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8 AM
Mon, Oct 19, 2020 12:33 PM
238
50
1
[雜談]来る。
不知為何演算法又把這部電影推到我面前,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来る》改編自日本作家澤村伊智的獲獎恐怖小說《ぼぎわんが、来る》,為系列作「比嘉姉妹」的第一部作品。原著小說中文版譯名為《
邪臨
》。
田原秀樹剛展開甜蜜的新婚生活。
某天公司有訪客外找,根據後輩的轉達,對方竟然提到他尚未出生的女兒知紗的名字,令他毛骨悚然。之後,秀樹的周圍開始接到可疑的電話與電郵。
電影預告:
中島哲也【來了】電影預告 暌違五年的恐怖巨作 3/22(五)在劫難逃
特別提出這部電影,主要是包含許多考據的民俗學與宗教要素,尤其電影最後20分鐘的場景更是非常精彩。
※防雷分隔線※
如果不想被暴雷劇情與考據的,請不要再往下閱讀。
Movie
Folk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8 AM
這部電影的卡司十分堅強,包括了妻夫木聰、黑木華、岡田准一、小松菜奈、松隆子等。
故事的結構分為三章,起篇「來訪者」敘述無法理解的事情發生,主視角為田原秀樹,次篇「當事者」的主視角是田原香奈,秀樹的老婆,敘述後續的發展並開始抽絲剝繭,終篇「局外者」,主視角是最早透過他來連絡驅魔師的野崎和浩,面對真相並試著處理狀況。
三個章節以不同人物的視角來看待與經歷這個故事。
故事中登場的「ぼぎわん」,是作者虛構的傳說,在故事中其名來自於室町時代的傳教士,由於其現象將其稱為「Bogeyman」,意即父母用來嚇唬小孩使其乖巧聽話的捏造怪物。
日文版中並沒有將「ぼぎわんが」寫成漢字,在中文版則是譯為「魄饑魔」。開篇的主視角人物田原秀樹,幼時在鄉下時曾經遭遇過魄饑魔,並且目睹另一名女孩在山中失蹤被魄饑魔帶走。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8 AM
原作小說中,其實並沒有嚴謹的考據以及詳細的宗教儀式,許多內容都是電影版中增加的,這些細節為畫面賦予了強烈的風味。
畫面呈現與劇情有許多看點可以聊。
電影一開始,幼時的田原秀樹與女孩在山中,女孩說「我被叫到名字了,因為我是壞孩子」,而後來田原秀樹的祖父也告訴他說,「當它來時,不能回答也不能放它進來」「如果被抓住,就會被帶到山上去」。
這是兩個在民俗中非常基礎的禁忌。
第一是「真名」的概念,名字與個體的存在是相連結的,一但被喚名且回答,就會被「鎖定」。這個在《西遊記》故事中有生動的描述,金角銀角大王的紫金葫蘆,叫名如應,就會被吸入葫蘆之中。在神秘學書籍《所羅門的小鑰》中也有提到,得悉惡魔的真名,可以喚引、拘束、控制惡魔。因此,叫名、回答,是個很重要的禁忌。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8 AM
Mon, Oct 19, 2020 6:32 AM
再來是「邀請」。
在古今中外都有類似的禁忌,邪物並不像恐怖電影中殺人魔傑森一樣,能夠橫衝直撞的亂闖,邪物有邪物本身的禁忌與限制,在宗教學中「界境」是很重要的概念,例如說神社使用鳥居切分出聖與俗的界線。在沒有被「邀請」的情況下,是難以進門的。
但前提是,居屋本身有界境存在。例如說地基主。
那麼「進門」這件事就很重要了,可以在漫畫《百鬼夜行抄》中看到,青嵐與尾黑尾白要進入不認識的人家中時,都必須先獲得對方的「邀請」 許可,或是偷偷將鳥糞滴在對方不注意之處,讓對方先帶進家中。
在西方的吸血鬼傳說中也有「除非被主人邀請,否則不能進入房子」的記述。只要邀請了一次,之後吸血鬼就能在房子內來去自如。
因此「不能回答,也不能放他進來」是兩個很重要的禁忌。一但不小心應答了,或是邀請了一次,就會被糾纏無法脫身。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8 AM
「人啊,把不湊巧的惡事全都說是妖怪所為。」
「例如說,過去在貧窮的農村,有閒引(間引き)或棄子(子捨て)的事情,在這種地方,大體上就會有妖怪抓走小孩的傳聞。」
「這種啊,只能說是一種託詞吧。」
「實際上,是父母殺子埋屍後,推說是妖怪所為,用這種說法來搪塞解釋而已。」
所謂的「神隱」或「物迷」皆如是。捨棄孩子很好理解,「間引」則是「疏苗」的意思,透過將較差的苗或果實拔除,來讓剩下的芽苗成長得更加健全,而對應到人類社會上,就是拋棄或殺死養不起的小孩。
自平安時代就有這種狀況,在江戶時代最盛,由於缺乏有效的避孕方式,貧困的家庭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減輕負擔。同樣的記載也能在西方的《格林童話》中看到,「糖果屋」或說「漢賽爾與葛麗特」的故事,繼母因為害怕食物不足,而要求父親將小孩帶到森林中丟棄。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9 AM
「江戸時代の中期以降、全国一般に行われた堕胎と生児圧殺の風習をさす俗言。」
「間引きは、江戸時代中期以降、広く行われた堕胎・生児圧殺の風習で、財政困難におちいった諸藩が、貢租収取を強め、くわえて災害が農村をおそい、農民の生活が苦しくなる過程で行われたといわれます。」
要講「生児圧殺」的細節,還會談到「部落民」的歷史緣故,以及當時的「淨土真宗」,講下去沒完沒了,而且內容也過於沉重,就不在這提。
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兩篇資料。
@DarkAsk - [週五述異]日本鄉土異聞。之一。 包含令人不適內容,故設為成人閱覽。
@DarkAsk - [週五述異]日本鄉土異聞。之二。 包含令人不適內容,故設為成人閱覽。
