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Bottle
「諾斯底教徒、新柏拉圖主義者和現代流行歌手有什麼共同點?查看我的最新作品@ ehret_matthew

戴好你的帽子!文章連結:【Lady Gaga 的諾斯底復興:現代西方的魔法與神秘?】」
David B. Gosselin (@gosselin_b) on X
-
筆記 Gnosticism 機翻 榮格 神袐學
掰噗~
才不告訴膩雷~~~ (party)
BlackBottle
長,存個機翻:
【Lady Gaga 的諾斯底復興:現代西方的魔法與神秘?】
BlackBottle
【Lady Gaga 的 諾斯底復興:現代西方的魔力與神秘?】

我真是個聖潔中的傻瓜 喔寶貝他是如此的殘酷
但是我還是愛上了猶大 寶貝
我將會愛上你
但有什麼東西讓我遠離你
耶穌是我的美德—
猶大是我依附的惡魔
— Lady Gaga 的《猶大》
BlackBottle
要檢視古老的諾斯底主義如何在現代世界中根深蒂固,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觀察「流行文化」。

Lady Gaga 在 2025 年的葛萊美獎上發表了她的新音樂影片,她最新的作品「Abracadabra」包含了狄奧尼賽部落的狂舞、死亡咒語,以及「黑暗月光」下的咒語等等。這只是最新的例子,它突顯了所有諾斯底信仰最典型的「體驗 (experiential)」層面。

這些現代咒語的潛在魔力來自朗朗上口的歌詞、催眠的節奏和暗示性的視覺效果。隨附的音樂錄影帶通常會講述自己的獨立故事,提供更多曖昧的含意層次(通常是潛移默化的),在朗朗上口的 「鉤子 」的幫助下,這些含意層次會融入人的心理。

那麼,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到底是什麼?
BlackBottle
Modern Trance-formational Magic

就像紅衣女子的詩一樣
你聽到人生最後的幾句話
伴隨著令人難忘的舞蹈,現在你們都處於恍惚狀態
是時候在夜晚施展你的咒語了
——Lady Gaga 的《阿布拉卡達布拉(Abracadabra)》

以「經驗(experiential)」知識(或「靈知/悟性(gnosis)」)和作為神聖儀式的「轉換狀態(altered-states)」作為神聖儀式的中心,神聖的經驗以恍惚形成的經驗呈現。追溯到古代,這些神聖經驗傳統上是由希臘的狄奧尼索斯神 (Dionysus) 或巴克斯 (Bacchus) 監督。
BlackBottle
其流行的「大眾文化」。

無論是美酒、詩歌、音樂、舞蹈或任何其他形式的魔法儀式,狄俄尼索斯神最終都是 「改變狀態 」之神。戲劇表演、縱慾狂欢和神聖節日都歸屬於同一個恍惚狀態的神,他允許人類進入被一般清醒意識所拒絕的新感覺和意識狀態。

我們被告知,這就是西方文明在 15 世紀黃金文藝復興之後,皈依基督教和現代西方文明時所放棄的東西。

因此,榮格(Carl Jung)將人類在文藝復興時期新發現的理性力量意識描述為人類最初的「普羅米修斯之罪」(Promethean sin)。他在「現代人的精神問題」(The Modern Spiritual Problem)的演講中寫道:「『不歷史』是普羅米修斯之罪,在這個意義上,現代人活在罪中。更高層次的意識就像是罪惡的負擔。」
BlackBottle
(To be ‘unhistorical’ is the Promethean sin, and in this sense modern man lives in sin. A higher level of consciousness is like a burden of guilt.”)
BlackBottle
隨著人類對其創造性理性力量的意識發展,人類理應從所有先前的傳統中掙脫出來,而在這些傳統中,「魔術/魔法(magic)」和超自然被理解為日常經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榮格而言,諾斯底復興的核心在於重新連結那些「直覺(intuitive)」的力量,而這些力量正是人類存在魔力的核心。現代人的迷失與「纏繞(haunting)」是因為他基本上拋棄了魔法。
BlackBottle
對榮格而言,精神分析的目的只是表面上的治療神經官能症。更深層的目的在於將人類與那些潛在的、無意識的、非理性的、原始的衝動聯繫起來,而對這些衝動的否定正是造成文明現代萎靡不振的原因。

