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讀嘛讀嘛
這次想介紹有關「思考」的書。
《冷思考》跟《再思考》都在說明如何思考,不過前者的重心放在「阻止我們思考的各種面向」,後者則是以「論證」為中心,解說論證的順序並提及相關偏誤、預設。
《真確》談及了各項思考上的直覺偏誤,如二分法、直線型、負面型偏誤等。
《後真相時代》解析不同的詮釋方法如何誤導我們,而對真相有天差地遠的理解。
《專業之死》說明大眾為何反知識、不思考,以及其壞處。
下收。
川口月
苗博雅談《冷思考》:如何避免在思考時偷懶?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苗博雅在《冷思考》的書評說這本書的某些章節略微鬆散,未能緊密連貫。的確如此,但就如作者在開頭所說,要理解如何思考,就得先從不同面向去看見哪些力量阻止自己思考,否則一頭栽入也無法指認、跳脫預設在我們思考模式中的種種偏誤。
相較之下,《再思考》的書寫順序較為緊湊,很適合跟著作者的論證順序一起練習。
閱讀順序上,我比較建議先有了《冷思考》的相關概念之後,再用《再思考》加身對概念的理解、練習會比較好。
川口月
-
川口月
人類的腦有兩種處理模式,系統一以直覺、偏見的方式,快速、耗能小地處理日常雜務,而系統二,則是「思考」,分析、質疑各種資料,緩慢形成論述、觀點的過程。
兩個系統都很重要,如果沒有直覺、偏見,我們就無法及時避開危險;但如果不思考,就會讓我們落入極化、對立的敵我相殘困境。
川口月
我們對於思考常見的迷思:
-「獨立」思考:事實上,獨立思考是不可能的。影響我們思考模式的語言系統、幫助我們判斷的各種知識,都是建立在前人互動、研究的成果。個人也需要他人的指點,才有可能看出自身邏輯的矛盾、假設錯誤之處。
因此,比較符合事實的說法是「跟更好的人一起思考」。
「更好的人」,比較像是有某種特質的人,願意承認錯誤、願意被他人說服、願意聆聽他人的意見,即使立場相左等。
川口月
-「理性」思考:思考是過程,而非科學。理性與感性對思考而言皆很重要。窮盡分析的結果只會剩下自身的崩解,只有情感能將其再拼湊起來。若無感性,甚至不會觸發思考。

-注意內團體的吸引力跟外團體的排斥力:小心「噁心的文化他者」的感覺先行,而後賦予理由排斥。
川口月
-「兩者皆是」:有些人會宣稱正反意見皆有道理,並將思考停留於此。但發現正反意見各有好壞之後,只不過是思考的起點。個人的思考總得有個紮根之處,才有辦法延伸、反思,並形成結論。「各有好壞」是為了保有懷疑、被他人說服的可能性,而不該是不去取捨、不願以理解後果並負責的態度堅持自身價值的藉口。
川口月
-「開放心胸」的過猶不及:開放心胸不代表要全盤接收他人的想法,還是要仔細檢視是否隱含偏見、邏輯錯誤;但也並非刁鑽地認定除非他人的意見完全正確、沒有瑕疵,方有採納的餘地。
川口月
-注意比喻、標籤、神話的危險性:這些描述方式會形塑我們對事件的想像,可能會將我們從某個地方引開或帶入。
像是將頭腦等於電腦的比喻,會讓我們誤解腦袋的運作模式、過於忽略情緒、感性及其他生理機制。
辯論戰爭論,則會讓辯論非有個你死我活的結論不可,而忽略了多元意見的價值。也會讓我們在溝通時,採取的策略以揪出對方錯誤、擊倒對方為主,而非協助對方完整論述、看見不同可能。
川口月
-「換句話說」的危險處:我們常用「換句話說」來為對方下結論,卻往往是以自己的觀點解讀,而非他人真正的想法。
這樣的方式會淪於「誤解、亂解釋」的互相指責,而無法有效溝通。
作者對於此問題,提供了「方法演技」跟「雙重開機」的方法。
就像是不同系統的電腦,即使操作、介面有些許不同,但我們都能拿來文書處理、運算等工作。而不同立場的人們,即使有觀點差異,但更多的是相同處「我們都是人類,都想要更好的生活」。
不要對不同立場的人有太多惡意,我們才能真正的理解對方、有效對話。
川口月
我們或許無法擺脫分類、標籤的世界,但要意識到危險之處。而有時候光是意識到有問題,就是解方的一部份。
川口月
川口月
//十、要勇敢。//
川口月
要勇敢。
在思考過後,勇於堅持價值,即使可能會與其他人意見不同、受到批評。
勇敢地承認錯誤、勇敢地被他人說服。
勇敢地孤獨。
川口月
川口月
以為何需要論證、如何論證為中心,並檢視邏輯中的關係,是否有隱藏前提、前提是否有誤、因果關係的不當推論等。
有提及很多冷思考說過的概念,如「理性與情緒並重,互不排斥」、「不預先貼標籤、排斥外團體」、「保持開放、有禮貌的態度」
因為這本書是以論證為核心去發展的,所以其他概念都是稍微提及,因此才說先看《冷思考》有相關概念會比較好。
川口月
【書評】《再思考》:只靠理性,我們能走多遠?
