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whiteness
已經
Fri, Sep 30, 2022 1:05 PM
Fri, Sep 30, 2022 2:12 PM
50
2
覺得自己N年沒讀英文了,面目可憎
隨意倒一些近期的工作垃圾,整理好心情,準備迎接我的主推們休假回來直播
關鍵字:做事的邏輯性、表達核心、緊急應變、輕重緩急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09 PM
朋友問我是不是在噗浪上搞失蹤,我大肆反彈:
才沒有!?
純粹是生活走一個惡性循環
工作交接
→溝通不良
→嚴重壓縮我個人業務的時間
→晚上沒睡好
→身心靈萎靡
→只想在現實世界到處摸草
→繼續上班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11 PM
Fri, Sep 30, 2022 1:18 PM
前情提要:
大概三個月前,因公司黨派鬥爭,犧牲掉我們部門一個超罩、超資深的前輩,把她調走,留下我跟去年12月剛來的新人頂上所有事務。
現在情況:
終於補人啦
,而且跟原本說會補一個今年晉用的菜鳥不同,調了一個在公司也任職大概五、六年的熟手過來。
──在我以為能就此能脫離加班地獄之時,
代誌才沒有我想得那麼簡單
!?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18 PM
我真的想破腦袋
,完全無法理解,在我明明列出交接的重點彙整,每天還特意撥完整的1~3個小時教她的情況下,為什麼心會感到這麼累
而經過我半個月來的綜合觀察,加上實際相處,我得出以下結論:
1、新同事在理解事情時,
往往不會思考它的全貌,都只是片段式地了解單一面向
。
2、承上,所以她在問我問題時,都是問瑣碎的「結果」,不去回頭想「源頭」是什麼?
3、進而導致,只要換了一個情境,她就無法緊急應變,口頭禪是:
天吶我現在好混亂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21 PM
具體例子就是,當我把她主責的整個案子都交給她執行後,她突然某天問我:
「阿調,公車車體的廣告我們是做幾萬塊?」
我整個愣住
首先,前一天,我才綜整性的,就公車車體不同面數性質,教她如何判斷、分析各自的優劣點,她還有跟我分享她的看法。
其次,
這個金額,總體價目表上面就有寫,妳為什麼不自己去看!?
總體價目表是整個案子的基礎中的基礎中的基礎,背下短短兩頁A4紙上的東西,不難吧……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25 PM
Fri, Sep 30, 2022 1:25 PM
類似的問題,不斷反復地問,加上這週新的重要會議開始了,我又要去處理貴賓的車輛調派和餐盒訂購,絕對不能犯錯。
再加上我手上既有的兩個案子,和例行文書處理,
中間持續被新同事打斷
。
──重點也不是我沒有耐心回答妳,而是我逐漸發現,許多事情妳都只會開口問,不自己思考、翻契約書,那麼妳永遠都不能掌握執行狀況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29 PM
昨天在外面樓梯轉角,與主管遇到時,他小聲問我:
「調啊,那個OO(新同事)是不是還沒進入狀況。」
我露出一個微妙的表情,幅度微小地點頭。
主管:「怎麼會這麼慢呢,只能妳多辛苦擔待再多帶她一些了。」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32 PM
然而,要說新同事不認真嗎?
沒有,她都比我多留半小時多才下班,而且碰到急事,也都很主動問有沒有她能幫忙的地方。
要說她沒能力?
也沒有,聽她偶爾接到前部門的求救電話,對於過去負責的業務,也能明瞭地解釋跟說明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35 PM
Fri, Sep 30, 2022 1:36 PM
昨天,我跟她兩人單獨出外勤,有私下聊天的機會時,我才慢慢摸到「她到底哪裡不對勁」的原因
新同事說,她覺得
我們部門的做事步調很快
,需要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事物,分量大概是她前部門的三倍。
也稱讚我跟另一個同事說。
「主任每次突然衝進來,問你們某個案子超細的數據跟執行成效時,你們都能精準地回答。」
──但是,因為我們自己就是主要承辦人,掌握案件細節,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41 PM
Fri, Sep 30, 2022 1:41 PM
此時,也讓我想到她剛調來我們部門第二天的小插曲。
我們辦公室經常有許多長官來往,可能是親自過來,或是猝不及防打電話,問:「找你們主管,他在哪」。
所以我跟另一個同事,早就
養成了眼觀四方、耳聽八方
的技能
眼睛要看誰去了哪裡?
以便緊急狀況,可以立刻找人。
耳朵則是要篩選重要電話?
