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whiteness
好奇
Tue, Jan 3, 2023 6:14 AM
Tue, Jan 3, 2023 8:35 AM
45
工作
之前有噗友問說,為什麼近期我分享生活的噗少了很多,我仔細想了想。
──
肯定是被我那個奇葩同事搓磨的
下面分享我這半年來的
心酸血淚
側面社會觀察
「如果國中數學需要補習,那做人處事和做事方式難道更不用補習嗎?」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6:17 AM
我每一天、每一天,都在想:
這個人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明明是名校畢業,卻絲毫沒有任何邏輯處理能力,也分不清楚事情輕重緩急,溝通能力也很差勁。
最終呈現的結果就是──
拖延、捅婁子、不會說話令人感到白目
caine💚💜善惡循環❤💙
@cainss
Tue, Jan 3, 2023 6:22 AM
Tue, Jan 3, 2023 6:25 AM
……我自己最近也差不多這情況
(有個類似的同事
)、
不過偶爾看看噗、發發噗~
然後看到阿調有更新,就可以很開心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6:23 AM
Tue, Jan 3, 2023 6:24 AM
誇張的是,她調來我們單位已經半年了,現在在電話中還是會跟其他人說「不好意思,我是新手,我動作慢」。
但我還是要為她說點話……其實不談工作,她是個很健談的對象。
現在女兒也才1歲多,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我跟我的母親分享她的事蹟時,也說家裡有小小孩的人會非常疲倦,恍神是正常的事
於是我內心每天都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
小天使是想多少幫她一點忙,或眼看著她要捅婁子時稍微提點一下;
小惡魔則是頗刻薄,覺得「這不干我的事,別多管閒事最後反被她倒耙一把」,所以裝聾作啞。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6:30 AM
Tue, Jan 3, 2023 7:39 AM
而今天,受她不明所以的拖延症影響,上週四下午的急案,一路拖拖拖到今天中午,果然被長官質疑程序怪怪的。
她支支吾吾說不出來,主管嘆氣請她再跟廠商確認,結果好好一個平安順利的案子,被弄得雞飛狗跳
現在好不容易坐下來了,
我又忍不住想:這個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caine💚💜善惡循環❤💙
@cainss
Tue, Jan 3, 2023 6:30 AM
……真的很類似耶,不過我這邊他年資1年了、家裡經濟責任比較重、兩老偶爾身體不適他會請假……
但是講白點、我家狀況也沒多好~人人家裡都有不一樣的困難,但是工作還是要好好做不給人添亂為基本啊~~~應該聽得出來我對他是“小惡魔”的部分了。
caine💚💜善惡循環❤💙
@cainss
Tue, Jan 3, 2023 6:32 AM
再次抱抱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6:32 AM
Tue, Jan 3, 2023 6:32 AM
caine💚💜善惡循環❤💙
: 我們這邊的同事姊姊,大我6歲,年資七年了……
我很努力想做個善良講義氣的人,可是她真的,無法拯救
雨芊
@chine6
Tue, Jan 3, 2023 6:34 AM
我有一個已經工作約8年多的奇葩同事。
我問他為什麼桌上有一個報告沒有歸檔
我:那天是你跟診的,這個來賓為什麼要做檢查?
女同事:我不知道🤷♀️
我:為什麼報告不歸檔!?
女同事:我不知道
之前有一次自費檢查項目跟報告不符合
我:這自費項目有漏開,你有沒有核對報告的項目啊?
