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我跟各位說話的同時,萬人塚被沼澤和廢墟的冰水填滿。你我的記憶也隨之模糊。」
「許多人不相信這段歷史,或偶爾相信,有人認為這些廢墟都過去了,集中營看守已死在斷垣殘壁之下。彷彿集中營瘟疫已然治癒,可以在這個消亡的影像前重拾希望,佯裝相信這些曾經發生過,但只存在於某個國家某個年代,卻沒看到我們周遭正在發生的事。」
https://images.plurk.com/35XqJePevjWjoTUqtOTE5i.jpg
──《夜與霧|Nuit et brouillard / Night and Fog》 dir. Alain Resnais
movie documentary giloo
新新
@abfgmn - [影] Night and Fog (1956) 「建造集中營時,他們避開了歌德的橡...

「建造集中營時,他們避開了歌德的橡樹。」
新新
其實不認為這部紀錄片有劇透的可能性,畢竟我也以為自己知道會看見什麼,因為我早就在電影小說和各式回憶錄裡面看過數十次,但事實證明影像——實際的影像就算不到五分鐘都讓人受不了,數以十計以百計的人被推土機鏟落萬人塚的畫面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衝擊,只能撐著不要移開視線
新新
新新
阿潑 在《 夜與霧 (數位修復版) 》的電影筆記 | Giloo 紀實影音 -
阿潑 在 夜與霧 (數位修復版) 的電影筆記|Giloo 紀實影音
除了非常知名的《安妮日記》外,還有左岸出版的《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而潛入紀錄的《奧許維茲臥底報告:自願關進納粹集中營的波蘭英雄》、童書《穿條紋衣的男孩》及心理療癒相關的《活出意義來》,也都值得參考。
新新
穿條紋衣的男孩好像是繪本,改編電影 NF 應該上了,另外還會想到惡棍特工
@haruspring - 《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 dir. Quent...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trailer
新新
阿潑 在《 夜與霧 (數位修復版) 》的電影筆記 | Giloo 紀實影音 -
阿潑 在 夜與霧 (數位修復版) 的電影筆記|Giloo 紀實影音
那些有文學性的旁白,是由法國詩人凱侯(Jean Cayrol)寫下的。他所寫的〈夜與霧之詩〉(Poèmes de la nuit et brouillard)中,即是Mauthausen .集中營的見證。
新新
阿潑 在《 夜與霧 (數位修復版) 》的電影筆記 | Giloo 紀實影音 -
阿潑 在 夜與霧 (數位修復版) 的電影筆記|Giloo 紀實影音
這部為法國二戰歷史委員會委託製作,談的是德國納粹的邪惡,場域是位於波蘭的奧斯威辛等集中營,然而,片子於1955年製作完成時,卻受到法國政府審查,試圖剪掉有法國官員出現的畫面──納粹德國佔據法國時,成立了維希政權(Régime de Vichy),這個政權支持納粹與法西斯,協助納粹逮捕猶太人等「不良份子」,也得到許多法國人支持,算是法國的「黑歷史」。
新新
阿潑 在《 夜與霧 (數位修復版) 》的電影筆記 | Giloo 紀實影音 -
阿潑 在 夜與霧 (數位修復版) 的電影筆記|Giloo 紀實影音
「夜與霧」(Nacht und Nebel)在此片中,有多重意義,首先指是德國納粹領袖希特勒於1941年12月7日發佈夜霧命令,主要是秘密拘捕、暗殺、綁架政治活動家和幫助抵抗運動的人士,使他們在家屬或大眾未知的情況下「被消失」。但在此片中,有兩次帶到這個名詞──旁白提到猶太人於前往集中營中死亡是第一選擇,在夜與霧中抵達,是第二選擇;集中營裡的底層囚徒身上會被貼上NN的標籤,此為「夜霧」的縮寫。
新新
前段最頭皮發麻的時刻可能是發現法文的肥皂發音和台語類似(雪文sap-bûn),而那段講的是集中營為了善用資源所以會用屍體做肥皂
新新
果然有人討論過發音的相似性
Facebook
新新
看了一下 letterboxd 上的 review,提到「戰爭睡了,目睹一切的我們卻得清醒。」Giloo 的翻譯則是「戰爭暫時打了個盹,一隻眼睛還睜著。」但我不懂法文不確定到底哪邊是對的
奶昔好想退休🏴‍☠️
用屍體做肥皂那邊真的是太恐怖到崩潰我以為是什麼反烏托邦科幻片(閉眼)
新新
從頭髮開始完全從材料實用性在看待人體,但肥皂我真的沒想到,現實比科幻片的情節還要離奇,而且這些材料跟布還會賣到德國國內我真的(躺下)
Ruby🪐
兩個翻法都⋯⋯很好看⋯⋯(但意思差好多XD)
新新
也覺得光就譯文都很好看,但意思兩回事,而且還是我無法自己確定的語種
新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