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之前看過很多討論防疫在家書單片單,過了今天我一律回答《莫斯科紳士|A Gentleman in Moscow》 by Amor Towles
https://images.plurk.com/7JjSo2Uj9GAoGXVbk0W9A2.jpg
謝謝讀墨家人蘚苔借我書
book ebook readmoo AP連結
讀嘛讀嘛
新新
這位老闆一轉頭就要樂隊再開始演奏,或許可以認為是他不關心其他人的死活。但在混亂之後,扶起酒杯的這個動作,難道不正展現他對這世界最根本的信心?再微小的舉動,都可以為恢復這世界的秩序盡一分力量。
新新
明天再來寫筆記跟書摘,今天要抱著美好的餘味餓著肚子去睡了
新新
根據 Goodreads 的紀錄,這本書我前前後後看了兩個半月,中間有點忙沒錯,但同時也看得很珍惜
新新
文字細緻流暢好看,詳細描寫的莫斯科和飯店日常風景很能讓人沈浸其中忘卻俗世紛擾——雖然也隨時感受到時局的殘酷,但正因為如此殘酷,更顯出人情可貴。
當然還有受困卻仍願意結識朋友,願意為珍惜的人付出,那種可說是遼闊的心胸。
新新
要說歌頌日常好像不太正確,畢竟與公主相處,和貴族決鬥,半生被軟禁在富麗堂皇的飯店中,這可算不上一般人的日常。
可是伯爵本人、慧黠的友伴、可愛的女兒、畢生的摯友、深愛的女子、飯店三巨頭與那些喊得出喊不出名字的員工,就連討人厭的主教都充滿特色,光讀對話就很快樂。
或許說到底所有的人都是被夾在時代中間想辦法活下去而已,所以真的特別珍惜伯爵從未放棄仰望繁星,世界短時間不會變好,但這不妨礙我們隨手扶正一個酒杯,並且為所愛的人捧上一小塊蛋糕。
新新
新新
與世隔絕
厄運會以很多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一個人倘若無法掌控自己的處境,就會被該處境掌控。
新新
但是伯爵沒有復仇的意念,沒有創作史詩的想像力,更沒有帝國復辟的幻想。不,他掌控自己境遇的方式和其他囚徒完全不同。他採取的是英國人被沖上荒島的方式。就像置身絕望島的魯賓遜一樣,伯爵靠著務實生活來維持自己的決心。
與世隔絕的魯賓遜不再抱持迅速得救的幻想,而是尋找棲身之處與乾淨水源,自己學會鑽木取火的方法,研究小島的地形、氣候、植物花草,但還不忘訓練自己目光敏銳,隨時留意航過海平面的船隻,與踏過沙地的足跡。
新新
決鬥
「你知道嗎,決鬥最開始是俄國軍官在十八世紀初發明的。他們熱衷決鬥,到後來沙皇不得不下令禁止,免得軍隊裡很快就沒人可用了。」
「顯然我們這些擁有偉大創造力的俄國大師,構思得出來的最好情節,就是兩個主角各走三十二步,用手槍來了斷恩怨。」
新新
在俄羅斯,只要場景壯麗,聲勢浮誇,再可怕的事情都會有追隨者。事實上,這些年來,隨著決鬥場景越來越優美,決鬥手槍越來越精良,這些出身良好的紳士也越來越容易因為瑣碎的小事而起意捍衛自己的榮譽。因此,決鬥剛開始可能是因為極大的罪行而起──變節、背叛、通姦,但到了一九○○年,原因的合理性不斷下降,到最後甚至只為了一頂戴歪的帽子、一個盯得過久的眼神、甚至逗點該標注何處而決鬥。
新新
決鬥雙方在開槍前應該背對背走開幾步,必須視冒犯行為的嚴重性而定。換言之,最公然、也最應該譴責的冒犯行為,走的步數應該越少,確保決鬥雙方有一人絕對無法活著離開這捍衛榮譽之地。
倘若是這樣,伯爵總結道,在當前的這個新時代裡,決鬥者背對背走上一萬步都還嫌不夠遠呢。如是之故,決鬥的兩位紳士指派好副手,挑選好武器之後,冒犯人的就該搭船前往美國,而被得罪的,則搭船前往日本,兩人抵達之後,就可以穿上最漂亮的外套,走下梯板,在碼頭上轉身,開槍射擊了。

