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還蠻有趣的,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講寫了《湖濱散記》成為許多田園夢的標竿人物的梭羅,和他的朋友兩人燒了三百畝森林來開篇,來講城市居民的碳足跡遠低於郊區居民。而最講求環保的加州人士推動的禁建法案(如建築高度限制),造成住屋供給不足(主要以舊金山、矽谷、Santa Clara county 為例),但其實居住密度十分低。而更多的人流到了更遠的地方如 Houston,通勤加長與因為炎熱氣候而必須開更多冷氣、而由於居住面積增加冷氣消耗的資源增加,加州的環保人士其實造成了整體的碳足跡增加而反而不環保。
剛剛想到的以前讀過的在講住在大城市才是真環保的書:
城市的勝利:都市如何推動國家經濟,讓生活更富足、快樂、環保?
Triumph of the City: How Our Greatest Invention Makes Us Richer, Smarter, Greener, Healthier, and Happier
還蠻有趣的一本書!在現在社會算是蠻非主流的看法?不過畢竟作者是毫無美感經濟學家出身的,從一個完全數字化的角度來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城市的勝利
只是什麼叫環保,常常看台灣朋友批評美國人不環保,因為沒好好資源回收recycle . 但環保不是只是回收垃圾吧,至少在加州,很多人選擇貴一點但本地農場,而台灣人還是很愛買進口高級食品。在加州不少人願意搭大眾運輸或是騎自行車,至少南灣騎車上班人口不少;而台灣年輕人住市區沒車位的也還是愛買車,至少摩托車。這樣跟我戰,說台灣人比美國人環保,我很難接受。
那這個人講的重點是,加州西海岸不冷不熱,應該要讓更多人住密集的城市,冷暖氣都不用開太多,居住工作都在一起,也不用開太多車通勤。
結果因為加州居民不給建高樓,造成房價高,很多人跑到其實不適合居住的地方,空調開很大,其實表面上加州人很環保,但其實製造了更大的碳排放。
他講的不是最近新開發案流行的三四層樓社區,他超贊成幾十樓一百多樓的摩天大樓~
他還講了一句話我覺得超好笑:
最在意社會貧富不均的東西海岸民主黨執政的地方,恰恰就是既得利益者創造最大貧富差距的地方。而這些不平等根本就是法律造成。
反而是共和黨執政的陽光帶,因為開發建案的法規限制很低,讓大家都可以負擔居住成本,不是很諷刺嗎?
話說我以前都一直聽人說灣區限建是因為地震,我就一直很不解,畢竟台灣才真的地震島,還不是也蓋高樓蓋得不亦樂乎。
後來我才發現舊金山和灣區限建高度是因為當年的居民不想太擁擠~
話說那些投票居民很多現在搞不好已經不能負擔房價搬走或變遊民了。
但要說台灣人多環保,也是見仁見智啦。就像加州雖然大體上比較 progressive,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畢竟是個覺得全球暖化假議題的黨啊相比於都市可以在步行或公共運輸範圍內進行上班採買等日常生活,郊區必須每個人開一部車每天花上數小時,澳洲甚至有開小飛機接送就醫的例子。
前者可以透過建設維持人與環境的平衡,而後者人口增長後環境就會崩潰。
另外一個例子不就是台北人為了住的開心,破壞一座山脈貫通到宜蘭去,然後在每塊良田上蓋一棟農舍嗎?
小望望 : songyunsings : 是的,他是指單位人數耗用的資源,在大城市因為可以集中處理,所以其實相對有效率。
其實我覺得這個作者完全是個欣賞亞洲密集城市的人~像是香港東京之類的⋯
至於這樣裝滿人像飼料雞一樣的城市,是不是市民會很快樂,我就持保留態度。
不過關於住在什麼樣的城市才會感覺快樂,有另外幾本書可以討論。我有空再來貼一下好了,
我記得之前中國是為了糧食安全(?)限制農村人口往都市流動,但這幾年可能是為了滿足農村工作需求,中國各地開始大規模擴展城市建設。
結果被這三年的疫情打臉…如果要關在極小的房間內會很難過吧。
或是殭屍郊區的問題並不完全是人口密度,而是興建的時候,就不是以行人為中心思考來規劃,住在郊區需要用車也不是因為不想走路或騎單車,是走路可及的範圍真的沒有生活所需的東西。我是猜想郊區一定是二戰前就有,但是郊區盛行、超級商場盛行,是當代才發生的事情。
我剛剛認真反省了一下,覺得自己回噗太衝動。我並不是要反對作者的論點(都市的人均耗能比鄉下低是很可能的),我覺得問題的癥結並非在於選擇居住都市或鄉下,而是在於人感覺享受一切資源、盡可能擴張都是人應得的(在我看來這本書有這種調調)。但是這完全是另一個話題,不應該歪樓回噗的。謝謝噗主與噗友耐心回覆。
最主要來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盛行光輝都市和田園都市的理念、也就是一切都要整整齊齊,所以住商分區。
很多時候要回頭看當時的脈絡,因為那是個汽車發明量產之後,大家突然發現自己行動很方便、可以去很遠的地方,突然之間不需要工作和住宅都連在一起了,只要用一個中心都市(工作)搭配衛星城市(住宅),就可以了。
PS:這一點我覺得台灣人是很難理解的,因為台灣城市基本上一直都都是住商混合。
當然由於時空環境,雖然這樣的理念是歐洲興起,但真正開花結果的是在美國。
我覺得大家有玩過模擬城市,就會自然而然理解為什麼會把工業區、商業區放一邊,住宅區放另一邊,然後用公路連起來。因為整個遊戲的設計就是會讓工商區產生污染,就會造成住宅區不滿意。
我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這有什麼稀奇,台灣鄉鎮處處三四層住商混合的建築,怎麼會是什麼劃時代的經典作品。不過如果熟悉美國城市,就可以理解她的這個理念和想法是非常違反當時主流的。
其實是從那裡想到了大城市抗風險能力應該很差才突然想到把之前看這本書的想法回收一下
雖然灣區的夏令營價錢很貴,但是五花八門什麼主題都有,小朋友從戶外活動、各類運動,到音樂藝術、表演活動,到木工、縫紉、烹飪等生活技能,到各種學業或科學工程,或是只是帶小孩出去玩的。集中在西邊舊金山、Palo Alto 和南灣 San Jose / Cupertino 一帶。
我上次突發奇想,覺得暑假如果去哪裡住個兩個月 WFH 感覺不錯。查了一下當地的夏令營,就是無無聊聊得顧小孩類型的夏令營。當地人口太少,無法支持這麼五花八門的夏令營主題。
但如果是在一個中西部小鎮,公立學校不理想,可能也沒有其他學校可言了。
不過我同意都市郊區會混合,形成一個大的區域都市,或都會區。比方說從舊金山到聖荷西,其實連成一片稱得上都會區了。
尤其現在新的都市規劃,不會像20世紀初這樣涇渭分明。
話說雖然我和西雅圖不熟,但去過的感想覺得西雅圖蠻都市感的啊!
當然,美國西岸城市和亞洲都市比起來,都是小鎮風吧!😂
先不提環不環保,能住在這樣的城市裡,各種選擇才會多啊!
而且由於塞車、沒有停車位等等,都市居民會自然而然形成以走路/騎車+公共運輸的移動方式吧。
一百萬人每天走路和公共交通移動,和每天開車移動,當然還是走路移動比較環保。
就是個矽谷村⋯
樓還是建高一點好了,比較熱鬧!
😂🤣🤣
噗主提到的氣候暖化跟城市發展史我都很有興趣,真的很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