有時聽主管講電話,光是語速跟態度不同,根據他回應的內容,
負責人就要「主動」立刻把數據調出來,報給主管,讓他電話中即時回報
。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45 PM
但新同事好像被嚇到了,她接起一通電話,糊里糊塗就回答「喔,我們主管不在,需要留話嗎」,電話就被掛斷了。
她遲疑問我,說好像怪怪的,我問「誰打的」,她說不知道,對方沒報名字。
我:「如果是我的話,會去主管桌上的話機看一下來電顯示」。
新同事跑去看,才發現是副總,抬頭看我。
我:「主管剛去主任室,這種情況,應該……」
──我話都還沒講完,另一個同事就非常有默契地跑到主任辦公室,跟主管報告說副總找他,請馬上上樓。
──新同事瞠目結舌,
她說她沒想過,在我們單位,要做到這種程度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52 PM
Fri, Sep 30, 2022 1:53 PM
再加上,新同事說話挺心直口快的,有時都為她冒許多冷汗。
舉個我覺得哭笑不得的例子。
近期另一個同事的案子被主任痛罵,推翻他上星期午休加晚上,做了10幾個小時剪輯影片的成果,非常難過
於是我特意趁機,在主管面前撒嬌求情,幫他說好話。
「△△他真的超認真的,這個做了超~級~久~我每天中午看他都沒睡覺,電腦就開著一直在剪影片,而且我下班後,不知道還留到多晚……」
沒想到新同事就說。
「哈哈,前幾天我不知道啦,但他昨天5點40分就走了,我知道。」
──我OS:妳不要來亂好嗎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1:58 PM
慶幸的是,這個星期會議終於結束了。
我手上幾個大案子做到尾聲,另一場會議的數百位貴賓名單的篩選及彙整也做得差不多
之後的事情,都是相對沒那麼急迫的。
這兩天因為我很忙的關係,有觀察到主管趁此直接跟新同事溝通做事的邏輯,請她把總體價目表背下來,下週她要主責跟主任報告全案。
主管的原話:「等她自己想到能這麼做,不知道要到民國幾年。」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2:07 PM
以上事件,也令我了解到。
──
我所以為的理所當然,並不是別人的理所當然
。
從做事的節奏,累積判斷輕重緩急的經驗,以此訓練起應對技巧。
@whiteness - #工作 整理一些這幾周隨筆的工作心得。 ✎兩個長官同時交代事務,要先做哪一個?...
還有在我們單位特別著重的「說話的藝術」。
@whiteness - #收工歐嗨唷 繼一大早辦公室就在吵……不對,嗯咳、起爭執,我思索了一下「我與中...
以及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和態度。
@whiteness - #工作感想 認真上了一個星期的班,有各式各樣的心得 但先想來聊聊一些關於『說話...
甚至是很基礎的電話禮儀。
@whiteness - 繼同事接電話都不留對方的連絡資訊第N次,我一煩之下做了這個簡報 統整自己實務經...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2:10 PM
Fri, Sep 30, 2022 2:11 PM
回頭看我以前的噗浪隨筆,思考著,自己會成為現在的模樣,也不是一蹴可幾。
也是長期試錯、不解、學習跟調整過來的
不能直覺地認為:拜託妳年資比我長那麼多,怎麼連這個都不會做。
──這太過自大了。
綜觀下來,我還是很開心有新同事能分擔我的工作,那天聊案子的時候,也聽到她有很新奇的思路,只是執行方式待商榷。
有時,有個跳脫我們本位思考的人出現,利於來點嶄新的酷東西,我非常期待
阿╰( ◜❤◝ )╯調
@whiteness
Fri, Sep 30, 2022 2:17 PM
Fri, Sep 30, 2022 2:18 PM
結果這則噗什麼都沒講到,只淪為垃圾場,有點不好意思哈哈哈哈。
不過該吐槽的還是要定期吐槽一下,有利身心健康
話說我為了監測壓力指數和睡眠品質,買了一個Garmin的運動手環。
它這幾天一直震動提醒我:妳的身體能量(body battery)已透支,我大笑
好啦我週末會繼續充電摸草的,噓,不要吵,這種祕密就不要告訴我了。
但總體而言我挺喜歡這個小玩意的,再觀察一陣子,有空來開箱
載入新的回覆
隨意倒一些近期的工作垃圾,整理好心情,準備迎接我的主推們休假回來直播
關鍵字:做事的邏輯性、表達核心、緊急應變、輕重緩急
純粹是生活走一個惡性循環
工作交接
→溝通不良
→嚴重壓縮我個人業務的時間
→晚上沒睡好
→身心靈萎靡
→只想在現實世界到處摸草
→繼續上班
大概三個月前,因公司黨派鬥爭,犧牲掉我們部門一個超罩、超資深的前輩,把她調走,留下我跟去年12月剛來的新人頂上所有事務。
終於補人啦,而且跟原本說會補一個今年晉用的菜鳥不同,調了一個在公司也任職大概五、六年的熟手過來。
──在我以為能就此能脫離加班地獄之時,代誌才沒有我想得那麼簡單!?