女同事:醫生開錯的
這個女同事曾經幾度在工作的時候打瞌睡睡著,還要醫生拍她叫她清醒
嵐翌☆hen愛臉蕭威
@ara_x_ara
Tue, Jan 3, 2023 6:35 AM
我想應該是腦袋有問題……
我這邊也有已經入職10個月的同事也會說我才剛接這個業務不久,我: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6:37 AM
Tue, Jan 3, 2023 6:37 AM
經過半年的觀察,發現這是一個驚人的連鎖反應:
1、對自己的業務掌握不夠全面
同事凡事都只做表面,從來不會思考「為什麼要做這個」。
導致
只要換一種情況發生,她就無法臨機應變
,容易不知所措。
2、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
跟(1)有關,因為前輩說做什麼,她就只做什麼,碰到跟自己業務相關的事物,也不會主動去學。
因此只要一碰到有人請假,或是主管臨時索取衍生的資料時,她同樣會腦袋空白,
連尋求幫助都不知道從何詢問起
。
caine💚💜善惡循環❤💙
@cainss
Tue, Jan 3, 2023 6:37 AM
Tue, Jan 3, 2023 6:38 AM
我這邊他是初入我們公司、但之前有類似工作經驗;我一開始也是能拉盡量幫、但是主管很常連帶質問我……也不止我一個人教導過他、只是我們被分配到同一案子、我又資深所以負責管控……他雖常常“收到收到”的回覆,卻仍然可以故態重犯、惡性循環。
caine💚💜善惡循環❤💙
@cainss
Tue, Jan 3, 2023 6:39 AM
連鎖反應統整的很好,
這也是我對我這邊這位的感想
caine💚💜善惡循環❤💙
@cainss
Tue, Jan 3, 2023 6:39 AM
Tue, Jan 3, 2023 6:40 AM
雨芊
:
嵐翌☆hen愛臉蕭威
:
大家也抱一下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6:42 AM
3、溝通不夠確實
這一點,分成兩部分,「語氣不確實」和「目標不確實」。
@whiteness - 繼同事接電話都不留對方的連絡資訊第N次,我一煩之下做了這個簡報 統整自己實務經...
我在之前整理「電話應答SOP」時分享過,
致電前先想好自己要說什麼很重要
但承上(1)及(2),同事對自己的業務不熟、也無法舉一反三。
導致
受話者一旦反問問題,她就會自我懷疑
,語氣不確定,對方也會質疑她的專業。
然後
她其實也沒有完全弄清楚自己打這通電話要問什麼
,總是缺一漏二,旁聽她講電話,都覺得電話那端的人會被她的奪命連環CALL煩到不行。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7:00 AM
Tue, Jan 3, 2023 7:01 AM
4、過於在乎他人眼光 vs. 無法自主做出決策?
單獨分享這一項,純粹是我的困惑……
其實好幾個案子,有感覺到同事自己也很著急,想趕緊跟我諮詢。
但她很奇怪,她寧可拖著案子不發,從旁觀察我在做什麼,等我好像稍微空下來,才吞吞吐吐地發問
。
無奈的是,等到我聽完她的描述,稍微回問她「所以資料A是什麼呢?現在碰到的是B情況嗎?」,她才一驚一乍「我不太清楚!我現在去問!」。
──
然後又大半天過去了,WHY,我真的不懂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7:13 AM
Tue, Jan 3, 2023 7:15 AM
5、沒辦法適時消化自己的想法
這一點反映在「我當下立即教她」處理方式的時候。
為了讓她能獨立處理各種情況,我有趁著空檔調出精華案件,一個一個帶她分析。
可是她……好像無法在短時間內消化資訊,只會一個勁點頭說會,而我反過來出幾個假設題目給她時,又一個都答不出來,說「我需要時間想一想」
溫和地等待,看她在座位上發呆半小時,再去追蹤詢問時,她說「我還沒想好」。
──我OS:真的有這麼難嗎,這比國中數學題還簡單吧!?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7:19 AM
Tue, Jan 3, 2023 7:20 AM
統合以上,我覺得這幾項要素息息相關
同事的性格優柔寡斷
→做事拖延、賣弄小聰明且只做表面
→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
→對自己沒信心又怕被罵
→無法自主決策
→沒能分辨求助發問的時機
→即便問了吸收速度也極慢
→做事繼續拖延【如此的惡性循環】
caine💚💜善惡循環❤💙
@cainss
Tue, Jan 3, 2023 7:20 AM
後面幾點及總結也一樣說中我對我的同事看法,
他對應的反應也與阿調的同事差不多……
但是我不想“禮讓式”教導了,
我的工作性質可以交代性+後續追蹤就好~
所以我不再時刻囑咐他了、這樣他壓力我也累。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7:35 AM
總之,我這半年來就不斷在「擦屁股」和「視而不見」中徘徊。
好幾次看不過去,又硬把話吞了回去……
畢竟她年資比我長,我也不是主管,這不是我的權責範圍。
反倒是事後主管發話請我去幫忙的時候,
我還得注意她會不會心理不平衡
豆なし/被迫DD🌈
@cozs
Tue, Jan 3, 2023 7:36 AM
每次遇到這種「成績很好」的,我都會問「是學科成績好還是術科成績好?」來決定對他的觀感和態度...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7:49 AM
雨芊
: 這時候真的很想撬開他的腦袋,看看他在想什麼吼
嵐翌☆hen愛臉蕭威
: 我其實有想過,這會不會是某種閱讀或理解障礙的症狀,或是亞斯伯格症?
