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Fri, Jul 21, 2023 3:53 PM
Fri, Jul 21, 2023 3:56 PM
1001
204
奧本海默上映了!
這邊是物理系的學生,課外是在學校的小型核反應爐工作
雖然噗主台灣時間星期一早上才會去看,但超想跟大家宣揚物理的
恐怖
美妙之處
請大家在不要劇透(可以問科學家/物理觀念)的情況下討論!
會有預告出現場景的討論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3:57 PM
Fri, Jul 21, 2023 3:59 PM
先講一個不是很重要的
預告中出現的Los Alamos 實驗室
至今其實仍是美國最重要的武器實驗室
據說那邊的福利跟薪資算是美國國家實驗室中數一數二好的
雖然說要住在新墨西哥州鳥不生蛋的地方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4:05 PM
原子彈/核彈其實是利用核分裂所釋放出的高能量
不論是常用來做成核武的鈽或者是現在大部分作為核反應燃料的鈾,在與中子進行反應後會分裂成兩個較小的原子,其中所損失的質量(mass)就可以用史上最有名的方程式E=mc^2來計算出所釋放出的能量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4:20 PM
Fri, Jul 21, 2023 4:21 PM
除了一瞬間釋放出的超大能量外,放射線對人體、環境造成的傷害也很大。
先區分一下一個大部分人應該都很容易搞混的概念
輻射 radiation 是指不穩定的原子經過衰變而釋放的粒子或電磁波,常見的有alpha, beta 跟gamma radiation,中子也是一種輻射,而且更容易造成非常嚴重的病變或傷害
放射性物質radioactive material 是會釋放出輻射/放射線的物質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4:33 PM
Alpha粒子是氦的核,是常見的放射線中質量最大的,其中包含了兩個質子跟兩個中子,所以帶有兩個正電荷(質子帶有一個正電荷)
因為體積太大了所以很容易被擋下來,就是一張紙都可以擋下來的程度。
除非吞了一整塊釋放alpha 粒子的放射性物質否則不太需要擔心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4:45 PM
Fri, Jul 28, 2023 1:32 PM
Beta 有分beta + 跟beta -兩種,如果是負電荷的話其實就是電子,正電荷的話則是正電子,兩個質量完全相同只是電荷相反
對稱性在粒子物理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CPT symmetry (charge,
parity
and time) 但這個有點太難了我就不多做討論
Beta 衰變是一個很特別的情況,物理四種基本力中的弱力(對他真的叫weak force)是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作用力,如果釋放出的是電子,代表有一個中子變成了質子;如果釋放出的是正電子,則代表有一個質子變成了中子
基本上可以用木頭或塑膠等來阻擋,但高能電子束直接衝過來是很危險的
*謝謝旅人指正!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4:47 PM
如果我寫的太hard core拜託阻止我
然後歡迎隨意插樓!!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5:06 PM
Fri, Jul 21, 2023 5:19 PM
Gamma就是電磁波,只是是能量很高的電磁波所以穿透力很強,最簡單的想像就是有高能量撞進人體然後不小心把某個電子從細胞裡面的分子裡面原子敲出來。
最好用來阻擋gamma的就是高原子量的物質,最常用的是鉛
Gamma其實跟光的本質一樣只是波長不一樣,所以他們都是光子(波粒二相性的粒子性)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7:06 PM
沒有人要回那我只好繼續隨便講哈哈
輻射中毒的症狀大概有兩種分類方式,第一種是反應的時間
急性包含嘔吐、皮膚泛紅,慢性的有白內障、癌症
第二種是發生的原因(?)不確定怎麼翻譯比較好
超過一定劑量一定會發生的就是像白內障或皮膚泛紅這種
隨機性但會提升發生機率的是癌症
高劑量的話會造成中樞神經受損,甚至死亡
walnut5839
Fri, Jul 21, 2023 8:33 PM
片中曾經出現「量子『概率』」的翻譯,請問學界內部在以中文討論時也都以「概率」為標準名詞嗎?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8:37 PM
walnut5839:
我比較常聽到的是「機率」,英文是probability
不過印象中在討論某個事件(event)的機率(probability)的時候也有聽過概率
不好意思噗主在美國念大學所以名詞的翻譯可能會不太確定
walnut5839
Fri, Jul 21, 2023 8:40 PM
原來是這樣!身為翻譯從業人員實在很在意這個問題()謝謝噗主的細心回答
ಠ_ಠ
Fri, Jul 21, 2023 8:45 PM
walnut5839:
哇好厲害
也謝謝旅人詢問!我很佩服從事翻譯相關行業的人,因為我在跟臺灣的家人朋友分享專業領域上的事很容易中英交雜,專業名詞真的需要特別去查
bison5511
Fri, Jul 21, 2023 11:03 PM
我只想說,物理系學生應該會超愛這部XD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1:58 AM
bison5511: 哇嗚
我現在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我是業餘歷史迷尤其著迷一戰二戰史
輔德文系後遺症
,所以我也很怕歷史解釋的部分跟我沒有對到頻率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2:02 AM
Sat, Jul 22, 2023 2:02 AM
不過我第一次發偷偷說有這麼多讚
如果大家喜歡看物理相關的話,這邊很想要每週開一個偷偷說給大家問
太喜歡聊物理,我的文組老媽都常常跟我聊到
精神渙散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4:08 AM
慢慢來講一些量子物理的發展史好了
第一個被發現的基本粒子是電子,最有名的相關科學家大概是湯姆森,他進行陰極射線的實驗並計算出了其中粒子束的電荷與質量比,他也提出了梅子布丁模型(原子的構造)
也就是說電子像梅子灑在布丁上那樣。
我至今還是不懂為什麼是梅子?我也有聽過葡萄乾的版本?
這時候大概是1897年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4:16 AM
Sat, Jul 22, 2023 4:24 AM
下一個重要人物是拉塞福,也就是著名的alpha 粒子射金箔實驗代表
實驗當然不是他本人做的,他只是實驗室的主持人,是他手下的博士生(還是博後)蓋格跟馬斯登完成的,順帶一提蓋格之後也參與了蓋格計數器Geiger counter 的發明,至今這個偵測放射線的儀器還是非常廣泛的被利用喔
只是它真的很吵,而且被電到的時候超痛
由於金箔散射實驗發現大部分帶正電的alpha 粒子都會直接穿過去,但有少部分會被大角度的反彈回來,所以新的原子行星模型就誕生了
也就是帶正電原子核只佔原子中心的一小小部分
這時大概1909年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4:22 AM
20世紀初是物理學第二個黃金時期(第一個是18世紀牛頓的時代)
1900年,普朗克第一次提出能量量子化的概念(經由研究黑體輻射),這也被視為量子物理的起點。
還蠻好笑的是,當初普朗克念大學的時候啊,他的教授勸他不要走物理學,因為當時物理學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原期,已經許久沒有出現新發現,只有一些空白需要被補上。
然後他就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量子物理,至今我們還沒有完全理解。
當沒有東西可以研究的時候,創一個新領域就好了啊
當初看到這個故事真的覺得教授的臉好痛啊
ox2653
Sat, Jul 22, 2023 4:38 AM
每週科普我會想看!
coral7283
Sat, Jul 22, 2023 4:42 AM
問一下:所有東西都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構造是原子核外圍有電子,中間的部分都空空的。既然這樣那為什麽原子組成的東西不會空空的,我們摸到東西的時候不會穿過去呢?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4:54 AM
ox2653:
感謝旅人支持!
