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6:38 AM
敘事的虛構性:有關歷史、文學和理論的論文
海登.懷特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6:39 AM
Fri, Jul 21, 2023 6:43 AM
7/21
@vanyarpaca - #筆記 圍繞懷特情節化觀念最大的爭議當然是:虛構的故事類型應該也可以描述真實...
對這本我兩年前就有在讀,但沒讀完,希望我這次挑戰成功。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6:43 AM
擺個新的文摘區:
@vanyarpaca - #回聲記錄 #敘事的虛構性:有關歷史、文學和理論的論文 #海登.懷特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7:11 AM
Fri, Jul 21, 2023 7:14 AM
重新迅速整理一下自己對編者導言的重點理解:
1.海登.懷特關注歷史敘事中的
比喻
,他認為
比喻
存在任何敘事之中,所有敘事必定包含虛構性。修辭學影響他的論述甚多。
2.海登.懷特關注不同時代的歷史敘事如何建構不同的真實模式。被認為科學、客觀的歷史敘事也包含比喻存在。
3.海登.懷特並不認為真實不存在,而是真實的敘述,必定包含著虛構,當形式與內容不可分割時,能辨認為真實的內容本身會和特定的形式連結在一起,
形式與內容彼此關係的方式就是真實的一部份。
4.隨著時代變遷,曾經可以闡釋真實的敘述模式,可能會變得失真,因為過去陳述中比喻類型的組合呈現,不再被當下的時代認可。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7:25 AM
Fri, Jul 21, 2023 7:54 AM
簡單紀錄一下讀第一章小問題和備忘:
1.需要更清楚(英國)歷史學中:實證主義、經驗主義、唯心主義的定義、發展、彼此的關係。
>>>自然科學發展對人文科學的影響改變了這些學科的根本追求,從而影響了發展的結構。如何以科學方法驗證何為真?變成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2.自然知識如何與歷史知識產生區別?
3.科林伍德:只有自覺思維或有目的的思想,才是產生歷史的充要條件。所有其它事件都屬於自然事件,最好以科學方法加以研究。只有產生於思維並發揮其特殊功能的事件-理性和意志-才是歷史事件,才適合用歷史方法進行探究。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8:26 AM
Fri, Jul 21, 2023 8:26 AM
額外該一下這真的是諷刺寫法耶,導言裡面有強調他對諷刺陳述的運用是重點,但是這種寫法也太婊了吧WWW
我覺得我之前讀華萊士馬丁的書,他也是諷刺寫法,但是他的諷刺寫法很快就可以看出是在諷刺。這個人的寫法,是在一個人的理論上超級認真並且仔細敘述的介紹,讓你覺得他很認真就是要介紹學說,並且補充學科不足上雖然也帶點微諷刺,但就是一般論文的程度。然而習慣了以後,移到他下一個要介紹的傢伙,你以為他也要仔細講清楚、說明白人家在幹嘛,沒有,他就是要卯起來諷刺了。而且內容剛好對比前面的那貨。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8:32 AM
但他這個寫法又有點特別。
因為我感覺這個諷刺不是藉由他本身的口吻完全成立,還包含我身為讀者潛在對知識領域等分級序的常識概念,我很明顯的感受到這點。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8:34 AM
我要再仔細看一下,我感受到的諷刺力道到底跟他前後實際在語言用字上分配的力道有多少差異。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8:43 AM
重新迅速整理一下自己對第一章的重點理解:
1.反對實證主義、經驗主義分別促使科林伍德和湯音比將史學朝哲學和神學領域靠攏。
2.兩者都試圖將自己的歷史視野變成普遍的人類觀點,他們認為通用觀點與人當下的自我意識互相支撐。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Fri, Jul 21, 2023 8:48 AM
其實這本比較偏歷史,不太算我應該要更關注的敘事和文學的關係OHO
而且很多歐洲史、歷史學說專有名詞,這個我沒有前備知識還滿卡的。
一開始是有點想知道敘事學是怎麼被運用在不同領域學科的,雖然對這個目的來說還是偏,但是我也好奇真實敘事相關的知識。
要怎麼理解寫實主義等等等。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3:26 AM
Mon, Jul 24, 2023 3:29 AM
7/24
繼續來讀
〈第二章:克里斯多佛.道森歷史觀念中的宗教、文化與文明〉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3:36 AM
湯因比>英國第一次對史學經驗主義的反抗,使歷史與哲學、宗教相結合。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3:38 AM
Mon, Jul 24, 2023 4:00 AM
克里斯多佛.道森:救恩歷史、救贖歷史。
《神祇時代》:研究古代近東地區文明的形成和瓦解。
《歐洲的形成》:探討歐洲文明形成起源。
《進步與宗教》:分析現代歐洲世俗文化的興起與衰落。
對西歐文明的「類型」分析,道森推斷出他把握了時代變革的法則。
道森:
1.歷史研究的基本單位是文化。
2.文化像生物有機體:人與生活區域之間親密交流的結果。
3.文化的形成除了是歷史事件,也是生物事件。
4.多元化角度看待歷史變遷,文化被視為似重共同體:遺傳(種族)、地理(自然)、經濟(功能或職業)、心理(思想)。
