯了!」 - NPOst 公益交流...
//1.亞斯人的人際溝通:就事論事、僅能遵守字面上意義。
⋯⋯AS 就事實回答,而無法顧及「我,也就是煮菜的這個人,勞動辛苦的過程與分享給對方的心意等感受」。
⋯⋯AS 無法辨識非語言線索(如肢體語言),他們僅能參照語言本身的「字面意義」去做,客觀且具體。
川口月
//2. 亞斯也有情緒,但不善運用
(1)亞斯當然也有情緒
⋯⋯他們在衝突當下也會被情緒傳染(例如,你對他生氣,他也會反擊),差別在 AS 不太能辨識與運用情緒系統。
⋯⋯對 AS 來說,許多細緻的情緒當下難以辨識,它以無以名狀的姿態存在,於是往往「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的 AS 會選擇「忽略」或「壓抑」那些難以體察的情緒。
→因此他們「失控」時,往往是情緒已經到達無法壓抑的界線了。
(2)亞斯人用「認知」拆解「情緒」
⋯⋯他會用事實認知來行動,再來猜測感受。情緒線索並非在當下不能用,只是「喜歡」是事後解釋的,感受是推理而知的,他的行動選擇(常找特定業務買單)並非是併用感受得來的結果
川口月
亞斯星球人 V.S. 神經人(下):社會工作如何協助亞斯人認識自我? - NPOst 公益交流站
//3. 如何與亞斯人相處?
(1)事前的理解:展現理解的誠意,袒露自己的想法
如果能明白 AS 及神經人好比來自 2 個不同星球的人,不妨暫時定義 AS 是「自我中心,但不自私的人」,這是比較好理解的比喻。
有了事前理解,並展現出願意理解 AS 的誠意,他們才肯分享心事。通常,袒露自己的「想法」是他們建立關係的指標,而神經人建立關係的指標則是袒露「情感」(例如喜歡、友善、軟弱),且這樣的情感往往需要被回應。
川口月
(2)給予轉喻:直來直往,交換不同的視角
神經人世界的人際技巧是指:「感受自己的情緒,也感受他人的情緒,考慮雙方並做出適切的表現。」但我們無法要求 AS 也要這麼做。神經人可以做的是,以自己的方式辨識 AS 當下情緒,並從認知角度切入,轉喻、傳達,確認時必須直來直往,才能對上話,交換不同的視角,最後提出因應之道,也就是「實際上可以怎麼做」。
川口月
川口月
→可以看到,不論是與反社會人格障礙者,還是與亞斯人相處,都需要理解彼此對事情、情緒的認知與處理有所不同,不該強迫他人接受,或認為「他們」不像「我們」而無法共處。

再來,由於他們皆難以直接感知肢體語言、複雜情緒、超出字面意義的諷刺與暗示,因此「明確表達想法」較能讓雙方溝通順暢。
而「保持真實」也是建立穩固關係的較佳方式。
@wyc513 - #讀嘛讀嘛 #正念 《信任的療癒力》 //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無法信任的「...
川口月
「明確表達想法」、穩定而可遵循的原則,也是讓兒童能學會信任、形成安全依附的方針之一。
也就是說,即使在某些面向上「我們」與「他們」的差異很大,在建立關係的核心,也就是「信任」,「他們」就是我們之一。
Pyrogen
之前聽諮商師說人格或傾向不需治療,只有心理狀態讓自己或他人感到難受痛苦,沒有辦法維持正常生活,才是要治療的
川口月
Pyrogen :
這讓我想到在上心理學時,老師也提過一般人對「不正常」的恐懼。但其實「不正常」不一定需要治療,還要看所謂的「不正常」是不是對該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阻礙。
像是天才其實也是「不正常」,卻不會被認為需要治療。天才也不像其他的「不正常」被恐懼、厭惡,反而受到崇拜。
或許更要理解「正常」和「不正常」位處在連續的光譜上,只是被一個標準切割了而已,兩者的差距並沒有壁壘分明。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