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保持真誠
There Is No Safe Word

很艱難地讀完報導。
老王,保持真誠
以下由AI摘要報導內文。

如果時間和身心狀態允許,建議可以讀原文,從對話與犯行的細節可以讀到那個傷害的不經意,以及對手握權力的自知與惡性:
老王,保持真誠
作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以《美國眾神》、《好預兆》及《睡魔》等作品聞名,長期以來被視為擁護女性的「女性主義作家」。然而,近期多名女性站出來指控蓋曼涉及性暴力、操控及虐待行為,震驚文學界與大眾。
老王,保持真誠
22歲的戲劇學生 Scarlett Pavlovich 詳述了與蓋曼的接觸過程。她表示,在受邀擔任蓋曼和其妻 Amanda Palmer 之子的臨時保姆期間,蓋曼利用職務之便對她進行多次性侵犯。
首次事件發生於蓋曼家戶的浴缸,他以「不要破壞這個時刻」壓迫她順從,並在後續多次侵犯中持續採取類似的操控手段。更令人髮指的是,有一次蓋曼在其子在場時進行性行為。除了 Pavlovich,報導中還揭露了多名女性的類似經歷,從蓋曼早年婚外情到近年對年輕女性粉絲的不當行為。多名受害者提到蓋曼利用其地位與權力吸引女性,並在親密關係中實行暴力及操控。
老王,保持真誠
蓋曼的作品中不乏描述性暴力的情節,如《睡魔》中一名作家囚禁繆斯 Calliope 並對其施暴的故事情節,現在被認為與其現實行為形成對比。許多人開始質疑,他在創作中對女性遭遇的描寫是否反映了自身價值觀。報導指出,蓋曼在充滿爭議的科學教家庭中長大,可能承受了精神與肉體上的壓力。他的父親是科學教英國分部的高層成員,對蓋曼施行過冷水浴懲罰等極端手段。這段童年經歷被認為可能塑造了他後來的行為模式。
老王,保持真誠
蓋曼的妻子、知名音樂人 Amanda Palmer 被指在多起事件中未能有效保護受害者。儘管她在知曉 Pavlovich 的遭遇後表示同情,卻未協助警方調查,讓外界質疑其責任。報導中提到,Palmer 在婚姻期間多次察覺蓋曼的不忠行為,但仍試圖維繫家庭穩定。
老王,保持真誠
受害者間開始形成支持網絡,分享彼此的經歷並尋求正義。其中 Pavlovich 在 2023 年向警方提出性暴力指控,但因缺乏證據支持,案件並未進一步處理。其他受害者則打破蓋曼施加的保密協議(NDA),公開指控他的行為。隨著指控的曝光,蓋曼的部分影視改編計畫遭到取消,但作品《睡魔》第二季和《阿南西之子》仍繼續進行。
老王,保持真誠
---
老王,保持真誠
不知道這個時候講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好的時機,去年尼爾蓋曼的醜聞爆發時,我還心存一絲僥倖,但這一篇報導出來,多名女性指控他的犯行,以及報導中那些利用地位、言語的支配與暴行,我實在很難理解這一切。
老王,保持真誠
從青少年時期,我開始讀謬思出版的一系列翻譯作品,從《煙與鏡》、《好預兆》、《無有鄉》到《易碎物》,以及他參與的無數影視作品《星塵》、《奇異博士》系列,尼爾蓋曼可以說影響我對於幻想世界和殘酷的想像,那有時機鋒,更多時候是種作家的使壞。在虛構中告訴讀者邪惡的模樣,那一種對現實世界的影射,虛構中邪惡如此,讀者藉由觸摸虛構中的惡,得以辨識真實的惡。
他曾經在刊頭引用卻斯特頓,這樣說:童話故事都是千真萬確的:不是因為它們告訴我惡龍真的存在,而是因為它們告訴我們,惡龍是真的可以打敗的。
老王,保持真誠
對我來說,尼爾蓋曼小說不只形塑惡,他也告訴讀者,那些少年少女,惡是可以被打敗。
老王,保持真誠
我很喜歡這些作家們在虛構世界裡描繪的殘忍,那是世界的殘酷,人不知為何為惡,但那都是從虛構世界長出的故事,想像與現實之間有一條線,我相信邪惡是停留在虛構裡,那終究是作家們的想像,但成長和超克可以跨越那一條線,跨出虛構,成為讀者的力量。
老王,保持真誠
在蓋曼的故事他經常處理對孩童、女性的暴行和對暴力的漠視,報導裡引用的《萊堤的遺忘之海》,以及他無數個短篇裡(〈十月當主席〉等等),殘酷之所以能夠被接受,是因為那本來是他的故事裡試圖對抗的。他也曾經在訪問中,「聰明」地提到,他會避免在創作時,過度地「性感化」暴力。
老王,保持真誠
虛構的暴力,對我來說都是想像的,我可以說它源於真實,但終究不是現實。
除了讀者,沒有人會受到傷害,而我樂於被想像傷害。

去年以前,孟若也給了我這樣的安心感,他的書寫都有那麼一些壞壞的,想像裡的角色糾纏、對讀者使壞,似乎是對於偉大小說家如何說謊的讚美。

那是個安全地帶。

但是小說家在現實中的犯罪、對暴力的漠視,卻讓這些安全地帶不再安全。
老王,保持真誠
尼爾蓋曼有部短篇集叫《觸發警告》,他談論觸發警告與不安的連結,小說中是否需要放這樣的警告,他在序言是這樣寫的:
老王,保持真誠
「我開始好奇,我的小說會不會在某天也被放入「觸發警告」?這麼做正當嗎?後來我決定自己先放。

這本書就像人生,有些內容可能令人難受。觸及死亡、疼痛,還有淚水、不適,各種暴力行為、殘酷,甚至凌虐。裡頭偶爾也會有仁慈,我是這麼希望的。甚至還會有一丁點快樂結局(從任何角度看都稱不上「好」的結局畢竟不多)。還不只如此,我認識有位叫洛姬的女士很怕觸手(尤其是上頭有吸盤的那種),真的很需要「書中有觸手」的警告。當魷魚或章魚突然冒出來,她就會衝到最近的沙發後方躲起來發抖,而本書某處就有一條碩大無比的觸手。

許多故事的收尾方式是,至少對其中一個角色而言是壞結局。你已經收到我的警告了。」
老王,保持真誠
難道他沒有想過,這個觸發警告會指向作者本人?

告訴讀者作家曾經對讀者實施性暴力?

作者本人將帶給讀者最大的不安?
謎之女/四趴.宗教退散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