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HQ |排球少年]
【第5回】コマ割りは、大きいのも小さいのも限界を探すところから | 集英社『少年ジャンプ漫画賞ポータル』

簡易翻譯,可能不會逐句翻,有錯誤歡迎指教
訪談會聊到劇情牽涉到漫畫完結內容,動畫派請斟酌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至噗浪以外的平台、禁止截圖二次轉載
|CC|
【第5回】分鏡要從斟酌分鏡大小的極限開始
在『排球少年!!』裡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構圖或分鏡,但事實上也考慮了很多關於讀者視線的移動方式…

這一回的術語比較多,若有錯誤或不理解的部分歡迎提出
推薦與原網址訪談一起看,有圖片可輔助觀看體驗
|CC|
東:我覺得『排球少年!!』在跨頁設計上表現得很棒耶。
古館:謝—謝!是說分鏡的部分嗎?
東:分鏡是如此,構圖也是。老師是如何決定要怎麼畫的呢?
|CC|
古館:在漫畫『爆漫王。』也有做過,在畫大綱(ネーム)前,會先用文章區分「從這裡到這裡大概要用幾頁」,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就會思考一定程度上的分鏡與構圖。然後在畫大綱的時候會去斟酌具體上來說大格子可以畫到多大。是大格子的話會盡量畫大,若不是大格的話就畫小一點,若都無法取捨的話畫面就會變得平淡單調。
|CC|
東:必須做出重點才行,對吧。
古館:如果覺得每個地方都想讓他很引人注目的話,就沒辦法做出差別了。
東:我想不同的作者,都有著不管是沒有勇氣讓人放大來看或是沒有勇氣捨棄小分鏡的人。
|CC|
古館:以前擔任第一任編輯的本田先生常常這麼說。「要讓分鏡有重點」。但都畫了就會變成希望不管是哪種都能被看見呢。想說因為在跨頁的地方為了要讓讀者更好理解也應該要畫出助跑吧。
東:跟新人作者們一樣從錯誤中學習呢。在那之後是如何做到能夠表現出重點分鏡的呢?
|CC|
古館:去斟酌最大與最小的極限到底在哪裡。先決定最小再來斟酌最大可以到什麼程度……。雖然這也是感覺的問題,這個會不會太小了、還能再繼續加強嗎,反覆嘗試很多次。構圖的話總之先畫畫看再去決定。
現在有很多數位作畫會覺得「好方便啊」對吧。可以馬上轉方向或是放大縮小等等。不過不用數位作畫的時候,覺得再改一下比較好就在影印紙上畫一次,在根據這張再畫一次。就這樣反覆畫了好多次。還有就是常常會有已經畫了很帥的角色姿勢或是構圖,但球沒辦法也跟著加入分鏡裡面呢。然後又回到從影印紙上邊轉方向邊描著圖,找看看有沒有辦法也能讓球好好入鏡的構圖(笑)。還有,太過認真去構圖卻感覺到「沒什麼魄力啊」,轉換看看角度也能找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呢。
|CC|
東:沒錯耶。在鷗台戰,一開始日向的快攻或是講到「空中戰的霸主」都讓我印象深刻。
古館:喔喔,從最下面看的那個。那個是截稿日當天早上開始畫,那邊的天花板是助手們全部用「筆之助」這個筆的牌子畫的喔。好像是說如果很急的話用那個畫是最快的。這些全部都是用筆畫的耶,超厲害!的感覺。
東:很厲害的畫耶。
|CC|
古館:真的非常感謝助手們(笑)。一直以來做畫的時間都很緊迫但在連載的時候最後都能有很棒的圖。
東:時間上也是呢。從進入V聯盟後,每周都過得很不得了。
|CC|
古館:這個與其說是構圖,不如說是用視線去引導方向呢。
東:『排球少年!!』的視線誘導也很厲害耶。追著球就能看到很帥的畫面。
|CC|
古館:雖然這個是發球,但因為是從上方垂直往下看就能夠增加氣勢對吧。然後在第二格接球後順勢往上飛,在那裡等待著的是影山的手。那邊的一股作氣的動作都變得像慢動作一樣,再往下繼續追著球看,就可以看到羅美洛正等著扣球,會讓人有一種「糟糕要被得分了!」的緊張感。
|CC|
東:單手舉球後,順著球的前進方向往上舉的呢。還有第五格日向的躲藏方法也很巧妙呢!
古館:……日向在那邊嗎?
東:那個地方不就是要畫這樣的場景嗎!
古館:喔,對啦對啦(笑)!其他也有很厲害地躲起來的場景。啊,譬如說對星海攔網的時候。
東:「因為太小了沒看到」的地方呢。
|CC|
古館:還有像是這一頁,不管是從右上到左上,或是從右下到左下來讀都沒問題,要像是看手機一樣從右上到右下,再從左上到左下的順序來讀也可以。
東:安排成兩種方式都能夠閱讀的配置呢。視線誘導真的很重要耶,特別是以運動作品來說。
古館:是啊。如果需要一直來來回回翻頁的話,讀一讀也會覺得有壓力,比賽的部分也會失去沉浸感。
|CC|
東:以「也來考慮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的閱讀體驗吧」為前提的V聯盟篇,在網頁上看也能看見美麗的跨頁呢。
古館:盡可能,去做做看的感覺。想說如果是看跨頁的話會不會把手機橫過來看呢?不過親戚的小孩跟我說不會這樣子做。國中生都不會這樣做了,那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這樣做吧。
|CC|
東:我最一開始用手機看也是以一頁為單位的直畫面來看,如果有遇到跨頁就來回翻。
古館:我也是以那樣的讀法也能連結起來的畫法去作畫的。比起用紙本翻來翻去還容易讀。
|CC|
東:現在比起讓紙本與手機兩邊都能容易閱讀,更注重跨頁能畫得帥氣為優先嗎?
