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wyc513
Sat, Oct 26, 2019 3:28 PM
173
37
讀嘛讀嘛
這次想介紹幾本關於網路對個人造成的影響的書。
《欲罷不能》、《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重新與人對話》、《網路使我們變笨》、《用心休息》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在網路上的幾次關於網路的爭論,常是長輩們諄諄告誡網路的壞處,而年輕人以好處、「世代差距」加以反駁。
我的確不認同將不閱讀、暴力行為完全歸咎於網路,並感嘆「一代不如一代」的杞人憂天。畢竟不同世代的人們有各自需要面對的問題。
但我也不認為忽視網路的影響,將負面徵兆說成「世代差距」而不去檢視網路的作用,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我覺得,在體會到網路、電子科技是不可或缺、無法完全排除的前提下,認識網路可能的影響,才有助於我們在日常中有意識地使用網路,而不被綁架。
下收。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28 PM
《欲罷不能》
欲罷不能:科技如何讓我們上癮?滑個不停的手指是否還有藥醫!
這本書是以「成癮」的角度談網路。
//當某人無法抗拒某個行為,而這個行為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滿足這個人內心深處的某個心理需求,卻會對他產生長期的巨大傷害,這就是成癮。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28 PM
第一部先介紹行為成癮,說明行為成癮的態樣、生理機制。從生物學談行為成癮,也讓我們看見,並非少數人「意志不堅」、「怠惰」才會成癮。而是每一個人,只要一步步跟著環境走,就有可能落入成癮的陷阱。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29 PM
第二部拆分各種成癮的機制,告訴我們網路、遊戲、影集等等,如何利用這些機制來讓我們欲罷不能。
像是「懸念」,影集的最後常會留下伏筆,吸引觀眾繼續觀看。網站預設「直接看下一集」,也讓原本隨著影片播放結束,觀賞思緒自然會被打斷,而需要再做決定的觀眾,享受了不被中斷的沉浸式體驗。沒有限制,卻也讓人沈迷、避開預警機制。
「社會互動」也是。很多時候小遊戲之所以吸引人,倒不是內容本身,而在於與他人的互動。書中提到的「帥哥二選一,並看看與眾人的選擇相差多少」,或者是網路上流行的各種「心理測驗」,都能引起討論、共感。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29 PM
我覺得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按讚」的問題。它除了藉由「社會互動」的特性讓人成癮,也會讓「社會互動」轉化為表面、無意義的競爭、比較。
要滿足「社會互動」的心理需求,終究還是要建立在有意義、深層的互動上,單純的數字比較,會看不見少卻精實的互動,也容易忽略按讚會基於不同平台的不同習慣,進而錯估、自我懷疑。
(像是很多人按噗浪的愛心是為了收藏用,所以不隨意按。但新使用者如我,很常會誤以為自己的內容是否不佳,導致無人理會。
(我對於獲得回饋的成癮的解決方式是,發文之後會減少點開社群網站的次數,或是不把通知點掉,盡量避免讓自己太過在意。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29 PM
第三部提到如何解決行為成癮。
行為成癮跟有沒有意志力沒關係,重點是遠離會讓自己成癮的環境。
睡覺之前把手機放在臥房之外;聚會時手機放袋子裡不要拿出來;與其想著克制自己不要去查看按讚的人數,不如乾脆把網站關了。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29 PM
另外,書裡提到「遊戲化」的概念。
透過遊戲來幫助學習;幫助孩童吃下不喜歡的蔬菜、刷牙;幫助病患分心於治療的疼痛,的確可以看到電子遊戲的助益。
但也要小心,遊樂可能會取代原先的目的,使玩家在沒有好處時,即不願從事該行為。
像是虛擬人物互動遊戲讓孩童樂於刷牙,但也讓孩童為了繼續玩遊戲而過度刷牙,使遊戲設計者必須調整設定。
孩童的確透過遊戲而吃下不喜歡的蔬菜,但在沒有遊戲時,還是拒絕吃蔬菜。
在《關掉螢幕》一書中也提到,原先為了讓學生了解歷史而設計的虛擬世界遊戲,卻在學生掌握遊戲規則之後將遊戲玩得淋漓盡致,但無關乎「了解歷史」。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29 PM
但也有因為玩遊戲而激發學習興趣的例子。
知名作家兼繪師榎宮祐《論遊戲與小孩教育》遊戲才不會害小孩變笨…… | 宅宅新聞
老實說,我還是滿懷疑「透過遊戲,來達到超乎玩遊戲以外目的」的論點。
像激發學習興趣的成功例子,讓當事人理解世界史的,終究還是他自己唸書,而不是單純玩遊戲就可以知世界史。
玩遊戲本身沒有不好,我質疑的是把所有事物都說成無趣,而非得遊戲化之後才願意涉入的說法。我也不認為遊戲化可以解決全部的問題。
我不知道有哪個學門、技術在進入專業領域後,不用經歷反覆而無趣的訓練、研究的。
解決方式終究是學習在無趣之中發覺樂趣,而不是透過遊戲來逃避。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30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30 PM
《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
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頂尖成癮專家揭發數位科技破壞大腦功能的恐怖真相
著重講螢幕、網路對青少年、孩童的影響。
有談到很多聲光刺激對於大腦功能的影響,像是//螢幕會刺激大腦多巴胺的分泌,改變腦區間神經連結,並破壞腦功能;強烈的聲光效果會降低大腦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及分辨虛擬與現實的能力;螢幕成癮導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雙相情緒障礙、產生幻覺或幻聽等情感性及精神疾患。//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30 PM
