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25 PM
99
39
[時事]
@dream3219 - #該 衰小剛好撞到選舉,不然平常根本不會有人關心文物 風向看來想往「損壞文物還...
@ivanusto - 國寶打破其實現在才是沒辦法也不需要隱匿的。密察他們做得已經非常好了說👌。 過去時...
@nights - 好好笑,每次看到有國民黨在質疑故宮制度時,我都會想起……這些制度不就是你們國民黨政府...
事件
慘!故宮3文物毀損照曝 青花瓷盤從100公分處摔裂成7塊
故宮3文物破損 吳密察:僅1件人為疏失 從工作檯摔落地面 | 聯合新聞網
類似事件
向日借展國寶驚天一裂!故宮將以「金繕」修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故宮南院《青花柳葉鳥紋盤》重生!彰顯台日合作成果 - 非池中藝術網
〈青花柳葉鳥紋盤〉修復紀實 | 小編心得摘要:1. 原來低筋麵粉不僅可以拿來做蛋糕還可以修文物 2. 修...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28 PM
Fri, Oct 28, 2022 12:30 PM
以前研讀博物館學的時候,聽到看到的一些八卦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30 PM
Fri, Oct 28, 2022 12:31 PM
G院的東西真的太多多到數位化跟改善成現代化典藏的進展速度跟蝸牛一樣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35 PM
然後有去過或知道山洞庫房都幹得要死因為那邊根本沒有控溫控濕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37 PM
Sat, Dec 3, 2022 12:40 PM
把對濕氣或溫度「比較」不敏感(不會立刻爛掉)的青銅瓷器玉石等用塞在一起用箱子保存
補充:長這樣
山洞庫房內部探秘 故宮寶物為何獨鍾山洞? | 聯合新聞網
一隻多利魚
@YvetteCheng
Fri, Oct 28, 2022 12:37 PM
不意外 老館典藏都有不少積年弊習,一時半刻真的難改善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40 PM
一隻多利魚
: 政客把KMT擺爛半世紀的的爛鍋甩到別人身上真的有夠噁心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42 PM
一個做文物典藏的學長對此的吐槽「
G院的積習就是背後那一整座山!
」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44 PM
然後因為各種天龍人上人的情懷,不管是改善山洞庫房或是想辦法移出箱子做現代化的典藏都會被漠視或遭受阻礙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Fri, Oct 28, 2022 12:47 PM
Fri, Oct 28, 2022 12:49 PM
北院文物管理典藏習慣總不會跟戰後差不多⋯⋯吧?(怕
一隻多利魚
@YvetteCheng
Fri, Oct 28, 2022 12:54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後來應該改進很多了啦,但當年亂登記的,亂塞的文物,各個老館都還在頭痛呢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58 PM
Fri, Oct 28, 2022 1:00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如果戰前指的是「文物來台」前,翻文獻的時候,我都還覺得當時日制的建檔方式還比較科學......
日後公開是民38兵荒馬亂運到台灣來後再做清點的,從民40年點到43年,塞在霧峰北溝(後來有小型展室)的時候一直編冊,直到民54年運到台北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00 PM
補個資料
國寶搬家記/台北故宮55週年 回顧文物飄洋過海驚險旅程 | 文化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02 PM
然後政客每隔幾年就會針對這三個時間點的清點編冊,跟現在文物數量合不合到處找bug吵架......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02 PM
Fri, Oct 28, 2022 1:03 PM
幹哩老杯啊就還沒整理到齁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Fri, Oct 28, 2022 1:03 PM
還是不清楚的問老蔣。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05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他只會寫「應即槍決可也」啦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09 PM
當然1990年代解嚴開放外國觀光的時候,有做過一系列的照片圖鑑跟清點,也開始積極地架網頁,算是數位典藏的開端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12 PM
但很多都是為了主題活動的展示拍照,不是什麼有科學系統的、有SOP的、規格化的清點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Fri, Oct 28, 2022 1:13 PM
也就是以展期宣傳為單位的資料堆疊的結果而已,而非研究目的的整理?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14 PM
就跟國史館燒掉的文件一樣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15 PM
Fri, Oct 28, 2022 4:08 PM
※(因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國史館燒掉的文件」此句,
是主觀比喻而非事實
,這句的解釋見其後敘述。特此挪動回覆順序,並在此行加註 )
一隻多利魚
@YvetteCheng
Fri, Oct 28, 2022 1:15 PM
kellerlin
: 那些網頁後來不少都變成無用的殭屍網頁了呢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那個年代美術史研究都還不成熟,要以研究目的為整理還是有,但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就是資料堆疊,不太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感覺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16 PM