正如榮格所寫的

「精神生活總是在某種形而上學體系中找到表達方式。但是有意識的現代人,儘管他努力不懈,卻再也無法不承認精神力量的威力。這是我們這個時代與其他時代的區別。我們再也無法否認,無意識的黑暗悸動是有效的力量--至少在目前來說,精神力量的存在無法符合我們理性的世界秩序。

榮格繼續解釋說,要拋開意識的負擔,唯一的方法就是將人類心理的全部深度帶到光明中,這意味著要像擁抱光明一樣擁抱黑暗,以免構成人類存在本質的理性與非理性的重合被不自然地割裂,導致希特勒或波爾布特等現象的出現...
BlackBottle
所以榮格告訴我們

『每種好的品質都有其壞的一面,沒有任何好的品質可以不直接產生相對應的惡。這是一個令人痛苦的事實。』

正如他在《回憶、夢想、反思》一書中所敘述的,將人類「直覺」和非理性的心理存在與理性的世界觀重新結合的解決方案,可以在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和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的傳統中找到。我們被告知,這些靈性學派承認直覺知識與所有現實的更高神聖『合一(Unity)』的統一,而這才是人類真正的救贖之源。

榮格寫道,他發現『煉金術(alchemy)』是現代世界與古代智慧的神奇連結
BlackBottle
「在我看來,可能連接 Gnosis(靈知) 與現代的傳統似乎已經被斷絕了,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事實證明不可能找到任何橋樑,從 諾斯底主義 或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通往現代世界。但當我開始了解煉金術時,我意識到它代表了與諾斯底派的歷史連結,因此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存在著連續性。煉金術以中世紀的自然哲學為基礎,一方面形成了通往過去的橋梁,通往諾斯底主義,另一方面又通往未來,通往無意識的現代心理學。」
BlackBottle
新柏拉圖主義與文藝復興的顛覆

選擇西側的道路
當塵埃飛揚,看著它燃燒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感覺上
發揮你的熱情,不求回報
——Lady Gaga 的《阿布拉卡達布拉》

有趣的是,雖然人們通常認為文藝復興時期是理性探索和以理性為基礎的信仰的新時代的先驅,但在被稱為意大利黃金文藝復興時期,神秘主義也在文藝復興時期 『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 』的掩蓋下出現了奇特的復興。
BlackBottle
這種「新柏拉圖派」的重生是由馬爾西利奧·費奇諾 (Marsilio Ficino) 等人帶頭的,費奇諾是一位醫生和假定的天主教神父,他對交感魔法、奧菲克讚美詩和煉金術思想有著奇怪的偏好。他的偽基督教和偽柏拉圖神秘主義的新共融形式的核心,是以埃及神秘學派(即赫密士·崔斯墨圖 (Hermes Trismegistus)的教義)的語言表達的諾斯底派文本。

正如 弗朗西斯·阿米莉亞·葉茨 (Frances Yates) 在【 佐丹奴·布魯諾和赫爾墨斯傳統(Giordano Bruno and the Hermetic Tradition) 】一書中所寫的:
BlackBottle
「煉金術是赫耳墨斯/赫密士(Hermetic)學派最卓越的科學;著名的《翠玉錄》是煉金術師的聖經,歸功於赫密士·崔斯墨圖,以神秘緊湊的形式闡述了萬有與一的哲學。在文藝復興時期,一種新的風格 『Alchymia』與新的 Magia 和 Cabala 聯繫起來。」

在這些教義中,我們被告知神性無處不在,神聖與庸俗、世俗與神性之間不存在本質上的分離。就像赫爾墨斯的翡翠石碑告訴我們的那樣: 「全為一,全為一 (All is One and One is All.)」
BlackBottle
傳說中的埃及祭司赫耳墨斯 (Hermes Trismegistus) 預言了這一切,他的啟示被敘述在赫爾米提卡 (Hermetica) 的核心文本之一《皮曼德》(Pimander) 中。

