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讀嘛讀嘛 正念
《信任的療癒力》
https://ppt.cc/f39lJx

//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無法信任的「絕望」;因為缺乏「信任」等同於全然放棄相信他人具備值得信賴或實踐承諾的可能性,也就是同樣身為人類,我們卻對其他同伴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我覺得將這句話裡的「他人」替換成「自己」、改寫一下,更能說明「信任」的複雜,也體現了「愛自己」是多麼艱難。
「因為缺乏『信任』等同於全然放棄相信自己具備值得信賴或實踐承諾的可能性,也就是即使自己理應是自己最能理解、體會的人了,我們卻對自己不抱有任何希望」。

(我覺得這個問題反而在不信任自己。自我信任的方向被堵死,信任就會流往其他方向,因此寧可相信PUA所貶低的自己為真。
下收
川口月
練習靜心、正念的時候,需要以「自己」為核心,去體會「自己」的感覺、區分事實和想法。
對於一個不信任「自己」的人來說,這樣的練習又如何有效呢?
想要安坐在「自己」之中,就要先了解「信任」、練習「信任自己」。
川口月
信任是什麼?信任是怎麼出現?又是如何消失?當受到過大的衝擊,以致喪失「信任」的能力以後,我們要如何重建?
本書透過上述步驟,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認識「信任」,並練習讓信任平衡地流往四個面向(自己、他人、生命實相、靈性力量)、讓自我與靈性我合作,邁向完整。
川口月
這篇會用半筆記、半心得的方式介紹,所以應該會很長qq
還滿推薦這本書的,跟《靜心冥想的練習》一樣對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工具書。
就如推薦文所提醒,使用本書不要太快做練習,先理解其中的道理才能事半功倍;不要略過章節,循序漸進的練習才不會覺得困難。
川口月
=
前言:開啟人生的信任之旅
川口月
//艾瑞克的問題其實並非僅是無法相信艾莉絲而已;他的問題更加嚴重——他再也無法相信任何人了。在他的哀傷之中,蘊含著從童年經驗以來到現在「所有的背叛經驗。他的眼淚是為了生命裡每一位將他推向自我封閉的人而流。因為這些人,使艾瑞克在遭逢必須重建信任感的關頭,動彈不得又無能為力。而這些哀傷的總和,將一般人自然的「恐懼情緒」轉化為「恐懼症」。因此,艾瑞克真正的問題不是:信任「你」安全嗎?而是,信任「人」安全嗎?
川口月
本章節錄重點:
川口月
-信任的能力需培養、不斷強化,才能形成穩定的內在資源,並在碰到背叛信任的狀況時,仍能靠著內在的信任能力應對、不被擊垮。

-信任風險:能夠敞開心房與他人往來,而在忠誠消失後,能夠正視悲傷的情緒,並盡可能避免報復心態。
川口月
-設法採取成熟的生活態度。如此,我們對於信任他人的恐懼會降低,也較不容易被他人擊垮。雖然不能就此信任所有的人,但我們能確保他人能信任我們——出於以身作則。
川口月
→我覺得這裡的意思是,「信任他人,要從使自己能夠讓他人信任開始」。
這不只是出於以身作則的要求,更是減少判斷時的不確定因素。
我們對他人的信任通常建立在對方的言行紀錄上,如果不能確定自己的行為可否讓他人信任,就無法判斷他人讓自己感到背叛的行為,是因為他人不能信任,還是他人因應自己的行為導致自己不受他人信任的表示。
確定自己的行為,剩下不能改變的只需要接受現實、做出反應。
接受不代表忍受,而是理解有的人就是無法信任,讓自己不受期望過度的背叛感打擊,或自欺欺人地認定自己可以改變他人。
明智地不信任對方也才能保護彼此。
川口月
[練習:探索自己的信任史]
//透過練習,讓自己(1)察覺目前具備的信任能力,與過去經歷息息相關;(2)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連結模式;(3)認清自己如何將自身的期待融入對他人的信任關係中;(4)提示自己對信任的恐懼、自我設限來自何方。
讓自己的信任能力成長,更加善於定下個人界限,以免遭他人利用。
川口月
=
第一章:何謂信任?