作品中如此解釋「魄饑魔」的來源,是由被「放棄」而死去的小孩們所形成的。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9 AM
為了解決靈騷等奇怪現象,田原秀樹透過民俗學副教授朋友找到了比嘉真琴,功力不足的比嘉真琴暫時驅退了邪物,被譽為日本最強除靈師的其姊比嘉琴子感應到狀況,直接打來電話。之後田原秀樹問到其姊究竟是什麼人物時,從他人口中有這樣的介紹:
「ユタて呼ばれる沖縄のシャーマンで。」
(稱為ユタ的沖繩靈媒師)
沒記錯的話,當時的字幕直接把「ユタ」翻成巫女,不過巫女這個詞的概念涵蓋太廣、太模糊,「ユタ」本身有其獨特的文化意義。搬出「ユタ」這個身份,直接把兩姊妹的背景與根源歷史補豐富。
是那種男政女教,主持祭祀除魔,爭戰時會開巫女團跟對方打咒術合戰的傳承。
關於ユタ的資料。
ユタ - Wikipedia
先前寫過關於ユタ的考察。
@DarkAsk - [雜談]ユタの歴史的研究。 作者:伊波普猷 閱讀隨記。 #Book #Myth #...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9 AM
田原秀樹受邪物所欺回到家中,邪物冒著比嘉真琴之姊比嘉琴子的聲音告訴他說,將家中所有容器裝滿水擺放,並且將所有刃物收起,將所有鏡子打破。
這提到了兩個點,「水」以及「刃與鏡」。
關於「水」後面會提到我個人的想法。
後來真正的比嘉琴子有說明「刃與鏡」的意義,邪物會厭惡懼怕這兩種物品。日本神話中天孫降臨的三神器為「八咫鏡・天叢雲剣・八尺瓊勾玉」,類比的物品自古以來在祭祀儀禮時就不可或缺。在各個儀式場地與墓葬中,都能發現大量的鐵劍與銅鏡。
就像是名物「照妖鏡」一樣,鏡子一向有驅邪辨明真實的效果。
在電影中真正的比嘉琴子感應到田原秀樹中了邪物的圈套,打電話來警告說,「快離開,否則拿著利刃,或到有鏡子的地方去,邪物最討厭利刃與鏡子」。不過為時已晚。
田原秀樹被作祟而死,視角轉到其妻田原香奈。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9 AM
在田原秀樹過世後,鏡頭有帶到一個由民俗學副教授朋友送來的護身符(お札)。
一般去神社求得的お札通常會是長條形的「関札(せきさつ)」,而這種菱劍形的叫作「剣先(けんさき)」,兩者的效果不同,「関札」是用於「家内安全」,「剣先」則是用於「除魔(魔除け)」。
在原作小說中是「伊勢神宮」的護符,大概怕被伊勢神宮抗議,電影中變成一個虛構的「伏峰大社」。
不過這個護符馬上就有轉折,其實是被做了手腳的「詛咒」。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處,如放置在玄關的尖鹽碟「盛り塩」「お清め塩」,日本有灑鹽去除穢氣的習俗,臺灣也會使用鹽米。角色野崎和浩說,用這個避避邪,有也比沒有強。是人人皆知的日本民俗。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9 AM
電影後半開始進入高潮,這類宗教要素逐漸頻繁出現。
那個被加上了黑邊的護符,是在正常的護符上做了手腳,變成了吸引邪物的「魔導符」。
按:應該是作者原創設定。
比嘉真琴在被野崎電話告知說「快燒掉」,低聲口念的應該是「薬師如來真言」,因為念太快了不是很肯定。
這個是先潔淨再燒毀的動作,在許多祓除驅邪的儀式中,都有類似的過程,而不是將帶有惡念的東西直接燒掉、毀壞或放流。
當媽媽說出
「喜歡知紗,那她給妳了」
,關鍵字觸動邪物,整個事情就爆開了。這個在講到「魄饑魔」的來源時再一起說明。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29 AM
在野崎和浩的夢境中,自己在河邊抱著一個嬰兒,她的前女友說,你不要這個孩子,所以由你來流掉。
這時比嘉琴子的身影出現,說出
「還孩子,把出生的孩子還給神明」
。
以前因為嬰兒以及小孩的死亡率相當高,有「七歲前是神明的小孩」的說法,認為到七歲之前,小孩的命運並未正式定著在這個世界,因此也沒有登載在戶籍中。一般都認為「七五三」是表示小孩過了七歲,平安無事成為社會一份子的禮儀的起源。
在江戶時代因生活困難或是生下殘疾者等,掐死初生嬰兒時,會以「七歲前都還是屬於神明」的理由解釋,而有些家庭則是說被「神隠し」,即「被神怪隱藏起來」,被其誘拐、擄掠、或受到招待,而行蹤不明。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0 AM
「用著這樣的說法,過去這個國家的人民,大量的殘殺嬰兒」。
這個時候野崎和浩無力的跪下,看到一旁河床上大量的嬰兒在翻動哭泣。這個場景怎麼看都是在暗示「三途川」的「賽の河原」。
在傳說中先於雙親死亡的小孩,都會到這邊堆石受苦以懲對雙親的不孝。
在安撫因知紗被邪物擄走而暴亂的比嘉真琴時,比嘉琴子口中念出的是神語「幸魂奇魂守給幸給」的祝詞。
再來就是最後的大對決場景,日本最強靈能者比嘉琴子,動用了所有的人脈把全日本的靈媒師與除靈師都叫過來幫忙。
然後就是目不暇給的各種儀式與細節。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0 AM
在現場進行儀式工事架設的工程人員,安全帽上貼著「祓戸大神」的護符,是神道中司掌「祓」的神祇,「祓」是神道的宗教行為,用以除去天津罪或國津罪汙穢罪業的神事咒術。
工事在鋪設白色的石頭「玉砂利」。
@DarkAsk - [雜談]玉砂利。 砂利在日語中是指礫石之意,大小介於砂石與卵石之間。一般用做道路或...
現場製作象徵雷電的「紙垂」。所謂的「玉串・祓串・御幣」等祓具,都是用在神域・祭場形成聖域。
接著比嘉琴子在飯店內穿上了斎服,口上遮了一張紙,端坐地拿出古鏡,並用毛筆在書寫文字。鏡盒上寫的是「神人龍虎画像鏡」,這種文物是能拿出來用的嗎?