而經過我半個月來的綜合觀察,加上實際相處,我得出以下結論:
1、新同事在理解事情時,往往不會思考它的全貌,都只是片段式地了解單一面向。
2、承上,所以她在問我問題時,都是問瑣碎的「結果」,不去回頭想「源頭」是什麼?
3、進而導致,只要換了一個情境,她就無法緊急應變,口頭禪是:天吶我現在好混亂
「阿調,公車車體的廣告我們是做幾萬塊?」
我整個愣住
首先,前一天,我才綜整性的,就公車車體不同面數性質,教她如何判斷、分析各自的優劣點,她還有跟我分享她的看法。
其次,這個金額,總體價目表上面就有寫,妳為什麼不自己去看!?
總體價目表是整個案子的基礎中的基礎中的基礎,背下短短兩頁A4紙上的東西,不難吧……
再加上我手上既有的兩個案子,和例行文書處理,中間持續被新同事打斷。
──重點也不是我沒有耐心回答妳,而是我逐漸發現,許多事情妳都只會開口問,不自己思考、翻契約書,那麼妳永遠都不能掌握執行狀況
「調啊,那個OO(新同事)是不是還沒進入狀況。」
我露出一個微妙的表情,幅度微小地點頭。
主管:「怎麼會這麼慢呢,只能妳多辛苦擔待再多帶她一些了。」
沒有,她都比我多留半小時多才下班,而且碰到急事,也都很主動問有沒有她能幫忙的地方。
要說她沒能力?
也沒有,聽她偶爾接到前部門的求救電話,對於過去負責的業務,也能明瞭地解釋跟說明
新同事說,她覺得我們部門的做事步調很快,需要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事物,分量大概是她前部門的三倍。
也稱讚我跟另一個同事說。
「主任每次突然衝進來,問你們某個案子超細的數據跟執行成效時,你們都能精準地回答。」
──但是,因為我們自己就是主要承辦人,掌握案件細節,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我們辦公室經常有許多長官來往,可能是親自過來,或是猝不及防打電話,問:「找你們主管,他在哪」。
所以我跟另一個同事,早就養成了眼觀四方、耳聽八方的技能
眼睛要看誰去了哪裡?
以便緊急狀況,可以立刻找人。
耳朵則是要篩選重要電話?
有時聽主管講電話,光是語速跟態度不同,根據他回應的內容,負責人就要「主動」立刻把數據調出來,報給主管,讓他電話中即時回報。
她遲疑問我,說好像怪怪的,我問「誰打的」,她說不知道,對方沒報名字。
我:「如果是我的話,會去主管桌上的話機看一下來電顯示」。
新同事跑去看,才發現是副總,抬頭看我。
我:「主管剛去主任室,這種情況,應該……」
──我話都還沒講完,另一個同事就非常有默契地跑到主任辦公室,跟主管報告說副總找他,請馬上上樓。
──新同事瞠目結舌,她說她沒想過,在我們單位,要做到這種程度
舉個我覺得哭笑不得的例子。
近期另一個同事的案子被主任痛罵,推翻他上星期午休加晚上,做了10幾個小時剪輯影片的成果,非常難過
於是我特意趁機,在主管面前撒嬌求情,幫他說好話。
「△△他真的超認真的,這個做了超~級~久~我每天中午看他都沒睡覺,電腦就開著一直在剪影片,而且我下班後,不知道還留到多晚……」
沒想到新同事就說。
「哈哈,前幾天我不知道啦,但他昨天5點40分就走了,我知道。」
──我OS:妳不要來亂好嗎
我手上幾個大案子做到尾聲,另一場會議的數百位貴賓名單的篩選及彙整也做得差不多
之後的事情,都是相對沒那麼急迫的。
這兩天因為我很忙的關係,有觀察到主管趁此直接跟新同事溝通做事的邏輯,請她把總體價目表背下來,下週她要主責跟主任報告全案。
主管的原話:「等她自己想到能這麼做,不知道要到民國幾年。」
──我所以為的理所當然,並不是別人的理所當然。
從做事的節奏,累積判斷輕重緩急的經驗,以此訓練起應對技巧。
也是長期試錯、不解、學習跟調整過來的
不能直覺地認為:拜託妳年資比我長那麼多,怎麼連這個都不會做。
──這太過自大了。
綜觀下來,我還是很開心有新同事能分擔我的工作,那天聊案子的時候,也聽到她有很新奇的思路,只是執行方式待商榷。
有時,有個跳脫我們本位思考的人出現,利於來點嶄新的酷東西,我非常期待
不過該吐槽的還是要定期吐槽一下,有利身心健康
話說我為了監測壓力指數和睡眠品質,買了一個Garmin的運動手環。
它這幾天一直震動提醒我:妳的身體能量(body battery)已透支,我大笑
好啦我週末會繼續充電摸草的,噓,不要吵,這種祕密就不要告訴我了。
但總體而言我挺喜歡這個小玩意的,再觀察一陣子,有空來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