正如 葉茨所描述的,赫爾墨斯提出的其中一個警告是,在未來的時代,人類將不再視世界為神聖
BlackBottle
「在那個時刻,」所謂的埃及摩西警告說:「在那個時刻,人類對生命感到厭倦,將不再把世界視為值得欽佩和敬畏的對象。這一切,是美好的事物,是過去、現在和未來所能看到的最好的事物,將有滅亡的危險;人們將視它為負擔;從此之後,這整個宇宙將被輕視,不再被珍視,這無與倫比的上帝的作品,上帝毫不妒忌地將他的恩惠賜予他的作品,在這作品中,集結了一個又一個和諧的多樣性,所有所能看到的值得敬仰、讚美和愛的事物。」 「因此,埃及及其神奇的宗教與世界的隱士宗教相結合。」
BlackBottle
根據 葉茨的說法,費奇諾這個虔誠的天主教醫生同時也是一位魔術師,他著迷於透過一連串的神秘實踐將世俗與神性連結起來的可能性,這將使人類升華到由世界靈魂或 「世界靈魂」(「spirinus mundi」)驅動的宇宙統一意識。

「費奇諾的魔術是以精神理論為基礎的,D.P. Walker 已經對精神理論做了精闢的定義,讀者可以參考他的著作,以獲得關於這個主題的完整且學術性的討論。費奇諾將我們如何『汲取天堂的生命』的理論基於 spiritus,將其視為星星的影響力散播的管道。在世界的靈魂和它的軀體之間,有一個注入整個宇宙的世界靈魂(spiritus mundi),恆星的影響透過這個靈魂傳達給人類,人類透過自己的靈魂吸收這些影響,並傳達給整個世界。」
BlackBottle
放大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世界的神聖性問題,以及如何解決世俗與神聖、物質與靈性的悖論,正是現代西方靈性/精神問題的核心,也是基督教與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之間的永恆敵對。

在此不妨回顧一下史丹福研究所的工作及其『改變人類形象(Changing Images of Ma)』計畫,在該計畫中,若要創造出新的人類共融形象,並取代傳統的猶太-基督教文藝復興時期形象,就必須將諾斯底主義的『救贖(salvation)』及其來源的問題視為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
BlackBottle
作者寫道:

「諾斯底主義(Gnostics)的信仰似乎是巴比倫、印度、埃及,以及閃米特和拜火教思想的綜合,他們採取了另一種觀點。諾斯替派(Gnostics)認同閃米特人對於永恆與至高存在的信仰,以及祆教對於世界及其未被救贖的公民可被拯救的觀點,並將悟性/靈知(gnosis)--對於存在奧秘的非凡與經驗性的親密知識:視為「拯救」的核心力量。

作者透過比較和對照西方世界中激戰不休的精神潮流傳統的各種救贖觀點,進一步勾勒出這個問題的相關性:
BlackBottle
《多馬福音》描繪了這種觀點與最終成為「官方」觀點的對比:祂的門徒對祂說: 天國何時降臨?耶穌說: 他們不會說:「看那裡。但天父的國遍佈在地上,人卻看不見。(說 113)這種諾斯底教派對世界末日象徵主義的理解,與早期教會譴責其為異端的理解之間的張力,就是有時被稱為「猶太-基督教問題」的本質。究竟是世界末日的彌賽亞要來臨(或再次來臨),從而宏大地將選民從惡魔中拯救出來,還是「天父的國度」已經在我們之中,在我們自己和我們的世界之中--就像「佛的意識」和「母光」一樣:只是等待著被認知和實現?
BlackBottle
這個問題最終會歸結於人,身為一個有限的凡人,卻被賦予了不朽的火花,他是否能在今生獲得絕對的救贖,或者是否存在著一個超越的現實,他可以參與其中,卻永遠無法在凡人的生存範圍內完全實現。在前者中,人基本上可以成為神,而在後者中,人是神的活生生的形象。
BlackBottle
換句話說:人的物質存在的有限條件與人的靈性自我的無限世界之間是否有區別,還是所有這些都可以合而為一並超越,使人可以透過『悟性/靈知』的拯救力量成為一個完全自我實現的存在?
BlackBottle
現代諾斯底派的先驅是 Esalen 研究所。受到赫胥黎(Aldous Huxley)及其最後一部「靈性」小說《島》(Island)的啟發,弗里德里希‧斯皮格堡(Friedrich Spiegelberg)也被認為是新世俗『無宗教的宗教』的靈性教父。這種新宗教不分世俗與神聖、神聖與庸俗,而是基本上萬物為一,一即是萬物。
BlackBottle
正如 Esalen 研究所的官方傳記作者 傑佛瑞·J·克里帕爾 (Jeffrey Kripal) 在《伊莎蘭:無宗教的宗教 (Esalen: A Religion of No Religions) 》一書中所寫的:

