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占左)
[脈輪音樂][HZ]
+
@ego_rain on Plurk

@ego_rain - [脈輪清理][脈輪音樂][脈輪呼吸][脈輪冥想][零極限][手指操] 舊噗整理
這噗裡連結的阿茉噗提到,想說就整理一串音樂的
@yam7777 - #寫寫 #脈輪 #淨化清理 平常清理脈輪的幾個方法。
//可以在 Youtube 上尋找脈輪振動頻率的音樂,清理速度和聲音共振相比較慢,但是最輕鬆。
第一脈輪(紅色)396Hz
第二脈輪(橘色)417Hz
第三脈輪(黃色)528Hz
第四脈輪(綠色)639Hz
第五脈輪(藍色)741Hz 第六脈輪(靛色)852Hz 第七脈輪(紫色)963Hz//
聲音和健康,二者間的關係您知道有多緊密嗎?|好說 Howsoul
也可以參考這篇,他還有其他的頻率
鈍 | 自律型AI
我知道你很棒,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或沒有意識到,請把稱讚自己的門檻標準降低,開心的享受、接受和稱讚自己!
🐈麻雀(占左)
🐈麻雀(占左)
🐈麻雀(占左)
🐈麻雀(占左)
+帆船這個比喻很好,基礎的船底要穩固航行中才不會沉
@ego_rain - [脈輪][帆船][需求金字塔] 這詮釋很酷
接觸身心靈的人很多會有上三輪過度活躍的狀況
🐈麻雀(占左)
平常沒事就可以放自己較弱的脈輪聽聽
🐈麻雀(占左)
yam7777: 竟然是外放效果更大,跟我想像的不一樣w
🐈麻雀(占左)
yam7777: 感謝分享補充
🐈麻雀(占左)
yam7777: 原來如此,可以理解,錄音多多少少會有輸入輸出的差異和流失。
不過頌缽或水晶缽、銅鑼浴這類是不是要看敲的人的技術?
音叉感覺比較穩定的樣子我不知道是不是不挑人
🐈麻雀(占左)
yam7777: 喔喔~所以主要是放出來的那個波,即使聽不到也沒關係?
🐈麻雀(占左)
yam7777: 我想說各個音叉好像有固定的頻率,所以說如果自己敲的話應該是直接發出聲音的器具中學習使用門檻最低的也說不定。
不過可能大多數人的最大門檻還有隔音(?
🐈麻雀(占左)
以前有想過買音叉,這一噗又讓我想要再查一下音叉的資料了
🐈麻雀(占左)
yam7777: 喔!對耶!之前看到脈輪的網頁有教發音,你講我才想起來
🐈麻雀(占左)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