這篇文字是「大祓詞」,是在舉行祭祀時神官宣讀的祝詞,宣讀何者為罪、何者為汙穢,要如何祓除。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0 AM
而遮住嘴的紙就真的很細節、很少見到了。
這在淨土宗稱為「覆子(ぶくす)」,神道也有一樣的東西稱為「口覆(くちおい)」,其用途是在接觸敬獻給神的供品時,為了不要沾染到自己口鼻所呼出的濁息,而用的遮掩,只有在神宮的大祭時會用到的祭器。是相當少見到的高規格儀式行為。
理論上,還會在嘴上啣著一片樒葉,樒葉有芳香及殺菌的效果。
「但為什麼要清掃房間呢?」
「就算對手是邪物,也要先像迎接神明一樣恭敬地迎接它,這是驅邪的基本。」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0 AM
最後是聚集了多位除靈師的的大驅魔高潮,有著各種細節。據電影製作報導表示,劇組找來了各宗派的實際專業者,所有的物件儀式與動作等,都是真正存在在使用的,因此看起來就非常的精彩,看懂就會一直「喔喔喔這是某某祭儀」。
要開始所有除魔祭儀時,比嘉琴子坐在公寓房間內所架的祭壇前,可以看到不像是平常的白色「幣束」,三方上放的是少見的紅色「幣束」,紅色自古以來就是「驅魔」所用的顏色。並供上神饌。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0 AM
Mon, Oct 19, 2020 6:33 AM
接著琴子說:
「首先,雞鳴。」
畫面一轉,分處四地的神官發出「カケコー」的雞鳴聲。
這個「鶏鳴三声(けいめいさんせい)」的儀式象徵著恭迎天照大神從岩戶中出現,破除在暗闇中的一切邪惡與災禍,是神事的開始信號。這項祝詞至今仍在伊勢神宮等地的重要的神事中使用。
進行這個儀式的神官們,在膠囊旅館更衣時特寫了形式很特殊的鞋子「浅沓」。事實上,在日本的神道教,服儀的規定相當嚴格,從顏色、花紋與樣式等,可以看出每位神職者的位階。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4 AM
雞鳴後,第一個登祭台的是身穿白色禮裝齋服的神官。
當「其駒」的樂聲響起,就知道要進行「人長舞」御神樂,由神職人員之長所擔任,手上拿著在神道儀式中被頻繁使用,有驅邪意義的「榊」枝,枝幹上還懸著白色的木製輪形,象徵著「御鏡」。
玉砂利走道兩旁的神官看似半跪坐,其實應該是坐著名為「胡床」的折椅。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4 AM
接著上台的是頭戴前天冠、身著若松鶴千早、手持神樂鈴的巫女,在樂聲中開始進行巫女舞的納奉。
在先前準備架設儀式的佈置場所時,有四個看起來很突兀的四個高中女生,混在架設工事的工程人員與執行宗教儀式的神官中,快樂的笑鬧自拍,在公寓前的公園溜滑梯,還拿著符紙互貼打鬧。
等到臨近時間,女孩們開始化妝更衣,接著就明白了,神樂巫女。
四個女子高生是進行「巫女舞(みこまい)」的擔任者,手持「神楽鈴 」,以儀式化的祈禱與納奉的舞蹈,左旋右旋順逆交替,旋轉舞動達到「陰陽相接」而清淨降神。
巫女隨著樂聲正旋逆旋,琴子坐於祭壇前念誦著「大祓詞」,會注意到,琴子選擇儀式開始的時刻是黃昏,也正是「界線」最模糊的「逢魔時」。
@DarkAsk - [雜談]黃昏。 現今城鎮之人,早已不將逢魔時(おうまがとき)或大禍時(おおまがとき...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4 AM
「大祓詞」結束,在巫女舞的一個動作中,畫面切換中,天色在明暗間閃爍,象徵著現界與異界的分境逐漸模糊。接著電影的樂聲停止。
天色驟然一暗。
「来るよ。」
迎神開門的儀式。
「那麼,開始驅除吧。」
琴子這麼說。
先迎神,將邪物喚來後,再開始驅除/消滅。
在眾多除靈者齊聚的大驅魔場景中,可以看到各種不同宗派,包括了大乘佛教的禪宗、神道教的神官、修驗道的山伏、潮來巫女(イタコ),甚至是韓國巫教巫堂(무당)的「跳神」,以及科學除靈(據說是在暗指大槻義彦博士)。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4 AM
在將被邪物擄走的比嘉真琴與田原知紗喚來後,琴子救下了真琴,卻看著知紗說:
「這孩子要送回異界。」
「只能這麼做。」
「這孩子與其糾葛太深,一直與其遊玩。」
這涉及到日本民俗「穢れ」的概念,穢不只是物理上的汙穢,而是心理上、社會關係上、行為上的汙穢。是一種忌諱的不潔狀態,無法用清水簡單洗淨,必須採用儀式來將汙穢「拔除」。
而與「汙穢」接觸或是有任何關係交集,也會沾染上汙穢,也因此有處理穢事被視為賤民,並且拒絕任何往來的傳統。
關於「穢れ」,小野不由美有一本恐怖小說《殘穢》是以此為主題。
在故事中,琴子認為知紗與邪物牽扯太深,已經無法回來了。類似的例子在日本神話中,伊邪那美命死後,雖然伊邪那岐命來救她,但她已經吃了黃泉國的食物,無法回返。
這也是沒辦法的,拿起了古鏡唱起了「 ひふみ祓詞」。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4 AM
關於「魄饑魔」的正體。
簡單可以理解成「不要的孩子」死去所聚集起來的「怨靈」,在電影版本中只粗略的提及,不過小說版有解釋,「魄饑魔」是由「被父母蓄意丟棄或殺死」或是「因父母的忽視或虐待而死去」的孩童怨靈所形成,而在被賦予「如果不乖就會被邪物抓走」的概念後,具體指向而變成邪物。
在小說版本中有更多解釋,包括「子寶山」與「魔導符」等等,有興趣可以去找原作小說來看。
不過與電影版的詳細考據相比,小說故事其實比較隨意,並沒有那麼多的民俗學要素,也沒有電影那麼具有張力的實物考據場景,更沒有最後高潮的大型驅魔儀式。小說版來由解釋得比較清楚,而電影版的畫面呈現力更強。
飾演比嘉琴子的松隆子,氣場超強。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5 AM
最後是個人的民俗學補充,算是一種腦補,與導演真正意圖無關。
我認為「魄饑魔」最原始來自於「水蛭子(ヒルコ)」,是伊耶那岐命與伊耶那美命最早生出的神祇,因為天生異形殘疾,而被放入葦舟流放拋棄。
而一路下來形成了「水子供養」的習俗,想像成是「嬰靈供養」即可。而在田原秀樹的老家地區,過去也有「間引」的行為,將小孩丟棄在山中以減少糧食耗損,相同的「被拋棄」的概念揉合形成了邪物。
這個邪物會主動去尋求「被拋棄」「不被需要」「被忽視」「被虐待」的孩子,把他們帶到山中。也因此故事中被附身時有多次提到「去山上」。
當然說被流放到海中與去山上感覺好像是兩種不同的地理概念,不過在異界中並不會區分得那麼清楚。例如說在《異人考》中,來訪神/異人可能來自於海的彼方,也可能來自於山中。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6:38 AM
Mon, Oct 19, 2020 6:39 AM
田原秀樹的童年玩伴知紗一直受到父母的虐待,這點可以從她身上傷痕看出,因此就被「魄饑魔」帶走,而常與她玩在一起的秀樹,沾染了「穢」,也因此當幾個關鍵條件滿足後,就被「魄饑魔」所找上。
雖然說比起小說版,電影版並未清楚解釋,主要是著重在角色內心與畫面表現上,但個人比較欣賞電影版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清楚拍出邪物的形貌的手法。
在小說版中,「魄饑魔」現身的姿態敘述是巨嘴滿佈尖牙,電影版則是用許多不同的他物來表現,例如血手印、小孩遊憩的幻影、大量的血、芋蟲等。張牙舞爪的怪物雖然可怕,但比起來還是樣貌不定、來去不知的未知形之物更可怕。
為什麼「魄饑魔」會與芋蟲有關係,導演沒解釋,也不好多作猜測。
MJ
@cmjoker
Mon, Oct 19, 2020 11:33 AM
只記得全國召集準備驅邪超帥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12:06 PM
雖然看起來很過癮,但總覺得導演這樣改編,是否有點弄太大的感覺。
比嘉琴子動用人脈把全日本的除靈師都請來幫忙,然後在集合過程中死傷了一半。
「今天來幫我的人有一半都被幹掉了。」
比嘉琴子在儀式前真琴失蹤的醫院這麼說。
然後在大驅魔的過程中,所有的驅魔者也全滅。也就是,即使琴子叫來的不是全日本的除靈師,但請來的人全部都死傷殆盡。
一個地方區域的邪物能夠把一大群準備完善的除靈師全滅,這是白面者等級?幾百年來能讓這麼強大的邪物逍遙自在都沒人去處理?