Fri, Oct 28, 2022 4:01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對,找資料的時候雖然很高興1990年的照片資料很多,但又很幹這個照片沒有任何典藏脈絡可以參照索引,然後去翻博館學的時候才發現,當時系統化對某些館來說還是很新的概念
國外行之有年的系統化在當時的國內整個大不韙的樣子呢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17 PM
是說燒製的瓷碗經過幾百年本來也可能會自然碎裂
這方面琉璃>瓷器>陶器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19 PM
系統化整理原因是存在博物學家跟大幅度到外地"搜集"文物,至於文物的被蒐集國就…呵呵笑笑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Fri, Oct 28, 2022 1:24 PM
Fri, Oct 28, 2022 1:25 PM
相對於唐宋因為時間劣化脆弱的陶器,明清的瓷器好像反而因為更常展示而相對危險吧,所以回到另一個近代問題,那個保險⋯⋯有嗎(氣弱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25 PM
Fri, Oct 28, 2022 1:27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雖然找資料跟史料的時候,不難理解那就是當時中國紀錄文物的方式,當然跟現代(近現代)的要求有差,但是看到同時間日本研究者鉅細靡遺的紀錄資料,火氣又會上來──很多紀錄給人的感覺不是辦不到,而是只想快點完事或僵化不想改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28 PM
kellerlin
: 就是應改而未改,另方面由於整理僵化也造成只有部份較受矚目文物不斷展出,其他文物並沒有曝光機會,根本浪費資源,不然根本可以東西南北都蓋個故宮活用展覽品創造工作機會跟觀光價值,可能跑去日本美國跟歐洲蓋個分院都不是問題了。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29 PM
至於保險若是故宮的文物未展出卻投保想像那群分不到分紅的老屁股心裡面會怎麼想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30 PM
保險越少分紅越多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30 PM
根本康文物之凱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31 PM
Fri, Oct 28, 2022 1:31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沒有,真的沒有
院長有講「...這三件文物都沒有展出過,也沒有保險。因為故宮文物沒有鑑價,且保險金額也會很高,所以故宮沒有替文物保保險,只有出借展覽或移至南院展出時才會加保。」
但我覺得要保也要優先保更貴重風險更高的東東,錢花在刀口上所以輪不到它,(它沒這麼重要)這個才是滾動們爆炸的原因ㄅ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32 PM
kellerlin
: 就是應該讓他有點機會展出,然後每件都投保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34 PM
現在九成九的故宮根本放在保險箱裡面爛掉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35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保險相關我非專門,有請其他專業了
一隻多利魚
@YvetteCheng
Fri, Oct 28, 2022 1:36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就算有展出,也只會保展覽和展覽運送的過程啊?怎麼可能保永久...國家又沒有給這麼多錢...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37 PM
所以這次兩個破在箱內的被拖下水就很無辜啊,誰保誰倒楣ㄟ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37 PM
一隻多利魚
: 當然不是保永久,有展出文物才有自己的收入、曝光率跟粉絲才能自己出保費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38 PM
沒有展出的東西價值也不會被真正的尊重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Fri, Oct 28, 2022 1:38 PM
Fri, Oct 28, 2022 1:38 PM
南院不能去倉庫翻哪些99%喜歡的帶走反正沒有被尊重能救多少是多少嗎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39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那是另一個問題,故宮一直把南院視作借展
一隻多利魚
@YvetteCheng
Fri, Oct 28, 2022 1:40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至於整理僵化啥的問題,真的是...老實說真的不是所有文物都有那麼高的價值和故事,有的就只是一個時間夠久,曾經待在皇宮的碗而已。展覽又不是把沒看過的東西湊在一起放在櫃子裡就可以。講得那麼輕巧
保險也是,都是很實際的執行面問題,跟你說的分紅啥的真的關係不大。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42 PM
比方說康熙用品就可以獨立專題展覽,康熙個人用品全部一同展示會發現他跟本是清朝無印良品,低調奢華始祖,結果現在展覽把康熙丟在清朝,每次都只有一兩件,而且相較之下又不華麗不吸引人,但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達到適合康熙的規模,康熙的用品是清朝相當吸引人的一塊,但作風相當低調甚至可以說是清朝的包浩斯
一隻多利魚
@YvetteCheng
Fri, Oct 28, 2022 1:42 PM
