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分享
Tue, Feb 25, 2025 7:00 AM
104
11
電影
有雷慎入
《吸血鬼:諾斯費拉圖》
「妳。妳把我從永恆的黑暗喚醒。妳不屬於人間。」
來談一些劇透感想和解析: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02 AM
■ 感想解析
《吸血鬼:諾斯費拉圖》翻拍自1922年的默片《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Nosferatu),加上全新角度詮釋。《不死殭屍》則改編自布蘭姆‧史托克的小說《德古拉》,因版權問題改掉片名、角色名稱與部分劇情和結局安排。
比較諾斯費拉圖與德古拉的影評已有不少佳作在前,因此,這篇解析討論會比較著重在哥德羅曼史文本的呼應。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02 AM
Tue, Feb 25, 2025 7:03 AM
1992年改編《德古拉》的《吸血鬼:真愛不死》,德古拉是苦尋妻子轉世,希望再續前緣的深情怪物。當他再次遇見和亡妻容貌相同,也是其轉世的米娜,他對她說:
「我跨越了時間的瀚海來尋妳。」
“I have crossed oceans of time to find you.”
整部片最深得我心的台詞就是這句,無論情意與詩意皆如此飽滿。《吸血鬼:諾斯費拉圖》的奧洛克同樣跨越了時間的瀚海只為艾倫,但更像得知所愛另嫁卻不願放手的舊情人。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03 AM
Tue, Feb 25, 2025 9:40 AM
導演羅柏·艾格斯在一次訪談表示:「我一直深知《諾斯費拉圖》是惡魔戀人(demon lover)類型的故事。而史上最偉大的惡魔戀人故事之一,就是《咆哮山莊》,我在撰寫《諾斯費拉圖》的劇本時經常重讀這本小說。」
之前介紹過蘇格蘭民謠〈房屋木匠〉,即是講述惡魔戀人的類型故事。女子另嫁他人,往昔的戀人怨魂(或說是惡魔化身)卻從海上歸來,最後與她同歸於盡。
@b521111752031a - #蘇格蘭民謠 #翻譯 今晚偶然發現的歌曲,不知不覺已聽了好幾遍 「一...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04 AM
《咆哮山莊》的希茲克里夫離鄉歸來,凱西卻已另嫁他人。兩人歷經生離,又即將因凱西重病而死別時,希茲克里夫對她說:
「妳為什麼要背叛自己的心,凱西?我不會安慰妳,這是妳自找的。是妳殺了妳自己。是的,儘管吻我和哭泣吧,讓我吻妳並流下淚水。它們會傷害妳──詛咒妳。妳曾經愛我──又有什麼權力離開我?有什麼權力──回答我──只因為妳對林頓存在那種可憐的幻想?無論是不幸、羞辱或死亡,還是上帝或撒旦降下什麼懲罰,都甭想把妳我分開。可是妳卻親手拆散了我們倆。我沒有打碎妳的心,是妳打碎自己的心──妳打碎自己的心,等同打碎了我的心。」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06 AM
Tue, Feb 25, 2025 8:48 AM
電影開頭,少女艾倫因為孤單絕望而哭泣,祈求「守護天使、帶來安慰的魂靈、天界的精靈、任何東西」回應她的召喚,來到她面前。奧洛克以聲音回應了她,與她立約要永遠相伴,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這樣的設定讓人聯想到《歌劇魅影》的魅影,同樣也是以「音樂天使」的身份接近克莉絲汀。難怪有不少國外網友看完希望艾格斯考慮改編《歌劇魅影》。
Prince With a Thousand Enemies
(可愛的四格漫畫,總結艾倫和奧洛克的關係起源,台詞取自《星際寶貝》莉蘿的祈禱和史迪奇的從天而降)
「妳。妳把我從永恆的黑暗喚醒。」
艾倫與奧洛克的相遇不只奠定故事的基礎,也是兩個孤單寂寞的存在找到了彼此。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08 AM
Wed, Feb 26, 2025 5:44 AM
