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0 AM
Thu, Feb 6, 2025 9:35 AM
3
2
【翻譯問題】#音譯 把阿根廷總統Milei音譯「米雷伊」的人母語可能不是華語(如吳語,包括上海話、蘇州話),但當初跟著用的人是不是華語不好?「雷」ㄌㄟˊ本身就是lêi了,他是以為「雷」讀ㄌㄝˊ lê嗎?
倒是Zelenskyy(澤倫斯基)的尾音依照口音才真的有機會讀「齊倫
斯基伊
」。
若是作為吳語(蘇州話、上海話)譯名那沒關係,但那也只適合他們讀啊。不然為何以往香港人、新加坡人、東南亞華人會有自己的音譯?為何「巧克力」的粵語是「朱古力」,台語是「芝車力」?
事實上台語報新聞提到一些外文專有名詞如歐巴馬時,要嘛用原文Obama,要嘛用台語讀奧巴馬,不要沿用華語漢字讀「Aupama」。類似亦適用於義大利/意大利(Gi- / I-)、墨西哥/墨喜哥(-s- / -x-)。
贅音
華語本位主義與單一化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2 AM
Thu, Feb 6, 2025 9:03 AM
跟隨美國腳步 阿根廷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台視新聞網
via
@CteaX55 - 川普宣布︰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停止金援中東救助機構 外媒透露,川普預計在美國...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4 AM
[miˈlei̯]
Javier Milei - Wikipedia
Milei -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4 AM
雷 -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4 AM
[zeˈlɛnʲsʲkɪj]
Volodymyr Zelenskyy - Wikipedia
[zeˈɫɛnʲsʲkei̯]
Зеленський -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4 AM
Thu, Feb 6, 2025 9:05 AM
【筆記】華語與部分漢語在音譯上的問題 #翻譯問題 #Lost in Translations - Cit...
@CteaX55 - #歐洲的名稱翻譯 #音譯 偶然發現「歐」在台語的發音有 io 這個發音,應該說,「...
@CteaX55 - Obama的音譯: 我們習慣「歐巴馬」,歐:華語 ou¹ [óu],台語 au 對...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8 AM
【筆記】台灣話/台語&台文 #語言學 #台語漢字 misc (3) - CityNight板 - Dis...
@CteaX55 - 【台文】歐洲各國名稱以名從主原則翻譯為台語 正好看到Threads上有人提,回了幾...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8 AM
↑
引用: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8 AM
我個人認為台語應該要開始直接使用原文(能的話還可以從主而非使用英文,像是不用Italy改用Italia、土耳其用Türkiye)
若要用翻譯成漢字,不應該跟著華語使用,並應該以名從主的方式翻譯。
──因為音譯的發音原則根本不合,像是
* Ireland 愛爾蘭 Ai⁴-Erh³-Lan⁵ → Ài-jí-lân
* Italy 義大利 Yi⁴-ta-li⁴ → Gī-tāi-lī (意打利 Ì-tá-lì會比較合;類似狀況也發生在雅典Athens → Ἀθῆναι Athênai [atʰɛ̂ːnai̯] 亞提奈)
就是最好的例子。加上台語沒有[f] ㄈ與[r](不是ㄖ [ʐ])等音,若用漢字只能用[h] ㄏ與[l] ㄌ取代。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CteaX55
Thu, Feb 6, 2025 9:08 AM
「瑞士」其實用台語就是Suī-sū(「瑞」在華語音本應同「睡」但變成ㄖㄨㄟ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歷史背景,像是Russia翻譯成「俄羅斯」(照清代名稱「鄂羅斯」發音)則是源自元代蒙古語發音「斡羅思」。目前是看過不少台文是使用「露西亞」。
載入新的回覆
倒是Zelenskyy(澤倫斯基)的尾音依照口音才真的有機會讀「齊倫斯基伊」。
若是作為吳語(蘇州話、上海話)譯名那沒關係,但那也只適合他們讀啊。不然為何以往香港人、新加坡人、東南亞華人會有自己的音譯?為何「巧克力」的粵語是「朱古力」,台語是「芝車力」?
事實上台語報新聞提到一些外文專有名詞如歐巴馬時,要嘛用原文Obama,要嘛用台語讀奧巴馬,不要沿用華語漢字讀「Aupama」。類似亦適用於義大利/意大利(Gi- / I-)、墨西哥/墨喜哥(-s- / -x-)。
贅音 華語本位主義與單一化
via
[zeˈɫɛnʲsʲkei̯]
Зеленський -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引用:
若要用翻譯成漢字,不應該跟著華語使用,並應該以名從主的方式翻譯。
──因為音譯的發音原則根本不合,像是
* Ireland 愛爾蘭 Ai⁴-Erh³-Lan⁵ → Ài-jí-lân
* Italy 義大利 Yi⁴-ta-li⁴ → Gī-tāi-lī (意打利 Ì-tá-lì會比較合;類似狀況也發生在雅典Athens → Ἀθῆναι Athênai [atʰɛ̂ːnai̯] 亞提奈)
就是最好的例子。加上台語沒有[f] ㄈ與[r](不是ㄖ [ʐ])等音,若用漢字只能用[h] ㄏ與[l] ㄌ取代。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歷史背景,像是Russia翻譯成「俄羅斯」(照清代名稱「鄂羅斯」發音)則是源自元代蒙古語發音「斡羅思」。目前是看過不少台文是使用「露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