什麼叫自己的收入,拜託你真的覺得那些文物有辦法賺到自己的保費?你真的知道藝術品和文物的保險價格?要靠這種方式賺錢,先叫那些智障政客不要再提什麼博物館免錢的政策了啦,法人化自己賺錢都來不及了,免費個屁。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43 PM
一隻多利魚
: 展覽當然不是把沒看過的東西擠在一起,但現在故宮就是這麼做呀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45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我覺得還是有主題的啦,每次展覽設計組或教育推廣組要訂主題的時候都有想辦法促進展品曝光啦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45 PM
一隻多利魚
: 另方面保險也是根據文物的價值在做保險又不是隨便保險就上天高,
又不是一群白癡在規劃防疫險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46 PM
Fri, Oct 28, 2022 1:46 PM
只是藏品/展品真的真的太太太多了很容易失焦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52 PM
現在的制度根本就故宮文物好多好棒棒
所以到底有什麼…呃 滷肉石 翠玉白菜 呃毛公鼎 呃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
有四十萬件跟四件差不多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52 PM
大家連裡面有什麼得知的管道都受限,更遑論文物保存了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54 PM
然後翠玉白菜可能還不是收藏裡面最漂亮的一尊,因為最漂亮的不敢拿出來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56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也是2000年後才開始的數位典藏計畫幫的大忙吧...雖然很多被抓去當志工義工外包工具人罵這些典藏計畫是消耗預算,罵得要死但結果是開啟了一扇大門讓老機構有機會現代化......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1:58 PM
然後10年過後再因為數位科技的轉型,再面臨一波要把數位數位化的數位典藏......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Fri, Oct 28, 2022 1:58 PM
畢竟惜肉如金的解析度給最低,都不知是要給大家看什麼也不知如何使用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1:59 PM
以故宮的文物量跟現代的數位能力,搞不好數位典藏做到底實體募資(保險金)展出都有機會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2:00 PM
每次看到文物爆破就只能在家生悶氣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01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一些國內的原住民文物比較完整但打開來是馬賽克,同樣文物在日本博物館只有一些些但就是高解析......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2:01 PM
最好笑的是東西都爆掉你才知道他存在,不摔不出名,你怎知道是館員手滑不是文物自己跳樓自殺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02 PM
台灣的資料我要先從國外找,哭死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Fri, Oct 28, 2022 2:03 PM
Fri, Oct 28, 2022 2:04 PM
陶瓷自然保存年限有五百到七百年嗎?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2:04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不一定依照燒製的溫度跟工法會有差異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2:04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最主要受到上面釉藥的狀況影響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2:07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像是有一陣子很流行的半透明瓷器基本上可能可以當琉璃看,琉璃實際上還是流體,有很多表面釉藥細部裂痕並不一定是一開始就存在的,而是幾十年後上面玻璃的部份累積應力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2:08 PM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像是泥偶陶偶反而萬年不化,前陣子日本還有不知道為何存在的動物泥偶展品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2:11 PM
不過這樣講可能也有倖存者偏差就是了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14 PM
瓷器的部分還有保存方式的大問題
看到院長說「由於故宮瓷器包裝方式已經落伍,仍以多物一盒、多盒一箱來儲存,日後將改箱為櫃,以一件文物作為儲存單位,明年預算也特別編列了瓷器庫房包裝改善計畫的預算,同時建置資訊電腦管理系紀錄電腦化紀錄文物提取、狀態等」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15 PM
我的感想是「蛤?還沒改喔?」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19 PM
G院的預算不夠那哪家的預算夠蛤?
代馬輸卒
@chun2005336
Fri, Oct 28, 2022 2:20 PM
看了大家的討論真是獲益良多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21 PM
該不會有一批從民54移動到台北清點之後就再也沒打開整理維修了吧(不要講我不想聽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23 PM
可是這三個是有照片的,所以上一次清點建檔的時間是1990年代左右......
