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wyc513
Fri, Oct 25, 2019 3:22 PM
Fri, Oct 25, 2019 3:23 PM
53
8
讀嘛讀嘛
《重新與人對話》
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
書裡談到科技產品對於人際交流型態的改變、造成的問題。
有很多是延續《在一起孤獨》的內容而來,我覺得作者的致謝詞是滿好的概述。
要修復破損的關係,我們需要粗糙、跌跌撞撞的真實對話。《在一起孤獨》
我覺得數位科技帶來的改變,是要求「控制」和「完美」。
(下收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22 PM
社群網站讓我們可以「控制」個人資訊的透露或隱藏,讓自己的網路形象能達到心目中的「完美」。
文字通訊讓我們可以「控制」時間、內容,在自己想要的時間收發訊息、不被打擾,且不用立刻回答,讓自己能在把想法整理好之後再發表「完美」的表述。
網路讓我們能隱藏在虛擬身份後,「不用面對情緒」。隔著文字,我們不用面對那些親面親耳能夠觀察到的表情、聲調、動作,也就比較不會受他人的情緒影響;而隔著時間,再激烈的情緒都會慢慢消散,不用直受衝擊。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22 PM
網路讓我們看似可以「控制」一切,可以「完美」而「不受到傷害」。也導致了我們越來越不愛當面溝通、不愛講電話,不喜歡忍受對話中會出現的等待、「無聊」、衝突。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23 PM
但這些假象會讓我們在矛盾之中更覺痛苦。
以為自己可以控制形象、表現完美,就容易陷入兩難困境:在做不到完美的情形感到自卑,因為覺得自己無能、比不上他人;在表現完美、受到稱讚時感到自我懷疑,因為覺得他人喜歡的並非「真正的」自己。
而看到他人的「完美」假象,會讓自己更難接受「無法控制」、「不完美」、「脆弱」等事實。
在「完美」、「不面對情緒」的網路行規下,我們也難以求救、坦然展露脆弱。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23 PM
事實是,我們既無法控制一切,也不可能完美,更容易受到傷害。
不接受事實,不會讓問題消失,只會讓我們少了在每一次的體驗中練習面對的機會。
跟他人相處時感到無聊、負面時,我們用科技產品跳出視窗,用其他訊息、影片、遊戲來轉換心情。
而這個習慣,並不會隨著我們獨身一人而有所改變。當我們自己感到無聊、負面時,也不會自動自發地學著面對、感受情緒,畢竟用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的選項,看起來輕鬆多了。
我想這也是作者之所以說「無法跟他人相處,我們也無法學會跟自己相處」的意義。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23 PM
//當科技讓我們越來越無法忍受無聊,便產生了另一種傷害:無法忍受孤獨。
⋯⋯但事實上,在獨處了六分鐘之後,沒有手機和書,只有電擊器,不少學生真的開始用微量電力電自己,而不是靜靜地和腦中的思緒相處。
為什麼孤獨的能力那麼重要?孤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那不只能讓你發現自我,也對你與他人的關係至關重要。
如果你不能和自己獨處,當你面對他人時,你就無法看到他們真實的模樣。你會把他人想像為「你需要他們成為的樣子」,好扶持你脆弱的自我。孤獨是同理心的支柱。如果學不會獨處,你就只會知道什麼是寂寞。//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35 PM
關於書中所說「網路會產生虛假的連結」,我想了一下。
我覺得要從負面例子來說比較容易理解。
人們常說,用簡訊分手、用訊息告知死訊很不禮貌。
為什麼重大消息,尤其是負面的,要「當面」告知呢?
