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5:51 AM
Tue, Dec 13, 2022 6:33 AM
942
687
1
[感想]
如果,杜豐于沒有相信何老師,美心是不是會得救?
這種案件實在太多,使得諮商專業倫理守則很大部分都在避免依賴、避免移情、避免商業化、避免粉絲或信仰化,免得聽的人信得要命結果要命的問題
也是為什麼很難看到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變成網紅,就是要避免製造粉絲
但理科太太製造依賴(一直開課)、移情(只是分享)、商業化(賣課賣書賣食品)、粉絲信仰化(我是對的)等心理諮商專業會踩剎車的事情,理科太太加速前行,走在何老師的路上
問題從來就不是眼紅、在商言商、投資心靈課程有風險詳閱說明書、或是醫師或心理師大驚小怪,而是相信她的粉絲很容易覺得這樣就OK而不去看醫生或心理師......這種就是真實的善心地獄,為了你所愛的人好,卻害了你所愛的人
好心做壞事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6:00 AM
很多醫護跟很多助人專業,甚至還在治療中、康復中的親戚朋友都氣起來,因為心理傷害真的是無間地獄,一些家庭因為誤信偏方或否認心理症狀而延誤治療,造成許多人間悲劇,很多人有幸遇到電波相合的諮商師或是醫師而慢慢走了出來,很多人卻再也沒有機會了.........
【還願】遊戲大結局 - 還願 中英字幕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6:30 AM
Tue, Dec 13, 2022 6:31 AM
大學主修諮商課程的時候會講到,全世界各地處理許多慘案或犯罪事件的經驗與檢討,才形成了通用的法律規範跟專業倫理守則,簡單的說,背後都是好幾條人命換來的......
●心理師法
心理師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心理學專業人員倫理準則
心理學專業人員倫理規範 | 台灣心理學會
●臨床心理師倫理準則與行為規範
PDF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6:40 AM
如果有認真研究過這些守則,會愈看愈毛,因為理科太太所做所為,除了違反倫理會導致更多問題之外,
也正在快樂的讓她的所有心理測驗與心理諮商技巧無效化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6:43 AM
Tue, Dec 13, 2022 6:44 AM
打個比方,理科太太在課程中有講到自我評量,可是,有些評量是「不公開會比較準」的
在《臨床心理師倫理準則與行為規範》第四章第二節第九條第十條寫到
「臨床心理師應在合法的範圍內,
盡力保持心理衡鑑工具的機密性,以免因為一般大眾熟悉其特殊內容及相關之應詴技巧,而損害其原有功能
。」
「
心理衡鑑工具,不得在大眾媒體展示,或用以從事任何娛樂性節目
。在非專業性演講、撰文或討論時,只可使用模擬項目為例,
絕不可使用正式測驗項目,以免影響其應用價值。
」
土包子
@raincatsanddogs
Tue, Dec 13, 2022 6:46 AM
"相信她的粉絲很容易就覺得這樣ok" 這樣推敲訂課者的心智,有點武斷。哎呦哎呦,我本來也是在想,有必要賺錢到這份上嗎?不過當撻伐聲起,再看到撻伐者的擔憂時,就覺得....嗯....我不要撻伐她。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6:56 AM
Tue, Dec 13, 2022 6:56 AM
土包子
:
我說「很容易」,我沒有說「一定」,您用「武斷」我覺得不是很精確XD
問題不是賺錢,問題是她沒有專業訓練跟知識,只拿了心理學諮商技巧來賺錢,
但實際上那些諮商技巧用在賺錢上不但會無效化,還會取代去看醫生或心理師的時間跟資源
不是撻伐,而是擔心這樣真的很危險,會害到人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7:05 AM
當然也有一派在商言商的人們知道她正在無效化自己的工具,所以捧著爆米花等外溢效果來替自己的相關產業沾光,順便搭順風車撈一筆也是有的......
@watering76 - 像理科太太這種,賺錢只看銷量不看內容的情況更常發生在書籍出版上,甚至是攸關人...
花釀*
@sz00196
Tue, Dec 13, 2022 7:06 AM
簡單來說就是分散了求救訊號....
這對於懂的人來說,都是造成後續社會事件的原因之一
(回想起美國當年的邪教萌發期⋯⋯導致一堆誇張到爆炸的事件...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7:30 AM
花釀*
:
美國心靈導師吉姆‧瓊斯的人民聖殿教掉SAN瓊斯鎮慘案
山達基讓人變沮喪方便網羅的
牛津能力分析(OCA)
說要當一家人結果被抓去關的性侵狂魔教主大夢麗協會
要做智力測驗跟財力測驗才能入會的如來宗妙禪紫衣神教
看到都快逃.........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7:37 AM
Tue, Dec 13, 2022 7:38 AM
考諮商心理最至少要修過的課程,這裡列舉的還只是一小部分,然後修超過30個學分課業會太重,精神不濟很容易出車禍、自摔或猝死,真的不要嘗試.......
ಠ_ಠ - 身為一個輔諮系大二的學生,來說說我目前讀輔諮兩年為止,讀了哪些東西。 心理學類:普通心理學、...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7:39 AM
「課程當中真實包含的資訊,該募資實質是『販售理科太太的病』」
@Fe_headache - [ 無料諮商經驗分享 ] 看著最近理科太太鬧得沸沸揚揚的募資,決定下這個農...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7:51 AM
Tue, Dec 13, 2022 3:41 PM
另外大家想挖諮商師是誰的其中一個原因:
規定兩年內要盡可能避免跟案主有任何關係,包含商業合作
。所以當理科太太說有跟諮商師合作,其諮商師就會被質疑違反倫理、角色不清、利益糾葛等問題......
「《諮商專業倫理守則》2.2.4.免受傷害權: d.
雙重關係:諮商師應儘可能
避免
與當事人有雙重關係
,例如下述,但不止於此:親屬關係、社交關係、
商業關係
、親密的個人關係及性關係等,以免影響諮商師的客觀判斷,對當事人造成傷害。」
「e. 親密及性關係:...
