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讀嘛讀嘛
這次想介紹腦科學的科普書及相關書籍:
《大腦解密手冊》、《打破大腦偽科學》、《大腦不邏輯》、《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錯把自己當老虎的人》、《第七感》、《命運可預測,更能改變》
podcast《大腦好好玩》
就我個人而言,是因為每次都被專有名詞(杏仁核、眼眶額葉皮質、邊緣系統⋯⋯)打斷閱讀節奏,看了後面忘了前面、囫圇吞棗。因此乾脆停下來先去找腦科學的書來看,有了基本認識後,也較能將不同類型的知識連結在一起。
下收。
川口月
▶︎我覺得先大略地理解大腦整體運作,會比直接切入特定主題來得有系統,也較不會因散亂的、過多的專有名詞而難以消化。
川口月
▷《大腦解密手冊》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人類腦的運作,包含神經發展、記憶、「預測」與錯覺、自由意志的討論等。
大腦解密手冊:誰在做決策、現實是什麼、為何沒有人是孤島、科技將如何改變大腦的未來
這本書的編排很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先從我們習以為常的感知說起,「所見不必定為真」即是大腦的預測系統確保我們生存的奇妙例子。接著再從「我們的感知受制於大腦的機制」說明「我們是誰」,例如形塑我們個人形象的記憶如何產生、改變;人類的決策是否真是理性;人類可否獨自生存,或我們的大腦是為群體生活設計等。最後從「受制是否意味著沒有自由抑制」加深討論,並提及未來「心智上傳網路」的可能。
川口月
這本書是搭配作者2015年的節目《大衛的大腦科學 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之前我有記錄其中一集的內容:
@wyc513 - 這個好有趣,講了很多腦科學: 1.大腦連結從「通用」到「具有特定功能」,沒有使用的連...
川口月
不過關於最後章節討論到「心智上傳網路,使人類意志超脫動物肉體的限制」,我有不同的看法就是了。
我不太認為人類擁有肉體是對意志的限制,應該說因為有著肉體的感觸、腦袋預設迴路而產生的對連結的渴望,或是許多人認為是妨礙理性思考的感性,我們的經驗才得以拓展、加深加廣。
我個人的看法比較像《冷思考》所說的,理性與感性對於思考缺一不可。
而人也是在肉體中經驗精神,並非肉體是精神的束縛。
川口月
川口月
▶︎人類對大腦運作本來就有很多幻想,而科學家為了普及知識而使用簡單比喻;為了闡述主題而無法過多地說明實驗原理、操作,又讓大腦的迷思有了「科學背書」而更深入人心,或延伸出更多的迷思。
因此有了對腦部運作有了基本認識後,可能還要破除一下相關腦迷思會比較好。
川口月
▷《打破大腦偽科學》
打破大腦偽科學:右腦不會比左腦更有創意,男生的方向感也不會比女生好
本書收錄二十個常見的大腦迷思,舉凡「用『爬蟲腦』思考很原始」、「男人腦/女人腦」、「邏輯腦/藝術腦」的為腦部分類,到「我們只用了一○%的腦」,讓作者帶領我們一窺腦科學的奧秘,並不再被假科學、假心理測驗所惑。
川口月
以下略提幾個迷思:
-腦部功能造影:
我想,「腦部功能造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該理解背後運作機制的。
科學家利用腦部功能造影來解釋我們的行為與大腦的哪個部位運作有關。
但實際上,功能造影並不如我們想像的精確。因為科學家很難直接偵測神經元的活動,而只能透過拍攝實驗前後的照片,比較出較為活躍的區域,來推論該區域與功能有關。且造影的速度相較於思考的變動速度慢上許多,因此不能完全確定「造影呈現的變化」就真的與「實驗設計所要的思考項目」有關。
簡言之,腦部功能造影技術是間接且有限制的測量方式。
川口月
為了便於一般人理解,常常會看到分區上色的腦部圖。但這也讓我們以為動作只由特定腦區啟動,甚至產生「人類目前只發揮了大腦10%的潛能」的迷思。
但上色部位,只是代表血流量較大而推測較為活躍的區域,不代表其他腦區在同一個時間就沒有在運作。
川口月
-
川口月
-「爬蟲腦」:
「爬蟲腦」的意思是「最早出現在生物演化進程」的腦區,表示先後順序,而不代表「低等」。
科學家所謂的「爬蟲類腦」,指的是負責生存相關機能的腦幹等區域,了解其功能以後,應該不會有人希望爬蟲類腦停止運作。