XDXDD
新新
條文
老實說,這真是個讓人聽了就覺得可怕的句子,對逗點不離不棄,卻對句點不理不睬。
新新
鐵石的命運
耶穌升天教堂的鐘大概是被布爾什維克黨人拿去鑄造槍械了吧,怎麼來的,就怎麼去。
就伯爵所知,當初拿破崙撤退時遺留下來被鑄成大鐘的那些大砲,原本是用法國拉羅榭爾教堂的鐘所鑄造的。而拉羅榭爾的鐘,又是用三十年戰爭擄獲的英國霰彈槍鑄造的。
從鐘變成大砲,又再變成鐘,反覆不休,直到時間的盡頭。這就是鐵石永遠不變的命運。
新新
俳句
「他又對身旁那些容易受影響的學生說了什麼呢?說詩終究要臣服在日本俳句之下。詩終究要臣服在日本俳句之下!你想像得到嗎?」

「我只覺得,」伯爵說,「還好荷馬不是出生在日本。」
新新
座位
「不管座位怎麼安排!」伯爵嚷了起來,「聊得很開心!我告訴你,親愛的妹妹啊,座位隨便排,有可能讓婚姻破碎,讓長期的和平相處灰飛煙滅。事實上,當初在墨涅拉俄斯的皇宮裡,若不是帕里斯坐在海倫旁邊,就不會有後來的特洛伊戰爭了。
新新
放逐
早在十八世紀,沙皇就不再把敵人趕出國家,而是把他們送到西伯利亞。為什麼?因為他們斷定,像上帝把亞當趕出伊甸園那樣,把人放逐到俄羅斯之外,還不足以懲罰這些人的罪行。因為到了另一個國家,這些人還是可以沉浸於他們的工作,蓋他們自己的房子,成家立業。繼而可以展開新的生活。然而,你把一個人放逐於國土之內,就不會有任何嶄新的開始。
新新
藝術
對國家來說,藝術卻是最不可靠的奴僕。不只因為創造藝術的是充滿奇思異想的一群人,也不只是因為他們討厭重覆別人的言行,更痛恨遵照別人的指示行事,更嚴重的是,藝術本身就曖昧不明。
新新
爵士樂
老實說,伯爵第一次聽到爵士樂的時候,並不怎麼喜歡。他從小欣賞的是情感細膩豐富的音樂,需要耐心與細心聆賞的音樂,在四個樂章裡,強弱快慢、抑揚頓挫都安排有致,而不是這種把音符隨意塞進三十小節裡的樂曲。

然而,他慢慢也學會欣賞不同的藝術形式。就和美國記者一樣,爵士樂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高度社交能力,儘管有些莽撞,常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基本上都出於善意與幽默。此外,從何而來,又往何處去,似乎也完全不重要。爵士樂散發出大師般的自信,卻又同時具有學徒般的天真生澀。
這麼特別的藝術竟然不是源自歐洲,豈不是太令人驚訝了嗎?
新新
沈默
想起一九二二年,他曾對亞歷山大大膽預言,說這四個人將為俄羅斯創造出新的詩歌型式。這大概不太可能。但是到頭來,他們確實是做到了。他們創造了名為「沉默」的詩歌。