不然大多時間,她都算是好相處的人,只是工作上真的……很不OK。
caine💚💜善惡循環❤💙
: 目前我是有跟主管溝通,不能因為她動作慢就把業務分出去,她終究還是要學好。
至少這點跟部門的人有共識的話,還是有機會慢慢磨合
但我還是很不懂,她是怎麼可以弄到自己很忙,卻什麼事都做不好,吃力不討好。
豆なし/被迫DD🌈
: 倒也不全然以學歷來判斷一個人的觀感,而是她的反應真的太超乎想像,忍不住好奇起同事以前在學校裡進行簡報或寫報告時,也是這種方式?沒有被當?
caine💚💜善惡循環❤💙
@cainss
Tue, Jan 3, 2023 7:53 AM
因為他們抓不到做事的“眉角”,又因為有資歷甚至學歷,所以放不下、改不了原有“不好”的地方,就一直一直重複下去,讓旁觀者無法理解。
西木∞
@stephiwoo
Tue, Jan 3, 2023 8:09 AM
說到放不下,我倒是曾經有過什麼事都想攬下來、都想親力親為,最後出來的成果卻不太好的同事
不是說他工作能力差,但業務量明顯已經超出他能負荷的程度時,品質是很容易下降的,只是旁人要幫他分擔時他會很生氣......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8:21 AM
在這段期間的觀察中,也警惕自己,
對業務掌握度不足的話,很容易被貼上「不專業」的標籤
。
主管放心不下,對你也就更緊迫盯人,做事更綁手綁腳,效率低下不說,最怕的是所有人都認為你「沒救了」,覺得教了也沒用,放著自生自滅,自信心又更加低落……
有時候反過來想,看似不是很大的問題,串起來卻形成一個詭異的循環,做人真的很難。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8:27 AM
Tue, Jan 3, 2023 8:30 AM
西木∞
: 這個我也有看過,就像是以前在學校裡,那種拚命讀書,成績卻不是很理想的同學……
但通常旁觀一陣子,就會發現他們
缺乏「自我評估試錯」的能力
,只是一股腦做,方向卻不對,又很難阻止他,告訴他「要不要換種方式」。
長大之後更體會到,
職場上囿於體面,很難獲得有效的建議
,大家普遍認為「這是你原本就該具備的『社會化』技能」。
會做的人不敢多管閒事去教,不會做的人繼續陷在自己的小圈圈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8:35 AM
Tue, Jan 3, 2023 8:38 AM
不禁讓我想到。
「如果家長會讓小孩子補習國中數學,
那麼社會上的為人處事,還有效率執行的方法呢,難道更不用補習嗎?
」
@whiteness - 覺得自己N年沒讀英文了,面目可憎 隨意倒一些近期的工作垃圾,整理好心情,準備迎...
也大笑搜尋河道,原來我三個月前就抱怨過同事了
裡面也有分享一些過去的工作記事碎碎念。
綠球藻/每天來一杯曼特寧
@opfaith
Tue, Jan 3, 2023 9:35 AM
這種人補習沒有用的。身邊的同事在已經被和善提醒改善簡單的小事情非常多次的情況下,依然如故。真的不知道是笨還是把其他人的話都當耳邊風。
阿╰( ◜❤◝ )╯調
@whiteness
Tue, Jan 3, 2023 10:57 AM
綠球藻/每天來一杯曼特寧
: 我覺得是慣性不思考,加上不夠……聰明?(氣音)
雨芊
@chine6
Tue, Jan 3, 2023 12:09 PM
我那個同事已經讓其他人都習慣她就是沒能力。當他做錯事情反而其他人覺得很正常。然而她跟我領一樣的薪水,我要做她兩倍以上的工作。她還自我感良好的說為什麼她考勤都沒有優等呢?!
因為工作上要跟她交接,所以常常變成要我會心不甘情不願幫她擦屁股或者是把事情丟回去給她做,但她又做不好。然後她還會說我讓她很有壓力。(我才壓力大好嗎?!!!)
最近也都是選擇眼不見為淨,要不然就是找主管去跟對方談!
