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關於愛的一切|All About Love: New Visions》 by bell hooks
關於愛的一切 - 貝爾.胡克斯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坊間有傳授各式各樣性愛技巧的課程,甚至包括如何自慰,但沒有一間學校教人去愛。儘管有大量相反的證據,我們依然贊成家庭是學會愛最初的學校。但許多人並未在家庭內學會如何愛,不但無從理解,而且往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消除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淡忘家人殘酷、疏忽與各種冷漠的對待。
book ebook
新新
要說是苦等中文版好像也算是,畢竟 bell hooks 在台灣幾乎沒有中文譯作出版,這本之前只有貓頭鷹出的《女性主義經典選讀》裡面選到
女性主義經典選讀(重要著作選譯與評介51編) - 顧燕翎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新新
但我承認我看到書名的時候露出了微妙的表情(不是看到推薦序是女人迷創辦人那種微妙),好險 bell hooks 在導讀直接就寫:
新新
我遊歷美國各地,四處發表演說,以終結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每當我提到愛在追求公義的社會運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聽眾(尤其是年輕人)就顯得坐立難安。 說實話,社會上所有了不起的、追求公義的運動都強調愛的倫理。但年輕的聽眾仍不肯敞開心胸接受「愛是轉變的力量」此一看法。對他們來說,只有天真、軟弱、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才需要愛。
新新
「我擔心我們養出來的下一代,成年以後不敢去愛,不敢完全把自己交付給另外一個人,因為他們很可能在成長過程中看到付出愛是有風險的;若是感情破局,自己會有多傷心。我擔心他們長大以後會尋求親密,但不想冒險;只想要歡愉,但不想投注太多感情,以免吃虧。他們太害怕失望衍生的痛苦,寧可放棄愛與喜悅的可能。」

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變得更懂得愛,我們只是更害怕而已。我們小時候沒學到如何去愛,而我們做的抉擇多半加強了原先的感受和判斷:愛是無望無用的東西。」
新新
這確實是個談論失去親人還比談論愛容易得多的世界,既然突然開始聊起浪漫電影,感覺也該是時候把二月底看完的讀書筆記整理一下了
新新
新新
新新
星樺(衣櫃裡的讀者)從 bell hooks 開始介紹,一路講到為什麼 hooks 認為愛需要一個清楚的定義;Queerology 就比較是按照書的內容在討論「愛」這回事,兩個角度我都喜歡。
新新
我自己讀完,甚至在閱讀過程中比較深刻的感受是,這是一本可以當拿來「用」的書。
bell hooks 從定義開始陪著我們檢視手邊的愛──和家人、和朋友、和情人,以及和整個社會,然後她會給出頗能實行的策略及作法。
大概除了神性靈性的那章(對不起啊我台灣人真的對信仰很苦手),後面進一步擴大到愛和社會文化與資本主義的連結,或許粗略的簡稱為愛的政治性影響,也非常好看。
新新
她沒有給我幻想,她沒有保證「愛會拯救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或帶來持久的幸福或穩定」,但她讓我覺得,或許我可以勇敢一點,誠實一點,然後再多信任我愛的人一點。
新新
近期聊到親密關係與愛的時候,常常想起這條推文
推給🌙夜邊 on Twitter
新新
現在讀一些 YA 小說或電影,會比較能理解,年輕的時候很多事情講不出口,示弱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有的時候體諒彼此或說出需要這一點,光只有自己一個人是作不到的。能夠好好去愛,或者是在愛情這項親密關係上得到正向回饋的狀態下,可能更有餘力去坦承自己的弱點也說不定——反之亦然,擁有喜愛妳好友的另一半,和接受妳另一半的好友,真的是挺幸運的。
新新
因為近期的一些事件,另外還想到,或許不是不能接受指正或抱怨,但可能同時還需要足夠的愛與保證:我就算有這些缺點,我的朋友/家人/伴侶還是喜歡我這個人,而他們之所以指出這些問題,是相信我可以變得更好。
真要說起來,勉強可以說是一種「安全感」吧?足以解除過度防衛的機制,好好聽見對方的建議,而不是像膝蓋被打一樣直接跳起來反擊,其實比想像中更困難一點點
新新
與其說是喜歡,不如說是想很多
↑喜歡這本書對我產生的這種效果
新新
新新
清晰:愛的定義

有了定義,想像才有起點。我們想像不到的事物,不可能化為現實。好的定義標示起點,讓我們知道自己想抵達怎樣的終點。
新新
將愛定義為「有意願付出自我,以期滋養自身與他人的靈性成長」。並且進一步解釋:「愛是看你做了什麼。愛是展現意願的行為,也就是有意圖和行動。出於意願也代表著選擇。我們不一定要愛,而是選擇去愛。」