裡面有詳細介紹。
//所謂的「極化 (polarization)」現象,可以有幾個指標來衡量:
* 距離:不同團體之間的相關觀點之距離差異。
* 同質性:團體內部成員間的變異較少。
* 敵意:一團體對於另一極端團體有更多的恨意、鄙夷、恐懼或是其他負面情緒。
* 無禮:一團體用負面方式談論另一極端團體。
* 嚴格性:對於團體認可的價值視為神聖權利而拒絕妥協。
* 僵局:團體無法朝共同目標合作與努力。//
川口月
書裡提了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論點。分歧的意見有助於完善自己的思考,因此面對反對意見時,不要總想著攻擊、打敗對方論點,而要試著讓對方的論點是合理的,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思考有哪裡錯漏之處,而不是只停留在抓謬誤的低層次上。
裡面也有提到「訴諸專家謬誤」,並且說到為何有時以專家意見作為背書是合理的。
川口月
川口月
《真確》介紹了常見的直覺偏誤。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川口月
其中,二分化直覺偏誤讓我們傾向於將群體劃分為二:窮/富、低/高等。
這樣的分化,除了有極化的危險外,也讓我們無法對症下藥、誤以為沒有改變的可能。
宿命型直覺偏誤,講的是改變通常又緩慢又細微,以至於我們誤以為自己沒有能力改變,而容易習得無助、放棄主導權。
急迫型直覺偏誤也是前兩本書一直強調的,思考要「慢」、要一一檢視,不要因為急迫而做了不好的決策。
川口月
不過作者給我的感覺超樂觀的。
的確,把尺度拉大來看,能夠避免把單一事件看得太過嚴重。但要小心,每一個個案,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個有淚有痛的人生。
不要把別人的犧牲視為理所當然,尤其在人命、痛苦被略化為看似不痛不癢的統計數字時。
川口月

《後真相時代》
TRUTH: How the Many Sides to Every Story Shape Our Reality
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弄、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
川口月
很有趣的是,查教育部辭典「事實」與「真相」的意義是互通的。
但我覺得語感上是有差別的。用英文來說比較好解釋,就是fact和truth。
差別在於fact是客觀的、可檢驗的、對所有人皆相同的;truth是主觀的、對不同人可能有不同詮釋的。
可參考:
fact 和 truth 有什麼不同?
https://blog.cybertranslator.idv.tw/...
川口月
這本書要講的是主觀的事實。
川口月
由於事件的發生、經過常是複雜的,因此不同立場的人都可以從中截出符合自己偏好的段落、視角,並加以詮釋、形成信念。而麻煩的是,由於他們呈現的是事件的不同面向,因此也很難說是「假」的,但卻極具誤導性。
本書一一解析各種詮釋的方式,並讓我們理解,唯有盡可能地綜觀全貌,我們才能跳脫被框架、語言、感受限縮的視野,看見「真相」。
川口月
《真確》告訴我們,各種直覺偏誤會妨礙我們看見「客觀的事實」factfulness,而《後真相時代》又警告,不同的「故事」會影響我們形塑「主觀的事實」truth
川口月
川口月
最後,《專家之死》帶我們看了反知識、反專業何以形成。
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川口月
//隨網路科技與高等教育的普及,現代人可取得的資訊及知識量遠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但這也是所有人最不願學習、最不尊重專業的時代。
人們即使確實比以往聰明,卻以為只要靠Google、維基百科就能和專家並駕齊驅,對各種學識成就反唇相譏,面對專家建言也往往冷眼以對,從醫療、法律、教育到國家預算,人們都對專業採取不信任甚至鄙視的態度,這些應要公民和專家對話的事務因此失去了辯論的機會。此外,眾人也將「民主」的意涵誤解為每種聲音、即使最荒謬的意見也應該受到公平認真對待,否則就是不民主,就是搞菁英主義。//
川口月
剛好看到這個
教授神回答《死背教科書的意義》隨便上網查都能得到解答,幹嘛還要背書呢? | 宅宅新聞
其實也可以從中看出,很多人以為隨手可查資訊就等於不需要專業學習。