「Spiegelberg 挑選出三種歷史傳統,認為它們對無宗教的宗教特別有啟示作用: 禪宗 (Zen Buddhism),他一直視之為無宗教的宗教的原型;西方煉金術(western alchemy),它承認救贖最終是物質與身體的問題;以及印度瑜伽(Indian yoga),它承認神的最終殿堂是人類的身體,尤其是在它的密宗形式中。
BlackBottle
結合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及其對靈性愛欲之神(Eros)多樣性表現的強調,我們開始對現代神秘學派的樣貌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或是基督教早期教父試圖以各種教義論據來區分各種靈性實踐、經驗與信仰,以達到排斥的目的。雖然表面上相似,但它們對人類自我形象與目的的影響卻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BlackBottle
有一個派別會讓人們相信萬有即是一,一即是萬有,因此物質與精神、心靈與身體、理性與本能之間基本上沒有差別。愛神(Eros)及其多種表現都是神聖昇華的邀請。肉體本質上是神聖的,神聖本質上是肉體的。

新柏拉圖思想被用來鼓吹 「愛神 」作為精神升華的神聖力量,它從一開始就被視為對蘇格拉底在柏拉圖《會飲篇》中所闡述的愛的概念的顛覆。新柏拉圖式的神秘主義和諾斯底式的神秘主義提供了一種理論,把靈魂在現實的許多層次中的旅程看成是一種以 「靈性 」為主要層次的情色旅程。人類靈性之旅的目標不在於行善或做個好人,而在於達到更高層次的 「意識 」或 「悟性」。當然,那些希望達到更高層次的 「意識 」的人必須通過各種謹慎的神秘儀式。
BlackBottle
在此背景下,我們可以欣賞榮格將新柏拉圖主義與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一併討論,以證明他自己對「心理」(psyche)的洞察,以及現代人靈性危機的解決,其本質上是精神與物質的煉金術轉換,以形成更高的合一或一。榮格認為佛洛伊德將愛神縮小為有限的純粹性觀念,而非更高層次的 「靈性 」旅程,感性的愛神只是一個通路。
BlackBottle
正如榮格在《現代靈性問題》(Modern Spiritual Problem)一書中所說:

「這是由佛洛伊德開創的,他同時也引進了經典的諾斯底主義(Gnostic)性愛主題和邪惡的父權。諾斯底主義的耶和華和創造者-神的主題在佛洛伊德的神話中重現,即原始的父親和從父親衍生出來的陰沉的超我。在佛洛伊德的神話中,他變成了一個創造失望、幻想和痛苦世界的大魔王。但是,煉金術士對於物質秘密的專注,已經顯現出唯物主義的趨勢,這對弗洛伊德來說,掩蓋了諾斯替主義(Gnosticism)的另一個重要方面:精神作為另一個更高層次的神的原始形象,他賦予人類 krater(混合容器),即精神轉化的容器。」
BlackBottle
在文藝復興時期,「自由探究(free inquiry) 」的新時代的開啟也涉及到以這種煉金術思想重新顛覆猶太基督教的理想,後來弗洛伊德以更粗糙的形式提出了這種思想,而榮格則略有不同。然而,正如榮格自己所承認的,這些基本思想植根於古老的神秘學派諾斯底教(Gnosticism)和新柏拉圖教(Neoplatonism)(使徒皇帝朱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是密特拉神秘學派的主要支持者)。