諮商師若與已結束諮商關係兩年以上的當事人建立親密或性關係,必須證明此等關係不具剝削的特質,且非發展自諮商關係。
」
@catsonthecouch - 〔時事有感/理科〕諮商關係確實相當特別,為什麼 會規定說,案主與諮商...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20 AM
諮商的風險
「販售諮商筆記,是一個有道德風險的舉動。
這可能讓某些不適合諮商的人,
誤以為這就是自己需要的,而錯失就醫時機」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21 AM
「
不是諮商沒有用,是諮商並不適合所有人的所有狀態
」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21 AM
「一個思覺失調症的個案,言談沒有邏輯、都是妄想;
一個厭食症的個案,堅信自己是肥胖的,瘦到30公斤以下;
一個躁症發作的個案,思考跳躍、自以為是造物主;
一個嚴重憂鬱症的個案,已經充滿虛無妄想(我不存在),
甚至幻聽喧囂,要求個案立刻用各種方式去自殺。
上面這幾個人,都可能被丟到諮商的場景,
只要他們會說話,但是,諮商不但可能無效,甚至有害。」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21 AM
「一個被強暴後,罹患嚴重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個案,
靠著自己的力量,不吃藥不求助地撐了過來,
卻因為第一次諮商談的太過深入,出現解離症狀,
結果承受不住,自傷多次,不得不住院。
後來出院後,還是自殺死了。這是我學長之前遇過的個案。」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26 AM
「有些根本不適合諮商的人,直接進到諮商室裡,
不只接受諮商的人有風險,諮商師也有風險。」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26 AM
「.......強制社區治療中有名的Laura's Law:
(法庭可以命令進行強制社區治療的法源依據)
...Laura Wilcox死在19歲,在2001年1月10日那天
...殺害他的兇手是Scott Harlan Thorpe,當時41歲」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27 AM
「當一個復元者打著『我不是諮商師』,
用一種規避法律責任的起手式,
在未經過專業評估前,直接給你一套課本,
討論起正念、覺察、處理......等等事情,
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危險的。」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27 AM
「心理治療與心理諮商都是醫療行為,
在非執業場所進行醫療行為,是非法的。
像我出去少輔院看診,都需要進行報備支援,
醫療作為一種潛在更容易傷害人的專業,更需要被把關。
未擁有證照的狀況下,說這些東西是心得筆記,
實際上是治療技巧,貿然進行相關課程,更是非法的」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29 AM
Tue, Dec 13, 2022 8:32 AM
「而我真正的擔憂,是如果一個思覺失調症個案,
買了課程,然後拒絕醫療的其他協助,假使發生問題,
政府單位會請這個課程的販賣者列席說明嗎?」
「在沒有被完整評估自己的情況:
包括診斷、合作度、社會連結資源、疾病嚴重度與自傷傷人風險前,
貿然選擇某治療,是有風險的。不論是病情上或是道德上。」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30 AM
「沒有被充分準備過的諮商,不是諮商。更可能是傷害。」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33 AM
Tue, Dec 13, 2022 12:36 PM
新竹姜學斌醫師 與你在聊癒之森身心診所 一起聊療傷
西瓜子醬
@watermelon_seedjan
Tue, Dec 13, 2022 8:39 AM
我有個長輩就是身心科醫生
就說過他從沒看過一模一樣的個案
所以那人的做法我沒辦法接受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8:48 AM
西瓜子醬
: 想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以為自己可以小孩應該也可以,結果逼瘋了小孩......
西瓜子醬
@watermelon_seedjan
Tue, Dec 13, 2022 8:59 AM
kellerlin
: 這種父母還不少
亜麻♬아마
@zoe920208
Tue, Dec 13, 2022 9:09 AM
kellerlin
: 被引用了,有點榮幸
我是輔諮大二的那位
我舉出來的課程真的只是冰山一角,大二下以後會有更多更多實務的課程,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查各個諮商學系的必選修科目冊,這邊也可以給大家看看我校的
大學部--輔導與諮商學系
而且實務課不只是聊聊天就好,而是你真的要運用前面理論還有你的各種練習的經驗,諮商不只是聊天,而是要運用許多技術去引導、陪伴當事人解決他的議題。總結一句,諮商真的是一門嚴肅的專業。
昔烏(ΘVΘ)
@Sparrowtongue777
Tue, Dec 13, 2022 9:09 AM
心理師的基本倫理中雙重關係真的完全不行,有時候在療程中產生的依賴有時候會讓案主產生錯覺,不是產生糾纏就是糾紛;心理諮商就跟非侵入式的外科手術有幾分相像,心理師主要還是扮演覺察過程中的守門人,一旦偵測到風險就做出適當因應;就像在孩子學習爬走跑跳的時候盡可能把前路整理的沒有玻璃碎片的監護人那樣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9:15 AM
西瓜子醬
: 所以也很多人擔心
「家長把理科太太的那套,用在小孩身上」
很多家庭關係就毀在這種教養觀點上......
西瓜子醬
@watermelon_seedjan
Tue, Dec 13, 2022 9:17 AM
kellerlin
: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9:37 AM
亜麻♬아마
: 不會,要謝謝您的分享...
有些學校心理系諮相關主修的幾乎是醫科的課程,還要修腦認知跟藥理,真的會讀到哭出來......
然後諮商練習真的很燒腦,而且記憶力還要好到把雜亂無章的對話整理出一個脈絡、要承接對方情緒不能被擊倒,光是同學練習如何照課本跟老師/督導/指導走就已經去掉半條命了
這些艱苦訓練就是讓職業可以接住許多個案的生命重量,不嚴肅不行啊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9:44 AM
Tue, Dec 13, 2022 9:53 AM
昔烏(ΘVΘ)
: 雙重身分的大麻煩就是,無法確定現在應該要是什麼身分以及利益關係不清
如果諮商心理師跟理科太太合作,那這課程是諮商心理師借用理科太太的商業行為?還是諮商心理師建議治療方式(自我揭露)的一環?如果是理科太太諮詢諮商心理師的合作,那他們是上下關係還是平等的關係?理科太太不具備專業能力要怎麼給諮商心理師審核?賣的人實際上是諮商心理師才對吧(雖然這樣諮商心理師會吃官司)?
光外人就不懂他們之間的關係與合作模式了,有人出事了是要怎麼負責......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9:54 AM
昔烏(ΘVΘ)
:
而且避免依賴,最後治療結束或諮商結束後,要把人輕輕的推出去,讓他去走他自己的人生
如您所說「就像在孩子學習爬走跑跳的時候盡可能把前路整理的沒有玻璃碎片的監護人那樣」
而不是,嗯,再預告下一個課程跟周邊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2:33 PM
Tue, Dec 13, 2022 12:33 PM
專業心理師如何處理傷痛被打開
「...透過這些心理學的知識對自己進行探索和反思的同時,我們會有許多自身經驗的湧現,或低落、或絕望、或憤恨、或怨懟、或自憐,在諮商中,心理師會透過各種諮商的技術、對理論的理解與心理師的理論內化,陪伴你去『理解你自己』,並在你情緒湧現時,陪同你一起緩下來經驗自己,以及攤開這些情緒反應背後可能的內在狀態。」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2:34 PM
「在往深層內在走的同時,過程中你會經驗到自己的情緒,過往經驗可能會被翻騰出來,整理自己的過程經常會遇到許多瓶頸,有時我們會需要有人在一個平台上緩一下自己。心理師一邊幫助你進行自我探索、一邊陪伴和敏覺於你的狀態、一邊提供力量支撐著你,在你抗拒時能夠溫和但點出核心地提醒你、在你脆弱絕望時能夠陪伴你不至於墜落、在你憤恨混亂時承接和涵融你的狀態、在你自覺糟糕透頂時陪伴你接納自己。」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2:34 PM
「諮商中需要一來一往地、細膩地攤開與整理的過程,真不是非專業人員可以幫助你做到的,更何況是這樣單向的影音課程與細碎的心理學知識拼湊出來的自我覺察與諮商筆記。」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2:35 PM
「<創傷打開容易,但收起困難>
曾經有位案主,在參加訪間非心理師帶領的『家族排列』課程後,在課程中因為過往創傷被翻攪出來而沒有被好好承接住,而產生二度創傷進而來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這樣的案例在我尚資淺的執業生涯中已數不勝數。透過這些自我探索課程,或許能幫助你『打開』你自己,但沒有人能夠承諾,在你真的出現因為覺察而產生情緒時有人可以『承接』住你。」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2:35 PM
「以開刀來比喻的話,就像沒有人提醒或幫你留意在開刀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風險,開刀當下會出現什麼緊急的狀況和反應,開刀後會有什麼副作用,又或是開完刀在你開膛破肚時,告訴你她開完刀了,你自己想辦法把你外露的腸子塞回去自己縫合。創傷被翻攪,卻無法收拾,這是我們參加所謂自我療癒課程,可能會產生的風險。」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2:36 PM
Tue, Dec 13, 2022 12:40 PM
「我樂見心理諮商的專業價值和對人的幫助能夠被更多人看見,但我不支持以自身生命故事為包裝,販售不見得有益且可能使人受害的療癒課程。」
石浩/石瀝新諮商心理師【一位諮商心理師對理科太太諮商筆記課程的擔憂】
西瓜子醬
@watermelon_seedjan
Tue, Dec 13, 2022 12:43 PM
Tue, Dec 13, 2022 12:43 PM
打開創傷真的很容易
收起來真的很困難
不然就不會有人要一直看醫生了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2:53 PM
這篇文章有稍微講事件時間序,半年前就開始了,最近會燒起來是「課程正式上線後,課程大綱內容隨即曝光」這個時間點,大家才發現這個課程很不OK
談理科太太諮商筆記課程炎上事件:當內容變現質變流量變現 - 貴智網路事件報導所 - Medium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04 PM
Tue, Dec 13, 2022 1:06 PM
西瓜子醬
: 術後的不良反應、癒合困難、復健不佳、感染等狀況都要留院觀察了.........