川口月
//成年人的信任根基超越了「你無法傷害我」的想法,而是奠定在「無論你怎麼待我,我都全然信任自己」。雖然在面對伴侶的辜負或背叛時,我們難免會感到訝異、不解或哀傷,但是「請你別再傷害我」這句話僅代表我們已經承認「受害事實」、並想要將此傳達給對方知道罷了。堅強的「自我內在」能夠認知:對方有時會打破自己許下的承諾、改變過往的喜好,此時結果自然不如預期⋯⋯等各種情況。
川口月
本章節錄重點:
川口月
-信任相較於一種「心理狀態」,更接近一種「人際處理」,用來形容自己與他人的連結方式:
>當某人「可信」的證據越來越多,我們對他的信任感就能轉化為人際關係中持續的特質。
>伴隨可信度而生的是「自在安心感」(能自由做自己)和「安全感」(相信危急時有人支持)。
川口月
-客觀描述才具有可信度;主觀陳述則是將個人想法、期待投射到他人身上,並期望他人與自己的情感一致。
主觀陳述不代表雙方的約定、期待不具效力,但即使有實質約定,也有毀約可能。我們只能在可以證明對方不值得信任以前,先選擇信任。
川口月
-明智地不信任,等同於明智地信任:
>如果毫無防備、過度樂觀,容易淪為詐騙的受害人;但如果在日常中對所有人皆不信任,亦會摧毀原先可靠的信任連結。
>界定自身的容忍限度,將信任專注在實質重要的特質上(朋友不守時,無損於其對友誼付出的忠誠。可以再對他付出有限的信任下,仍感受到愛的支持
>對政府抱持明智的不信任,實為建國的根基。(監督制衡、投票、參與政治)
川口月
-信任能力
>信任能力的起源來自我們對童年照護者的體驗。如果能感受到他人值得信賴,本身的信任模式將能自動啟動,並進一步相信這個世界值得信賴。信任能從「個人經驗」延伸成一種對不同人的「普遍態度」。
>基因、演化、大腦的神經化學物質等,跟一個人對信任的學習能力、開放程度有關。但最關鍵的還是自己對親子關係的感受如何。
川口月
-需求:生存需求及情感需求
>生存需求在於確保擁有健康的生理發育過程,情感需求則關乎心理的自我成長與自我發展。 生存需求在擁有安全無虞的家時就能滿足,情感需求卻要求感受到家人的重視,並能夠從家出發、展開冒險。
//人類的基因設計絕大部分是為了滿足生存需求。至於要如何滿足情感需求、打造健康的人際關係,我們與生俱來的配備顯然不足。因此在親密關係的課題及自我成長的追求上,我們必須格外努力,將其優先次序向上調整,才能抗衡「力求生存」的基因預設模式。這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會願意待在一段看不到未來的關係之中。⋯⋯一旦回到預設模式,我們就會禁不住想像自己若是少了伴侶,將不利生存。
>若將「情感需求」誤認為「生存需求」,會讓感情具有極大的迫切性與強度,因此關係的結束可能導致一方產生自殺意圖。
川口月
-雖然我們的性格基礎由原生經驗奠定,但我們仍有能力回頭審視目前的負面模式,並進一步對其發揮作用——提出問提、處理、解決過去經驗待來的痛處與心理機能失調,並加以整合。
川口月
-依附理論:安全依附型、焦慮逃避型、焦慮抗拒型
→我覺得按照此影片中,根據焦慮傾向、逃避傾向所做的分類(安全依戀、焦慮依戀、逃避依戀、矛盾依戀)會比較能將專有名詞與描述連結。
並請注意影片中的提醒:「不同的依附類型在焦慮和逃避向度上,只是程度的不同,因此請以傾向性的方式看待」
川口月
>邊緣人格與焦慮矛盾(焦慮依戀)的特質彼此對應,如過度注重或抵抗反應。
《邊緣人格》是一本描述其人格特質、身為伴侶、朋友、專業助人者應如何對應皆寫得很好的書,有助解開對邊緣人格者的誤解、理解應如何設下界線,也推薦閱讀。
川口月