即使是 Theosophy Wiki 也會告訴我們,新柏拉圖主義本身就是撒旦主義者和 Theosophical 神智學派創始人布拉瓦茨基夫人所創造的現代神智學 (Theosophy)的先驅:
BlackBottle
即使是 Theosophy Wiki 也會告訴我們,新柏拉圖主義本身就是撒旦主義者和 Theosophical 神智學派創始人布拉瓦茨基夫人所創造的現代神智學 (Theosophy)的先驅:

「新柏拉圖主義者自稱自己為柏拉圖的學生。海倫娜·彼得羅夫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Petrovna Blavatsky)可能會稱新柏拉圖主義者為神智學家。
BlackBottle
她在《神智學的鑰匙 The Keys to Theosophy》中說道:
『神智學這個名稱可以追溯到我們這個時代的第三世紀,始於阿蒙尼烏斯·薩卡斯和他的弟子,他們開創了折衷神智學體系。』
『他們(新柏拉圖主義者)是早期幾個世紀的神智論者。」[1] 阿蒙尼烏斯·薩卡斯是第一個使用“神智學(theosophy)”一詞的人,意思是“神聖的智慧(divine wisdom)”,將“上帝”或“神聖的”(theos)與智慧(sophia)結合起來。』
BlackBottle
「新柏拉圖主義者 」沒有使用 「新柏拉圖主義者(neoplatonists) 」這個標籤。他們認為自己是在詮釋柏拉圖,而非改變他的教義。
然而在 19 世紀,歷史學家和哲學家認為這個團體的信仰與柏拉圖的原始思想有足夠的差異,因此需要在字根前加上「neo」前綴,意思是「新的」。這個學派起源於公元三世紀的亞歷山大,由 阿摩尼阿斯·薩卡斯 (Ammonius Saccas) 的追隨者所創立。阿摩尼阿斯出生在虔誠的基督徒家庭,他曾在基督教學校接受正式教育,但他拒絕其父母基督教的狹隘排他性,聲稱自己是「上帝教導的(god-taught)」。他對宗教哲學的看法遠比任何一種宗教所能提供的都要廣泛。
BlackBottle
「薩卡斯認為知識包括三個等級,從單純從感官知覺中獲得的意見,到通過辯證法獲得的科學,再到從直接的精神直覺中獲得的啟示。

今天,流行文化的最佳理解方式,可能就是強調現實的體驗層面,以及創造高度的情緒狀態,邀請觀眾進入無數新的現實『改變狀態(altered-states)』。這種咒語般的魔力成為體驗新意識狀態的手段,並最終達到神聖的『悟性/靈知(gnosis)』。
BlackBottle
Abracadabra / 胡言亂語?

舞池魅影,到我這裡來吧
為我唱一首罪惡的旋律
——Lady Gaga 的《阿布拉卡達布拉》

當我們聆聽Lady Gaga的最新作品時 有幾個問題浮上心頭 「誰來拯救她?」 是舞蹈、狄俄尼索斯,還是其他?她是供品還是祭品?
BlackBottle
咒語 「abracadabra 」又是什麼意思?是的,它經常被用在舞台魔術中 在無數的動畫和電視節目中重複出現 這完全取決於我們所依賴的詮釋和變化。然而,考慮到 Gaga 在唸咒語時故意含糊不清、故意留下「空隙(gaps)」,而且在整首歌曲中變化多端,因此產生了各種潛在的意義。

這是治療咒語,還是死亡咒語?
BlackBottle
像「阿布拉卡達布拉 (Abrahadabra)」這樣的變體與 泰勒瑪 (Thelema) 和 阿萊斯特·克勞利 (Aleister Crowley) 無關:

「在 20 世紀初,神秘學家 阿萊斯特·克勞利 在他的精神系統 泰勒瑪中引入了 「Abracadabra」的改良版,稱為 『Abrahadabra』。
克勞利從古老的神秘傳統和個人啟示中汲取靈感,將 「Abrahadabra 」視為具有巨大力量和宇宙意義的詞語。

