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動物們的原形,比如鸚鵡是愛麗絲的大姐、度度鳥是作者卡洛爾自己,這些多是學界的共識;他更指出雜魚角色們的靈感來源,對中文讀者來說特別有助益:螃蟹在英文裡代表容易抱怨發怒的人,牡蠣是不愛開口的人,帽匠和三月兔是從“Mad as a hatter”(瘋如帽匠) 、“Mad as a March hare”(瘋如三月兔)這兩句成語逆構而來。
‘In that case,’ said the Dodo solemnly, rising to its feet, ‘I move that the meeting adjourn, for the immediate adoption of more energetic remedies-’ ‘Speak English!’ said the Eaglet.
我很喜歡愛麗絲。說得精確點,我是很喜歡迪士尼創造出來的愛麗絲奇幻氛圍,雖然小時候覺得根本恐怖片……但迪士尼創造出來的視覺畫面令人難忘,長大後甚至開始對愛麗絲的構成元素著迷(資本主義洗腦成功,週邊商品都做得有夠好看),書庫也悄悄收藏一些版本,老實說,其實這是我第一次把故事認真看完。
-
-
讀嘛讀嘛 書單
譯者為베스트트랜스翻譯,後附解說一則及年代表。另外韓文的公式翻譯沒有與「夢」掛勾。
圖片版
-
-
下面文字版會多一點點內容
-
──張華《解讀愛麗絲》
數學家卡洛爾撰寫的《愛麗絲》系列蘊含了大量的文字遊戲,想要完美轉譯卡洛爾精心編排的雙關、諧音、藏頭、戲仿等等五花八門的文學修辭,對譯者來說絕對是極大的挑戰,《奇境》的中文版首位譯者趙元任是個中好手,因此給《愛麗絲》譯界樹立了一道高牆,一直到1948年,中國才出現另一個中英對照全譯本。如今譯文如雨後春筍,可惜採用直譯的趨勢削弱了文本的精妙之處。
《奇境》在出版後的三十年間一直被視作童書,再往後的三十年人們開始挖掘《奇境》中的哲學趣味——文學之外再加上哲學,便是《愛麗絲》的譯者們需要面對的沉重難關。這麼說來,可以說是《芬尼根守靈》的初階版吧?
《解讀愛麗絲》 張華譯注 | 漫遊者文化出版
本書的作者長年投入「愛麗絲學」的研究,讀完這本書覺得他在歷史背景爬梳、文字遊戲分析,乃至《漫遊奇境》及《鏡中奇遇》兩部故事的翻譯——搭配詳盡無比的注釋——都讓人深深體會到他的狂熱和用心,先不論服不服他的譯文,光讀解析便已受惠良多。
一、用字淺顯,很少使用成語及文言:《愛麗絲》的本質是童話故事,趙元任深通道理,在譯文裡盡量用口語,很少用成語,其他譯者往往沒考慮到這層要求,形成文筆過於老練,因而失去童趣。
二、理解正確,很少誤譯:理解正確是翻譯的基本,趙元任的翻譯幾乎沒有錯誤,其他譯者的錯誤卻層出不窮。
三、雙關語翻譯:雙關語翻譯是趙元任的拿手好戲,近代譯者趨向直譯,甚至有時還誤解原文的意思。
指出動物們的原形,比如鸚鵡是愛麗絲的大姐、度度鳥是作者卡洛爾自己,這些多是學界的共識;他更指出雜魚角色們的靈感來源,對中文讀者來說特別有助益:螃蟹在英文裡代表容易抱怨發怒的人,牡蠣是不愛開口的人,帽匠和三月兔是從“Mad as a hatter”(瘋如帽匠) 、“Mad as a March hare”(瘋如三月兔)這兩句成語逆構而來。
張華指出角色的腔調變化多端,比如以下這段為正式議事用語,與一般英文不同:
‘In that case,’ said the Dodo solemnly, rising to its feet, ‘I move that the meeting adjourn, for the immediate adoption of more energetic remedies-’
‘Speak English!’ said the Eaglet.