其他還有之前噗提到的:
@wyc513 - #讀嘛讀嘛《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雖然主要是在講網路成癮對青少年、兒童的危害,但...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30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31 PM
《重新與人對話》
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
書裡談到科技產品對於人際交流型態的改變、造成的問題。
@wyc513 - #讀嘛讀嘛《重新與人對話》書裡談到科技產品對於人際交流型態的改變、造成的問題。有很多...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37 PM
這本書提到人們需要歸屬、真實的連結,也探討了相關問題。
但在思考「什麼是真實的連結?要怎樣才能取回連結?」時,可能要先回答一個前提,也就是「我們需要連結嗎?」
人類的寂寞、對社交的渴求,是來自真正的需求,還是跟他人比較之下產生的慾望?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43 PM
《社交天性》告訴我們,人類的演化機制讓我們天生尋求與他人的連結,並透過互動產生生理的正面回饋。
社交天性: 人類如何成為與生俱來的讀心者?
為什麼你注定一輩子受他人影響 | 《社交天性》 | 4THINK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48 PM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裡面也談及,人類具有「超級社會性」而能團結一致,超越其他物種成為主宰。
因此,要能在團體內生存,社交能力(道德)是不可少的。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3:58 PM
而「內向者在社交後會筋疲力盡,而需要獨處充能」,並不表示內向者不需要朋友、討厭社交。
《內向心理學》提到,內向者對刺激較為敏感而容易覺得過量,且偏好的是少而深刻的交流。
因此,社交對每個人都是必要的,只是偏好的形式不同。
內向心理學: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25週年暢銷經典版‧特...
【愛自己】 外向與內向性格者的三個主要差別— 恢復精力的方式、對刺激的體驗、廣度或深度的偏好 @ 胡可歆...
【發人省思的動畫】內向者不是不合群的怪胎,只是「充電方式」跟別人不一樣 | VidaOrange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23 PM
《社交囧星人的生存之道》滿有趣的,有提到人的「歸屬感需求」以外,也講了社交障礙的人如何看待社交、為何容易產生尷尬、如何練習社交。
社交囧星人的生存之道:不擅交際又如何?心理學家教你將社交尷尬發揮為優勢,把怪異變優異
《如何讓人喜歡我》也提供了許多方法,讓人學習如何展現真誠,受人喜歡。
如何讓人喜歡我:前FBI探員教你如何影響別人、營造魅力、贏得好感、開啟「好人緣開關」!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29 PM
→但我必須說,重點不是什麼「歪頭、準備話題、開場白」這種刻板的反應,而是讓人感到忠誠、良善、受到重視。
如果只是想利用模仿動作這種微小,但刻意模仿容易被戳破的技巧去「受到歡迎」,還是先想想目的是什麼比較好。(畢竟「動作變得相似」原先是因為感到契合而不自覺的反應,反過來利用「模仿動作」來讓人感到契合,操作起來沒有那麼容易
另外,不要讓手段取代目的。
想要朋友,是希望有真實的連結、契合的感受,所以刻意用技巧去讓他人誤以為你們很契合,進而成為朋友,到最後還是要面對本身不契合的問題。
目的是「真實的連結」,就去練習好好地、適當地表現真實,讓自己對他人來說是真誠的、友善的,並去尋找覺得友善、真誠的人來當朋友。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0 PM
(這部分的書就不多分開介紹了,因為我也是看看而已,沒有深入研究。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1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1 PM
《網路讓我們變笨?》
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數位時代橫排版、附完整中英對照索引)
主要是講//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
但要注意的是,這本書寫於2011年,所以我覺得有些觀察不盡然符合現狀。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2 PM
記錄幾點:
-變得不擅長長篇閱讀:
使用網路時,我們容易被其他刺激干擾(廣告、聲音、通知),且視打斷、跳躍為常態。但這也讓我們不耐煩於長時間專注在文字上面。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2 PM
-網路使閱讀模式以掃讀為中心,細讀為輔佐:
網路讓我們偏好以「搜尋資訊」的方式閱讀,看到超連結、關鍵字就跳出去搜尋,而難以像以往一樣,閱讀整篇文章的同時,也向作者學習如何思考、建立論述。
感覺閱讀變成是為了找資料,而非建構對知識的完整體系。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2 PM
-閱讀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體驗不同:
紙本書的好處是盡量降低閱讀以外的行為干擾,讓人專心在閱讀之上,相較之下電子書的操作較為繁複(?