心理諮商也需要諮商師一路注意個案後續的回復與癒合好不好才能結束治療.........
但她的課程完全沒有類似復健跟回診評估...嗚哇
西瓜子醬
@watermelon_seedjan
Tue, Dec 13, 2022 1:07 PM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21 PM
Tue, Dec 13, 2022 1:21 PM
西瓜子醬
: 把石浩/石瀝新諮商心理師的比喻具現化,就是
「心理師幫我把肚子縫起來的時候是用這個工具,雖然我不是心理師,但我可以賣這個工具給你,相信你也可以自己縫肚子的!」
「我不是心理師不能幫你縫肚子,但我在諮商室的另一頭(急診室???)和自己搏鬥了 100 多條縫線,我想以學姊的身份,分享我被縫肚子的經驗,陪你走過這一段(看著你自己縫肚子)。」
如果覺得這幾句很荒謬,那大概也是任何有修讀諮心臨心專業、或職業大大的感想了......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37 PM
Wed, Dec 14, 2022 3:22 PM
社會學與社會福利的現實角度
「
心理需求高卻負擔不起諮商療程,才會寧願花錢購買有錢人的諮商經驗談
」
窮人花錢買有錢人的商品......
窮人只能買有錢人諮商筆記?比理科太太爭議更大的問題 | 聯合新聞網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41 PM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曾任高中專輔教師8年的諮商心理師林上能表示,衛福部所說的心理衛生中心,其實受限於經費,服務對象以『精神疾病、藥酒癮、家暴性侵、自殺』等四大族群為優先,預算不夠、人力也不夠,服務量能很難顧及一般人的心理健康需求」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42 PM
「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健保點值過低,導致醫療院所服務量有限,且多以給付相對較高的心理衡鑑為主,醫院沒有誘因去開立治療。此外,雖然心理師法明定諮商心理師可做心理諮商和治療,但健保卻不給付諮商心理師做諮商和治療,結果,諮商心理師雖然人數眾多,卻無法進入醫院服務民眾。」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43 PM
「諶立中說,隨時代進步、觀念轉變,許多專業服務提供出來,政府也在逐步建置心理諮商資源。現在全國已經有380個免費的駐點心理諮商,鼓勵需要的民眾詢問衛生所會衛生局,早年乏人問津,現在都要排隊了。還有根據社安網第二期計畫的預算,2025年要完成佈建71個心理衛生中心,每個中心都有2個臨床心理師、2個諮商心理師、多名社工,都是常設人力,現在已經完成了25個。」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Dec 13, 2022 1:43 PM
「如果想要接觸諮商但經濟能力受限,建議可以嘗試自費諮商之外的其他管道。林上能表示,在符合某些經濟弱勢或社會風險條件下,社政體系和醫療體系的社工人員可以協助媒合某些方案的諮商資源,雖然都有限制次數,但總是聊勝於無;也可以在就醫時主動向詢問,符合給付條件者,可安排健保給付的服務。」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9:11 AM
不同人不同狀況的治療方式
「諮商並不適合所有人的所有狀態」
要藉由醫師與心理師等專業聯合診斷,來確定用比較適合個案的方式治療,依每個人不同的狀況對症下藥才行
@Izen16 - 在醫院的水裡泡久了的壞處,就是有些事情會以為是common sense,而忘記其實一...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37 PM
如果是正牌心理師當網紅來開課會發生什麼事
「以一個『被邀了好幾次課,卻始終沒有開成課』的魯蛇心理師觀點,從『商業立場』與『專業立場』來聊聊整件事究竟怎麼發生,以及線上課程背後的運作歷程。」
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38 PM
「這幾年,我陸續被四大平台邀課,然後被各種不同的理由下課。有些是我買氣不足(好啦,幾乎都是這個原因),有些是負責窗口突然消失,有些是簽了約卻完全沒討論進度,有些則是礙於經濟因素推辭。」
「簡單來說,就是人家有市場,而我只是菜市場。人家有天菜,而我只有手路菜。」
「還記得當初某個負責窗口找我談開課,劈頭第一句話就是『如果把你的文章標上價位,有幾個人會掏錢?』」
「彼時我才領悟到,原來在他們眼中我不是心理師,而是標價牌。」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43 PM
「找到人之後,就要進行『募資』了,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很殘忍的過程。」
「
原來開課,是要自己掏錢的。
」
「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你的作品」,因此只有兩條路:付錢請平台幫你拍,不然就是自己拍(而這大多數都是拿的手機自拍),然後付錢請平台上字幕。」
「
拍攝費是15-20萬
。」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44 PM
「不過,不是每間平台都會收取拍攝費,有些佛心平台會幫講師拍攝,不額外酌收費用,但分潤會調整。也有些平台負責拍攝,但講師不分潤,而是拿固定講師費用,形同一次買斷。」
「開課之後,拍攝費會從中扣除,也就是說,一堂1800元的課,大概要先賣掉90人次,第一筆錢才會進到講師的口袋。」
「如果沒過,那講師至少不會白花20萬,頂多也就大家原地解散江湖再見,掰啦。」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47 PM
「為何不找專業的人開課,這就是原因!因為沒人買。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情況,不會只出現在某個聚會或廣場,於是忙了一圈,搞得像直銷一樣,最後才發現自己也不缺錢,然後對網紅羨慕忌妒恨。」
「呂秋遠說,網紅開專業課的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然而當平台對你說,我知道你很專業,不過這次募資人數未達標無法合作時,我認為那已經不是侮辱性,而是毀滅性了。」
「但這就是整個社會告訴你的事,免費午餐跟商業套餐是兩回事。免費的看人氣,付費的看底氣,底氣不足的傢伙,到頭來只能對自己生氣。」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48 PM