直觀而言,奧洛克確實是在艾倫孤單絕望時趁虛而入、以暴力侵犯她的古老夢靨。但他同時也是艾倫礙於社會禮教,必須長期壓抑在心底的黑暗情慾化身。所以他長相醜惡,不容於社會。所以她唾棄他,卻又無法抵抗彼此的連結。
可以說,奧洛克比誰都瞭解艾倫深藏心底的真實情慾,因為他就是那一面。
(以這個角度來看,奧洛克在片頭首次出現並展露醜惡面貌,其實就是隱喻艾倫為自己的性覺醒感到羞恥)
艾倫從小到大的靈性氣質使她與平常社會格格不入,被旁人稱作仙子、精靈、交換兒,如同奧洛克告訴她的話:
「妳不屬於人間。」
《簡愛》的羅徹斯特與簡愛對話充滿仙靈傳說,讓管家太太聽得一頭霧水,突顯兩人特殊的契合;《咆哮山莊》的希茲克里夫和凱西無論生死皆遊蕩於無人荒原,以及凱西說的那句經典表白「我就是希茲克里夫!」彰顯兩人難以分離。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09 AM
Tue, Feb 25, 2025 7:10 AM
在解讀《簡愛》時,有些學者是將閣樓瘋女柏莎視為簡愛因社會禮教封存心底的黑暗面。簡愛壓抑在心裡的不滿,就由柏莎透過瘋狂與火焰釋放出來。
因此當艾倫的恐懼與警告不被旁人重視,奧洛克就成為她恐懼的實體化身,替整座城市帶來死亡陰影。
「妳是我的折磨。」
奧洛克與艾倫的權力關係也耐人尋味。奧洛克要求湯瑪斯稱呼他「大人」、諾克稱呼他「主人」,卻默許艾倫和他以平等的方式對談,不曾糾正她應該使用敬語尊稱。
就像簡愛身為家庭教師,卻能對莊園主人羅徹斯特說:
「是我的靈魂在對你的靈魂說話,彷彿我們已經越過墳墓,來到上帝的腳下,我們的靈魂是平等的──我們本來就是平等的!」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11 AM
至於湯瑪斯,艾倫當然愛著他。他是她選擇的安穩未來,是可以容於人類社會的歸宿。就像《咆哮山莊》的凱西選擇嫁給埃德加‧林頓的理由一樣。
從艾倫述說的故事,可以得知她在原本的家庭並不快樂,她父親在發現她的黑暗秘密後,更威脅要送她進精神病院。這一切痛苦因為湯瑪斯的出現消失。有湯瑪斯在,艾倫不再為惡夢所苦,獲得前所未有的平靜。
她愛他,就像她眷戀人間,希望獲得社會接納一樣地愛。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12 AM
Tue, Feb 25, 2025 7:13 AM
艾倫受到當代社會的壓力束縛,湯瑪斯亦如此。艾倫原生家庭富裕卻下嫁中產階級的他,可以想見湯瑪斯力爭上游、不顧一切爭取正式職員資格以加薪的心理。
他向年輕有為、男子氣概典範的朋友哈汀看齊,想扮演典型好丈夫的角色,給艾倫更好的物質生活──儘管這從來不是她要的。
他臨別時送她一束紫丁香,艾倫卻感慨他為什麼要殺死這些花。正如同湯瑪斯立意良善,最終卻葬送自己與新婚妻子的幸福。
紫丁香象徵艾倫注定提早被死亡奪去生命,但它的花語也有「初戀」與「重生」之意。
所以她和奧洛克初遇的背景是紫丁香花叢。所以奧洛克打開湯瑪斯的墜子,從裡面秀髮的紫丁香氣認出了她。所以在她和奧洛克於破曉共赴死亡後,馮弗朗茲教授在他們身旁放了紫丁香。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14 AM
身為女性,艾倫必須在禮教社會壓抑自己的慾望。作為男性,而且家庭事業皆有成的男配角哈汀卻能公然與妻子索吻。
「你為什麼恨我?」艾倫質疑哈汀的問題看似不知感恩,卻是對他代表的父權出言控訴。
哈汀在電影裡不斷強調自己無法抗拒妻子安娜的吸引力,如同奧洛克宣稱自己的胃口只有艾倫可以滿足。
後來,哈汀因為瘟疫失去妻女,悲痛萬分地進入墓窖哀悼,甚至開棺與妻子的遺體性交。人死無法同意或反對,哈汀硬是與沉默的遺體做愛,只因自己太過思念與悲痛。
奧洛克是已死卻仍行走人世的吸血鬼,和艾倫做愛卻是經過她的同意。雖然是經歷了三天的恐怖威脅,但在象徵意義上是要她面對並接受內心。
最終哈汀躺在妻子身上因瘟疫死去,彷彿對應了結局奧洛克躺在艾倫身上死去的畫面。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15 AM
Wed, Feb 26, 2025 1:19 AM
湯瑪斯深入吸血鬼古堡,親眼目睹也體會了奧洛克的恐怖。當他被奧洛克侵犯吸血,在恐懼與恍惚之際,有一刻彷彿看見奧洛克變成艾倫(象徵湯瑪斯直面艾倫心底真實的情慾)。
