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讀書 國家的品格 讀嘛讀嘛
2023全站馬拉松
國家的品格
個人自由與公共利益,跨越數百年的史詩之爭
American Character : A History of the Epic Struggle Between Individual Liberty and the Common Good (2017)
國家的品格:個人自由與公共利益,跨越數百年的史詩之爭 - 科林.伍達德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一九三○年代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已經互換過了兩方的政策主張,而若從六○年代起算,則兩黨更是整個互換過了選民組成。

⋯綜觀我們共和國的歷史,真實而行之有年的衝突不存在於這些變來變去的政治陣營之間,而在於相互競爭的各種自由定義之上。

——《國家的品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以下摘錄本書第一章==

「當個人自由與公共利益產生衝突的時候,你會與哪一種原則站在一起?」

稍微偏離中心點,你會先看到個人主義者,他們奉為圭臬的是個人的自由;而在對稱的另外一邊,則會有所謂的社群主義者,他們強調的是群體的自由。

⋯一九四五與一九七九年間,美國的治權輪流控制在中間路線的陣營手中 。

Jefferson vs Hamilton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進一步在光譜上把距離拉開,我們首先會看到的就是自由放任主義者(libertarians)。他們顧名思義就是在追求一種放任無為的世界,當中政府僅有的職責就是捍衛私人財產與確保合約履行。

再來就是另一邊所謂的社會民主主義者(social democrats),他們想打造的是一種全面性的社會福利國度,且可能具備中央集權式的產業規劃。


經濟上的自由放任主義曾是美國治國的意識形態,時間落在林肯一八六五年遇刺和十九與二十世紀之交興起的進步時代之間,然後在整個一九二○年代又來了一遍。



這輪崩盤之後,小羅斯福在他成立的任務型機構「國家復興總署」(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中摻入了社會民主主義的色彩。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光譜的左右更極端處走,我們就會開始進入專制獨裁的範疇。

其中一邊是極端自由放任主義,這群人是無政府資本主義者,是安蘭德的追隨者,他們的夙願就是政府力量可以衰落,讓「自由」的個體可以在沒有任何公共義務的狀態下從事不受約束的競爭。

至於另外一邊,則是極端的集體主義者,這群人也想確保「自由」,但他們的手段卻截然不同。集體主義者會想把所有的財富與權力移交給全知而慈悲的政府、祖國、黨。

兩種極端的理念還沒有在美國實驗過,但確實在世界各地使千百萬人賠上了性命,君不見柬埔寨與蘇聯治下烏克蘭的殺戮戰場、納粹德國的毒氣室,乃至於有多少冤魂死在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寡頭的暗殺隊手下。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在本書中,我認為美國要維繫自由民主體制,就必須平衡好人類自由的這兩種基本面向:個人的自由與社群的自由。犧牲其一,我們就會朝著寡頭政治或無政府狀態前進;失去其一,集體主義獨裁的陰影就會迫近。



古典自由理論之所以沒能實現其對於自由的承諾,理由很簡單:一場對於自由的鬥爭不是兩方面在爭,而是三方面。參與者有政府、民眾,以及潛在的貴族或寡頭。自由民主制作為一種不可思議的歷史與文化成就,之所以能夠為廣大的個人自由創造出空間,靠的是讓這三股勢力保持平衡。

——《國家的品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第一章摘錄結束==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https://images.plurk.com/43mJp8dURghNGyBki5Qx3k.jpg
看到第六章。

感覺美國真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一團混亂往前衝啊XDDD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這本書和之前讀《美國法律史》真是互相呼應。尤其是講到各個區域對於自由的看法、形成的文化,都和殖民時期息息相關。
@jeanylin - #美國法律史 Part I - 殖民地時期A History of Americ...
其中深南部分又讓我想到之前讀《棉花帝國》
@jeanylin - #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 Empire of cotton: A ...