30年前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46 PM
毀損3國寶曝光 故宮發聲明澄清無隱匿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該知情人士還說,由於吳密察大力推動文物數位化,導致65萬件的文物頻繁進出庫房、移來移去,這才增加了文物毀損率」
有關數位典藏
@kellerlin - [時事]先講簡單的東西 看到有噗友認為故宮的「數位典藏」可以達成「所有展品」的...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50 PM
沒有文物數位化,怎麼會知道兩件破在箱子裡?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聽過沒?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2:51 PM
你要有膽子確定開箱以後裡面的東西還在
故宮恐怖故事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2:55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薛丁格的文物
文物俄羅斯輪盤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3:08 PM
Fri, Oct 28, 2022 3:10 PM
而且這是我自己的猜測,如果都是裝箱疊在一起,那有沒有可能不確定這一盤的重心如何、或這盤裝箱時重心沒有固定、或是拿取的方式不是原來的疊法、或是整箱移動的時候微弱的震動,導致疊在一起的物件失去某種本來就非常脆弱的平衡,或因此滑到旁邊掉落,裂了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3:17 PM
我想只有這種況,才能說是「移來移去,這才增加了文物毀損率」 ,但從《青花柳葉鳥紋盤》「日方策展人小林仁翌日赴我國檢測後表示,瓷盤胎土脆落結構脆落,造成文物斷裂」的案例來看,很多時候它就是結構隱憂+年壽已到,自己裂掉的......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3:36 PM
突然發現我那句國史館燒掉的文件好像在其他地方燒起來了,所以只好補充說明(早知道我說清楚一點),我所指的是未被國史館揀選所以燒掉的文件,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可能有錯誤)過去的文件保存可能因為種種因素,最後部份重要文件本文沒被國史館揀選下來,但是紀錄文件的目錄清冊仍有被國史館留存,而因為過去(也許現在也多少)國史館文件查詢並不容易,所以會發生找得到清冊文件卻未被保存的狀況,當然另方面主要是想表達不認真去查詢無法得知,文物完整的保存狀況到底到什麼程度,我想這也是為何國史館近年時常推動資料活化的原因。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3:47 PM
當然藉此機會也希望大家能多支持關注日本時期總督府還有專賣局檔案修復,裡面有很多因為潮濕還是蟲害狀況不佳,甚至有賴很多學者去日本尋找是否有備份資料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3:48 PM
以前文獻會時期的保存設備就……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Fri, Oct 28, 2022 3:50 PM
Fri, Oct 28, 2022 4:01 PM
國史館的物件真的是大量文書資料。沒有概念的人真的不知道哪些重要。比如你要研究某個主題,你是有機會在國史館找到所有批准過程貨人員參與調度的歷程,但這些只看單件送件紀錄根本不知所以然,若是燒掉就掉一份就掉了一個線索。 史料收藏說來比文物收藏更龐大而脆弱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3:51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然而聽你這邊的解釋,那句比較像是是你的主觀比喻而非事實(也就是說,沒有提出任何證據證明國史館有燒文件,而且實際上圖書相關單位處理報廢或廢棄的文書也不會這麼做),考慮修正或刪掉會比較好吧?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3:51 PM
kellerlin
: 寫出去就寫出去了 無奈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3:53 PM
kellerlin
: 可是沒有揀選也是處理掉呀,不過那是文獻會的時代了,這部分也是我說的不夠清楚的地方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3:58 PM
另方面後世認為重要的文件當年文獻會也未必認為應當保存,現在反倒有很多方式可以獲得近乎無盡的儲藏空間。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4:00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那我挪動回覆順序,加註一下你這句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4:02 PM
kellerlin
: 咦…可以這麼做嗎(驚嚇,雖然我一人說話一人擔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06 PM
古蹟歷建和文物的保險真的不是說保就能保的⋯⋯有的是你想保,但保險公司連保都不願意保,不然就是保費高到超過價值了。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4:09 PM
kellerlin
: 感謝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10 PM
我沒做文物,做歷建的,常在管理維護的場合遇到其他歷建的朋友說,他們連火險都很難保,保險公司會拒保。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12 PM
但是真的不要以為文化部編給博物館的錢可以足夠把文物庫房整理到民間想像的那樣。
錢遠遠不夠啊⋯⋯。
嗜血夜
@blood1408
Fri, Oct 28, 2022 4:13 PM
南院沒有典藏修復室,要送北院修…然後設計圖上有一棟沒蓋出來,所以典藏倉庫也不夠,基本上還是得收在北院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4:13 PM
Rabi🐳
: 之前做社區調查的個人經驗
社區:沒錢(1s
我: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4:15 PM
寫方案也不可能撐一輩子啊然後文物古蹟歷建常常就放乎伊去了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15 PM
Fri, Oct 28, 2022 4:15 PM
kellerlin
: 很多都是研究員急著想做,但國家就是沒錢給你啊⋯⋯。而且文物庫房不是建好就可以的,而是建好後才開始燒錢。
嗜血夜
@blood1408
Fri, Oct 28, 2022 4:15 PM
南院有各種讓人覺得蓋的人根本把博物館當公園蓋,幕後啥該有的東東總是東缺西少缺來缺去的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16 PM
嗜血夜
:
因為蓋公園才賺錢,自償率和自付額真的不是小數目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17 PM
kellerlin
: 不知道你說的寫方案是什麼方案?管理維護計畫的意思嗎?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4:19 PM
Fri, Oct 28, 2022 4:19 PM
Rabi🐳
: 所以才會恨
降級
變成文化部下轄啊,幹咧你家周邊已經是最多的了好不好
既然是個成熟的博物館就要會自己賺錢啊
鏡‧月影醬子說
@TsukikageSilent
Fri, Oct 28, 2022 4:20 PM
我只覺得
有這種事情發生就要故宮院長下台
還要加蘇光頭道歉
不然這樣吧
乾脆來數數到底毀了多少文物好了www
一隻多利魚
@YvetteCheng
Fri, Oct 28, 2022 4:20 PM
別說南院了,現在剛蓋好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都還有這些問題啊,蓋好房子之後才在處理庫房防火問題...
