ꌚꂑ|綠的少女#
想得到的或做不做得到的所有「家事」都是不帶道德批判的──會不會整理,與自己夠不夠好、有沒有價值完全沒有關係。(《低潮整理術》提及,要是孩提時期經常以清潔打掃或收拾殘局做為被懲罰的手段,在面對家事時就可能產生「創傷後壓力」,會盡量避開做家事。)
「亂」絕對不是道德上的失敗,不需要因自己「沒生產力」而有羞恥感或罪惡感,乾淨或整齊的「美感」也只是個人偏好。別讓打掃房子成為自己在為房子服務的事,而是為讓房子能夠「夠好就好」地為自己服務而打掃。(服務一天是一天。)
當自己沒心情或沒動力掃地拖地、倒垃圾、換床單、洗碗、洗衣服折衣服掛衣服或洗澡時,只是「我在低潮/我有壓力」,而非「我很懶惰/我很失敗/我很骯髒」。空間井然有序與否,自己都值得擁有善意、愛與歸屬感,都值得被同情和善待。

mur書 讀嘛讀嘛
ꌚꂑ|綠的少女#
這本書不會讓你突然會整理,也不會突然讓你變成會整理的人。或許,當你打開每本關於習慣、時間管理或成功法之類的書時,都以為可以變成想成為的人,變成可以擁有什麼的人。不過,這本書為的也不是讓你會,而是讓你在想自己為什麼不會時,有個可以讓自己非常好過的說法。家事只是家事,你當然可以不會做家事,也可以很會,或是學會做到讓自己覺得可以的地步就好。(你的心情與你的身體都覺得可以。)
ꌚꂑ|綠的少女#
說的是做家事,說的也是每件直接或間接與自我連結的事。每件事的附加價值或強加道德,都是自己加的,是自己給自己的,還是看到別人有的──其實都可以,沒有什麼不可以。你可以在意識到是本末倒置時放過自己,也可以讓一切不過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你想,或是你想被別人覺得你是都可以,也可以一下想一下不想,不用時時刻刻保持一致。
ꌚꂑ|綠的少女#
前陣子看暢銷書《原子習慣》時也想,人可以為成為自律的人而「想辦法」養成習慣,也可以自然而然地「養成」幾個習慣而顯得自律──我說的自然而然,是每個習慣只是每個習慣,基於截然不同的動機或是混為一談的身分認同,但不是說,壞習慣改不了或無法養成好習慣的自己就是什麼樣的人。(我說的是養成習慣本身,而不是養成什麼習慣。)
ꌚꂑ|綠的少女#
你想養成習慣,是因為你認為成為自律的人或擁有自律的話,可以過得比較好或變得更好的人。是,可以──可是並不是說,自律就等於比較好。你想做好家事,是因為想把「家」整理得讓人覺得自己是個很會整理的人(或是不讓別人覺得你是個懶惰或失敗的人),還是因為想讓家像家、讓自己好過一點等等,你是自願的、樂意的,是心甘情願的、樂在其中的,而不是因為自己做不到或做不好,就讓自己更不想做。
ꌚꂑ|綠的少女#
我想說的,或許比作者要表達的還要離題或是自以為是很多。(畢竟,我不只可以不會做家事,也可以不用為別人做家事。或者是說,我可以只照顧自己只想照顧好的部分就好。)真的不是我會看的書,可是我被推薦它的人觸動到了。我也喜歡作者的突破盲點與轉念。
ꌚꂑ|綠的少女#
還是想說,一次做好一件家事是可行的,因為你想做好,你也會做好;一件一件地做好也是可以的,因為怎樣算是一件、怎樣算是好,是自己說了算。可是一次整理好一個「家」,不單只是另一回事,可能還是某種才能;既然是才能,就有人會有人不會,而不會時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要是把一件家事「放大」成一個家,你就會覺得有人在看,覺得自己怎麼做或做什麼都不夠好,就會想說自己怎麼連「一件家事」都做不好,想說不做家事的自己很懶惰,不會做家事的自己很失敗。
ꌚꂑ|綠的少女#
雖然現在讓你對自己說大可不必很難,可是至少,在做好一件家事時覺得自己很好──這個好,不是因為你什麼,而是因為讓自己看起來很好的什麼。例如,你洗好一件衣服,不要因為你洗衣服而覺得自己才有價值,而是因為你有一件洗好的衣服可以穿,所以你很好。當你沒做什麼時也可以覺得自己很好,還有幾件不太乾淨也不太髒的衣服可以穿。當每件衣服都髒得你不想穿時,也不過是你現在過得不太好,而不是你這個人不好;你想要讓自己有件衣服可以穿,才看這本書。
ꌚꂑ|綠的少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