我個人沒有使用電子書,因此僅拿在電腦上閱讀文章來比較。
對我來說,在電腦上閱讀文章,僅能憑卷軸上下滑動、螢幕顯示來確定自己閱讀到哪裡;相較之下,翻閱紙本書,可藉具體空間位置來記憶章節內容的大概位置:「這個內容好像是在左邊的頁面上,且是在右手書頁比較薄的時候看到的」。因此,對我來說,要記得某章節的位置,紙本書給我的體驗是較為直覺、不耗腦力的。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2 PM
→但作者未能觀察到電子書有趣之處,像是降低了讀者與作者互動的門檻:
朱宥勳提到讀墨電子書的劃線功能,讓他知道他藏在書中的某些想法,確實被讀者看到了。
朱宥勳
若是讀紙本書,要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想法,並寫在心得中、公開,直到作者看到,這些條件、過程拉高了讀者與作者互動的門檻,但電子書網站,讓作者、讀者們以書為中心集結、彼此交流,省去了分流導致的能見度降低、加入討論的困難度等麻煩。
但我不太確定閱讀馬拉松的用意是否會被誤用。
就跟以智慧手環監測自己走了多少路一樣,有可能會變得只在意形式(走幾步;看幾分鐘幾本書)而忽略實質意義(身體是否變健康;看了書有沒有理解、獲得樂趣)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3 PM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3 PM
《用心休息》
用心休息:休息是一種技能-學習全方位休息法,工作減量,效率更好,創意信手拈來
//長時間工作不保證生產力就高。好好地散步、小睡、運動,用經過思考、練習、重整的刻意休息,啟動無可限量的創造潛力。
「用心休息」的四大要義:你該為休息樹立保護傘,以免外界覬覦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4 PM
我們常會將休息時間當作剩餘的、可以隨意打發的時間。誤以為只要不是在工作、只要「有休息」,就可以讓我們恢復精力。
但常會有「越休息越累」、「因為追劇、打遊戲太認真,反而過度消耗腦力,而無法專注在正事上」的情形。
《用心休息》告訴我們,休息是一個重要、且需學習的技能。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4 PM
別再用錯方法讀書了!世界各地頂尖學者的學習方法竟然是...? / 書來面對 EP7《大腦喜歡這樣學》A ...
《深度學習的技術》:從「專注模式」切換到「發散模式」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就像《大腦喜歡這樣學》裡面提到,大腦有「集中」與「發散」兩種學習模式。在專注模式下,我們將心智集中在學習資料上、緊密連結,但我們慣常的思考模式,也有可能讓我們糾結在某個問題點上、讓我們想不出好的表述方式。而發散模式,讓我們的思維自由發想,而能跳脫問題點,從意想不到的方向找出連結、解決的方式。
「用心休息」,強調的就是讓大腦進入「發散模式」,裡面也提供幾種休息方法,像是散步、冥想、運動等等。
至於科技產品,由於其設計就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因此通常不算好的休息方式。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4 PM
但
工作愈忙愈要懂得「深戲」,高強度休閒幫助恢復高強度工作動力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將電腦遊戲作為「深戲」的一種。這其實也說明了,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意識地從事該活動,並注意可能的影響,而不是科技產品只會帶來負面影響。
川口月
@wyc513
說
Sat, Oct 26, 2019 4:35 PM
總之,分享這些書的用意不是說都不要用手機、網路,而是要注意網路對自己的影響,有智慧的使用網路。
魚兒漫游魚小魚
@sususister0408
Sat, Oct 26, 2019 7:44 PM
好實用的分享!謝謝!
