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特輯:侯孝賢Hou Hsiao-hsien之二 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1989) 好男好女 Good Men, Good Women(1995) 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1998) 尼羅河女兒 Daughter of the Nile(1987) 侯孝賢HouHsiao-hsien
侯孝賢還會拍很近的靜物的時代ex.拍營火 手提收音機Bangles〈Walk Like an Egyptian〉然後接Glenn Frey〈The One You Love〉 「第一個無奈是我必須要去當兵,第二個無奈是我們總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年輕的日子裡,最後一個無奈就是現實的環境總是逼著我們得不停往前走」
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1989)
好男好女 Good Men, Good Women(1995)
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1998)
尼羅河女兒 Daughter of the Nile(1987)
侯孝賢 HouHsiao-hsien
當ㄉㄨ說三哥是商人的時候我還心想「哇,高捷終於不是演黑道」
等那群上海商人一站出來就知道完了
在酒樓熟捻到不行搓麻將抽菸啊啊啊
超黑的飯局!!!命案!!!字面的蓋布袋!!!
買賣米糖換毒品……
這完全就是黑道了吧煙霧朦朧+飯局+直條紋+拿菸的方式,元素真的是滿出來
三哥真的是不知道在做什麼的一個角色,然後很衰
先是開頭發瘋(那時我還認不太出來是高捷)、後面被抓,中間被拖下水
重點是他跟那群商人混在一起的時候也看不出他到底在幹嘛
我猜他是大概中間管理階層(高捷你在侯導的片演這個位置已經演第三部
(阿橘:「可是他還有一個老婆對他用情至深,然後他在外面花天酒地」被大哥罵就躺死,有人問話都用「我要問問XXX」回應,超沒主見
(然後我就微妙覺得很讚(阿橘:「你喜歡的廢大概是那種『有在思考,但沒辦法』的類型」
我真的不知道侯導在想啥,但他完美呈現什麼叫黑幫的衣服比較好看
男人好好把自己打理過,就自動很帥的感覺
然後侯導給他換超多套西裝,經典款、長度卡在腰部的背心(謎之很過分,而且他還一直在玩自己的腰帶,阿橘:「當然那有可能是為了表示他的心境,但我們看起來就是『福利片段』……」)、白色那套
我:「對,而且就會變成說導演就是想拍那樣的東西,濃度變得更高」
阿橘:「我反而更容易被這種沒有想歪,導演就是很純粹在拍的東西賣到」
我:「真的……現在去看一些老片應該都很精采」
黑幫片《悲情城市》超好看(被打牛皮紙包,而且大哥直接用刀戳,超有那個感覺(手勢
帶去救命的時候還包得像錦囊
我:真的,就像那包毒品
阿橘:「這不是搬運工??」(《全員惡玉》
超喜歡隔著不同語言對話,翻譯小弟中間自己吵起來,然後被大哥罵(精神
會扛責任,不會隨意打人而是會安慰小嬰兒
去見大姐頭喬事情超有那個感覺的
老爸:「大人,我向你密報,他也是漢奸」好好笑又有點痛
還有「二九又二九又二九」(日治只能關二十九天
梁朝偉很帥但黑道太辣了看著看著畫風就變成家族風雲,侯導風格還抓超好
甚至有種「時代不再是重點而是變成營造真實的細節」,時代襯托出了整個家族的興衰啊(喂而且甚至還沒看完有自己的算盤和那個吸菸的姿勢……
結果這一切害我又回去看《南國再見,南國》