那我來想一個tag好了!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5:04 AM
Sat, Jul 22, 2023 5:04 AM
coral7283:
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尺度問題,畢竟原子的大小是10^-10 公尺,如果我們是原子大小的話,一個人(2m)對我們來說是地球的1000倍左右
在這個尺度下,電磁力(四大基本力之一)非常強,也就是說另外的粒子根本無法卡進去另外一個原子之間,就算那中間有許多空間,也是被辦法被「穿過去」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穿透手摸的東西。
順帶一提,所有我們接觸物體所感受到的力(例如摩擦力)都屬於電磁力喔!在微觀*n的尺度下都是組成我們的原子外圍的電子在跟組成物體的原子外圍的電子產生作用力。
希望這樣解釋有比較清楚一點!
coral7283
Sat, Jul 22, 2023 5:17 AM
感謝噗主,期待之後的每週科普
coral7283
Sat, Jul 22, 2023 5:21 AM
再問一下四大基本力是哪四大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5:21 AM
噗主要準備去睡了
但睡前我突然想到我不小心跳過了那個史上最有名的
爆炸頭瘋子
我是說科學家
1905年,可以說是目前最有名的天才科學家橫空出世,愛因斯坦一口氣發表了五篇對近代物理學貢獻極大的論文(其中四篇在德國科學期刊上),主題分別是光電效應、分子大小、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質能守恆。
這位當時瑞士專利局職員薪偷的成果,橫跨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分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但他其實一生只獲得過一次諾貝爾奬,也就是1905年發表的第一篇光電效應。
這篇論文肯定了光的粒子性,以及能量量子化的概念。至於為什麼著名的狹義跟廣義相對論都沒有得諾貝爾獎,因為以當時的技術無法實驗上證實。
雖然說他獲得的諾貝爾獎主要是在量子力學的貢獻,但愛因斯坦可以說是量子力學最大的阻礙之一也不為過?之後可以再聊聊這部分。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5:22 AM
coral7283:
重力、電磁力、強力、弱力
但是現在也有人說只有三種,電磁力跟弱力被統一
強力跟弱力基本上只在原子尺度作用,所以我們一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重力跟電磁力而已
coral7283
Sat, Jul 22, 2023 5:28 PM
可以問天能的嗎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5:33 PM
coral7283:
可以
但熱力學是噗主罩門所以我可能也要查點資料
coral7283
Sat, Jul 22, 2023 9:08 PM
熱力學第二定律說熵會隨著時間增加,
這是如何推導到逆熵時間就會倒退的?
ಠ_ಠ
Sat, Jul 22, 2023 10:28 PM
coral7283:
我當時看也很困惑,我目前想到/看到的解釋是,因為當時間往前,熵一定會增加,所以如果熵要減少,只可能是因為現象朝著過去前進
ox2653
Sun, Jul 23, 2023 2:32 AM
熵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個字也會出現在行政學裡??
ಠ_ಠ
Sun, Jul 23, 2023 9:33 PM
ox2653:
抱歉噗主今天出門看芭比+奧本海默!
我必須說實在話⋯⋯我也不太懂
定義上是表示系統混亂的程度(disorder)
噗主回去以後會翻一下熱力學課本!
ox2653
Sun, Jul 23, 2023 11:44 PM
沒事沒事,看電影很棒!
ಠ_ಠ
Mon, Jul 24, 2023 5:50 AM
看完電影了!
決定開新噗分開討論
ಠ_ಠ - 這邊是前幾天發偷偷說瘋狂聊物理的噗主,原噗連結下收 今天終於去看了奧本海默 這噗會是有雷的討...
熱力學的我明天會回!
ಠ_ಠ
Tue, Jul 25, 2023 2:37 AM
ox2653:
如果是可以逆轉的改變,那系統的熵(可以視為系統所帶有的一個特徵?)不會改變,但如果是無法逆轉的改變,那系統的熵會增加
ಠ_ಠ
Tue, Jul 25, 2023 2:38 AM
身為一個物理系學生的murmur,我覺得這件事本身很不物理
感覺就怪怪的(被打
很抱歉我其實下學期才要正式修熱力學,我會努力搞懂的!!
turtle6159
Tue, Jul 25, 2023 6:58 AM
爆炸頭其實算幕後黑手/大魔王的存在
coral7283
Tue, Jul 25, 2023 7:16 AM
我不是物理系,只是喜歡看科普書的路人,請各路物理系專業人士多多指正←
根據我的理解,「熵」指的是「混亂的程度」。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熵會不斷增加,也就是混亂的程度會越來越高,能利用的能量越來越少。如果要讓混亂程度降低(恢復秩序),就需要額外的能量。因為封閉的系統能量是固定的,所以熵的增加無法逆轉。
但是在開放的系統中,如果能引入更多能量,就可以讓熵降低,也就是從混亂恢復秩序。
就好像房間如果不整理就會越來越亂,若要恢復整齊,就一定會耗能。
turtle6159
Tue, Jul 25, 2023 7:21 AM
雙縫實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舉手)想問這個
要怎麼說明比較好呢?
看起來是理所當然就會在那邊的、不是嗎(?)
coral7283
Tue, Jul 25, 2023 7:22 AM
舉個例子,人體是一個充滿秩序的系統,也就是說,人體必須不停地消除熵。
所以人要吃東西補充能量,來維持身體運作。一旦停止吃東西(補充能量),人就會死,死掉以後的人會變成一團紊亂的分子,也就是熵增加了。
coral7283
Tue, Jul 25, 2023 7:28 AM
至於噗主說的可逆轉與不可以轉,指的應該是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的情況。在開放系統中,系統可以接收外部的能量,所以可以一直銷除熵,總熵量不變。可是在封閉的系統中,沒有多餘的能量來消除熵,所以系統的熵就會越來越多,不可逆轉。
這是我的理解,如果有錯請多指正
ಠ_ಠ
Wed, Jul 26, 2023 4:08 AM
coral7283:
我覺得主要觀念沒有錯
我不確定人死後那部分的舉例算不算符合這個情況,但這只是一小部分
能量的部分從第二類永動機的不可行性去理解應該比較容易?
謝謝旅人分享
ಠ_ಠ
Wed, Jul 26, 2023 4:09 AM
Wed, Jul 26, 2023 4:10 AM
turtle6159:
感謝旅人提問!請問旅人想問的是電子的干涉現象嗎?
不好意思我不太確定旅人想問是哪個部分
光的話應該比較好理解所以我猜是要問電子?
turtle6159
Wed, Jul 26, 2023 5:04 AM
ಠ_ಠ:
File:Double slit experiment.webm - Wikipedia
雖然影片是這樣的,但實際上要怎麼知道他會通過a或b其中哪一個閘門?
turtle6159
Wed, Jul 26, 2023 5:07 AM
一般都是假設他是一道波,不會觀測到他裂開才對、不是嗎?
coral7283
Wed, Jul 26, 2023 5:41 AM
ಠ_ಠ: 人死那個例子沒錯喔(←生物系)
永動機我的理解是:熵的增加也會讓能量變成不可以利用的形式(廢熱)。永動機就是不用添加更多能量就可以自己動的系統。因為在沒有添加新能量的情況下,熵會一直增加,使得原本的能量轉變成廢熱。等所有能量都變成廢熱(不可利用)了,永動機就停了,所以永動機不可行。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2:08 AM
Thu, Jul 27, 2023 12:08 AM
turtle6159:
嗯⋯⋯我先從能看到的波開始好了
首先想像水波
Explain 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of...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2:12 AM
Thu, Jul 27, 2023 12:18 AM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到,當波遇到狹縫時,它是會同時通過兩個狹縫的,此時狹縫就像是一個新的波源(繞射,在狹縫會的情況下比較明顯),所以當波前(也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漣漪凸起來連成一圈的那部分)不再平行後,兩個狹縫所造成的波會互相干涉
當一個波峰(凸起來的地方)跟一個波谷(凹下去的地方)剛好在同一個點上時,會是破壞性干涉,兩個互相抵銷,所以那個點在水面上會是平靜無波
如果兩個波峰重疊或兩個波谷重疊,則會變成凸起來更多或者凹下去更多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2:26 AM
那光的例子也是一樣,我們就先當光是波。當一道光抵達雙狹縫前時,兩邊同時都會有波通過,所以也可以在狹縫後形成干涉模型。
但是電子就有點不一樣了,電子的波動性並不是說他本身是個波,而是他在空間中表現出波的特性。
首先我想先一個很簡單但很不直覺的概念,所有的基本粒子(例如電子)都只是點狀粒子,它在粒子物理的理論中沒有所謂的體積,討論電子的大小是沒有意義的,物理學家如果討論粒子大小多半只的是它的質量。
在電子「移動」的時候,它在空間中的位置是由波函數來表示,而波函數是薛丁格方程式的解(對就是那個史上最有名的貓
的主人
)。波函數是一種機率波,也就是說如果在某個空間點上波函數的振幅越大,電子「越有可能」在那邊。
而這個機率波是可以互相干涉的,就跟水波一樣可以經由雙狹縫展現出波動特性。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13 AM
Thu, Jul 27, 2023 1:13 AM
所以說電子到底穿越哪個狹縫?我們不知道,如果在其中一個狹縫擺上偵測器,看哪些粒子穿過那個狹縫,那干涉波紋就不會出現。
這就是量子力學算是最奇怪的一個點,就是測量、觀測的行為,會直接影響粒子的狀態。
在測量粒子在哪裡的瞬間,波函數就坍縮至被量測到的那個點。也就是在那個瞬間粒子出現在那邊的機率是1。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13 AM
希望這樣講有比較清楚,不好意思講有點多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16 AM
coral7283:
所以馬克士威的妖精就是把那些廢熱變回可以用的能量嗎?