也常看見「爬蟲腦與認知腦爭奪大腦主導權」的敘述。
但大腦是以「生存」為最終目的,而作為一體活動、分工合作的。腦區間的關係不是「爭奪」,而是讓最有利生存的方式來主管。
川口月
-
川口月
-男人腦/女人腦:
//腦部的性別差異,不足以判定腦功能。腦子不斷學習、接收刺激並調整,才形成現在的樣貌。男女腦的確有別,但不能把性別角色的社會定位歸因於腦子的結構。這是互相影響的過程:腦功能決定行為,而行為型塑出某些社會結構,社會結構又反過來影響腦部的發展。腦子的彈性很大,會隨著時間順應環境調整結構。在腦子與環境持續的互動過程中,腦結構既反映了環境,也驅動了我們的行為。
川口月
//男性與女性的傳統角色是在社會互動中形成的。生理結構當然指引了某個方向(接受某種性別認同,覺得自己是男/女性),但這個方向的外顯形式(性別平等或父權社會),不能用腦部差異來解釋。
川口月
//再糾正一個生物觀點:讚頌睪固酮是「陽性賀爾蒙」,或是談到「睪固酮導向的行為」時把睪固酮當成偶像來崇拜。睪固酮的確會進入腦部,改變腦部的細胞活動,但是只有當睪固酮在腦內轉變成雌激素後,才會發揮生理作用。所以囉,真正造就男人的是女性賀爾蒙,而且跟促進排卵的激素是同一種。
川口月
=
川口月
-自由意志之謎:
//利貝特的「準備電位」實驗,發現在受試者作出有意識的決定之前半秒鐘,就已經可以看出他們會做出按下按鈕的決定了。這個結果看似所謂的自由意志並不存在,我們的意識落後於無意識的決定之後,顯然是已經做了的事我們才會想要做。
//但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準備電位」不能確定哪個行為會被啟動。準備電位比較像是讓腦子處於活化狀態,可以立即作出決定。至於是什麼行為、或如何做出這樣的決定,我們並不知道。
事實上,關於自由意志,我們知道的不見得比「意識」多。我們並不清楚,在你意識到之前,複雜的行動決定究竟如何形成。這裡所談的不是用神經生物學就能夠解釋的簡單反射動作,而是那些需要大腦最高等的認知控制問題。
川口月
//此處,腦研究也一樣必須仰賴與其他學科的合作。我們不必因為知道人的心智歷程很可能有心智基礎,就立刻把刑法棄之不顧。哲學老早就知道,只要我們做決定時不是完全基於巧合,或迫於內外在的壓力,只要我們能夠表明自己是行動的啟動者,那就行了。
川口月
川口月
▶︎接下來是我滿有興趣的主題:如果大腦神經出問題,會發生什麼事?
川口月
▷《大腦不邏輯》
大腦不邏輯:魔神仔、夢遊殺人、外星人綁架……大腦出了什麼錯?
我個人偏好《大腦不邏輯》的主題式編排,以不同的提問去介紹各種神經的運作機制,並說明如果機制出了問題,大腦會為了讓我們維持統一的自我敘事、繼續我們的人生,而編織出奇異的故事。
川口月
這本書另一個我覺得很棒的地方是附錄有詳細的大腦地圖,各部位也有寫上哪幾章有關,滿好找的。
https://images.plurk.com/3l1gTiqql3fyIQlrv1OtDc.jpg
川口月
//在本書中,我們已經跟隨大腦有意識和無意識這兩個系統,來瞭解二者的交互作用如何引發我們的思想與行為。意識系統生成生活經驗,這些經驗讓我們感受自己的感官感覺與情緒、反思腦海中的想法,審慎考量我們的決策。意識系統創造出我們的自我感。
另一方面,無意識系統則擁有我們早已一次又一次見證過的超凡能力,它可以辨識模式,在事件發生前運用前後脈絡預測出結果。它也會填補空白,將經驗中不連貫的元素調和一致,以維持完整的個人敘事,當無意識系統將我們的夢境情節拼接在一起,或者產生直覺的時候,就是在做這樣的事。若是我們有記憶方面的障礙,無意識系統有可能從大腦的知識儲備庫中援引替代用的相關軼事,發揮羅織功力,來彌補回憶中的漏洞。
川口月
