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寫寫
觀影 拖延許久,連IMAX都沒了我才終於去看了諾蘭《奧本海默》。我覺得是好電影,但可能是敘事刻意維持某種程度的疏離跟神秘,導致電影結束後「殘留在我內心的情緒」意外地少?或者說,我不確定我那些情緒有多少是被電影帶動,還是被這段歷史所帶動?
小步寫寫
我還是覺得諾蘭在維持精巧結構+仍讓多數觀眾看得懂的前提下,交出很漂亮的成績單。但怎麼說呢,我認為整部片似乎少了某個,「刺點」?(希望我沒有誤解名詞)或者說我對諾蘭式的情感描繪手法感受到某種,麻木感嗎?他一貫地克制、細膩、深沉,給人一種高級感,但大概是知道他會這樣詮釋,所以感覺有點微妙。
小步寫寫
可能之前的作品都還是有令我破防或不斷回想的地方,好比《天能》最後尼爾義無反顧走向命運終點(卻也是一切起點)、《敦克爾克大行動》望向船隻的「Home」、《星際效應》的四維空間、《全面啟動》對妻子的罪咎(雖然之前二刷後完全被豬隊友印象給洗掉了)、《黑暗騎士》結尾背負一切的沉重疾馳。但,《奧本海默》暫時還沒欸?希望我之後沉澱下來後會有幾個縈繞不去的情節片段。
小步寫寫
啊,但我還是滿喜歡整部片其實「不止於原爆」,特別是麥卡錫主義、冷戰、和戰後軍備競賽的時代氣氛慢慢遠去的當下,其實這部召喚回了那個時代內也會有的言論審查、防範間諜的緊繃焦慮,拍得非常好。
小步寫寫
確實會很想重新認識那個時代的歷史。
狼 蝙蝠 貓頭鷹
他是個能力很好的科學人員,但是被取消安全許可某個程度是合乎常理。畢竟有犯錯紀錄在前。上尉的證詞也是這樣陳述,所以後續力道有點被減弱。同時黑箱聽證會那段有點太冗長了
小步寫寫
啊,很奇妙的是因為這部片我更後悔沒有二刷《淨化論》了,真的好喜歡那種在會議過程中衝突又詭譎的滿滿張力,我覺得秘密聽證會上,羅傑的刻意針對,到最終連環炮式質詢奧本海默的那段反而拍得太用力太強烈了。個人更偏好那種,優雅地緩慢地窒息對方任何生路的手段。
小步寫寫
我也覺得,在那個時代內連道德疑慮都要被交代得一清二楚,什麼「你在1945年沒有罪疚感,那為什麼1949年就會有了呢?」並以此作為咬死對方的釣餌,真的是把對於人的立場加以簡化而審視的時代性,描繪地非常厲害。
小步寫寫
另,不確定是不是我多想了?但我覺得試爆完後,眾人的反應滿微妙的,比起狂喜,更像是因為狂喜是正確反應,所以大家要跟著狂喜,會感覺到那些狂歡叫囂的人中,其實也藏了幾位混亂而焦慮的人吧?
小步寫寫
就像奧本海默被請去對所有工作人員致詞時,分明內心糾結無比,嘴巴上仍要講一些鼓舞話語,甚至嘴一下日本。我覺得他爾後看到的,坐在地上嗚咽的男女、在圍欄邊吐的男人,是不是既反應了他的真實情緒,也暗示了其實也有不少人像他這樣,內心糾結但無法表達呢?
小步寫寫
=====
小步寫寫
收個筆記(照樣很多)
小步寫寫
另,意外可以認同這篇提到諾蘭的主角消失欸,雖然整部片用奧本海默貫穿,但因為各種剪接插敘補敘,觀眾只能自行腦補席尼墨菲沉鬱的神情究竟是在想什麼?看似是不批判或未妄自詮釋,但也覺得這其實是一種高明的閃躲。
批踢踢實業坊 - movie
小步寫寫
====
小步寫寫
收一下歷史課跟物理課
小步寫寫
小步寫寫
Fred Yang關於《柏拉圖的天空》這兩篇文好好看!
Facebook
Facebook
小步寫寫
[普雷] 我是因為聯合公園來看《奧本海默》的 以下則說個電影中有出現、但只是驚鴻一瞥的畫面
大概在電影前十分鐘的部分,奧本海默的求學生涯時,他在讀"T.S.艾略特"的書

T.S.艾略特是個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知名美國/英國文學大佬
《荒原》一書非常有名,歷史課本上也有提到過這個人&這本著作的存在

而電影中沒有敘述到,奧本海默在曼哈頓計畫結束、離開拉斯阿拉莫斯後的事
他受到史特勞斯的邀請,前去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院長(年薪二十六萬美元)

有趣的是,他在此設立了人文學科的短期研究員職位
──其中,任職者就包括了T.S.艾略特

……這該算什麼,一位粉絲對自己喜歡的作家的終極包養嗎XDDDD
小步寫寫
雷尼尔 on X
昨天晚上看了《奥本海默》,电影总体不错。但是有点简单化那段时间的历史与事实了,尤其是后半段。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