這時度度鳥站了起來,嚴肅地說:「既然如此,本席動議散會,另籌更為有效之救濟措施……」
小鷹說:「別說外國話了!」
‘We beg your acceptance of this elegant thimble’
「謹獻上精美頂針一枚,敬請笑納。」
我手上另外兩個譯本就沒有把語調差異轉譯出來。
我們再來從「antipode(對蹠地 / 對蹠點)」看翻譯的差別。這個字對愛麗絲來說太艱深,所以她口誤成拼音相似的「anti-pathy(反感)」。
「要是從一群頭下腳上走路的人裡冒出來,那才好玩呢!我想他們叫做『對遮人』。」
「要是我掉出來的時候,旁邊全是些頭下腳上走路的人,該有多怪!那好像叫做反感人……」
“거꾸로 걸어 다니는 사람들 속으로 떨어진다면 얼마나 웃길까! 아마 그걸 ‘대축점’인가 ‘대척점’이라고 하겠지……”
從這首圖像詩就看得出張華有多講究了:
這首圖像詩非常著名,兩位紐約的中學生在1989年發現這詩採用所謂「尾巴韻」(tail rhyme)格律,也就是每節兩行押韻,第三行特長,與下節的第三行押韻,見Gardner 2000:35注4。中譯也採用尾巴詩的形式,各節各自押韻。
戲仿是採用現有的歌謠加以改寫,目前所有中譯本都用直譯的方式,本書是唯一採用中文讀者熟識的詩歌加以模擬。
這個我第一次聽過!解釋起來有點複雜所以沒有放在圖片版。
書裡很多首詩是仿擬當時流行的歌曲或詩歌,研究《愛麗絲》貢獻良多的加德納將故事裡所有被仿擬的詩歌原文找出來。
比如下面這首,卡洛爾是模仿以撒.華茲的教誨詩〈論懶惰與胡鬧〉,張華的中譯則依其創意,套用中文童謠《小蜜蜂》進行仿擬──主旨正好也是以勸人勤勞。
尼羅河裡洗尾巴。
小鱷魚,小鱷魚,
金鱗片片刷。
張大嘴巴伸開爪,
歡迎小魚來玩耍,
哼哈哈,哼哈哈,
進來別害怕。」
KOBO | 讀墨 | 博客來
-
-
《草間彌生X愛麗絲夢遊仙境》王欣欣譯 | 麥田出版
手上這本是圖書館借的,2015/02二版,今年有推出復刻新版。
這本書的特色除了草間彌生的插畫之外,排版也很活潑,利用字級大小來展現情緒表情,相當有趣。
-
博客來
-
-
《愛麗絲夢遊仙境【珍藏獨家夜光版】》朱浩一譯 | 愛米莉出版
Júlia Sardà的插畫相當時尚, 也很有個性, 可惜不是精裝, 文字排版也較為制式。
-
博客來
-
-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Anna Bond 插畫版
Anna Bond的插畫超可愛, 文字排版也很漂亮, 值得收藏。
-
英文版 | 有中文版
-
-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Robert Sabuda 立體書
紙藝大師Robert Sabuda 的作品 擁有精品等級的細緻度, 絕對值得珍藏。
-
博客來
-
-
《이상한 나라의 앨리스》
設計應該是模仿卡洛爾初版書,手上這本是迷你版,是我第一次到韓國在路邊書攤買的!
後附解說一則及年代表,台灣大部分的譯本都是當童書出版,所以我覺得這本韓版還算用心。
-
-
《白兔夫人》 |繪本|時報出版
承繼愛麗絲世界觀的繪本,主角就是那隻拿著懷錶匆匆跳進兔子洞的兔子的太太。內容描繪白兔夫人忙碌的持家育兒日常,如同一般丈夫,兔子先生在家毫無存在感,而夫人已經偽單親到想要殺夫的極限了……!
畫風超可愛,人物表情靈動,互動令人莞爾,滿滿的愛麗絲情懷,對《愛麗絲》讀者來說四處是彩蛋!
KOBO | 讀墨 | 博客來
-
-
《愛麗絲夢遊仙境之夜》|懸疑犯罪小說|幻華創造出版
很神秘的書,在KOBO新書區逛到的,讀完要記錄時才發現好像只出電子書?然後讀完覺得把時代風情呈現得滿好,也是記錄時查資料才發現是1950年出版的書。
這本小說借用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名頭,將愛麗絲元素用好用滿,一點都沒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十分慶幸先讀過《解讀愛麗絲》才能邊看邊嚷嚷:「哦哦這個哏我認得!」
開頭以《愛麗絲鏡中奇遇》有名的〈無稽詩〉做引子,而後銜接主角的夢境,詭譎神秘的氣氛引誘讀者跳入作者設置的兔子洞。主角始終醉醺醺的狀態讓整個故事游離於現實與幻想的邊界之間,感覺什麼炸脖龍、柴郡貓、還是紅心皇后跑出來軋一角都十分合理——但它不是奇幻小說,而是犯罪懸疑小說!
我很喜歡本書成功地重現《愛麗絲》怪誕詼諧、歡欣熱鬧的氛圍。
KOBO | 讀墨 | 博客來
-
-
之前提過《芬尼根守靈》的噗,愛麗絲比起來真的很平易近人……
我也超級喜歡張華老師的譯註版本(握)
插畫版本我也想推大家一下Moomin作者朵貝.楊笙插畫的版本(小麥田,可惜已經絕版),他畫風下那種有點奇妙(帶點厭世)的動物們,真的和愛麗絲世界觀非常合!
這本可惜是圖和文比較不活潑(沒有像Anna Bond老鼠尾巴那種),但像我手上有收小麥田版+日文Media Factory版本,日文整本直排也ok(但尾巴詩那段還是只能橫排)。
張華版真的是必收,教科書般的定位,請各位優先收張華版呀!!
本來很開心想互相推坑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