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寫寫
@lucywritewrite
Tue, Jan 14, 2025 2:51 PM
Tue, Jan 14, 2025 3:18 PM
101
33
雜談
沒有真的去讀尼爾蓋曼性醜聞的後續報導,但從眾人的反應來說,真的很不妙。
我對尼爾蓋曼的態度很複雜,嚴格來說,他是我曾經以為自己很愛,但其實還好的作者。我有段時間其實蠻容易人云亦云,看到人人誇的作者,就跟著收書囤積,但其實只讀了幾部,後來也沒有複習,蓋曼就是其中之一。儘管如此,作為曾經的囤積對象,我仍舊很喜愛他的短篇氛圍,也曾拿他的一段話來自己的小說部落格命名。有讀過的幾本書,也算是挺喜歡的。
但這次看了幾則討論,忽然讓我想到他過去某則短篇,內容約略是在講一位小村落中美麗的少女被村人侵犯,故事很可怕但用一種很疏離、很詩意的氛圍去寫,所以令人印象深刻。
但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那股美麗的殘酷與憂傷,似乎不再單純了⋯⋯
小步寫寫
@lucywritewrite
Tue, Jan 14, 2025 2:53 PM
看到脆這篇底下的討論,心有戚戚焉
𝓛𝓾𝓷𝓪 (@lunaticurrent) on Threads
aw082591:
尤其是漫畫跟影集裡有一集的故事特別在講關於繆斯女神Calliope如何被作家…賤踏和控制就因為他們自私的需要寫作靈感,現在越想越毛骨悚然😬
我覺得這故事很不舒服但是它當初的寓意讓我很印象深刻,就一種在探討社會上的不平等還有人性的貪婪,但現在從作者的思為來看,故事的本質感覺已經被毀了,唉…
小步寫寫
@lucywritewrite
Tue, Jan 14, 2025 2:57 PM
Tue, Jan 14, 2025 3:48 PM
看到有人討論到,倘若那些原來覺得很欣賞的部分,萬一鏡射的是現實受害者,那真的會受不了。
我也覺得,那些我曾一度覺得,既殘酷又黑暗卻莫名美麗的故事,如今卻因為新的認知而產生截然不同的觀感,變得難以直視,難以閱讀,不知道要用什麼角度,去解釋他為何這樣寫。正是如此吧,曾經你以為他筆下的殘酷,是為了藉由殘酷去昇華什麼,展現什麼,最後發現,那萬一,什麼也沒有呢?
或者,最可怕的是,當我誤以為那殘酷黑暗中,藏著什麼深邃幽微的存在,結果,那只不過是作者某種醜陋性癖的展現呢?
小步寫寫
@lucywritewrite
Tue, Jan 14, 2025 3:00 PM
Tue, Jan 14, 2025 3:01 PM
就像是,我上週末跟影友去看了楊德昌《麻將》,電影內透過一再陳述、情節反轉去諷刺、揭穿的商人思維,乍看之下又清醒又蒼涼。但看到當年楊德昌妻子的掏空案,再仔細想想,楊德昌真的不知情,還是他默許的,忽然覺得,電影裡那些台詞意義變了,彷彿迴力鏢一般,變成某種,那是真的看破,還是某種故作姿態?
批踢踢實業坊 - movie
小步寫寫
@lucywritewrite
Tue, Jan 14, 2025 3:05 PM
Tue, Jan 14, 2025 3:07 PM
@leahahaha - 看完楊德昌1996年《麻將》。
但是,楊妻子或是如焦元溥所說楊也參與其中,找親戚當公司人頭,虛領薪資,掏空自己經營公司,到底有什麼意思呢?套本片金句,楊藉著張國柱、唐從聖以及顧寶明之口提到「沒有人知道自己要什麼」,那楊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連帶展覽也不太想去看了⋯⋯
小步寫寫
@lucywritewrite
Tue, Jan 14, 2025 3:10 PM
Tue, Jan 14, 2025 3:45 PM
過去的相關內容:
@lucywritewrite - 常常覺得,很多人似乎把最好的自己留在作品裡。
新聞報導:
There Is No Safe Word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再爆性侵醜聞 受害者稱被要求「當個好女孩」 | 娛樂 | 中央社 CNA
看到的噗:
@lunaticreate - 文學界對在哈維溫斯坦被定罪之前對他有諸多批評,但卻對各種針對尼爾蓋曼的指...