超感謝旅人!我真的超怕熱力學跟統計力學⋯⋯我的腦袋比較像是電磁跟量子的形狀
人死後的那個例子超酷!但應該不太會出現在物理課本哈哈哈,因為太複雜了
所以熱力學課本的圖永遠都是一個方框然後粒子在裡面飛
wolf2550
Thu, Jul 27, 2023 1:22 AM
你真是可愛死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2:12 AM
muffin5:
感謝旅人分享!想請問一下方便把這些移到另外一個偷偷說嗎?擔心會有劇透的問題!
雖然這種片我總是在想劇透的界線到底在哪裡⋯⋯如果旅人希望放在這邊的話我也尊重
muffin5
Thu, Jul 27, 2023 2:13 AM
Thu, Jul 27, 2023 2:14 AM
我把其中一則移除好了
有個跟劇情比較有關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2:13 AM
muffin5: 感謝旅人
另外一噗也歡迎補充喔!
steak4623
Thu, Jul 27, 2023 3:21 AM
walnut5839: 我看奧本海默,覺得字幕翻譯似乎是好幾位一起翻譯,其中應該有香港或中國人,因為部分用詞甚至錯字都不像是台灣翻譯者會犯的錯。
turtle6159
Thu, Jul 27, 2023 3:31 AM
ಠ_ಠ: 雖然説不知道波會走哪一個縫隙,但光線特性卻是幾乎每次觀測都是相同的結果(例如每次都向逆時針方向偏5度),所以覺得很糾結
turtle6159
Thu, Jul 27, 2023 3:31 AM
所以有時會覺得可能他們用的公式有不完整處
caviar8622
Thu, Jul 27, 2023 4:10 AM
感謝噗主分享
fly2584
Thu, Jul 27, 2023 4:19 AM
(抱歉可能有些離題) 梅子布丁是Plum Pudding嗎?那是英國傳統菜色,和梅子沒有太大關係,這邊有一小段短片介紹 Plum Pudding/Christmas Pudding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Christmas pudding - BBC Id...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5:00 AM
turtle6159:
不好意思我可能還是不太理解,我的理解是波兩個縫隙都會通過,可以請問旅人指公式不完整處是哪個公式嗎?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5:03 AM
fly2584:
天啊原來是這個!!!大感謝!!!
我困惑了超久哈哈哈
miso5554
Thu, Jul 27, 2023 5:10 AM
fly2584: 原來如此
turtle6159
Thu, Jul 27, 2023 5:30 AM
ಠ_ಠ: 咦這樣不就變成變形金剛那樣可以拆開又裝回來
公式就...例如知名的相對論簡式,可能是我沒去找公式本體導致的誤會吧
pasta3032
Thu, Jul 27, 2023 6:07 AM
奧本海默這電影有劇透的問題嗎
turtle6159
Thu, Jul 27, 2023 6:11 AM
沒有吧,和史實不符的地方,你就當他是導演二創就好了
oreo7810
Thu, Jul 27, 2023 6:48 AM
怎樣算劇透?美國往日本丟兩顆東西這樣算嗎?
已知的歷史算是劇透嗎?
eagle7328
Thu, Jul 27, 2023 6:48 AM
哇噗主這樣好想要推薦你這個podcast喔,他們開兩個小系列,一個是科普相關,後面一個量子熊系列是講量子物理相關(後面開始講一些巨擘們的生平故事)
最新的三集就是在講奧本海默這個人,身為一個非物理系的文科生聽不懂但也是聽得很開心
主講兩位物理系教授也是個資深的鋼彈暨動漫老宅宅
EP.131 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波瀾壯闊的一生(上)!(量子熊#24)
pie5174
Thu, Jul 27, 2023 9:15 AM
你對LK99,有什麼看法,美好到不可能是真的嗎?
nut5122
Thu, Jul 27, 2023 12:30 PM
在美國讀物理系的朋友一大早跑來跟我哭說:看電影時覺得懂物理真是太好了,能聽懂英文真是太好了,大大推薦了電影。
接著他抱怨他旁邊的人演到一半開始滑手機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03 PM
turtle6159:
啊
一般的波(非機率波)是能量在空間的傳遞,介質本身是不會跟著波傳遞出去的,這是一般所講的能量是連續的狀態,所以不會有被拆開(?)
至於機率波本身應該不需要介質,它也不是能量的傳遞,所以跟量子力學的能量量子化沒有衝突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09 PM
Thu, Jul 27, 2023 1:10 PM
turtle6159: oreo7810:
抱歉我沒有講清楚!這邊想要分享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我覺得對於史實的電影,導演與編劇對於史實的選擇、剪裁就是屬於創作,畢竟那個時候發生了那麼多事情,有這麼多有名的人,有哪些事件或人會在電影中被提到、用怎樣的手法描寫,對我來說事前知道的話就會影響觀影體驗。
因為看這類型電影的時候必須要有意識的知道自己是隨著導演對於這件事件的角度來觀看,哪些部分被省略、哪些人被放大,都有著導演、編劇剪輯的價值觀,我自己看電影的時候會盡量以先接受導演的視角方式來享受電影,但後面反思會去思考如果是我的話會從怎樣的角度去看這個事件。
(小劇透)
例如說裡面沒有提到惡魔核這件事情,我是看完以後才確定電影沒有的,如果我事先知道的話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一定會一直在思考可以在哪邊插入這件事。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14 PM
Thu, Jul 27, 2023 1:14 PM
pie5174: 昨天實習的地方大家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如果是真的的話就太好了,天知道光是粒子物理實驗室每週就燒掉多少錢買液態氮,電力運輸也會更有效率。
但我有上arXiv 看過那篇,我有點困惑因為他們一直說ambient pressure 但沒有說他們到底在怎樣的壓力下測試的(也可能是我漏掉)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16 PM
nut5122:
我跟一群物理系/工程的朋友一起去看所以沒有那個問題!
koala2933
Thu, Jul 27, 2023 1:28 PM
噗主有公河可以追蹤嗎,看你覺得好有趣
koala2933
Thu, Jul 27, 2023 1:28 PM
看你講解*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56 PM
koala2933:
我的河道物理的比例很少很少很少
大部分時候還是一個動漫宅
還是旅人會希望追蹤一個物理+歷史+德文專門的帳號?
然後這噗愛心太多了吧
omelet8082
Thu, Jul 27, 2023 2:01 PM
噗主講得很有趣也很好理解,既有長知識的感覺,又不會很有負擔感,謝謝噗主
koala2933
Thu, Jul 27, 2023 2:05 PM
想到旅鵝的德文自從過了畢業門檻後就沒有再拿出來用ㄌ,歷史部分,體感上只有對二戰熟悉一點點,想聽物理原理也想聽科學家的八卦啊啊啊啊(好了
pisces1750
Thu, Jul 27, 2023 2:06 PM
好喜歡噗主科普
想請問重力波是什麼?為什麼可以透過觀測重力波去推測/觀察黑洞融合呢?