現在只想大喊「小高啊啊啊啊啊啊」(夠了
是說雖然我本來就有預感我會看高捷的角色看得很爽,但我沒想到在這部他會往那個方向去(有朋友認證,
所以敢大聲說出來這不是濾鏡其實即使看了好幾遍南國,高捷就真的還是在我類型之外的長相(平頭、瞇眼?很常蹙著眉頭罵人?),這部他梳油頭我覺得好一點。阿橘說他的臉真的不是自己的菜,但是很神奇地就是被他辣到,我超認同
這告訴我們西裝加黑幫真的自帶迷惑人心的效用上集:
借到《好男好女》,播完當下:看不懂
很像《A級控訴》的戲中戲,現實→電影劇組→過去
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呼應?(開始覺得伊格言很親民
蔣碧玉線分三層:個人經歷→電影的畫面→梁靜的轉述
梁靜線分三層:個人經歷→日記→梁靜的轉述(她現在的反應是對過去關係的解釋與呈現
梁靜線的變化是梁靜本來對無聲電話叫罵,罵到後來開始對那個未知人士哭,說阿威你還活著我不會生氣,你回來好不好
蔣碧玉線是蔣碧玉在鍾浩東的遺體旁邊壓抑地哭,沒有聲音,但畫面逐漸成黑白變成彩色。感覺黑白會是電影畫面(因為畫面上會做出舊片的效果),彩色代表的是現實。片頭片尾也是同樣做法,同樣的畫面在片頭是黑白,在片尾是彩色
如果電話對面真的是起死回生的阿威,那蔣碧玉線則讓歷史起死回生。完整地重現過去是不可能的(黑白畫面+沒有刻意隱藏的舞台設備告訴你這些不是真實),但畫面逐漸變成彩色、鏡頭的拉近隱藏舞台設備,就像肯定電影還是有可能描述並呈現真實
解讀《好男好女》的敘事與美學策略@亞洲一枝梅的電影筆記 - PChome 個人新聞台
每次看侯孝賢的《好男好女》,都令我涕淚縱橫
1.所以到底是誰一直打電話+傳真日記?
(真的是阿威嗎?老實說我有印象看過有人直接這樣認為,「在《好男好女》裡面高捷一直傳日記給主角」)
2.「你不要碰我,你那麼髒……你是怎麼跟他睡的」
「已經過去了,好不好」
這段到底是發生什麼事???
而且當時我還以為梁靜所有回憶片段都發生在最開頭講到的三天溫泉旅行,還在想怎麼三天之內出那麼多事……後來感覺地點其實是梁靜搬家前的舊家,片段之間應該有跳時間?
所以話又說回來,阿威到底之前幹了什麼讓梁靜去吸毒?那件事是緊接在這個片段之前,還是很久很久以前?目前看到的主要都覺得是出軌,但梁靜之前說「誰叫你還會出去玩女人」感覺還沒有很在意(結果我就花了過多時間在思考到底是阿威跟男人睡、他有病、還是梁靜真的懷孕了所以有這個轉變,同時電影完全一副這不是重點的樣子
我知道這是爛梗但可愛《海上花》aka上海的飯席不停。吃了將近十局,「喝老酒」、「喫小菜」前前後後講了至少五十次,全室內景沒有時間流動。開局就是還債,「感情-債-飯局」三線交錯,全是互相綁住的代名詞。翠鳳請讓人喊聲姐,離開前還在教育媽,羅老爺在那裡賠笑有夠慘。雙玉超瘋的,五少爺不要分大小,一個男人兩個女人分不是剛剛好。全程水煙畫面看到飽,瑣碎的擺設堆疊出時代。最後還是吃,最為含蓄、也最為實際的表達。
尼羅河女兒
口白開始
直接放漫畫當口白,這樣好嗎
Walkman!1980年代的肯德基!收音機!(電台結束、日文歌、美軍電台?的1949老歌)
手伸過來敲一下的構圖(順帶一提真是好看(夠了
打火機、點菸、金鍊子
哇喔高捷我真是服了你啊,簡介不是寫二哥是小偷結果怎麼看起來又是在道上混……還有二十九歲的聲音好青澀,有點衝擊(感覺像努力想要裝成熟的低音(為什麼後來的電影裡演大哥罵人會變那麼順
在寫黑板的老師是吳念真吧
「這是以前孟子講的話,現在不流行了。現在流行『系統』,懂吧?而且要笨要乖」
老師不認真上課學生反而會認真聽
集體吸煙
對……夜店
(為什麼侯孝賢一天到晚流連這種地方)還是該說舞廳,八零年代還是穿西裝去那種地方的二哥就是Wise guy吧,我不知道中文是什麼(兄弟?
