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靴貓三郎
貓靴貓三郎
在這方面我真的、該說是深有所感嗎?唉,但我需要一點時間想一下該怎麼表達我的感覺
貓靴貓三郎
我一個朋友借我登進去看完了全文,如果不介意,我截一點點在這裡:
1. https://images.plurk.com/7wZy3eYx1hwyAP8jDUCKzm.jpg
2. https://images.plurk.com/1OL5G6RjxX3PiAbFwdnWdZ.jpg
貓靴貓三郎
3. https://images.plurk.com/3MVmmE60dKdsaspLwa3vZV.jpg
4. https://images.plurk.com/7ffnoeeg7Jw4wtiSvUcPKZ.jpg
貓靴貓三郎
這篇有很多地方講進我的心坎裡,以下我想花一點點時間講我自己的感覺
貓靴貓三郎
身為一個寫長篇小說的創作的人,我必須要說寫作是一個很孤單的過程,就像在跑馬拉松一樣,在這條漫長的路上只有你一個人在跑,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多麼努力(或不努力),你多麼掙扎(或是在鬼混),你只有自己。這件事情並不是說「喔因為這是我的興趣」然後就可以一句話帶過的辛苦,或是那些辛苦就不存在--這只有創作者明白。我寫這個並不是出來賣慘,也不是有誰逼迫我寫作,寫作這條路都是創作者的選擇,這些我都知道
貓靴貓三郎
我在網路上最活躍的時候應該是2008-2013的時候吧,我猜,然後中間我離開了一段時間,在三次元累成狗 (?),雖然有寫自創,但我回來網路連載是疫情這幾年的事情
貓靴貓三郎
我必須要說我花了一段時間才真正摸清楚在我離開之後,網路小說的landscape發生了什麼改變,而且在我摸不清的狀況之下,老實說,很多時候我也很挫折,有時候也會自我質疑到睡不著覺
貓靴貓三郎
在我離開網路連載的時間裡,這個世界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迅速地朝一個資訊大爆炸的生態狂速奔馳,這件事情反映在現代人生活龐大的壓力、越來越破碎的個人時間和需求量越來越大的廉價娛樂上
貓靴貓三郎
現在的消費者要的是一目了然的娛樂,也就是說,我今天可能只有睡前的半小時,我平常已經累成一條狗,在這半小時我就是要快樂!於是我們所有的創作品都朝一目了然靠攏,從標題到cp標示到警語到甚至劇透HE/BE,我們要的是「我現在就要知道我是否值得投資這半個小時下去這篇作品並確定我在睡前不會遭到暴擊」
貓靴貓三郎
我的本意不是攻擊這樣的消費模式,天知道我上班壓力超級大,我本人就是那個在睡前半小時不能承受任何暴擊的人--然而,與此同時,我也常常懷疑:這樣真的是好的嗎?
貓靴貓三郎
我們用一目了然交換了什麼?如果一篇故事缺乏了峰迴路轉,那麼這個故事的美,是否仍然存在?這個世界在告訴我說,身為一個創作者,我花力氣打磨一篇作品,臻至完美,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是這樣嗎?
貓靴貓三郎
我前兩年進電影院看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重映,然後我看到最後面,有一個長長的鏡頭,是摩根費里曼在田野裡走。他走了非常的久,他跨過那個田野,鏡頭一直拍,很熱,他脫了外套繼續走
貓靴貓三郎
那個鏡頭就是摩根費里曼一直走,一直走--我當時坐在電影院,最感慨的事情竟然是,我覺得現在的主流電影是沒辦法接受一個兩三分鐘的鏡頭,完全就是只有演員在走路
貓靴貓三郎
可是那個鏡頭很美,寧靜,又美。彷彿想要觀眾想什麼,又彷彿想要觀眾什麼都不要想,就是跟著摩根費里曼一起走路
貓靴貓三郎
我有的時候不知道我們的消費習慣變的這麼速食,或是追求這麼快、這麼方便、這麼一目了然,這到底是不是好的?我們到底還有沒有擁有凝視摩根費里曼走那兩分鐘的田野那份耐心,以及這又代表了什麼?