最近去逛黑洞展在這裏感到我就是個文盲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2:15 PM
eagle7328:
突然發現忘記回到!謝謝旅人推薦,明天運動的時候來聽~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2:15 PM
omelet8082:
謝謝旅人喜歡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2:16 PM
koala2933:
科學家的八卦真的超多的
我德文課第一學期期末報告就是講德國科學家們的八卦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2:18 PM
pisces1750:
我晚上回這個!因為這個我自己也要再看一點資料確定沒有講錯
不能再薪偷了
噗主下學期要修廣義相對論所以我應該來面對它了
donkey1528
Thu, Jul 27, 2023 2:31 PM
重力波可以看諾蘭的星際效應 (欸
turtle6159
Thu, Jul 27, 2023 2:42 PM
好吧,我對波的偏見就交給諾蘭了(不對吧
一般常見的波都會帶著介質走、甚至是和介質一起變身成能量形式
所以非物理系的我反而很習慣隨機的波(因為常見的幾乎都隨機、例如轉來轉去的颱風路徑)
然後安麗一下Netflix上的星際效應本月底下檔,想複習請趁早
celery690
Thu, Jul 27, 2023 8:07 PM
每週聊這個很棒,請拜託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9:31 PM
下班了!
Viv_物理&歷史 [theWanderingWaveFunc]
開了一個新帳號哈哈
之後如果要開偷偷說應該會用這個開
ಠ_ಠ
Thu, Jul 27, 2023 10:25 PM
turtle6159:
不確定我有沒有理解錯誤,但是能量跟介質並不會一起傳遞,雖然看起來介質確實是隨著波上上下下(或前前後後)沒錯,但是在能量傳遞出去的時候介質不會跟車被傳遞出去
譬如說繩波,如果把放在地上的繩子拉起來形成一個波,在波通過整條繩子後,繩子還是會在原地
然後不太清楚隨機的波是什麼意思⋯⋯?不過颱風路徑不太算完全隨機的
jaguar8252
Thu, Jul 27, 2023 11:21 PM
感謝噗主,本人下週也要去影院看,但因為在海外只能全英聽,想問電影會出現大量物理相關的生僻字嗎(我有看到上面有劇透的噗,但不確定這個問題是否會涉及劇透)
cock4621
Thu, Jul 27, 2023 11:34 PM
雖然文科看的母颯颯 但是感覺開拓了新領域了呢!
koala2933
Fri, Jul 28, 2023 12:30 AM
ಠ_ಠ: 笑出來
感覺二戰期間也是有很多故事~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3:06 AM
pisces1750:
重力波是廣義相對論預測的現象,雖然愛因斯坦本人好像也不確定到底可不可以觀測得到。它是進行加速度運動的大質量的物體擾動時空,然後這個擾動向四周傳遞出去像波一樣的形式。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說引力是時空的扭曲,像是下圖這樣的感覺:
我從LIGO網站上找到的圖,但它credit NASA
因為這種時空擾動非常非常細微,所以通常要超級大質量的物體,例如黑洞、中子星,進行加速運動(合併)才有可能觀察到
至於為什麼重力波可以用來探測黑洞,因為重力波不會被任何東西「擋住」不會像其他訊號一樣要穿過千百層星系才會到達我們這裡。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3:16 AM
第一個測量到重力波的研究機構LIGO (Laser Interferometern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用的技術干涉儀,其實一開始是用來測量不存在的光的介質--以太
邁克生-莫雷實驗
是讓所有物理系頭痛的近代物理實驗
基本實驗原理是利用分光鏡將一道雷射光分成兩個垂直方向,再由兩端的鏡子反射,如果兩道光所走的路徑長度不一樣並不斷改變的話,兩道光的干涉條紋會不斷移動
但以太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們並沒有發現干涉條紋移動的現象。
因為這個技術對於任何微小的改變都非常靈敏,所以才會被選來作為觀測重力波的裝置原理,置於一般物理實驗則會學習如何用這個方式測量光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折射率)。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3:17 AM
順帶一提美國正準備發射重力波探測器(LISA)上太空,大概在2035年左右,以物理實驗的時間軸來說,快了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3:19 AM
jaguar8252:
我是在美國看的,我覺得物理相關的詞不懂其實不太影響整體劇情!
但政治用詞可能會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4:41 AM
然後我突然想到那個星際效應
然後想到蟲洞
下面的我自己也沒辦法講解因為他牽涉到廣義相對論跟量子力學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查查看Einstein Rosen bridge theory
然後我最近聽到一個很有趣的理論,在愛因斯坦提出這個理論的同年,他也寫了著名的EPR paradox ,基本上就是在批評量子力學的中重要的哥本哈根解釋,而現在有些人說這兩篇論文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量子糾纏的性質去實現蟲洞的概念
稱為ER=EPR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4:42 AM
我當時聽到的第一個想法是愛因斯坦的靈魂大概會想跑出來揍你
turtle6159
Fri, Jul 28, 2023 4:43 AM
P恆常=1的話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4:46 AM
但那個P是某個人的名字開頭字母
對不起物理學家就是這麼的沒有創意,他們連名字都懶得想了
plum3262
Fri, Jul 28, 2023 4:54 AM
作為前理工科學生的我想來問科學家們數學爛的八卦安慰自己
我聽說愛因斯坦有很多計算都是他第一任老婆幫他做的
pasta3032
Fri, Jul 28, 2023 4:59 AM
好奇噗主對於JOJO的荒木物理學有沒有什麼想法
turtle6159
Fri, Jul 28, 2023 5:02 AM
Boris Podolsky 對不起,你很重要
solar5777
Fri, Jul 28, 2023 5:43 AM
好奇噗主看到支言支語的字幕有什麼看法
cock9239
Fri, Jul 28, 2023 8:25 AM
solar5777: 噗主是看沒字幕的版本
muffin9067
Fri, Jul 28, 2023 1:10 PM
還沒看奧本海默但看到這噗在聊物理衝進來!!!看噗主描述物理知識覺得開心
!!
不過想偷偷講個最剛開始的,cpt symmetry的p是parity不是purity喔…!!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1:30 PM
muffin9067:
天啊謝謝旅人!我會馬上改
應該是手機自動選字選錯了
謝謝你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1:36 PM
plum3262: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物理學家之一--法拉第
但他數學不好是因為他並沒有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就是了。
他的物理直覺真的超強,像是磁力線等等概念都是很圖像化具體的觀念
而不是像馬克士威就很數學
其他數學不好的八卦我可能要想一下,因為近代物理學家就算他們說自己數學不好也不是真的不好,和數學家之間的合作是蠻常見的(我記得愛因斯坦也有和一位數學家合作)
caviar8622
Fri, Jul 28, 2023 1:38 PM
ಠ_ಠ:
愛因斯坦有被數學家說過數學不好。
但是除了數學家好像也沒人敢說他們數學不好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1:40 PM
pasta3032:
我沒有看JOJO
所以不方便評論,但剛剛查了一下覺得很酷!
earth552
Fri, Jul 28, 2023 2:43 PM
偷偷歪噗問一下噗主,美國物理系的學生覺得TBBT好看嗎?那種研究生活現實嗎?
duck3739
Fri, Jul 28, 2023 4:15 PM
Fri, Jul 28, 2023 4:16 PM
搜tag路過這個噗,這裡在美國大學也讀物理系
不過已經畢業了
別說噗主河道,噗浪的物理人真的很少很少,雖然認真打撈還是能撈到一些(?)我自己河道上不含我有三個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5:05 PM
earth552:
那個⋯我其實⋯⋯沒看過TBBT
沒有很喜歡看電視劇因為我超級沒有耐心
加上學校平常很忙所以很難抽出完整時間看劇
ಠ_ಠ
Fri, Jul 28, 2023 5:08 PM
duck3739:
旅人好!我覺得在噗浪這個平台上我就是把自己定位成動漫宅,所以在這之前也不太會在河道上講物理相關的東西
但我其實會定期搜尋物理這個關鍵字
duck3739
Fri, Jul 28, 2023 5:13 PM
ಠ_ಠ:
我就是會定期搜才搜到這噗
我也不太會在河道上講物理,很偶爾才會廚一下(?)平常在噗浪主要是創作者
earth552: 同樣也沒看TBBT
但系上很多同學有看也覺得很好看,具體內容到底符不符合現實就不知道了,他們還喜歡看Rick and Morty
cocoa6152
Sat, Jul 29, 2023 6:22 PM
噗主太強ㄌ⋯
ಠ_ಠ
Sun, Jul 30, 2023 1:06 AM
duck3739:
Rick and Morty我就真的沒聽過了
我是聽説核爆家園的還原度跟正確性蠻高的(同事說的),不過裡面的每個工作人員實際上都應該不只是一個人這樣
pear7995
Tue, Aug 1, 2023 3:24 AM
想放著慢慢看,也已經追蹤噗主的聊物理帳號
想大聲對噗主說,真的好喜歡這則偷偷說,雖然是純血文組生但我其實超級喜歡物理學(計算的部分除外),這個偷偷說喚回我學生時期對物理學的喜歡,真的超級感謝噗主
pisces1750
Tue, Aug 1, 2023 3:50 AM
謝謝噗主解釋
想繼續請教如果人的質量大到會被重力波影響,具體來說在重力波經過人時會發生什麼事呢?
turkey4399
Tue, Aug 1, 2023 4:00 AM
核爆家園演出有部分的誇飾,但大致上都是按照歷史演繹
尤其國家的政治面互動非常的真實
ಠ_ಠ
Tue, Aug 1, 2023 4:29 AM
pear7995:
謝謝旅人的支持!!