「這個市場,一向都不是以專業為本,而是利益掛帥,誰能賣得動才是重點。就算不符合專業資格,文案都可以繞過去,內容都可以優化。我相信今天的專業反動,理科太太與平台團隊一定在小房間預先沙推過了,法律顧問也不會閒閒沒事。募資只是把群眾反應跟他們的預期做個對比,反正只要影片還沒開拍,一切都有調整的彈性,即便觀眾不買單,頂多退費就是(更新:果然今天退費了)。」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48 PM
「
因此,這堂課不會是終點,而是預演。理科不會是最後一個聊諮商的網紅,只要有商機,這件事就會延續,而下一次平台會操作得更細膩
」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49 PM
「
被治療者,不能以治療者的姿態引導讀者,除非他有專業證照
。」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50 PM
「我寫文章,某個程度上也是在緩降心理門檻,但若有個知名網紅現身說法,分享經驗,鐵定能讓整個療程顯得更親切。」
「
可惜的是,這個網紅被包裝成專業人士
。」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52 PM
「專業知識不是不能講,這些都是教科書的內容,禁止輸出就成了專業霸權。但為什麼專業的比較好,因為專業工作者會在說明知識或工具時,加入他的『臨床經驗』與『正確的使用方式』。而被治療者當初是接受方,他沒有專業經驗,他是’接受專業經驗’。」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53 PM
「從我讀心理學到現在二十多年,一直有個深刻的體驗,就是它很容易被『撈過界』。因為它的理論與我們的常識接軌,它的練習工具觸手可及,不只線上課程,我們可以算算市面上的相關書籍與心靈講座,有幾個是非專業人員書寫主持,就可以算出它被撈過界的比例。」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54 PM
「換個角度,這門課或許也能成為群眾走進會談室的契機。市場機制如此,買課程的或許只想一窺堂奧,看的是諮商歷程,又或是網紅私隱。但有心自我覺察的,終究會走進會談室」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2:55 PM
「走進會談室」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14, 2022 3:13 PM
社會學的角度:自我的商品化
「她的個人內在,就像無時無刻進行在批發量販,從前夫憂鬱症到離婚後自我復原經驗,什麼都可以賣,什麼都不覺得奇怪。商業邏輯主導了她的每一個決定甚至自我判斷,彷彿市場的認可,遠比自己對自己的認可更重要。」
「
彷彿必須直到這件事可被商品化,這件事對她才成立;非得要這世界為她訂一個合理價錢,她才找得到意義
。」
胡芷嫣專欄︱理科太太的諮商課,販賣的其實是孤獨 – 思想坦克|Voicettank
Vika1991
@Vika1991
Fri, Dec 16, 2022 2:45 AM
(被父母網路上自學的「洪水暴露法」差點害死的強迫症患者舉手
還好當時同時有就醫,醫生聽說後有責怪他們這樣是錯誤的,他們會解讀成「我只是為了我的兒女他竟然這樣責怪我的為人母之心」然後崩潰,只能說無法相信專業的社會氛圍也是一大困境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Dec 16, 2022 3:05 AM
Vika1991
: 所以才講善心地獄......
「我是為你好」但是幫助的方法不對
被阻止沒出事,覺得自己的善心被否定,崩潰
沒被阻止鑄成大錯,害到自己所愛的人,萬劫不復
助人是一種專業,可是社會風氣不在乎;也因為不在乎,所以才要呼籲助人是一種專業
交給專業的來處理
念🍁🔥
@nien0617
Fri, Dec 16, 2022 5:00 PM
不是專科學生但有經驗過團體治療同感噗主說的承接的重要性。想請教噗主一般的自我覺察跟專業引導的自我覺察的差異是哪邊,很怕無意間誤人子弟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1:48 AM
念🍁🔥
: 差別應該很大…………療程的前中後都有
首先是在使用自我覺察的技巧/工具前
評估個案是否適合使用自我覺察?
就像上述引用職業心理師講的「
不是所有的案子都適合諮商
」。如同在使用任何諮商技巧/工具之前,都應該評估適不適合案主,以免無效或是造成傷害
評估跟判斷本身也是專業,而一般人誤以為諮商技巧跟工具是「中性的/客觀的」就拿來用,但很多技巧工具是有前提跟限制的,濫用反而會害到根本不適合使用自我覺察的人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2:07 AM
Sat, Dec 17, 2022 2:12 AM
不適合使用自我覺察的例子,在課本跟教科書上有舉例,比方說認知功能障礙(認人認物跟聽說讀寫失能)、記憶問題(失智或腦傷)、甚至特定人格障礙與負面情緒障礙(每天都在瘋狂自我檢討、扭曲自我價值觀)的,比較不適合自我覺察這種技巧
前兩個是生理上的無效,案主仿佛被逼著解釋自己,痛苦自責自己理解很差、想不起來,是不是不懂得覺察跟反省;後者是心理上的負面強化,案主每天都陷在不合常理的自我覺察過頭地獄,這時候你還要他自我覺察簡直就是雪上加霜,或是覺察「原來我又爛又無能」反而加重症狀
這些案例真的不是案主的錯,是技巧工具跟使用者沒有專業與職業能力評估而濫用的錯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2:24 AM
Sat, Dec 17, 2022 4:11 AM
其次是在使用自我覺察的技巧/工具時
能否隨時評估或跟著案主的轉變而調整?
也跟上述心理師講到如何處理傷痛被打開一樣,自我覺察不是只有發現快樂美好正向鼓勵
製造腦內啡
的那面,很多時候是打開已經結痂的傷口、拿工具把案主的爛肉跟積膿清創掉的過程
心理師要一邊指出案主壞死的地方請案主理解這個要處理、一邊保留正常細胞成長的空間、一邊縫合處理過的地方然後止血消炎止痛、一邊評估有沒有需要運用別的治療方式轉診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2:38 AM
連物理清創都有患者痛到揍醫護人員、或是怕痛擺爛到傷口壞死了,心理的清創不會比較不痛甚至變數也很多:人來諮商過程都好好的,被碰到傷口突然崩潰、或直接恨碰傷口的人、甚至憋到離開診間才發作,都是常見的事
在諮商的專業訓練中,心理師一定要在一段/一節療程中,替心理狀況先做暫時性的縫合或創傷處理,確保案主在這次療程被打開的地方已經收合並約定下一次繼續治療完成,才能讓案主離開
而不是讓案主肚子沒縫好漏出內臟爬去急救,這樣的人不配當心理師跟醫師(氣音)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2:54 AM
Sat, Dec 17, 2022 5:38 AM
最後是在使用自我覺察的技巧/工具後
評估使用的方法跟效果適不適合案主與有無需要改善的地方?