川口月
@wyc513
說
Sun, Oct 27, 2019 5:49 AM
魚兒漫游魚小魚
:
耶~
也謝謝你給我回饋!
川口月
@wyc513
說
Sun, Oct 27, 2019 6:59 AM
之前寫過關於思考的書,最後也提到網路對思考的影響:
@wyc513 - #讀嘛讀嘛這次想介紹有關「思考」的書。《冷思考》跟《再思考》都在說明如何思考,不過前...
載入新的回覆
這次想介紹幾本關於網路對個人造成的影響的書。
《欲罷不能》、《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重新與人對話》、《網路使我們變笨》、《用心休息》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在網路上的幾次關於網路的爭論,常是長輩們諄諄告誡網路的壞處,而年輕人以好處、「世代差距」加以反駁。
我的確不認同將不閱讀、暴力行為完全歸咎於網路,並感嘆「一代不如一代」的杞人憂天。畢竟不同世代的人們有各自需要面對的問題。
但我也不認為忽視網路的影響,將負面徵兆說成「世代差距」而不去檢視網路的作用,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我覺得,在體會到網路、電子科技是不可或缺、無法完全排除的前提下,認識網路可能的影響,才有助於我們在日常中有意識地使用網路,而不被綁架。
下收。
//當某人無法抗拒某個行為,而這個行為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滿足這個人內心深處的某個心理需求,卻會對他產生長期的巨大傷害,這就是成癮。
像是「懸念」,影集的最後常會留下伏筆,吸引觀眾繼續觀看。網站預設「直接看下一集」,也讓原本隨著影片播放結束,觀賞思緒自然會被打斷,而需要再做決定的觀眾,享受了不被中斷的沉浸式體驗。沒有限制,卻也讓人沈迷、避開預警機制。
「社會互動」也是。很多時候小遊戲之所以吸引人,倒不是內容本身,而在於與他人的互動。書中提到的「帥哥二選一,並看看與眾人的選擇相差多少」,或者是網路上流行的各種「心理測驗」,都能引起討論、共感。
要滿足「社會互動」的心理需求,終究還是要建立在有意義、深層的互動上,單純的數字比較,會看不見少卻精實的互動,也容易忽略按讚會基於不同平台的不同習慣,進而錯估、自我懷疑。
(像是很多人按噗浪的愛心是為了收藏用,所以不隨意按。但新使用者如我,很常會誤以為自己的內容是否不佳,導致無人理會。
(我對於獲得回饋的成癮的解決方式是,發文之後會減少點開社群網站的次數,或是不把通知點掉,盡量避免讓自己太過在意。
行為成癮跟有沒有意志力沒關係,重點是遠離會讓自己成癮的環境。
睡覺之前把手機放在臥房之外;聚會時手機放袋子裡不要拿出來;與其想著克制自己不要去查看按讚的人數,不如乾脆把網站關了。
透過遊戲來幫助學習;幫助孩童吃下不喜歡的蔬菜、刷牙;幫助病患分心於治療的疼痛,的確可以看到電子遊戲的助益。
但也要小心,遊樂可能會取代原先的目的,使玩家在沒有好處時,即不願從事該行為。
像是虛擬人物互動遊戲讓孩童樂於刷牙,但也讓孩童為了繼續玩遊戲而過度刷牙,使遊戲設計者必須調整設定。
孩童的確透過遊戲而吃下不喜歡的蔬菜,但在沒有遊戲時,還是拒絕吃蔬菜。
在《關掉螢幕》一書中也提到,原先為了讓學生了解歷史而設計的虛擬世界遊戲,卻在學生掌握遊戲規則之後將遊戲玩得淋漓盡致,但無關乎「了解歷史」。
老實說,我還是滿懷疑「透過遊戲,來達到超乎玩遊戲以外目的」的論點。
像激發學習興趣的成功例子,讓當事人理解世界史的,終究還是他自己唸書,而不是單純玩遊戲就可以知世界史。
玩遊戲本身沒有不好,我質疑的是把所有事物都說成無趣,而非得遊戲化之後才願意涉入的說法。我也不認為遊戲化可以解決全部的問題。
我不知道有哪個學門、技術在進入專業領域後,不用經歷反覆而無趣的訓練、研究的。
解決方式終究是學習在無趣之中發覺樂趣,而不是透過遊戲來逃避。
有談到很多聲光刺激對於大腦功能的影響,像是//螢幕會刺激大腦多巴胺的分泌,改變腦區間神經連結,並破壞腦功能;強烈的聲光效果會降低大腦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及分辨虛擬與現實的能力;螢幕成癮導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雙相情緒障礙、產生幻覺或幻聽等情感性及精神疾患。//
但在思考「什麼是真實的連結?要怎樣才能取回連結?」時,可能要先回答一個前提,也就是「我們需要連結嗎?」
人類的寂寞、對社交的渴求,是來自真正的需求,還是跟他人比較之下產生的慾望?