不好意思這兩天在遠端處理學校的事情所以沒有很活躍,謝謝還有在關注這噗的旅人們
我真的很喜歡物理,但是從國中開始後就很難跟其他人分享,畢竟開頭是物理很多人就會直接放空了
大概就跟我聽到有機化學一樣
這次能獲得這麼多關注真的是始料未及,謝謝大家支持
ಠ_ಠ
Tue, Aug 1, 2023 4:39 AM
Tue, Aug 1, 2023 4:40 AM
pisces1750:
我的理解是質量應該不是感受到重力波的決定因素,應該是距離源頭多遠(因為重力波也會隨傳播的距離減弱)跟物體有多大(體積)的問題
重力波的波長應該是遠超過人類體型的,所以我們應該感受不到被擠壓的感覺(可以想像是你身體的左半跟右半受到的影響沒有差太多,不是像剛好卡在波鋒跟波谷之類的)
然後如果距離源頭很近的話,應該在感受到重力波之前就粉碎到一點都不剩了(但可以順便想一下粉塵會去哪裡)
但假設人感覺得到重力波好了
應該(都是我猜的)
會有內部的不同點被擠壓的感覺?就是假設有一個超大的人(比地球還大)大概就是不同的身體部位會被收到不同程度的擠壓?
我覺得作為一個物理系只讓我覺得愛因斯坦更像個外星人,無法理解他的腦袋
turtle6159
Tue, Aug 1, 2023 4:45 AM
ಠ_ಠ: 這樣聽起來、穿越黑洞的時候也是被壓成很細(例如紅血球和氧氣都變成更細微的單位),然後很快的又黏回來?(假設另一端重力相似)
ಠ_ಠ
Tue, Aug 1, 2023 5:03 AM
turtle6159:
這個嘛⋯⋯我真的不知道
spaghettification是霍金提出的一個詞,就是被拉成像義大利麵那樣
但其實也可以變成煎餅(pancake,到底這個詞要怎麼翻啊,我們一般講的鬆餅是waffle,這件事困擾我超久了)
我剛剛在想如果原子被擠壓到電子進入強力(原子核)的作用範圍內呢⋯⋯這樣應該就變不回來了吧
我現在的所理解的好像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同時現在的量子力學跟引力/重力還是兩個分離的理論,有興趣可以看一下quantum gravity
那個數學已經到了超級噁心的等級
所以好像也不能夠從組成人的最小部分來解釋這件事
ಠ_ಠ
Tue, Aug 1, 2023 5:04 AM
turkey4399:
感謝旅人補充!
我看了預告就覺得我不敢看了,我超怕各種傷口
caviar8622
Tue, Aug 1, 2023 5:04 AM
ಠ_ಠ:
看來現在學物理的人不能像愛因斯坦討厭數學了
turtle6159
Tue, Aug 1, 2023 5:15 AM
ಠ_ಠ:
Waffle 跟 pancake 有什麼不一樣?鬆餅家族英文大解密!
waffle看起來是格子狀的都算(例如半導體產業的晶圓),pancake應該麥當勞早餐都還有賣、類似銅鑼燒的皮
crane1138
Tue, Aug 1, 2023 6:34 AM
turtle6159: 之前我看過某晶圓廠的徵才攤位,還真的送上面寫「Let's make a wafer」的waffle
(wafer也有waffle的意思)
ಠ_ಠ
Wed, Aug 2, 2023 7:42 PM
caviar8622:
我們現在有電腦哇哈哈哈哈
物理學家的工作叫寫出方程式
怎麼解就算了
ಠ_ಠ
Wed, Aug 2, 2023 7:42 PM
turtle6159:
我的問題是臺灣好像都翻譯鬆餅?講煎餅好像也不太對雖然真的是用煎的
ಠ_ಠ
Wed, Aug 2, 2023 7:43 PM
crane1138: 哈哈哈哈我喜歡
有吃的應該排很長吧
turtle6159
Sun, Aug 27, 2023 4:12 AM
ಠ_ಠ: 終於比較弄懂雙縫實驗,感謝
但這樣講量子力學真的有點像在講鬼魂可以穿越物體一樣
如果觀測會改變結果,那是否只要隔絕超距力,那就可能比較不會被粒子偵測到"被觀測"?
ox2653
Sun, Aug 27, 2023 4:22 AM
在看小學生都能懂的物理科普書時看見恩里科與約翰惠勒,但沒有多加著述,只知道他們都與核子有些關係,後者還教出很多有重要貢獻的學生,想請問他們有什麼好玩的小八卦嗎(例如人格特質等等)
ಠ_ಠ
Wed, Aug 30, 2023 4:57 AM
ox2653:
這噗有提到Enrico Fermi!(恩里科)
另外一位我不太認識不好意思,可能要再查一下資料
我剛好前幾天又聽到一個費米的故事,就是聽說Chicago pile 1第一次快成功的時候已經接近午餐時間,所以費米就叫大家把控制棒插回去,先去吃午餐
pisces1750
Wed, Aug 30, 2023 7:16 AM
吃飯皇帝大!
ಠ_ಠ
Sat, Sep 2, 2023 2:31 AM
ಠ_ಠ - 大家好! 這裡是Viv,超喜歡歷史&物理 想要來試試看週末科學小知識快問快答 也就是大家可以...
第一次的週末科普快問快答
簡單來說就是我不知道我就會說不知道或者不懂
如果有知識淵博的旅人路過歡迎幫忙解答
bagel5391
Sat, Sep 2, 2023 12:50 PM
turtle6159: (旅人路過)
不過即使在另一端有相似的重力也不會黏回來吧?在穿越黑洞時被拉成義大利麵,穿越後另一端重力場感應到的就是義大利麵的形狀的物體,應該不會黏回來
就像假設你把一塊黏土用手啪唧一下壓扁,手拿開後他還是扁扁一片的樣子,不會變回一塊
turtle6159
Sat, Sep 2, 2023 12:59 PM
bagel5391: 如果黑洞連光都跑不掉,代表他可能是一個很快速(甚至讓時間變成沒意義)的過程
所以我會以某個有形體的去穿越物體做為引述,因為看起來很怪、但他(能量、或粒子團)大概是這樣好像是分開過,但可能實際上是穿透(小時候會説是第幾度空間)
turtle6159
Sat, Sep 2, 2023 1:02 PM
比較好懂一點大概是在電梯裡有感受到力在移動,但人還是整個完整(?)的進出電梯廂
turtle6159
Sat, Sep 2, 2023 1:05 PM
所以這點其實和後來那噗的時間形成關聯,人在穿越(時光旅行)時,可能有一段是對稱的(壓縮與解壓縮?),所以義大利麵狀應該只是個觀測到的過程(?)
bagel5391
Sat, Sep 2, 2023 1:41 PM
turtle6159: 不好意思想問一下是哪個噗🥹沒挖到哈哈
turtle6159
Sat, Sep 2, 2023 1:43 PM
bagel5391: 你的樓上那一則,噗主引用的私噗連結
bagel5391
Sat, Sep 2, 2023 2:15 PM
turtle6159: 第一次週末快問快答那個⋯嗎?