//在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情形當中,他們的無意識系統會天馬行空大膽編造複雜詳盡的故事,以政府陰謀或超自然力量入侵為由,來掩飾內在的自我認知缺陷。無意識系統會幫我們合理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即使我們會這麼做其實是遭受外在影響,像是催眠、下意識訊息或是廣告等。
川口月
//但問題是我們的大腦為什麼要維持一個完整的敘事呢?為什麼需要創造出一個解釋來協調令人困惑、彼此衝突的經驗呢?理由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就是保持我們的自我感。
身為人類的我們,需要瞭解周遭世界的秩序與組織,以及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的定位。為了衡量自己的需求及渴望,也為了設定目標及訂定計畫來完成他們,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體認領會自己的個人歷史,還要能夠對其深思反省,並洞察自我。記憶喪失、感知或思維出現空白、經驗中出現衝突之處、外來的顛覆破壞——這些都是我們的個人敘事會遇上的威脅,而大腦會拚命努力來保護我們的個人敘事。無意識系統負責保持自我的一致性與連貫性,甚至可以為了確保此目的而走向極端。不過其實還有另一種情況,在這種情形中,大腦追求前述目標時不惜做得更絕:為了保持自我,反而在實質上分裂、破壞了自我。
川口月
==============================
川口月
▷《大腦好好玩》
偷渡一個podcast。
【大腦S01E00】和《大腦好好玩》一起用科學故事,讓腦說話!
//「大腦好好玩」這個節目,顧名思義就是要幫大家介紹「好玩的大腦」。本節目的特點有三,將會為大家介紹(一)真實的科學家故事;(二)真實的病人故事以及(三)科學理論流派的演變(八卦)。
在大腦的科學發現史中,每一個發現其實背後都有著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很多時候,還會涉及一些特殊的腦傷病人。本節目中,將會為大家挖掘出這些有趣的故事,讓大家能身歷其境地瞭解科學發現背後的有趣故事。一起用科學故事,讓腦說話!//
川口月
主持人謝伯讓是台灣腦科學家,著有《大腦簡史》,文筆生動有趣。
第三集的「盲視」在《大腦不邏輯》也有提到。
川口月
川口月
▶︎另外也有以個人故事為中心,來介紹各種腦神經症狀:
川口月
▷像是奧立佛·薩克斯的著作《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但是在《在懸崖邊緣,接住你》中,提及薩克斯這樣的寫作方式,引發對醫病倫理的質疑,「像是學家/人士批判《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的作者對神經功能缺損者的描繪讓其深受冒犯。」
@sleepatease - #精神醫學 #醫病關係 「我把這種感覺標註起來,」──《在懸崖邊緣,接住你...
川口月
-
川口月
在〈The cases of Oliver Sacks: The ethics of Neuroanthropology〉中,作者G. Thomas Couser檢視兩個對薩克斯的批評。
川口月
其一來自Nation雜誌的專欄作家Alexander Cockburn,他認為薩克斯的著作不過是較為高級的怪胎秀,讓人們得以參觀「瘋人院Bedlam」、觀賞怪胎。他的批評核心在「傷害、不尊重個人(病人)」上。
川口月
作者認為這個批評過於簡化。文字與怪胎秀不同之處,在於前者面向小眾(讀者),且其視角是間接的,患者不會被指認出來,不會受當面嘲弄、指點而難以說患者有被傷害。