我想是因為這些會對情感產生重大影響的訊息,更要求聽者要與告知者「同在」吧。聽者要是全然關注的、馬上能承接、反應情緒的,這樣全面的「同在」,最能展現尊重。
因為全然關注、因為尊重,所以讓對方感受到真正的連結。
而網路,既然容易切斷共時性、避免面對情緒,所以容易產生虛假的連結。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42 PM
虛假的另一個問題是難以產生信任。
信任:
@wyc513 - #讀嘛讀嘛 #正念《信任的療癒力》//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無法信任的「絕望...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46 PM
信任、控制、不完美:
//因此,「信任生命實相」其實與「宿命論」相違背。信任核心不會縱容我們以被動的姿態面對邪惡,也不會貶抑我們投入改變惡行或與不公不義對抗的價值。我們不停地尋求改變的勇氣,以改變「能改變之事」;於此同時,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我們則坦然皆受。這樣的做為不代表「放棄」,反而更加貼近超出我們控制的生命實相。
→生命的真相是「萬物恆變」。這可能導致悲觀的想法:「如果萬物都會變、沒有事物是我能夠完全掌控的,那我個人的改變、行動就毫無意義」
但「萬物恆變」向我們展現的,其實是「能夠改變」的希望。如果事物絕對不會改變,訴諸改變的行動才能說是徒勞無功。
「接受無法改變之事」不代表「放棄」,而是指「放下自己附加在事實上的期待」,這樣我們才不會為期待落空所苦。
不要為了不存在的事情浪費精力。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47 PM
練習面對情緒:
@wyc513 - #讀嘛讀嘛《靜心冥想的練習:28天在家自修的正念課程》英文書名〈Real Happi...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48 PM
練習看破網路的假象:
@wyc513 - #靜心 #正念 正念強調的是區分「事實」跟「附加在事實上,而未經檢驗的想法、情緒」。...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3:48 PM
承認不完美的「脆弱的力量」:
@wyc513 - #讀嘛讀嘛《脆弱的力量》//《脆弱的力量》是世界知名情感與同理心專家布芮尼.布朗博士...
川口月
@wyc513
說
Fri, Oct 25, 2019 4:11 PM
-
年輕人不喜歡講電話──有什麼問題嗎?
所以我不太認同這篇的結論。
我覺得他把「溝通能力」太限縮在文字、語言的傳達上,但實際上溝通也涵括了非口語表達的部分,尤其是情緒。
文字表達其實也會產生情緒,只是會被鼓勵自己消化、自己翻個白眼,而不是讓對方觀察到而已。在「不面對情緒」的溝通管道,人們會少了練習觀察他人反應,並改善自己的表達的機會,也更難學習同理心。
向他人說明怎樣的表述會讓自己不開心,也很常會變成「是你自己玻璃心」、「不爽不要看」的「應該要自己消化」的指責。
看不到他人即時的表情、反應,讓我們更不在乎傷害,基於小看文字殺傷力、基於「網路上的互動、情緒本來就要自己消化」的行規。
川口月
@wyc513
說
Thu, Nov 7, 2019 3:47 AM
川口月
@wyc513
說
Thu, Nov 7, 2019 3:47 AM
IG文化、influencer 可能造成的心理負面影響:
@ailutfun - #閒聊廢噗 網媒不可信啊 想起之前宅宅新聞po了哈利波特主題的鞋子,讓許多同好開...
川口月
@wyc513
說
Thu, Nov 7, 2019 3:58 AM
1.infiuencer呈現的生活樣貌是裝出來的,卻會讓我們誤以為他們的生活如此「真」、「美好」
2.網紅們提供了各種看似有用,實際上無法維持的建議。像是節食菜單、工作/休閒平衡技巧等,實則連他們自己都無法做到。
3.這樣的誤解讓我們向網紅尋求「專業」建議,以變得跟他們一樣「好」
4.「專業」、「人生導師」,主要目的是為了從受眾中謀取商業利益,但IG經營會讓網紅們看起來沒那麼商業,因此受眾也不會對網紅的「建議」採取對廣告的警覺標準。
載入新的回覆
《重新與人對話》
有很多是延續《在一起孤獨》的內容而來,我覺得作者的致謝詞是滿好的概述。