5.主導歷史的抽象原則:理性。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4:18 AM
宗教真的影響西方的知識系統非常深遠耶。這個道森也是一個主教,不過一邊讀我居然可以理解他觀點中的魅力性在哪。雖然我對各種出現在西方理論中的超驗還有對超驗的追求常常抱著一種去理解是沒有甚麼幫助的心態,反正核心就是上帝跟真理存在。
可是看道森提出超越他那個時代糾結的學界二元爭論,然而核心是如何奠基在他對宗教的個人理想追求上就覺得很有趣。
我不是理科的,但我也聽過很多科學家研究科學是為了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4:41 AM
自己覺得最有趣的應該是道森提出的「現實願景」概念。「現實願景」在我的理解中,是不同文化對環境所做出的宗教想像,最高的理想。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4:44 AM
Mon, Jul 24, 2023 4:44 AM
在目前我一般會接觸的「宗教」觀點,是宗教、神話是古代人對未知的自然觀察的想像、猜測,相對於目前真正的科學解釋,是一種次級的產物,是神祕的,僅供人認識世界。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4:45 AM
但是道森強調的是人「主動觀察並賦予想像」的層面,有現實願景,有宗教產生,便代表人有了思維能力。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4:48 AM
我在一般觀點下很容易會接受隱含思想敘事是,古代人因為沒有科學觀念,只能想像,這份想像是蒙昧的無知的,或許有道理但也沒那麼值得理解,當故事看就好,因為只是緊貼著古代人原始的生活。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4:51 AM
我覺得這種觀點一般是否定古代人的思維能力的。我也很理所當然的接受,不太會去思考。雖然道森將思維能力依附在宗教上,並且深入他的學說,會知道是他的宗教就是以歐洲為中心的基督教。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4:54 AM
但是藉由閱讀這篇,我開始思考「思維能力是以何為中心的?」,於是就可以比之前更深入的思考科學、理性的侷限性。
如果將他們都視作思維方式、認識世界的方式,那麼和宗教一樣是有種共通點的,並且有些共通點在一般的敘事環境中會被不知不覺地掩蓋過去。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Mon, Jul 24, 2023 5:24 AM
「技術秩序」vs「道德秩序」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Tue, Jul 25, 2023 5:11 AM
Tue, Jul 25, 2023 5:12 AM
7/25
繼續來讀
〈第三章:克羅齊永恆普遍的歷史觀〉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Tue, Jul 25, 2023 5:41 AM
才剛讀,不過克羅齊在這篇文章的介紹下,是個在反自由主義浪潮興盛時堅持自由主義,於是被視為保守的異端學者。
這本書大部分的學者名字我都沒有接觸過,頂多擦邊看到名字的程度,克羅齊之前就有看過,但一定是因為太擦邊我不記得了。
我最近希望自己要小心這種類型學者的知識。因為我對這種類型學者的知識在未充分了解前就會受到吸引,我必須時時刻刻察覺自己的主觀心思多有重量才行,這樣我才能真正找到和說出我要的東西。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Tue, Jul 25, 2023 5:43 AM
另外克羅齊這個人也充滿爭議,他支持過法西斯主義的樣子。
總之想繼續看吧。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Tue, Jul 25, 2023 7:04 AM
Tue, Jul 25, 2023 7:05 AM
看完了,我覺得這篇對我來說很難讀(滾動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Tue, Jul 25, 2023 7:08 AM
Tue, Jul 25, 2023 7:08 AM
太多前備知識我沒有了。我目前的理解是,克羅齊的年代,自由主義的追求受到了現實環境的挑戰和限制,克羅齊雖然是自由主義者,但他並不反對「反自由主義」。他提出了自由有一些原則,而所有以自由為號召的理念如果吸納了自由的價值,就難以避免走向暴政。
河沓☆不瘋魔不成活
@vanyarpaca
Tue, Jul 25, 2023 7:13 AM
其實我覺得連看三篇,我最不懂的都是跟道德追求、倫理學有關的部份。因為真的是完全一點概念也沒碰過。
載入新的回覆
敘事的虛構性:有關歷史、文學和理論的論文 海登.懷特
1.海登.懷特關注歷史敘事中的比喻,他認為比喻存在任何敘事之中,所有敘事必定包含虛構性。修辭學影響他的論述甚多。
2.海登.懷特關注不同時代的歷史敘事如何建構不同的真實模式。被認為科學、客觀的歷史敘事也包含比喻存在。
3.海登.懷特並不認為真實不存在,而是真實的敘述,必定包含著虛構,當形式與內容不可分割時,能辨認為真實的內容本身會和特定的形式連結在一起,形式與內容彼此關係的方式就是真實的一部份。
4.隨著時代變遷,曾經可以闡釋真實的敘述模式,可能會變得失真,因為過去陳述中比喻類型的組合呈現,不再被當下的時代認可。
1.需要更清楚(英國)歷史學中:實證主義、經驗主義、唯心主義的定義、發展、彼此的關係。
>>>自然科學發展對人文科學的影響改變了這些學科的根本追求,從而影響了發展的結構。如何以科學方法驗證何為真?變成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2.自然知識如何與歷史知識產生區別?