我覺得每次讀美國政治哲學發展過程,都會發現我小時候對「美國」的印象真是錯得離譜啊!😂

比方說,我小時候讀羅斯福的新政,感覺就是他終結了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然後就無縫接軌到二次大戰。

殊不知初具成效後遭到重大阻力,到1937年已經幾乎整個無以為繼。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參戰,讓美國進入史無前例的集體主義時期,可能新政許多影響都會消退、回到原來的狀態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民族自由主義的各種努力在一夕之間,困在了享樂主義式的左派個人主義與階級分明、追求自由放任的右派個人主義之間,兩邊不是人。



隨著這個國家在欲罷不能的暴動、災難一場的越戰處境、一系列國內政治暗殺中搖搖晃晃地走進一九六八年的選舉,很清楚的一點是民族自由主義成了自由落體。」

——《國家的品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然後1960年代之前的民主黨其實主要支持者是深南地區、Tidewater一帶,共和黨則有支持非裔權益的進步派。總之看得我覺得好錯亂🤪

繼續看下去,雷根減稅又花錢,開啟了赤字年代,老布希加稅然後赤字稍微平衡,然後柯林頓原來是作風很共和黨的民主黨總統XDDDD

「九九四年選舉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放任派的保守主義控制了美國,而在於深南地方與其盟友終於接管了他們的前宿敵:共和黨。」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好的!看完了!這本書的延伸閱讀書單我覺得還蠻不錯了,有幾本已經買了但一直還沒看。

另外這本書的注釋(不含譯註)高達 45%,公設比也太高了吧😂

我覺得這本書很了不起,雖然作者本人的立場很明顯,但他厲害的地方就是脈絡十分清晰,把所謂包裹在「自由」大旗下的各個差異解釋的非常清楚。雖然說是有點簡化的嫌疑,但我覺得對於建立基本認知蠻有幫助的。

另外從歷史的演變來談美國各個總統期間的變化,也是寫的非常清晰。這麼繁雜的題材可以寫的簡明易懂,功力還是蠻高的。唯一可惜就是作者的立場還蠻明顯,完全沒有打算假中立一下XD,所以不同立場的讀者不知道看不看得下。
Foxx
一九三○年代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已經互換過了兩方的政策主張,而若從六○年代起算,則兩黨更是整個互換過了選民組成。

@lester850 - 我們都知道冥左党是是支持奴隸制的政党, 也是建立3K党, 搞出Jim Crow...

根本沒有證據證明所謂兩黨互換立場這種事情存在

1990 United States Senate elections - Wikipedia
1990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election...
https://images.plurk.com/4fswGgPEAiOHqKDJ4HnAs4.png https://images.plurk.com/2aFD0IEt8yyDAOWuyZfy1r.png

打個比方, 這是1990年的參眾議員選舉. 可以看到就算在1990年時南方也多半是民主黨的天下. 這距離1964民權法案已經過了26年
Foxx
共和黨第一次在南方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 是1994年選舉. 在南方贏得參議院多數則更晚. 那已經是柯林頓當總統的時代了. 共和黨真的把南方當成其票倉, 那是2010年的事情, 歐巴馬第一任總統任期的期中選舉. 距離今天還不到15年

州長也是一樣, 阿拉巴馬州的第一個共和黨州長是1986年的事情, 密西西比州到1991年才有第一位共和黨州長, 喬治亞州更要等到本世紀2002年

如果真的存在兩党互換立場互換選民這種事情, 那1964年通過民權法案之後, 怎麼要到本世紀共和黨才可以把美國南方當成其票倉. 而且像路易斯安那州, 共和黨John Landry才終於拿下被民主黨掌控8年的州長席位. 州長的黨派換來換去, 根本就不像是跟加州民主黨推西瓜都穩上這種大票倉吧?
Foxx
更何況還有一個最簡單的問題

芝加哥, 巴爾的摩, 紐奧良, 底特律等等大城市, 過去接近100年來都一直是民主黨的大票倉. 如果真的存在兩黨選民互換, 那為什麼這些城市的選民就沒有互換???