我其實不是很確定你的意思,是類似人類會像ppt的淡入淡出那樣穿過去(?)只是是超級快的淡入淡出?
turtle6159
Sat, Sep 2, 2023 2:17 PM
bagel5391: 一般我們人類都會撞上水泥柱,但某些粒子可能是飄過去的,這樣
turtle6159
Sat, Sep 2, 2023 2:18 PM
然後黑洞只要不是只進不出,加上模型是預測的錐形
那這邊進那邊出,中間可能只是一個轉100度空間的概念(?)
turtle6159
Sat, Sep 2, 2023 2:21 PM
水泥柱是在講我這噗前面提到的雙縫實驗+穿透方式,雖然和黑洞可能有關、但為了避免混淆還是説明一下
turtle6159
Sat, Sep 2, 2023 2:22 PM
例如,假設某些成份會瓦普跳躍(?!)
bagel5391
Sat, Sep 2, 2023 2:29 PM
turtle6159: 我前面的意思是(對你說的紅血球那則),人類應該不會黏回來,但我不太懂穿越時對稱性那段,如果考慮對稱性也許會(?
bagel5391
Sat, Sep 2, 2023 2:29 PM
感謝你的說明
turtle6159
Sat, Sep 2, 2023 2:35 PM
bagel5391: 因為是很快速的通過,所以現在想想覺得那也不算拆開裝回,就類似類比轉數位再轉回來
但如果這樣説的通的話,通訊應該不是問題(?)
載入新的回覆
這邊是物理系的學生,課外是在學校的小型核反應爐工作
雖然噗主台灣時間星期一早上才會去看,但超想跟大家宣揚物理的
恐怖美妙之處請大家在不要劇透(可以問科學家/物理觀念)的情況下討論!
會有預告出現場景的討論
預告中出現的Los Alamos 實驗室
至今其實仍是美國最重要的武器實驗室
據說那邊的福利跟薪資算是美國國家實驗室中數一數二好的
雖然說要住在新墨西哥州鳥不生蛋的地方
不論是常用來做成核武的鈽或者是現在大部分作為核反應燃料的鈾,在與中子進行反應後會分裂成兩個較小的原子,其中所損失的質量(mass)就可以用史上最有名的方程式E=mc^2來計算出所釋放出的能量
先區分一下一個大部分人應該都很容易搞混的概念
輻射 radiation 是指不穩定的原子經過衰變而釋放的粒子或電磁波,常見的有alpha, beta 跟gamma radiation,中子也是一種輻射,而且更容易造成非常嚴重的病變或傷害
放射性物質radioactive material 是會釋放出輻射/放射線的物質
因為體積太大了所以很容易被擋下來,就是一張紙都可以擋下來的程度。
除非吞了一整塊釋放alpha 粒子的放射性物質否則不太需要擔心
對稱性在粒子物理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CPT symmetry (charge, parity and time) 但這個有點太難了我就不多做討論
Beta 衰變是一個很特別的情況,物理四種基本力中的弱力(對他真的叫weak force)是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作用力,如果釋放出的是電子,代表有一個中子變成了質子;如果釋放出的是正電子,則代表有一個質子變成了中子
基本上可以用木頭或塑膠等來阻擋,但高能電子束直接衝過來是很危險的
*謝謝旅人指正!
然後歡迎隨意插樓!!
最好用來阻擋gamma的就是高原子量的物質,最常用的是鉛
Gamma其實跟光的本質一樣只是波長不一樣,所以他們都是光子(波粒二相性的粒子性)
輻射中毒的症狀大概有兩種分類方式,第一種是反應的時間
急性包含嘔吐、皮膚泛紅,慢性的有白內障、癌症
第二種是發生的原因(?)不確定怎麼翻譯比較好
超過一定劑量一定會發生的就是像白內障或皮膚泛紅這種
隨機性但會提升發生機率的是癌症
高劑量的話會造成中樞神經受損,甚至死亡
我比較常聽到的是「機率」,英文是probability
不過印象中在討論某個事件(event)的機率(probability)的時候也有聽過概率
不好意思噗主在美國念大學所以名詞的翻譯可能會不太確定
哇好厲害 也謝謝旅人詢問!我很佩服從事翻譯相關行業的人,因為我在跟臺灣的家人朋友分享專業領域上的事很容易中英交雜,專業名詞真的需要特別去查
我現在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我是業餘歷史迷尤其著迷一戰二戰史
輔德文系後遺症,所以我也很怕歷史解釋的部分跟我沒有對到頻率如果大家喜歡看物理相關的話,這邊很想要每週開一個偷偷說給大家問
太喜歡聊物理,我的文組老媽都常常跟我聊到
精神渙散第一個被發現的基本粒子是電子,最有名的相關科學家大概是湯姆森,他進行陰極射線的實驗並計算出了其中粒子束的電荷與質量比,他也提出了梅子布丁模型(原子的構造)
也就是說電子像梅子灑在布丁上那樣。
我至今還是不懂為什麼是梅子?我也有聽過葡萄乾的版本?
這時候大概是1897年
實驗當然不是他本人做的,他只是實驗室的主持人,是他手下的博士生(還是博後)蓋格跟馬斯登完成的,順帶一提蓋格之後也參與了蓋格計數器Geiger counter 的發明,至今這個偵測放射線的儀器還是非常廣泛的被利用喔
只是它真的很吵,而且被電到的時候超痛由於金箔散射實驗發現大部分帶正電的alpha 粒子都會直接穿過去,但有少部分會被大角度的反彈回來,所以新的原子行星模型就誕生了
也就是帶正電原子核只佔原子中心的一小小部分
這時大概1909年
1900年,普朗克第一次提出能量量子化的概念(經由研究黑體輻射),這也被視為量子物理的起點。
還蠻好笑的是,當初普朗克念大學的時候啊,他的教授勸他不要走物理學,因為當時物理學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原期,已經許久沒有出現新發現,只有一些空白需要被補上。
然後他就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量子物理,至今我們還沒有完全理解。
當沒有東西可以研究的時候,創一個新領域就好了啊
當初看到這個故事真的覺得教授的臉好痛啊
感謝旅人支持!
那我來想一個tag好了!
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尺度問題,畢竟原子的大小是10^-10 公尺,如果我們是原子大小的話,一個人(2m)對我們來說是地球的1000倍左右
在這個尺度下,電磁力(四大基本力之一)非常強,也就是說另外的粒子根本無法卡進去另外一個原子之間,就算那中間有許多空間,也是被辦法被「穿過去」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穿透手摸的東西。
順帶一提,所有我們接觸物體所感受到的力(例如摩擦力)都屬於電磁力喔!在微觀*n的尺度下都是組成我們的原子外圍的電子在跟組成物體的原子外圍的電子產生作用力。
希望這樣解釋有比較清楚一點!
爆炸頭瘋子我是說科學家1905年,可以說是目前最有名的天才科學家橫空出世,愛因斯坦一口氣發表了五篇對近代物理學貢獻極大的論文(其中四篇在德國科學期刊上),主題分別是光電效應、分子大小、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質能守恆。
這位當時瑞士專利局職員薪偷的成果,橫跨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分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但他其實一生只獲得過一次諾貝爾奬,也就是1905年發表的第一篇光電效應。
這篇論文肯定了光的粒子性,以及能量量子化的概念。至於為什麼著名的狹義跟廣義相對論都沒有得諾貝爾獎,因為以當時的技術無法實驗上證實。
雖然說他獲得的諾貝爾獎主要是在量子力學的貢獻,但愛因斯坦可以說是量子力學最大的阻礙之一也不為過?之後可以再聊聊這部分。
重力、電磁力、強力、弱力
但是現在也有人說只有三種,電磁力跟弱力被統一
強力跟弱力基本上只在原子尺度作用,所以我們一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重力跟電磁力而已
可以問天能的嗎可以 但熱力學是噗主罩門所以我可能也要查點資料
這是如何推導到逆熵時間就會倒退的?