因為變數多,使用工具/技巧之後,還得看案主的反應跟癒合狀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其他方式或是調整或是改進工具與技術,另一邊心理師也會自我檢討自己在使用或操作上,是否有疏失、錯誤或是程序瑕疵,並應該立刻改進疏失或調整SOP
在這個過程中,心理師要能轉化從案主那邊接過來的兇猛的負面情緒、也要卸除案主過度正面的自我評價,盡量維持中庸/中性的心理狀態,並把工具/技巧合理評估的結果,提供給需要且適合的案主,並一起面對心理的創傷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3:11 AM
Sat, Dec 17, 2022 9:51 AM
自我覺察的技巧/工具不可能沒有風險,通常被控制在會談室、一對一、可調整、保密、要由心理師執行,就可能有隱私保密、人格保護、自我情緒宣泄、即時治療的控制變相在,也只有遵守這些控制變相才有辦法發揮效果;
反過來說,自我覺察不適合一對多、多對多、公開、分享、人格改造/洗腦、多人情緒宣泄、沒有完整治療療程的狀況。這既不專業,也完全反其道而行,更看不出負責任的態度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3:27 AM
Sat, Dec 17, 2022 5:41 AM
上面講得這些,並沒有講到自我覺察的任何內容,但卻是比使用自我覺察,更為重要的前提與概念
工具跟技巧誰都可以從書本跟諮商時得到,但使用方式跟風險必須要修讀心理學與臨心諮商並研考證照跟實習訓練才能知道風險並針對案主調整。就像一些成藥成分大同小異大家領藥吃藥時都知道,但只有讀醫科考上醫生並經過實習訓練有經驗才能診斷給與醫囑並依患者狀況調整治療
專業就是負起責任在每個環節保障案主不會受到傷害並安全完成療程
一般人沒有財力弄諮商空間與診所、也沒有專業知識訓練控制所有變相,那要怎樣「在每個環節保障案主不會受到傷害並安全完成療程」?因為所有環節都是土法煉鋼也沒辦法把關跟檢視,出事了也不能負責,到最後還是要找職業醫師心理師處理,金害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5:08 AM
最後是研究角度來看這個諮商技巧/工具
「自我覺察」這個技巧/工具,會隨著不同個案的時間年代文化社會而有改變
簡單來說,
之前對同一個人有效不代表現在對同一個人還有效;以前很好用的技巧現在因為社會環境科技改變不一定有用;適合美國人的諮商技巧不一定適合台灣人
這些都是專業助人工作者會注意到的事情,所以專業的醫師或心理師每年都要更新或受訓學習新的知識,不斷更新方法與技巧才行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5:17 AM
Sat, Dec 17, 2022 5:20 AM
在研究中,可以看到跨文化的諮商技巧有社會文化的差別,有非常多的研究論文指出,拿A族群文化的問卷來給B族群文化測驗,會得到比較爛的結果,這並不是B族群文化比較爛,而是問卷
只
適合給A族群文化者測驗,不適合給其他族群文化來施測
最常見的就是拿全英文試卷給非英文母語國家的人來測驗,受測者可能根本看不懂英文而錯誤作答或亂寫,結果不知道文化差異的人誤以為受測者是笨蛋,而沒有想到文化差異─非英文母語國家的人不適合填寫全英文的測驗─執行測驗者才是笨蛋的狀況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5:24 AM
Sat, Dec 17, 2022 8:58 AM
心理學測驗的課程,很多時候在處理文化差異造成的偏誤,比方說對泛天主基督信仰的地方,跟,佛道教與地方民俗信仰的地方,光是對「地獄」、「天堂」兩個來世的理解,就完全不相同,測驗的時候要不要改掉、用詞要不要在地化、怎麼翻譯不會影響原意,就是這麼麻煩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5:31 AM
Sat, Dec 17, 2022 5:32 AM
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文化的學者醫師心理師發展出來的諮商技巧/工具,也要在地專業把它在地化並且經過長時間檢驗過後確定沒問題才能用
也就是,任何諮商工具技巧
要「台灣化」才能給台灣人用
所以才要挖理科太太背後的醫師心理師是誰,要他確定這個工具技巧的版本、是不是經過台灣人的考驗審核背書、並且適合台灣人使用不會有太大問題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5:55 AM
Sat, Dec 17, 2022 5:58 AM
念🍁🔥
: 這些只是諮商訓練的基本概念就已經考慮超多東西了,要沒有受訓跟專業知識的一般人每次都要看完這一串才知道風險還不起肖
最簡單的解釋
「一般的自我覺察跟專業引導的自我覺察的差異」
那就是自己買成藥跟看醫生對症下藥的差異
濫吃成藥吃爆了還是醫生要負責醫生不生氣才怪
要是有患者在那邊凹自己的成藥跟醫師處方簽差不多想要跨國轉賣給台灣任何人吃的時候記得拍掉她的藥然後檢舉她亂賣藥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6:35 AM
Sat, Dec 17, 2022 9:49 AM
也有很多案例是夾帶走私外國最流行最好用大家都在吃的「啟靈藥/心靈藥」被海關查獲發現「啟靈藥/心靈藥就是毒品」對方還暴怒咆哮說自己是要救人都是台灣醫學知識落後藥廠陰謀利用政府司法迫害別國可以我國不行應該要全面開放並除罪合法化這種智障案件
光忠與波本的大海中
@ysdiane
說
Sat, Dec 17, 2022 6:39 AM
然後都沒提那些「好用藥」搞出來的醫療糾紛跟危害健康......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6:43 AM
Sat, Dec 17, 2022 6:48 AM
都沒想過這種人是換個稱呼繼續騙人嗎?
名為自我檢測的賣器材
名為維他命保健食品的賣藥
名為經驗分享的無照諮商測驗
再改名為諮商的佈教大會
都是類似的手法欸她玩了多少次啦............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6:48 AM
光忠與波本的大海中
: 醫生真的會氣死
念🍁🔥
@nien0617
Sat, Dec 17, 2022 7:52 AM
感謝噗主熱心補充,這些我先記著慢慢體會。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每個人的狀態都一套單獨受用的方法,不是專業人士不要亂給藥,還有就是多知道哪些自我覺察的不適用對象。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2:29 PM
Kiiro316
:
粉絲數有差啊心理師大大們跟理科太太比起來別說網紅了還會被嗆是酸民
QQ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2:32 PM
Sat, Dec 17, 2022 2:35 PM
念🍁🔥
:
不會......
只能說不管有沒有學過這些專業知識
還是要有「每個人都不一樣」的概念
以及有狀況還是要交給職業醫生心理師來專業評估與治療才行
這才是最重要的
西瓜子醬
@watermelon_seedjan
Sat, Dec 17, 2022 2:36 PM
她一直不肯透露背後的心理醫生是誰欸
不過我是在IG留言問她
有跟自己的醫生討論過嗎?