@fish_ivy - 終於有進一步的報導(有不適內容,請斟酌閱讀)
找到了,噗首說的故事是「貓頭鷹的女兒」,收錄於《煙與鏡》中。
小步寫寫
@lucywritewrite
Wed, Jan 15, 2025 1:54 AM
Wed, Jan 15, 2025 3:33 AM
有更詳細的報導內容:
@mx_wang - 很艱難地讀完報導。
讀者的心理調適:
@lialee_tcw - 大家最近被尼爾蓋曼傷得很深 我也是 我想跟大家推薦一個YT的小論文(?) 他...
@Loti - 昨天我也趕上流行(?),看了紐約雜誌上的這篇文章,而且還是當成睡前讀物⋯⋯ 可能先前已有...
如何創造一個,加害不那麼容易的環境:
@elish - 紐約客報導後,尼爾蓋曼醜聞的爆炸威力終於徹底沖垮管那是什麼的牆。昨天早上讀新聞很痛苦,...
小步寫寫
@lucywritewrite
Wed, Jan 15, 2025 10:09 AM
Wed, Jan 15, 2025 5:17 PM
能否安心享受的前提:
@wingswaltz - 《性的正義》裡面提到,當女性確認A片演出的強迫情節是經過演員同意的時候,能放...
報導撰寫的策略:無法切割,不能作品歸作品,個人歸個人
@kuramihuhu - 小說創作是作者的嘔吐經過精造,因此創作樣貌必然和作者有關,尼爾蓋曼的小說吸引...
載入新的回覆
沒有真的去讀尼爾蓋曼性醜聞的後續報導,但從眾人的反應來說,真的很不妙。
我對尼爾蓋曼的態度很複雜,嚴格來說,他是我曾經以為自己很愛,但其實還好的作者。我有段時間其實蠻容易人云亦云,看到人人誇的作者,就跟著收書囤積,但其實只讀了幾部,後來也沒有複習,蓋曼就是其中之一。儘管如此,作為曾經的囤積對象,我仍舊很喜愛他的短篇氛圍,也曾拿他的一段話來自己的小說部落格命名。有讀過的幾本書,也算是挺喜歡的。
但這次看了幾則討論,忽然讓我想到他過去某則短篇,內容約略是在講一位小村落中美麗的少女被村人侵犯,故事很可怕但用一種很疏離、很詩意的氛圍去寫,所以令人印象深刻。
但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那股美麗的殘酷與憂傷,似乎不再單純了⋯⋯
aw082591:
尤其是漫畫跟影集裡有一集的故事特別在講關於繆斯女神Calliope如何被作家…賤踏和控制就因為他們自私的需要寫作靈感,現在越想越毛骨悚然😬
我覺得這故事很不舒服但是它當初的寓意讓我很印象深刻,就一種在探討社會上的不平等還有人性的貪婪,但現在從作者的思為來看,故事的本質感覺已經被毀了,唉…
我也覺得,那些我曾一度覺得,既殘酷又黑暗卻莫名美麗的故事,如今卻因為新的認知而產生截然不同的觀感,變得難以直視,難以閱讀,不知道要用什麼角度,去解釋他為何這樣寫。正是如此吧,曾經你以為他筆下的殘酷,是為了藉由殘酷去昇華什麼,展現什麼,最後發現,那萬一,什麼也沒有呢?
或者,最可怕的是,當我誤以為那殘酷黑暗中,藏著什麼深邃幽微的存在,結果,那只不過是作者某種醜陋性癖的展現呢?
但是,楊妻子或是如焦元溥所說楊也參與其中,找親戚當公司人頭,虛領薪資,掏空自己經營公司,到底有什麼意思呢?套本片金句,楊藉著張國柱、唐從聖以及顧寶明之口提到「沒有人知道自己要什麼」,那楊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連帶展覽也不太想去看了⋯⋯
新聞報導:
看到的噗:
讀者的心理調適:
如何創造一個,加害不那麼容易的環境:
報導撰寫的策略:無法切割,不能作品歸作品,個人歸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