因此,要能在團體內生存,社交能力(道德)是不可少的。
《內向心理學》提到,內向者對刺激較為敏感而容易覺得過量,且偏好的是少而深刻的交流。
因此,社交對每個人都是必要的,只是偏好的形式不同。
《如何讓人喜歡我》也提供了許多方法,讓人學習如何展現真誠,受人喜歡。
如果只是想利用模仿動作這種微小,但刻意模仿容易被戳破的技巧去「受到歡迎」,還是先想想目的是什麼比較好。(畢竟「動作變得相似」原先是因為感到契合而不自覺的反應,反過來利用「模仿動作」來讓人感到契合,操作起來沒有那麼容易
另外,不要讓手段取代目的。
想要朋友,是希望有真實的連結、契合的感受,所以刻意用技巧去讓他人誤以為你們很契合,進而成為朋友,到最後還是要面對本身不契合的問題。
目的是「真實的連結」,就去練習好好地、適當地表現真實,讓自己對他人來說是真誠的、友善的,並去尋找覺得友善、真誠的人來當朋友。
但要注意的是,這本書寫於2011年,所以我覺得有些觀察不盡然符合現狀。
-變得不擅長長篇閱讀:
使用網路時,我們容易被其他刺激干擾(廣告、聲音、通知),且視打斷、跳躍為常態。但這也讓我們不耐煩於長時間專注在文字上面。
網路讓我們偏好以「搜尋資訊」的方式閱讀,看到超連結、關鍵字就跳出去搜尋,而難以像以往一樣,閱讀整篇文章的同時,也向作者學習如何思考、建立論述。
感覺閱讀變成是為了找資料,而非建構對知識的完整體系。
紙本書的好處是盡量降低閱讀以外的行為干擾,讓人專心在閱讀之上,相較之下電子書的操作較為繁複(?
我個人沒有使用電子書,因此僅拿在電腦上閱讀文章來比較。
對我來說,在電腦上閱讀文章,僅能憑卷軸上下滑動、螢幕顯示來確定自己閱讀到哪裡;相較之下,翻閱紙本書,可藉具體空間位置來記憶章節內容的大概位置:「這個內容好像是在左邊的頁面上,且是在右手書頁比較薄的時候看到的」。因此,對我來說,要記得某章節的位置,紙本書給我的體驗是較為直覺、不耗腦力的。
朱宥勳提到讀墨電子書的劃線功能,讓他知道他藏在書中的某些想法,確實被讀者看到了。
但我不太確定閱讀馬拉松的用意是否會被誤用。
就跟以智慧手環監測自己走了多少路一樣,有可能會變得只在意形式(走幾步;看幾分鐘幾本書)而忽略實質意義(身體是否變健康;看了書有沒有理解、獲得樂趣)
但常會有「越休息越累」、「因為追劇、打遊戲太認真,反而過度消耗腦力,而無法專注在正事上」的情形。
《用心休息》告訴我們,休息是一個重要、且需學習的技能。
「用心休息」,強調的就是讓大腦進入「發散模式」,裡面也提供幾種休息方法,像是散步、冥想、運動等等。
至於科技產品,由於其設計就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因此通常不算好的休息方式。
總之,分享這些書的用意不是說都不要用手機、網路,而是要注意網路對自己的影響,有智慧的使用網路。
耶~
也謝謝你給我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