一直沒回應到現在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17, 2022 2:44 PM
西瓜子醬
: 她背後的藏鏡人究~竟~是誰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不要跟我說幻想朋友或是雲端背書喔
光忠與波本的大海中
@ysdiane
說
Sat, Dec 17, 2022 2:49 PM
有瓜!? 好想看藏鏡人喔~哪個不負責任的醫生??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21, 2022 3:47 PM
[新聞]
理科太太賣諮商筆記惹議 課程全額退費將在Podcast免費釋出 | 生活 | 中央社 CNA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Dec 21, 2022 3:49 PM
我說那個藏鏡人咧???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lisa206398
Wed, Dec 21, 2022 7:50 PM
還是會有人聽了podcast之後被錯誤引導啊???而且這樣受害者不是更多???
光忠與波本的大海中
@ysdiane
說
Thu, Dec 22, 2022 5:55 AM
kellerlin
: 哎呀~有人指點她趕快找台階下止血了......藏鏡人哩?
kellerlin
@kellerlin
Thu, Dec 22, 2022 6:27 AM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 她可能從頭到尾以為別人只是眼紅商業化
可是重點是非心理師專業+粉絲信仰化這件事很毋當會出人命辣~
一直要散佈她的課程是怎樣?!佈教ㄏㄧㄡˇ?
kellerlin
@kellerlin
Thu, Dec 22, 2022 6:29 AM
光忠與波本的大海中
: 對啊,免費公開並沒有解決這個課程是誰背書的問題啊啊啊
kellerlin
@kellerlin
Thu, Dec 22, 2022 8:37 AM
另外重貼這個噗貼過的
「理科太太在課程中有講到自我評量,可是,
有些評量是『不公開會比較準』的
」
然後她決定免費公開
kellerlin
@kellerlin
Thu, Dec 22, 2022 8:39 AM
「在《臨床心理師倫理準則與行為規範》第四章第二節第九條第十條寫到
『臨床心理師應在合法的範圍內,
盡力保持心理衡鑑工具的
機密性
,以免因為一般大眾熟悉其特殊內容及相關之應詴技巧,而損害其原有功能
。』
『
心理衡鑑工具,
不得在大眾媒體展示
,或用以從事
任何娛樂性節目
。在非專業性演講、撰文或討論時,
只可使用模擬項目為例, 絕不可使用正式測驗項目,以免影響其應用價值
。』」
倫理守則寫得很清楚喔然後她還是決定免費公開......
kellerlin
@kellerlin
Thu, Dec 22, 2022 8:40 AM
唉
kellerlin
@kellerlin
Thu, Dec 22, 2022 8:49 AM
聘請專業的心理師、醫師把關修正或督導(專業背書)、或是跟專業心理師醫師合作協作,到底有多難......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Dec 24, 2022 4:13 PM
謝謝噗幣
黑鶴蘭│焦慮妖精在叫囂
@whitemanjusaka
Sun, Dec 25, 2022 4:15 AM
Sun, Dec 25, 2022 12:08 PM
不收費若真的有人因為她的「課程」出事了,她反而更可以光明正大的說這是「分享」,自己又沒收費又沒有詐欺的問題,還可以甩鍋有說自己不是心理師了,選擇相信的那是個人自己的選擇,有夠不負責任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Dec 25, 2022 11:41 AM
黑鶴蘭│焦慮妖精在叫囂
: 真的......
載入新的回覆
如果,杜豐于沒有相信何老師,美心是不是會得救?
這種案件實在太多,使得諮商專業倫理守則很大部分都在避免依賴、避免移情、避免商業化、避免粉絲或信仰化,免得聽的人信得要命結果要命的問題
也是為什麼很難看到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變成網紅,就是要避免製造粉絲
但理科太太製造依賴(一直開課)、移情(只是分享)、商業化(賣課賣書賣食品)、粉絲信仰化(我是對的)等心理諮商專業會踩剎車的事情,理科太太加速前行,走在何老師的路上
問題從來就不是眼紅、在商言商、投資心靈課程有風險詳閱說明書、或是醫師或心理師大驚小怪,而是相信她的粉絲很容易覺得這樣就OK而不去看醫生或心理師......這種就是真實的善心地獄,為了你所愛的人好,卻害了你所愛的人
好心做壞事
●心理師法
心理學專業人員倫理規範 | 台灣心理學會
●臨床心理師倫理準則與行為規範
PDF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在《臨床心理師倫理準則與行為規範》第四章第二節第九條第十條寫到
「臨床心理師應在合法的範圍內,盡力保持心理衡鑑工具的機密性,以免因為一般大眾熟悉其特殊內容及相關之應詴技巧,而損害其原有功能。」
「心理衡鑑工具,不得在大眾媒體展示,或用以從事任何娛樂性節目。在非專業性演講、撰文或討論時,只可使用模擬項目為例, 絕不可使用正式測驗項目,以免影響其應用價值。」
我說「很容易」,我沒有說「一定」,您用「武斷」我覺得不是很精確XD
問題不是賺錢,問題是她沒有專業訓練跟知識,只拿了心理學諮商技巧來賺錢,但實際上那些諮商技巧用在賺錢上不但會無效化,還會取代去看醫生或心理師的時間跟資源
不是撻伐,而是擔心這樣真的很危險,會害到人
這對於懂的人來說,都是造成後續社會事件的原因之一
(回想起美國當年的邪教萌發期⋯⋯導致一堆誇張到爆炸的事件...
美國心靈導師吉姆‧瓊斯的人民聖殿教掉SAN瓊斯鎮慘案
山達基讓人變沮喪方便網羅的牛津能力分析(OCA)
說要當一家人結果被抓去關的性侵狂魔教主大夢麗協會
要做智力測驗跟財力測驗才能入會的如來宗妙禪紫衣神教
看到都快逃.........
「《諮商專業倫理守則》2.2.4.免受傷害權: d. 雙重關係:諮商師應儘可能避免與當事人有雙重關係,例如下述,但不止於此:親屬關係、社交關係、商業關係、親密的個人關係及性關係等,以免影響諮商師的客觀判斷,對當事人造成傷害。」
「e. 親密及性關係:...諮商師若與已結束諮商關係兩年以上的當事人建立親密或性關係,必須證明此等關係不具剝削的特質,且非發展自諮商關係。」
「販售諮商筆記,是一個有道德風險的舉動。
這可能讓某些不適合諮商的人,
誤以為這就是自己需要的,而錯失就醫時機」
一個厭食症的個案,堅信自己是肥胖的,瘦到30公斤以下;
一個躁症發作的個案,思考跳躍、自以為是造物主;
一個嚴重憂鬱症的個案,已經充滿虛無妄想(我不存在),
甚至幻聽喧囂,要求個案立刻用各種方式去自殺。
上面這幾個人,都可能被丟到諮商的場景,
只要他們會說話,但是,諮商不但可能無效,甚至有害。」
靠著自己的力量,不吃藥不求助地撐了過來,
卻因為第一次諮商談的太過深入,出現解離症狀,
結果承受不住,自傷多次,不得不住院。
後來出院後,還是自殺死了。這是我學長之前遇過的個案。」
不只接受諮商的人有風險,諮商師也有風險。」
(法庭可以命令進行強制社區治療的法源依據)
...Laura Wilcox死在19歲,在2001年1月10日那天
...殺害他的兇手是Scott Harlan Thorpe,當時41歲」
用一種規避法律責任的起手式,
在未經過專業評估前,直接給你一套課本,
討論起正念、覺察、處理......等等事情,
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危險的。」
在非執業場所進行醫療行為,是非法的。
像我出去少輔院看診,都需要進行報備支援,
醫療作為一種潛在更容易傷害人的專業,更需要被把關。
未擁有證照的狀況下,說這些東西是心得筆記,
實際上是治療技巧,貿然進行相關課程,更是非法的」
買了課程,然後拒絕醫療的其他協助,假使發生問題,
政府單位會請這個課程的販賣者列席說明嗎?」
「在沒有被完整評估自己的情況:
包括診斷、合作度、社會連結資源、疾病嚴重度與自傷傷人風險前,
貿然選擇某治療,是有風險的。不論是病情上或是道德上。」
就說過他從沒看過一模一樣的個案
所以那人的做法我沒辦法接受
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以為自己可以小孩應該也可以,結果逼瘋了小孩......