>依附理論證實,信任能力與照護者給我們的童年經驗相關。因此,信任恐懼並非「缺陷」。重點是我們認知到童年經驗將如何影響現在、為自己傷痕的源頭哀悼,並從中康復。
川口月
//照護者對孩童情緒或需求的同理不必具備「持續性」,但必須具備「經常性」,這樣孩童才能學會信任。
→也就是設立一個穩定的標準,讓對方有據可循。如何與邊緣人格者相處,《邊緣人格》中也提到類似概念。建立穩定關係的重點不在時刻滿足對方的需求、減緩焦慮,而是建立穩固的界線,讓對方能夠信任自己的同時,自己也不會被情緒勒索而能量耗竭。
川口月
[練習:靜心呼吸]
//一般狀況,呼吸是自動發生而無需刻意專注於此的動作。當我們練習專注在一呼一吸時,原本無意識的動作加入意識,因而成為新的意識;其重要性在於它能將「自我審視」與「內在資源再生」轉化為日常習慣。
川口月
=
第二章:生命中的最初信任感
川口月
重點節錄:
-信任階段的發展:我與你同在→我能偶爾離開你→我重返時,你仍在我身邊
-是否能同時擁有舒適安全的避風港和迎接挑戰的推動力。前者為我們人際親密關係的信任能力鋪路,後者則培養我們能夠相信在與人互動時,不必犧牲一絲個體自由。
川口月
-「歷程原型」(目光一致向外)與「包容原型」(面對面的情感交流)
→這裡提到前者通常被認為是男性特質,後者是女性特質。也可從成年男性與成年女性在跟同性溝通的方式觀察出來(共同冒險vs面對面交流)。
這讓我想到所謂的「被發朋友卡」。
Dylan | Rainbow LGBT+ Pride 🌈 on Instagram: “I was j...
大略翻譯:
原推:「女性說『讓我們只當朋友』的意思是『你要傾聽我的困難、陪伴我,而我會跟別人上床」
轉推:「所以你的意思是女性說要當朋友的定義是當朋友?」

我覺得這樣「情感的需求僅由伴侶滿足」的連結,尤其是對異性戀男性,只會讓人失去了練習建立健康信任關係的機會。
衷心希望不管是誰都能找到能夠坦露情感的朋友,而不用非有親密關係不可。
川口月
-以信任「值得信任的人」為起點,我們逐漸朝向「信任自己與他人」的方向邁進,接下來甚至可以進化為對靈性力量的信仰。

-挫折經驗讓我們獲得面對挑戰的經驗,並有機會體驗外界支援的安全感。但過多的外界支援,也可能妨礙我們追尋以自身力量滿足內在需求的學習。缺乏「成功經歷化解挫折」的機會,我們難以學會信任自己。
川口月
[練習:慈愛練習]
//「無條件的信任」與「無條件的愛」有直接關聯。
→練習慈愛自己,填補過去未能受到他人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信任的空缺,從自己慈愛自己學習「信任能力」。
將慈愛的對象延伸到身邊的人,以至萬物眾生,隱含的意義是「所有生命相依相存」,也就是在練習慈愛的過程中,也慢慢練習信任他人、生命實相、靈性力量(信任的四個面向)。
→慈愛不是空泛地要求「愛」。可參見《靜心冥想》的慈愛練習。
川口月
=
第三章: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建立信任感
川口月
//每一個人對五A的需求滿足(關注、接納、欣賞、情感、容許),來自另一半供給的部分最多僅能佔四分之一。世上沒有人會因為我們的期待,而有義務滿足我們大部分的情感需求。

//一個成年人應該接受「信任」與心中的「盼望與預期」無關。我們不可能只因相信自己「值得」或「有權」享有對方的忠誠以待,就推定對方值得信賴。自我必須向現實低頭,因為無情的背叛存在著。
川口月
→站在現實的評估,而不是按照心中的期待。
追求全面性的安全感,就是否定「萬事恆變」的生命的現實,也隱含著對對方的控制欲。
川口月
[練習將交流化為值得信任的特質]