這個定義恰與「憑直覺去愛」的看法相違背。
新新
一旦明白愛是有意願滋養自身和另外一個人的靈性成長,就會清楚知道若是傷害或虐待人,就沒資格說愛。愛與虐待無法共存。虐待和忽視在定義上恰是滋育和照顧的反面。

常聽到有男人打老婆、小孩,接著去街角的酒吧情緒激昂地表示自己多麼愛家人。要是你哪天遇到這名妻子,她很可能堅持老公雖然會動粗,但仍愛著她。

許多女性必須牢牢抓住「對方愛我」的想法,好讓虐待行為變得可以接受,或者至少讓情況(不管發生過什麼)看起來沒那麼糟
新新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自功能失調的家庭,常聽到家中大人說我們不夠好,在他人面前羞辱我們、謾罵或動手打我們,忽略我們的情感需求,卻又要我們相信自己是被愛的。
新新
我的父母會用言語羞辱子女,但也給我們很多關心照顧。因為一直都對父母和手足充滿感情,也很自豪家中很多正向積極的面向,因此我曾經難以接受「功能失調」一詞,彷彿暗示了家人的相處全都是負面或不好的。

當我開始尋求專業治療的協助,逐漸懂得將「功能失調」視為有幫助的描述,而非全然負面的批判。我從小生長於功能失調的環境,長大成後仍得面對功能失調的原生家庭。但這並不表示這個環境裡缺乏關愛、欣喜和照顧。
新新
「我們在施加虐待的環境裡從未被愛」。

許多遭受心理或身體虐待的孩童常聽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告訴他們,愛可以跟虐待並存,而在極端的案例中,虐待是表達愛的方式。這種錯誤的思考往往形塑了成人對於愛的見解。所以要是我們繼續相信「從小傷害我們的大人很愛我們」,就會試圖為造成傷害的大人找理由,堅持他們是愛我們的。
新新
先試著將愛想成行動而不是感覺。只要保持這種想法,自然就願意承擔全部責任。人無從控制自身的「感覺」,不過,大多數人都同意,我們是在做出選擇後採取行動,我們所做的事是取決於意圖和意願,也清楚自身的行為會造成後果。
新新
正義:童年的愛

我們有責任在愛孩子的時候,藉由每一個行動表示我們知道孩子不是財產,他們具有權利,而我們尊重也維護孩子的權利。

沒有公平正義,就不會有愛。
新新
稍後,我向其他人表示,倘若剛才是聽一名男人說每回太太或女友做出讓他不高興的事,他就會掐她的肉,使勁捏她,大家應該會嚇一跳。他們會認為這種行為既是脅迫,也是虐待。但他們卻不肯承認一名大人用這種方式傷害小孩是錯的,在場所有人都受過大學教育,幾乎都自稱開明寬容的自由派人士,支持公民權和女性主義。但說到兒童的權利,卻另有一套標準。

若想打造更有愛的文化,有一項社會迷思必須拆穿,那就是灌輸家長「傷害和忽視可以與愛並存」的歪理。傷害和忽視抵銷了愛,而關心和肯定(傷害與羞辱的反面)是愛的基石。沒人能在做出傷害舉動時,還說自己有愛,但我們的父母老是這麼做。即使孩童正飽受傷害,還是會聽到動手的大人說愛他。
新新
少了公平正義,就不可能有愛。大多數的孩童不可能了解愛,除非我們身處的文化既懂得尊重孩童,也為孩童伸張基本的公民權利。在我們的文化中,每一戶人家都是制度化的權力場域,很容易流於專制或威權形式。雙親是絕對的統治者,通常自行決定什麼對子女最好,不容干預。

一個溫暖的家往往有好幾個親職照顧者,這樣當孩子覺得某位長輩表現得不公平,就可要求另一名長輩介入調解,尋求其他長輩的理解或支持。

(前略)女兒看到了兩個大人之間的愛和相互尊重的討論(我們有告知她),她從這個例子中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母親示範給女兒看,她有雅量接受批評,也有能力反省自己的行為,做出改變,而且並未失去尊嚴或權威,反而體認到父母未必是對的。
新新
誠實:對愛坦誠

我們要肯定說真話的價值。謊話可能會讓人覺得好過,但無法幫助我們了解愛。
新新
父權文化中給予男人的陽剛身分(masculine identity),並將此視為理想,正是要求所有男性努力創造出「假我」(false self)的元凶。從小男孩被教導不該哭泣或說出受傷、孤獨感或痛苦的那一刻起,就學著遮掩真實的感受。最壞的情況是,他們學著從此不再對任何事有感覺。

