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之前就有看過這個影片,印象中我還滿同意的?確實看電影會有願望代理人的成分在裡頭,不過隔了很久之後回來看感覺不太一樣
所以就決定翻譯+聊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黑幫電影的定義還滿直觀的,但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就有點有趣,John McCarty的《Bullets Over Hollywood》序章是覺得它們是西部片的手足,後來隨著更明顯的都市化慢慢把西部片從銀幕上擠出去了。早期同一套情節可以在西部電影賺一次、再到黑幫電影賺一次,再說要拍黑幫電影的翻拍再拍成西部電影賺一次,真的很划算
話說我早上還看到,在講牛仔和武士:
Cowboys and Samurai: A Tale of Two Heroes
下面有人說歷史在重複,從這邊看起來類型片的確一直在繞圈圈……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我是覺得黑幫可能還是有個原型在,畢竟《紐約黑幫》原型的作法還沒有電影可以參考。雖然說我想Now You See It主要想講的是影像講的不是真正的歷史,多半時候都是講電影自己的歷史,也就是它拍的不是真正的時代,而是前人在電影中創造的時代
我記得之前噗浪也有一個滿紅的噗在講五零年代電影創造出的二零年代形象,像是其實那個年代的女生是不會綁髮帶的樣子(?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我是會想到史柯西斯會拍《殘酷大街》是因為小時候搬回伊莉莎白街受到衝擊,不懂為什麼環境會有那麼多暴力發生。所以我會覺得現實的成分仍然有,除非小義大利的黑幫都是被之前的黑幫片影響的……如果無限往前推其實John McCarty也有問過為什麼美國幫派的用語無論何地聽起來那麼像,有一說是因為他們都是從銀幕學來的,而且幫派超喜歡看黑幫片的。呃,說不定黑幫還真的某種程度上是被作品創造出來的???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不過我也會想台灣清領時代肯定是沒有黑幫片可以看,還不是械鬥一大堆。可是仔細想想,我會覺得械鬥和黑幫片很像,確定不是因為我看太多黑幫片已經被那套模式洗腦,因此不論看什麼都像黑幫片嗎?確實我連讀個雅各家的故事都有可怕的即視感
於是這個問題就逐漸無解了(或者有人有別的想法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然後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黑幫」……
這是出於我怎麼去形容我喜歡的黑幫片的主角,講到最後都會變成一句:很倒楣。《教父》就算了,它是拍的超級精緻讓每個黑幫都祈求自己成為那個樣子的典型,即使它的主角走上歧路怎樣都走得很有風格(嗯?)
重點是像《四海好傢伙》,我會覺得主角從頭到尾都像個局外人,很努力打進去,可是真正幹活的時候都會被推出去?連結夥去殺人事後都不會被追究責任的那種,他就是那麼邊緣。《四海好傢伙》是不斷在追求認同感的故事,有幾個瞬間他可以把他的生活渲染的很偉大,實際上他一直都還是從外面往內看(就像他在片頭從隔著百葉窗偷看對面的義大利黑手黨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白熱》的科迪.傑瑞特從頭被騙到尾,還沒辦法控制自己發瘋,順帶一提中間他還心軟決定相信主角,那個溫情的配樂害我邊看邊搖頭。《91 Days》的尼祿是另一個超慘的傢伙,大部分時間都被控制,我真心覺得看完這部所有觀眾都會希望自己是那個殺光黑手黨的小鬼而不是黑手黨的任何一員,在這部當黑手黨風險太高了(順帶一提,復仇不也是人類天性)。《Little Caesar》我是當喜劇片來看,雖然嚴格來說應該算BE,但是對話太白目了,再加上主角的演員Edward G. Robinson的謎之喜感……可愛???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其實不只《四海好傢伙》,史柯西斯的主角即使過得很爽還是一樣無能為力,他們生命的根本問題每次都得等到他們走到地獄邊緣才看到希望的曙光。史柯西斯最慘的主角大概《殘酷大街》,他不過是個苦勞人就被捲進別人捅的馬蜂窩。侯孝賢的《南國再見,南國》的小高超級中年落魄的,《悲情城市》(說真的,這部本來真的要拍成黑幫片)的文良完全不知道在幹嘛,唯一能力稱為有人養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當然不是所有黑幫片的主角都這麼倒楣,只是我喜歡、或者被我這樣解讀的大概都會這麼倒楣。但這和Now You See It的觀點就已經分岔了,所以我到底為什麼喜歡黑幫片呢?……其實就是在看倒楣的黑幫吧
是性癖!是性癖啊啊!(真的是夠了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為了看很帥而看的,大概就會像是《教父》,以及……果然還是《教父》(犯罪組織爭氣點好嗎
《永生之酒》也不錯,我本來在寫蓋里奇但他的幫派頭子不是搞笑役嗎?其實連《黑幫龍虎鬥》都是來被吐槽的,《非法正義》的愛爾蘭黑幫也很弱(?)
《百老匯上空子彈》的Cheech倒是很帥,真的很帥,只是腦子有病……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其實「想看倒楣的黑幫」的心態說不定根本是想看一個強大形象被拉下神壇……這麼說突然間比願望代理人的心態還來的沒救。不過假如我真的那麼想看神的話,去看聖經不是還比較快,禁忌、暴力、性和死掉的人還更多呢。再說有些黑幫片確實就不是在拍很帥的東西,《黑道家族》的東尼看起來無所不能嗎?他每天都在收拾破事,有些(如果不說大部分)還是他自作自受。這也會讓我想到為什麼侯孝賢的黑道可以從頭到尾都沒拿過槍、一路都過得很不順遂,這麼無聊的黑幫片我還是看得很開心
我覺得黑幫片的魅力也在於權力再怎麼強大,他們就是人。他們身上充滿污點、他們面臨墮落或是救贖,這些都是從古至今打動人心的故事。而這個層面上(偷阿D的話),黑幫電影就是人生故事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順帶一提,有時候我覺得史柯西斯的黑幫片比宗教片還有希望,也比九成以上主流宗教片對信仰探討深刻。黑幫片比宗教片認真討論信仰,像是《岸上風雲》也是好例子,非常扎心。史柯西斯學生時期研究過《岸上風雲》,不知道這種處理方法有沒有相關聯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又扯回來)不過確實我大概可以懂Now You See It在講觀眾想看英雄,那就給他們一個英雄。黑幫片歷史很麻煩在於早期還有審查,即使規定黑幫最後一定要死掉,有些導演還是可以把他們的死拍得轟轟烈烈,《國民公敵》(?)、《疤面人》(連著它的新作《疤面煞星》)有點就是這樣,Michael Mann的主角也都死得像世界之王,我只是會有點雷……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有關黑幫電影如何處理黑幫的變化可以看這個:
The Death of the American Gangster Film
黑幫電影的死亡在於開始分解這個形象,清楚告訴觀眾「這人真的很爛」……但我覺得同時這不至於會是黑幫電影的垮台,事實上這才是真正吸引我看下去的地方。以及「該怎麼去解決你在寫一個糟糕的混蛋,但要讓人繼續看下去」的問題,假如成功解決了,這其實會是很厲害的創作
順帶一提,我也滿想看有人去分解復仇電影的,像是《非法正義》還是在寫英雄的,《瘋狂理髮師陶德》已經不是英雄,《91 Days》就是在寫空虛。這會很有趣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有啦
很帥然後我常常回去看的就是《四海兄弟:決定版》,好遊戲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