那人類怎麼還沒滅亡啊…。
場面弄得那麼盛大續集要怎麼拍。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12:13 PM
Mon, Oct 19, 2020 12:18 PM
小說原作其實沒有電影最後的聯合大驅魔,只有比嘉琴子因為自己手上還有案子沒辦法親自處理,而介紹其他除靈師給田原秀樹,然後一連五個除靈師在搭飛機抵達後,還沒見面,直接說「這超出我能力範圍」就回去了。
在原作中,最後是比嘉琴子與其肉搏熱戰才狼狽的打敗邪物。遠遠不及電影版中松隆子一路游刃有餘的冷靜沉穩。即使是被野崎與真琴因為想救知紗而打斷驅除儀式,甚至是用以驅魔的神鏡被打碎,都還是面不改色。
割烹 微光
@lueur
Mon, Oct 19, 2020 12:40 PM
Mon, Oct 19, 2020 12:41 PM
但《喪眼人偶》就...不太好看
電影華麗無比wwww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12:56 PM
演員陣也華麗無比...。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1:00 PM
剛才要打小松菜奈,先打了小松,自動選字跳了「菜」,想說好聰明啊,結果下一個字跳「單」。
小松菜單是什麼鬼啦!
之前也是,打伊藤潤,下面自動接「娥」,伊藤潤娥是什麼鬼啦!
Sixforce
@Sixforce
說
Mon, Oct 19, 2020 1:02 PM
突然變韓國人
割烹 微光
@lueur
Mon, Oct 19, 2020 1:06 PM
Mon, Oct 19, 2020 1:07 PM
其實【犬鳴村】電影也還不錯,但明明感覺要講到部落民了,卻又刷地甩尾飄過。
DarkAsk
@DarkAsk
Mon, Oct 19, 2020 1:12 PM
Mon, Oct 19, 2020 1:16 PM
「部落民」學術歷史討論可以,拿來做文章就太敏感了,這並不是已經是個歷史名詞,而是有個很有力的巨大組織在關注同和教育,拿這個當題目會出事...。
我是覺得這個題目太忌諱了,應該沒幾個作者或導演敢拿這個當主題,至少以目前的社會氛圍來說,應該是不會有。
現在的感覺是那種「除了學術研究者以外,所有人請忘記有這回事,也不可以在明面上提這件事」。
割烹 微光
@lueur
Mon, Oct 19, 2020 1:41 PM
大概是犬鳴村真有其地,地方政府可以拿靈異景點當成觀光宣傳,但扯上被差別部落,可能就有大問題了。那個電影畢竟是編的XD
打獵吃鍋想吸毛的史考
@scott_hsu
Mon, Oct 19, 2020 4:52 PM
您好,我是看了朋友的轉噗才看到這篇,然後對日本神道很有興趣的我就順勢把電影看了XD,想要請問一下噗主對於最後琴子叫野崎抱緊知紗然後把他撞出閾界(田原家)這個行為還有後續是怎麼解讀呢?
我自己是覺得透過絕死(瀕死)的狀態將知紗的靈魂重置(對不起想不到更好的詞)然後把憑依在小孩身上的ぼぎわん祓除所以最後整個血噴離開田原家?抱歉學識淺薄只能想到這些,想要聽聽不同的想法~~不好意思打擾了~
打獵吃鍋想吸毛的史考
@scott_hsu
Mon, Oct 19, 2020 5:06 PM
然後很自顧自地分享一下自己的觀影感,最痛苦的時候,是他把神人龍虎畫像鏡摔爛的時候,把我這個古物廚嚇個半死wwwww心裡還想說好險沒把八咫鏡拿來用,摔下去日本就完了XDDDDD
另外我覺得以導演的角度,他可能是要對日本人說(畢竟日本影劇熱愛說教)「你們造的孽快讓這個國家的神道扛不住了,要生就給我好好養,也不要恣意的幫未出世的生命做下決定」所以才會把邪物設定成國家級的BOSS吧......
DarkAsk
@DarkAsk
Tue, Oct 20, 2020 3:15 AM
打獵吃鍋想吸毛的史考
: 要先說的是,由於這段無論在電影版或是小說版都沒有解釋,小說版內容甚至沒有這個動作,野崎只是抱著知紗逃竄。雖然說本片發行的藍光有附大量特典,但無得以見,因此以下的解釋只是個人主觀,不代表原作者與導演想法。
「那麼。」
「就請抱緊她。」
琴子說完,就一肩將野崎撞下陽台。
我個人的解讀是,原先琴子因為知紗已經染穢深重的關係,並不打算救她,畢竟即使救下來了,也一定會有嚴重的後遺症,況且眼前有「魄饑魔」這個凶惡邪物,無意旁生枝節。
但是真琴與野崎都不想放棄,所以琴子只能說「那麼,就請抱緊她」。
這句台詞與動作,我解讀成有三個用意。
DarkAsk
@DarkAsk
Tue, Oct 20, 2020 3:18 AM
Tue, Oct 20, 2020 3:22 AM
第一個是民俗上,在先前的推論中,「魄饑魔」是由「被放棄」的小孩怨靈所聚集而成的,也會一直邀請或說收集其他符合條件的小孩。而琴子要野崎抱緊知紗的用意是,向「魄饑魔」宣示說,這個小孩是有人要的,她不符合你的條件。
第二個用意比較單純,就是讓知紗這個載體或說媒介,以最快速度離開這個區域,不要讓她繼續干擾或說牽連。有點像是把核心拔掉的概念,當核心離開後,剩下的惡念少了附著的實體,成為流動的不定狀態,會比較好處理。有點像是把史萊姆的核心打掉,剩下的黏液就比較好解決。
第三個就是物理意義,單純就是把野崎這個搗亂者踢走,不幫忙也就算了還來添亂,然後叫他抱緊是怕知紗受傷,真的摔死了那事情又更麻煩了。
我的想法大概是這樣。
DarkAsk
@DarkAsk
Tue, Oct 20, 2020 3:25 AM
附帶一提,關於說教這件事。
其實仔細想想,以現在日本的人口數量與文化風氣,真的要算的話,每年墮胎掉的嬰兒,數量應該是遠遠多於盛行間引的江戶時期吧...。
DarkAsk
@DarkAsk
Tue, Oct 20, 2020 3:57 AM
Tue, Oct 20, 2020 4:29 AM
這段其實有個小細節。
當琴子叫野崎放開知紗讓她被「魄饑魔」帶回去時,野崎大喊說不要,然後意識又切回河邊,他站在河中抱著知紗,切臉部特寫又切回遠景。
在前一秒遠景時河流上還沒東西,切臉部特寫又切回來後,河流上出現飄著許多物體,下個遠景又沒東西,再下個鏡頭又有許多漂流物,這樣的鏡頭連續了兩次。不知道有多少觀眾注意到?