「是啊,沉默可以是一種意見。」米哈伊爾說,「沉默可以是一種抗議的形式,也可以是生存的手段。但沉默也可以是一種詩歌的學派──有著自己的節奏、音律與傳統的學派。這不需要用鉛筆或鋼筆來寫,只要拿槍對著胸口,就能用靈魂寫出來。
新新
排隊
在外國人眼中,莫斯科已經變成排有幾萬條人龍的地方了。電車站有人排隊,雜貨店有人排隊,安排工作、教育和住房的單位前面有人排隊。事實上,莫斯科並沒有一萬條排隊的隊伍。連十條都沒有。只有一條無所不包的人龍蜿蜒穿越全國,跨越時間。
這是列寧最偉大的創舉:一條隊伍,就像無產階級本身一樣,遍及各地,永無止境。
新新
訃告
「我想我要說的是,我們人類是不擅長寫訃告的。我們不知道某人的成就在三代之後會有什麼評價,我們頂多只能猜想,這人的曾孫在三月的某個星期二早餐會吃什麼。因為不管命運之神想給我們的子嗣什麼東西,都會背著我們,不讓我們知道的。
新新
夢想
儘管為生活所迫,讓夢想變得遙不可及,但人們還是會想辦法追求自己的夢想。
新新
空檔
從點完菜到開胃菜上桌之間的空檔,是人類社交互動裡最危險的一段時間。年輕戀人如果不能克服這段時間所產生的沉默,豈不是要懷疑他們之間是否能有足夠的化學反應成為伴侶?而已婚的夫妻也會心生恐懼,擔心是不是再也沒有足夠緊要、熱情或驚喜的事情可以對彼此說?所以,在這個危險的空檔,我們大部分人都會有著不祥的感覺。
新新
生活方式
「(略)你所提到的這兩個城市,馬賽和紐約,都是港口城市,這並不是巧合。我敢說,你在上海和鹿特丹也找得到相同的例子。但莫斯科不是港口,親愛的。克里姆林宮矗立在俄羅斯所有事物的中心,無論是文化、心理,甚至連命運都是。這座高牆聳立的城堡,已屹立千年,離海洋四百哩遠。務實來說,克里姆林宮的城牆高度已不足以抵禦外來攻擊,然而,它的陰影,仍然籠罩著全部的國土。」
新新
「阿亞,俄國人天生就沒有世界觀,這個想法你或許不想接受。但你想想,美國人會討論像我們這樣的話題嗎?他們會擔心紐約的大門是要開敞或是封閉嗎?會思索第一種生活方式是不是比第二種生活方式更有可能嗎?從各個方面來看,美國都是奠基在第一種生活方式之上的。他們甚至不知道有第二種生活方式的存在。」
新新
便利舒適
「我來告訴你什麼叫舒適便利,」他沉默一晌之後說,「睡到中午才起床,有人用托盤端著午餐送到床上來。在最後一分鐘才取消約會。參加宴會時,讓馬車在門口等著,好讓你可以隨時趕赴另一場宴會。年輕時躲開婚姻,不考慮生小孩的問題。這才是最大的舒適便利,小娜,這一切,我都曾經擁有。但到頭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反而是最不舒適便利的東西。
新新
麵包與鹽
又引用了一段《卡拉馬助夫兄弟》的摘文,伯爵對這段文字完全沒有印象。這一段講的是那個老被同學欺負,後來罹患重病而死的小男孩伊柳沙。小男孩死了後,他傷心欲絕的父親告訴聖徒般的阿遼沙.卡拉馬助夫說兒子臨終前有個遺願:

爸爸,在他們把土撒到我的墳上時,也請撒一些麵包屑吧,這樣麻雀就會來到我的墳上,我就可以聽到牠們的歡唱,慶幸自己不是孤獨一人。

(略)就像小說裡的孤獨小男孩一樣,他忍受諸多不公平,卻仍無意譴責這個世界。
新新
適應力
眾所周知,地球的所有物種之中,適應能力最強的就是人類。
要是你把他們放到蘇聯的環境裡呢?他們便學會在排隊時和陌生人客氣交談,學會把自己的衣服整整齊齊收進分配給他們的半個抽屜櫃裡,學會在素描簿上畫想像的建築。也就是說,他們在什麼環境裡都能適應。
但對那些革命之前就去過巴黎的人來說,必須適應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接受自己永遠再也不能去巴黎的事實⋯⋯
新新
文化關係
「VOKS。」也就是蘇聯對外文化關係協會。
這回輪到埃米爾不敢相信了。「我們和外國有文化關係?」
新新
勇往直前
「我們都想辦法讓這座飯店看起來和外面的世界一樣遼闊,一樣美好,好讓你願意花更多時間和我們待在一起。可是你媽媽說的一點都沒錯。坐在鎏金大廳裡聽《天方夜譚》或在小房間裡讀《奧德賽》並不能讓人實現遠大的抱負⋯⋯」