我是輔諮大二的那位
我舉出來的課程真的只是冰山一角,大二下以後會有更多更多實務的課程,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查各個諮商學系的必選修科目冊,這邊也可以給大家看看我校的大學部--輔導與諮商學系
而且實務課不只是聊聊天就好,而是你真的要運用前面理論還有你的各種練習的經驗,諮商不只是聊天,而是要運用許多技術去引導、陪伴當事人解決他的議題。總結一句,諮商真的是一門嚴肅的專業。
「家長把理科太太的那套,用在小孩身上」
很多家庭關係就毀在這種教養觀點上......
有些學校心理系諮相關主修的幾乎是醫科的課程,還要修腦認知跟藥理,真的會讀到哭出來......
然後諮商練習真的很燒腦,而且記憶力還要好到把雜亂無章的對話整理出一個脈絡、要承接對方情緒不能被擊倒,光是同學練習如何照課本跟老師/督導/指導走就已經去掉半條命了
這些艱苦訓練就是讓職業可以接住許多個案的生命重量,不嚴肅不行啊
如果諮商心理師跟理科太太合作,那這課程是諮商心理師借用理科太太的商業行為?還是諮商心理師建議治療方式(自我揭露)的一環?如果是理科太太諮詢諮商心理師的合作,那他們是上下關係還是平等的關係?理科太太不具備專業能力要怎麼給諮商心理師審核?賣的人實際上是諮商心理師才對吧(雖然這樣諮商心理師會吃官司)?
光外人就不懂他們之間的關係與合作模式了,有人出事了是要怎麼負責......
而且避免依賴,最後治療結束或諮商結束後,要把人輕輕的推出去,讓他去走他自己的人生
如您所說「就像在孩子學習爬走跑跳的時候盡可能把前路整理的沒有玻璃碎片的監護人那樣」
而不是,嗯,再預告下一個課程跟周邊
「...透過這些心理學的知識對自己進行探索和反思的同時,我們會有許多自身經驗的湧現,或低落、或絕望、或憤恨、或怨懟、或自憐,在諮商中,心理師會透過各種諮商的技術、對理論的理解與心理師的理論內化,陪伴你去『理解你自己』,並在你情緒湧現時,陪同你一起緩下來經驗自己,以及攤開這些情緒反應背後可能的內在狀態。」
曾經有位案主,在參加訪間非心理師帶領的『家族排列』課程後,在課程中因為過往創傷被翻攪出來而沒有被好好承接住,而產生二度創傷進而來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這樣的案例在我尚資淺的執業生涯中已數不勝數。透過這些自我探索課程,或許能幫助你『打開』你自己,但沒有人能夠承諾,在你真的出現因為覺察而產生情緒時有人可以『承接』住你。」
石浩/石瀝新諮商心理師【一位諮商心理師對理科太太諮商筆記課程的擔憂】
收起來真的很困難
不然就不會有人要一直看醫生了
心理諮商也需要諮商師一路注意個案後續的回復與癒合好不好才能結束治療.........
但她的課程完全沒有類似復健跟回診評估...嗚哇
「心理師幫我把肚子縫起來的時候是用這個工具,雖然我不是心理師,但我可以賣這個工具給你,相信你也可以自己縫肚子的!」
「我不是心理師不能幫你縫肚子,但我在諮商室的另一頭(急診室???)和自己搏鬥了 100 多條縫線,我想以學姊的身份,分享我被縫肚子的經驗,陪你走過這一段(看著你自己縫肚子)。」
如果覺得這幾句很荒謬,那大概也是任何有修讀諮心臨心專業、或職業大大的感想了......
「心理需求高卻負擔不起諮商療程,才會寧願花錢購買有錢人的諮商經驗談」
窮人花錢買有錢人的商品......
「諮商並不適合所有人的所有狀態」
要藉由醫師與心理師等專業聯合診斷,來確定用比較適合個案的方式治療,依每個人不同的狀況對症下藥才行
「以一個『被邀了好幾次課,卻始終沒有開成課』的魯蛇心理師觀點,從『商業立場』與『專業立場』來聊聊整件事究竟怎麼發生,以及線上課程背後的運作歷程。」
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簡單來說,就是人家有市場,而我只是菜市場。人家有天菜,而我只有手路菜。」
「還記得當初某個負責窗口找我談開課,劈頭第一句話就是『如果把你的文章標上價位,有幾個人會掏錢?』」
「彼時我才領悟到,原來在他們眼中我不是心理師,而是標價牌。」
「原來開課,是要自己掏錢的。」
「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你的作品」,因此只有兩條路:付錢請平台幫你拍,不然就是自己拍(而這大多數都是拿的手機自拍),然後付錢請平台上字幕。」
「拍攝費是15-20萬。」
「開課之後,拍攝費會從中扣除,也就是說,一堂1800元的課,大概要先賣掉90人次,第一筆錢才會進到講師的口袋。」
「如果沒過,那講師至少不會白花20萬,頂多也就大家原地解散江湖再見,掰啦。」
「呂秋遠說,網紅開專業課的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然而當平台對你說,我知道你很專業,不過這次募資人數未達標無法合作時,我認為那已經不是侮辱性,而是毀滅性了。」
「但這就是整個社會告訴你的事,免費午餐跟商業套餐是兩回事。免費的看人氣,付費的看底氣,底氣不足的傢伙,到頭來只能對自己生氣。」
「可惜的是,這個網紅被包裝成專業人士。」
「她的個人內在,就像無時無刻進行在批發量販,從前夫憂鬱症到離婚後自我復原經驗,什麼都可以賣,什麼都不覺得奇怪。商業邏輯主導了她的每一個決定甚至自我判斷,彷彿市場的認可,遠比自己對自己的認可更重要。」
「彷彿必須直到這件事可被商品化,這件事對她才成立;非得要這世界為她訂一個合理價錢,她才找得到意義。」
還好當時同時有就醫,醫生聽說後有責怪他們這樣是錯誤的,他們會解讀成「我只是為了我的兒女他竟然這樣責怪我的為人母之心」然後崩潰,只能說無法相信專業的社會氛圍也是一大困境
「我是為你好」但是幫助的方法不對
被阻止沒出事,覺得自己的善心被否定,崩潰
沒被阻止鑄成大錯,害到自己所愛的人,萬劫不復
助人是一種專業,可是社會風氣不在乎;也因為不在乎,所以才要呼籲助人是一種專業
交給專業的來處理
首先是在使用自我覺察的技巧/工具前
評估個案是否適合使用自我覺察?