由於遠景畫面太小,加上時間很短就這麼閃過兩次,我無法辨認說那是什麼,所以上面就沒特別提了,猜測可能是「流しびな」?如果知道歡迎分享。
不過「放水流」這個動作也是傳統民俗概念,包括將祓除的憑代隨水漂去、精靈流、放水燈供養等等。通常有「回歸」的含意。
為什麼會說這部電影很有意思,就是在許多細節都有構思。
但又不明講要人猜。
一堆東西也不特寫,都擺出來了這樣一晃而過不覺得浪費嗎?
打獵吃鍋想吸毛的史考
@scott_hsu
Tue, Oct 20, 2020 4:04 PM
DarkAsk
: 挖謝謝認真回覆,有人可以討論真好(痛哭)。我第一時間是想到賽之河原/水子供養那個方向,但是如果解釋成流し雛感覺就可以對上「琴子正在潔淨知紗」的概念?
然後那個墮掉的胎兒數量,我真的覺得是導演/原作透過這個故事叫大家要適可而止了...........
DarkAsk
@DarkAsk
Wed, Oct 21, 2020 2:03 AM
Wed, Oct 21, 2020 2:03 AM
打獵吃鍋想吸毛的史考
: 我試著查了一下。
在小泉八雲的作品中有提到「子捨て」。這也是日本過往的習俗,在只夠大人溫飽的貧困之年,婦女懷孕生下小孩但又無力養育,會將小孩包裹放在藺草編的筐籃上,放在河中讓其隨川飄下,希望能被有餘裕的好人家撿走養育。
至於途中翻覆溺死或是被野獸叼走,就不在考慮範圍。拋棄小孩的父母會幻想著這些小孩在某個地方好好的長大。
現在日本各地還留有許多如「児捨川」「子捨川橋」等地名。
對比畫面,應該是在重現「棄子」隨川飄下的行為吧。
☆紫月靈✨
@aslan0427
Wed, Feb 22, 2023 3:53 PM
如果是半神水蛭子,那應該可以跟白面者的災害同樣慘烈吧? 好久沒有看到那麼狂的妖怪了。沒想到有這種作品,感謝推薦。
可惜預告只有普通的鬼片水準.....
我倒是
DarkAsk
@DarkAsk
Thu, Feb 23, 2023 1:40 AM
倒是?
☆紫月靈✨
@aslan0427
Thu, Feb 23, 2023 2:45 PM
沒想到昨天斷線沒發成功
倒是很期待另一個白面者,讓人類,妖怪,科學都一起合力對抗的超級大敵。可惜這部沒有那種好萊塢的大場面,後來變成比嘉琴子的獨角戲。
【日語】潮與虎 第33話【獸矛毀壞】|Muse木棉花 動畫 線上看
該怎麼說,沒有這種絕望感?
DarkAsk
@DarkAsk
Fri, Feb 24, 2023 1:29 AM
Fri, Feb 24, 2023 1:34 AM
☆紫月靈✨
:
『妖怪大戦争 ガーディアンズ』本予告【8月13日(金)公開】
可以看看已經翻拍第三次的妖怪大戰爭,第二版本有神木隆之介(小)。之前寫過關於舊版妖怪大戰爭的介紹。
@DarkAsk - [雜談]妖怪大戰爭。 大家好,又到了懷舊專...就說了沒這專欄。昨天提到百鬼夜行,...
☆紫月靈✨
@aslan0427
Sat, Feb 25, 2023 12:24 PM
感謝介紹,這種大格局的很讚
DarkAsk
@DarkAsk
Sat, Jan 20, 2024 1:17 PM
關於魄饑魔的考察與現代衍生。
@DarkAsk - [雜談]「Bogeyman」或譯為床邊妖怪,是在歐美文化中,家長用來嚇唬小孩以期能...