我當時看也很困惑,我目前想到/看到的解釋是,因為當時間往前,熵一定會增加,所以如果熵要減少,只可能是因為現象朝著過去前進
抱歉噗主今天出門看芭比+奧本海默!
我必須說實在話⋯⋯我也不太懂
定義上是表示系統混亂的程度(disorder)
噗主回去以後會翻一下熱力學課本!
決定開新噗分開討論
如果是可以逆轉的改變,那系統的熵(可以視為系統所帶有的一個特徵?)不會改變,但如果是無法逆轉的改變,那系統的熵會增加
感覺就怪怪的(被打
很抱歉我其實下學期才要正式修熱力學,我會努力搞懂的!!
根據我的理解,「熵」指的是「混亂的程度」。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熵會不斷增加,也就是混亂的程度會越來越高,能利用的能量越來越少。如果要讓混亂程度降低(恢復秩序),就需要額外的能量。因為封閉的系統能量是固定的,所以熵的增加無法逆轉。
但是在開放的系統中,如果能引入更多能量,就可以讓熵降低,也就是從混亂恢復秩序。
就好像房間如果不整理就會越來越亂,若要恢復整齊,就一定會耗能。
要怎麼說明比較好呢?
看起來是理所當然就會在那邊的、不是嗎(?)
所以人要吃東西補充能量,來維持身體運作。一旦停止吃東西(補充能量),人就會死,死掉以後的人會變成一團紊亂的分子,也就是熵增加了。
這是我的理解,如果有錯請多指正
我覺得主要觀念沒有錯 我不確定人死後那部分的舉例算不算符合這個情況,但這只是一小部分
能量的部分從第二類永動機的不可行性去理解應該比較容易?
謝謝旅人分享
感謝旅人提問!請問旅人想問的是電子的干涉現象嗎?
不好意思我不太確定旅人想問是哪個部分
光的話應該比較好理解所以我猜是要問電子?
雖然影片是這樣的,但實際上要怎麼知道他會通過a或b其中哪一個閘門?
永動機我的理解是:熵的增加也會讓能量變成不可以利用的形式(廢熱)。永動機就是不用添加更多能量就可以自己動的系統。因為在沒有添加新能量的情況下,熵會一直增加,使得原本的能量轉變成廢熱。等所有能量都變成廢熱(不可利用)了,永動機就停了,所以永動機不可行。
嗯⋯⋯我先從能看到的波開始好了
首先想像水波Explain 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of...
當一個波峰(凸起來的地方)跟一個波谷(凹下去的地方)剛好在同一個點上時,會是破壞性干涉,兩個互相抵銷,所以那個點在水面上會是平靜無波
如果兩個波峰重疊或兩個波谷重疊,則會變成凸起來更多或者凹下去更多
但是電子就有點不一樣了,電子的波動性並不是說他本身是個波,而是他在空間中表現出波的特性。
首先我想先一個很簡單但很不直覺的概念,所有的基本粒子(例如電子)都只是點狀粒子,它在粒子物理的理論中沒有所謂的體積,討論電子的大小是沒有意義的,物理學家如果討論粒子大小多半只的是它的質量。
在電子「移動」的時候,它在空間中的位置是由波函數來表示,而波函數是薛丁格方程式的解(對就是那個史上最有名的貓
的主人)。波函數是一種機率波,也就是說如果在某個空間點上波函數的振幅越大,電子「越有可能」在那邊。而這個機率波是可以互相干涉的,就跟水波一樣可以經由雙狹縫展現出波動特性。
這就是量子力學算是最奇怪的一個點,就是測量、觀測的行為,會直接影響粒子的狀態。
在測量粒子在哪裡的瞬間,波函數就坍縮至被量測到的那個點。也就是在那個瞬間粒子出現在那邊的機率是1。
所以馬克士威的妖精就是把那些廢熱變回可以用的能量嗎?
超感謝旅人!我真的超怕熱力學跟統計力學⋯⋯我的腦袋比較像是電磁跟量子的形狀
人死後的那個例子超酷!但應該不太會出現在物理課本哈哈哈,因為太複雜了
所以熱力學課本的圖永遠都是一個方框然後粒子在裡面飛
感謝旅人分享!想請問一下方便把這些移到另外一個偷偷說嗎?擔心會有劇透的問題!
雖然這種片我總是在想劇透的界線到底在哪裡⋯⋯如果旅人希望放在這邊的話我也尊重
有個跟劇情比較有關
另外一噗也歡迎補充喔!
不好意思我可能還是不太理解,我的理解是波兩個縫隙都會通過,可以請問旅人指公式不完整處是哪個公式嗎?
天啊原來是這個!!!大感謝!!!
我困惑了超久哈哈哈
公式就...例如知名的相對論簡式,可能是我沒去找公式本體導致的誤會吧
奧本海默這電影有劇透的問題嗎已知的歷史算是劇透嗎?
最新的三集就是在講奧本海默這個人,身為一個非物理系的文科生聽不懂但也是聽得很開心
主講兩位物理系教授也是個資深的鋼彈暨動漫老宅宅接著他抱怨他旁邊的人演到一半開始滑手機啊
一般的波(非機率波)是能量在空間的傳遞,介質本身是不會跟著波傳遞出去的,這是一般所講的能量是連續的狀態,所以不會有被拆開(?)
至於機率波本身應該不需要介質,它也不是能量的傳遞,所以跟量子力學的能量量子化沒有衝突
抱歉我沒有講清楚!這邊想要分享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我覺得對於史實的電影,導演與編劇對於史實的選擇、剪裁就是屬於創作,畢竟那個時候發生了那麼多事情,有這麼多有名的人,有哪些事件或人會在電影中被提到、用怎樣的手法描寫,對我來說事前知道的話就會影響觀影體驗。
因為看這類型電影的時候必須要有意識的知道自己是隨著導演對於這件事件的角度來觀看,哪些部分被省略、哪些人被放大,都有著導演、編劇剪輯的價值觀,我自己看電影的時候會盡量以先接受導演的視角方式來享受電影,但後面反思會去思考如果是我的話會從怎樣的角度去看這個事件。
(小劇透)
例如說裡面沒有提到惡魔核這件事情,我是看完以後才確定電影沒有的,如果我事先知道的話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一定會一直在思考可以在哪邊插入這件事。
如果是真的的話就太好了,天知道光是粒子物理實驗室每週就燒掉多少錢買液態氮,電力運輸也會更有效率。
但我有上arXiv 看過那篇,我有點困惑因為他們一直說ambient pressure 但沒有說他們到底在怎樣的壓力下測試的(也可能是我漏掉)
我跟一群物理系/工程的朋友一起去看所以沒有那個問題!
我的河道物理的比例很少很少很少
大部分時候還是一個動漫宅還是旅人會希望追蹤一個物理+歷史+德文專門的帳號?
然後這噗愛心太多了吧
想請問重力波是什麼?為什麼可以透過觀測重力波去推測/觀察黑洞融合呢?
最近去逛黑洞展在這裏感到我就是個文盲突然發現忘記回到!謝謝旅人推薦,明天運動的時候來聽~
謝謝旅人喜歡
科學家的八卦真的超多的
我德文課第一學期期末報告就是講德國科學家們的八卦
我晚上回這個!因為這個我自己也要再看一點資料確定沒有講錯
不能再薪偷了噗主下學期要修廣義相對論所以我應該來面對它了
一般常見的波都會帶著介質走、甚至是和介質一起變身成能量形式
所以非物理系的我反而很習慣隨機的波(因為常見的幾乎都隨機、例如轉來轉去的颱風路徑)
然後安麗一下Netflix上的星際效應本月底下檔,想複習請趁早
之後如果要開偷偷說應該會用這個開
不確定我有沒有理解錯誤,但是能量跟介質並不會一起傳遞,雖然看起來介質確實是隨著波上上下下(或前前後後)沒錯,但是在能量傳遞出去的時候介質不會跟車被傳遞出去
譬如說繩波,如果把放在地上的繩子拉起來形成一個波,在波通過整條繩子後,繩子還是會在原地
然後不太清楚隨機的波是什麼意思⋯⋯?不過颱風路徑不太算完全隨機的
重力波是廣義相對論預測的現象,雖然愛因斯坦本人好像也不確定到底可不可以觀測得到。它是進行加速度運動的大質量的物體擾動時空,然後這個擾動向四周傳遞出去像波一樣的形式。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說引力是時空的扭曲,像是下圖這樣的感覺:
我從LIGO網站上找到的圖,但它credit NASA
因為這種時空擾動非常非常細微,所以通常要超級大質量的物體,例如黑洞、中子星,進行加速運動(合併)才有可能觀察到
至於為什麼重力波可以用來探測黑洞,因為重力波不會被任何東西「擋住」不會像其他訊號一樣要穿過千百層星系才會到達我們這裡。
邁克生-莫雷實驗
是讓所有物理系頭痛的近代物理實驗基本實驗原理是利用分光鏡將一道雷射光分成兩個垂直方向,再由兩端的鏡子反射,如果兩道光所走的路徑長度不一樣並不斷改變的話,兩道光的干涉條紋會不斷移動
但以太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們並沒有發現干涉條紋移動的現象。
因為這個技術對於任何微小的改變都非常靈敏,所以才會被選來作為觀測重力波的裝置原理,置於一般物理實驗則會學習如何用這個方式測量光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折射率)。
我是在美國看的,我覺得物理相關的詞不懂其實不太影響整體劇情!