但作者也指出薩克斯的電視節目確有可能會如批評所述,傷害到個人。影像比文字更加直接,受訪者即使匿名也可被指認。透過影像,也看到薩克斯對於受訪者,很多時候是請他們做某些動作,來展示他們與常人不同的行為。
川口月
在電視節目《Oliver Sacks: The Mind Traveller》的〈Don't Be Shy, Mr. Sacks〉一集中,受訪者是名八歲的威廉氏症女孩,即表示薩克斯執意進行測試、評論她買計算機是因為該症使患者不擅長算數的行為,傷害了她的感受。而在薩克斯道歉後,同集的後段仍可見薩克斯當著受訪者的面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評論她的症狀。而在薩克斯和兒童發展專家討論她的能力與人格特徵時,受訪者要求停止錄影。薩克斯承認他的確試圖「靜音mute」受訪者的批評,但他沒有使受訪者沈默silence。
川口月
/
川口月
其二的批評來自社會學家與障礙者權利運動者Tom Shakespeare,他認為薩克斯「錯把病人當文學成就,違反了障礙者平權的每一個原則」。他的批評重心在「薩克斯的作品會傷害長期被邊緣化的群體」。

他認為薩克斯傾向贊成個人主義,而將每一個患者抽離其社會脈絡,沒有提供關於他人對症狀的反應及社會經驗的線索。最後他表示「希望薩克斯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極端和古怪的案例上,而放較多心力關注將『正常』視為理所當然的假設及結構」。
川口月
作者認為這個批評忽視了薩克斯作品的寫作內容及形式的改變。

薩克斯的作品從前期的病理學形式的醫療案例報告,轉向後期的去病態化的人物傳記。而即使是前期的作品,像是在《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中的〈古靈精怪的小雷〉,薩克斯理解了妥瑞症構築了患者一部分的自我認同,而將藥物治療稍作調整,讓其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狀況下,保有因症狀而產生的「古靈精怪」特質。

但作者也認為,薩克斯的「轉向」比較是按個案決定的,而非整體的態度轉變。
川口月
在其著作《看見聲音》中,薩克斯敘述有關聽障教育的歷史、聽障文化、聽障者社群,及成長中的「聽障驕傲」,呈現了他首度廣泛理解一個障礙可以是文化及政治現象。
川口月
在《色盲島》中,薩克斯批評歐洲帝國主義,認同當地人有時候會覺得被醫療研究者利用,因為醫療研究者取走當地人的血液與組織樣本,卻很少給予資訊、治療或任何形式的報酬。薩克斯雖然盡力去視患者為個人,但就如先前調查者的舉動,他也沒有待在當地很久、拿了故事就走、且未給予回饋。被調查的病人,即使有提到個人特質,但多是以一個被西方科學家拯救的醫療謎團的樣貌呈現。書裡少有呈現相互的主體性。

雖然薩克斯批評醫療帝國主義,但他也照樣挪用appropriate。他定位自己為人類學家,其舉止與「計畫」卻是過時的,比較接近他欣賞的維多莉亞時期的博物學家及探險家。在本書,不像《看見聲音》,薩克斯未能超越醫療觀點。
川口月
/
川口月
作者認為,或許薩克斯未能全然納入障礙的人類學模式anthropological model of disability,跟沒有達到「倫理的理想」比較有關,而不是違反「倫理的義務」。

薩克斯的貢獻在於看見、並向世人展現,神經異常除了病理學式的,亦可以民族誌的形式呈現。他示範了神經人類學的實踐的可能樣貌。像是深入研究某個神經狀態社群,應該要抹去或至少削弱神經學家與病人間臨床上的權力差異。神經人類學應該要研讀「文化如何建構神經學的規範」,及「神經狀態有可能、會如何形成獨特的文化」。
川口月
後殖民人類學postcolonial anthropology 納入對話性dialogism 和當代民族誌的自覺self-awareness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但或許薩克斯設立了一個自身無法明白的目標。或許醫療與人類學的觀點在本質上是如此歧異,以至於他自指的兩個面向無法調和,或至少是一個只受其一專業訓練的人無法辦到的。薩克斯盡其所能指出了方向,但後殖民神經人類學仍有待值得仿效的理論家及實踐者出現。
川口月
→延伸,挪用:
//薩克斯批評歐洲帝國主義,認同當地人有時候會覺得被醫療研究者利用,因為醫療研究者取走當地人的血液與組織樣本,卻很少給予資訊、治療或任何形式的報酬。//