當艾倫坦承自己的過往,宣稱自己「不潔」時,見過奧洛克的湯瑪斯因此卻能理解並接受艾倫,保證永遠不會離棄她。
艾倫和湯瑪斯做愛時穿著衣服,光影營造的氣氛詭譎又充滿暴力,更像是面對死亡的努力求生,掙扎著要證明什麼的戰鬥。
當艾倫說出「你永遠無法像他一樣取悅我」,湯瑪斯一氣之下付諸行動,彷彿要向艾倫證明自己可以,也要向奧洛克證明艾倫仍是他的。艾倫引導他親吻她的胸口(她的心,正是奧洛克慣於吸血的位置),鼓勵他完全佔有自己,證明他們的愛給奧洛克看。
相較之下,結局艾倫和奧洛克做愛時的配樂卻淒美細膩,兩人接吻並脫去所有衣服,赤身裸體地躺在床上與彼此擁抱。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16 AM
Tue, Feb 25, 2025 8:11 AM
故事開頭是艾倫在早晨醒來,向湯瑪斯抱怨蜜月太短,挽留他回到床上,他卻擔心上班遲到而匆忙離開。
電影結局迎來破曉,奧洛克聽見雞鳴,本來打算離開求生,艾倫卻引導他回到自己的懷抱。奧洛克也真的留下,滿足了她的願望,即使深知代價是死亡。
這樣首尾呼應的對比,安排實在巧妙。
最終,艾倫接受了自己並不屬於人間,也接受了自己。她無法留在這個無法接納自己的世界,但她還是愛著這個世界的一些事物,並且想保護他們,以犧牲自己為代價。
但在犧牲的同時,她也接納了真正的自己,使自己在與死亡成婚的同時變得完整。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17 AM
Tue, Feb 25, 2025 8:00 AM
奧洛克與艾倫在電影開頭交換的誓言如同婚約。
「妳願意永遠與我相伴,妳發誓嗎?」
「我發誓。」
結局她穿著婚紗在房間等他到來,引導他到床上完婚。
「妳自願接受嗎?」
「我是自願的。」
「那麼誓約就完成了。妳已重新宣誓。」
「是的。」
「我們的靈魂合而為一,如同我們的肉體。妳是我的了。」
她的死亡是婚禮,婚禮是死亡。因瘟疫而死的人們是陪葬也是嫁妝。應驗了她描述的惡夢。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18 AM
Tue, Feb 25, 2025 7:44 AM
結局之前,研究神秘學的馮弗朗茲教授曾告訴艾倫:
「在異教的時代,妳或許會是伊西斯的女祭司。」
艾倫與奧洛克的關係,確實也有著女祭司與邪靈如命定般糾纏爭鬥的宿命感。她的所有努力和掙扎,在象徵上皆是眷戀凡塵、不願歸屬靈界的抗拒。
不禁想到《犬夜叉》的巫女桔梗與半妖奈落。桔梗也是想過平凡人生活的巫女。如果奈落從未出現,或許她有機會實現願望,偏偏這就是她的宿命,最終她也接受赴死。
還有這個日本故事,在夢裡不斷被神靈/邪魔逼婚,若是在古代,命運可能就是成為侍奉神明的「神妻」:
@b521111752031a - 「願意成為神妻嗎?」 好看,太好看了!!(是四年前的翻譯,我現在才讀...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19 AM
Tue, Feb 25, 2025 8:13 AM
馮弗朗茲教授養了兩隻貓,艾倫也養了一隻貓,象徵他因神秘學的研究興趣能理解她的靈性。艾倫養貓的設定對應奧洛克帶來鼠患,彷彿預言了她將成為他的剋星。
艾倫壓抑的情慾和與生俱來的靈性特質,使她被社會排斥,卻是最後拯救社會的關鍵。她告訴馮弗朗茲教授,自己一生只是順從本性,從未作惡,不需要救贖。馮弗朗茲教授回答:
「妳就是我們的救贖。」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20 AM
Tue, Feb 25, 2025 11:18 AM
最終結局,馮弗朗茲教授引述古老文字的記載:
「看啊,美女向野獸獻出她的愛,與他躺下緊緊相擁,直到第一聲雞鳴。她的自願犧牲破除了詛咒,將他們從諾斯費拉圖的瘟疫解救出來。」
"And lo, the maiden fair did offer up her love unto the beast and with him lay in close embrace until the first cock crow. Her willing sacrifice thus broke the curse and freed them from the plague of Nosferatu."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20 AM
