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ಠ_ಠ - 駱以軍新開臉書。 看來這件事情要重新來一次了。
時隔八個月復出的駱以軍,不由得讓我想到蛤蜊的故事,戒之慎之。

所有不如己意的留言都是「網友攻擊」,就像拿著爛蛤蜊而不自知,憤怒、委屈地以為沒有一個蛤蜊是好的、沒有一個人看見自己的真心。
爛掉的聲音、感到被誤解都是真的,但只要不把手中那顆爛蛤蜊放下,就不可能聽到爛掉以外的聲音。

反過來說,如果發現對某個人永遠解釋不通,事實總被扭曲成他眼中的樣子時,也該適時停下來,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可以改變的空間了。

「啊他手裡拿的就是爛掉的蛤蜊啊,就算拿再好的蛤蜊來敲也只會聽到爛掉的聲音。」
掰噗~
(p-tears)
H_Bot1
快逃啊,是國軍人才招募中心!
川口月
駱發文裡寫的「我是有意識的,絕不me too。我承受過自己在年輕時不知自己不該被那樣對待的暴力,後來花了很多年才走出來。」
我百分之百相信。
這是我覺得最可惜也最危險的地方。
正是因為這種「我有意識,所以絕對不做出傷害人的事」的想法,才會在做錯事時無能反省自己。
川口月
錯事很多時候是在善意的、不自覺間、沒有想太多的狀態下做成。
但錯事依然是錯事,不會因為立意良善就改變事實。
去否認「錯」、去辯解自己的意圖,就是更讓自己陷於迷霧之中。
此時的「我有意識,我絕不.....」更會塑造出一種錯覺,一種「我沒錯,所以反對我的才都別有心思...」的歪斜框架。
就是噗首所說的爛蛤蜊。
川口月
這其實也是我很常犯的毛病。
有意識很好,但那個「不想讓其他人體會到跟我一樣的痛苦」的意識,是讓自己在遇到衝突時,能夠同理對方的狀態。那些因痛苦而展現出來的暴烈、委屈、傷心或者很多很多的情緒,就跟當初自己的痛苦一樣。
意識到他人也有痛苦,所以能夠從他人的言語跳出來,去看見隱藏在情緒之後的真意。
川口月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就不可能僅憑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意識便不會去傷害到別人。
保留停頓、看見他人經驗的空間,對我來說,是珍惜那個過去被傷害的自己的方法。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