這樣的方式,恰如原住民族的文化被隨著殖民主義興起的探險家給挪用。歐洲殖民主驚豔於異國文化,而將其有如無主物般取走、沒有回饋。
@wyc513 - #今日文章 [原住民族文化、文創、文化挪用] -案例: ▶︎尊重薩米文化主體 迪士尼...

滿足窺探慾望,「高級怪胎秀」與「種族博覽會」也很相似。
可以從中看見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間的權力不對等、隱含的壓迫。
1835年起直到1958年人類動物園(人類學博覽會)還存在+19世紀初至20世紀中,有14億人曾「享受」...
川口月
川口月
▷《錯把自己當老虎的人 Unthinkable: An Extraordinary Journey Through the World’s Strangest Brains 》
錯把自己當老虎的人:九個擁有最不可思議大腦的奇人,九段非比尋常的生命故事

//特別的是,作者把這些個案完全抽離醫院的環境及神經學家的視角,從朋友的角度來看他們,融入他們的世界。她想問科學家迴避的問題,聆聽他們的童年故事,瞭解他們如何找到真愛,如何以異於常人的大腦在這世間遊走。她想瞭解他們的生活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她更想知道大腦究竟可以神奇到什麼程度。//
川口月
我想出版社應該是為了加深印象,而替這本書刻意取了與薩克斯的名著《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相似的中文書名。
但本書作者相較於《帽子》,更加深入的描繪患者的人生歷程、如何因應症狀,引起這樣的關聯性感覺不太好。不過社會結構的部分本書也少有提及。
川口月
//結語:沒有什麼是不可思議的
我們應該好好享受大腦創造的生命——尤其是那些不「正常」的生命。本書介紹的人物都非比尋常,但我希望讀者對他們的人性感到驚奇,而不是對他們的古怪感到驚奇;我希望讀者因為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而非相異處而感到訝異。他們讓我瞭解到,每個人都有一個非凡的大腦。//

強調群體間的相同處,也就是人性的相似面,有助於讓我們脫離鞏固內團體/排斥外團體的直覺反應,讓溝通、理解變得有可能。
川口月
川口月
▶︎另外一個有興趣的主題是連結腦科學與心理學、正念
川口月
▷《第七感》
第七感:啟動認知自我與感知他人的幸福連結

//《第七感》精彩地探討了心理與大腦兩個研究領域的結合。席格博士運用臨床上的故事與他個人人生的片段,說明我們如何能從反射性的衝動,轉變為開放接受,因此能做出理智的抉擇,而非盲目地重蹈覆轍。這本書對病人與病人家屬,以及心理醫療人員和一般大眾,都有很實用的幫助。」──柯萊莉絲.柯斯特邦(Clarice Kestenbaum)醫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精神科教授//
川口月
本書就像是以腦科學及心理學為基礎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透過腦科學來解釋各種身心狀況之下大腦的運作機制,讓我們不用暴力拆解、隨機試錯,就能正確理解自身的身心狀況。
腦科學與心理技巧的配合,讓我們能按部就班的、以有效的方式修正、回復身心平衡。
川口月
裡面有很多章節也跟過去閱讀的書相關,而讓我對不同面向的思考能夠拓展、連結在一起:
>第五章「正念」
@wyc513 - #讀嘛讀嘛 《靜心冥想的練習:28天在家自修的正念課程》 英文書名〈Real Hap...

>第七、八章關於創傷:
-創傷知情
@wyc513 - 情緒教育、身心容納之窗、創傷知情 情緒教育: -壞情緒是警報器,提醒人們「該注意的事...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川口月
>第九章關於依附模式
@wyc513 - #讀嘛讀嘛 #正念 《信任的療癒力》 //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無法信任的「...
@wyc513 - #讀嘛讀嘛 《 邊緣人格》 介紹邊緣人格患者的行為樣貌、起因與社會脈絡、他人的協助原...