如果說諾斯費拉圖是「吸血鬼」的代稱,而非奧洛克本人,如果說文字記載的「他們」也包含美女與野獸。那麼,艾倫的犧牲就不只解救了被瘟疫和死亡威脅的人們,也在象徵意義上讓她(和奧洛克)擺脫諾斯費拉圖的詛咒,獲得真正的自由。
───────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21 AM
Wed, Feb 26, 2025 1:25 AM
■ 後記
終於寫完了,如果文字顯得有點亂還請見諒
《吸血鬼:諾斯費拉圖》有許多面向可以探討,每個人的解讀定有不同,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我自己是蠻喜歡這部電影的意象,以及對1922年默片版的重新詮釋。
看完之後忍不住和朋友說:這部電影在我心中,應該有機會和《吸血鬼:真愛不死》並列同等地位(儘管兩部電影的感覺不太相同
((被《諾斯費拉圖》嚇到好幾次
Daybreak (from Nosferatu)
(寫這篇感想和解析時都在聽電影最後一段配樂)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21 AM
個人覺得奧洛克的長相雖然醜怪,卻又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魅力,
反而認為其他電影俊美型的吸血鬼普普通通
。
艾倫、奧洛克和湯瑪斯三人的關係,不只呼應《咆哮山莊》,也讓我想到Catherynne M. Valente改編童話的歷史奇幻小說《Deathless》,同樣有著能夠橫跨仙靈世界和凡間的女子,在不死者丈夫和人類丈夫之間的情感掙扎。推薦對這類型有興趣的話,可以讀讀看這本小說!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7:21 AM
@b521111752031a - #創作日常 #靈感筆記 和朋友去看《吸血鬼:諾斯費拉圖》,結果被台詞...
(雖然比較偏向自己的靈感筆記,但有提到「騎龍巫師」的補充,以及奧洛克說的是劇組為了本片重建的「達契亞語」)
───────
廢墟貓✟鬼靈精怪🍷
@FisherSakana
Tue, Feb 25, 2025 7:31 AM
Tue, Feb 25, 2025 7:35 AM
哥德羅曼史對比與脈絡沿革寫得淺顯易懂十足好讀,一如當年首次發現並閱讀芒果撰寫《腥紅山莊》時的觸動。
「你是伊西斯的女祭司。」這段寫出了見解,而且我深表同意,那句是所有劇本裡最深深撼動個人的部分,這句話代表著和原作基督教觀念下的對比、和終由男人得勝結局的世界觀對比,同時暗喻了這部的結局走向將與原作截然不同。
結果我反而忽略了奧洛克跨越時光的情話
1922年那齣片源難尋,1979年翻拍也還未有時間觀賞,所以當作新片直接進電影院觀賞。我比較不懼怕恐怖元素,所以這齣對我來說許多鏡頭抓拍頗唯美,既留有舊時代詭譎氛圍又浪漫,啃咬撕裂和jump scare在唯美渲染下彷彿冒著粉紅色氣泡(←濾鏡很重)
感謝上一噗補充了騎龍巫師的知識。事實上對德古拉認知也只限於名稱本與龍有關,能讀到詳實考據也不禁對芒果的原創感興趣。
廢墟貓✟鬼靈精怪🍷
@FisherSakana
Tue, Feb 25, 2025 7:43 AM
Tue, Feb 25, 2025 7:56 AM
另外我想穆瑙當時借德古拉翻拍《諾斯費拉圖》時更面向恐怖感的張力。小說中的德古拉有逐漸恢復年輕,《真愛不死》中的德古拉來到倫敦則變得人模人樣又俊,諾斯費拉圖來到目前第三版,仍持續保留了吸血鬼之於從亙古以來人們對於屍體的恐懼和想像……
不過確實認同芒果說的,奧洛克雖然醜怪,行為表現卻存在著另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我想或許那是一種看透內在後,會對外表不在乎的接納XD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fish_ivy
Tue, Feb 25, 2025 9:35 AM
好喜歡芒果大針對電影與哥德羅曼史的脈絡梳理,自己觀影時有聯想到《歌劇魅影》,沒想到在《簡愛》及《咆哮山莊》也能找到對應之處。
