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3:48 AM
36
8
@kon4011 - 他明明知道老二和老三情緒穩定,是因為比較有安全感,還是繼續對大女兒說出剝奪他安全感...
「世界就是這麼殘忍,只溫柔對待小孩、保護得太好會讓其軟弱受欺、無應對能力」雖是截圖中該媽媽合理化自己對小孩的羞辱的說法,但也是很多家長對教養孩童的擔憂、對小孩未來可能受傷的恐懼。
但需要小心的是,家長選擇的行動,究竟真的是為了孩子好,或只是出於迴避自身恐懼的對策(為了自己)?
「害怕小孩未來可能會被欺負、羞辱,因此先行羞辱之」與其說是「幫助其提前面對現實」,不如說是「害怕花瓶以後會被打破,就自己先打破它」的極端、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消極做法。
畢竟,假如真的是要幫助孩子面對外界挑戰、有因應能力,最直接的辦法是教他如何應對羞辱、調適心情,示範給他看、陪他練習,而不是一味羞辱他、妄想其能從孤立無援又毫無概念的狀況下自行摸索出解答。
後者與教育天差地別。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3:48 AM
那為什麼會有許多家長覺得「先羞辱小孩」是很有效的做法呢?
因為在「羞辱小孩」的過程中,給家長一種控制感、一種因自身行動而對不確定狀態有所掌握的錯覺。
羞辱小孩緩解了家長對不確定未來的本能負面感受,也就讓家長覺得「有效」。
但這個有效,講直白點就是把小孩當作大人發洩情緒的工具而已。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3:49 AM
@wyc513 - #讀嘛讀嘛 重讀《脆弱的力量》 在有很多很多情緒時、在失控不安時,我總會想做點什麼來...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3:50 AM
也可以看到該媽媽對脆弱、對情緒有滿多誤解。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3:54 AM
Sun, May 7, 2023 6:12 AM
回歸原始事件來看,我可以理解在照顧多名子女的過程中已會感到筋疲力盡,還需花更多時間考量如何達成不同人的需求又要兼顧公平更是耗損心力。
子女與自己性格差異大,互動過程中難免生齟齬。
因此面對「偏心」的指控時,更易有種被敵意對待、故意找麻煩、自身付出又不被重視的委屈。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3:58 AM
正因為想要自己的情緒、需求被女兒尊重、重視,才會在對方「口出惡言」時更感到委屈。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3:59 AM
Sun, May 7, 2023 5:43 AM
反過來說,女兒正也是想要自己的需求、情緒被媽媽重視,才會在覺得自己被忽略的狀態下產生看起來「不成比例」的巨大的情緒。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4:00 AM
Sun, May 7, 2023 5:53 AM
因為自己巨大的情緒,所以想用對方「傷害」自己的方式傷害回去,當下確實很紓解情緒,但也只是飲鴆止渴而已。
雙方會陷入「是對方先攻擊自己,自己只是反擊」的惡性循環,持續這樣的互動,是不可能讓彼此獲得期望中的結果(能受到對方重視)的。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6:01 AM
我不會覺得「因為生小孩是家長的決定,所以家長不可以在教養過程中產生怨言」,畢竟教養的確很辛苦、很多時候自己的需求會被犧牲,一定會有很多情緒。
強求家長不得表達情緒,也違反情緒素養的宗旨,無從讓家長親身體會其意義,進而有意願實踐情緒素養。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6:10 AM
我想能做的第一步,就是練習「脆弱」吧。
練習僅僅感受情緒就好,即使那會讓自己感到赤裸、好像會被攻擊。
練習不立即採取行動,即使會讓自己有種失去控制的不確定感。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6:21 AM
慢慢的會發現,脆弱賦予自己的,是遠比用控制來迴避情緒更強大的力量。
我們不再需要驚惶逃離自身的情緒,不用強硬的控制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們是自由的,不被世代創傷、羞辱循環束縛的。
我們可以選擇先將自己照顧好,溫柔的、慈悲的對待自己。然後再把這樣的能量向外給出。
川口月
@wyc513
Sun, May 7, 2023 6:21 AM
-
@ijei2 - 昨天那篇「教養文」我醒來之後有點傻眼。我為甚麼會轉,因為我母親就是這樣教育我的,只是他...
載入新的回覆
但需要小心的是,家長選擇的行動,究竟真的是為了孩子好,或只是出於迴避自身恐懼的對策(為了自己)?
「害怕小孩未來可能會被欺負、羞辱,因此先行羞辱之」與其說是「幫助其提前面對現實」,不如說是「害怕花瓶以後會被打破,就自己先打破它」的極端、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消極做法。
畢竟,假如真的是要幫助孩子面對外界挑戰、有因應能力,最直接的辦法是教他如何應對羞辱、調適心情,示範給他看、陪他練習,而不是一味羞辱他、妄想其能從孤立無援又毫無概念的狀況下自行摸索出解答。
後者與教育天差地別。
因為在「羞辱小孩」的過程中,給家長一種控制感、一種因自身行動而對不確定狀態有所掌握的錯覺。
羞辱小孩緩解了家長對不確定未來的本能負面感受,也就讓家長覺得「有效」。
但這個有效,講直白點就是把小孩當作大人發洩情緒的工具而已。
子女與自己性格差異大,互動過程中難免生齟齬。
因此面對「偏心」的指控時,更易有種被敵意對待、故意找麻煩、自身付出又不被重視的委屈。
雙方會陷入「是對方先攻擊自己,自己只是反擊」的惡性循環,持續這樣的互動,是不可能讓彼此獲得期望中的結果(能受到對方重視)的。
強求家長不得表達情緒,也違反情緒素養的宗旨,無從讓家長親身體會其意義,進而有意願實踐情緒素養。
練習僅僅感受情緒就好,即使那會讓自己感到赤裸、好像會被攻擊。
練習不立即採取行動,即使會讓自己有種失去控制的不確定感。
我們不再需要驚惶逃離自身的情緒,不用強硬的控制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們是自由的,不被世代創傷、羞辱循環束縛的。
我們可以選擇先將自己照顧好,溫柔的、慈悲的對待自己。然後再把這樣的能量向外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