就像上述引用職業心理師講的「不是所有的案子都適合諮商」。如同在使用任何諮商技巧/工具之前,都應該評估適不適合案主,以免無效或是造成傷害
評估跟判斷本身也是專業,而一般人誤以為諮商技巧跟工具是「中性的/客觀的」就拿來用,但很多技巧工具是有前提跟限制的,濫用反而會害到根本不適合使用自我覺察的人
前兩個是生理上的無效,案主仿佛被逼著解釋自己,痛苦自責自己理解很差、想不起來,是不是不懂得覺察跟反省;後者是心理上的負面強化,案主每天都陷在不合常理的自我覺察過頭地獄,這時候你還要他自我覺察簡直就是雪上加霜,或是覺察「原來我又爛又無能」反而加重症狀
這些案例真的不是案主的錯,是技巧工具跟使用者沒有專業與職業能力評估而濫用的錯
能否隨時評估或跟著案主的轉變而調整?
也跟上述心理師講到如何處理傷痛被打開一樣,自我覺察不是只有發現快樂美好正向鼓勵
製造腦內啡的那面,很多時候是打開已經結痂的傷口、拿工具把案主的爛肉跟積膿清創掉的過程心理師要一邊指出案主壞死的地方請案主理解這個要處理、一邊保留正常細胞成長的空間、一邊縫合處理過的地方然後止血消炎止痛、一邊評估有沒有需要運用別的治療方式轉診
在諮商的專業訓練中,心理師一定要在一段/一節療程中,替心理狀況先做暫時性的縫合或創傷處理,確保案主在這次療程被打開的地方已經收合並約定下一次繼續治療完成,才能讓案主離開
而不是讓案主肚子沒縫好漏出內臟爬去急救,這樣的人不配當心理師跟醫師(氣音)
評估使用的方法跟效果適不適合案主與有無需要改善的地方?
因為變數多,使用工具/技巧之後,還得看案主的反應跟癒合狀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其他方式或是調整或是改進工具與技術,另一邊心理師也會自我檢討自己在使用或操作上,是否有疏失、錯誤或是程序瑕疵,並應該立刻改進疏失或調整SOP
在這個過程中,心理師要能轉化從案主那邊接過來的兇猛的負面情緒、也要卸除案主過度正面的自我評價,盡量維持中庸/中性的心理狀態,並把工具/技巧合理評估的結果,提供給需要且適合的案主,並一起面對心理的創傷
反過來說,自我覺察不適合一對多、多對多、公開、分享、人格改造/洗腦、多人情緒宣泄、沒有完整治療療程的狀況。這既不專業,也完全反其道而行,更看不出負責任的態度
工具跟技巧誰都可以從書本跟諮商時得到,但使用方式跟風險必須要修讀心理學與臨心諮商並研考證照跟實習訓練才能知道風險並針對案主調整。就像一些成藥成分大同小異大家領藥吃藥時都知道,但只有讀醫科考上醫生並經過實習訓練有經驗才能診斷給與醫囑並依患者狀況調整治療
專業就是負起責任在每個環節保障案主不會受到傷害並安全完成療程
一般人沒有財力弄諮商空間與診所、也沒有專業知識訓練控制所有變相,那要怎樣「在每個環節保障案主不會受到傷害並安全完成療程」?因為所有環節都是土法煉鋼也沒辦法把關跟檢視,出事了也不能負責,到最後還是要找職業醫師心理師處理,金害
「自我覺察」這個技巧/工具,會隨著不同個案的時間年代文化社會而有改變
簡單來說,之前對同一個人有效不代表現在對同一個人還有效;以前很好用的技巧現在因為社會環境科技改變不一定有用;適合美國人的諮商技巧不一定適合台灣人
這些都是專業助人工作者會注意到的事情,所以專業的醫師或心理師每年都要更新或受訓學習新的知識,不斷更新方法與技巧才行
最常見的就是拿全英文試卷給非英文母語國家的人來測驗,受測者可能根本看不懂英文而錯誤作答或亂寫,結果不知道文化差異的人誤以為受測者是笨蛋,而沒有想到文化差異─非英文母語國家的人不適合填寫全英文的測驗─執行測驗者才是笨蛋的狀況
也就是,任何諮商工具技巧要「台灣化」才能給台灣人用
所以才要挖理科太太背後的醫師心理師是誰,要他確定這個工具技巧的版本、是不是經過台灣人的考驗審核背書、並且適合台灣人使用不會有太大問題
最簡單的解釋
「一般的自我覺察跟專業引導的自我覺察的差異」
那就是自己買成藥跟看醫生對症下藥的差異
濫吃成藥吃爆了還是醫生要負責醫生不生氣才怪
要是有患者在那邊凹自己的成藥跟醫師處方簽差不多想要跨國轉賣給台灣任何人吃的時候記得拍掉她的藥然後檢舉她亂賣藥
也有很多案例是夾帶走私外國最流行最好用大家都在吃的「啟靈藥/心靈藥」被海關查獲發現「啟靈藥/心靈藥就是毒品」對方還暴怒咆哮說自己是要救人都是台灣醫學知識落後藥廠陰謀利用政府司法迫害別國可以我國不行應該要全面開放並除罪合法化這種智障案件名為自我檢測的賣器材
名為維他命保健食品的賣藥
名為經驗分享的無照諮商測驗
再改名為諮商的佈教大會
都是類似的手法欸她玩了多少次啦............
粉絲數有差啊心理師大大們跟理科太太比起來別說網紅了還會被嗆是酸民QQ不會......
只能說不管有沒有學過這些專業知識
還是要有「每個人都不一樣」的概念
以及有狀況還是要交給職業醫生心理師來專業評估與治療才行
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我是在IG留言問她
有跟自己的醫生討論過嗎?
一直沒回應到現在
不要跟我說幻想朋友或是雲端背書喔可是重點是非心理師專業+粉絲信仰化這件事很毋當會出人命辣~
一直要散佈她的課程是怎樣?!佈教ㄏㄧㄡˇ?
「理科太太在課程中有講到自我評量,可是,有些評量是『不公開會比較準』的」
然後她決定免費公開
『臨床心理師應在合法的範圍內,盡力保持心理衡鑑工具的機密性,以免因為一般大眾熟悉其特殊內容及相關之應詴技巧,而損害其原有功能。』
『心理衡鑑工具,不得在大眾媒體展示,或用以從事任何娛樂性節目。在非專業性演講、撰文或討論時,只可使用模擬項目為例, 絕不可使用正式測驗項目,以免影響其應用價值。』」
倫理守則寫得很清楚喔然後她還是決定免費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