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1:58 AM
52
9
[雜談]千面英雄。
作者:約瑟夫·坎伯
閱讀隨記。
Book
Myth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1:59 AM
神話的目的就是使我們與社會、與自然達致如這對母子般親密而和諧的關係。
象徵符號(Symbols)與神話迷思(Myths)之間結合。
「神話」就是通過符號象徵的「隱喻」(Metaphor)。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1:59 AM
神話是眾人的夢,所有宗教上的觀念也都必須從它們象徵的角度加以理解。
耶穌基督的再生不是肉體的復活,而是精神生命的重生。釋迦佛陀的苦難不是外在的磨難,而是內省的誘惑。
毀滅之神濕婆左手冒出熊熊烈火,燒去的不是凡俗的肉身,而是內心對肉身的執著。
大地與聖河,犧牲與祝禱,英雄的行徑與先知的聖蹟,都是我們冥想的隱喻。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1:59 AM
其他參考資料:
Johann Georg Von Hahn:《Sagwissen Schaftliche Studien》:雅利安人被逐和返回公式。
Alfred Nutt:1881。
Otto Rank:《英雄出生的神話》。
Vladimir Propp:《民間故事形態學》:英雄生活史。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1:59 AM
每個人在出生時都是個英雄,英雄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比他偉大的事物的人。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0 PM
從全世界及許多歷史階段的故事中,可以找出一種特定、典型的英雄行動規律。
基本上,它甚至可以說成是只有一個原型的神話英雄,他的生命被許多地方的民族複製了。傳說中的英雄通常是某種事物的創建者,例如新時代的創建者,新宗教的創建者,新城市的創建者,新生活方式的創建者等。
為了發現新的事物,人們必須離開舊有環境,而去尋找像種子般的觀念,一種能醞釀帶來新事物的觀念。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0 PM
神話主題的一元性。召喚→啟程→歷險→歸返。
宗教教義所蘊含的真理,畢竟是一種扭曲而有系統的偽裝。
真理只有一個,而哲人以不同的名字說出。
開場白:單一神話
神話與夢/悲劇與喜劇/英雄與神/世界軸心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0 PM
第一部分:英雄的歷險
啟程:歷險的召喚/拒絕召喚/超自然的助力/跨越第一道門檻/鯨魚之腹
啟蒙:試煉之路/與女神相會/狐狸精女人/向父親贖罪/神化/終極的恩賜
回歸:拒絕回歸/魔幻脫逃/外來的救援/跨越回歸的門檻/兩個世界的主人/自在的生活
第二部分:宇宙發生的循環
流出:從心理學到形上學/宇宙的循環/出於虛空─空間/空間之內─生命/由一入多/創世的民俗故事
童女生子:宇宙之母/命運的子宮/救贖的子宮/童女母性的民俗故事
英雄的轉化:原初英雄與人類/人類英雄的童年/戰士英雄/愛人英雄/國王英雄與暴君英雄/救贖世界的英雄/聖徒英雄/英雄的離世
消解:小宇宙的終結/大宇宙的終結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1 PM
結語:神話與社會
變形者/神話、崇拜與冥思的功能/今日的英雄
在欠缺一個普遍而有效神話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私人、未被認可、基本、但隱含強大力量之夢的眾神廟。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1 PM
伊底帕斯情節:人類出生得太早;他們尚未成形、還沒準備好面對這個世界。對危險世界唯一的防護就是母親,在她的保護之下,子宮期得以延長。在生產後的數月中,在生理上與心理上,形成了一個二合一的單元。