>第十一章關於「連結」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次想介紹幾本關於網路對個人造成的影響的書。 《欲罷不能》、《關掉螢幕,...
//這本書提到人們需要歸屬、真實的連結,也探討了相關問題。
但在思考「什麼是真實的連結?要怎樣才能取回連結?」時,可能要先回答一個前提,也就是「我們需要連結嗎?」
人類的寂寞、對社交的渴求,是來自真正的需求,還是跟他人比較之下產生的慾望?
川口月
@wyc513 - #讀嘛讀嘛 《脆弱的力量》 //《脆弱的力量》是世界知名情感與同理心專家布芮尼.布朗...
//最常見的迷思就是「脆弱等於軟弱」,但作者認為,脆弱無關好壞,是「一種不確定、沒把握,又冒險的感覺,同時也是一種情緒衝擊」。簡單來說,脆弱給人一種赤裸的感覺,是所有情緒和情感的核心。用心地去感受,就是展現脆弱,例如:提出不受歡迎的意見、向太太求歡、說出「我愛你」、嘗試新鮮事、等待癌症檢查的結果、承認自己害怕、帶男朋友回家見爸媽、開口求別人幫忙、相信自己的信念、陷入愛情。//

>「接受不確定」
@wyc513 - #讀嘛讀嘛 #正念 《信任的療癒力》 //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無法信任的「...
川口月
川口月
▶︎最後一個主題是「腦科學與人類的能動性」
理解了大腦運作之後,看似會得到一個結論:「我們的行為、感覺都是由生理機制引發的,因此人毫無自由意志、能動性可言」。

但《解開大腦偽科學》的迷思二十即提到,目前的腦科學仍在發展的起頭階段,即使能夠從實驗中推知出簡易行為、認知背後的大腦運作方式,也還不足以說明大腦如何進行日常中的複雜認知。因此以現階段的理解去斷言「人類沒有自由意志」為時尚早。

而《大腦解密手冊》也提到,雖然可以說大腦裡有非常多的「預設機制」,但是我們實際的認知、活動是來自這些預設機制間的無數互動組合。而或許自由意志就藏在我們如何讓無數個互動組合篩減至最終表現出來的行為中。
川口月
但在接受這些結論以前,或許更要先問一個問題,也就是「怎樣算是能動性」?
自己沒有能力控制「本來就沒有控制權限的事情」,可以說是沒有能動性嗎?
如果能動性的真義,並非全面掌控,而是掌控「可以掌控的」。那麼在練習主導權以前,就得先理解什麼是自己無法掌控的。
川口月
▷《命運可預測,更能改變》
劍橋大學+百位頂尖科學家,驚人實證!命運可預測,更能改變:轉換大腦慣性思維能創造不同機遇,命運會偏轉到你...
//身為神經科臨床醫師,我深刻認同,唯有越了解腦神經科學,我們才能真正與命運攜手「合作」,而非「抵抗」宿命,也因此仍無藥能治癒的失智症,卻有三分之一機會能透過正確習慣預防發病,讓人生更順遂的奧祕正存在大腦宇宙中,等待你透過精彩絕倫的本書,一探究竟!──鄭淳予/腦科學博士暨神經科臨床醫師//
川口月
本書以腦科學說明被限制性多於自主性,但這樣的結論不代表人是無自我意識、沒有主動性的生物。

在了解生理機能的限制以後,我們就能順應或利用機制的特性,來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並在結果不如預期時,能夠合理地改善作為,而不是誤以為自身沒有主控權、喪失信心。