文化部給博物館的錢,每年光是要做本身的展覽研究達到政策kpi就累死了。修復、文物整飭的經費都嘛只能做一點點。專心只搞庫房,就看明年會不會因為展覽不夠多不夠多元被k死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4:23 PM
嗜血夜
: 庫房超硬傷的
每次看到南院嫌好嫌滿可是那些嫌的根本沒去過是傷了什麼自尊心我不懂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4:32 PM
Rabi🐳
: 很多社區往往沒有標誌性的物件/物質可以專門寫管理維護計畫啦......是以社區營造為核心,去申請觀光經濟、教育單位、社福、地方創生、產業促進等計畫方案,然後裡面偷渡文物古蹟歷建的錢錢這樣......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4:34 PM
說到庫房
國史館也有很多史料年代久遠自然毀損酸化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4:36 PM
不知道這幾年數位化跟修復的怎樣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38 PM
kellerlin
: 你指的計畫是那種等主管機關賞賜
綁樁
的社區營造類計畫喔⋯⋯。
我指的是文資法規定的管理維護計畫,這是兩回事啦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4:40 PM
鏡‧月影醬子說
: 他們每隔一陣子就要發作一次煩死了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40 PM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 紙質文物即便放無酸袋也會劣化...還是儘早數位化保存比較好
甘田小篆@藐視國會預定對象
@HWFate
Fri, Oct 28, 2022 4:42 PM
https://www.ly.gov.tw/...
剛好有找回來兩年前剛好瞄到的預算案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48 PM
Fri, Oct 28, 2022 4:48 PM
庫房光冷氣、恆溫濕、專門燈光直接每季燒錢燒爆,然後每季耗材、包材更換也燒錢燒爆。人工清點、整理、保全、修復清理也是開銷。
即便數位化也要考慮數位化的數位格式和數位程度...搞個庫房就是那麼難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49 PM
而永遠會有更需要預算的地方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51 PM
kellerlin
: 認真,社區要錢,當然是寫計畫去要。
如果沒計畫就荒廢,代表在地並不重視這一塊?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4:51 PM
Rabi🐳
:
巷子內的喔
就善用綁樁$$做公益這樣,然後遇到派系鬥爭我們這些外人就是被犧牲的肥料啦~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51 PM
kellerlin
: 偷渡古蹟歷建的錢錢是怎麼回事?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53 PM
kellerlin
: 你指的是宮廟?還是眷村?我不懂你在說什麼?你的意思是利用有社區每年寫計畫,用地方創生的預算去挹注當地的歷建管理維護的意思嗎?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54 PM
但是你又說沒有清楚標的是什麼意思?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4:56 PM
雖然討論這個有點離題了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5:01 PM
只能說共識應該是我們的文化預算還是遠遠不足啊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5:13 PM
Rabi🐳
:
算是去幫「重視但沒有能力或是技巧去寫計劃」的社區吧
不是宮廟或眷村,是原住民社區
對,就是用地方創生的預算去挹注維修
之所以講沒有清楚標的的原因在於一些傳統領域變動不固定或抽象的特質
比方「臨時的獵人小屋」或「獸獵小徑」、「被水溝蓋化或已鋪上柏油的古道」
講「偷渡」的原因是直接申請很難審得過,得偷渡在一些文化價值或觀光效益的活動或計劃內才行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5:18 PM
當然前輩也曾很ㄎㄧㄤ的試圖申請水溝蓋古道跟柏油古道啦但是就沒過嘛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5:19 PM
kellerlin
: 嗯...原民傳統領域真的比較困難...您說的幾個感覺比較適合包裹起來提報文化景觀。不過台灣文景的案子目前也操作的不怎麼樣就是了⋯⋯。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5:29 PM
Rabi🐳
: 對………
更別提社區各單位對這些地景的解釋沒有共識卻還要申請或硬要弄的時候,嘩!那才叫精彩(兩手一拍)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5:31 PM