另外,我也覺得奧洛克有種詭奇的魅惑感呢!即便外貌醜怪,卻具有不屬於俗世定義、難以言喻的吸引力,符合他來自暗黑領域的魔鬼情人形象。然後和芒果大一樣是《吸血鬼:真愛不死》的粉絲,《吸血鬼:諾斯費拉圖》同樣被排在自己心目中的《德古拉》改編前段班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fish_ivy
Tue, Feb 25, 2025 9:40 AM
Tue, Feb 25, 2025 9:41 AM
廢墟貓✟鬼靈精怪🍷
: 如果想看1922版,其實YouTube有很多畫質清晰的片源喔(畢竟這版已經過版權保護期了),有興趣不妨考慮
廢墟貓✟鬼靈精怪🍷
@FisherSakana
Tue, Feb 25, 2025 9:55 AM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 好,謝謝Ivy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12:59 PM
廢墟貓✟鬼靈精怪🍷
: 謝謝你的肯定
從《腥紅山莊》到《諾斯費拉圖》之間過了這些年,對哥德羅曼史也有了更多的認識,唯一不變的是對這個類型故事的喜愛~
對於艾倫被比作「伊西斯的女祭司」,其實我也覺得特別挑伊西斯這個神祇是很有趣的地方。伊西斯的丈夫歐西里斯也與棺木、死亡、重生等形象有連結。真的處處皆是象徵,可見本片選字之密度與深度。
另外,奧洛克被稱作「騎龍巫師」(Solomonar),有一派學者也認為「騎龍巫師」是基督宗教對達契亞人信仰與達契亞法師的妖魔化。這樣去看艾倫和奧洛克的關係,兩人都是不容於現世的異教祭司。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1:00 PM
跨越時光的情話是1992年版德古拉的台詞,但私心覺得蠻符合奧洛克所以引用(艸)
我也很喜歡本片的鏡頭和各種氣氛,雖然膽小,但如果有機會重看還是想重新欣賞一些細節。
上一噗的分享不敢說是詳實考據
更像是努力發揮想像力後不小心寫對答案的驚喜
,不過很開心能讓你對我的作品產生興趣~
穆瑙1922年默片版,即使過一百年再看,還是有些地方拍得陰森詭譎,不難想像當時觀眾在漆黑的戲院初次觀看這部電影,應該嚇得不輕。
糟糕如果現在要我比的話,我覺得2024版奧洛克>1992版德古拉(對不起蓋瑞歐德曼QQ)奧洛克真的給人好困惑的感覺,就是明明知道奇醜無比但又覺得各種性感
(朋友:承認吧你就是個monster fucker
刷湯不熱看到一堆針對奧洛克的豪放發言真心覺得我不孤單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Feb 25, 2025 1:01 PM
Tue, Feb 25, 2025 1:02 PM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 那時看完電影就一直想到《簡愛》和《咆哮山莊》,果然導演在訪談提到編劇期間經常重讀《咆哮山莊》這本小說,YES!雷達無誤!
無論是《簡愛》或《咆哮山莊》,女主角和她不容於世的對象(男主角),兩人之間的關係很難以「俗世愛情」定義,男主角的外表或過去也不符合當時社會認可。就是要這些元素才是哥德羅曼史啊!因此《諾斯費拉圖》立刻就啟動我的雷達開關。
記得當年看《真愛不死》就對那個設計美學和前世設定念念不忘,這次《諾斯費拉圖》也有給我同樣的感動。飾演奧洛克的比爾·史柯斯嘉不只聲音表現精湛,也把奧洛克的舉止和眼神詮釋得很好,讓奧洛克變得如此有魅力功不可沒!
也謝謝Ivy提供1922版的觀看管道資訊~我也是在YouTube看的
載入新的回覆
《吸血鬼:諾斯費拉圖》
「妳。妳把我從永恆的黑暗喚醒。妳不屬於人間。」
來談一些劇透感想和解析:
《吸血鬼:諾斯費拉圖》翻拍自1922年的默片《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Nosferatu),加上全新角度詮釋。《不死殭屍》則改編自布蘭姆‧史托克的小說《德古拉》,因版權問題改掉片名、角色名稱與部分劇情和結局安排。
比較諾斯費拉圖與德古拉的影評已有不少佳作在前,因此,這篇解析討論會比較著重在哥德羅曼史文本的呼應。
「我跨越了時間的瀚海來尋妳。」
“I have crossed oceans of time to find you.”