不小心變成抱怨大會的感覺
caine💚💜善惡循環❤💙
@cainss
Tue, Jan 3, 2023 3:25 PM
所以“量力而為”很重要,我以前也偏“親力親為”,不過超出負荷只會累了身心、效率不好、成果也不佳、對自己的評價也差~就放下了
悠莉
@T49313
Tue, Jan 3, 2023 4:07 PM
之前部門也有這種同事,共事五年的結論是沒有救了,因為他的做事習慣已固定,根本改不過來。
但以主管角度來看,部門有人可以穩打考績乙,升等機會也絕對輪不到他,打績效的時候不會為難😅
水上
@Phyty
Thu, Jan 5, 2023 1:56 PM
我的職場也是有這樣一個人,但卻和上述同事的情況有一個根本的相反,她是我們辦公室裏年齡最小的,02年生,高中之後就沒再升學了,之前的工作經驗都是在烘焙店打工。
去年7月被招進來我們公司和我一起做前台工作,日常就是接電話還有紀錄來往文件,因為是律師樓的關係,以上兩項工作都必須很慎重的進行,因為每天都會接到銀行/客戶,還有少部分政府部門打來的電話。
我想她幾乎可以是各位的所有「綜上所述」哦,一開始領導她工作的時候,我有準備一份很簡單的筆記給她,主要是紀錄前台工作綱要,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資訊也特意在裡面標注,總共兩頁內容而已,我想那大概是她拿到這份筆記以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這份筆記了...
水上
@Phyty
Thu, Jan 5, 2023 2:05 PM
接下來的日常工作,她問的問題其實都是筆記裏能夠找到的解答,我也是初入職場不久,甚至是第一份工作,不是自誇的說,一開始負責領導我的前輩幾乎一個星期能見一次面就算多了...幾乎是自己摸索著做。
和大家一樣,要說她工作不認真也不對,電話響的第一聲她都會搶著先接,卻好多次(甚至到已經過試用期三個月了)還是會轉給不對的負責人,甚至是上司。來不及做完的工作,其實也只剩一點而已,就為了準時五點半下班能說走就走,就說一句我明天再接著做吧...但是一碰到和同居的男朋友鬧矛盾,不想回家的時候就會賴著找事情來做,事後我不經意看到才發現也做得不對!
水上
@Phyty
Thu, Jan 5, 2023 2:13 PM
有幾次和她有一些小討論,比如問她現在工作上手了嗎?有沒有碰到什麼問題?她都需要想一陣子然後似乎看我的臉色,吞吞吐吐的說都很好。
前台工作就是上手了也就那樣,需要靈機應變的時候偏多,因為工作很繁重,辦公室又時常有職員調動,所以要比較懂得如何應對客戶和銀行有時候電話裡的刁難或者責罵,搞清楚他們憤怒的地方。
就是這一點,直到她接受調動到現在的崗位開始從實習文員做起還是一點改進也沒有,沒有辦法自主思考,甚至是放棄思考。遇到問題首先就花很多時間在尋找問題的出處,於是就覺得自己已經有在花時間自己嘗試「解決問題」了,就把問題丟給別人讓別人幫她解決這些問題。
水上
@Phyty
Thu, Jan 5, 2023 2:19 PM
最後問她:你覺得自己有沒有什麼改進的地方/工作上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的旁敲側擊詢問方式,希望她終於可以明白自己的短板,她反而還說自己已經進步了不少,文件已經避免了一些錯誤,「儘管還會犯錯」。
委婉的告訴她自身的問題在哪裏,她就會說:我其實有點失望/難過,你現在才告訴我有這些問題,我原本希望你會在我犯錯的當下就告訴我我錯在哪裡。(大聲吶喊:問題就算這樣做了,你說明白了,下次還是一樣的地方一樣的錯法!
我想除了不愛思考,不主動學習,永遠等著別人的主動,最重要的是這一部分人,他們是「遲鈍」的。甚至是「自我感覺良好」的。
水上
@Phyty
Thu, Jan 5, 2023 2:27 PM
「遲鈍」是他們最重要的保護色,聽不懂別人婉轉的話,就算是直接的把事實放在他們面前,他們也會用「自我感覺良好」這一點轉而來理所當然的指責你,明明是你當初沒有一開始就告訴我,我錯在哪裡了。
就算現在我們在不同職位工作,有時候聽到和她共事的同事說起她的事蹟,我也還是在一直思考,「這個人的問題到底是在哪裡?」
「是我們對她的要求太高了嗎?還是工作跨越難度升高了她無法適應?」
前一陣子她父親驟然離世,現在時不時就會請假離開崗位去處理一些後續問題,工作原本就不夠上心,還粗心,現在更是很難逮到本人好好教導。
終究還是那一句,究竟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呢?
