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推薦看全文,不長。)
Fw: [討論] 男孩到底該怎麼教才不會變成變態

1.不要體罰小孩。
體罰就代表有權力的人,可以侵犯沒權力的人的身體界線。

2.不要男女有別。
不要從小就直覺的灌輸小孩男生可以怎樣不可以怎樣(女生亦然),理由也很簡單,一旦價值觀建立起來,就會只站在自己性別去考慮事情,而不是以事情的道理去思考。

3.要教積極同意。
「任何人要摸你任何地方都要得到你的同意」,父母也是。
新新
book memo
諶淑婷:我想成為一個不說「我是為你好、等你長大就會感謝我」的母親──讀《童年會傷人》
「在這種惡性壓力下長大的孩子,因為環境充滿了威脅與危險,身體一直處於『反擊或逃跑』的備戰模式——身體和大腦習慣用情緒或劇烈方式回應,讓辨識自己感覺與調節情緒的能力變差。

《童年會傷人》
童年會傷人 - 留佩萱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父母效能訓練 P.E.T.》
P.E.T.父母效能訓練
新新
「1993年鄧如雯殺夫案,是《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緣起,在1996年彭婉如命案發生之後,更加速了《家庭暴力治法》的制定,並於1998年開始實施。」
1980s根本沒有家庭暴力防治的相關政策法規,完全沒有,家庭暴力不過就是難斷的家務事。
新新
男性在家庭困境上有著跟女性不同的困境,面對閒言閒語,女性會容易感到羞愧,男性則會感到憤怒而付諸暴力行為。在家族治療的研究裡,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談論金錢方面的問題,因為這直接關係到男性被看待的方式,當社會以金錢、地位來看待男性的成就,男性就更不容易直接面對問題,常常會先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成功」。
「男性關懷專線」始於2004年,就是希望協助男性處理在家庭中的特殊問題,可以讓男性訴說自己的挫折、不被理解、痛苦,而不是「不成功便成仁」。
新新
這批由專業社工與諮商師所組成的「家暴男熱線」,一開始只是小規模實驗,由市府出錢在社群網站上打公益廣告,呼籲「任何遭遇情緒危機的男性,都可以在行為失控之前,尋求免費的電話諮商與援助」。沒想到本來以為沒多少人會回應的熱線電話竟很快爆滿,社會的接受度與男性求助者的需求遠高於預期,因此整個專線團隊的規模與輪值時間也不斷擴大,波哥大首都圈酒吧與餐廳的男廁,也都開始張貼《冷靜專線》的貼紙,甚至在電視廣告、街頭上開始出現市府主動派發的廣告傳單。
新新
性教育
學齡前性教育:以「同意權力」取代「抵抗義務」
新新
教他「不可以讓人摸泳衣遮住的地方」跟教他「任何人要摸你任何地方都必須得到你的同意」兩種會得到不同的效果。
「不可以讓別人摸」卻被摸了,對孩子來說責任在自己:「是我沒有制止他摸我的」。但接受「任何人要摸你都要得到你同意」的孩子,責任則是在那個摸他的人:他說了不好卻被摸,當然是摸他的人的錯;就算他沒說不好,他也沒有說「好,你可以摸」啊!
新新
「我們都不是完人,我們肯定是會給孩子帶來傷害的。」
「任何深層的關係都必然會帶來傷害。」

「現在去回憶我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我也必然傷害過他們,但那又如何,難道我們就不是父母與子女了嗎?」
「很多父母有一個妄念,那就是我一定要做最完美的父母,不能給我的孩子帶來任何傷害。」

「美國對初中生做過一個調查,有多少父母認為自己是『好父母』,百分之三十多,然後他們又針對這些父母的孩子做了調查,問他們有多少人認為自己的父母是『好父母』,結果是百分之七十多。」
新新
感受的抹煞或者被關掉,是很多男性在成長中會遇到的事,傷心不能哭,遇到困難自己解決,抹煞了負面的情緒,同時也抹煞了正面的,所以被抹煞情緒的教養之下,這些人傷心生氣時不會傷心生氣,但快樂時也不會快樂。

作者提到一個在電影裡看到感人畫面,後排的年輕男孩卻大笑的例子,我認為很深刻,那大笑並不是他們覺得這個真的多好笑,而是感情已經被抹煞的人,無法放心的讓自己柔軟甚至脆弱,因此無法同理他人的處境,而這麼多的情緒無處宣洩,最後就不恰當的變成笑聲,這不只是尊重他人感受的問題,其實更是這些男孩的情緒被抹煞以後的一種徵狀。
新新
作者還專章描寫如何面對憤怒,他對處理憤怒的三個要求是「不可以傷害自己、不可以傷害別人,不可以傷害財產」
新新
路邊攤宅老闆
為什麼不是大人要學會別亂摸別人?
新新
本噗主要收集兒童教養 / 家庭暴力 / 身體界線 / 情緒教養相關討論,當然包含了大人該學會怎麼對待小孩(所以我才整裡給自己看),但要有意識地打破思考模式需要時間和自覺,或許可以從現在開始
新新
之前高嘉瑜家暴事件的討論中看到小小的沙貓分享過一段關於加暴者的文字,我在這幾個月的各種衝突言談中常想起來:
新新
「那些說著遭遇暴力或者施加暴力的人肯定是如何如何的人,你可能會把某些可能可以獲得幫助的人推到更深處。我不會說這樣的言論反應出你都無知,但它對於停止、改變這種事態毫無幫助。

就算你對他人的生命一無所知,但你如何正確地看待這些事,都可能可以改變一些事。」

再不來買書我要出爪囉 on Twitter
身處天堂-米可
感謝噗主整理,這邊補充一張圖,從小被體罰的孩子真的容易建立痛=愛,於是成長後進入一段使她們痛苦、不安全感的一段關係或職場,成年後要走出都要靠很大的意願跟自我學習,期待更多人一起討論跟學習
https://images.plurk.com/1yE46hlczlcVQUc7ZBouVd.jpg
新新
感謝分享,奶與蜜的詩集裡對這首特別有印象,我還去找了作者自己唸的版本(已拉好時間軸)
Rupi Kaur reads poetry from her collection 'Milk and...
YNWA/樂
https://images.plurk.com/5QtMhgKl02XzNs5jDBYfmG.png
我也是第一時間就想到Rupi Kaur這首詩!!感謝新新分享好文
Lydia🌟
我也覺得以前長輩一個「痛=愛」還順便情緒勒索(你這麼不乖,害我要打你,害我因為打你感覺心疼很難過)整個超扭曲詭異,重點是小孩這樣也不會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事情,以後不做只是因為想避免被打到而已
新新
有點被這噗的轉噗和讚數嚇到,我知道轉噗不代表完全認同,認同也不代表能立刻達成,但就是想整理給未來或現在需要與小孩相處的自己,也整理給過去曾經是小孩的自己。
然後謝謝匿名的噗幣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