古館:說的也是呢…考慮到未來性,之前有問過,「紙本與電子版哪邊賣得比較好呢?」聽到答案是電子版的瞬間就想說那就朝著電子版去發展好了(笑)。
|CC|
東:如果想讓跨頁看起來比較華麗的話會特別去注意什麼嗎?
古館:這個也是會盡量要顯現出重點。從平淡的分鏡顯示出「就是這裡!」像這樣做出大膽的分鏡。比較新穎奇特的分鏡看久了也會疲勞的。還有擅長畫的種類不一樣呢。就算不勉強去設計特別的分鏡或構圖,繪畫技巧好的人只要用簡單的分鏡就能讓畫活靈活現。如果想畫沒畫過的構圖,我想可以盡量去嘗試多畫畫看。
|CC|
東:就算您這麼說,可以輕鬆地畫出這樣的畫的人我想應該不是多數……。
古館:要多挑戰(笑)!
|CC|
東:古館老師為了多練習而畫的筆記,通常會參考什麼呢?
古館:先前有講到我很喜歡仰角構圖,我想我大概是受了『ONE PIECE』的影響很深。在人物上不是也需要透視嗎?那完全是是受到了『ONE PIECE』的影響呢。還有像是『新世紀福音戰士』會用到俯瞰來增加不安感,我到現在也記得以前很常用類似的畫法。電影也是,我認為沒有完全無意義的分鏡構圖,也可以當作參考…雖然這麼說,不過我想就常常去看自己喜歡的東西吧。
|CC|
東:您這麼說的話,讓我想起來的是鷗台戰呢。在裝訂線的地方有畫出樹海藤蔓的那一鏡。在大綱的時候右下角還是普通的一格。不過因為那邊是第一次單人攔網,想增加對於隊伍的印象而使用像是藤蔓類的樣式去營造感覺。跟老師說了希望可以加強這個部分,老師也說了「這邊我會想辦法的」。看到原稿後決覺得,「超厲害!真的有辦法做出來耶!」。
|CC|
古館:那邊在大綱有寫到「找不到突破口」,也同時是在形容作者呢。總覺得鷗台戰好像看不到一個突破口(笑)。
東:拿到原稿的時候就只覺得「超厲害耶!」,因為是筆直往上長的分鏡,還多增加了一份蓊鬱感。
|CC|
古館:鷗台戰也是我自己覺得做得不錯的地方呢。首先先用大格子表現出與前一頁的喧鬧、壓迫感相反的沉靜,因為是拉得蠻開的圖,讓空間感可以更突出。為此,除了需要把原稿畫出縱向切割之外,還需要入侵旁邊的頁面而畫出了有斜度的分格。這樣的分鏡也能讓即使是沉靜的畫面也不會失去速度感。接下來中間接續的小格從上至下也能好好地閱讀。
|CC|
東:正中間的部分因為沒有時間差,所以不論從哪邊開始讀都沒關係,明白左右兩側的大格的順序就好了對吧?雖然只需要單純地傳達到讓旭推了球,跨越鷗台的攔網就可以了,不過在這邊就加上了使用有斜度的分格才能有這樣演出。
|CC|
古館:說的沒錯。不過,一直去追求特別的構圖導致讀者閱讀困難的話也會本末倒置,壓力會變得很大。
東:的確是這樣沒錯。
古館:要達成容易閱讀與引人注目的構圖兩者間的平衡,我覺得也很困難。
|CC|
東:不要有壓力真的很重要耶。因為在JUMP上連載就會讓很多人看到,我覺得容不容易理解與好不好讀都很重要。如果您是以編輯的立場來看,連載前曾經投稿過的『排球少年!!』您會提供什麼樣的建議呢?
|CC|
古館:說的也是呢…不是常常會有增刊版嗎?雖然直接說就以這個日向去畫吧聽起來有點嚴厲,但可以的話不要有所迷茫就去畫吧。
還有就是像這樣全部都以斜線平行切割的分鏡,要幫他命名「カッター割り」(カッター指的是美工刀)。
這是我在做廣告設計相關工作的時候,從設計師那邊看到覺得很帥的設計。廣告的內容是在講「棉被大特價!」類似這樣的東西,但全部都使用了橫向加上有斜度的分隔非常帥讓我很衝擊。幾乎可以說是刻骨銘心的程度了。那個時候留下了棉被那一頁的廣告,就這樣拿來用了。
|CC|
東:為什麼是カッター割り呢?
古館:美工刀不是有刀刃的部分嗎?
東:喔,原來如此,是指看起來很像刀刃擺在一起的樣子嗎?
古館:如果是平行狀態的話感覺很像美工刀的樣子。順帶一提,在畫『排球少年!!』想表現出速度感的時候,特別是節奏要慢一點的部分常常會使用這樣的分鏡。相反地,想要畫出因為對方的行動產生動搖、沒有餘裕的時候,就會用較不穩的斜線來表現。
|CC|
東:是內幕耶!不過自己也覺得很帥氣的排版得好好記著也很重要呢。
古館:沒錯沒錯。真的就是這樣。電影的構圖也是如此,可不能看了很多結果都忽略忘掉呢。
|CC|
|CC|
老師聊到這個部分真的是停不下來耶...字數大概是前一篇的兩倍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