阿╰( ◜❤◝ )╯調
@whiteness
Fri, Jan 6, 2023 3:51 AM
大家的留言我都有看到,也大概分享一些我後續的想法,就不一一回復了……
我覺得,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困惑、好奇「到底為什麼」的主因,是
這些同事(學)都不是真正的壞人
側面能看到,他們被罵還是會難過,溝通後會稍微調整一下下,還是有在試著獨立作業,但成果往往不太理想。
阿╰( ◜❤◝ )╯調
@whiteness
Fri, Jan 6, 2023 3:59 AM
所以我猜,這
確實跟一個人過往的「思考模式」所導致的「行為成果」
有很大的關係
假設某人從來沒試圖獨自完成一項計畫,也毫無相關經驗,一旦將專案交到他手上,他連最基礎的「訂立目標」和「效益評估」都沒有頭緒。
而這可能體現在:
他平時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規劃
上。
比方他明明知道每天要倒垃圾,也產生「想要喝牛奶但家裡冰箱沒有了」的感覺。
卻從沒想過,他可以在晚上倒垃圾時順便去超商就好,而把這兩件事分開做,然後嚷嚷說「我好忙喔」。
阿╰( ◜❤◝ )╯調
@whiteness
Fri, Jan 6, 2023 4:04 AM
因此,這類型的人不知道怎麼整理出精華的筆記,也不知道怎麼閱讀別人的筆記。
碰到問題不理解原來可以舉一反三,記取這次的錯誤後避免未來發生相同的事情,以此換取長期的便利……
他可能只會看短期的成效,耍小聰明覺得「自己賺到了」,卻沒曾想,這項行為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往後即使他真的「自食惡果」了,也傾向歸咎於外在因素,
是環境不好,不是自己的問題
。
──這一切都純粹是他沒想過
水上
@Phyty
Fri, Jan 6, 2023 1:27 PM
想要表白噗主...很完美的總結,今天下班又再次遭遇到以上同事爆擊,到剛剛才稍微平復一些,看了你的總結,真的覺得更釋然了。
載入新的回覆
──肯定是被我那個奇葩同事搓磨的
下面分享我這半年來的
心酸血淚側面社會觀察「如果國中數學需要補習,那做人處事和做事方式難道更不用補習嗎?」
明明是名校畢業,卻絲毫沒有任何邏輯處理能力,也分不清楚事情輕重緩急,溝通能力也很差勁。
最終呈現的結果就是──拖延、捅婁子、不會說話令人感到白目
……我自己最近也差不多這情況
(有個類似的同事
不過偶爾看看噗、發發噗~
然後看到阿調有更新,就可以很開心
但我還是要為她說點話……其實不談工作,她是個很健談的對象。
現在女兒也才1歲多,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我跟我的母親分享她的事蹟時,也說家裡有小小孩的人會非常疲倦,恍神是正常的事
於是我內心每天都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
小天使是想多少幫她一點忙,或眼看著她要捅婁子時稍微提點一下;
小惡魔則是頗刻薄,覺得「這不干我的事,別多管閒事最後反被她倒耙一把」,所以裝聾作啞。
她支支吾吾說不出來,主管嘆氣請她再跟廠商確認,結果好好一個平安順利的案子,被弄得雞飛狗跳
現在好不容易坐下來了,我又忍不住想:這個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講白點、我家狀況也沒多好~人人家裡都有不一樣的困難,但是工作還是要好好做不給人添亂為基本啊~~~應該聽得出來我對他是“小惡魔”的部分了。
我很努力想做個善良講義氣的人,可是她真的,無法拯救
我問他為什麼桌上有一個報告沒有歸檔
我:那天是你跟診的,這個來賓為什麼要做檢查?
女同事:我不知道🤷♀️
我:為什麼報告不歸檔!?
女同事:我不知道
之前有一次自費檢查項目跟報告不符合
我:這自費項目有漏開,你有沒有核對報告的項目啊?