川口月
=
第四章:我們如何錯失信任
川口月
→ 感受、想法可能會喚起過去被背叛的經驗,並將當時的感受移到當下,讓我們誤認「信任」=「被背叛」。
透過有意識的區分現實跟附著其上的想法、感受,我們可以辨認出過往的傷痕、安慰自己,並切斷過往與當下經驗的連結。在當下感受當下,重新設計我們與事實的關係。
川口月
[練習:從不敢信任自身權力的恐懼中釋放自己]
-放棄試圖控制他人或自己未來生命的念頭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放棄為了討好他人所為的行為
-做單純讓自己快樂的事
-適時為自己辯護
-勿忍受他人對自己的濫用
-放棄確保事物在全然掌控之中的想法
川口月
(明天繼續)
川口月
(今天應該無法分享了,抱歉qwq
因為發現另外一本書能更深入的解釋相關概念、提供如何練習的方法,所以想先等把書看完再分享
上面說的書是《從同理到慈悲》
https://images.plurk.com/5xyl4AS1sDoc5Avl5NEzVz.jpg
川口月
[信任、真實、自我揭露]
前面提到「信任他人,要從使自己能夠讓他人信任開始」。
由於他人是以我們顯露在外的言行舉止來判斷我們是否讓人信任,因此「誠實」是不可或缺的。
但誠實不代表凡事都要揭露。我們可以根據狀況判斷,對什麼人、什麼場合、什麼事需要講多少東西就好,以免被有心人士利用,或是傷害到對方。
有時候,因為人們對於話語的解讀不同,光是說出事實本身就會讓人受傷。因此在說話時,考量對方的接受程度、在意的點,將未經修飾的話語轉換成對方能夠聽懂你想表達的、能夠達到想達成目的的話語。
https://images.plurk.com/DaRlNEAig6qpudTwSZ0c7.png
郭葉珍
川口月
川口月
[信任生命實相]
//世間之事不是「為了」讓我們學習什麼而發生的,真正的信任核心是指:世間之事發生,「而」我們能從中學習。如果沒有附加這句話,以上所描述的一切聽來可能十分迷信。信任核心是具體的機會,而非無形的生命意義。「相信凡事都是最好的安排」是種迷信,因為它不算明智的信任,它僅是一種盼望。信任的核心是相信自己無論歷經什麼事情,都能充分地善用機會,因為我們的信任是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在」,而非存在於我們認為全世界都該配合我們的應得特權之中。然而可以確信的是,世間之事總能給予我們一個機會——自我成長的機會。
川口月
→我覺得這裡的意思是,不要在事實上附加任何想法,無論好的壞的。
附加想法會讓我們無法好好體驗當下。
假如認為「好事」是自己經歷痛苦後的獎賞,就有可能會迷信痛苦的價值。更危險的是,認為「自己本身不值得美好事物,一定要付出代價才可以享受」的想法。這會讓我們不是分心害怕著會隨好事而來的痛苦,就是抱持著「我沒有受到痛苦,因此是他人幸福的冒領者」的罪惡感。而到了最後,就連生命中的美好也無法讓我們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假如認為「壞事」是「為了」讓我們學習什麼而發生,就會讓我們過度地為痛苦賦予意義,而無法好好判斷事件的成因及後果。
川口月
→這裡說的「自我成長」,不是非要從該次事件悟出什麼道理、改善自己的缺點不可。而是說,讓我們在日常中、好事壞事中,都好好練習靜心、正念。
發生好事,試著純然地享受開心、幸福的感覺,並在感覺消失時,不執著留下它、不因它的消失而感到害怕。
發生壞事,試著不帶評價地觀察自己的負面情緒,將發生的「事實」與「自己的想法、情緒」分開,放置負面情緒、慈愛自己,並看看情緒是否能慢慢消失。