載入新的回覆
不知為何演算法又把這部電影推到我面前,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来る》改編自日本作家澤村伊智的獲獎恐怖小說《ぼぎわんが、来る》,為系列作「比嘉姉妹」的第一部作品。原著小說中文版譯名為《邪臨》。
田原秀樹剛展開甜蜜的新婚生活。
某天公司有訪客外找,根據後輩的轉達,對方竟然提到他尚未出生的女兒知紗的名字,令他毛骨悚然。之後,秀樹的周圍開始接到可疑的電話與電郵。
電影預告:
特別提出這部電影,主要是包含許多考據的民俗學與宗教要素,尤其電影最後20分鐘的場景更是非常精彩。
※防雷分隔線※
如果不想被暴雷劇情與考據的,請不要再往下閱讀。
Movie
Folk
故事的結構分為三章,起篇「來訪者」敘述無法理解的事情發生,主視角為田原秀樹,次篇「當事者」的主視角是田原香奈,秀樹的老婆,敘述後續的發展並開始抽絲剝繭,終篇「局外者」,主視角是最早透過他來連絡驅魔師的野崎和浩,面對真相並試著處理狀況。
三個章節以不同人物的視角來看待與經歷這個故事。
故事中登場的「ぼぎわん」,是作者虛構的傳說,在故事中其名來自於室町時代的傳教士,由於其現象將其稱為「Bogeyman」,意即父母用來嚇唬小孩使其乖巧聽話的捏造怪物。
日文版中並沒有將「ぼぎわんが」寫成漢字,在中文版則是譯為「魄饑魔」。開篇的主視角人物田原秀樹,幼時在鄉下時曾經遭遇過魄饑魔,並且目睹另一名女孩在山中失蹤被魄饑魔帶走。
畫面呈現與劇情有許多看點可以聊。
電影一開始,幼時的田原秀樹與女孩在山中,女孩說「我被叫到名字了,因為我是壞孩子」,而後來田原秀樹的祖父也告訴他說,「當它來時,不能回答也不能放它進來」「如果被抓住,就會被帶到山上去」。
這是兩個在民俗中非常基礎的禁忌。
第一是「真名」的概念,名字與個體的存在是相連結的,一但被喚名且回答,就會被「鎖定」。這個在《西遊記》故事中有生動的描述,金角銀角大王的紫金葫蘆,叫名如應,就會被吸入葫蘆之中。在神秘學書籍《所羅門的小鑰》中也有提到,得悉惡魔的真名,可以喚引、拘束、控制惡魔。因此,叫名、回答,是個很重要的禁忌。
在古今中外都有類似的禁忌,邪物並不像恐怖電影中殺人魔傑森一樣,能夠橫衝直撞的亂闖,邪物有邪物本身的禁忌與限制,在宗教學中「界境」是很重要的概念,例如說神社使用鳥居切分出聖與俗的界線。在沒有被「邀請」的情況下,是難以進門的。
但前提是,居屋本身有界境存在。例如說地基主。
那麼「進門」這件事就很重要了,可以在漫畫《百鬼夜行抄》中看到,青嵐與尾黑尾白要進入不認識的人家中時,都必須先獲得對方的「邀請」 許可,或是偷偷將鳥糞滴在對方不注意之處,讓對方先帶進家中。
在西方的吸血鬼傳說中也有「除非被主人邀請,否則不能進入房子」的記述。只要邀請了一次,之後吸血鬼就能在房子內來去自如。
因此「不能回答,也不能放他進來」是兩個很重要的禁忌。一但不小心應答了,或是邀請了一次,就會被糾纏無法脫身。
「例如說,過去在貧窮的農村,有閒引(間引き)或棄子(子捨て)的事情,在這種地方,大體上就會有妖怪抓走小孩的傳聞。」
「這種啊,只能說是一種託詞吧。」
「實際上,是父母殺子埋屍後,推說是妖怪所為,用這種說法來搪塞解釋而已。」
所謂的「神隱」或「物迷」皆如是。捨棄孩子很好理解,「間引」則是「疏苗」的意思,透過將較差的苗或果實拔除,來讓剩下的芽苗成長得更加健全,而對應到人類社會上,就是拋棄或殺死養不起的小孩。
自平安時代就有這種狀況,在江戶時代最盛,由於缺乏有效的避孕方式,貧困的家庭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減輕負擔。同樣的記載也能在西方的《格林童話》中看到,「糖果屋」或說「漢賽爾與葛麗特」的故事,繼母因為害怕食物不足,而要求父親將小孩帶到森林中丟棄。
「間引きは、江戸時代中期以降、広く行われた堕胎・生児圧殺の風習で、財政困難におちいった諸藩が、貢租収取を強め、くわえて災害が農村をおそい、農民の生活が苦しくなる過程で行われたといわれます。」
要講「生児圧殺」的細節,還會談到「部落民」的歷史緣故,以及當時的「淨土真宗」,講下去沒完沒了,而且內容也過於沉重,就不在這提。
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兩篇資料。
作品中如此解釋「魄饑魔」的來源,是由被「放棄」而死去的小孩們所形成的。
「ユタて呼ばれる沖縄のシャーマンで。」
(稱為ユタ的沖繩靈媒師)
沒記錯的話,當時的字幕直接把「ユタ」翻成巫女,不過巫女這個詞的概念涵蓋太廣、太模糊,「ユタ」本身有其獨特的文化意義。搬出「ユタ」這個身份,直接把兩姊妹的背景與根源歷史補豐富。
是那種男政女教,主持祭祀除魔,爭戰時會開巫女團跟對方打咒術合戰的傳承。
關於ユタ的資料。
這提到了兩個點,「水」以及「刃與鏡」。
關於「水」後面會提到我個人的想法。
後來真正的比嘉琴子有說明「刃與鏡」的意義,邪物會厭惡懼怕這兩種物品。日本神話中天孫降臨的三神器為「八咫鏡・天叢雲剣・八尺瓊勾玉」,類比的物品自古以來在祭祀儀禮時就不可或缺。在各個儀式場地與墓葬中,都能發現大量的鐵劍與銅鏡。
就像是名物「照妖鏡」一樣,鏡子一向有驅邪辨明真實的效果。
在電影中真正的比嘉琴子感應到田原秀樹中了邪物的圈套,打電話來警告說,「快離開,否則拿著利刃,或到有鏡子的地方去,邪物最討厭利刃與鏡子」。不過為時已晚。
田原秀樹被作祟而死,視角轉到其妻田原香奈。
一般去神社求得的お札通常會是長條形的「関札(せきさつ)」,而這種菱劍形的叫作「剣先(けんさき)」,兩者的效果不同,「関札」是用於「家内安全」,「剣先」則是用於「除魔(魔除け)」。
在原作小說中是「伊勢神宮」的護符,大概怕被伊勢神宮抗議,電影中變成一個虛構的「伏峰大社」。
不過這個護符馬上就有轉折,其實是被做了手腳的「詛咒」。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處,如放置在玄關的尖鹽碟「盛り塩」「お清め塩」,日本有灑鹽去除穢氣的習俗,臺灣也會使用鹽米。角色野崎和浩說,用這個避避邪,有也比沒有強。是人人皆知的日本民俗。
那個被加上了黑邊的護符,是在正常的護符上做了手腳,變成了吸引邪物的「魔導符」。
按:應該是作者原創設定。
比嘉真琴在被野崎電話告知說「快燒掉」,低聲口念的應該是「薬師如來真言」,因為念太快了不是很肯定。
這個是先潔淨再燒毀的動作,在許多祓除驅邪的儀式中,都有類似的過程,而不是將帶有惡念的東西直接燒掉、毀壞或放流。
當媽媽說出「喜歡知紗,那她給妳了」,關鍵字觸動邪物,整個事情就爆開了。這個在講到「魄饑魔」的來源時再一起說明。
這時比嘉琴子的身影出現,說出「還孩子,把出生的孩子還給神明」。
以前因為嬰兒以及小孩的死亡率相當高,有「七歲前是神明的小孩」的說法,認為到七歲之前,小孩的命運並未正式定著在這個世界,因此也沒有登載在戶籍中。一般都認為「七五三」是表示小孩過了七歲,平安無事成為社會一份子的禮儀的起源。
在江戶時代因生活困難或是生下殘疾者等,掐死初生嬰兒時,會以「七歲前都還是屬於神明」的理由解釋,而有些家庭則是說被「神隠し」,即「被神怪隱藏起來」,被其誘拐、擄掠、或受到招待,而行蹤不明。
這個時候野崎和浩無力的跪下,看到一旁河床上大量的嬰兒在翻動哭泣。這個場景怎麼看都是在暗示「三途川」的「賽の河原」。
在傳說中先於雙親死亡的小孩,都會到這邊堆石受苦以懲對雙親的不孝。
在安撫因知紗被邪物擄走而暴亂的比嘉真琴時,比嘉琴子口中念出的是神語「幸魂奇魂守給幸給」的祝詞。
再來就是最後的大對決場景,日本最強靈能者比嘉琴子,動用了所有的人脈把全日本的靈媒師與除靈師都叫過來幫忙。
然後就是目不暇給的各種儀式與細節。
工事在鋪設白色的石頭「玉砂利」。
現場製作象徵雷電的「紙垂」。所謂的「玉串・祓串・御幣」等祓具,都是用在神域・祭場形成聖域。
接著比嘉琴子在飯店內穿上了斎服,口上遮了一張紙,端坐地拿出古鏡,並用毛筆在書寫文字。鏡盒上寫的是「神人龍虎画像鏡」,這種文物是能拿出來用的嗎?