小孩第一個具有敵意和愛意的對象是同一的,最初的理想典型便是聖母與聖嬰二合一的單元,而後以幸福、真理、美和完善等各種意象保留下來,成為無意識的基礎。而父親則是最早以另一種倫理秩序侵入這種重新子宮完美境地的世間幸福圖像的敵人。
許多男人夢見自己是母親的性伴侶,但不把這事放在心上的人,則活得較輕鬆。─索弗克列斯(Sophocles)《伊底帕斯王》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1 PM
阿拉丁洞穴:無意識送出各式各樣的幻想、古怪事物、驚慄及蠱惑的意象到心中來,在意識狀態這片較乾淨的小住處地板下,人類的王國可向下深入到那不被懷疑的阿拉丁洞穴中。
那兒不僅有珠寶,更有危險的精靈駐足。那是我們尚未想要、或不敢將其融入生活中的不順遂或抗拒的心靈力量。
這些訊息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它們威脅到我們為自己和家人建立的安全組織。然而它們也像惡魔般令人著迷,因為它們帶有開啟自我探索這個可欲又恐懼之完整冒險領域的鑰匙。
那是我們內在神話領域中,那些擾人夜訪者的誘惑、許諾和驚慄。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2 PM
現代的智慧老人:自我發展的危機在有經驗的啟蒙者監護下,以夢的教訓和語言通過;有經驗者扮演的是古代秘教師傅或靈魂引導者的角色,也就是原始森林聖所中所舉行試煉及入會儀式的啟蒙巫醫。其話語協助英雄通過奇異歷險中的試煉與驚慄。
原始部落及過去偉大文明的許多怪異儀式,引導人們跨越那些艱難的轉化門檻,藉由正式且非常嚴格的隔離練習(exercises of severance),將心識與前一階段的態度、執著和生活模式全然切斷。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2 PM
淡泊(detachment)和轉形(transfiguration):第一步是淡泊或退出,由外在世界轉向內在世界。嬰兒期的無意識。它是我們在睡夢中所進入的領域。所有的童話怪物和秘密救援者都在此,所有孩童時期的神奇魔術也在此。英雄的首要工作就是從次級效用的世界場景退出,進入心靈中那些困難真正駐足的因果關係地帶,在那裏釐清、拔除自己個人的困難,譬如挑戰自己地域文化滋養的嬰兒期惡魔,並破除蔽障,到達未經扭曲的直接經驗。
分別智(viveka)。印度及佛教哲學。
達德勒斯代表的是某類型的藝術家兼科學家,特有的公正無私,幾乎到了非人的惡魔境地,超越正常社會評價的範圍,他所奉獻的不是那個時代的道德,而是他藝術的道德。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2 PM
悲劇的清滌(katharsis):目睹悲劇者,透過同情和驚懼的體驗,而「淨化」或「洗滌」自己的情緒。
英雄神話歷險的標準路徑,乃是成長儀式準則的放大,亦即從「隔離」到「啟蒙」再到「回歸」,它或許可以被稱作單一神話的原子核心。英雄自日常生活的世界外出冒險,進入超自然奇蹟的領域;他在那遭遇到奇幻的力量,並贏得決定性的勝利;然後英雄從神秘的歷險帶著給予同胞恩賜的力量回來。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3 PM
普羅米修斯登上天堂盜取神火。
傑森航過汪洋智取惡龍獲得金羊毛。以及與篡奪者決戰合法王位的力量。
伊涅阿斯入冥府,穿過死河騙過三頭犬,見到已逝父親的幽靈。獲得所需的智慧與將創建之羅馬的命運。
年輕的王子喬答摩‧釋迦牟尼(Gautama Sakyamuni)騎著王子的戰馬犍陟(Kanthaka)偷偷離開父皇的王宮,奇蹟似地通過警衛看守的大門,騎馬闖過由二十四萬名神祇之火炬照亮監管的夜晚,輕易跳過一千一百二十八脕尺寬的宏偉大河,然後一劍削下自己榮貴的頭髮,穿上出家人的袍子,以乞丐的身分穿梭世界。
DarkAsk
@DarkAsk
Sat, Sep 4, 2021 12:04 PM
Sat, Sep 4, 2021 12:07 PM
延伸閱讀:故事的構成,英雄旅程。
@DarkAsk - [週三專欄]劇本的構成(上) #英雄 #Myth #TRPG
@DarkAsk - [週三專欄]劇本的構成(上)實踐篇 #TRPG
@DarkAsk - [週三專欄]劇本的構成(中) #TRPG
@DarkAsk - [週三專欄]劇本的構成(下) #TRPG