整部片最深得我心的台詞就是這句,無論情意與詩意皆如此飽滿。《吸血鬼:諾斯費拉圖》的奧洛克同樣跨越了時間的瀚海只為艾倫,但更像得知所愛另嫁卻不願放手的舊情人。
之前介紹過蘇格蘭民謠〈房屋木匠〉,即是講述惡魔戀人的類型故事。女子另嫁他人,往昔的戀人怨魂(或說是惡魔化身)卻從海上歸來,最後與她同歸於盡。
「妳為什麼要背叛自己的心,凱西?我不會安慰妳,這是妳自找的。是妳殺了妳自己。是的,儘管吻我和哭泣吧,讓我吻妳並流下淚水。它們會傷害妳──詛咒妳。妳曾經愛我──又有什麼權力離開我?有什麼權力──回答我──只因為妳對林頓存在那種可憐的幻想?無論是不幸、羞辱或死亡,還是上帝或撒旦降下什麼懲罰,都甭想把妳我分開。可是妳卻親手拆散了我們倆。我沒有打碎妳的心,是妳打碎自己的心──妳打碎自己的心,等同打碎了我的心。」
這樣的設定讓人聯想到《歌劇魅影》的魅影,同樣也是以「音樂天使」的身份接近克莉絲汀。難怪有不少國外網友看完希望艾格斯考慮改編《歌劇魅影》。
「妳。妳把我從永恆的黑暗喚醒。」
艾倫與奧洛克的相遇不只奠定故事的基礎,也是兩個孤單寂寞的存在找到了彼此。
可以說,奧洛克比誰都瞭解艾倫深藏心底的真實情慾,因為他就是那一面。
(以這個角度來看,奧洛克在片頭首次出現並展露醜惡面貌,其實就是隱喻艾倫為自己的性覺醒感到羞恥)
艾倫從小到大的靈性氣質使她與平常社會格格不入,被旁人稱作仙子、精靈、交換兒,如同奧洛克告訴她的話:
「妳不屬於人間。」
《簡愛》的羅徹斯特與簡愛對話充滿仙靈傳說,讓管家太太聽得一頭霧水,突顯兩人特殊的契合;《咆哮山莊》的希茲克里夫和凱西無論生死皆遊蕩於無人荒原,以及凱西說的那句經典表白「我就是希茲克里夫!」彰顯兩人難以分離。
因此當艾倫的恐懼與警告不被旁人重視,奧洛克就成為她恐懼的實體化身,替整座城市帶來死亡陰影。
「妳是我的折磨。」
奧洛克與艾倫的權力關係也耐人尋味。奧洛克要求湯瑪斯稱呼他「大人」、諾克稱呼他「主人」,卻默許艾倫和他以平等的方式對談,不曾糾正她應該使用敬語尊稱。
就像簡愛身為家庭教師,卻能對莊園主人羅徹斯特說:
「是我的靈魂在對你的靈魂說話,彷彿我們已經越過墳墓,來到上帝的腳下,我們的靈魂是平等的──我們本來就是平等的!」
從艾倫述說的故事,可以得知她在原本的家庭並不快樂,她父親在發現她的黑暗秘密後,更威脅要送她進精神病院。這一切痛苦因為湯瑪斯的出現消失。有湯瑪斯在,艾倫不再為惡夢所苦,獲得前所未有的平靜。
她愛他,就像她眷戀人間,希望獲得社會接納一樣地愛。
他向年輕有為、男子氣概典範的朋友哈汀看齊,想扮演典型好丈夫的角色,給艾倫更好的物質生活──儘管這從來不是她要的。
他臨別時送她一束紫丁香,艾倫卻感慨他為什麼要殺死這些花。正如同湯瑪斯立意良善,最終卻葬送自己與新婚妻子的幸福。
紫丁香象徵艾倫注定提早被死亡奪去生命,但它的花語也有「初戀」與「重生」之意。
所以她和奧洛克初遇的背景是紫丁香花叢。所以奧洛克打開湯瑪斯的墜子,從裡面秀髮的紫丁香氣認出了她。所以在她和奧洛克於破曉共赴死亡後,馮弗朗茲教授在他們身旁放了紫丁香。
「你為什麼恨我?」艾倫質疑哈汀的問題看似不知感恩,卻是對他代表的父權出言控訴。
哈汀在電影裡不斷強調自己無法抗拒妻子安娜的吸引力,如同奧洛克宣稱自己的胃口只有艾倫可以滿足。