根據克勞利的說法,『阿布拉哈達布拉(Abrahadabra)』代表了對立面的結合,體現了達到靈性與魔法平衡的公式。他為其字母指定了數值,並將其與數字 418 相連,他將 418 與靈性成就和達到真實意志相聯繫在一起。
BlackBottle
泰勒瑪中對 『阿布拉哈達布拉(Abrahadabra)』的現代詮釋強調自我各方面的整合、衝突力量的協調,以及個人真正目的與潛能的展現。在 泰勒瑪傳統中,它既是咒語,也是靈性轉化的象徵。

所有諾斯底信仰的核心,都是對體驗式『靈知(gnosis)』的神奇轉化力量的崇拜(the magical transformative powers),而這種力量的原始根源就是性和魔法儀式。觀眾被邀請放下他們有限的理性力量,由更高力量的「直覺(intuitive)」引導。無論是透過舞蹈、音樂、詩歌,或是結合了其他一些東西的所有這些方式,這些啟蒙過程應該會引領人們走向真正的開悟?
BlackBottle
正如醫師 卡爾·榮格提醒我們的,先決條件是一個人必須拋開理性,擁抱神奇的力量 - 不論是光明或黑暗的力量。

新柏拉圖式的神秘主義承諾透過愛欲神的統一魔力與「直覺」的內省來達成「合一(Unity)」,或是 Lady Gaga 唱著魔法咒語,表白她對耶穌與猶大的雙重愛情,而諾斯底主義的魔力也不難找到。
BlackBottle
問題是:一個人是被引導到真理,還是被聰明的巫師哄騙到無盡的「經驗」知識和「直覺」的神秘實踐迷宮中,這些巫師或許已經讓大多數人相信這甚至不存在這樣的魔法?

現在,你必須選擇:跳舞還是死亡?

David Gosselin 是加拿大蒙特婁的詩人、研究員與翻譯家。他是 The Chained Muse 的創始編輯。他的個人 Substack 是 Age of Muses,他在這裡發表歷史深究、原創詩作以及各種為新文藝復興而寫的文章。
BlackBottle
--拉線。
BlackBottle
__拉線
BlackBottle
因為youtube推給我Lady Gaga的介紹,看了一下後又想起了這篇文章,以及她是跨運酷兒教的支持者這件事,好奇搜了一下:
BlackBottle
「聽聽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是怎麼評價 Lady Gaga 的:
『我找到了一個真正認真的人。她真的想學習。並且想了解自己。她是一個好學生。她從不作弊。她比我要求的要做的更多。』

所以 Gaga 才是那個願意比任何一個人都走得更遠的人?

請記住,波德斯塔兄弟曾透過電子郵件向這位女士發送關於參加華盛頓特區精神烹飪(spirit cooking)晚宴的資訊。

阿布拉莫維奇現在是烏克蘭的兒童大使...

現在 Lady Gaga 在星期六夜現場表演模擬撒旦儀式...

還有什麼有錯誤?

Kash Patel 可以調查一下這些人嗎?」
Green Lives Matter (@Ultrafrog17) on X
-
影片連結
BlackBottle
「我以為這是一部恐怖電影中的一個場景……但結果發現這只是 Lady Gaga 昨晚在 星期六夜現場(SNL)上扮演的撒旦教徒…」
Liz Churchill (@liz_churchill10) on X
-
影片連結
BlackBottle
『其本質上是精神與物質的煉金術轉換,以形成更高的合一或一。』 Gnosticism

對照>>

【Spirit Cooking 的 Marina Abramovic 説她用的是豬血,因爲與人血最近似,而血是將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連結起來的媒介。 儀式的最終目的是要把物質轉化成能量,從而讓靈魂都能夠 “享用”。 Marina 認爲 “靈魂雖然沒有實質的軀體但依然需要食物” 一説是大衆普遍都認同的概念,只要將 “食物” 轉化為光、聲音及情緒的頻率,靈魂便可接受到。】來源
BlackBottle
--
///這樣看來,瑪莉娜的確是在做一個鍊金術 (以她的視角來看),這的確是 Gnosticism的信仰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 「澤連斯基(Zelensky = 烏克蘭總統)親自邀請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 之前存的資料
BlackBottle
《靈魂烹飪與必要的催情食譜》
阿布拉莫维奇,瑪麗娜
聖莫尼卡 版本 Jacob Samuel。1996 連結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