即使是在充滿愛、觀念先進的家庭長大的男孩,受到雙親鼓勵要表達情緒,也會在操場上、教室裡、運動或看電視時,對於「男子氣概」或「感受」學到不同的理解。他們可能最後選擇父權認可的男子氣概,以求被其他男孩接納,並且獲得有權力的男性成人的肯定。
新新
「人所能擁有最重要的連結,或許是人與人之間的公平正義。」

「若你將其他男人的男子氣概看得更重要,男人和女人之間絕不可能有愛的正義。當男人決定將男子氣概放在正義之前,他和每一個女人之間會有什麼樣的關係,是可以預見的。努力活得像個有良知的男人,表示你決定要付出更多忠誠給你所愛的人,儘管你有時仍然非常看重其他男人的男子氣概。」
新新
我們的文化經常搞不清楚隱私和祕密的分別。

坦白、誠實、說真話的人重視隱私。我們需要獨處的空間面對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在此體察健康的心理自主性,並且在我們有意願的時候,和他人分享。祕而不宣通常和權力有關,是隱匿或隱瞞某些事實。

隱私使人們更加緊密相繫,保密卻會損傷人與人的關係。
新新
我們都被教導要害怕真相、要相信真相總是傷人。

我們被鼓勵將誠實的人視為天真,很可能會吃虧。消費文化尤其鼓勵說謊,廣告就是經過許可的說謊,要大家相信自己經常處於匱乏狀態,隨時有欲望,以強化市場經濟。
新新
承諾:用心中的愛來澆灌愛

人非常容易停留在敘述個人故事的階段,說了一遍又一遍,卻可能讓你緊抓住過去的悲傷不放,或堅持某種歸咎他人的陳述。
新新
光是負起責任並不表示我們能夠讓這種制度化的不公不再發生,但我們可以決定採取哪種方式回應不公義的行為。

負起責任意謂著在面對障礙時,仍有能力改造自己的人生,以帶來最大幸福的方式創造命運。每一天,我們在面對無法輕易改變的現實狀況時,可以練習改變一點點形狀。

我們必須「願意為自己挺身而出,公開做自己,在所有人與人的際遇中尊重自己」。因為我們已不再將主張己見當成一種適當的防衛。很多人學會的是:保持消極,就不會有那麼多攻擊。
新新
https://images.plurk.com/6WLgUXMvN5VQ6ZewcPq55k.png
新新
靈性:超凡的愛

「當我談到愛,我不是在說某種感傷軟弱的反應。我說的是一股力量,所有偉大宗教都將其視為生命的最高原則。只有愛這把鑰匙能夠打開通往終極實相(ultimate reality)的門。」
新新
我們的精神感到空虛,於是透過消費來填補。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愛,但可以隨時購物。
新新
價值:依循愛的倫理

我們必須要拿出勇氣。練習面對恐懼是擁抱愛的一種方式。我們的恐懼可能不會消失,但它不再擋住我們的路。
新新
宰制的文化必須讓人民滋生恐懼,這樣他們才會乖乖聽話。我們的社會非常重視愛,卻極少談論恐懼。但我們大多時候都怕得要命。
新新
如果他們依據愛的倫理來製作一部作品,便會明白以批判的眼光來檢視影像很重要,也就表示他們會思考影像所帶來的影響,這些影像是如何形塑社會文化,指引著人們的日常言行。

在談論大眾媒體呈現特定類型的影像時,得先承認絕大部分的影像在一定程度上是從父權文化的觀點進行攝製。除非父權的思想和觀點有所改變,否則很難改變這些影像。有些女人或男人覺得自己並非父權的犧牲品,因而不覺得父權是必須嚴肅看待的問題,有必要質疑或改變。但是,我們隨時都可以被再教育。大眾都受到父權體制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男性宰制。
新新
貪婪:只要愛

為了滿足貪念,讓貪婪繼續下去,人必須支持宰制,而宰制的世界永遠沒有愛。
新新
不論貧富,染上某種癮變成普遍現象,這和我們對於消費的病態渴望有關。這股渴望使我們失去愛的能力。

「上癮與建立關係無關」,上癮使人無法愛。大多數成癮者只關心是否獲得某種「藥」來享用,不論是酒、古柯鹼、海洛因、性或購物。因此,上癮只是普遍無愛的後果,也是成因。

許多人希望愛跟藥一樣有效,讓他們立刻感到興奮,而且持續很久。他們什麼也不想做,只想被動接受美妙的感覺。
新新
「夢想著愛會拯救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或給我們持久的幸福或穩定,只會讓我們陷在一廂情願的幻想當中,削弱了愛真正的力量,那就是使我們改變。」
新新
我們社會經常提到功能失調的人際關係,甚至將功能失調正常化。我們越是關切,就更加傳達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種訊息,而「家庭不都是這樣」的概念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個社會不僅鼓勵享樂消費,還要我們相信家庭中過分的行為是正常的,相信人能夠有功能健全、充滿愛的家庭,才是不正常。
新新
群體:帶著愛交流