更進一步地說,「允許自己在處理事情以前,能夠先好好感受、釋放情緒」也是這裡說的「善用機會」。
讓我們在事情發生以後,不要依循習慣,急著壓制負面情緒、害怕開心流逝,善用每次情緒升起時的機會,好好練習跟它、跟自己的身體相處。
川口月
//因此,「信任生命實相」其實與「宿命論」相違背。信任核心不會縱容我們以被動的姿態面對邪惡,也不會貶抑我們投入改變惡行或與不公不義對抗的價值。我們不停地尋求改變的勇氣,以改變「能改變之事」;於此同時,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我們則坦然皆受。這樣的作為不代表「放棄」,反而更加貼近超出我們控制的生命實相。
川口月
→生命的真相是「萬物恆變」。這可能導致悲觀的想法:「如果萬物都會變、沒有事物是我能夠完全掌控的,那我個人的改變、行動就毫無意義」
但「萬物恆變」向我們展現的,其實是「能夠改變」的希望。如果事物絕對不會改變,訴諸改變的行動才能說是徒勞無功。
「接受無法改變之事」不代表「放棄」,而是指「放下自己附加在事實上的期待」,這樣我們才不會為期待落空所苦。
不要為了不存在的事情浪費精力。
@wyc513 - #靜心 #正念 正念強調的是區分「事實」跟「附加在事實上,而未經檢驗的想法、情緒」。...
川口月
川口月
[信任靈性力量]
關於宗教,我基於「功用」的想法是:
@wyc513 - 關於宗教。不管是之前的還願,還是最近的電波,最後都引起了信仰宗教、迷信的討論。我的人...
但書裡提到,靈性力量具體一點可以說是宗教,也就是透過想像超越人類力量的神明存在,來幫助自己、追求向善,但抽象一點來說,是生命們的共通的願望,「離苦得樂」。
在「每個生命都想脫離痛苦、獲得快樂」的基礎上,我們是平等的,而應該獲得相同對待。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凌駕他人之上,我們應是自由而能追求個人想望。
靈性力量就是為了達成生命的自由平等的特質:博愛、勇氣、正義、慈悲⋯⋯。
當我們「信任靈性力量」,指的是我們不需要在獲得任何好處的保證下,就能追求上述的特質。我們追求人權,不再只是因為「哪天我們可能也會落入相同弱勢處境的將心比心」,而是「那本應是對的事」、「我相信這樣的價值」。
川口月
川口月
這本書帶讀者認識信任,並提供練習的方法。
我之所以會停下來的原因,是覺得我目前還停留在「認知」階段,還無法「感受」。
應該說還在「有好處才去做」的階段,而非基於「相信」本身。
透過《從同理到慈悲》,我發現我的問題在以為「個人是獨立的個體,基本上與他人無涉」,因此才會難以直接感受。
之後應該會分享這本書。
(心得拖到現在才分享完真的很抱歉。
川口月
@Eiral - 看了覺得很倒胃口,不過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散佈一下斗森的正能量 雖然這其實是他給工作剛起...
//莎士比亞說過:「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對自己忠實。)」你與世界交流的過程中越真實坦誠——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私底下——你就越有可能得到能夠感動人心的工作,觸動他人的心靈和思想,因為如果你真心誠意地有某個想法,那麼很有可能這個想法也會引起某個人共鳴。
川口月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