但在專業養成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建立知識體系並加以活用。專業人士在面對未知狀況時,即使現有資訊不足,也可以靠著對既有體系的理解,去初步篩掉雜訊、構思可能的對策。
川口月
裡面也有提到專家本身的問題:
-專家失誤:專家還是有可能犯錯,但相較於一般人,出錯的機率較低,且學界的互相檢驗也比一般人嚴格
-假專家:部分人士頂著高級學歷就自稱專家,但有可能名不副實
-專家對不同領域好發議論:專家只是對於特定領域有專精研究,對其他議題可能不甚瞭解,卻有可能在其他領域也以權威的名義發言
→所以也可以看出,專業之死的解方並非全然相信專家即可,不然也只是依靠他人而不願思考罷了。
要保持著對「無知」的自知、謙卑,盡力學習、思考。
川口月
想借用劉靜怡教授的兩段話:
川口月
//不敢面對自己理應有能力理解與面對的知識和價值,卻以指責認真討論知識與價值的他者是菁英傲慢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疏懶與媚俗,就是給了自己太多無理取鬧的特權。//
川口月
//你自己本於知識與良知而充分思考過的價值和主張,在行動上如果不敢堅持,那就是個無用的懦夫。//
川口月
要勇敢
川口月
川口月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導讀
//對於有志於探索道德機制的人來說,《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提供了新穎且具啟發性的創見;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本書揭露了人類進入道德討論時的種種傾向和盲點:「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讓我們正視自己總是先選邊站再找理由的事實,並使用更多力氣反省;而作者關於道德模組的說明,則讓我們有理由用更加寬容和友善的態對待和自己相差甚遠的立場
川口月
海德特認為,人類的道德模組也有「原始觸發物」和「目前觸發物」的差別。在書裡,他整理了六個道德模組,並說明它們可能是如何演化出來的。海德特認為,雖然所有人類可能都共有這六個道德模組,但是不同的文化會改變模組的「目前觸發物」,例如「聖潔╱墮落」模組,原來可能是為了避免雜食性的人類吃下怪異的東西而演化出來,但到了現代,它們受到不同的文化影響,讓人類擁有自由主義者難以理解的各種道德禁忌。而在各個社會(超有機體)當中生活的人,也基於演化和文化的影響,擁有維護該社會傳統與習慣的傾向。
→感覺很有趣。讓我想到之前看的這篇文章:
研究:龜殼不是為了保護才出現 | DQ 地球圖輯隊
川口月
//身體結構的改變只能根據生物目前的能力,提供精選的優勢,而非根據生物未來可能的潛能,這點非常重要,而且不只是對了解烏龜演化來說重要而已
川口月
川口月
網路的影響性:
因為隱藏在虛擬身份後,所以人們的發言會更兇惡,而無禮的結果不利於溝通。
訊息更新速度快,導致等待思考的時間不足,也因此溝通呈現表面而無深度。
傳遞迅速的特性,使情緒化、易煽動的文字較受到青睞,貼標籤、分化團體也不利於溝通
網路不但無法使言論多樣呈現,反而容易聚集極端言論,使極化現象更加劇烈。
資訊隨手可查,也更讓人們誤以為可以取代專業意見,因無知而自大。
川口月
川口月
順帶一提,不太推薦「看yt的說書影片來理解書的內容」的「學習」方式。
那個最多也只是別人的整理而已,沒辦法取代自己的思考。
(而且說實在那個「由外而內」挑書法,就是買商品以前的確認品質而已,沒有那麼厲害啦。
((然後不太懂很多都在教快速理解、好上手是怎麼回事,學習沒有捷徑。
如果真的完全沒有閱讀推薦管道,乾脆去書局的新書區晃一晃,看有什麼書感興趣就好了。接著再從書裡的補充書目慢慢延伸,不愁沒書看。
更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吧。沒興趣看什麼都很痛苦,有興趣即使艱澀也會想辦法搞懂的。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推這噗!本來自己是想寫一篇跟邏輯還有批判思考類型的書單,礙於忙碌,總遲遲未下手。現在看到這噗,雖不是跟邏輯類的書直接相關(除了《再思考》外),但還是覺得超棒!
川口月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
謝謝~
不過這個書單的確只粗淺講到妨礙思考的各種面向而已,所以也很期待有人能推薦關於邏輯思考、訓練的書單~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