說回來,原住民文物更是,邊緣中的邊緣吧………………不要說損傷或保存不良,很多從部落採集後,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了……………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5:34 PM
Fri, Oct 28, 2022 5:36 PM
然後也沒有多少關注,結果就連展出的機會都很少、清點修復的順位也………而很多傳統工法都因為製作者凋零而失傳、或是缺乏製作跟使用者脈絡,大大增加了修復的難度
kellerlin
@kellerlin
Fri, Oct 28, 2022 5:43 PM
往好處想,至少台灣原住民族的文物大部分比瓷器國的文物還要來得耐放,不會容易無緣無故自然碎裂還造成典藏修復困擾跟政治紛擾,就已經很感激了………
胡不歸
@jimmy1688
Fri, Oct 28, 2022 11:37 PM
Rabi🐳
@ajonging
Fri, Oct 28, 2022 11:42 PM
Fri, Oct 28, 2022 11:42 PM
kellerlin
: 仔細一聽,我這邊只有衛福部是廢物和很多樂青在ㄍㄟˉㄒㄧㄠˋ外,狀況比你好多了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2:15 AM
Rabi🐳
: 你提到的智...呃知青們,應該要來這些社區好好體驗一下什麼叫做跨文化的政治派系洗禮,完全是另一個次元的權力鬥爭,還得先懂族語跟當各家族勢力的緩衝材,而不是到處造成別人困擾還說自己委屈,嫩...煎雞腿堡咧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2:23 AM
Sat, Oct 29, 2022 2:24 AM
覺得樂青經歷過幾代也該功成身退了,如果是轉型成社區關懷或福利服務團體就算了,拖到變成惹人嫌的百足之蟲自嗨俱樂部很難看啦......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3:13 AM
然後隔空回覆甘田小篆
「國史館保存的文獻規定中有提到國史館決定不保存的話相關機構可以焚毀」
對
然而,不能因為文獻寫「可以焚毀」就真的認定國史館有「焚毀」的動作,很多時候還得跑一趟現實的國史館找「證據」、或是訪談曾經擔任銷毀文書工作的人,來證明「不但文獻這麼寫,現實大家也照辦了」
比方,找到像中國這種實際照片來證明「焚書」的智障案例
甘肅圖書館「焚書」惹爭議,圖書審查再成焦點 - BBC News 中文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3:20 AM
Sat, Oct 29, 2022 3:23 AM
但實際上是怎樣呢?那現實中大家有照辦嗎?
關鍵正在甘田小篆自己提供的連結裡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民國44年訂定『臺灣省各鄉鎮市區公所文卷存燬辦法」,明文將各縣市文獻委員會列入送檢選單位之列。48年『臺灣省政府暨所屬各機關公文處理規則』第201條凡『經國史館審定可燬之文卷,應將清冊再送當地文獻機關選取有關纂誌資料後燬之』」
去挖縣誌或老公文的時候,就會發現送去給國史館的資料,很有可能就釘一釘再打包丟回地方,也就是「應將清冊再送當地文獻機關選取有關纂誌資料後燬之」的部分,與其說國史館會處理,但國史館也沒有那種人力應付那些公文,還沒有電子化的時代每天都被紙張埋沒的公家單位辦公室真要燒那量都可以送好幾艘王船了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3:28 AM
Sat, Oct 29, 2022 3:29 AM
原本應該要處理掉的資料,除了本來就很機密的文件被裁掉、不送件或沒啥內容直接內部廢紙回收外,還真沒怎麼看過公家單位用燒毀的方式處理,不管是國史館或是地方政府都不太會選擇這種方式處理掉文書
反而是放到發霉或爛掉然後直接丟垃圾車給教授跟文史工作者撿寶
,再加上會給人「焚書」的疑慮容易引起民眾質疑,尤其當時的黨外份子(民進黨)還會跑去翻公文到處找碴,沒事真的不會多此一舉繼續遵循60年前的規定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3:35 AM
Sat, Oct 29, 2022 3:35 AM
所以說,「『國史館燒掉的文件』此句,是主觀比喻而非事實」
文獻(規範辦法)跟事實(實際狀況),還是有差異的,必須謹慎的調查考證、做出區分才行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3:41 AM
因此去掉這句的爭議,甘田小篆的重點在於「國史館如何決定什麼資料要被處理掉」的價值觀/標準,原住民族的公文史料等相關資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中國人/閩南漢人覺得不重要所以就被處理掉了。這也是在找原民資料時,會遇到的極端困境:公文只剩下標題找不到內容,只好去地方鄉鎮公所挖還沒丟掉的資料,然後又爛得差不多被回收或丟垃圾車的狀況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3:44 AM
這當然包含當時對原住民族的歧視與保存資源不足的各種困難,但這也呈現出公家單位「不在乎/不重要」的心態,才是對文史最大的戕害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6:26 AM
Sat, Oct 29, 2022 6:40 AM
額外延伸:直接開放逛庫房行不行?