3.科林伍德:只有自覺思維或有目的的思想,才是產生歷史的充要條件。所有其它事件都屬於自然事件,最好以科學方法加以研究。只有產生於思維並發揮其特殊功能的事件-理性和意志-才是歷史事件,才適合用歷史方法進行探究。
我覺得我之前讀華萊士馬丁的書,他也是諷刺寫法,但是他的諷刺寫法很快就可以看出是在諷刺。這個人的寫法,是在一個人的理論上超級認真並且仔細敘述的介紹,讓你覺得他很認真就是要介紹學說,並且補充學科不足上雖然也帶點微諷刺,但就是一般論文的程度。然而習慣了以後,移到他下一個要介紹的傢伙,你以為他也要仔細講清楚、說明白人家在幹嘛,沒有,他就是要卯起來諷刺了。而且內容剛好對比前面的那貨。
因為我感覺這個諷刺不是藉由他本身的口吻完全成立,還包含我身為讀者潛在對知識領域等分級序的常識概念,我很明顯的感受到這點。
1.反對實證主義、經驗主義分別促使科林伍德和湯音比將史學朝哲學和神學領域靠攏。
2.兩者都試圖將自己的歷史視野變成普遍的人類觀點,他們認為通用觀點與人當下的自我意識互相支撐。
而且很多歐洲史、歷史學說專有名詞,這個我沒有前備知識還滿卡的。
一開始是有點想知道敘事學是怎麼被運用在不同領域學科的,雖然對這個目的來說還是偏,但是我也好奇真實敘事相關的知識。
要怎麼理解寫實主義等等等。
繼續來讀
〈第二章:克里斯多佛.道森歷史觀念中的宗教、文化與文明〉
《神祇時代》:研究古代近東地區文明的形成和瓦解。
《歐洲的形成》:探討歐洲文明形成起源。
《進步與宗教》:分析現代歐洲世俗文化的興起與衰落。
對西歐文明的「類型」分析,道森推斷出他把握了時代變革的法則。
道森:
1.歷史研究的基本單位是文化。
2.文化像生物有機體:人與生活區域之間親密交流的結果。
3.文化的形成除了是歷史事件,也是生物事件。
4.多元化角度看待歷史變遷,文化被視為似重共同體:遺傳(種族)、地理(自然)、經濟(功能或職業)、心理(思想)。
5.主導歷史的抽象原則:理性。
可是看道森提出超越他那個時代糾結的學界二元爭論,然而核心是如何奠基在他對宗教的個人理想追求上就覺得很有趣。
我不是理科的,但我也聽過很多科學家研究科學是為了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如果將他們都視作思維方式、認識世界的方式,那麼和宗教一樣是有種共通點的,並且有些共通點在一般的敘事環境中會被不知不覺地掩蓋過去。
繼續來讀
〈第三章:克羅齊永恆普遍的歷史觀〉
這本書大部分的學者名字我都沒有接觸過,頂多擦邊看到名字的程度,克羅齊之前就有看過,但一定是因為太擦邊我不記得了。
我最近希望自己要小心這種類型學者的知識。因為我對這種類型學者的知識在未充分了解前就會受到吸引,我必須時時刻刻察覺自己的主觀心思多有重量才行,這樣我才能真正找到和說出我要的東西。
總之想繼續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