「我有無數的理由以你為榮。而其中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你在音樂學院的比賽奪冠。但是讓我覺得驕傲的,並不是你和妮娜帶著勝利消息回來的那一刻,而是看著你們走出飯店大門,前往音樂廳的時候。因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得到多少掌聲,重要的是,儘管我們不確定會不會到多少掌聲,重要的是,儘管我們不確定會不會得到讚譽,卻還能勇往直前。」
新新
(因為海鷗,也因為這種即興演出很棒)

與此同時,在馬利劇院,安娜.伍芭諾娃頭戴灰白的假髮,扮演契訶夫《海鷗》裡的艾琳娜.阿卡蒂娜,觀眾席突然發出不安的竊竊私語。儘管安娜和同臺的演員都練習過如何在黑暗中離開舞臺,但他們不打算就這樣離開。他們都曾經受過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學的訓練,立即以劇中角色碰到停電情況的反應演了起來:
新新
畢達哥拉斯裝置
「回首過往,我覺得人生的每一個轉折處都有一些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我指的不只是像拿破崙那種影響歷史發展的人,而是一些尋常的人,不管是男是女,在藝術、商業、甚至理念發展的轉折點上,剛好出現的人。彷彿是命運之神再一次召喚他們,好去完成他所設定的目標。這麼說次召喚他們,好去完成他所設定的目標。這麼說吧,蘇菲雅,從我出生以來,只有一次,命運之神需要我在特定的時間出現在特定的地點。那就是你媽媽帶著你出現在大都會飯店的那一天。就算拿可以統治全俄羅斯的沙皇寶座來和我交換,我也絕對不會在那時離開飯店。」
新新
命運
儘管我們不願承認,但命運並不偏袒任何一方。只不過,它也會考量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在成功與失敗之間維持一定的平衡。
新新
這位老闆一轉頭就要樂隊再開始演奏,或許可以認為是他不關心其他人的死活。
但在混亂之後,扶起酒杯的這個動作,難道不正展現他對這世界最根本的信心?再微小的舉動,都可以為恢復這世界的秩序盡一分力量。
新新
新新
蕭邦-降E大調夜曲
蘇菲亞第一首學會的曲子
Chopin 蕭邦 降E大調夜曲op 9~2(2 in Eb, Op 9 No 2)
哇我唯一會彈的蕭邦
新新
莫扎特-C大調鋼琴奏鳴曲
蘇菲亞比賽的曲子
❤♫ 莫扎特:C大調第16號K 545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快板
新新
新新
@heterogeneous -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 書名:莫斯科紳士 A Gentleman in...
伯爵乖乖把湯匙放進嘴裡。霎時,嘴裡一股熟悉的香甜,是新鮮蜂蜜的味道,吸收了飽滿的陽光,金黃潤澤,燦爛歡愉。因為是這個季節,所以伯爵以為緊接著會嘗到亞歷山大花園的紫丁香或花園環道的櫻花香味。但這甜美的瓊漿在舌尖緩緩融化,伯爵嘗到了完全不同的滋味。這蜂蜜的味道不是莫斯科市中心的花樹,而是河畔的茵茵青草……是夏日微風的氣息……那攀著藤蔓的涼亭……但更重要的,也絕對不容錯認的,那香味的主調,是成千上萬棵繁花盛開的蘋果樹。
一瓶酒就是時間與空間蒸餾之後所產生的菁華,每一瓶都以詩意的方式表現出自己的獨特個性。而今,卻被淹沒在隱姓埋名的汪洋裡,成為凡夫俗子,無人聞問。
新新
這段實在很美很美
新新
新新
新新
之前在推上看過對李靜宜翻譯正常人的批評,也有看到對莫斯科紳士不夠貼近的感想,本來想說點什麼但還是算了,不必對他人的感想多做評論,自己看得開心就好
新新
新新
在 Readmoo 社團撈到這個:
「布勞奇《記憶的玩物》把《莫斯科紳士》的作者寫進去當臨時演員,後記裡布勞奇說《莫斯科紳士》是他這五年內最喜歡的小說」
wow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