我覺得數位科技帶來的改變,是要求「控制」和「完美」。
(下收
文字通訊讓我們可以「控制」時間、內容,在自己想要的時間收發訊息、不被打擾,且不用立刻回答,讓自己能在把想法整理好之後再發表「完美」的表述。
網路讓我們能隱藏在虛擬身份後,「不用面對情緒」。隔著文字,我們不用面對那些親面親耳能夠觀察到的表情、聲調、動作,也就比較不會受他人的情緒影響;而隔著時間,再激烈的情緒都會慢慢消散,不用直受衝擊。
以為自己可以控制形象、表現完美,就容易陷入兩難困境:在做不到完美的情形感到自卑,因為覺得自己無能、比不上他人;在表現完美、受到稱讚時感到自我懷疑,因為覺得他人喜歡的並非「真正的」自己。
而看到他人的「完美」假象,會讓自己更難接受「無法控制」、「不完美」、「脆弱」等事實。
在「完美」、「不面對情緒」的網路行規下,我們也難以求救、坦然展露脆弱。
不接受事實,不會讓問題消失,只會讓我們少了在每一次的體驗中練習面對的機會。
跟他人相處時感到無聊、負面時,我們用科技產品跳出視窗,用其他訊息、影片、遊戲來轉換心情。
而這個習慣,並不會隨著我們獨身一人而有所改變。當我們自己感到無聊、負面時,也不會自動自發地學著面對、感受情緒,畢竟用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的選項,看起來輕鬆多了。
我想這也是作者之所以說「無法跟他人相處,我們也無法學會跟自己相處」的意義。
⋯⋯但事實上,在獨處了六分鐘之後,沒有手機和書,只有電擊器,不少學生真的開始用微量電力電自己,而不是靜靜地和腦中的思緒相處。
為什麼孤獨的能力那麼重要?孤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那不只能讓你發現自我,也對你與他人的關係至關重要。
如果你不能和自己獨處,當你面對他人時,你就無法看到他們真實的模樣。你會把他人想像為「你需要他們成為的樣子」,好扶持你脆弱的自我。孤獨是同理心的支柱。如果學不會獨處,你就只會知道什麼是寂寞。//
我覺得要從負面例子來說比較容易理解。
人們常說,用簡訊分手、用訊息告知死訊很不禮貌。
為什麼重大消息,尤其是負面的,要「當面」告知呢?
我想是因為這些會對情感產生重大影響的訊息,更要求聽者要與告知者「同在」吧。聽者要是全然關注的、馬上能承接、反應情緒的,這樣全面的「同在」,最能展現尊重。
因為全然關注、因為尊重,所以讓對方感受到真正的連結。
而網路,既然容易切斷共時性、避免面對情緒,所以容易產生虛假的連結。
信任:
//因此,「信任生命實相」其實與「宿命論」相違背。信任核心不會縱容我們以被動的姿態面對邪惡,也不會貶抑我們投入改變惡行或與不公不義對抗的價值。我們不停地尋求改變的勇氣,以改變「能改變之事」;於此同時,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我們則坦然皆受。這樣的做為不代表「放棄」,反而更加貼近超出我們控制的生命實相。
→生命的真相是「萬物恆變」。這可能導致悲觀的想法:「如果萬物都會變、沒有事物是我能夠完全掌控的,那我個人的改變、行動就毫無意義」
但「萬物恆變」向我們展現的,其實是「能夠改變」的希望。如果事物絕對不會改變,訴諸改變的行動才能說是徒勞無功。
「接受無法改變之事」不代表「放棄」,而是指「放下自己附加在事實上的期待」,這樣我們才不會為期待落空所苦。
不要為了不存在的事情浪費精力。
我覺得他把「溝通能力」太限縮在文字、語言的傳達上,但實際上溝通也涵括了非口語表達的部分,尤其是情緒。
文字表達其實也會產生情緒,只是會被鼓勵自己消化、自己翻個白眼,而不是讓對方觀察到而已。在「不面對情緒」的溝通管道,人們會少了練習觀察他人反應,並改善自己的表達的機會,也更難學習同理心。
向他人說明怎樣的表述會讓自己不開心,也很常會變成「是你自己玻璃心」、「不爽不要看」的「應該要自己消化」的指責。
看不到他人即時的表情、反應,讓我們更不在乎傷害,基於小看文字殺傷力、基於「網路上的互動、情緒本來就要自己消化」的行規。
2.網紅們提供了各種看似有用,實際上無法維持的建議。像是節食菜單、工作/休閒平衡技巧等,實則連他們自己都無法做到。
3.這樣的誤解讓我們向網紅尋求「專業」建議,以變得跟他們一樣「好」
4.「專業」、「人生導師」,主要目的是為了從受眾中謀取商業利益,但IG經營會讓網紅們看起來沒那麼商業,因此受眾也不會對網紅的「建議」採取對廣告的警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