貓靴貓三郎
然後回到主題,當我們失去了觀眾的耐心之後,到底我們的藝術變成了什麼樣子?
貓靴貓三郎
我前陣子跟我一個朋友抱怨過,我們現在活在一個「點讚取代了留言」的世界,我知道這句話聽起來有點苛薄,因為點讚是一個很方便的機制,我自己也常常用,畢竟寫評論是花力氣的,而且有時候我們也很害怕冒犯別人,覺得萬一我說了別人不想聽的話,那怎麼辦?於是點讚,我們可以輕鬆愉快的告訴對方說,我認同你的想法,但是我不需要花太多力氣
貓靴貓三郎
這我都可以懂,我覺得有給予別人鼓勵總比沒有好,點讚也是很棒的,我不是攻擊點讚
貓靴貓三郎
但同時,我知道創作者背負著的孤單,我明白跑步跑到沒有盡頭,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去哪裡,作品到底好還是不好--那種只有創作者可以理解的疲憊。所以我會說,如果可以的話,除了點讚,對於自己喜歡的創作者,還是要盡可能的留言給他,因為要有讀者實際的留言和心得,創作者才會有足夠的動能繼續走下去
貓靴貓三郎
我們可能沒有能力改變這個速度越來越失控,娛樂需求越來越被大數據帶走,我們消費著廉價但粗糙的產品--這個大方向可能無法扭轉。但我們為什麼還是要留言,要給喜歡的創作者鼓勵,就是為了讓在創作的世界裡面,這些寫長篇、寫精緻作品的人可以存活下去
貓靴貓三郎
為了讓他們不會孤單致死,為了讓他們不覺得自己在北極圈,為了創作的多樣性,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支持你愛的作者,不是只是點讚,不要吝於給予讚美,這些在漫漫長路隻身跑著馬拉松的人才能持續下去
貓靴貓三郎
我不知道寫在這裡有誰會看,但這真的是我最近幾年,重新恢復連載之後,最深刻的一些感觸了......
貓靴貓三郎
我今天看到噗浪上有人分享了這篇:
Pop Culture Has Become an Oligopoly
貓靴貓三郎
我沒有那麼仔細的看但有一兩個東西我有瞄到,覺得也跟我的體會很像,截在下面:
貓靴貓三郎
1. https://images.plurk.com/6mNrLW2QcWOFqT2B340JyG.jpg
貓靴貓三郎
他雖然講的是電影,但我覺得所有創作類的東西都適用。我重新開始連載之後,有很長一段的困惑期,就是、我覺得我不知道當我沒有得到任何feedback的時候,到底是我的故事不夠好、還是我的作品沒有被看到、還是我發表的平台太小?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到底要怎麼改善?
貓靴貓三郎
我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才領悟到,噢!我的作品不再只是跟同一個平台上的作品競爭,或是跟誠品上架的作品競爭——我的對手甚至不是書本。我的對手是人們在極大生活壓力下有限的工作時間,也就是說,我的對手是:一個人睡覺的時間、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老闆半夜傳line來需要回覆的時間、對著電視傻笑的時間等等。一個讀者必須要願意犧牲這個機會成本去投入一個陌生作者寫的陌生作品,並且要能持之以恆的看下去直到我寫完為止——well that’s asking a lot from the readers.