每一種有意義的關係都必須做到好好地愛,並非只限於戀情。
新新
許多人從小聽說,友誼永遠不該被看成跟家人同等重要。然而,友誼卻是大多數人首次發現有救贖的愛和互相關心的群體。在友誼中我們學會愛人,這賦予我們力量,好讓我們把這份愛帶進跟家人或愛侶的互動當中。

信任是真愛的核心。而且我們相信伴侶給朋友的關注(反過來也一樣),不會從我們身上奪走任何東西,我們分毫無損。我們建立深厚友誼的能力也可加強每一種親密關係。
新新
互惠:愛的核心

當個人童年時在本來應該教會我們何謂愛的地方受了傷,這道傷口可能創深痛巨,即使之後重回這個地方,依然覺得此處不安全,有時候簡直有性命之憂。
新新
當他們聽到女性主義思想家說男人不必充滿男子氣概,心裡是非常高興的。但是,除了傳統的大男人一途,只剩下另一種選擇:不要變成男人,繼續當個男孩。

既已決定繼續當男孩,就不必承受切斷和母親之間緊密紐帶的痛苦(母親總是無條件地溺愛)。他們只需找另一個女人,沿用母親的手法來照顧他們。
新新
我注意到他的掙扎,發現當男人選擇背叛父權體系,幾乎得不到什麼支持。
新新
戀愛:甜美的愛

我們若不改變語言,就不可能改變浪漫愛情的模式。
新新
小說家托妮.莫里森在第一本作品《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中指出,浪漫愛情的想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想法之一」。它的破壞力來自於:當我們愛上某人時,並非基於自己的意志,也沒有能力做抉擇。太多的浪漫傳說讓這種錯覺長久流傳下來,妨礙了我們學習如何去愛。我們用浪漫取代愛,繼續痴人說夢。
新新
「心的契合讓我們欣賞所愛的人的真實模樣,靈魂的契合則開啟了更深的層面,讓我們看見並愛上他們可能變成的模樣,同時愛上在對方潛移默化之下改變的自己。」
新新
真愛的本質是相互認可──兩個人都看到對方真實的模樣。彼此之間有真愛時,雙方通常覺得碰觸到對方的本質。也揭示了自己想要否認或隱藏的那一面,使我們清楚看見自己而不感到愧疚。

這種關係剛展開時令人害怕,因為我們覺得無處可藏匿,對方懂得我們。這份愛滋養我們,並且要求我們成長、改變。

我們全心付出愛就是承諾「被改變」,願意反思自己的作為,並與所愛的人釐清和溝通這種反思,讓深愛的人對我們採取行動。這樣的承諾是一種選擇,得經過雙方同意才會產生。
新新
失去:生與死的愛

越是常看毫無意義的死亡或隨機發生的暴力和殘忍畫面,在日常生活中就更覺得害怕。我們不敢用愛擁抱陌生人,因為我們怕陌生人,認為他們是死亡的信使,打算取我們的生命。
新新
用愛接受死亡,表示我們能接受猝然發生的現實或超乎我們控制的經驗。愛賦予我們力量去臣服。我們無須焦躁不已,老是擔心自己無法達成目標或完成計畫。死亡就在身邊提醒每一個人,計畫只是一時的。我們學會去愛,就學會接受改變。
新新
治癒:救贖的愛

許多人相信只要找到靈魂伴侶,人生的困難到此為止。愛並不會讓困難終止,但愛會給我們方法去應付人生的難題,使我們成長茁壯。
新新
小說《吃鹽的人》(The Salt Eaters)敘述幾名有智慧的年長婦人懂得醫治創傷,被徵召來幫助試圖自殺的年輕女子。她們對女子說:「親愛的,你得確定自己想獲得醫治,因為『完整』並不是小事,你健康的時候要背負很多重量。」最初做出被拯救的選擇,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支持和協助來解決問題和難關,僅表示這個選擇必須由個人提出來,亦即我們必須為自身的幸福負責,坦承自身是破碎而受傷的,願意得到醫治。
新新
戒酒無名會(Alcoholics Anonymous,AA)最能證明「互賴互助」(interdependency)

這個社群讓個人(有些人是頭一回參加聚會)感受到一種支持、關心、了解與負責的氣氛,那是付諸行動的愛。幾乎沒有人能夠在孤立中被治癒。治癒是情感交流的行為。
新新
命運:當天使提到愛
新新
努拉.歐菲蘭(Nuala O'Faolain)是一名愛爾蘭的記者,她在回憶錄《你不就是那個誰》(Are You Somebody?)中表示書可以救人性命:「撇開別的不談,閱讀顯然讓人生值得一活。」
新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