後來,哈汀因為瘟疫失去妻女,悲痛萬分地進入墓窖哀悼,甚至開棺與妻子的遺體性交。人死無法同意或反對,哈汀硬是與沉默的遺體做愛,只因自己太過思念與悲痛。
奧洛克是已死卻仍行走人世的吸血鬼,和艾倫做愛卻是經過她的同意。雖然是經歷了三天的恐怖威脅,但在象徵意義上是要她面對並接受內心。
最終哈汀躺在妻子身上因瘟疫死去,彷彿對應了結局奧洛克躺在艾倫身上死去的畫面。
當艾倫坦承自己的過往,宣稱自己「不潔」時,見過奧洛克的湯瑪斯因此卻能理解並接受艾倫,保證永遠不會離棄她。
艾倫和湯瑪斯做愛時穿著衣服,光影營造的氣氛詭譎又充滿暴力,更像是面對死亡的努力求生,掙扎著要證明什麼的戰鬥。
當艾倫說出「你永遠無法像他一樣取悅我」,湯瑪斯一氣之下付諸行動,彷彿要向艾倫證明自己可以,也要向奧洛克證明艾倫仍是他的。艾倫引導他親吻她的胸口(她的心,正是奧洛克慣於吸血的位置),鼓勵他完全佔有自己,證明他們的愛給奧洛克看。
相較之下,結局艾倫和奧洛克做愛時的配樂卻淒美細膩,兩人接吻並脫去所有衣服,赤身裸體地躺在床上與彼此擁抱。
電影結局迎來破曉,奧洛克聽見雞鳴,本來打算離開求生,艾倫卻引導他回到自己的懷抱。奧洛克也真的留下,滿足了她的願望,即使深知代價是死亡。
這樣首尾呼應的對比,安排實在巧妙。
最終,艾倫接受了自己並不屬於人間,也接受了自己。她無法留在這個無法接納自己的世界,但她還是愛著這個世界的一些事物,並且想保護他們,以犧牲自己為代價。
但在犧牲的同時,她也接納了真正的自己,使自己在與死亡成婚的同時變得完整。
「妳願意永遠與我相伴,妳發誓嗎?」
「我發誓。」
結局她穿著婚紗在房間等他到來,引導他到床上完婚。
「妳自願接受嗎?」
「我是自願的。」
「那麼誓約就完成了。妳已重新宣誓。」
「是的。」
「我們的靈魂合而為一,如同我們的肉體。妳是我的了。」
她的死亡是婚禮,婚禮是死亡。因瘟疫而死的人們是陪葬也是嫁妝。應驗了她描述的惡夢。
「在異教的時代,妳或許會是伊西斯的女祭司。」
艾倫與奧洛克的關係,確實也有著女祭司與邪靈如命定般糾纏爭鬥的宿命感。她的所有努力和掙扎,在象徵上皆是眷戀凡塵、不願歸屬靈界的抗拒。
不禁想到《犬夜叉》的巫女桔梗與半妖奈落。桔梗也是想過平凡人生活的巫女。如果奈落從未出現,或許她有機會實現願望,偏偏這就是她的宿命,最終她也接受赴死。
還有這個日本故事,在夢裡不斷被神靈/邪魔逼婚,若是在古代,命運可能就是成為侍奉神明的「神妻」:
艾倫壓抑的情慾和與生俱來的靈性特質,使她被社會排斥,卻是最後拯救社會的關鍵。她告訴馮弗朗茲教授,自己一生只是順從本性,從未作惡,不需要救贖。馮弗朗茲教授回答:
「妳就是我們的救贖。」
「看啊,美女向野獸獻出她的愛,與他躺下緊緊相擁,直到第一聲雞鳴。她的自願犧牲破除了詛咒,將他們從諾斯費拉圖的瘟疫解救出來。」
"And lo, the maiden fair did offer up her love unto the beast and with him lay in close embrace until the first cock crow. Her willing sacrifice thus broke the curse and freed them from the plague of Nosferatu."