女同事:醫生開錯的
這個女同事曾經幾度在工作的時候打瞌睡睡著,還要醫生拍她叫她清醒
我這邊也有已經入職10個月的同事也會說我才剛接這個業務不久,我:
1、對自己的業務掌握不夠全面
同事凡事都只做表面,從來不會思考「為什麼要做這個」。
導致只要換一種情況發生,她就無法臨機應變,容易不知所措。
2、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
跟(1)有關,因為前輩說做什麼,她就只做什麼,碰到跟自己業務相關的事物,也不會主動去學。
因此只要一碰到有人請假,或是主管臨時索取衍生的資料時,她同樣會腦袋空白,連尋求幫助都不知道從何詢問起。
這也是我對我這邊這位的感想
大家也抱一下
這一點,分成兩部分,「語氣不確實」和「目標不確實」。
但承上(1)及(2),同事對自己的業務不熟、也無法舉一反三。
導致受話者一旦反問問題,她就會自我懷疑,語氣不確定,對方也會質疑她的專業。
然後她其實也沒有完全弄清楚自己打這通電話要問什麼,總是缺一漏二,旁聽她講電話,都覺得電話那端的人會被她的奪命連環CALL煩到不行。
單獨分享這一項,純粹是我的困惑……
其實好幾個案子,有感覺到同事自己也很著急,想趕緊跟我諮詢。
但她很奇怪,她寧可拖著案子不發,從旁觀察我在做什麼,等我好像稍微空下來,才吞吞吐吐地發問。
無奈的是,等到我聽完她的描述,稍微回問她「所以資料A是什麼呢?現在碰到的是B情況嗎?」,她才一驚一乍「我不太清楚!我現在去問!」。
──然後又大半天過去了,WHY,我真的不懂
這一點反映在「我當下立即教她」處理方式的時候。
為了讓她能獨立處理各種情況,我有趁著空檔調出精華案件,一個一個帶她分析。
可是她……好像無法在短時間內消化資訊,只會一個勁點頭說會,而我反過來出幾個假設題目給她時,又一個都答不出來,說「我需要時間想一想」
溫和地等待,看她在座位上發呆半小時,再去追蹤詢問時,她說「我還沒想好」。
──我OS:真的有這麼難嗎,這比國中數學題還簡單吧!?
同事的性格優柔寡斷
→做事拖延、賣弄小聰明且只做表面
→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
→對自己沒信心又怕被罵
→無法自主決策
→沒能分辨求助發問的時機
→即便問了吸收速度也極慢
→做事繼續拖延【如此的惡性循環】
他對應的反應也與阿調的同事差不多……
但是我不想“禮讓式”教導了,
我的工作性質可以交代性+後續追蹤就好~
所以我不再時刻囑咐他了、這樣他壓力我也累。
好幾次看不過去,又硬把話吞了回去……
畢竟她年資比我長,我也不是主管,這不是我的權責範圍。
反倒是事後主管發話請我去幫忙的時候,我還得注意她會不會心理不平衡
嵐翌☆hen愛臉蕭威 : 我其實有想過,這會不會是某種閱讀或理解障礙的症狀,或是亞斯伯格症?
不然大多時間,她都算是好相處的人,只是工作上真的……很不OK。
caine💚💜善惡循環❤💙 : 目前我是有跟主管溝通,不能因為她動作慢就把業務分出去,她終究還是要學好。
至少這點跟部門的人有共識的話,還是有機會慢慢磨合
但我還是很不懂,她是怎麼可以弄到自己很忙,卻什麼事都做不好,吃力不討好。
豆なし/被迫DD🌈 : 倒也不全然以學歷來判斷一個人的觀感,而是她的反應真的太超乎想像,忍不住好奇起同事以前在學校裡進行簡報或寫報告時,也是這種方式?沒有被當?
不是說他工作能力差,但業務量明顯已經超出他能負荷的程度時,品質是很容易下降的,只是旁人要幫他分擔時他會很生氣......
主管放心不下,對你也就更緊迫盯人,做事更綁手綁腳,效率低下不說,最怕的是所有人都認為你「沒救了」,覺得教了也沒用,放著自生自滅,自信心又更加低落……
有時候反過來想,看似不是很大的問題,串起來卻形成一個詭異的循環,做人真的很難。
但通常旁觀一陣子,就會發現他們缺乏「自我評估試錯」的能力,只是一股腦做,方向卻不對,又很難阻止他,告訴他「要不要換種方式」。
長大之後更體會到,職場上囿於體面,很難獲得有效的建議,大家普遍認為「這是你原本就該具備的『社會化』技能」。
會做的人不敢多管閒事去教,不會做的人繼續陷在自己的小圈圈
「如果家長會讓小孩子補習國中數學,那麼社會上的為人處事,還有效率執行的方法呢,難道更不用補習嗎?」
裡面也有分享一些過去的工作記事碎碎念。
因為工作上要跟她交接,所以常常變成要我會心不甘情不願幫她擦屁股或者是把事情丟回去給她做,但她又做不好。然後她還會說我讓她很有壓力。(我才壓力大好嗎?!!!)