載入新的回覆
作者:約瑟夫·坎伯
閱讀隨記。
Book Myth
象徵符號(Symbols)與神話迷思(Myths)之間結合。
「神話」就是通過符號象徵的「隱喻」(Metaphor)。
耶穌基督的再生不是肉體的復活,而是精神生命的重生。釋迦佛陀的苦難不是外在的磨難,而是內省的誘惑。
毀滅之神濕婆左手冒出熊熊烈火,燒去的不是凡俗的肉身,而是內心對肉身的執著。
大地與聖河,犧牲與祝禱,英雄的行徑與先知的聖蹟,都是我們冥想的隱喻。
Johann Georg Von Hahn:《Sagwissen Schaftliche Studien》:雅利安人被逐和返回公式。
Alfred Nutt:1881。
Otto Rank:《英雄出生的神話》。
Vladimir Propp:《民間故事形態學》:英雄生活史。
基本上,它甚至可以說成是只有一個原型的神話英雄,他的生命被許多地方的民族複製了。傳說中的英雄通常是某種事物的創建者,例如新時代的創建者,新宗教的創建者,新城市的創建者,新生活方式的創建者等。
為了發現新的事物,人們必須離開舊有環境,而去尋找像種子般的觀念,一種能醞釀帶來新事物的觀念。
宗教教義所蘊含的真理,畢竟是一種扭曲而有系統的偽裝。
真理只有一個,而哲人以不同的名字說出。
開場白:單一神話
神話與夢/悲劇與喜劇/英雄與神/世界軸心
啟程:歷險的召喚/拒絕召喚/超自然的助力/跨越第一道門檻/鯨魚之腹
啟蒙:試煉之路/與女神相會/狐狸精女人/向父親贖罪/神化/終極的恩賜
回歸:拒絕回歸/魔幻脫逃/外來的救援/跨越回歸的門檻/兩個世界的主人/自在的生活
第二部分:宇宙發生的循環
流出:從心理學到形上學/宇宙的循環/出於虛空─空間/空間之內─生命/由一入多/創世的民俗故事
童女生子:宇宙之母/命運的子宮/救贖的子宮/童女母性的民俗故事
英雄的轉化:原初英雄與人類/人類英雄的童年/戰士英雄/愛人英雄/國王英雄與暴君英雄/救贖世界的英雄/聖徒英雄/英雄的離世
消解:小宇宙的終結/大宇宙的終結
變形者/神話、崇拜與冥思的功能/今日的英雄
在欠缺一個普遍而有效神話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私人、未被認可、基本、但隱含強大力量之夢的眾神廟。
小孩第一個具有敵意和愛意的對象是同一的,最初的理想典型便是聖母與聖嬰二合一的單元,而後以幸福、真理、美和完善等各種意象保留下來,成為無意識的基礎。而父親則是最早以另一種倫理秩序侵入這種重新子宮完美境地的世間幸福圖像的敵人。
許多男人夢見自己是母親的性伴侶,但不把這事放在心上的人,則活得較輕鬆。─索弗克列斯(Sophocles)《伊底帕斯王》
那兒不僅有珠寶,更有危險的精靈駐足。那是我們尚未想要、或不敢將其融入生活中的不順遂或抗拒的心靈力量。
這些訊息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它們威脅到我們為自己和家人建立的安全組織。然而它們也像惡魔般令人著迷,因為它們帶有開啟自我探索這個可欲又恐懼之完整冒險領域的鑰匙。
那是我們內在神話領域中,那些擾人夜訪者的誘惑、許諾和驚慄。
原始部落及過去偉大文明的許多怪異儀式,引導人們跨越那些艱難的轉化門檻,藉由正式且非常嚴格的隔離練習(exercises of severance),將心識與前一階段的態度、執著和生活模式全然切斷。
分別智(viveka)。印度及佛教哲學。
達德勒斯代表的是某類型的藝術家兼科學家,特有的公正無私,幾乎到了非人的惡魔境地,超越正常社會評價的範圍,他所奉獻的不是那個時代的道德,而是他藝術的道德。
英雄神話歷險的標準路徑,乃是成長儀式準則的放大,亦即從「隔離」到「啟蒙」再到「回歸」,它或許可以被稱作單一神話的原子核心。英雄自日常生活的世界外出冒險,進入超自然奇蹟的領域;他在那遭遇到奇幻的力量,並贏得決定性的勝利;然後英雄從神秘的歷險帶著給予同胞恩賜的力量回來。
傑森航過汪洋智取惡龍獲得金羊毛。以及與篡奪者決戰合法王位的力量。
伊涅阿斯入冥府,穿過死河騙過三頭犬,見到已逝父親的幽靈。獲得所需的智慧與將創建之羅馬的命運。
年輕的王子喬答摩‧釋迦牟尼(Gautama Sakyamuni)騎著王子的戰馬犍陟(Kanthaka)偷偷離開父皇的王宮,奇蹟似地通過警衛看守的大門,騎馬闖過由二十四萬名神祇之火炬照亮監管的夜晚,輕易跳過一千一百二十八脕尺寬的宏偉大河,然後一劍削下自己榮貴的頭髮,穿上出家人的袍子,以乞丐的身分穿梭世界。