從後台變主場 荷蘭博曼斯美術館的「開放式典藏」 | 典藏ARTouch.com
【博物之島專文】荷蘭開放式典藏庫現場直擊!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典藏庫展示設計分析
博物館和美術館打造「開放式典藏庫」可能面臨哪些挑戰?|方格子 vocus
台灣的開放式庫房......
展覽資訊
就算改成一口氣全部數位線上化...也看不完好嗎
博物館科技系列: 數位典藏/數位內容/科技應用一次展.zip. 這自然是因為「一次展」的發言而有的構想。...
kellerlin
@kellerlin
Sat, Oct 29, 2022 6:37 AM
比起破了三個瓷器,來看看72件千年玻璃器皿被爆之後,該怎麼辦
貝魯特大爆炸逾兩年,大英博物館公布並展示修復完成的8件千年玻璃文物|方格子 vocus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Oct 30, 2022 4:05 AM
教育與技術研究
Facebook
KMT的打破史料
Facebook
人事
@kyushuuu - 說一下故宮啦。 除了瓷器之外,我剛才吃晚餐的時候看到故宮的另一則新聞: 那種大中...
kellerlin
@kellerlin
Tue, Nov 1, 2022 2:26 AM
[新聞]「馮明珠任內,也曾發生至少3件文物發生破損情事,但當時並未對外揭露,而由內部進行修復處理。」
獨家》故宮文物破損 馬政府時期也有過3件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Nov 6, 2022 2:18 PM
[新聞]「馬英九時代 為了塞進展示櫃,故宮人員蓄意把畫作『剪開』」
「黃河蘭州浮橋圖」多年前遭毀損 故宮啟動調查 | 文化 | 中央社 CNA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Nov 6, 2022 2:27 PM
[補充]蘭千山館的八卦(啃啃啃啃啃)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故宮講故事 on Facebook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9, 2022 3:03 AM
[轉]原住民族文物返鄉
心繫傳承與流變—阿美族馬太鞍部落文物返鄉展出 | DQ 地球圖輯隊
kellerlin
@kellerlin
Wed, Nov 9, 2022 3:05 AM
展出也是一次重新整理檢視的過程、與重新發現的機會
載入新的回覆
事件
類似事件
補充:長這樣
日後公開是民38兵荒馬亂運到台灣來後再做清點的,從民40年點到43年,塞在霧峰北溝(後來有小型展室)的時候一直編冊,直到民54年運到台北
還是不清楚的問老蔣。他只會寫「應即槍決可也」啦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那個年代美術史研究都還不成熟,要以研究目的為整理還是有,但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就是資料堆疊,不太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感覺
國外行之有年的系統化在當時的國內整個大不韙的樣子呢這方面琉璃>瓷器>陶器
院長有講「...這三件文物都沒有展出過,也沒有保險。因為故宮文物沒有鑑價,且保險金額也會很高,所以故宮沒有替文物保保險,只有出借展覽或移至南院展出時才會加保。」
但我覺得要保也要優先保更貴重風險更高的東東,錢花在刀口上所以輪不到它,(它沒這麼重要)這個才是滾動們爆炸的原因ㄅ
南院不能去倉庫翻哪些99%喜歡的帶走反正沒有被尊重能救多少是多少嗎保險也是,都是很實際的執行面問題,跟你說的分紅啥的真的關係不大。
又不是一群白癡在規劃防疫險所以到底有什麼…呃 滷肉石 翠玉白菜 呃毛公鼎 呃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