但政治用詞可能會然後想到蟲洞
下面的我自己也沒辦法講解因為他牽涉到廣義相對論跟量子力學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查查看Einstein Rosen bridge theory
然後我最近聽到一個很有趣的理論,在愛因斯坦提出這個理論的同年,他也寫了著名的EPR paradox ,基本上就是在批評量子力學的中重要的哥本哈根解釋,而現在有些人說這兩篇論文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量子糾纏的性質去實現蟲洞的概念
稱為ER=EPR
我當時聽到的第一個想法是愛因斯坦的靈魂大概會想跑出來揍你P恆常=1的話對不起物理學家就是這麼的沒有創意,他們連名字都懶得想了作為前理工科學生的我想來問科學家們數學爛的八卦安慰自己我聽說愛因斯坦有很多計算都是他第一任老婆幫他做的好奇噗主對於JOJO的荒木物理學有沒有什麼想法不過想偷偷講個最剛開始的,cpt symmetry的p是parity不是purity喔…!!
天啊謝謝旅人!我會馬上改
應該是手機自動選字選錯了
謝謝你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物理學家之一--法拉第
但他數學不好是因為他並沒有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就是了。
他的物理直覺真的超強,像是磁力線等等概念都是很圖像化具體的觀念
而不是像馬克士威就很數學其他數學不好的八卦我可能要想一下,因為近代物理學家就算他們說自己數學不好也不是真的不好,和數學家之間的合作是蠻常見的(我記得愛因斯坦也有和一位數學家合作)
愛因斯坦有被數學家說過數學不好。但是除了數學家好像也沒人敢說他們數學不好我沒有看JOJO 所以不方便評論,但剛剛查了一下覺得很酷!
別說噗主河道,噗浪的物理人真的很少很少,雖然認真打撈還是能撈到一些(?)我自己河道上不含我有三個
那個⋯我其實⋯⋯沒看過TBBT
沒有很喜歡看電視劇因為我超級沒有耐心 加上學校平常很忙所以很難抽出完整時間看劇
旅人好!我覺得在噗浪這個平台上我就是把自己定位成動漫宅,所以在這之前也不太會在河道上講物理相關的東西
但我其實會定期搜尋物理這個關鍵字我就是會定期搜才搜到這噗我也不太會在河道上講物理,很偶爾才會廚一下(?)平常在噗浪主要是創作者
earth552: 同樣也沒看TBBT 但系上很多同學有看也覺得很好看,具體內容到底符不符合現實就不知道了,他們還喜歡看Rick and Morty
Rick and Morty我就真的沒聽過了
我是聽説核爆家園的還原度跟正確性蠻高的(同事說的),不過裡面的每個工作人員實際上都應該不只是一個人這樣
想大聲對噗主說,真的好喜歡這則偷偷說,雖然是純血文組生但我其實超級喜歡物理學(計算的部分除外),這個偷偷說喚回我學生時期對物理學的喜歡,真的超級感謝噗主
想繼續請教如果人的質量大到會被重力波影響,具體來說在重力波經過人時會發生什麼事呢?
尤其國家的政治面互動非常的真實
謝謝旅人的支持!!
不好意思這兩天在遠端處理學校的事情所以沒有很活躍,謝謝還有在關注這噗的旅人們
我真的很喜歡物理,但是從國中開始後就很難跟其他人分享,畢竟開頭是物理很多人就會直接放空了
大概就跟我聽到有機化學一樣這次能獲得這麼多關注真的是始料未及,謝謝大家支持
我的理解是質量應該不是感受到重力波的決定因素,應該是距離源頭多遠(因為重力波也會隨傳播的距離減弱)跟物體有多大(體積)的問題
重力波的波長應該是遠超過人類體型的,所以我們應該感受不到被擠壓的感覺(可以想像是你身體的左半跟右半受到的影響沒有差太多,不是像剛好卡在波鋒跟波谷之類的)
然後如果距離源頭很近的話,應該在感受到重力波之前就粉碎到一點都不剩了(但可以順便想一下粉塵會去哪裡)
但假設人感覺得到重力波好了
應該(都是我猜的)
會有內部的不同點被擠壓的感覺?就是假設有一個超大的人(比地球還大)大概就是不同的身體部位會被收到不同程度的擠壓?
我覺得作為一個物理系只讓我覺得愛因斯坦更像個外星人,無法理解他的腦袋這個嘛⋯⋯我真的不知道
spaghettification是霍金提出的一個詞,就是被拉成像義大利麵那樣
但其實也可以變成煎餅(pancake,到底這個詞要怎麼翻啊,我們一般講的鬆餅是waffle,這件事困擾我超久了)
我剛剛在想如果原子被擠壓到電子進入強力(原子核)的作用範圍內呢⋯⋯這樣應該就變不回來了吧
我現在的所理解的好像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同時現在的量子力學跟引力/重力還是兩個分離的理論,有興趣可以看一下quantum gravity
那個數學已經到了超級噁心的等級所以好像也不能夠從組成人的最小部分來解釋這件事
感謝旅人補充!
我看了預告就覺得我不敢看了,我超怕各種傷口看來現在學物理的人不能像愛因斯坦討厭數學了waffle看起來是格子狀的都算(例如半導體產業的晶圓),pancake應該麥當勞早餐都還有賣、類似銅鑼燒的皮
我們現在有電腦哇哈哈哈哈物理學家的工作叫寫出方程式
怎麼解就算了
我的問題是臺灣好像都翻譯鬆餅?講煎餅好像也不太對雖然真的是用煎的
有吃的應該排很長吧
但這樣講量子力學真的有點像在講鬼魂可以穿越物體一樣
如果觀測會改變結果,那是否只要隔絕超距力,那就可能比較不會被粒子偵測到"被觀測"?
這噗有提到Enrico Fermi!(恩里科)
另外一位我不太認識不好意思,可能要再查一下資料
我剛好前幾天又聽到一個費米的故事,就是聽說Chicago pile 1第一次快成功的時候已經接近午餐時間,所以費米就叫大家把控制棒插回去,先去吃午餐
簡單來說就是我不知道我就會說不知道或者不懂
如果有知識淵博的旅人路過歡迎幫忙解答
不過即使在另一端有相似的重力也不會黏回來吧?在穿越黑洞時被拉成義大利麵,穿越後另一端重力場感應到的就是義大利麵的形狀的物體,應該不會黏回來
就像假設你把一塊黏土用手啪唧一下壓扁,手拿開後他還是扁扁一片的樣子,不會變回一塊
所以我會以某個有形體的去穿越物體做為引述,因為看起來很怪、但他(能量、或粒子團)大概是這樣好像是分開過,但可能實際上是穿透(小時候會説是第幾度空間)
我其實不是很確定你的意思,是類似人類會像ppt的淡入淡出那樣穿過去(?)只是是超級快的淡入淡出?
那這邊進那邊出,中間可能只是一個轉100度空間的概念(?)
但如果這樣説的通的話,通訊應該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