最近也都是選擇眼不見為淨,要不然就是找主管去跟對方談!
不小心變成抱怨大會的感覺但以主管角度來看,部門有人可以穩打考績乙,升等機會也絕對輪不到他,打績效的時候不會為難😅
去年7月被招進來我們公司和我一起做前台工作,日常就是接電話還有紀錄來往文件,因為是律師樓的關係,以上兩項工作都必須很慎重的進行,因為每天都會接到銀行/客戶,還有少部分政府部門打來的電話。
我想她幾乎可以是各位的所有「綜上所述」哦,一開始領導她工作的時候,我有準備一份很簡單的筆記給她,主要是紀錄前台工作綱要,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資訊也特意在裡面標注,總共兩頁內容而已,我想那大概是她拿到這份筆記以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這份筆記了...
和大家一樣,要說她工作不認真也不對,電話響的第一聲她都會搶著先接,卻好多次(甚至到已經過試用期三個月了)還是會轉給不對的負責人,甚至是上司。來不及做完的工作,其實也只剩一點而已,就為了準時五點半下班能說走就走,就說一句我明天再接著做吧...但是一碰到和同居的男朋友鬧矛盾,不想回家的時候就會賴著找事情來做,事後我不經意看到才發現也做得不對!
前台工作就是上手了也就那樣,需要靈機應變的時候偏多,因為工作很繁重,辦公室又時常有職員調動,所以要比較懂得如何應對客戶和銀行有時候電話裡的刁難或者責罵,搞清楚他們憤怒的地方。
就是這一點,直到她接受調動到現在的崗位開始從實習文員做起還是一點改進也沒有,沒有辦法自主思考,甚至是放棄思考。遇到問題首先就花很多時間在尋找問題的出處,於是就覺得自己已經有在花時間自己嘗試「解決問題」了,就把問題丟給別人讓別人幫她解決這些問題。
委婉的告訴她自身的問題在哪裏,她就會說:我其實有點失望/難過,你現在才告訴我有這些問題,我原本希望你會在我犯錯的當下就告訴我我錯在哪裡。(大聲吶喊:問題就算這樣做了,你說明白了,下次還是一樣的地方一樣的錯法!
我想除了不愛思考,不主動學習,永遠等著別人的主動,最重要的是這一部分人,他們是「遲鈍」的。甚至是「自我感覺良好」的。
就算現在我們在不同職位工作,有時候聽到和她共事的同事說起她的事蹟,我也還是在一直思考,「這個人的問題到底是在哪裡?」
「是我們對她的要求太高了嗎?還是工作跨越難度升高了她無法適應?」
前一陣子她父親驟然離世,現在時不時就會請假離開崗位去處理一些後續問題,工作原本就不夠上心,還粗心,現在更是很難逮到本人好好教導。
終究還是那一句,究竟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呢?
我覺得,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困惑、好奇「到底為什麼」的主因,是這些同事(學)都不是真正的壞人
側面能看到,他們被罵還是會難過,溝通後會稍微調整一下下,還是有在試著獨立作業,但成果往往不太理想。
假設某人從來沒試圖獨自完成一項計畫,也毫無相關經驗,一旦將專案交到他手上,他連最基礎的「訂立目標」和「效益評估」都沒有頭緒。
而這可能體現在:他平時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規劃上。
比方他明明知道每天要倒垃圾,也產生「想要喝牛奶但家裡冰箱沒有了」的感覺。
卻從沒想過,他可以在晚上倒垃圾時順便去超商就好,而把這兩件事分開做,然後嚷嚷說「我好忙喔」。
碰到問題不理解原來可以舉一反三,記取這次的錯誤後避免未來發生相同的事情,以此換取長期的便利……
他可能只會看短期的成效,耍小聰明覺得「自己賺到了」,卻沒曾想,這項行為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往後即使他真的「自食惡果」了,也傾向歸咎於外在因素,是環境不好,不是自己的問題。
──這一切都純粹是他沒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