有四十萬件跟四件差不多
看到院長說「由於故宮瓷器包裝方式已經落伍,仍以多物一盒、多盒一箱來儲存,日後將改箱為櫃,以一件文物作為儲存單位,明年預算也特別編列了瓷器庫房包裝改善計畫的預算,同時建置資訊電腦管理系紀錄電腦化紀錄文物提取、狀態等」
該不會有一批從民54移動到台北清點之後就再也沒打開整理維修了吧(不要講我不想聽有關數位典藏
你要有膽子確定開箱以後裡面的東西還在故宮恐怖故事薛丁格的文物文物俄羅斯輪盤錢遠遠不夠啊⋯⋯。
社區:沒錢(1s
我:
寫方案也不可能撐一輩子啊然後文物古蹟歷建常常就放乎伊去了南院有各種讓人覺得蓋的人根本把博物館當公園蓋,幕後啥該有的東東總是東缺西少缺來缺去的因為蓋公園才賺錢,自償率和自付額真的不是小數目降級變成文化部下轄啊,幹咧你家周邊已經是最多的了好不好既然是個成熟的博物館就要會自己賺錢啊有這種事情發生就要故宮院長下台
還要加蘇光頭道歉
不然這樣吧
乾脆來數數到底毀了多少文物好了www
文化部給博物館的錢,每年光是要做本身的展覽研究達到政策kpi就累死了。修復、文物整飭的經費都嘛只能做一點點。專心只搞庫房,就看明年會不會因為展覽不夠多不夠多元被k死
每次看到南院嫌好嫌滿可是那些嫌的根本沒去過是傷了什麼自尊心我不懂
國史館也有很多史料年代久遠自然毀損酸化
綁樁的社區營造類計畫喔⋯⋯。我指的是文資法規定的管理維護計畫,這是兩回事啦
剛好有找回來兩年前剛好瞄到的預算案
即便數位化也要考慮數位化的數位格式和數位程度...搞個庫房就是那麼難
而永遠會有更需要預算的地方如果沒計畫就荒廢,代表在地並不重視這一塊?
巷子內的喔就善用綁樁$$做公益這樣,然後遇到派系鬥爭我們這些外人就是被犧牲的肥料啦~雖然討論這個有點離題了算是去幫「重視但沒有能力或是技巧去寫計劃」的社區吧
不是宮廟或眷村,是原住民社區
對,就是用地方創生的預算去挹注維修
之所以講沒有清楚標的的原因在於一些傳統領域變動不固定或抽象的特質
比方「臨時的獵人小屋」或「獸獵小徑」、「被水溝蓋化或已鋪上柏油的古道」
講「偷渡」的原因是直接申請很難審得過,得偷渡在一些文化價值或觀光效益的活動或計劃內才行
當然前輩也曾很ㄎㄧㄤ的試圖申請水溝蓋古道跟柏油古道啦但是就沒過嘛更別提社區各單位對這些地景的解釋沒有共識卻還要申請或硬要弄的時候,嘩!那才叫精彩(兩手一拍)
覺得樂青經歷過幾代也該功成身退了,如果是轉型成社區關懷或福利服務團體就算了,拖到變成惹人嫌的百足之蟲自嗨俱樂部很難看啦......「國史館保存的文獻規定中有提到國史館決定不保存的話相關機構可以焚毀」
對
然而,不能因為文獻寫「可以焚毀」就真的認定國史館有「焚毀」的動作,很多時候還得跑一趟現實的國史館找「證據」、或是訪談曾經擔任銷毀文書工作的人,來證明「不但文獻這麼寫,現實大家也照辦了」
比方,找到像中國這種實際照片來證明「焚書」的智障案例
關鍵正在甘田小篆自己提供的連結裡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民國44年訂定『臺灣省各鄉鎮市區公所文卷存燬辦法」,明文將各縣市文獻委員會列入送檢選單位之列。48年『臺灣省政府暨所屬各機關公文處理規則』第201條凡『經國史館審定可燬之文卷,應將清冊再送當地文獻機關選取有關纂誌資料後燬之』」
去挖縣誌或老公文的時候,就會發現送去給國史館的資料,很有可能就釘一釘再打包丟回地方,也就是「應將清冊再送當地文獻機關選取有關纂誌資料後燬之」的部分,與其說國史館會處理,但國史館也沒有那種人力應付那些公文,還沒有電子化的時代每天都被紙張埋沒的公家單位辦公室真要燒那量都可以送好幾艘王船了
反而是放到發霉或爛掉然後直接丟垃圾車給教授跟文史工作者撿寶,再加上會給人「焚書」的疑慮容易引起民眾質疑,尤其當時的黨外份子(民進黨)還會跑去翻公文到處找碴,沒事真的不會多此一舉繼續遵循60年前的規定文獻(規範辦法)跟事實(實際狀況),還是有差異的,必須謹慎的調查考證、做出區分才行
展覽資訊
就算改成一口氣全部數位線上化...也看不完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