這篇文字是「大祓詞」,是在舉行祭祀時神官宣讀的祝詞,宣讀何者為罪、何者為汙穢,要如何祓除。
這在淨土宗稱為「覆子(ぶくす)」,神道也有一樣的東西稱為「口覆(くちおい)」,其用途是在接觸敬獻給神的供品時,為了不要沾染到自己口鼻所呼出的濁息,而用的遮掩,只有在神宮的大祭時會用到的祭器。是相當少見到的高規格儀式行為。
理論上,還會在嘴上啣著一片樒葉,樒葉有芳香及殺菌的效果。
「但為什麼要清掃房間呢?」
「就算對手是邪物,也要先像迎接神明一樣恭敬地迎接它,這是驅邪的基本。」
要開始所有除魔祭儀時,比嘉琴子坐在公寓房間內所架的祭壇前,可以看到不像是平常的白色「幣束」,三方上放的是少見的紅色「幣束」,紅色自古以來就是「驅魔」所用的顏色。並供上神饌。
畫面一轉,分處四地的神官發出「カケコー」的雞鳴聲。
這個「鶏鳴三声(けいめいさんせい)」的儀式象徵著恭迎天照大神從岩戶中出現,破除在暗闇中的一切邪惡與災禍,是神事的開始信號。這項祝詞至今仍在伊勢神宮等地的重要的神事中使用。
進行這個儀式的神官們,在膠囊旅館更衣時特寫了形式很特殊的鞋子「浅沓」。事實上,在日本的神道教,服儀的規定相當嚴格,從顏色、花紋與樣式等,可以看出每位神職者的位階。
當「其駒」的樂聲響起,就知道要進行「人長舞」御神樂,由神職人員之長所擔任,手上拿著在神道儀式中被頻繁使用,有驅邪意義的「榊」枝,枝幹上還懸著白色的木製輪形,象徵著「御鏡」。
玉砂利走道兩旁的神官看似半跪坐,其實應該是坐著名為「胡床」的折椅。
在先前準備架設儀式的佈置場所時,有四個看起來很突兀的四個高中女生,混在架設工事的工程人員與執行宗教儀式的神官中,快樂的笑鬧自拍,在公寓前的公園溜滑梯,還拿著符紙互貼打鬧。
等到臨近時間,女孩們開始化妝更衣,接著就明白了,神樂巫女。
四個女子高生是進行「巫女舞(みこまい)」的擔任者,手持「神楽鈴 」,以儀式化的祈禱與納奉的舞蹈,左旋右旋順逆交替,旋轉舞動達到「陰陽相接」而清淨降神。
巫女隨著樂聲正旋逆旋,琴子坐於祭壇前念誦著「大祓詞」,會注意到,琴子選擇儀式開始的時刻是黃昏,也正是「界線」最模糊的「逢魔時」。
天色驟然一暗。
「来るよ。」
迎神開門的儀式。
「那麼,開始驅除吧。」琴子這麼說。
先迎神,將邪物喚來後,再開始驅除/消滅。
在眾多除靈者齊聚的大驅魔場景中,可以看到各種不同宗派,包括了大乘佛教的禪宗、神道教的神官、修驗道的山伏、潮來巫女(イタコ),甚至是韓國巫教巫堂(무당)的「跳神」,以及科學除靈(據說是在暗指大槻義彦博士)。
「這孩子要送回異界。」
「只能這麼做。」
「這孩子與其糾葛太深,一直與其遊玩。」
這涉及到日本民俗「穢れ」的概念,穢不只是物理上的汙穢,而是心理上、社會關係上、行為上的汙穢。是一種忌諱的不潔狀態,無法用清水簡單洗淨,必須採用儀式來將汙穢「拔除」。
而與「汙穢」接觸或是有任何關係交集,也會沾染上汙穢,也因此有處理穢事被視為賤民,並且拒絕任何往來的傳統。
關於「穢れ」,小野不由美有一本恐怖小說《殘穢》是以此為主題。
在故事中,琴子認為知紗與邪物牽扯太深,已經無法回來了。類似的例子在日本神話中,伊邪那美命死後,雖然伊邪那岐命來救她,但她已經吃了黃泉國的食物,無法回返。
這也是沒辦法的,拿起了古鏡唱起了「 ひふみ祓詞」。
簡單可以理解成「不要的孩子」死去所聚集起來的「怨靈」,在電影版本中只粗略的提及,不過小說版有解釋,「魄饑魔」是由「被父母蓄意丟棄或殺死」或是「因父母的忽視或虐待而死去」的孩童怨靈所形成,而在被賦予「如果不乖就會被邪物抓走」的概念後,具體指向而變成邪物。
在小說版本中有更多解釋,包括「子寶山」與「魔導符」等等,有興趣可以去找原作小說來看。
不過與電影版的詳細考據相比,小說故事其實比較隨意,並沒有那麼多的民俗學要素,也沒有電影那麼具有張力的實物考據場景,更沒有最後高潮的大型驅魔儀式。小說版來由解釋得比較清楚,而電影版的畫面呈現力更強。
飾演比嘉琴子的松隆子,氣場超強。
我認為「魄饑魔」最原始來自於「水蛭子(ヒルコ)」,是伊耶那岐命與伊耶那美命最早生出的神祇,因為天生異形殘疾,而被放入葦舟流放拋棄。
而一路下來形成了「水子供養」的習俗,想像成是「嬰靈供養」即可。而在田原秀樹的老家地區,過去也有「間引」的行為,將小孩丟棄在山中以減少糧食耗損,相同的「被拋棄」的概念揉合形成了邪物。
這個邪物會主動去尋求「被拋棄」「不被需要」「被忽視」「被虐待」的孩子,把他們帶到山中。也因此故事中被附身時有多次提到「去山上」。
當然說被流放到海中與去山上感覺好像是兩種不同的地理概念,不過在異界中並不會區分得那麼清楚。例如說在《異人考》中,來訪神/異人可能來自於海的彼方,也可能來自於山中。
雖然說比起小說版,電影版並未清楚解釋,主要是著重在角色內心與畫面表現上,但個人比較欣賞電影版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清楚拍出邪物的形貌的手法。
在小說版中,「魄饑魔」現身的姿態敘述是巨嘴滿佈尖牙,電影版則是用許多不同的他物來表現,例如血手印、小孩遊憩的幻影、大量的血、芋蟲等。張牙舞爪的怪物雖然可怕,但比起來還是樣貌不定、來去不知的未知形之物更可怕。
為什麼「魄饑魔」會與芋蟲有關係,導演沒解釋,也不好多作猜測。
比嘉琴子動用人脈把全日本的除靈師都請來幫忙,然後在集合過程中死傷了一半。
「今天來幫我的人有一半都被幹掉了。」
比嘉琴子在儀式前真琴失蹤的醫院這麼說。
然後在大驅魔的過程中,所有的驅魔者也全滅。也就是,即使琴子叫來的不是全日本的除靈師,但請來的人全部都死傷殆盡。
一個地方區域的邪物能夠把一大群準備完善的除靈師全滅,這是白面者等級?幾百年來能讓這麼強大的邪物逍遙自在都沒人去處理?