不可能只有南方州的選民有互換, 北方州大城市都沒有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Foxx : 嗯,那推薦你看一下這本書⋯

作者是專家,但我不是耶~我覺得他講的很有道理,至少說服了我。但這麼細緻的比較,你看完書可以再麻煩分享一下書中論述不對的地方好嗎?

感謝你~🙏
Foxx
他這本書裡有提出任何證據證明"民主黨跟共和黨有更換過選民組成"嗎? 還是他直接把那句話當成事實?

如果他直接把一個根本無法證明的當成事實, 並拿這個當前提推出他一整套理論的話, 那這個理論根本就沒有立足點吧? 就跟拿完全錯誤的實驗來做的研究結果一樣

「九九四年選舉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放任派的保守主義控制了美國,而在於深南地方與其盟友終於接管了他們的前宿敵:共和黨。」

如你引的這句話, 他的證據是什麼? 還是他就是說因為party switching是真的, 所以1994年共和黨終於第一次拿到南方那幾個州的多數, 原因是因為共和黨那年說他們要接手民主黨變成種族歧視黨????

對於他的前提不做質疑直接買單才奇怪吧. 就跟說1998高雄藍轉綠代表民進黨跟國民黨立場翻轉一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Foxx : 有喔。人家寫了一本書當然是寫的很清楚的,但我又不會逐字抄過來。

我是蠻建議你對這個題目有興趣可以自己去讀一下,他的注釋密密麻麻的,基本上都有來源的啦。而且這本人書還蠻好看的。
Foxx
看過了, 他講的東西就是我駁斥的啊

他的所謂"來源"就是那個老套的"南方戰略"
Foxx
1963年,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推動的民權法案闖進國會, 遭到參議院的民主黨人用filibuster(冗長演說)的方式擋住. 1964年, 該法案再次被提出, 這一次眾議院有80%的共和黨人跟61%的民主黨人支持, 參議院82%的共和黨人跟69%的民主黨人也投下贊成票. 最終通過了法案

參議院21個反對的民主黨參議員中, 只有1個人(Strom Thurmond)後來轉成共和黨, 其他的20人一輩子都是死忠的民主黨人, 這些人當中包括了Al Gore(就是現在那個搞地球暖化來圈錢的民主黨大老的父親), 以及3K黨的Robert Byrd. 而在他們退休之後, 他們留下的參議院席位也都是民主黨人接手. 南方的絕大多數眾議院席位也都是民主黨掌控
Foxx
再來就是上頭引用的資料, 民主黨掌控南方的現象一直維持到了20世紀90年代的1994年共和黨才第一次贏下眾議院多數. 而就算是現在, 南方的多個州州長也都還是五五波的競爭, 像日前才結束的Louisiana州長選舉共和黨大勝之所以成為國家大新聞, 就是因為民主黨已經掌控8年, 而且上一次州長選舉還是五五波, 這一次選前預測也是五五波

如果民主黨共和黨真的在1964民權法案後互換立場跟互換選民組成, 不可能到1990年代之後民主黨票倉才鬆動吧
Foxx
那這個"民主黨跟共和黨立場互換"的謠言是從哪裡來的呢?

最早是1964年的總統選舉. 因為當時共和黨的候選人Barry Goldwater沒有在競選活動中出來支持民權法案通過. 所以民主黨的候選人Lyndon Johnson利用這點攻擊說共和黨打算討好美國南方的種族歧視者, 要這些死忠民主黨支持者去投給他們. 而因為Goldwater除了其家鄉亞利桑納外只贏了南方的5個州, 後來的左派就藉此說你看這就證明了兩黨逆轉, 說南方種族歧視者的改支持共和黨
Foxx
但事實上, Goldwater是亞利桑那州的NAACP(有色人種協進會)的創始人之一, 在1957跟1960年兩次民權法案闖關的時候他也都投了贊成票. 他之所以沒有在選總統時出來支持1964民權法案, 就是又一個自由主義者的觀念: 認為那個法案給聯邦政府擴權, 干涉了州自治
Foxx
不過Johnson的這個政治攻擊非常成功(或許有一部份也拜JFK被刺殺的幫忙), 民主黨該年選舉贏得了44個州. 這給民主黨示範說將對手給指責成種族主義者是一個很有效的競選策略