八零年代的髮型啊
寶藏巖?
大家樂犯法?「三八」「38喔」(英文翻"Silly fool!" "64?"
我覺得我看這部就是看二哥換西裝……說真的,電影演了半小時他已經換三套了爸爸是外省人但阿公講台語,阿公其實是媽媽的爸爸?
手提收音機Bangles〈Walk Like an Egyptian〉然後接Glenn Frey〈The One You Love〉
「第一個無奈是我必須要去當兵,第二個無奈是我們總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年輕的日子裡,最後一個無奈就是現實的環境總是逼著我們得不停往前走」
阿公樂透數字買77中了兩萬(帝統嗎
抽萬寶路喝百事梳油頭,你們是在六零年代的美國嗎
尋仇!(還是一樣拍得很沒勁的
不說後面幾部電影,高捷果然開始在訓人
那通電話是本來要叫他們跑吧
十萬塊是給阿三跑路用
阿三和曉陽終於有機會待在一起,我正想說侯孝賢的感情戲每次都沒什麼好事發生,阿三劈頭就冒出一句:「你哥真的不錯」(笑死
話說阿三叫阿三是因為第三者嗎是辛樹芬!《戀戀風塵》的阿雲
單手打麻將
(頓時想到阿橘看這部搞不好也會滿開心的曉陽尖叫的時候魚跟著跳
爸爸也受槍傷(警察?軍人?
爸爸本來是要用蠟燭點結果二哥幫忙點
話說後面那個就是BB. Call?
還真的是因為爸爸受傷不能打二哥才終於和平相處……
(這人老師被舉報離開學校
說認真的,侯孝賢的電影真的吸一堆菸
公共電話是死亡flag嗎
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
我總覺得阿三死了主角她哥還比主角難過感想是預設完全錯誤,原以為是跟著主角去看阿三,結果其實是關於主角講她哥的事。侯孝賢的電影大意先看總是遙遠又文青
(最嚴重的莫過於《南國再見,南國》的大意:在南部獲得難得的悠閒,小高、阿扁、小麻花該如何把握最後的美好時光云云。看了才會發現「嘉義超可怕」、「這不就(只)是一部苦勞大哥和兩個拖油瓶的公路片嗎」),都要在觀看之後才會感覺沒那麼文藝到嚇人、感覺親近,像是某個人生活中自然而然發生的日常瑣事。在這部,和一群朋友出遊揮霍青春離我非常遙遠,倒是會在主角邊找東西邊哭那段(那種自然、含蓄,感覺甚至有點小津安二郎的味道?(老天我真的中毒了)我邊看邊想到Quentin Tarantino說如果你不覺得John Travolta是好演員,去看《兇線》你也會說他是個好演員。我大概會說如果感覺不到高捷哪裡好看,那肯定是沒看過他演過侯孝賢的片子,尤其是沒看過侯孝賢怎麼拍他抽菸(好喔我完了我已經打不出純粹文藝的心得了雖然本來就不是這個走向啦見鬼的太中肯了
結果我補侯孝賢作品最大收穫之一就是高捷
嗯(只要他在,我連廢片都看得下去
給我等一下……不要又來一個那麼被動的……「老大需要我的時候就出現」,行,我是不是要說如果不是侯導拖著他拍戲,他年輕時看起來真的差點走到小高搞投資那條路上去了為了研究目的看了第二次《尼羅河女兒》(片段)
召喚歲月塵埋的記憶-專訪《尼羅河女兒》攝影師陳懷恩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第一次看沒特別想,原來是牛郎?所以「阿三那個時候跟一個女人在一起」其實也不是「那時候阿三有個女朋友」(英文翻譯)?……也太全方位發展
難怪阿三會被別人幹掉還有侯孝賢在我心目中越來越神奇了突然像被開啟奇怪的開關
還有原來曾經侯孝賢被人評「只會拍男的」(網路上看到),其實我還比較常看他拍女生,多半是在娛樂場所工作……在那之前是在娛樂場所工作的男孩子,行,真公平(
https://www.slantmagazine.com/...