作者有提到對主導權過高或過低預期的問題。如果以為自己對人生沒有主導權,很容易讓人放棄生活、自暴自棄;或為所欲為,不認為需要為自身行為負責。
但對於人生主導權的過高期待,可能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獨立於萬物存在,而忽略自己的行為與他人、他物深刻連結,遲至他人、大自然的「反撲」才發現來不及改變;也有可能讓我們在發現事實上無法全面控制之下,誤以為自己無能而焦慮、放棄主導權。
川口月
因此要做的事是認識現實,認識有哪些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並用怎樣的辦法可以順應、有利自己生活(離苦得樂)。並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為此負責。
川口月
-
川口月
@wyc513 - #讀嘛讀嘛 #正念 《信任的療癒力》 //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無法信任的「...
//因此,「信任生命實相」其實與「宿命論」相違背。信任核心不會縱容我們以被動的姿態面對邪惡,也不會貶抑我們投入改變惡行或與不公不義對抗的價值。我們不停地尋求改變的勇氣,以改變「能改變之事」;於此同時,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我們則坦然皆受。這樣的做為不代表「放棄」,反而更加貼近超出我們控制的生命實相。//
川口月
@wyc513 - 噗主的說法其實就是勸慰焦慮的人的說法,只是用錯了。 他把「面對不真實焦慮的解方」套用...
區分自己可以控制的與無法控制的事物。對於前者要練習掌握,可以從切分小目標開始獲得信心;對於後者,則練習接受。
川口月
川口月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應該是我2017年就買的書,但當時的閱讀體驗,就是困在專有名詞、全新的領域中緩慢進行,閱畢也只能說是囫圇吞棗罷了。
直到最近再拿出來重讀,發現有了相關知識後,閱讀起來果然順暢許多。也發現原來在後來的不同時期有興趣才去查找的知識,竟然早就在裡面了。也可以說是「相較於內容物是什麼、有多少,更重要的是接收者的反應、與知識的連結互動。」的實例吧。
(《打破大腦偽科學》迷思12:腦內啡讓人high)
川口月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葛詹尼加、謝伯讓的書都可以看看,都是腦科學的入門讀物(葛詹尼加有點進階)。
跟腦科學以及哲學有關的還有一些推薦給你:
不存在的人
不存在的人:從自閉、幻肢到出體經驗,一場「自我」的科學壯遊
驚異的假說
驚異的假說:克里克的「心」、「視」界

這兩本有涉及一些腦神經科學哲學
川口月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
哇謝謝推薦~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至於上面提到利貝特(Libet)的實驗,最後一段哲學的總結有點爭議。哲學家現在也還在弄清楚自己作為自己意志下的原因(或啟動者,用你的話來說)是什麼意思。目前還是個puzzle,俗稱agency cause of free will的問題。
川口月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
我也覺得這邊作者的總結有點太快qq,但因為我對這塊不太熟,怕誤解就整段摘錄了(所以「啟動者」是作者寫的XD
我覺得他最主要的用意是強調腦科學很難成為「心智」的終極解答,要與其他學門合作。
我覺得目前看到探討關於「人生、存在的意義」最多,也最深入的,的確是哲學。
川口月
所以謝謝推薦哲學的相關書籍~
ELVINA
謝謝推薦,有幾本會想去找來看。
我也推薦你看 困在大腦裡的人 / 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

這兩本也是跟大腦有關的書,我也覺得好看。
川口月
ELVINA :
剛剛看了一下,感覺滿有趣的,謝謝推薦~~~
川口月
生物與非生物之間:所謂生命,究竟是什麼?一位生物科學家對生命之美的15個追問與思索
//生命到底是什麼?
  「生命就是進行自我複製的系統」,這是二十世紀生命科學所得到的一個解答。分子生物學的生命觀認為,生命體是由無數微小零件組成的精密模型,因此我們有機會利用精巧的操作來改變生命體,進行「改良」。

  但真的是這樣嗎?
  哈佛學者、知名分子物學教授福岡伸一認為,生命是在動態平衡下的流動,或許是另一個能夠定義生命的準則。但,這種「動態」到底是什麼呢?

  本書帶你深入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認識生命最精巧的設計,從病毒的發現、DNA雙重螺旋結構的確認與自我複製意涵、到薛丁格對生命的思考、生物化學家舍恩海默的動態生命觀……,一步步解開生命「動態」之美與謎。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