───────
終於寫完了,如果文字顯得有點亂還請見諒
《吸血鬼:諾斯費拉圖》有許多面向可以探討,每個人的解讀定有不同,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我自己是蠻喜歡這部電影的意象,以及對1922年默片版的重新詮釋。
看完之後忍不住和朋友說:這部電影在我心中,應該有機會和《吸血鬼:真愛不死》並列同等地位(儘管兩部電影的感覺不太相同
((被《諾斯費拉圖》嚇到好幾次反而認為其他電影俊美型的吸血鬼普普通通。艾倫、奧洛克和湯瑪斯三人的關係,不只呼應《咆哮山莊》,也讓我想到Catherynne M. Valente改編童話的歷史奇幻小說《Deathless》,同樣有著能夠橫跨仙靈世界和凡間的女子,在不死者丈夫和人類丈夫之間的情感掙扎。推薦對這類型有興趣的話,可以讀讀看這本小說!
───────
「你是伊西斯的女祭司。」這段寫出了見解,而且我深表同意,那句是所有劇本裡最深深撼動個人的部分,這句話代表著和原作基督教觀念下的對比、和終由男人得勝結局的世界觀對比,同時暗喻了這部的結局走向將與原作截然不同。
結果我反而忽略了奧洛克跨越時光的情話1922年那齣片源難尋,1979年翻拍也還未有時間觀賞,所以當作新片直接進電影院觀賞。我比較不懼怕恐怖元素,所以這齣對我來說許多鏡頭抓拍頗唯美,既留有舊時代詭譎氛圍又浪漫,啃咬撕裂和jump scare在唯美渲染下彷彿冒著粉紅色氣泡(←濾鏡很重)
感謝上一噗補充了騎龍巫師的知識。事實上對德古拉認知也只限於名稱本與龍有關,能讀到詳實考據也不禁對芒果的原創感興趣。
不過確實認同芒果說的,奧洛克雖然醜怪,行為表現卻存在著另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我想或許那是一種看透內在後,會對外表不在乎的接納XD
另外,我也覺得奧洛克有種詭奇的魅惑感呢!即便外貌醜怪,卻具有不屬於俗世定義、難以言喻的吸引力,符合他來自暗黑領域的魔鬼情人形象。然後和芒果大一樣是《吸血鬼:真愛不死》的粉絲,《吸血鬼:諾斯費拉圖》同樣被排在自己心目中的《德古拉》改編前段班
對於艾倫被比作「伊西斯的女祭司」,其實我也覺得特別挑伊西斯這個神祇是很有趣的地方。伊西斯的丈夫歐西里斯也與棺木、死亡、重生等形象有連結。真的處處皆是象徵,可見本片選字之密度與深度。
另外,奧洛克被稱作「騎龍巫師」(Solomonar),有一派學者也認為「騎龍巫師」是基督宗教對達契亞人信仰與達契亞法師的妖魔化。這樣去看艾倫和奧洛克的關係,兩人都是不容於現世的異教祭司。
跨越時光的情話是1992年版德古拉的台詞,但私心覺得蠻符合奧洛克所以引用(艸)我也很喜歡本片的鏡頭和各種氣氛,雖然膽小,但如果有機會重看還是想重新欣賞一些細節。
上一噗的分享不敢說是詳實考據
更像是努力發揮想像力後不小心寫對答案的驚喜,不過很開心能讓你對我的作品產生興趣~穆瑙1922年默片版,即使過一百年再看,還是有些地方拍得陰森詭譎,不難想像當時觀眾在漆黑的戲院初次觀看這部電影,應該嚇得不輕。
糟糕如果現在要我比的話,我覺得2024版奧洛克>1992版德古拉(對不起蓋瑞歐德曼QQ)奧洛克真的給人好困惑的感覺,就是明明知道奇醜無比但又覺得各種性感
(朋友:承認吧你就是個monster fucker刷湯不熱看到一堆針對奧洛克的豪放發言真心覺得我不孤單無論是《簡愛》或《咆哮山莊》,女主角和她不容於世的對象(男主角),兩人之間的關係很難以「俗世愛情」定義,男主角的外表或過去也不符合當時社會認可。就是要這些元素才是哥德羅曼史啊!因此《諾斯費拉圖》立刻就啟動我的雷達開關。
記得當年看《真愛不死》就對那個設計美學和前世設定念念不忘,這次《諾斯費拉圖》也有給我同樣的感動。飾演奧洛克的比爾·史柯斯嘉不只聲音表現精湛,也把奧洛克的舉止和眼神詮釋得很好,讓奧洛克變得如此有魅力功不可沒!
也謝謝Ivy提供1922版的觀看管道資訊~我也是在YouTube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