那人類怎麼還沒滅亡啊…。
場面弄得那麼盛大續集要怎麼拍。
在原作中,最後是比嘉琴子與其肉搏熱戰才狼狽的打敗邪物。遠遠不及電影版中松隆子一路游刃有餘的冷靜沉穩。即使是被野崎與真琴因為想救知紗而打斷驅除儀式,甚至是用以驅魔的神鏡被打碎,都還是面不改色。
電影華麗無比wwww
小松菜單是什麼鬼啦!
之前也是,打伊藤潤,下面自動接「娥」,伊藤潤娥是什麼鬼啦!
我是覺得這個題目太忌諱了,應該沒幾個作者或導演敢拿這個當主題,至少以目前的社會氛圍來說,應該是不會有。
現在的感覺是那種「除了學術研究者以外,所有人請忘記有這回事,也不可以在明面上提這件事」。
我自己是覺得透過絕死(瀕死)的狀態將知紗的靈魂重置(對不起想不到更好的詞)然後把憑依在小孩身上的ぼぎわん祓除所以最後整個血噴離開田原家?抱歉學識淺薄只能想到這些,想要聽聽不同的想法~~不好意思打擾了~
另外我覺得以導演的角度,他可能是要對日本人說(畢竟日本影劇熱愛說教)「你們造的孽快讓這個國家的神道扛不住了,要生就給我好好養,也不要恣意的幫未出世的生命做下決定」所以才會把邪物設定成國家級的BOSS吧......
「那麼。」
「就請抱緊她。」
琴子說完,就一肩將野崎撞下陽台。
我個人的解讀是,原先琴子因為知紗已經染穢深重的關係,並不打算救她,畢竟即使救下來了,也一定會有嚴重的後遺症,況且眼前有「魄饑魔」這個凶惡邪物,無意旁生枝節。
但是真琴與野崎都不想放棄,所以琴子只能說「那麼,就請抱緊她」。
這句台詞與動作,我解讀成有三個用意。
第二個用意比較單純,就是讓知紗這個載體或說媒介,以最快速度離開這個區域,不要讓她繼續干擾或說牽連。有點像是把核心拔掉的概念,當核心離開後,剩下的惡念少了附著的實體,成為流動的不定狀態,會比較好處理。有點像是把史萊姆的核心打掉,剩下的黏液就比較好解決。
第三個就是物理意義,單純就是把野崎這個搗亂者踢走,不幫忙也就算了還來添亂,然後叫他抱緊是怕知紗受傷,真的摔死了那事情又更麻煩了。
我的想法大概是這樣。
其實仔細想想,以現在日本的人口數量與文化風氣,真的要算的話,每年墮胎掉的嬰兒,數量應該是遠遠多於盛行間引的江戶時期吧...。
當琴子叫野崎放開知紗讓她被「魄饑魔」帶回去時,野崎大喊說不要,然後意識又切回河邊,他站在河中抱著知紗,切臉部特寫又切回遠景。
在前一秒遠景時河流上還沒東西,切臉部特寫又切回來後,河流上出現飄著許多物體,下個遠景又沒東西,再下個鏡頭又有許多漂流物,這樣的鏡頭連續了兩次。不知道有多少觀眾注意到?
由於遠景畫面太小,加上時間很短就這麼閃過兩次,我無法辨認說那是什麼,所以上面就沒特別提了,猜測可能是「流しびな」?如果知道歡迎分享。
不過「放水流」這個動作也是傳統民俗概念,包括將祓除的憑代隨水漂去、精靈流、放水燈供養等等。通常有「回歸」的含意。
為什麼會說這部電影很有意思,就是在許多細節都有構思。
但又不明講要人猜。一堆東西也不特寫,都擺出來了這樣一晃而過不覺得浪費嗎?然後那個墮掉的胎兒數量,我真的覺得是導演/原作透過這個故事叫大家要適可而止了...........
在小泉八雲的作品中有提到「子捨て」。這也是日本過往的習俗,在只夠大人溫飽的貧困之年,婦女懷孕生下小孩但又無力養育,會將小孩包裹放在藺草編的筐籃上,放在河中讓其隨川飄下,希望能被有餘裕的好人家撿走養育。
至於途中翻覆溺死或是被野獸叼走,就不在考慮範圍。拋棄小孩的父母會幻想著這些小孩在某個地方好好的長大。
現在日本各地還留有許多如「児捨川」「子捨川橋」等地名。
對比畫面,應該是在重現「棄子」隨川飄下的行為吧。
可惜預告只有普通的鬼片水準.....
我倒是
沒想到昨天斷線沒發成功倒是很期待另一個白面者,讓人類,妖怪,科學都一起合力對抗的超級大敵。可惜這部沒有那種好萊塢的大場面,後來變成比嘉琴子的獨角戲。
該怎麼說,沒有這種絕望感?
可以看看已經翻拍第三次的妖怪大戰爭,第二版本有神木隆之介(小)。之前寫過關於舊版妖怪大戰爭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