1964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 Wikipedia
https://images.plurk.com/4XZ00uiWuxZhGJwL4bBAwo.png
Foxx
民主黨在1968年選舉時故技重施, 攻擊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森Richard Nixon的"南方戰略"說這就是共和黨主張種族歧視以贏得南方

其實想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跑去花蓮說他支持兩岸統一以期望取得當地的選票, 你以為台南的綠營支持者不會翻掉嗎?

那為什麼他們會認為尼克森會跑去南方說他支持種族歧視, 然後北方的共和黨票不會掉???
Foxx
更何況1964年民權法案通過前強力杯葛的是南方二十幾名民主黨議員, LBJ雖然是簽署通過的總統, 可是也無法保證說如果他veto了不會被國會壓過去. 那實質上支持這個民權法案最強力的共和黨(參眾議院支持的共和黨議員都超過80%)為什麼需要在種族議題上大轉向??? 原本投給民主黨種族歧視議員的歧視選民又為什麼會因為民權法案通過了就轉過來支持最大力推動民權法案的共和黨???

因為實際上轉向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Foxx : 我想一般在講的共和黨、民主黨支持者互換這件事,是可以上溯到建國和南北戰爭時期喔。

共和黨,在創立時支持者主要是地主和菁英份子,這都可以追溯到建國時期了。

民主黨成立時(1828年)主要是承繼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 而來,當時(更正)以前主要是代表工人的利益。

其實你如果對60年代政黨的改變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看另一本書《成功的反思 The Tyranny of Merit :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他也花了蠻大的篇幅在討論民主黨(以及英國的工黨)怎麼從代表工人階級的政黨慢慢變成菁英份子變成主流。

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 - 邁可.桑德爾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Foxx
實際上"南方戰略"就只是因為民主黨陣前換將, 原本的總統Johnson因為支持度太差退選, Nixon認為美國南方這個傳統上的民主黨鐵板有鬆動的機會, 所以投入大筆資金並打出"法治跟安定"口號做競選活動而已

只因為想贏美國南方幾個州, 就被攻擊說是立場轉成種族歧視??? 講得好像民主黨說南方州的票他們不要了一樣???

當時民主黨攻擊南方戰略的說詞, 是宣稱Nixon提出法治跟安定口號是因為他認為黑人就是沒有法治跟安定的, 所以他這樣子喊背後的思維就是去迎合歧視黑人的白人選民. 啊這種根本就是抹黑了吧, 一個候選人說他當選的目標是要改善治安也不行???
Foxx
更何況南方戰略結果上是失敗的. 因為輸掉民主黨初選但堅持以獨立身分參選的民主黨人Groege Wallace贏下了整個南方

1968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 Wikipedia
https://images.plurk.com/3L2ZUdTLL6TP34unekfRa2.png
Foxx
四年後, 民主黨那個後來出賣台灣的Jimmy Carter又拿回整個南方

1976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 Wikipedia
https://images.plurk.com/40dzSJ64DDchyfIpZ44ctr.png
Foxx
民主黨成立時(1828年)主要是承繼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 而來,當時主要是代表工人的利益。

啥!?!?!? 你不知道民主黨成立的兩個主旨, 第一是擴張總統權力, 第二就是維護奴隸制嗎?