貓靴貓三郎
2. https://images.plurk.com/M3QKG8q0FqDjp5xV2YWBB.jpg
貓靴貓三郎
這段,我不能認同更多。但我得想一想我要怎麼說比較好
貓靴貓三郎
我可能已經過了會批判資方用錢砸出成效,推速食IP給消費者,然後為此憤怒的年紀(不過有時候還是憤怒的,如果成果真的太垃圾的話,我會覺得你都有資金了,還給我這種品質@@)我能理解大眾消費的市場存在,是因為確實存在著消費這種產品的買家,而且甚至往往是社會上的多數
貓靴貓三郎
但我覺得我們應該(as a society and as a culture)鼓勵多元的創作、去孕育原創——意思是說,不是只是大眾喜歡的東西存活下來,不是只是那些大片商、大串流用錢砸下去和用演算法塞爆你的視野的東西存活下來。如果我們真的在乎,我們應該留一點點耐心和寬容給那些創作者(要忍受一下他們從小菜鳥變成大作家中間需要時間,沒有人生下來就是莎士比亞)並且不吝於鼓勵他們(我不是指錢,我的意思是留言給他們,讓他覺得創作不只是孤軍奮鬥)
貓靴貓三郎
因為我記得我當年看到駭客任務的時候,那種整個人覺得oh my god this is mind-blowing的感覺。我記得當我看娥蘇拉那瑰恩的西岸三部曲,那種好像被電到——原來還有人可以做出這樣的創作的感受。這不是絕大多數在某個既有IP上作續集、或是spin-offs上能夠達到的,這是只有我們鼓勵不一樣的創作,然後當文化底蘊達到一定的累積之後,才偶爾能夠看到的奇蹟
貓靴貓三郎
當然我說這些不是要勒索讀者,我覺得創作者有義務deliver盡他們所能的、最好的品質的東西——as long as this is true to the art you intend to make. 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貓靴貓三郎
最後,to be fair,我並不是說續作或是spin-offs不好,任何一個有用心去創作的作品都有可能成功,我也看過同人作品好到我懷疑原作有觸及這樣的深度嗎——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創作者、任何一種型態的藝術創作者必須要存活下來,才有可能有機會看到真正的好作品
鶴|
啊啊冒昧地在過了好一陣子後才來這裡留言。當時在嘉子那邊看到你的評論就順著過來看了一下,對於網路展現的幅度被壓縮這裡非常認同——應該說介於有共鳴和能理解之間,跟你的體驗可能不太一樣,但是可以明白困境所在,覺得你把困境和困惑整理得非常清楚。
很多創作都說創作之路是孤獨的,現在也有人說創作是只有自己一個工作者的工作,也ˇ有人說除了你之外沒有人能寫出你想像的作品。不過這都是創作的本質,我們在談的其實是想讓創作被看到,現在被看到的方法和要素都變得很複雜。
貓靴貓三郎
鶴| : 哇鶴大耶,謝謝你當初分享這篇!!
我覺得每個人都只能看見自己在某個大的潮流下,見證的那一個小部分,所以不全然相同是很正常的。後來我也想了很多,我覺得這是很大的議題,而我的想法也只是零碎的一角。但確實現在創作想要被看到,是一件比以前更困難的事情。以前我會覺得網路理當是一個更迅速發達的媒介,它瓦解了以前曾經被某些人把關的高牆(文字的話就是出版社、音樂的話就是唱片公司、資訊的話就是報社媒體)讓每一個創作者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觀眾
貓靴貓三郎
但隨著時間我才回過頭發現,所謂的資訊爆炸是怎麼回事,網路剛興起的時候的那些大站其實是我們的go-to-websites,我們依賴著這些大站找文、找資源,但一旦大站消失(像當年鮮網倒掉),剛開始還能循著作者的個站追過去,可是時間一旦拉長,我覺得好像沒有任何一個平台能達到當年鮮網那樣的聚焦力--因為訊息、流量、注意力都分散掉了
貓靴貓三郎
我們就像在一個龐大的訊息之海中漂流,四周全部都是作品,卻不知道要看往哪裡。反過來想,在這個巨大的海洋中添加新作品,然後要被人看見--那更難
貓靴貓三郎
不過雖然這麼說我覺得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繼續做作品,跟好好支持自己喜歡的作品,因為要找出抵擋洪流的方式,這好像不是我能力所及的事情(苦笑
但真的很謝謝鶴大分享這篇,讓我有機會想一些平時沒有機會梳理的思緒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