順帶一提其實我覺得楊林演得很好(?)我很喜歡她的中性打扮(不過那時候好像不合流行
這部現在重映會滿受歡迎的吧,八零年代、家庭錄影帶質感,有人形容整部像vaporwave……海邊那段真是不可思議
和《南國再見,南國》不一樣的地方是看這部就真的是看八零年代的台北,多了一層某個年代的風格,
倒是《南國再見,南國》的嘉義根本沒變啊!就美感而言,當初挑要復刻的電影選這部還真挑對了,唾手可得的復古、都會、迷茫、青春,這部在走回八零年代的現在怎麼看都會滿受歡迎……?出現電話(特別是公共電話)也是死亡flag(例如《南國再見,南國》阿扁去瑛谷打電話、《最好的時光》沒接電話、《千禧曼波》Vicky找不到捷哥、《好男好女》的無聲電話?
這個配色這個色調
說空應該比不過《千禧曼波》(?)至少那部連政治批判都沒了(不過就反映現實來說是好事:戒嚴的影響消退)
文章批評的應該是它每一點都沾一點點,但沒深究
不過它會被我歸類在生活體驗,像是《殘酷大街》和《南國再見,南國》,然後我就不在意它有沒有劇情了
所以你們什麼時候要講到一九九零年以後的作品兩部死得很透、一部推測死亡、一部開放式
外加一個發瘋……是因為這種微妙慘的定位而被我記住嗎
舒淇:兩部
伊能靜:三部
辛樹芬:三部
梁朝偉:兩部,一部死亡
林強:兩部,一部死亡
李天祿:三部(每一部都演阿公
高捷:六部,四部死亡(只差一部都演黑道
欸不是我現在懷疑是出現頻率的問題了似乎也滿常看到吳念真:兩部(都演老師
大概是這種感覺
而是大環境的壓迫/當代物質主義的盛行對比被邊緣化的角色們,就像First Impression的Podcast提到《尼羅河女兒》的主角可以接觸最新的科技產品,但他們永遠無法觸及那樣的生活,只能住在簡陋的房子裡。對小陽來說,她在肯德基打工能沾上美國連鎖店的光;對二哥來說,他從上流社會偷取他拿的到的;對阿三來說,他從一個已經被養的人身上吸收上面所剩餘的。倒有點像《寄生上流》了
那首真的好洗腦
我:可惡,真好看
但會一直想重看
「就要散了」
這種時候重看默默感傷起來
確實同齡順帶一提二哥點不起來的菸啊
這部差不多了(當警察的爸爸發現不是他的呼叫器在響,而是來自二哥身上,瞬間被激怒衝上去打
一個短暫逃避現實,一個跑不掉
林文淇的〈「回歸」、「祖國」、「二二八」:《悲情城市》中台灣歷史與國家屬性〉講到語言隔閡,說片裡台灣人和外部統治者的隔閡從語言可以看到。不知道那篇文章出來當時中文使用率多高,至少三十年後看這部的台灣人都已經變成講中文了
悲情城市-侯孝賢 :: 痞客邦 ::
重看《尼羅河女兒》,我終於會認人了
辛樹芬演的曉芬其實很早就在二哥旁邊
但曉陽一天到晚都跟二哥混在一起
這部的CP真的是……吧回想起來,我目前都是在家裡很憂鬱的時候開始看他們的作品,然後邊播邊放鬆,如果要去電影院,就不能以這麼一坨的狀態去看了
下集:
關於《悲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