這兩個主張可不是什麼工人利益
Foxx
重點在你提的那本書根本沒有證明民主黨跟共和黨真的存在立場互換這種事情. 他就是引用民主黨單方面的說法, 聲稱共和黨在傾全黨之力推過了1964民權法案之後, 立馬大轉向變成了種族歧視政黨, 然後民主黨也順勢的變成反種族歧視的政黨, 所以1960年代之前雖然民主黨就是種族歧視的代名詞, 但因為兩黨立場互換了, 所以現在的民主黨是正義的

單講這種說詞沒有提出任何證據, 而且跟歷史選舉結果根本兜不上. 但他就直接把這種說詞當成事實並以此為前提推出一堆東西, 這才不合理吧
Foxx
剛創黨時的民主黨主張大政府, 19世紀的民主黨主張大政府, 二戰前的民主黨主張大政府, 現在的民主黨也主張大政府. 這些不就是其實立場根本就沒有改變最好的證明嗎?

共和黨之所以慢慢能取得南方的票, 第一是北方的人慢慢遷移到南方(冷氣機的發明對他們可以打進南方票倉的幫助還大得多), 第二是主張小政府以及傳統家庭價值觀, 對於鄉村人來說本來就比較有吸引力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Foxx : 感謝你花這麼多時間,謝謝指教。

但我寫個心得而已,並沒打算跟你爭辯這麼多耶,或是要說服你,我也從來沒有覺得我是專家。

噗首這句話就是他書裡引出來的,你覺得不對,感謝你的留言指教,要不你也寫本書出版澄清世人的誤會好了。

你覺得作者的立場偏頗,但這沒問題啊,他就是這個立場,這就是他的意見。一本書作者有自己的立場和意見不是很正常的嗎?

《美國的多元假象》那本書就道道地地共和黨的人寫的,那也是從立場出發決定了論點,然後才去找證據。你如果看了覺得他說的有道理,那多半是因為你和他的立場本來就一致。我覺得看了也可以增廣見聞,了解他的論點是什麼。

但總之你如果要花時間說服作為讀者的我,沒有必要啊。我覺得這件事並不是這本書我覺得重要的重點,就是順口一提。

你覺得有意見你寫信給作者反應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而且我不知道你想要討論的主軸是什麼,如果你想討論的純粹只是「沒有政黨支持者互換」這件事,那好的,收到了,也了解了你的意見了。

但「政黨支持者沒有互換」這句話成立了,然後呢?

你想要講共和黨沒有種族歧視?

我沒意見啊。

民主黨不是正義的?

沒有啊,我沒覺得民主黨正義啊。

所以你這麼義憤填膺是想要講什麼?我都不知道你這麼激動在激動什麼啊。
Foxx
我沒有激動, 我只是舉出一堆證據並說明你引用那本書說的政黨立場互換不存在而已

因為被指正就認定對方一定"很激動"這種訴諸於感性的心態其實很不健康

"因為對方一定是激動的, 所以他的心態不對", 這不是討論事情應該有的

實際上沒有看到別人的表情怎麼會知道人家有沒有激動X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Foxx : 好,你覺得你不激動,你的意見我收到了。

雖然我覺得你突然跑進來插話的方式,很明顯是帶著要教育無知鄉民的指導姿態,而不是打算要好好心平氣和的平等討論,但你可以不同意我的看法。

這本書對我的重點是作者很清晰的勾勒了兩黨政見在光譜上移動的軌跡。

至於兩黨支持者有沒有互換,我覺得不是我看這本書的重點。

你覺得「兩黨支持者從來沒有互換」對你很重要,那你已經充分表達了。

但這件事存在與否,我覺得大體上不影響兩黨歷年政見在光譜上移動的軌跡走向。

所以對我來說,你執著的「兩黨支持者沒有互換」這件事成立與否,仍然並不影響這本書的閱讀價值。

讀者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作者的立場和意見,那是另一回事。

關鍵是我在我的噗寫個心得而已,沒打算要為作者和你打筆戰。你有意見你去和作者寫信啊,干我屁事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